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更具吸引力的公共交通系統doc_第1頁
建設更具吸引力的公共交通系統doc_第2頁
建設更具吸引力的公共交通系統doc_第3頁
建設更具吸引力的公共交通系統doc_第4頁
建設更具吸引力的公共交通系統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摘 要 說明了為何要關注城市交通、特別是城市公共交通問題;論述了公共交通是實現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因素;探討了城市交通如何實現向可持續(xù)發(fā)展交通方式的轉變,包括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研究了城市公共交通項目的融資問題。 關鍵詞 城市交通,公共交通,投資 1關注城市交通的原因 最新一屆國際道路委員會的組委會提交各成員討論的一項議題是:“城市面向小汽車交通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應為其進行規(guī)劃”。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對此議題持否定觀點的專家(包括筆者)從“道路一能耗一汽車工業(yè)”的角度,以充分的論據贏得了大多數人的贊同。 城市是世界各國經濟發(fā)展的主要推進器,城市所占國民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常常遠大于其所占

2、的人口比例。城市在經濟發(fā)展中能夠持續(xù)起到“發(fā)動機”作用,主要是由于它具有經濟、社會和環(huán)境等多方面特性。人們相互之間的交流,更大范圍的就業(yè)和商品服務的消費,要求城市內部能夠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條件。 在大城市中,基礎設施不可能無限擴展以滿足潛在的小汽車交通需求。城市生活本身對交通便利的要求必將受到交通擁擠的空間制約。小汽車交通還將產生污染染,迫使城市向遠郊發(fā)展。帶來的后果就是城市的低密度擴展和缺乏相應的公共交通聯系,事實上很多人已被排斥在城市經濟和社會生活之外。在發(fā)展中國家可以找到不少這方面的典型案例。 保持和促進城市經濟發(fā)展并避免上述環(huán)境和社會等方面的副作用,正確的方法是鼓勵人們采用較少占用空

3、間資源的運輸方式,如公共交通。總之,城市是為人們集聚、交流而存在,而不是專為小汽車通行而存在的。 2公共交通實現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因素 21公共交通有助于提高城市生活和環(huán)境質量 對于給定的人公里出行,公共交通具有如下特點。 1)節(jié)省昂貴的城市空間(一輛小汽車的動態(tài)和靜態(tài)交通所需的時空資源是利用公共交通出行者的90倍,在大城市中,小汽車交通永遠不可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在同樣的空間內,街道上的公共汽車在高峰小時內輸送的乘客是私人小汽車的10倍以上。 2)較少排放有害物質(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因此有助于處理那些危害人體健康和城鎮(zhèn)建筑物的污染物。 3)較少產生噪聲。 4)較少產生二氧化碳,有利于

4、氣候的穩(wěn)定 (1997年東京協議要求轉向低污染交通方式)。 22公共交通有利于就業(yè),有助于社會的長期和諧與穩(wěn)定 1)公共交通對所有市民上下班出行和進行各種服務,對消費的出行提供便利,因此有助于本地的社會穩(wěn)定。 2)在城市失業(yè)率不斷上升時期,公共交通每人公里提供的就業(yè)機會是小汽車的2倍,每桶油耗提供的就業(yè)機會則是后者的4倍多。 3)提供的就業(yè)機會符合城市失業(yè)人口的實際需求,因為他們大部分是低資歷者。同時,公共交通還為本地提供大量的相關工作機會。 23公眾支持 公眾支持這樣的政策鼓勵偏愛小汽車出行的人們轉向公共交通。 1)在歐洲13個被調查的國家中,84的人認為:在交通擁擠的地區(qū),公共交通應優(yōu)先于

5、小汽車(資料來自:國際公共交通聯會的面對面訪問調查Eurobammebe調查)。調查結果還顯示,上述公眾支持率經常被政府官員所低估(他們估計為49),而且三分之一的人們相信政府官員會高估公眾對小汽車的支持率。 2)在法國的斯特拉斯堡(Stasbulg),一位女市長由于在自己的家鄉(xiāng)新建了一條有軌電車線,同時實行(小汽車)交通限制而在1995競選中連任成功。3如何實現向可持續(xù)發(fā)展交通方式的轉變31土地利用和城市交通密切配合 城市自身應沿著交通軸線發(fā)展并與相應的交通方式相匹配(如通過土地的混合利用,軸狀形態(tài)的發(fā)展等)。同時,開發(fā)區(qū)域應確保有便利的公共交通、自行車道、人行道和良好的環(huán)境質量。 為此,英

