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講座教學設計_第1頁
專題講座教學設計_第2頁
專題講座教學設計_第3頁
專題講座教學設計_第4頁
專題講座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題講座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初步 杜穎 (北京市第五十中學)做好教學設計是上好任何一節(jié)課的前提,它是所有教師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本課程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如何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做好基本的初中物理教學設計。 一、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學設計 1. 教學設計的定義 教學設計是教學科學、教學藝術和教學技術的綜合。它是運用系統(tǒng)方法,在對教學系統(tǒng)中的各種要素(教師、學生、教學目標、內容、教學媒體等)進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整合各種課程資源,運用現(xiàn)代學習心理學理論,設計規(guī)劃學習的程序、學習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及學習結果的評價標準的過程。 簡而言之, 教學設計就是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確定合適的教學起點與終

2、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優(yōu)化地進行安排,形成教學方案的過程。它是一門運用系統(tǒng)方法科學解決教學問題的學問。它以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為目的,以解決教學問題為宗旨。 2. 教學設計的特征 第一、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 教什么 ”的問題。 第二、教學設計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決策,以解決“ 怎樣教 ”的問題。 第三、教學設計是以系統(tǒng)方法為指導。它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tǒng)”,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yōu)化。 第四、教

3、學設計是提高學習者獲得知識、技能的效率和興趣的技術過程。它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其功能在于運用系統(tǒng)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3. 新課程對教學設計的要求 教學設計的目的和研究對象 新課程理念下教學設計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它是把學生和教師的整個學與教的活動作為研究對象的。 教學設計重視對學生的分析,把學生的情況作為出發(fā)點 在教學實踐中,學生個體的能力和發(fā)展具有明顯的差異。為了讓學生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依據原有的知識和能力,對新知識進行積極主動的建構,教學

4、設計必須重視激發(fā)、促進、輔助學生內部學習過程的發(fā)生和進行。要創(chuàng)造有利的學習環(huán)境,讓每個學生都享有同等的機會。 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 a. 教學設計要從“ 為什么學 ”入手,確定學生的學習需要和教學目標; b. 根據教學目標,進一步確定通過哪些具體的教學內容和素材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即確定“ 學什么 ”; c. 對教學內容及素材進行統(tǒng)籌安排,選擇相應的策略,即解決“ 如何學 ”的問題; d. 對教學的效果進行全面的評價和反思,根據評價的結果對以上各環(huán)節(jié)進行修改,以確保促進學生的學習。 教學設計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學設計是以幫助學生的學習為目的,它常以學生學習所面臨的問題為出發(fā)點,尋找問

5、題,確定問題的性質,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達到解決的目的。因此,教學設計是以問題找方法,而不是以方法找問題,使教學工作更具有目的性。 教學設計十分重視對過程和效果的評價 在設計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上,不斷地收集反饋信息,并對教學設計整個過程和結果進行科學的評價,為不斷改進教學、提高教學效果提供依據。 二、初中物理教學設計的原則 1. 以教學理論作為指導性原則 系統(tǒng)性原則 教學設計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它是由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分析、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選擇以及教學評估等子系統(tǒng)所組成,各子系統(tǒng)既相對獨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諸子系統(tǒng)中,各子系統(tǒng)的功能并不等價,其中教學目標起指導其他子

6、系統(tǒng)的作用。同時,教學設計應立足于整體,每個子系統(tǒng)應協(xié)調于整個教學系統(tǒng)中,做到整體與部分辯證地統(tǒng)一,系統(tǒng)的分析與系統(tǒng)的綜合有機地結合,最終達到教學系統(tǒng)的整體優(yōu)化。 程序性原則 教學設計中諸子系統(tǒng)的排列組合具有程序性特點,即諸子系統(tǒng)有序地成等級結構排列,且前一子系統(tǒng)制約、影響著后一子系統(tǒng),而后一子系統(tǒng)依存并制約著前一子系統(tǒng)。根據教學設計的程序性特點,教學設計中應體現(xiàn)出其程序的規(guī)定性及聯(lián)系性,確保教學設計的科學性。 可行性原則 一是符合主客觀條件:主觀條件應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已有知識基礎;客觀條件應考慮教學設備、地區(qū)差異等因素。 二是具有可操作性:即教學設計必須能指導具體的實踐。 反饋性原則 教

