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語文文化常識競賽試題_第1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6/8/c99bed25-a0c6-461f-8394-2c2983e22308/c99bed25-a0c6-461f-8394-2c2983e223081.gif)
![2017年高考語文文化常識競賽試題_第2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6/8/c99bed25-a0c6-461f-8394-2c2983e22308/c99bed25-a0c6-461f-8394-2c2983e223082.gif)
![2017年高考語文文化常識競賽試題_第3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6/8/c99bed25-a0c6-461f-8394-2c2983e22308/c99bed25-a0c6-461f-8394-2c2983e223083.gif)
![2017年高考語文文化常識競賽試題_第4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6/8/c99bed25-a0c6-461f-8394-2c2983e22308/c99bed25-a0c6-461f-8394-2c2983e223084.gif)
![2017年高考語文文化常識競賽試題_第5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6/8/c99bed25-a0c6-461f-8394-2c2983e22308/c99bed25-a0c6-461f-8394-2c2983e223085.gif)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 2017年高考語文文化常識競賽試題 1.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 百雉指的是城墻,在此指城墻的高度。雉指的是古代計算城墻面積的單位,長三丈高一丈為一雉。B”繕甲兵”,繕有修補,保養(yǎng),抄寫之意。在此文是保養(yǎng)盔甲兵器的意思。C詩:文學體栽的一種,通過有節(jié)奏和韻律的語言反映生活,抒發(fā)情感,但在此是詩經(jīng)的簡稱。D左傳為編年體史書,此文屬于一篇完整而優(yōu)美的記事散文。1.B(繕在此處意為修補,修繕鎧甲兵器,準備作戰(zhàn)。)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中國古代的學校有“庠”“序”之稱。太學是中國古代的國立大學,太學之名始于西周。B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進士是通過最初一級朝廷考試者,意為可進授爵位之人。C陛下是對帝王的尊稱,可譯為“您”。陛下的“陛”原指帝王宮殿的臺階。D降級授予官職,貶謫官員,不限降低幾級,稱責授。其它降級授官的詞語還有左遷、遷謫等。2B通過最后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 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字,又稱“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B進士,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后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意為可以進授爵位之人。C比部,魏晉時設(shè),為尚書列曹之一,尚書、門下、內(nèi)史三省是隋唐時的中樞權(quán)力機構(gòu)。D勤王,指君主制國家中君王有難,而臣下起兵救援,稱為“勤王”是因為夏商周時只天子稱王,其他是公侯伯子男等諸侯。3.A(字是成年時才取的,名不是)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死了叫“薨”。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可以叫“薨”。B、漢代的國家中樞機構(gòu)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組成,稱“三公”。其中御史大夫總管行政。C、“頓首”是古代的一種禮節(jié),即拜跪于地,引頭至地,頭頓地再舉起。D、“乞骸骨”就是官員自請退職,字面意思就是請求使骸骨歸葬故鄉(xiāng)。4.B(丞相總管行政,御史大夫主管監(jiān)察和秘書工作。)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稱自己往往稱字,稱別人往往稱名。B明經(jīng),漢朝出現(xiàn)的選舉官員的科目,被推舉者須明習經(jīng)學。C擢,一般表示升官,“左遷”是降職的委婉說法,“徙”則表示一般的調(diào)職。D謚號是人死之后給予的稱號,有官謚、私謚之分,有褒有貶。5(3分)A(稱自己往往稱名,稱別人往往稱字)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字”:古人幼時命名,成年(男20歲、女15歲)取字。字是為了便于他人稱謂,對平輩或尊輩稱字出于禮貌和尊敬。B“巡撫”: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為省級地方長官,地位略次于總督,別稱“撫院”、“撫臺”、“撫軍”。C黜:指罷免官職,古代表示罷免官職的詞還有:奪、除、免、去、廢等。D“卒”:專用于指大夫或相當于大夫及其以上的高級官員的死。唐代以后則用作“死”的通稱。其它意為“死”的詞還有:崩、薨等。6C(“除”指任命、授予官職。)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殿試,是科舉制度中最高一級的考試,在宮廷舉行,由皇帝親自主持,只考策問一場。