6、國政府已經宣布:從現在起至2010年,新一輪城市開發(fā)中的60應在城市的建成區(qū)內進行,而不是在城市的末建成區(qū)進行,以避免導致城市的低密度擴展。新的規(guī)劃政策指南禁止一切與既有城市發(fā)展無關的土地開發(fā)。英國政府已經決定,將詳細審查干道評估咨詢委員會(SAC-TRA)1995年度報告之后的主要道路工程項目。該報告認為:大部分道路將誘增新的交通量,從而使新建道路很快就變得與原先的道路同樣擁擠。 干道評估咨詢委員會1998年度的附加報告還對新建道路(特別是全歐道路網規(guī)劃項目)的經濟效益提出了質疑。這里,全歐道路網項目的建設是以延緩城市交通的改善為代價的(由于前者的建設使后者失去了機會).但同時,英國政府的報

7、告則表明:道路供給的減少會帶來交通需求的低迷。 此外,波特蘭、奧爾根等城市也成功地執(zhí)行了將城市發(fā)展控制在建成區(qū)內的遏制政策。32更具吸引力的公共交通系統 建立通暢的公共交通系統需要的條件: 1)不鼓勵乘用小汽車上下班,以減小道路擁擠程度。從長遠觀點來看,對擁擠道路的通行收費可能是最有效的,但停車限制仍是達到這一目的最簡單、最直接的措施。 2)預留大容量公交線路。在很多情況下,提供低成本的預留公交專用道已經夠用。對于較大的交通流量,則相應需要較大的輸送能力。例如導向式公共汽車、有軌電車、地鐵、市郊鐵路等。即便如此,在提供相同交通容量的情況下,成本也遠小于新建的相同容量城市道路。 3)較高的公共交

8、通服務頻率,避免運行途中的延誤。對所有住宅區(qū)和商業(yè)、社會活動中心提供良好通達的交通。 4)經營者之間相互協調、補充。這可以借助于各交通方式間的方便換乘和經營者之間的聯合運輸。如為方便乘客允許多種交通共線、共站運行。 5)票務系統允許乘客一票或一卡乘坐不同的公交工具,如軌道交通、公共汽車、合用出租車以及停車(小汽車,自行車)換乘公交。 6)提供實時信息服務。 33雙管齊下交通管制措施和公共交通的改進與完善 1)在蘇黎世(35萬人口),整個城市的“藍色區(qū)域”(在該區(qū)域,除本區(qū)居民外,限制停車在90min以上)不斷擴展,有效地抑制了小汽車通勤,鼓勵市民們轉向其它出行方式。與此同時,城市軌道交通為城市

9、交通和通勤服務提供了另一個可行的選擇。 2)在新加坡(220萬人口),著重強調現有道路 和公交系統的優(yōu)化利用,同時限制小汽車新牌照的發(fā)放(每年僅增長3)和小汽車的使用(自1975年以來實行停車稅和道路定價)。另外,其發(fā)達的公交系統也很有吸引力。 3)在波蘭的克拉科夫(40萬人口),城市規(guī)劃、環(huán)境保護與城市交通是同時規(guī)劃的。正如早期的突尼斯城一樣,克拉科夫新規(guī)劃了一條有軌電車線和一個步行區(qū)。 總之,城市空間規(guī)劃主要是以人為本,如果將空間分配給機動車,必須以不影響城市生活質量為前提。小汽車使用昂貴的空間資源,應該并且能夠繳費予以補償。因為在大城市中道路網不可能無限擴張,以滿足所有潛在的汽車出行需求

10、,同時又不損壞城市賴以生存的根本基礎。 4信息技術 1)信息系統在交通信號控制方面給予公共汽車和有軌電車以優(yōu)先權,可以有助于提高公共交通的速度,如蘇黎世就是一例c 2)公共汽車和有軌電車的運行監(jiān)控系統可以提高服務水平并提供實時信息c 3)應用信息技術,可以提供以分鐘為精確度的行車路線、時刻表和車站設施的有關信息,甚至整個系統范圍、整個國家范圍內的其它出行信息。無論是正在出行的人還是已離開交通系統的人都可以通過電話中心或直接通過英特網獲得這些信息(如荷蘭綜合交通電話中心每年可接受14億個咨詢電話)。 4)適用于當今信用卡社會的票務系統,對乘客來講非常方便(例如香港的無接觸式“章魚”卡)。 5投資