7、學成效的考評要以教學過程前后的變化以及對學生作業(yè)的科學測量為依據。測評教學效果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反饋信息,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學設計。 2. 圍繞初中物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義務教育階段物理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物理課程不僅應注重科學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注重將科學的新成就及其對人類文明的影響等納入課程,還應重視對學生終身學習愿望、科學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科學精神的培養(yǎng)。因此教學過程中應注重讓學生經歷從自然到物理、從生活到物理的認識過程,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實踐,注重物理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融合。 初中物理課程基本理念包含如下幾個方面: 注重全體學生的發(fā)展,培養(yǎng)

8、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的多樣化 注意學科滲透,關心科技發(fā)展 構建新的評價體系 3. 明確物理學科的教學特點 (1) 以實驗為基礎 實驗既是形成物理概念和認識物理規(guī)律的基礎,又是學習物理學的基本方法。由于實驗具有真實、形象、生動的特點,對中學生有很強的吸引力,極易喚起他們的直覺興趣。另外,實驗是一種有目的性的操作行為,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不僅可以滿足學生的操作欲望,還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操作技能。因而實驗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2) 緊密聯(lián)系實際 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yè)生產中蘊含著大量的物理學知識。因此,在

9、教學中注意聯(lián)系生活、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同時也可以使他們養(yǎng)成善于運用知識、關心生活和生產中實際問題的習慣。利用物理知識的這一優(yōu)勢可以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開發(fā)學生學習動力,培養(yǎng)學生關心社會實際生活,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嚴密的邏輯性 隨著學生年齡和知識的增長,物理課程對于理論上的分析論證、邏輯推理、數(shù)學計算等各方面能力的要求在逐步加強。教師必須重視物理知識嚴密的邏輯性,使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得到科學方法的訓練和科學素質的培養(yǎng),這樣會有利于加強學生的思維認知能力。 富于哲理的特點 物理知識和物理學的發(fā)展歷史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如果教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運用辯證唯物主義

10、的思想、方法和觀點來闡述物理知識,適當?shù)卮┎逡恍┪锢韺W發(fā)展的事例,可以使學生更加自覺、積極、主動地去學習物理,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嚴格的數(shù)學量化性 通過把物理問題轉變?yōu)閿?shù)學問題和把數(shù)學問題轉變?yōu)槲锢韱栴}的操作訓練,不僅可以使學生加強對物理問題的理解和記憶,并且能使學生了解數(shù)學在自然科學中的重要作用。同時使學生認識到數(shù)學運算可以擴充人的大腦思維,從而進一步使學生理解自然界的客觀規(guī)律是可以認識的。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 4. 了解初中生在物理學習中的一般規(guī)律 (1) 中學生物理學習的興趣發(fā)展水平 中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四種發(fā)展水

11、平: 對物理現(xiàn)象具有直覺的興趣 對物理活動具有操作的興趣 對物理知識具有概括性的認識興趣 對物理知識具有因果關系的認識興趣 (2) 初中學生物理學習的思維特點 邏輯思維還需要具體物理事例的支持 開始對理論思維產生興趣 表現(xiàn)出強烈的思維獨立性與批判性 易于用生活觀念代替物理概念 根據學生在物理學習中的特點,教學中要盡可能的讓學生接觸真實、具體的物理情境,提高他們獲得信息的辨識能力和篩選能力。引導學生平時學習要注意從物理實質上,而不是單從數(shù)學形式上去理解物理知識。同時,還要強化新知識的應用,在應用中揭示新知識的本質特征,加強比較鑒別,使學生對概念和規(guī)律的認識不斷向縱深發(fā)展。要盡量設計一些使學生能靈

12、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訓練,以培養(yǎng)他們靈活、全面地接受信息,及排除多余信息干擾,加工信息的能力。 三、初中物理教學設計的內容 美國著名學者馬杰指出,任何一種教學設計都可概括為三個問題: 教什么和學什么 如何教和如何學 教得怎樣和學的怎樣 其實質依次是目標、過程(途徑和方法)和評價(反思)三個方面的問題。 1. 制定教學目標 這一環(huán)節(jié)要分三個步驟來完成,包括:教材分析、學生情況分析和教學目標的制定 2. 設計教學過程 包括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方法、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媒體運用等諸多方面的工作。 3. 進行教學評價 診斷性評價: 是指教師在教學前進行的評價。其目的在于了解學生教學前是否具有新的教

