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與朱元思書教案.doc_第1頁
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與朱元思書教案.doc_第2頁
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與朱元思書教案.doc_第3頁
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與朱元思書教案.doc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與朱元思書教案王 琿教學目標1. 通過反復誦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對文言文的閱讀興趣2.品味寫景佳詞妙句,提高審美能力3. 把握課文的主旨,體會作者熱愛自然,鄙棄功名利祿、厭惡官場的情懷 教學重點:通過反復誦讀課文,品味寫景佳詞妙句,提高審美能力教學難點:體會作者熱愛自然,鄙棄功名利祿、厭惡官場的情懷教學時數(shù):3節(jié)教學過程:一、導入孔子有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自古以來,許多文人墨客皆喜好山水,山水景物曾經(jīng)引發(fā)他們無限的情思,也給我們后人留下了不少的傳世之作。今天我們一起走近南朝文學家吳均,與他共賞山水。二、試讀課文,感受韻律美(一)試讀課文,讀準字音,確定語速1.同學自由讀課文,力求讀準字音,確定語速。應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時間去品味文中的意境。2.請兩位同學試讀課文,并請其他同學從正確、流利、語速三個方面來進行點評。3.我們矯正了讀音,確定了語速,請同學們再次正確流利地齊讀課文。(二)齊讀,把握重音、節(jié)奏(齊讀營造全班學生學習的氛圍,讓每人進入學習狀態(tài),為理解學習奠定基礎(chǔ))經(jīng)過練習,同學們能基本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但要讀好一篇課文這還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同學們從這兩方面加以注意: (1)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根據(jù)文中對景物特點的描寫,重音應落在“箭”“奔”二字上。 (2)注意節(jié)拍。主要采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并于文章后半部分大量運用對偶句。四字句一般以“二二”節(jié)拍為主。如:“風煙俱凈。天山共色?!薄皬牧黠h蕩,任意東西。”兼以六言,并時時加一些虛詞,使語言既句式整齊、音韻和諧,又有跌宕舒婉的節(jié)奏,頗有韻致,如“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這句話既要讀出朗讀的抑揚頓挫來,又要讀出那種舒蕩諧婉的節(jié)奏感來。 1.下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體會文中的重音及節(jié)奏。2.全體齊讀,力求以樂山水之情來讀,重音、節(jié)奏要隨情景而異。讀其文,感其美。 同學們的朗讀有了很大進步。但只有技巧的朗讀是無法感人的。我們經(jīng)常說:“三分文章,七分讀?!币馑际?,文章寫得好很重要,能將其讀得感人更重要。怎樣能讀得感人呢?要做到兩點:其一,準確的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及情感,讓文章感動自己;其二,將自己對文章內(nèi)容、情感的理解用誦讀準確的表達出來,感動他人。三、深入品讀,解讀文本梳理思路與結(jié)構(gòu)初步翻譯、誦讀的基礎(chǔ)上理解全文(一)分步閱讀一基本理解文章結(jié)構(gòu)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明確:指名學生讀第一段,并要求說出這樣讀的原因。(要求從自己讀的節(jié)奏、重音、情感等方面來談這樣讀的原因,一面讀一面賞析文本。讓學生將自己對文本的理解,用誦讀表達出來。)1. “俱凈”:“俱”,全,都?!皟簟保蓛?,這里是消散的意思?!帮L煙俱凈”寫天空之高爽明凈?!疤焐焦采?,一方面寫高山聳入九天,挺拔高峻;另一方面寫天山相連,萬里無云,共成一色。與下文“奇”山的暗通。教師:他在朗讀中,力求突出天高氣爽、天山一色、山的高峻挺拔的特點,這與下文的“奇山”暗合。2. “從”,順,隨?!皷|西”,這里是向東、向西的意思,名詞活用作狀語?!