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精品課件:病毒性肝炎1(上課)_第1頁
醫(yī)學精品課件:病毒性肝炎1(上課)_第2頁
醫(yī)學精品課件:病毒性肝炎1(上課)_第3頁
醫(yī)學精品課件:病毒性肝炎1(上課)_第4頁
醫(yī)學精品課件:病毒性肝炎1(上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病 毒 性 肝 炎(Viral hepatitis,周光耀 (溫州醫(yī)科大學第二臨床學院)病例1,患者男性,29歲,因“乏力、厭油、尿黃、眼黃”2周就診。 查體:T36.7,神志清,肝病面容,皮膚鞏膜黃染,未見肝掌、蜘蛛痣,全身未見出血點。心肺(-),腹軟,無壓痛,肝肋下2指,劍突下3指,質(zhì)軟,邊緣光滑,無明顯觸痛,脾肋下未及,肝區(qū)輕度叩痛,移濁(-),雙下肢無水腫。 問題: 1,該患者可能診斷是什么? 2,需要做哪些檢查? 3,如何進一步治療,肝功能報告(課本P31,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LT):802U/L (50以下) 天冬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ST):579U/L (

2、40以下) AST/ALT: 0.72 堿性磷酸酶(ALP): 200U/L (125以下) 谷氨酰轉(zhuǎn)肽酶(r-GT): 139U/L (60以下) 白蛋白(ALB): 39g/L (40-55) 球蛋白(GLO): 32g/L (20-40) 白球比(A/G):1.22 總膽紅素(TBil): 80umol/L (34.2以下) 直接膽紅素(DBil): 50umol/L (8.6以下) 間接膽紅素(IBil): 30umol/L (25以下) 膽堿酯酶(CHE): 6467U/L (5000-30000,肝炎,是指一類由各種病因引起的肝臟炎癥病變。 其病因復雜多樣:(課本P36,病毒性肝炎

3、:甲乙丙丁戊 其他病原體感染:庚型肝炎病毒、TTV、Sen病毒、EB病毒 巨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風疹病毒、細菌、真菌 酒精性肝病 脂肪肝;臨床十分常見 藥物性肝炎:抗癆或抗菌藥、免疫抑制劑、中藥等 自身免疫性肝炎 遺傳代謝性疾病 工業(yè)化學物中毒:四氯化碳、二甲苯、二惡英等 其他:肝臟缺血、膽道疾患、多臟衰等,乙型肝炎血清學標志物(課本P19和P32,HBsAg: 提示現(xiàn)癥HBV感染,感染2周后即可陽性。急性感染6個月內(nèi)消失,持續(xù)陽性超過六個月診斷慢性乙肝。 HBsAb: 保護性抗體,陽性表示對HBV有免疫力。 HBeAg: 病毒復制活躍且有較強的傳染性,與HBVDNA正相關(guān)。 HBeAb:

4、 單看其陽性與否意義不大,應結(jié)合HBVDNA檢測。 HBcAg:存在于Dane顆粒的核心,陽性提示HBV處于復制狀態(tài),傳染性強,與HBVDNA正相關(guān)。 HBcAb: 免疫原性最強,HBV感染者(現(xiàn)癥、既往)均可檢出HBcAb。 IgM陽性提示乙肝急性期或慢性乙肝急性發(fā)作,第一周出現(xiàn),6個月內(nèi)消失;假陽性(RF)。 IgG陽性:凡感染過HBV均可陽性,血清中長期存在,病毒性肝炎,第一部分 乙型病毒性肝炎 第二部分 丙型肝炎 第三部分 急性病毒性肝炎 第四部分 重型肝炎,第一部分 乙型病毒性肝炎,我國HBsAg攜帶率約占人口的7.18%,全國大約有9300萬人攜帶乙肝病毒,其中乙肝患者大約3000

5、萬。 5歲以下兒童HBsAg攜帶率僅0.96%。 2006年全國乙型肝炎流行病學調(diào)查,第一部分 乙型病毒性肝炎,一)病原學 (二)流行病學 (三)發(fā)病機制與病理解剖 (四)臨床表現(xiàn) (五)實驗室檢查 (六)診斷與鑒別診斷 (七)預后 (八)治療 (九)預防,乙 肝,一)病原學,HBV屬 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rus)、正嗜肝DNA病毒屬,土撥鼠肝炎病毒(WHV) 地松鼠肝炎病毒(GSHV) 鴨乙型肝炎病毒(DHBV) 蒼鷺乙型肝炎病毒(HHBV,HBV: 1965年blumberg 澳大利亞抗原 1967年krugman 與肝炎有關(guān),肝炎相關(guān)抗原 1970年電鏡下發(fā)現(xiàn)HBV完整顆