13、學單元目標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與技能。以確定教學的起點。 形成性評價: 是指教學過程中實施的教學評價,是在學生學習了一段時間之后進行的,它是評價的主要形式。其目的在于了解教學效果及目標的達成度,了解學生學習的情況、存在的問題與缺陷,以實時調整教學過程。 總結性性評價: 是指教學結束時進行的教學評價。其目的在于評定學生對一學期、一學年或一個學習單元的教學目標達成度,全面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評出等級。同時也判斷教師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效果。 4. 做出教學反思 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并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yè)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

14、四、初中物理教學設計的方法 1. 教學目標的設計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導向,又是學習評價的依據。 教材分析 把握新課標對學科的整體要求。 結合教學單元理解整體和每一課的教學要求,并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確定教學的具體內容。 對本課知識點、重點、難點進行梳理,結合學情對教材作適當?shù)奶幚怼?查找相關實驗、課件、視音頻等情景素材,根據教學需求進行綜合分析。 學情分析 學情分析主要包括學生學習起點狀態(tài)的分析、對學生反應的預判兩部分。 學習起點狀態(tài)的分析包括三個維度: 知識維度:指學生的認知基礎 技能維度:指學生已有的學習能力 素質維度:指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意志品質 對學生反應的預判,主要指學生可能發(fā)生

15、的狀況與可能的發(fā)展。包括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認知結構;學生的情感和發(fā)展需要;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都能參與到什么程度,達到什么狀態(tài);學生的學習習慣是怎樣的,適宜于采用何種學習方法完成學習任務,是探究式、合作式還是其他方式;學生在課堂教學動態(tài)過程中,可能會生成哪些資源;如:“學生對某一問題可能會怎么反映 ? ”“教師應怎樣應對 ?” 三維目標的確定 在對教材和學情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設計教學目標應該先明確本節(jié)課要讓學生經歷什么樣的研究過程或掌握哪些研究方法,從中學到哪些知識與技能,并且在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中能使他們對學習物理的興趣得到什么樣的提升。 例如:人教版八年

16、級物理第一章第一節(jié)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參建議的教學目標是這樣的: 知識與技能 1. 通過觀察和實驗,初步認識聲音的產生和傳播的條件。 2. 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3. 知道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觀察和實驗的方法,探究聲音是如何產生的,聲音是如何傳播的。 2. 通過學習活動,鍛煉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 通過教師、學生雙邊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xiàn)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 2. 注意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善于與其他同學合作的意識。 從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中不難看出以

17、下幾個特點: 三維目標都是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闡述的,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新課程理念。 由于是初中物理的第一節(jié)課,考慮到學生的知識儲備和認知水平,教學目標的設計中用到了幾個“初步”。 通過教師演示和簡單的學生實驗,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相應的知識,還要讓學生經歷最基本的研究過程“觀察、實驗”,了解科學探究的方法,從而感覺到物理是“有趣”和“有用”的,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 教學過程的設計 教學過程設計是整個教學設計的核心,是將所有教學素材進行統(tǒng)籌安排的一項系統(tǒng)工程。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設計教學過程要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以學生發(fā)展為宗旨 教育改革的宗旨即“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因此,初中物理

18、教學設計應明確地把提高學生的智力和能力放在優(yōu)先地位。在設計某一課時時,所選擇的知識結構、教學方法等都應體現(xiàn)對學生的智能發(fā)展可能產生的影響。 以學生為中心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學生們主要是“在聽中學”、“在看中學”,在聽或看的過程中思考、記憶。而新課程提倡“在做中學”,這是美國進步教育家杜威倡導的方法。讓學生在活動中、在操作實驗或深入實際生活的過程中學習,讓學生從自己的直接經驗中學習,即以“學生為中心”。這個原則還要求在進行物理課堂教學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考慮到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fā)展水平,了解學生、尊重學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做到實現(xiàn)教學目的和以學生為中心的一致性

19、。 及時反饋補償 在對一節(jié)課進行教學設計時,要考慮到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可能會產生的疑惑、會提到的問題,即課堂的反饋信息。預先就要想好相應的補償措施,發(fā)現(xiàn)問題要及時處理,以免影響教學進程或使學生形成錯誤的思維定勢。 物理學科的教學設計要體現(xiàn)以實驗為基礎、貼近生活實際的特色。所以要盡量創(chuàng)設物理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可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創(chuàng)設不同的教學情景。一般在設置情景時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a. 借助生活、生產實例或經驗。 b. 借助演示實驗。 c. 借助人體親身感受。 d. 借助文字(故事語言)或視頻(動畫錄像)。 e. 借助玩具或魔術類器具。 f. 借助常見思維定勢引起矛盾的現(xiàn)象