B中書舍人、給事中、吏部尚書是古代官職;“政和、“建炎和“紹興是皇帝年號。C. 補,指官員由候補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降職或免去官職。D行伍,我國古代兵制,五人為伍,五伍為行,后用“行伍”泛指軍隊。7C(“除”,任命官職。)8.下列對對文中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 “若大王守籓端拱”一句中,“端拱”一詞有多個義項,在這句中,應為“閑適自得,清靜無為”之意。B. 從文中的表述來看,唐朝所采用的官制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它確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襲未改。C.文中最后一段出現(xiàn)“解職”一詞,這與“致仕”詞義恰好相反。D.文中多次出現(xiàn)與官職調(diào)動相關(guān)的一個詞“遷”,在古代還有 “左遷”“右遷”的說法,右遷為升官,左遷為降職。8.答案C?!敖饴殹迸c“致仕”詞義相近。9.下列對文中劃線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校尉,官名。校,軍事編制單位。尉,軍官。校尉為部隊長之意。西漢,漢武帝為了加強對長安城的防護而置中壘、屯騎、步兵、越騎、長水、胡騎、射聲、虎賁八校尉。八校尉之秩皆為比二千石,屬官有丞及司馬。B游徼,鄉(xiāng)官之一。原為泛稱,意為有秩祿的官吏中最低級人員。秦末始為官名。漢沿設(shè)。掌巡察緝捕之事。魏、晉、南北朝多沿設(shè)。C世券,又稱鐵券。明代賜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權(quán)的憑證。形制如瓦,其大小依官爵高低分為九等,外刻其功,中鐫其過。每副各分左右,左存功臣,右藏內(nèi)府。若子孫犯罪,取券勘合,折其功過予以赦減。D爵,在文中指爵位、爵號,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舊說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種爵位。周以后各封建王朝都有封爵制度,爵稱和爵位制度雖然因時而異,但被封爵者都有封地且可世襲。9.D 宋代,除世襲爵位外,很多封爵只是終身爵,身死爵除。10下列對文中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遷”在古代稱調(diào)動官職,一般指升職,如:升遷。也指貶謫,放逐,如“遷謫” 指貶官遠地,“遷客”指流遷或被貶謫到外地的官。B原文“宣德二年”中的“宣德”是年號。習慣上,唐朝以前對歿世的皇帝一般簡稱謚號,如漢武帝、隋煬帝,而不稱廟號;唐朝以后,由于謚號的文字加長,則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兩代才用年號來稱呼,文中的年號還有“英宗”。C“明年進都督僉事”中,“明年“指“第二年”,而在現(xiàn)代漢語中,“明年”指“今年的后一年”,古今意義不同?!斑M”在文中指“晉升”“提拔任用”。D文中“謚武勇”的“ 謚”是謚號。古代王侯將相、高級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稱號叫謚號,一般根據(jù)他們的生平事跡與品德修養(yǎng),進行一種褒揚的評價,也有表貶抑的評價。如稱陶淵明為靖節(jié)征士,歐陽修為歐陽文忠公,王安石為王文公,范仲淹為范文正公。10.B、“英宗”是廟號,不是年號。 11文中涉及一些中國文化常識,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潤例:過去請人作詩文書畫的酬勞稱之為潤筆,而將所定的標準就稱為潤例或潤格。B陽文:指采用刀刻等傳統(tǒng)技術(shù)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圖案。C金石:中國古代以前朝的銅器和碑石為研究對象,涉及文字、歷史、書法、文學等。D閑章:中國傳統(tǒng)文人常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來鐫刻成章,內(nèi)容廣泛,意趣盎然。11.答案: B印章或某些器物上所刻或所鑄的凸出的文字或花紋。 文字凸起為陽文,凹陷為陰文。12.下列對文言文中有關(guān)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矣”作為古代文言助詞,用于句末與“了”相同。在矣作通假時,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嘆。B“魯”既可以指古國魯國;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師魯班;在現(xiàn)代漢語中多指山東省的簡稱。C在中國漢代、南北朝時南海稱為漲海、沸海。清代以后逐漸習稱南海。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D四庫全書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紀昀等多位高官、學者編撰。叢書分經(jīng)、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基本上囊括了中國古代所有圖書,故稱“全書”。12.答案: B(魯班的姓氏不是魯,姬姓,公輸氏,名班,人稱公輸盤、公輸般、班輸,尊稱公輸子。又稱魯盤或者魯般,慣稱“魯班”)13.下列對文言文中有關(guān)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時也指漢文帝(太宗)、漢武帝(世宗)、漢宣帝(中宗)、漢元帝(高宗)、漢明帝(肅宗)、漢章帝(顯宗)。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B、四鄰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蠻)的居住區(qū)稱為“四?!