6、粒(Dane顆粒) 1972年WHO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 1979年Galibert測定其全基因序列,1. HBV形態(tài)結(jié)構(gòu),大球形顆粒(Dane顆粒)(最少,小球形顆粒,直徑22 nm(最多,絲狀或核狀顆粒2240400 nm 后兩種顆粒由HBsAg組成,無感染性?!翱招臏珗F,Dane顆粒(完整的病毒)形態(tài) (包膜和核心-病毒復制的主體,HBsAg,HBcAg,HBV DNA (環(huán)狀雙股,DNAP (DNA聚合酶,外膜蛋白,核衣殼蛋白,糖蛋白和細胞脂質(zhì),2. HBV基因組結(jié)構(gòu)及編碼蛋白,pre-s1,pre-s2,S,P,C

7、,pre-c,X,HBV DNA 3.2 kb,pre-S1 pre-S1蛋白 pre-S2 pre-S2蛋白 S HBsAg pre-C HBeAg(1896 位核苷酸,最常變異的位點) C HBcAg P DNAP X HBxAg,編碼,HBsAg,pre-S2,pre-S1,HBV基因組-HBV-DNA,不完全的環(huán)狀雙鏈DNA組成(長鏈-負鏈,3200個bp 短鏈-正鏈,長度相當于正鏈的 50-80%,可變): HBV基因組有4個開放讀碼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S區(qū)、C區(qū)、P區(qū)和X區(qū)(負鏈上)。 HBV易發(fā)生變異:逆轉(zhuǎn)錄過程中DNA聚合酶中的逆轉(zhuǎn)錄酶缺乏校正功

8、能,S區(qū),S區(qū):前S1、前S2和S三個編碼區(qū) Pre-S1蛋白 Pre-S2蛋白 HBsAg 大分子蛋白:Pre-S1蛋白 ,Pre-S2蛋白和HBsAg 中分子蛋白:Pre-S2蛋白和HBsAg 小分子蛋白:HBsAg HBV基因型:全基因序列差異8%或S區(qū)基因序列差異4%,A-I 9個基因型,我國主要是B型和C型。 HBsAg血清亞型:10個;長江以北adr,長江以南adr/adw,1)PreS1和抗PreS1: PreS1緊接在HBsAg 后出現(xiàn),持續(xù)陽性提示感染慢性化,是HBV存在和復制的標志。抗PreS1被認為是一種保護性抗體。 (2)PreS2和抗PreS2: PreS2是HBV復

9、制的一個指標??筆reS2是一種保護性抗體,急性感染恢復早期出現(xiàn),是乙肝疫苗效果觀察的指標。 以上在臨床上不作為常規(guī)檢測項目,C區(qū):前C區(qū)-HBeAg; C區(qū)- HBcAg 前C區(qū)變異:G1896A點突變,色氨酸(TGG)變成終止密碼子(TAG),不表達HBeAg,是最常見的變異位點。 BCP區(qū)變異:不表達HBeAg。BCP區(qū)最常見的變異是A1762T/G1764A聯(lián)合點突變,選擇性地抑制前C mRNA的轉(zhuǎn)錄,降低HBeAg合成。前基因組RNA轉(zhuǎn)錄增強,病毒復制能力增加。 C區(qū)變異:HBcAb陰性乙型肝炎,血清學轉(zhuǎn)換,HBeAg血清學轉(zhuǎn)換:HBeAg陰轉(zhuǎn),同時HBeAb陽轉(zhuǎn)。 HBsAg血清學

10、轉(zhuǎn)換:HBsAg陰轉(zhuǎn),同時HBsAb陽轉(zhuǎn),小三陽比大三陽好 yes or No,YES: HBVDNA陰轉(zhuǎn),肝功能正常,腹部B超未見明顯異常,往往提示低復制期、非活動期。非活動性HBsAg攜帶者。 NO:HBVDNA明顯升高,肝功能異常,部分患者發(fā)生肝硬化、肝癌,常常是前C區(qū)、BCP區(qū)變異的結(jié)果,P區(qū)-參與病毒的復制(功能蛋白,DNAP) YMDD變異:YVDD或YIDD(rtM204V或rtM204I)變異。 X區(qū)-X蛋白(HBxAg,有反式激活作用(HBV,其他病毒和細胞的多種調(diào)控基因,如肝癌的發(fā)生,HBV/HIV的復制等,乙 肝,HBV感染的常用研究模型,HBV人工培養(yǎng)尚未成功,HBV感