20、。 g. 借助類比引出當前要學而學生又無法解決的知識 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活動情境 以分子熱運動一課為例,可觀察的現(xiàn)象不少,但基本都是演示實驗和視頻,學生動手的機會很少。為了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將一個演示實驗(兩個鉛塊之間的分子內聚力實驗)設計成了學生活動的環(huán)節(jié),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課后還有很多學生聚在一起研究討論。 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聯(lián)系 盡可能把學生獲得的物理知識和方法與日常社會生活聯(lián)系起來,積極引導學生運用已知的物理知識和方法分析生活中和生產中常見的現(xiàn)象。 目前,教學過程設計一般采用表格的形式,這樣可以做到清晰明朗,一目了然。 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中,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21、設計意圖互相對照,缺一不可。多媒體的運用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設計,不可濫用。 教師活動的設計 包括:引導語及教學語言設計、問題設計、板書板畫、指導方式、反饋評價等設計。 學生活動的設計 要讓學生從情感上、思維上、行動上積極參與學習,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實現(xiàn)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 學生參與活動主要有:觀察思考、實際操作、重復描述、朗讀背誦、看書閱讀、討論發(fā)言、動作模仿、課堂表演、練習鞏固、在線學習、合作學習 ( 包括基于專題網站的合作學習 ) 等。 在教師與學生活動中要考慮到師生之間的互動。哪些問題需要在互動中解決,如何提出問題,如何進行互動,如何在互動進行評價,以及對評價的再評價等等。 在教學設計的過

22、程中要注意部分與整體的聯(lián)系。在處理教學過程中的具體問題時要以教學過程的整體為背景,而設計與實施教學方案時又必須認真、妥善地處理教學過程中的具體問題。要認識到整體功能并不簡單的等于各部分功能之和,整體功能是由各部分功能與各部分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所產生的功能二者之和。整體性要求所強調的就是要重視各部分的關系在教學中的作用,處理得好,它可以產生附加的正向功能;處理得不好,它也可能產生附加的負向功能。 以我對分子熱運動這節(jié)課的設計為例:這節(jié)課的重點是“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利用擴散現(xiàn)象的演示與動畫不難讓學生理解“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運動”,但想讓學生了解究竟分子是如何運動的僅通過擴散現(xiàn)象

23、和圖片很不直觀。所以,在這節(jié)課中我增加了一個教材上沒有的環(huán)節(jié),用顯微攝像技術將布朗運動拍攝下來,可以非常清晰地讓學生看到什么是“不停息的無規(guī)則運動”。而且要讓學生明白看到的僅是液體中的懸浮微粒,但它們的運動反映的卻是分子的運動。 這樣,學生才能通過對現(xiàn)象的觀察和教師的引導完整的歸納出分子運動的特點。 另外,這節(jié)課的課堂小結利用三個問題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歸納: 1. 本節(jié)課我們研究的對象是什么? 2. 我們是通過什么方式研究的? 3. 請試著把這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總結為三句話。 這種方式促使學生主動地對本節(jié)內容進行反思,既照顧到知識結構,又涉及到了研究方法。從實際的效果來看,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較準確地用三

24、句話總結出這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在此基礎上教師說明這三句話構成了“分子動理論”,使學生對分子熱運動的認識又提高了一個層次。也使得這節(jié)課的知識體系構建得更加完整。 教學過程是一個多因素的復雜系統(tǒng),因此在設計與實施時,就要周密考慮,力求處理好各種具體問題,而不能只滿足于把握流程卻不認真深入地思考和處理諸多細致的問題。特別是對教學設計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要肯花精力、周密思考才能較全面地落實教學目標,取得教學成功。 在浮力一課中,“探究浮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這個環(huán)節(jié)我是這樣設計的: 1. 猜想與假設(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提出猜想) 對學生可能提出的猜想有預判 : 與物體的密度、質量、形狀、入水的 深度、液體