保拔搴暮!币卜褐溉珖鞯?、天下。C、楚辭是屈原創(chuàng)作的一種新詩體,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集。其經(jīng)歷了屈原的作品始創(chuàng)、屈后仿作、漢初搜集、至劉向輯錄等歷程。對楚辭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學科,今稱為“楚辭學”。D、“姬”姓,中華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為華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黃帝,黃帝因長居姬水,以姬為姓。13.答案:A,考查古文化常識,本題著重考查了古代帝王謚號。A項漢明帝謚號為顯宗,漢章帝謚號為肅宗。此題難度較大,需要考生長期注重文化積累。1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受禪,也叫禪讓制,是中國上古時期以來推舉首領(lǐng)的一種方式,即群體中個人表決,以多數(shù)決定。B.闕是宮門兩側(cè)的高臺,又可借指宮廷:詣闕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C.嗣位指繼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長子繼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長的兒子繼承。D.乞骸骨,自請退職的意思,即請求使骸骨歸葬故鄉(xiāng)。14.答案:C(“嫡長子”繼承制,而非“最年長的兒子繼承” 。繼承地位的不一定是最年長的兒子。)1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牙門與牙旗一樣,源起都有古人借猛獸利牙的圖案彰顯榮耀和威武之意。B丁母喪是指遭逢母親喪事。舊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喪,謂之“丁憂”。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與“察茂才”“舉孝廉”一樣,是自上而下選拔官吏的制度。D鄉(xiāng)、閭在古代各指一種行政區(qū)域名,合在一起還可以泛指家鄉(xiāng)故里、父老鄉(xiāng)親。15.答案:C “察茂才”“舉孝廉”, 是自下而上.1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每月的初一稱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B.野史,是私家編撰的史書,“野史氏”在文中是作者自謂。C.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稱為進士,武侯是丁丑年的進士。D.“廟社”指宗廟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16.答案A【解析】在農(nóng)歷的每月十五日稱為“望日”,每月的初一稱為“朔”?!跋乃脑轮笔侵赶臍v(農(nóng)歷)的四月十五日。17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賜姓:古代天子據(jù)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績而賜予姓氏。多指以國姓賜與功臣, 以示褒寵。B持節(jié):古代官名。漢末與魏晉南北朝時,掌地方軍政的官員往往有使持節(jié)、持節(jié)、假節(jié)、假使節(jié)等稱號。使持節(jié)得誅殺中級以下官吏;持節(jié)得殺無官職的人;假節(jié)得殺犯軍令者。C踐祚:特指皇帝登臨皇位,類似用語現(xiàn)象很多,例如:踐阼、踐極、踐統(tǒng)、踐位、踐國、踐帝、踐政、踐襲、踐蒞、踐事等等。D薨:古人對身故有多種方式的描述,古代稱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級妃嬪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貴族。17.答案踐政、踐蒞:當政在任之意。踐事:供職、充役之意。踐襲:蹈襲,沿用之意18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明道”是宋仁宗趙禎年號。所謂“年號”,是從漢朝初年開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B“禮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國家典章制度、祭祀、學校、科舉等,并負責接待四方賓客等事務。C“立生祠”是古代一種民俗,即老百姓自發(fā)地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其對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員。D“御史”是古代一種官名,其職責多有變化。自秦朝開始,御史專為監(jiān)察性質(zhì)的官職,一直延續(xù)到清朝。18.C 【解析】“自發(fā)地”、“其對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員”的說法不正確。有的朝代,也可能諂媚者或懾于其勢焰者所為;奉祀的對象也不一定是“深得民心的官員”。19下列對文中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一項的是()A“遷謫”謂官吏因罪降職并流放,其中“遷”指官員的調(diào)動,有升有降,但“左遷”必是升職。B“母艱”,就是“母憂”,指母親的喪事。C“河北”在古代指的是黃河以北,這是一個古今異義詞,與現(xiàn)代漢語中的行政區(qū)劃是不同的。D“自號”,舊時給自己取的號,大都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因均屬通曉翰墨之人,無不別出匠心,各有所愛所好。