皬牧黠h蕩,任意東西”,寫出了江流宛轉(zhuǎn),江上小舟,順流而下,隨流飄蕩的情形。在這“從流飄蕩”的小舟上,“任意”不僅是小舟的狀態(tài),更是人的心境,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閑適隨意心情躍然紙上。并與下文的“異”水暗合。教師:他在朗讀中想體現(xiàn)江流宛轉(zhuǎn),人隨小舟順流飄蕩的輕松閑適的心情,與下文的“異水”暗合。3.地點、距離及特點?!白愿魂栔镣]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自至”,從到?!敖^”,獨一無二的,絕妙的?!捌嫔疆愃?,天下獨絕”承上啟下,既是對上面富春江所見所感的概括,也可以說是本文所寫山光水色的一個總體特點,引起下文對異水、奇山的描寫。教師:他想突出富春江景物的特點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并且讀出了“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具有概括全文,承上啟下的作用。那么下文第二段寫了什么?第三段寫了什么?學生答:第二段寫“異水”,第三段寫“奇山”。同學們對第一段的理解比較透徹,好我們就把自己對第一段的深刻理解用誦讀表現(xiàn)出來。指名同學讀第一段,另外一名同學從節(jié)奏、重音、情感等方面點評朗讀。教師:下面我們進入(二)分步閱讀二誦讀并賞析異水、奇山(本課重點)要求:1.分小組誦讀,賞析??梢砸蝗祟I(lǐng)讀,小組齊讀。從賞析文章的角度討論如何誦讀。2.以小組為單位,推出一名代表誦讀,并說明誦讀理由。其他組員補充。3.一、二組品讀、賞析第二段,三、四、五組品讀、賞析第三段。 本段的誦讀中,教師隨時根據(jù)文本內(nèi)容,范讀或領(lǐng)讀,使學生誦讀水平提高。教師:請第一組同學品讀第二段。明確一: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1.“縹碧”,清白色。這兩句寫富春江靜態(tài)美?!八钥~碧”寫出江水色澤,青白一片,“千丈見底”,作者運用了夸張的手法,突出了水流清澈。“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可以看見魚兒在往來嬉戲,甚至連細小的石子也歷歷在目,從側(cè)面烘托了江水的明凈和清澈。教師:剛才你們提到了夸張。那一句運用了夸張?(千丈見底)你為什么覺得他是夸張?(江水不可能有千丈深,這里夸大了江水的深度。)這是用來突出什么?(江水的清澈)好,這位同學不僅從江水的深度讀到了江水的清澈,還從毫無阻礙地看到游魚細石這一描寫讀出了江水的清澈,很好。請第二組品讀本段。2. “甚”,勝過,超過?!氨肌保w奔的馬。這句寫富春江的動態(tài)。運用比喻的手法極寫江水的壯美。從地理狀況看。江流流經(jīng)之處地勢復雜,有的地段江面開闊,水波不興,江面如鏡,幽靜明澈,而有的地段狹窄,江岸陡峻,故急湍猛浪,桀驁不馴,作者運用兩個比喻,形容江流比射出的箭還快,激浪像駿馬飛奔(激浪一定不是一匹馬,萬馬奔騰一定聲音很大),水聲轟鳴,從視覺與聽覺的角度讓人感到真是動人心魂,氣勢不凡。教師:好,這組同學從“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這兩個比喻中讀到了江水的湍急與轟鳴之聲。小結(jié):由上面的賞析,我們不僅能夠看到江水縹碧之色,千丈之深,清澈見底,直視無礙之凈,猛浪之湍急,還能聽到萬馬奔騰般的江水轟鳴,一動一靜,將這江水的秀美雄奇刻畫的淋漓盡致,不愧為“異水”。板書:動靜結(jié)合全班齊讀本段,力求以自己的誦讀體現(xiàn)出富春江的秀美雄奇。 我們來看看富春江的山有什么奇異之處。明確二: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1.我想請一位同學展開想象,描述文中“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展示的奇景。富春江兩岸高聳入云的山上,到處生長著蒼翠的林木,樹木繁密,遮天蔽日,透出一派涼意。山巒憑借著高峻的地勢,爭著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誰爬得更高,伸得更遠,由此而形成無數(shù)的山峰。教師:這位同學的描述既準確又生動。好,下面請第三組的同學來品讀本段。2.通過視覺的角度、運用擬人的手法,巧妙地把群山的靜態(tài)美轉(zhuǎn)化為動態(tài)美,不僅賦予山以生命活力,而且突出了山的遮天蔽日,橫云割霧的高度。這不僅描繪出層巒迭峰種種奇特的雄姿,還寫出觀賞者蕩滌心胸的奇趣,寫了奇特山勢,再次突出山之“奇”。教師:這位同學同學提到了擬人,擬人是用描寫人的語言來描寫物。