11、染動物模型:黑猩猩、樹鼩,HBV基因轉(zhuǎn)染細胞株:G2.2.15細胞,轉(zhuǎn)基因動物:轉(zhuǎn)基因鼠,其他嗜肝DNA病毒感染的動物模型,HBV的抵抗力: 強 能耐受熱、低溫、干燥、紫外線和一般濃度的消毒劑 0.2%新吉爾滅, 0.5%過氧乙酸敏感,第一部分 乙型病毒性肝炎,一)病原學 (二)流行病學 (三)發(fā)病機制與病理解剖 (四)臨床表現(xiàn) (五)實驗室檢查 (六)診斷與鑒別診斷 (七)預后 (八)治療 (九)預防,流行病學,傳染源 急性、慢性乙肝患者和病毒攜帶者 急性患者在潛伏期末及急性期有傳染性 以慢性患者和病毒攜帶者最為重要,傳播途徑 母嬰傳播:可發(fā)生在宮內(nèi)感染,圍生期傳播和分娩后傳播。圍生期感染9

12、0%慢性化,嬰幼兒期25-30%慢性化,青少年和成人5-10%慢性化。 血液、體液傳播: 其他傳播途徑,正確認識乙肝傳播途徑,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觸,如同一辦公室工作(包括公用計算機等辦公用品)、握手、擁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廳用餐和公共廁所等無血液暴露接觸,一般不會傳染HBV。經(jīng)吸血昆蟲(蚊、臭蟲等)傳播未被證實,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05,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血液和血液制品,母嬰,破損的皮膚和粘膜,性接觸,主要傳播途徑,易感人群:抗-HBs陰性者,高危人群:HBsAg陽性母親的新生兒、HBsAg陽性者家屬、接觸血液的醫(yī)務人員、血液透析患者、反復輸血者、多個性伴侶、靜

13、脈藥癮者,流行特征 世界性分布:分為高、中和低度三類流行區(qū),我國屬高度流行區(qū)。 性別:男性患者和攜帶者多于女性。 以散發(fā)為主,有家庭聚集現(xiàn)象,暴發(fā)僅見于輸血后肝炎和血液透析中心。 無明顯季節(jié)性 。 有家庭聚集現(xiàn)象。 嬰幼兒感染多見,第一部分 乙型病毒性肝炎,一)病原學 (二)流行病學 (三)發(fā)病機制與病理解剖 (四)臨床表現(xiàn) (五)實驗室檢查 (六)診斷與鑒別診斷 (七)預后 (八)治療 (九)預防,三)發(fā)病機制,發(fā)病機制,2、CCCDNA(共價閉合環(huán)狀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 HBVDNA進入肝細胞核后,在DNA聚合酶作用下,形成CCCDNA。CCCD

14、NA是乙肝病毒前基因組復制的原始模板。 3、HBV復制過程的特殊性: 1)細胞內(nèi)有穩(wěn)定的CCCDNA存在; 2)有一個反轉(zhuǎn)錄步驟,發(fā)病機制,4、肝細胞的病變主要取決于機體的免疫應答,尤其是細胞免疫應答。 無癥狀攜帶者:免疫耐受狀態(tài)(嬰幼兒)(年齡、遺傳) 急性肝炎或成年感染HBV者:免疫正常者。 慢性肝炎:免疫低下、不完全耐受、自身免疫反應、HBV基因突變等(機制不清,與遺傳、HBV基因型、機體的免疫等) 重型肝炎:機體超敏反應,病例1,患者男性,29歲,因“乏力、厭油、尿黃、眼黃”2周就診。 查體:T36.7,神志清,肝病面容,皮膚鞏膜黃染,未見肝掌、蜘蛛痣,全身未見出血點。心肺(-),腹軟