19.答案A “左遷”必是降職。2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太學:古代設(shè)在京城的最高學府B上林苑:古代帝王打獵的地方。C床:古代的坐具。D肅宗:皇帝的謚號,肅,恭敬、肅穆之意。20.【答案】D?!窘馕觥炕实鄣膹R號。2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諸生,古代經(jīng)考試錄取而進人中央、府、州、縣各級學校,包括太學學習的生員。B御史,自秦朝開始,御史專門怍為監(jiān)察性質(zhì)的官職,負責監(jiān)察朝廷、諸侯官吏,一直延續(xù)到清朝。C宦官,也指太監(jiān),是中國古代京城既為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也為一品二品官員服務的官員。D謚,古代皇帝、貴族、大臣、杰出官員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帶有褒貶意義的稱號。21.C【解析】應是“專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員”。2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日中,表時間,中午12點,又名日正、中午,是一天的太陽正中時。B.表是古代測日影的器具,漏是古代滴水計時的儀器。C.節(jié)是符節(jié),古代使者所持以作憑證,如蘇武“持節(jié)送匈奴使”。D.左駿指古代駕車三馬中左邊的馬。后用四馬,亦指四馬中左邊的馬。22.A(不是中午12點)中國古時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xiàn)在的兩小時。日中是十二時之一,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時正至下午 1 時正)。23下列對文中加點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丁卯、己巳、戊申,為古時天干地支紀時的術(shù)語,可以用來紀日、紀月和紀年,古人常將之與五行結(jié)合預測人的運命。B三公是中國古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周代已有此詞,具體說法不一,一般認為是指司馬、司徒、司空。C薨是古人對帝后之死的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稱薨。一般人死則稱之為“卒”。D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達某地,也叫巡幸。召幸特指皇帝對嬪妃的召見。近幸則多指帝王對臣下而言。23.C(“薨”是古人對諸侯之死的一種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可稱薨。帝后的死當稱為“崩”。)2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魏明帝太和年間始置進士科目。唐亦設(shè)此科,凡應試者謂之舉進士,中試者皆稱進士。B.拜,按一定禮節(jié)授予(任命)官職,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C.緣坐,是以家族本位、罪人以族的觀念為基點,正犯本人和相關(guān)親屬連帶受罰的原則。D.古代官員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還常用致事、休致等名稱,來指官員辭職歸家。24. A(科舉考試從隋朝開始,“魏明帝太和年間”錯誤,應為“隋煬帝大亞年間”)25下列有關(guān)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天干和地支循環(huán)相配得60組,古代既可用來紀年,也可用來紀日。B“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舉取士。C國子監(jiān)的掌管人員為祭酒、司業(yè),進國子監(jiān)讀書的統(tǒng)稱為監(jiān)生。D九品中正制是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的一種官吏選拔制度。25. B吏部(管理文職官員的任免、考選、升降、調(diào)動等事)兵部(負責軍事,入軍隊編制、武官選授以及駐防、訓練、檢閱等政令) 禮部(掌管典禮事務與學校、科舉等)26下面的說法全都正確的一組是(3分) 古時以“泰山”喻岳父,以“泰水”喻岳母,以“伉儷”喻夫婦。 古代“朔”指農(nóng)歷初一,“望”指農(nóng)歷十五,“晦”指農(nóng)歷三十。禮記曰:“幼名,冠字?!泵菋雰撼錾鷰讉€月由父親取的,字是男子二十歲成人舉行冠禮時取的,女子則在十五歲行笄禮而字。古代以山之南為陽,水之南為陰,反之,山之北為陰,水之北為陽。如華陽在華山之南,江陰在長江之南。杜工部集(杜甫)以官爵命名,范文正公集(范仲淹)以謚號命名,賈長沙集(賈誼)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 古代“辰時”相當于現(xiàn)在的早上6點前后,“午時”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中午12點前后。A B C D26. C晦日是古老的漢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指夏歷(農(nóng)歷,陰歷)每月的最后一天,即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正月晦日作為一年的第一晦日即“初晦”,受到古人的重視,寄托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愿望。辰時即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上午 7 時正至上午 9 時正)。