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初中物理電子教案(九年級)人教版_第1頁
最全初中物理電子教案(九年級)人教版_第2頁
最全初中物理電子教案(九年級)人教版_第3頁
最全初中物理電子教案(九年級)人教版_第4頁
最全初中物理電子教案(九年級)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九年級物理教學計劃一基本情況分析:本班共有學生 人,通過上期期末統(tǒng)考成績和上課情況來作大致評估,每班學生成績參差不齊,尖子生少,學困生較多,兩級分化較突出。上課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不夠靈活這就需要教師在教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上作進一步改進,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進行探究性的學習,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思維,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需要師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二指導思想:本教材是經教育部直接領導由課程標準研究小組反復的研討而完成的,在使用這套教材時,就要求教師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在新的物理課程理念中倡導“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

2、要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的教育思想。在教學中就要關注每個學生,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與人格養(yǎng)成,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加強與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聯(lián)系的教學,不僅要注重科學探究,而且要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的教學,從而培養(yǎng)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三教學內容安排:本學期的教學內容為1016章,主要是力、機械和運動能量、質量和密度等現(xiàn)象的基本知識及其應用。四教改措施:在新課程的指導下,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以學科為中心的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關注學生,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與人格的養(yǎng)成,加強與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相聯(lián)系的教學,將學習內容與學習生活,科學、技

3、術和社會的聯(lián)系貫穿于整個教學之中。五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A初步認識物質的屬性及結構等內容,了解物體的尺度,新材料的應用等內容,初步認識資源利用與環(huán)境保護的關系。B初步認識電、磁現(xiàn)象,了解這些知識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C了解物理學及其相關技術中產生的一些歷史背景,能意識到科學發(fā)展歷程的艱辛與曲折,知道物理學不僅物理知識,而且還包科學的研究方法,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D具有初步的實驗操作技能,會使用簡單的實驗儀器和測量工具,能測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E會記錄實驗數據,知道簡單的數據處理方法,會寫簡單的實驗報告,會用科學術語,簡單圖表等描述實驗結果。2過程和方法:A經歷觀察物理現(xiàn)象的過程,能簡單描述所

4、觀察的物理現(xiàn)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觀察能力。B能在觀察物理現(xiàn)象或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C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學習擬訂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和實驗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D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初步認識科學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學習信息處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處理能力。E學習從物理現(xiàn)象和實驗中歸納簡單的科學規(guī)律,嘗試應用書籍的科學規(guī)律去解釋某些具體問題,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F能書面或口頭表達自己的觀點,初步具有評估和聽取反饋意見的意識,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A能保持對自然的好奇,初步領略自然現(xiàn)象中的美妙與和諧,對大自然有親近,熱愛和諧相處的情感

5、。B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C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能體驗戰(zhàn)勝困難,解決物理問題的喜悅。D養(yǎng)成實事求是,尊重自然規(guī)律的科不態(tài)度,不迷信權威,具有判斷大眾傳媒是否符合科學規(guī)律的初步意識。E有將自己的見解分開與他人交流的愿望,認識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敢地提書與別人不同的見解,也勇于放棄或修正自己的錯誤觀點。F有將科學服務于人類的意識,有理想,有報護,熱愛祖國,有振興中華的使命和責任感。六具體措施:1鼓勵科學探究的教學A鼓勵學生積極大膽地參與科學探究。鼓勵學生積極動手、動腦、通過有目的探究活動,學習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體驗到

6、學科學的樂趣,了解科學方法,獲取科學知識,逐步樹立科學創(chuàng)新的意識。B使學生養(yǎng)成對所做工作進行評估的好習慣。C重視探究活動中的交流與合作。在現(xiàn)代社會和科學工作中,個人之內與團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學生這方面良好素質的形成。2幫助學生盡快小入自主性學習的軌道。在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自己進行知識模地的構建,而不是去復制知識,學生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才是至關重要的。3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4加強與日常生活,技術應用及其他科學的聯(lián)系。A以多種方式向學生提供廣泛的信息。由于物理學與生活、社會有著極為深密和廣泛的聯(lián)系,因此在實際教學中,要結合本地實際,進取學生常見的事例,盡可能采作圖片、投