11、改進城市的交通通達性和城市的生活質量,需要對各種備選策略(方案)進行全面的分析 城市交通常常需要投入巨額的公共資金,因此首先要確保既有的基礎設施能最充分有效地加以利用。對于新建項目,必須客觀地評估它對整個城市交通通達性的全面影響。例如,英國干道評估咨詢委員會的正式報告已對道路投資的誘增交通量進行了估計,結果表明:這些投資是不成功的。他們還對道路投資帶來的所謂外部經濟效果提出了質疑。其次,必須審查所有可能的方案并選擇費用效果最好的,同時充分注意對環(huán)境的影響以及可能產生的其它非投資效果。一個不可或缺的手段是基礎設施的“戰(zhàn)略性環(huán)境影響評估”。該方法由歐洲運輸部長委員會(ECMT)推薦,已成為歐洲各國

12、對主要工程項目的基本評估要求,它考慮到了前述的各個方面。 6城市公共交通項目如何融資 現代社會中,公共交通的一些主要效果(如空氣質量的改進,交通事故的減少,低收入階層的交通機動性)并非象一般商品一樣能在市場上實現交換(取得價值補償),因此其項目經費來源不適合于簡單的商業(yè)性融資,而必須由社會共同承擔。盡管如此,大型交通投資項目仍可能帶來沉重的公共開支負擔。與此同時,很多國家又面臨著減少公共開支的強大壓力。因此,各種可供選擇的融資方法都已被采納: 1)私人投資在交通項目融資中的作用不斷增強(至少香港如此)。理由之一是為了轉移風險,促使投資者更好地進行經營與管理,發(fā)揮自身的效率優(yōu)勢和創(chuàng)造性。當然,對

13、政府部門則提出了相應的挑戰(zhàn),在做到“風險社會化”的同時要求避免“利潤私有化”。為達到這一目標,一般應與貸款財團達成相應的協議,實行投資補貼,自主經營,使其能夠取得有效的風險轉移。 2)國際公共交通聯會(UITP)已經研究了公私合營的成功案例,如曼徹斯特和斯德哥爾摩機場的新型軌道交通系統、香港“章魚”型綜合交通票務系統。這些項目的融資都是由一特定的公共項目公司負責。倫敦的交通自動收費系統已經由一家私人財團(Transys)負責融資,收費的一定比例用于償還其投資。通過國際公共交通聯會的文獻系統可獲得這些成功案例的研究資料。 3)越來越多的城市交通系統需要作出特定的融資安排,可能由一家財團也可能由一

14、家公共項目公司(以后也可能轉變?yōu)楣不蛩饺素攬F)負責。由國際融資機構提供的貸款要求達到某些公平目標。主要貸款機構通過鼓勵當地政府設置合理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和征收恰當的土地使用稅,收取相應的外部效益稅(如法國 Versement交通項目對有關受益公司的收稅)或對新建項目相關的財產受益者征收受益稅等,以實現上述公平目標。 4)富于想象的融資方案有助于城市更好地利用既有的基礎設施。采用最新的項目融資技術可以改善全體居民的福利待遇。比較可行的一種新方案是利用交通需求管理中的擁擠和停車收費為基礎設施的項目(包括公共交通設施項目)提供融資渠道。 7結論 城市是現代社會經濟的“發(fā)動機”。盡管如此,私人小汽車的不斷增多將使城市生活內在的機動性要求受到很大制約,同時也使城市環(huán)境越來越不能令人滿意,有害人們的健康。 既能提高城市交通的通達性(這一點是城市經濟發(fā)展的基本條件)又能提供更為健康、更具吸引力的環(huán)境,唯一的出路就是廣泛使用大容量交通方式。它們占用較少的城市空間資源,同時對環(huán)境造成的污染也比較輕。為實現這樣的轉移,必須使公共交通更具吸引力、更加方便乘客,同時控制小汽車交通需求。例如,城市自身的發(fā)展形態(tài)應趨向于鼓勵采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交通方式,而不是私人小汽車。 公共交通本身的服務質量也需要改進,這方面可以通過大量采用現代信息技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