十二時辰制子時 ( 23時至01時) 丑時 ( 01時至03時) 寅時 ( 03時至05時) 卯時 ( 05時至07時)辰時 ( 07時至09時) 巳時 ( 09 時至11時) 午時 ( 11時至13時) 未時 ( 13時至15時)申時 ( 15時至17時) 酉時 ( 17時至19時) 戌時 ( 19時至21時) 亥時 ( 21時至23時)2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向是(3分)A陛,是宮殿。古代臣子不敢直達皇上,就告訴在陛下的人,請他們轉(zhuǎn)達,所以用陛下代稱皇上。殿下,也是對皇上的尊稱。B項羽滅秦后將秦國本土關(guān)中地區(qū)分封給秦軍三位降將,封章邯為雍王,轄咸陽以西及甘肅東部地區(qū);封司馬欣為塞王,轄咸陽以東;封董翳為翟王,轄陜北。合稱“三秦”。咸陽成了三秦的分界點。C戰(zhàn)國、秦、漢時代,通稱崤山或華山以東為山東。山東,有時也泛指戰(zhàn)國時秦國以外的六國領(lǐng)土。今天的山東省指的是太行山以東。D秦朝建都咸陽,漢朝建都長安,因這個地區(qū)位于函谷關(guān)以西,大散關(guān)以東,武關(guān)以北,蕭關(guān)以南,處四關(guān)之中,故稱關(guān)中。27.(3分)A(陛,是宮殿的臺階。殿下,是對太子的稱呼。)28.下列對文中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熊概,字元節(jié)”,古人幼時命名,成年(男20歲、女15歲)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別,名供長輩呼喚;字是供平輩和晚輩稱呼。B“署”表示授予官職,“兼”、“領(lǐng)”均表示兼任官職,“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職,“權(quán)”則表示暫代官職。C “海鹽民”“民”是對百姓的稱謂,常見的百姓稱謂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蒼生、黎元、氓等。D“蠻”,由于受時代的限制,古代學者對四方異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對他們的異同也沒有深入調(diào)查,認真識別,往往用蠻、夷、戎、狄、胡、越等來泛指四方異族。史記,吳太伯世家索引說: “蠻者,閩也,南夷之名,蠻亦稱越”。 中原地區(qū)古人對南方各族通稱“百越”或“越族”28.B(“署”表示代理、暫任官職)29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五經(jīng)指的是詩書論語孟子春秋五部儒家經(jīng)典著作。B.年號是中國古代帝王用來紀年的名號,是皇帝當政的時代標志,如河清、天和等。C.象笏是用象牙做的笏。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時用的手板,有事可以記在上面?zhèn)渫?。D.致仕,古代將官員退休稱作“致仕”,一般致仕的年齡為七十歲,有疾患則提前。29(3分)A 五經(jīng):詩經(jīng)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的合稱。3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A文中“初舉明經(jīng)”的意思是起初通過明經(jīng)科考試。明經(jīng),漢朝出現(xiàn)的選舉官員的科目,始于漢武帝時期,至宋神宗時期廢除。被推舉者須明習經(jīng)學,故以“明經(jīng)”為名。B“甚得夷夏之心”中“夷夏”泛指少數(shù)民族和漢人?!跋摹笔枪糯鷿h民族的自稱;在古代,以中原為中心,人們將處于東、西、南、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分別稱為東夷、西戎、南蠻、北狄。C“弱冠便自誓不受親友贈遺”中“弱冠”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還比較年少,故稱“弱”。冠,帽子,指代成年。D“授”“遷”“補”“擢”是古代官職任免升降的術(shù)語,常見的還有“拜”“轉(zhuǎn)”“徙”“升”等?!笆凇薄鞍荨薄稗D(zhuǎn)”“補”是關(guān)于任職授官的,“擢”“升”是關(guān)于提升職務的,“徙”“遷”是關(guān)于調(diào)動職務的。30D (“轉(zhuǎn)”是關(guān)于職務調(diào)動的,張衡傳中有“再轉(zhuǎn)復為太史令”。)31下列對文中加橫線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A.光緒是光緒皇帝的年號。我國古代紀年法主要有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皇帝年號紀年法;干支紀年法等。B觴為古代酒器。C提督為武職官名,負責統(tǒng)轄一省陸路或水路官兵;D公為敬辭,尊稱男子。中國古代有“公、侯、伯、王、男”五等爵位。31D公、侯、伯、子、男五種爵位3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冠族指的是當?shù)刈钣袆萘?,人口最多的豪門世族。B大夫是古代官職名稱,各朝代大夫的職能和級別多有不同。C輜重是指行軍時由運輸部隊攜帶的軍械、糧草、被服等物資。D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國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國家。32A(冠族指的是當?shù)仫@貴的豪門世族,有一定的名望和影響。)33.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 “出通判泉州”中的“出”,指的是京官外調(diào)。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有“予出官二年?!盉. 