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復習課件(李).ppt_第1頁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復習課件(李).ppt_第2頁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復習課件(李).ppt_第3頁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復習課件(李).ppt_第4頁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復習課件(李).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單元復習,復習目標,1.學習積累字詞、文學常識等基礎知識。 2.梳理記敘文的有關知識。 3.復習文言文的有關知識,復習贈言,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 愛迪生,一、詞語拼音,隱秘 癡想 鐵青 凝成 誘惑 喧(渲染、寒暄) 一瞬間 攀上 朦朧 訓誡 聳立 迂回 凝視 啜泣( 點綴、輟學) 納罕 瘦骨嶙峋 心驚肉跳 頭暈目眩(炫耀)小心翼翼峭壁 灌木 落在后面 顫抖 頭顱 屢次 零落 斷續(xù) 收斂 寬恕 卑微 一絲不茍 把玩 聒聒 淘洗 終極 迸濺繁密,佇立 凝望 伶仃 稀零 忍俊不禁 仙露瓊漿 蜂圍蝶陣 盤虬臥龍

2、 挑逗 籠罩 發(fā)端 嚷 花穗 船 艙綻開 醞釀 槐樹 騷擾 小憩 糟蹋 庸碌 辜負 昂然挺立 擎天撼地 肅然起敬 怡然自得 明察秋毫 藐小之物 鶴唳云端 童稚 溝壑,檢測,1、看拼音寫漢字 Shn間 nng聚 ch想 lnxn 寬sh 收lin 仙露qing漿 盤qi臥龍,瞬,凝,癡,斂,瓊,虬,恕,嶙峋,2、給漢字注音,癡想 啜泣 納罕 迸濺 綻開 訓誡 枯干 屢次 佇立,ch,Chu q,Hn,bng,zhn,ji,k,l,zh,4、文學常識填空,1)童趣選自 ,作者( )是 代 家。 (2)紫藤蘿瀑布的作者是當代( ) 作家( ),原名( )。 (3)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是 國著名作家(

3、,清,文學,浮生六記,沈復,女,宗璞,馮鐘璞,莫頓亨特,美,二、整體把握,一、在山的那邊 1. 作者:王家新 2. 古詩文中寫山和海的名句。(后) 3. 體裁:詩歌 4. 象征手法的運用(理解詩中“山”、“海”等重點詞句的具體含義)。 5. 詩歌主旨的把握,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2.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 3.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4、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5、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6、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8、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9、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10、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11、山

4、不在高,有仙則名。 12、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二、走一走,再走一步 1. 作者:莫頓亨特(美國)體裁:散文 2. 識記鼓勵人克服困難的名言警句 3. 體裁:哲理散文 4. 領悟文中所含的生活哲理。 5. 景物描寫的作用: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交代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展示人物性格;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戰(zhàn)勝困難的例子,張海迪高位截癱,以頑強的毅力和恒心與疾病斗爭,成為人們學習的榜樣。 海倫凱勒集盲聾啞與一身,在老師的幫助鼓勵下,克服困難,成為一名作家。 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 遭受耳聾打擊的貝多芬,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有志者,事竟成。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鍥而

5、不舍,金石可鏤。 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來(張海迪,短文兩篇 . 蟬作者:小思貝殼席慕蓉 . 體裁: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 領悟兩文的道理 . 寫作手法:欲揚先抑、托物言志 . 有關生命的名言:你熱愛生命嗎?那么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富蘭克林,紫藤蘿瀑布 1作者:宗璞(原名:馮鐘璞、代表作三生石、弦上的夢等) 2古詩文中詠花的名句。 3了解文革時的相關背景。 4體裁:散文 5背誦文章的主旨句 6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 7. 表現手法:對比、托物言志,記敘文常用的表現手法,對比(十多年前的紫藤蘿與現在的紫藤蘿的對比) . 襯托(愛蓮說) . 鋪墊(社戲) . 伏筆

6、(走中“八年來我一直有病”“杰利看起來有點不放心”) . 照應(紫開頭與最后一節(jié)、第二課最后) . 象征(在中山、海等) . 欲揚先抑(蟬中有惹人厭煩到感動) . 托物言志(紫一文) . 側面烘托(紫第一節(jié),合作探究一,本單元課文在寫作方法上我們主要學習了象征手法和借物抒情,1.什么是象征手法? 2. 本單元哪些課文使用了象征手法?分別用什么事物象征了什么,象征手法: 用具體的東西表現事物的某種意義,在山的那邊:“山”象征著實現理想途中的困難,“無數座山”說明實現理想的長期性和艱巨性;“?!毕笳髦硐刖辰?。 紫藤蘿瀑布:“紫藤蘿的命運”象征著十幾年來國家和社會的歷史命運,合作探究二,記敘文是最

7、常見的文體之一,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你對它了解多少呢,1.什么是記敘文? 2.記敘的六要素是什么? 3.記敘的順序有幾種? 4.記敘文的主旨如何概括? 5.記敘的詳略有何要求? 6.記敘文的語言有何特點,記敘文是以寫人、敘事、寫景為主要內容,以敘述、描寫為 主要表達方式的一種 文體,1.什么是記敘文? 2.記敘的六要素是什么? 3.記敘的順序有幾種? 4.記敘文的主旨如何概括? 5.記敘的詳略有何要求? 6.記敘文的語言有何特點,記敘的六要素: 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運用 請以走一步,再走一步為例,分析這篇記敘文的“記敘的 六要素,時間: 地點: 人物: 事情的起因: 經過