15、,無壓痛,肝肋下2指,劍突下3指,質(zhì)軟,邊緣光滑,無明顯觸痛,脾肋下未及,肝區(qū)輕度叩痛,移濁(-),雙下肢無水腫。 輔助檢查:1,肝功能顯著異常;2,乙肝三系“大三陽”;3,其他病毒學檢查陰性;4,AFP輕度升高。 5,HBVDNA 6.3x106 IU/ml。 6,腹部B超:肝臟體積增大,回聲稍增粗。 問題: 1,該患者可能診斷是什么? 2,需要做哪些檢查? 3,如何進一步治療,病例2,患者男,19歲,無任何癥狀,肝功能正常,體檢發(fā)現(xiàn)“大三陽”,HBVDNA 7.2x107 IU/ml,AFP正常,B超未見異常。 處于乙肝自然病程哪個期? 是不是攜帶者? HBV攜帶者 需要治療嗎,病例3,患

16、者男性,45歲,乙肝三系提示“小三陽”,肝功能正常,HBVDNA陰性,AFP正常,腹部B超未見異常。 處于乙肝自然病程哪個期? 是不是攜帶者? 非活動性HBsAg攜帶者 需要治療嗎,發(fā)病機制,5、乙型肝炎的肝外損傷主要由免疫復合物引起:血清病(關(guān)節(jié)痛、皮疹),膜性腎小球腎炎伴發(fā)腎病綜合征,結(jié)節(jié)性多動脈炎。 6、乙肝慢性化機制 1)免疫耐受: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未成熟;HBeAg大量產(chǎn)生可 能導致免疫耐受。 2)免疫抑制 3)遺傳因素 7、HBV與HCC關(guān)系密切: HBV與人染色體整合,X蛋白、前S2/S多肽反式激活,原癌基因(N-ras)激活,抑癌基因(P53)突變,病理解剖,各型肝炎基本病理改變:肝

17、細胞變性、壞死,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癥細胞浸潤、間質(zhì)增生和肝細胞再生。 肝細胞變性:氣球樣變、嗜酸性變。 壞死:單細胞壞死、點狀壞死、灶狀壞死、碎屑狀壞死、橋接壞死、融合壞死。 炎癥細胞浸潤:主要為淋巴細胞,以CD8+或CD4+T細胞為主,其他還有單核細胞、漿細胞和組織細胞。 間質(zhì)增生:Kupffer細胞增生,ECM增多,纖維化形成,氣球樣變ballooning degeneration 嗜酸性小體eosinophilic body 單細胞壞死signal necrosis 點狀壞死spotty necrosis 灶狀壞死focal necrosis 碎屑狀壞死piecemeal necros

18、is,PN 橋接壞死bridging necrosis,BN 融合壞死confluent necrosis,慢性肝炎,慢性肝炎病變的分級、分期,炎癥活動度的分級(G)和纖維化程度的分期(S,慢性肝炎 分級、分期標準,炎癥活動度(G) 纖維化程度(S) 級 匯管區(qū)及周圍 小葉 期 纖維化程度 0 無炎癥 無炎癥 0 無 1 匯管區(qū)炎癥 變性及少數(shù) 1 匯管區(qū)纖維化擴大、局限竇周 點灶狀壞死 及小葉內(nèi)纖維化 2 輕度PN 變性 、點灶狀壞 2 匯管區(qū)周圍纖維化,纖維間隔 死或嗜酸性小體 形成,小葉結(jié)構(gòu)保留 3 中度PN 變性、融合壞死 3 纖維間隔伴小葉結(jié)構(gòu)紊亂, 或見BN 無肝硬化 4 重度PN

19、 BN范圍廣, 4 早期肝硬化 多小葉壞死,A:門管區(qū) B:肝小葉,慢性肝炎(輕度,第一部分 乙型病毒性肝炎,一)病原學 (二)流行病學 (三)發(fā)病機制與病理解剖 (四)臨床表現(xiàn) (五)實驗室檢查 (六)診斷與鑒別診斷 (七)預后 (八)治療 (九)預防,慢性病毒性肝炎,定義:急性肝炎病程超過半年;或原有乙、丙、丁型肝炎急性發(fā)作再次出現(xiàn)肝炎癥狀、體征及肝功能異常者。發(fā)病日期不明或雖無肝炎病史,但組織病理學或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影像學綜合分析符合慢性肝炎表現(xiàn)者,病原體:主要見于HBV、HCV和HDV感染 尚無HAV、HEV引起慢性肝炎的證據(jù),許多病人以慢性肝炎為首發(fā)表現(xiàn),病毒性肝炎的臨床類型 2000