庠序,指的是古代的地方學校,后也泛稱學?;蚪逃聵I(yè)。孟子中有:“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盋. 國子監(jiān)是中國古代的中央官學,又稱國子學或國子寺,是中國古代教育體系中的最高學府,而非教育行政機構(gòu)。D. 戶部,中國古代官署名,為掌管戶籍財經(jīng)的機關(guān),六部之一,長官為戶部尚書。33、【答案】C【解析】國子監(jiān),也是國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機構(gòu)。3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大學士”又稱內(nèi)閣大學士、殿閣大學士等,為輔助皇帝的高級秘書官。B“振恤”,即賑濟與撫恤,即面對災荒來襲時,各級政府和民間做的相應的反應和對策。C“詔”先秦時代上級給下級的命令文告稱詔。秦漢以后,專指帝王的文書命令。D“致仕”,“致”意思是“獲得”,“仕”意為“官職”,“致仕”指獲得官職。34D(“致仕”指官員辭職回家)35.下列對文中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 “兼”、“領(lǐng)”均表示兼任官職,“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職,“署”“權(quán)”則表示暫代官職。B“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給帝王的一種文書,常含表志陳情、訴說心曲之意,如出師表陳情表。C“視事”指官吏到職辦公,“下車”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請求退職,“致政”、“致仕”則指退休。D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與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合稱為“春秋三傳”。35.(3分)【參考答案】C【解析】“致仕”指辭官或退休。 3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貞元,年號。年號是我國從漢朝初年開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號。B.明經(jīng),漢朝出現(xiàn)的選舉官員的科目,始于漢武帝時期,至宋神宗時期廢除。被推舉者須明習經(jīng)學,故以“明經(jīng)”為名。C謚號是朝廷對死去的帝王、大臣、貴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跡進行評定后,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D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鄉(xiāng)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請求退職,回老家安度晚年。這是古代官員請求退休的萎婉說法。36C【解析】朝廷不會給平民封謚號。3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古代男子18歲時舉行加冠禮,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體猶未壯,還比較年少,故稱“弱冠”,20歲才為成年。B“進士及第”指科舉時代經(jīng)考試合格后錄取成為進士,科舉殿試時的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即狀元、榜眼、探花。C郊祭猶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禮儀中的主要部分,祭對象分為三類:天神、地衹、人鬼。D古人對死的稱謂等級森嚴,“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侯蒙屬大夫,故死為“卒”。37.答案:A(古代男子20歲成年,行加冠禮,又稱弱冠,而非18歲)38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彈劾”是指君主時代擔任監(jiān)察職務的官員檢舉官吏的罪狀。B“經(jīng)略”是指明清兩代有重要軍事任務時特設(shè)經(jīng)略,掌管一路或數(shù)路軍、政事務,職位高于總督。C“世蔭”是指在封建時代,子子孫孫因為先人或祖上有卓越的功勛而世襲官職。D“屯田”是指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組織勞動者在官地上進行開墾耕作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組織形式。有官屯與民屯之分,以官屯為主。38.D(“屯田”有軍屯與民屯之分,以軍屯為主。) 39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弘治,是中國明朝第九個皇帝明孝宗朱祜樘的年號。年號,是我國歷代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始于漢武帝。B疏,又稱“奏議”或“奏疏”,是臣僚向帝王進言使用文書的統(tǒng)稱。疏的本意為“疏通”,這里引申為分條說明的文字。C父憂,為“丁父憂”的省寫。“丁憂”,古代官員父母親去世后必須停職守制的制度,丁憂期間,丁憂人不準為官。D謚,謚號,是古代君主、諸侯死去之后,根據(jù)他們的生平事跡與品德修養(yǎng),給予的一個寓含善意評價或帶有評判性質(zhì)的稱號。39D(是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人,比如本文傳主胡世寧就是大臣)。4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謁廟,指古時帝后等外出或遇有大事,例須謁告于祖廟。廟指供奉祖先的房屋,如太廟。B.