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四、土壤中放線菌的分離.doc_第1頁
實驗四、土壤中放線菌的分離.doc_第2頁
實驗四、土壤中放線菌的分離.doc_第3頁
實驗四、土壤中放線菌的分離.doc_第4頁
實驗四、土壤中放線菌的分離.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實驗四、土壤中放線菌的分離一、實驗目的1、從土壤中分離、純化放線菌;初步掌握藥用微生物的分離純化方法和操作技術(shù)。2、了解不同生境條件中土壤放線菌的種類與數(shù)量。二、實驗內(nèi)容篩選放線菌永遠是新抗生素研究的課題之一。迄今為止,已發(fā)現(xiàn)的抗生素約有80%來自于放線菌。土壤中放線菌最豐富,品種齊全。通常情況下,放線菌在比較干燥、偏堿性、含有機質(zhì)豐富的土壤中數(shù)量居多。隨著地理分布、植被及土壤性質(zhì)的不同,放線菌的種類、數(shù)量和拮抗性也各不相同。從堆肥或過熱的材料中如干草或蔗渣中可分離到大量的嗜熱放線菌,從淡水和海洋環(huán)境中可分離到嗜堿性的和嗜酸性的菌種。土壤中含有的放線菌主要是鏈霉菌,人們通常將除鏈霉菌以外的其它放線菌統(tǒng)稱為稀有放線菌,如小單孢菌、游動放線菌、諾卡氏菌等,它們是生物活性物質(zhì)重要的產(chǎn)生菌。但往往由于樣品中稀有放線菌的數(shù)量太少,常規(guī)的分離方法很難得到。對樣品進行風干、干熱處理、培養(yǎng)基添加重鉻酸鉀等方法可以減少細菌和真菌的數(shù)量,以提高放線菌的獲得率。用干熱和苯酚處理可減少鏈霉菌數(shù)量和比例的方法,可以分離得到更多種類的放線菌。土壤中分離放線菌的方法很多,其中包括稀釋法、彈土法、混土法和噴土法等,本實驗主要采用稀釋法來獲得放線菌。注:從土壤中分出的放線菌要進一步鑒別是否為抗生菌。首先應根據(jù)篩選目的確定試驗模型,然后利用培養(yǎng)基平板進行拮抗性測定。常用的方法有瓊脂塊法和濾紙片法。其主要依據(jù)是擴散原理,即觀察在抗生菌周圍是否會出現(xiàn)明顯的抑菌圈。抑菌圈的大小和透明度則表明了該菌株抗菌活性的強弱。三、實驗原理、方法和手段原理一:稀釋涂布平板法;如圖1。原理二:對樣品進行風干、干熱處理以減少細菌和真菌的數(shù)量;原理三:向培養(yǎng)基添加適量的重鉻酸鉀能抑制其他細菌、真菌的生長,但不影響放線菌的生長。圖1 稀釋涂平板法示意圖四、實驗組織運行要求根據(jù)本實驗的特點、要求和具體條件,采用“采用集中授課形式,分組試驗進行”的組織運行模式。五、實驗條件試劑與儀器試劑:可溶性淀粉、KNO3、K2HPO43H2O、NaCl、FeSO47H2O、MgSO47H2O、瓊脂、鹽酸、氫氧化鈉、pH 試紙、重鉻酸鉀儀器:微波爐、電磁爐、干燥箱、50 或100mL 量筒(滅菌)、玻璃涂鏟(滅菌)、90mm 培養(yǎng)皿(滅菌)、250ml三角瓶(滅菌)、1 或 2mL 移液管(滅菌)、試管(滅菌)、小玻璃珠(滅菌)、標簽紙、洗耳球。培養(yǎng)基:高氏1號合成培養(yǎng)基:可溶性淀粉20 g,KNO3 1.0 g,K2HPO43H2O 0.5 g,NaCl 0.5 g,F(xiàn)eSO47H2O 0.01 g,MgSO47H2O 0.5 g,pH:7.2-7.4,瓊脂20 g,水1000 mL,分裝,高壓濕熱滅菌。培養(yǎng)基制備過程:稱取一定量可溶性淀粉,放入裝有少量水的小燒杯中,用玻棒將淀粉調(diào)成糊狀,再加入少于所需水量的沸水中,繼續(xù)加熱,使可溶性淀粉完全溶化。再稱取其他各成分依次溶解。對微量成分FeSO47H2O 可先配成高濃度的貯備液后再加入,方法是先在10ml 水中加入0.1g 的FeSO47H2O 配成0.01g/ml 母液,再在1000ml培養(yǎng)基中加入1ml的0.01g/ml 的貯備液即可。待所有藥品完全溶解后,補充水分到所需的總體積,調(diào)節(jié)pH、分裝、包扎、濕熱滅菌。土樣:從校園各處采樣。要求學生到不同生境、不同深度土壤中取樣,如:塘泥、森林、苗圃、路邊菜園土或林地土,適量、自然風干,待用。六、實驗步驟土樣基本處理:每處理隨機取不同土壤約100 g,自然條件下風干,顏色由深變淺后碾碎,過孔徑為840 m(20 目)的土壤篩(或人工挑取較大的石粒或土塊)。用無菌的報紙將土樣包好(單層),放到電熱鼓風干燥箱中,60干熱處理1h。