20、年西安第十次全國病毒性肝炎會議標準,急性肝炎,急性無黃疸型 急性黃疸型,慢性肝炎 炎癥分級(G) 纖維化分期(S,重型肝炎 (肝衰竭,急性重型肝炎 亞急性重型肝炎 慢加急性重型肝炎 慢性重型肝炎,分早、中、晚期,淤膽型肝炎,肝炎肝硬化 活動性和靜止性 慢性無癥狀攜帶者(chronic asymptomatic carrier,AsC,乙 肝,臨床特點,1. 潛伏期:16個月,平均3個月,2. 臨床類型:急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慢性HBV攜帶者 慢性乙型肝炎 隱匿性慢性乙肝 乙肝肝硬化,慢性乙肝臨床表現(xiàn),輕度:癥狀較輕,乏力、食欲減退、厭油、肝區(qū)不適、肝稍大有輕度觸痛、輕度脾腫大。部

21、分病例癥狀、體征缺如。肝功能1-2項輕度異常。 中度:介于輕重之間。 重度:明顯或持久的肝炎癥狀,乏力、食欲減退、腹脹、尿黃、便溏,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腫大,ALT和AST反復持續(xù)升高,白蛋白下降,球蛋白升高,慢性肝炎的實驗室檢查異常程度參考指標 項目 輕 中 重 ALT和/或AST(IU/L)正常3倍 正常3倍 正常3倍 膽紅素Bil mol /L 正常2倍 正常2倍 正常3倍 正常5倍 白蛋白(A)(g/L) 35 35, 32 32 A/G 1.4 1.41.0 1.0 -球蛋白 21 % 2126 26 凝血酶原活動度(PTA) 70% 7060 60 40 膽堿脂酶(CHE)(

22、U/L) 5400 5400 2500 2500 重型肝炎:血清膽紅素正常10倍 ,凝血酶原活動度 40,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部分乙肝、丙肝患者可進展至肝硬化 根據(jù)肝臟炎癥情況分為活動性和靜止性肝硬化。 根據(jù)肝組織病理及臨床表現(xiàn)分為代償期(Child-Pugh A級)和失代償期肝硬化(Child-Pugh B、C級)。 肝纖維化:未達到肝硬化。組織病理學檢查,F(xiàn)ibroscan,肝纖維化指標(HA、PP、C-IV、LN,HBV攜帶者(課本P35,慢性HBV攜帶者:血清HBsAg和HBVDNA陽性,1年內(nèi)隨訪3次以上,血清檢查ALT和AST均在正常范圍,肝組織學無異?;蜉p度異常。 非活動性HB

23、sAg攜帶者:血清HBsAg陽性,HBeAg陰性,HBVDNA檢測不到,1年內(nèi)隨訪3次以上,血清檢查ALT和AST均在正常范圍,肝組織學無異常或輕度異常,隱匿性慢性乙肝(課本P35,血清HBsAg陰性,但血清和(或)肝組織中HBVDNA陽性,并有慢乙肝表現(xiàn),第一部分 乙型病毒性肝炎,一)病原學 (二)流行病學 (三)發(fā)病機制與病理解剖 (四)臨床表現(xiàn) (五)實驗室檢查 (六)診斷與鑒別診斷 (七)預后 (八)治療 (九)預防,實驗室檢查,血常規(guī) 尿常規(guī) 肝功能 甲胎蛋白(AFP):500 ng/ml(4周以上), 200-500 (8周以 上),需考慮HCC。 肝纖維化指標 乙肝血清標志物 H

24、BVDNA: 病毒復制和傳染的直接標志。 影像學檢查: 肝活檢:隱匿性肝炎的診斷、乙肝的炎癥纖維化分級等,第一部分 乙型病毒性肝炎,一)病原學 (二)流行病學 (三)發(fā)病機制與病理解剖 (四)臨床表現(xiàn) (五)實驗室檢查 (六)診斷與鑒別診斷 (七)預后 (八)治療 (九)預防,診斷,流行病學資料:輸血、不潔性交、與HBV感染者密切接觸史、家庭成員有無HBV感染者、嬰兒母親是否HBsAg陽性。 臨床表現(xiàn):乏力、納差、厭油、皮膚、眼白發(fā)黃。 實驗室檢查:乙肝血清學標志物、HBVDNA,第一部分 乙型病毒性肝炎,一)病原學 (二)流行病學 (三)發(fā)病機制與病理解剖 (四)臨床表現(xiàn) (五)實驗室檢查