稽首,是古代漢族的一種跪拜禮,稽首與頓首、空首不同,一般說來,稽首是臣拜君之拜,頓首是國君回禮臣下之拜,空首是地位相等者互拜之禮。C.太守,又稱郡守,中國古代的一種地方職官,一般是掌管地方郡一級行政區(qū)的地方行政官。D.檄,是古代寫在木簡上的官方文書,是官府用于曉諭、征召、聲討等的文書,特指聲詞敵人或叛逆的文書。40B (應為“頓首是地位相等者互相之拜,空首是國君回禮臣下之拜”。)4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諱嫌”就是避諱,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是古代避諱的總原則。如東漢為避光武帝劉秀諱,改“秀才”為“茂才”。B擢進士第,又可稱為進士及第,指科舉時代經(jīng)考試合格后錄取成為進士。但是唐宋時的“進士”有別于明清時的“進士”。C禮部是古代官署“六部”(吏、戶、禮、兵、刑、工)之一,管理全國學校事務、科舉考試及藩屬和外國之往來等事宜。D“謚”即謚號,是古代對君、侯、臣等有一定地位的人在其死后追封的稱號,用以表彰其功績或品德,謚號只能由朝廷授予。41D 一般文人學士或隱士的謚號,則由其親友、門生或故吏所加,稱為私謚,與朝廷頒賜的不同。4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貞觀”是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年號,年號是我國封建王朝帝王用來紀年的一種名稱。B“陛下”原來指站在宮廷臺階下的侍者,后來成為與帝王面對面應對時對帝王的敬稱。C“遷”是表示中國古代官吏調(diào)動、升貶的常用詞語。一般情況下,用“左遷”來表示升官。D“乞骸骨”指古代官員自請退職,意為請求使骸骨歸葬故鄉(xiāng),類似的詞語還有“致仕”。42C(左遷是貶官。)43.下列對文中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中嘉祐二年進士第”中“第”指科舉考試及格的等次,“進士”是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后一級考試者,意為可以進授爵位之人。B.古代任命或調(diào)任官職的詞語很多,“拜中書舍人”指“授予中書舍人一職”,“徙明、亳、滄三州”指“調(diào)任明州、亳州、滄州知州”。C.“丁母艱”是指母親去世,回鄉(xiāng)守喪。守喪有一定的時間規(guī)定,這在古代是一種孝順行為,表明當事人對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D.“六經(jīng)”指六部儒家經(jīng)典著作,是指經(jīng)過孔子整理而傳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們是論語詩經(jīng)尚書禮經(jīng)樂經(jīng)周易。43.D論語不是“六經(jīng)”。六經(jīng):詩書禮易樂春秋的合稱。這六部經(jīng)典著作的全名依次為詩經(jīng)書經(jīng)(即尚書)禮經(jīng)易經(jīng)(即周易)樂經(jīng)春秋。4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即位指開始做帝王或諸侯,可以指自己打下的江山,也可以是繼承位子。B刺史是古代官職名,其職權(quán)在不同的時期不完全相同,在這里僅是虛銜。C端拱是宋太宗的一個年號,年號是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比如雍熙。D贈,這里是皇帝為已死的官員加封官爵,而受封的官員往往非正常死亡。44.D(“而受封的官員往往非正常死亡”錯誤,過于絕對化。)4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小正確的一項是( )(3分)A遷,調(diào)動官職,包括升級、降級、平級轉(zhuǎn)調(diào)三種情況。為易于區(qū)分,人們常在“遷”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個字,升級叫遷升、迂授:降級叫遷削、遷謫、右遷;平級轉(zhuǎn)調(diào)叫轉(zhuǎn)遷、遷官、遷調(diào),離職后調(diào)復原職叫遷復。B檄,古代最初寫在木簡上的官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體育賽事廣告代理服務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智能家居系統(tǒng)采購合同范本二
- 2025年度公司與個人簽訂的旅游度假借款合同模板
- 2025年度綠色食品認證與批發(fā)采購服務合同
- 2025年度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服務合作合同補充協(xié)議范本
- 2025年度跨境電商海運出口貨物運輸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酒吧場地出租及市場調(diào)研分析合同
- 2025年度藝術(shù)品居間代理合同規(guī)范樣書
- 解除勞動合同申請書
- 2025年度借調(diào)人員工作紀律及獎懲合同
- 新能源汽車概論題庫
- 設(shè)備維保的維修成本和維護費用
- 2024年濰坊護理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英語/數(shù)學/語文)筆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客運站員工安全生產(chǎn)教育培訓
- 口腔預防兒童宣教
- 綠城桃李春風推廣方案
- 體質(zhì)健康概論
- 檔案管理流程優(yōu)化與效率提升
- 2023高考語文實用類文本閱讀-新聞、通訊、訪談(含答案)
- 人工智能在商場應用
- (完整word版)大格子作文紙模板(帶字數(shù)統(tǒng)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