哪些語言是用在人身上的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這些山就好像比著、賽著要更高、更遠,本來靜態(tài)的山也動了起來,多么富有生機活力呀。真是“奇山”呀。下面請第四組品讀本段。3. “相鳴”,互相和鳴?!安桓F”、“無絕”意思一樣,都是“不斷”的意思。從聽覺的角度,運用對偶的手法,表面上寫出了泉水激石、鳥兒歡鳴、蟬鳴猿啼的聲音,實際是以聲音反襯山林之寂靜,以動襯靜,寓視于聽。教師:通過這位同學的朗讀,我們好像聽到了泉水叮咚作響、鳥兒清脆婉轉(zhuǎn)的鳴叫、蟬鳴于樹葉深處、猿在高處長啼,多么和諧動聽的天籟之音呀,也只有在這樣寂靜的山谷才能聽到這樣和諧動聽的自然之音。下面請第五組同學品讀本段。4. “上”,在上面?!蔼q”,如同,好像。橫斜的樹枝在上面遮蔽著,雖然在白晝,也好像是黃昏;稀疏的枝條互相掩映,有時還能見到陽光。從視覺的角度,寫樹木遮空,晝夜不分,我們既能感到光線隨枝條疏密而明暗,又能感到時間的轉(zhuǎn)換,陽光的移動,寓動于靜。并且與前文的聽覺結(jié)合起來,是我們對于“奇山”感受更加真切。教師:他讀出不僅山林茂密時的遮天蔽日,還讀出了稀疏枝干間陽光的移動,時間的轉(zhuǎn)換。小結(jié):這一段既有視覺的“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橫柯上蔽,在晝猶昏”,又有聽覺的“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做到了視聽結(jié)合。板書:視聽結(jié)合這樣的美文描繪如此的奇山,讓人流連忘返,陶醉其中,請同學們再次品讀本段,欣賞其中奇異之美。齊誦第三段。(三)分步閱讀三低吟淺誦,解題引出志趣本文的標題為與朱元思書,意思為“給朱元思的一封信”,但從全文來看,絕大多部分都是描寫富春江秀美雄奇的景致。這封信里,作者除了要與自己的朋友分享美景之外,作者透過字里行間還想向朋友傾訴什么呢?(先找出表現(xiàn)作者情感的語句,加以吟誦,說說你體會到作者怎樣的志趣。)明確1.“從流飄蕩,任意東西”一句,讓我感受到一種享受自由、無拘無束、無牽無掛的輕松愜意,流露了作者恬靜的心境,展現(xiàn)了作者曠達的情懷。教師:他讀出了作者乘船游覽的閑適愉悅的心情。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負勢競上,互相軒貌”兩句,作者賦予了山水情感、生命;水在爭相向前,山在競相向上。表現(xiàn)了作者對自然、自由的熱愛,對生命力的贊頌。教師:這位同學讀出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板書:熱愛自然3.“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鳶”,一種兇猛的鳥?!办濉保??!案Q”,看?!胺础?,通“返”,返回??吹竭@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極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熱衷功名利祿的心;看到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務的人就會流連忘返。不僅從側(cè)面襯托強化了山水誘人的力量,更用大自然的幽靜安閑與世俗社會的喧鬧繁雜做對比,含蓄地否定了社會,表達了對大自然的向往,也傳達出作者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官場政務的厭倦。教師:鳶飛戾天者,比喻那些追求功名利祿,想一飛沖天的人;經(jīng)綸世務者,是指那些忙于政務做官的人?!傍S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兩句我們讀出了作者對功名利祿的鄙棄,對官場政務的厭倦之情。板書:鄙棄功名利祿2.為什么作者會產(chǎn)生這樣的心理呢?作者遭遇了什么,令他不禁想回歸自然,消極遁世呢?我們走進吳均,一探究竟。(作者簡介)吳均,字叔庠(xing)。南朝梁時期的文學家。好學有俊才。其文工于寫景,詩文自成一家,常描寫山水景物,稱為“吳均體”,開創(chuàng)一代詩風。梁武帝天監(jiān)六年,被建安王蕭偉引為記室。后又被任為奉朝請(一種閑職文官)。欲撰齊書,武帝不許,于是私撰齊春秋,稱梁武帝為齊明帝佐命之臣,觸犯武帝,書焚,并被免職。不久奉旨撰寫通史,未及成書即去世。正是因為編撰史書,觸及當朝皇帝痛處,被毀書罷官。在現(xiàn)實社會中,作者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于是想回歸自然,自在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