25、(六)診斷與鑒別診斷 (七)預后 (八)治療 (九)預防,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自然史,急性HBV 感染,慢性攜帶者,康復,3050 年,慢性 乙肝,穩(wěn)定,進展,肝硬化,代償性肝硬化,肝癌,死亡,Adapted from Feitelson. Lab Invest, 1994, and from EASL Consensus Statement. J Hepato, 2003, 39 (S1):S3-25,失代償肝硬化(死亡,5年1225,5年2023,新生兒時期90,成年時9095,5年615,第一部分 乙型病毒性肝炎,一)病原學 (二)流行病學 (三)發(fā)病機制與病理解剖 (四)臨床表現(xiàn) (五)

26、實驗室檢查 (六)診斷與鑒別診斷 (七)預后 (八)治療 (九)預防,慢性乙肝的治療,一般治療 1)適當休息:臥床可以增加肝臟血流量。 2)合理飲食: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的易消化食物。 3)心理平衡:正確的疾病觀,耐心、信心。 藥物治療 1)改善和回復肝功能:非特異性護肝藥、降酶藥、退黃藥物 2)免疫調(diào)節(jié):胸腺肽等 3)抗纖維化:丹參、冬蟲夏草等 4)抗病毒治療:抑制病毒復制,減少傳染性;改善肝功能;減輕肝組織病變;提高生活質(zhì)量;減少或延緩肝硬化、肝衰竭和HCC的發(fā)生。(干擾素、核苷類似物、其他,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療的一般適應癥,HBV DNA105 拷貝/ml (HBeAg陰性者為104

27、拷貝/ml); ALT 2ULN 如用干擾素治療,ALT應10ULN, 血總膽紅素水平應2ULN; ALT 2 ULN 肝組織學:Knodell HAI 4, 或G2炎癥壞死 排除其他因素所致的ALT升高,也排除降酶藥物使用后的ALT暫時性正常。 具有(1)并有(2)或(3)的患者應進行抗病毒治療,抗病毒治療療效判斷,完全應答:HBVDNA陰轉(zhuǎn),ALT正常,HBeAg血清學轉(zhuǎn)換; 部分應答:介于完全應答和無應答之間; 無應答:HBVDNA、ALT、HBeAg均無應答,干擾素a,作用機制:通過誘導宿主產(chǎn)生細胞因子起作用,在多個環(huán)節(jié)抑制病毒復制。 有利于干擾素療效的因素:肝炎處于活動期、ALT升高

28、、病程短、女性、HBVDNA滴度低、組織病理有活動性炎癥存在。 治療方案: 普通干擾素:500萬單位 qod 皮下注射 1年 Peg-INF:每周一次,皮下注射 1年,干擾素a,不良反應: 類流感綜合征 骨髓抑制(N 500,PLT 3萬,應停藥) 神經(jīng)精神癥狀 失眠、皮疹、輕度脫發(fā) 誘發(fā)自身免疫性疾病,干擾素a,以下情況不宜使用: 血清膽紅素正常值上限2倍 失代償期肝硬化 有自身免疫性疾病 有重要器官病變(嚴重心、腎疾患,糖尿病,甲亢、甲減,神經(jīng)精神異常等,核苷(酸)類似物抗病毒藥,核苷(酸)類似物僅用于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療,可分為二類 核苷類似物: 包括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恩替卡韋等; 核苷酸類似物: 包括阿德福韋酯、特諾福韋等。 作用機制:作用于HBVDNA聚合酶,通過取代病毒復制過程中延長聚合酶鏈所需的結(jié)構(gòu)相似的核苷,終止鏈的延長,從而抑制病毒復制,FDA 批準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療的藥物,耐藥基因位點都位于反轉(zhuǎn)錄酶區(qū),治療的療程根據(jù)患者情況而定: HBeAg陽性慢乙肝患者:HBeAg血清轉(zhuǎn)換 后繼續(xù)用藥1年以上; HBeAg陰性慢乙肝患者:至少2年以上; 肝硬化患者:需長期應用。 核苷(酸)類抗病毒治療無論在治療中還是 治療結(jié)束時都不宜減量給藥,抗病毒治療療程,第一部分 乙型病毒性肝炎,一)病原學 (二)流行病學 (三)發(fā)病機制與病理解剖 (四)臨床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