8、: 結果,1.什么是記敘文? 2.記敘的六要素是什么? 3.記敘的順序有幾種? 4.記敘文的主旨如何概括? 5.記敘的詳略有何要求? 6.記敘文的語言有何特點,記敘的順序有: 順敘、倒敘、插敘,1.什么是記敘文? 2.記敘的六要素是什么? 3.記敘的順序有幾種? 4.記敘文的主旨如何概括? 5.記敘的詳略有何要求? 6.記敘文的語言有何特點,記敘的詳略:所謂詳略指文章的取材、組材的詳細與簡略的問題。記敘的詳略由文章的主題而定,凡是對主題思想起重要作用、內涵深刻、情節(jié)生動的具體材料,就展開來具體敘述,即“詳寫”;而對主題思想起次要作用的材料,可只作概括敘述,即“略寫,1.什么是記敘文? 2.記敘

9、的六要素是什么? 3.記敘的順序有幾種? 4.記敘文的主旨如何概括? 5.記敘的詳略有何要求? 6.記敘文的語言有何特點,記敘文的主旨: 包含主要內容和思想感情兩方面,一般用“通過表現”的格式概括表達,1.什么是記敘文? 2.記敘的六要素是什么? 3.記敘的順序有幾種? 4.記敘文的主旨如何概括? 5.記敘的詳略有何要求? 6.記敘文的語言有何特點,記敘文的語言: 生動、形象、富于表現力,由此體會作者充溢在字里行間的真情實感,從而從整體上把握文章所揭示的整體意義,五、童趣 1作者:沈復(朝代、身份、字、號) 2體裁:散文 3了解文意,識記重點文言詞語(成語、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 4概

10、括文中的“物外之趣”。 5豐富的想象和聯想。 6領悟文中的童真童趣,重溫童年生活的樂趣,學會珍藏美好的記憶,一) 常規(guī)詞語,余我。 童稚(zh)幼小。稚,幼小。 秋毫秋天鳥類新生出的纖細羽毛。比喻最細微的事物。毫,細毛。 故所以。 物外超出事物本身。 私暗自,私下。 擬作比作。擬,比擬。 舞飛舞。 昂首抬頭。昂,抬。 項頸,脖頸。 素帳未染色的帳子。 徐慢慢地。 觀看,觀賞。 果果真。 唳(l)鳥鳴。 怡(y)然安適、愉快的樣子。 定神使精神安定。 以為把當作。 礫(l)碎石、碎瓦。 壑(h)山溝。神游游覽于假想境界中,愉快而滿足。 興興趣。 蓋有“原來是”的意思。 為(wi)被。 方正。 鞭

11、鞭打。 數十幾十。 驅趕,驅逐,二) 通假字 強通“僵”,僵硬的意思。 (三)成語 明察秋毫明,視力。察,看清。本來形容目光敏銳,連最微小的東西也看得清。后形容人洞察事理。 怡然自得形容安適、愉快而滿足的樣子。 怡然稱快形容內心十分快意。 龐然大物外表上龐大的東西。 夏蚊成雷夏天蚊子的聲音像雷聲一樣,形容蚊子很多,二、 文學常識 本文選自浮生六記閑情記趣。作者沈復,清代文學家。 三、 整體把握 本文圍繞“物外之趣”記敘了童年時的幾件趣事: 表現了兒童熱愛生活,富于幻想,喜歡探索自然奧秘的心理和情趣,趣,觀蚊如鶴,神游山林,鞭打蝦蟆,怡然稱快,怡然自得,大快人心,仔細觀察,富于想象,點擊”童趣”

12、,直面文言,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常蹲其身,使與臺齊。 神游其中,恰然自得。 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研讀課文,揣摩翻譯,心里這樣想著,那么,眼前就果真出現了成百上千只鶴,常常蹲下身子,使身子與花臺一樣高,我)憑著假想在這種境界中游覽,感到愉快而滿足,待到精神安定下來,捉住癩蝦蟆, 鞭打它幾十下,把它趕到別的院子里去,一詞多義,其. 蹲其身(代詞,指自己) . 必細察其紋理(代詞,它的。指所觀察之物,四、 閱讀探究 1. 從第一段來看,小時的我有怎樣的本領、習慣和收獲? 本領:張目對日,明察秋毫。 習慣: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收獲:時有物外之趣。) 2. 體現全文中心的詞

13、語是什么? (物外之趣,表現作者心情的詞語有哪些?有怎樣的作用? 詞語:“怡然稱快”、“怡然自得”、“神游”、“呀然”等。 作用:形象真實地反映了兒童觀物時的心理,表現了“物外之趣”,使讀者如身臨其境,第四段表現作者“童稚”的語句是什么? 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 作者獲得“物外之趣”的基礎和關鍵是什么? 基礎:細致的觀察。 關鍵:豐富的想像,第四段表現作者“童稚”的語句是什么? 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作者獲得“物外之趣”的基礎和關鍵是什么? 基礎:細致的觀察。關鍵:豐富的想像。. 從文中可以看出“物外之趣”是怎樣得來的? 有強烈的好奇心。有細致的觀察力。有豐富的想像力,五、 遷移運用 1. 學了本文,你得到什么啟示? 要熱愛動物、熱愛自然,與大自然中的生命和睦相處。 獲得美好的體驗要有強烈的好奇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