(教師在課堂講授前先指導學生完成該步驟的實驗)倒平板:將裝有滅好菌的高氏一號培養(yǎng)基的三角瓶直接置于微波爐中加熱溶解(視情況定加熱時間,注意掌握好加熱的時間)、冷卻后倒平板,每皿約20 mL。待充分冷卻后用于涂布。稱取待測樣品10.0 g(盛放于滅菌紙中),放入裝有90 mL 無菌水的250 mL 三角瓶中,充分振蕩10 min,即配成10-1 稀釋度的土懸液;用移液管量取1mL 稀釋度為10-1 的土壤懸浮液于裝有9mL 無菌水的試管中,充分振蕩,即配成10-2 稀釋度的土壤懸浮液,按此法依次配成10-3,10-4 稀釋度的懸浮液。用平板表面成菌落法測定土壤中微生物數(shù)量。將配好不同稀釋度(10-2,10-3,10-4)的菌懸液,用無菌移液管吸取0.2 mL 土壤懸液接種在不同的稀釋度編號的平板上,每個處理重復2 次,用無菌刮鏟將菌液在平板上均勻涂開,每個稀釋度用一個刮鏟,如果從低濃度到高濃度涂布,可不用換刮鏟。將涂好的平板置于操作臺面上2030 min,使菌液充分滲透于培養(yǎng)基內(nèi),然后將平板倒放,置于28 條件下恒溫培養(yǎng)至長出菌落開始計數(shù),觀察。每組在每個濃度兩個平板分兩種處理:一組無需向高氏一號培養(yǎng)基中加入0.5 重鉻酸鉀溶液,直接置于微波爐中加熱溶解、冷卻后倒平板;另一組需向已加熱溶解并冷卻至60高氏一號培養(yǎng)基中加入1.5 mL 0.5%重鉻酸鉀溶液,充分搖勻后倒平板。七、作業(yè)實驗記錄一、土樣處理步驟 (將之前得到的土樣60干熱處理1h拿到稱取待測樣品10.0 g) (將土樣溶解溶于250 mL 三角瓶中無菌水中,變渾濁,即得10-1 稀釋度的土懸液)(將10-1稀釋度的土懸液稀釋成 10-2 、10-3 、10-4稀釋度的土懸液,顏色隨濃度降低變淺 )二 倒平板步驟倒平板前的實驗處理將裝有滅好菌的高氏一號培養(yǎng)基的三角瓶直接置于微波爐中加熱溶解(微波爐中加熱溶解)冷卻后倒平板,每皿約20 mL。(準備十二個平板用于分兩組處理情況,一組六個 每一個濃度四個處理。一組為無重鉻酸鉀處理 一組為添加了重鉻酸鉀1.5 mL 0.5%)倒平板步驟將配好不同稀釋度(10-2,10-3,10-4)的菌懸液,用無菌移液管吸取0.2 mL 土壤懸液接種在不同的稀釋度編號的平板上,每個處理重復2 次用無菌刮鏟將菌液在平板上均勻涂開,每個稀釋度用一個刮鏟(涂布,將不同稀釋度的懸浮液涂布到平板上)將涂好的平板置于操作臺面上2030 min,使菌液充分滲透于培養(yǎng)基內(nèi)然后將平板倒放,置于28 條件下恒溫培養(yǎng)3天至長出菌落開始計數(shù),觀察三土壤中(濕重)放線菌的數(shù)量及培養(yǎng)的特征描述(有重鉻酸鉀10-2 稀釋度)(無重鉻酸鉀 10-2 )(有重鉻酸鉀10-3 稀釋度)(無重鉻酸鉀10-3 稀釋度)(無重鉻酸鉀10-4 稀釋度)(有重鉻酸鉀10-4 稀釋度)分析與描述1數(shù)量土壤濃度越高的培養(yǎng)基中放線菌的數(shù)量越多,其中中等濃度的放線菌長勢最好,而且數(shù)量大約是隨著濃度梯度呈現(xiàn)成倍增加。2外觀與干燥度放線菌的菌落質(zhì)地緊密,表面呈緊密的絨狀,或者堅實,干燥且不易挑起,或者被挑起后不容易破碎。當孢子絲形成大量孢子布滿菌落表面時,使菌落呈現(xiàn)絮狀或者顆粒狀。3無重鉻酸鉀的培養(yǎng)基 中除放線菌以外還有其他類型細菌的菌落,呈現(xiàn)絮狀 外觀為淺黃色的八、注意事項添加重鉻酸鉀要適量;注意涂平板的方法;3 天和5 天后請記錄觀察實驗結(jié)果。九、結(jié)果記錄與分析取平均數(shù)菌液稀釋度放線菌個數(shù)/(有重鉻酸鉀)放線菌個數(shù)/(無重鉻酸鉀)10-260035010-328018010-41020分析1高氏培養(yǎng)基的配制關(guān)鍵是PH值得調(diào)節(jié)和重鉻酸鉀的加入,放線菌最適生長的溫度是在2327都 PH是7.07.5.而在同樣的條件下也有利于霉菌的生長。在高溫條件下,放線菌和霉菌都不能被完全殺死,仍可以存活,加入重鉻酸鉀可以抑制霉菌和細菌的生長,而對放線菌不抑制。分析2整個環(huán)境要在無菌的條件下進行 ,培養(yǎng)基以及實驗過程使用的刮鏟,報紙等等要經(jīng)過滅菌處理。接種是在火焰區(qū)的無菌范圍內(nèi)操作,且打開培養(yǎng)基的時間要控制好,補課過長。分析3稀釋倒平板法涂布是要均勻,否則,細菌密度不均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