25、的密度、物體浸入水中的體積等有關 2. 實驗驗證 演示:清水中加鹽后雞蛋上浮 引導學生根據猜想得出結論:浮力受液體密度的影響 在各個步驟的安排上除了要考慮實驗研究的大方向,同時還要照顧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盡量增加學生動手動腦的機會。 學生體會:塑料瓶受到的浮力 結論:浮力受 v 排 的影響 分組實驗:原本會下沉的橡皮泥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結論:浮力與物體的密度、質量、形狀無關 分組實驗:改變重物浸沒的深度,浮力大小不變 結論:浮力與物體浸沒后的深度無關 最后,引導學生對以上實驗結論進行歸納,得出浮力受 液 和 v 排 影響的結論。 由于課上時間有限,對于有的學生根據原有的認知提出的其他猜想可鼓勵

26、學生課下進行探究,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的探索興趣。 這一環(huán)節(jié)不是本節(jié)課中最重要的內容,但它卻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在學生提出的眾多猜想當中,必須有效地排除掉其中的干擾因素,才能明確進一步研究的大方向。而在細節(jié)的設計中,既要突出該環(huán)節(jié)的作用,同時不能忽略對學生興趣、能力等方面的培養(yǎng)。 媒體運用的設計 多媒體以文字、圖形、圖像、聲音、動畫、影視等多種信息傳輸手段為載體,具有很強的真實感和表現(xiàn)力。因此,多媒體應用于物理課堂教學中就能對學生進行多種感覺的刺激,使學生多方位地接受知識和信息。在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組合教學方式,能將傳統(tǒng)的教學媒體與現(xiàn)代教學媒體有機的聯(lián)系起來,相輔相承,互為補充,充分發(fā)揮

27、各自的教學功能,優(yōu)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應用多媒體可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程度 人教版的初中物理教材中演示實驗非常多,而且學生對演示實驗也很感興趣。但由于器材小、教室大等原因,很多效果非常好的演示實驗學生看不清,自然在課堂中參與的程度就差?,F(xiàn)在只需在多媒體系統(tǒng)中加一個小攝像頭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將演示的現(xiàn)象同樣呈現(xiàn)在大屏幕上,看得清楚明白,學生的興趣自然就高了。 例如:用肥皂泡演示分子間引力時,效果非常好,但唯一的問題是怎么能讓所有學生都看清。利用多媒體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多媒體可以模擬物理實驗,化抽象為具體 物理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多媒體能用具體形象的

28、展示使學生從中體驗形象與抽象的關系。 例如:在講“電流”時,適當?shù)剡\用動畫,展示在電壓的作用下,電子定向移動形成電流,在學生觀看時,結合教師課題講解,使學生對電流的認識從抽象概念到形象感覺的過程中達到對電流的深刻理解。在講擴散現(xiàn)象時,用動畫來表現(xiàn)固態(tài)的金片與鉛片之間的擴散,可以很形象地模擬出什么是“彼此進入對方”的現(xiàn)象。 應用多媒體增加問題情景設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例如:在對功這節(jié)課進行設計時,我安排了一個學生反饋的環(huán)節(jié)來了解學生對做功的兩個條件的理解情況。這里有一道很常見的習題,即人提著包以四種不同的方式行進,問什么情況下他對書包做了功。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我請他們的班主任做演員,把題中

29、的四個情境表演出來并拍成視頻,讓學生進行分析,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熱情,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由于教育對象是活生生的學生,因此在實施教學設計的時候,不可能完全按照事先的預想與設計行事,所以教學設計在實施中不能生搬硬套,而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通過反饋與控制加以應變。 另外,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是通過淵博的知識、人格的力量和藝術的感召來實現(xiàn)的。因此在實施教學設計時,不僅要執(zhí)行流程,還要重視施教者的表現(xiàn)力、感染力和教學中情理交融的水平。教學中的藝術性往往能確保教育性實施。 3. 教學反思的設計 對于教師來說,“教學反思”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的過程。它是一種用來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改進教學實踐的學習方式。不斷對自己的教學實踐深入反思,積極探索與解決教學實踐中的一系列問題,進一步充實自己,優(yōu)化教學,才能使自己逐漸適應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要求。簡單地說,教學反思就是研究自己過去是如何教的,將來應該如何教。 對一節(jié)課作教學反思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按照教學的流程,可對如下幾方面進行反思: 教學目標的制定 當一節(jié)課的內容全部進行完畢之后,根據學生對每一環(huán)節(jié)作出的反應來反思三維目標的設計是否全面、系統(tǒng)、具體、科學,層次分明,可操作性強,且制定的教學目標是不是能做到面向全體學生,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教學方法的選擇 “教無定法,關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