7、影、錄像、光盤、CAI課件進行教學。B在閱讀理解,收集信息,觀察記錄作為課后作業(yè)的一部分。C盡可能讓學生得用身過的物品進行物理實驗。讓物理貼近生活,讓學生用物理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七課時計劃與安排:第10章:多彩的物質世界 6課時第11章:運動和力 7課時第12章:力和機械 7課時第13章:壓強和浮力 10課時第14章:機械能 7課時第15章:熱和能 8課時第16章:能源與可持續(xù)發(fā)展 6課時半期檢測1013章 第十章、多彩的物質世界單元教學計劃課程標準的要求1知識與技能(1)知道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是由分子和原子組成的。(2)初步了解原子的結構。(3)對物質世界從微觀到宏觀的尺度有大致的了

8、解。(4)初步了解納米科學技術及納米材料的應用和發(fā)展前景。(5)知道質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單位。(6)通過實際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7)用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質的量”的含義。學會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8)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9)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10)通過實驗進一步鞏固物質密度的概念。(11)嘗試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能解釋生活中一些與密度有關的物理現(xiàn)象。2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通過了解人類探索太陽系及宇宙的歷程、人類探索微觀世界的歷程,認識人類的探索將不斷深入,(2)(2)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物質觀和世界觀。(3)密度反映的是物質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過探究活動,

9、使用學生對物質屬性的認識有新的拓展。(4)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3過程與方法(1)通過觀察、實驗,認識質量是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tài)、空間位置而變化的物理量。(2)通過實驗探究活動,找出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的關系。(3)學習以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變性(物質的本質特征)來定義密度概念的科學思維方法。(4)通過探究活動學會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學會利用物理公式間接地測定一個物理量的科學方法。單元重點、難點1重點(1)納米及其相關應用(2)天平的使用(3)密度(4)密度的測量2難點(1)納米及其相關應用(2)天平的使用(3)密度(3)密度的測量課時安排本章共分四節(jié),建議8課時。 第一節(jié) 宇

10、宙和微觀世界1課時 第二節(jié) 質量1課時 第三節(jié) 密度1課時 第四節(jié) 測量物質的密度1課時 復習和總結4課時101宇宙和微觀世界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知道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是由分子和原子組成的。(2)初步了解原子的結構。(3)對物質世界從微觀到宏觀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4)初步了解納米科學技術及納米材料的應用和發(fā)展前景。2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了解人類探索太陽系及宇宙的歷程、人類探索微觀世界的歷程,認識人類的探索將不斷深入,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物質觀和世界觀。通過天平使用的技能訓練,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與協(xié)作精神。重 點:納米及其相關應用難 點:納米及其相關應用教具、學具:教學錄象帶

11、、網上資料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二新課教學(一)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廣闊的宇宙是無邊無際的,究竟大到什么程度,課本圖10ll展示的是宇宙空間各星系團的情景,讓學生知道銀河系只是數十億個星系中的一個,并且銀河系的尺度以一束光從這頭走到那頭需要十萬光年的數據給出,顯示了銀河系之大,宇宙之大。課本圖10.1-2是讓學生知道,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置身于太陽系之中,太陽系置身于銀河系之中。反過來結合課本圖101-1,銀河系又置身于整個宇宙眾多的星系團之中。這樣的關系進一步襯托出了宇宙的巨大。宇宙究竟是由什么組成的教師指出:地球及其他一切天體都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處于不停的運動和發(fā)展之中。這里“物質”一詞是相當

12、寬泛的,如,“在地球上,有空氣、巖石、高山、大海,有樹木、花草、鳥獸,有人類賴以生存的衣、食、住所需的一切生活用品,這些都是物質?!蔽镔|是由分子組成的廣闊無垠的宇宙大得難以想像,它是由物質組成的。那么,物質又是由什么組成的?構成物質的小微粒究竟小到什么程度?想想議議如果把玻璃杯打碎了,其碎片還是玻璃。經過多次分割,甚至碾成粉末,顆粒越分越小。如果不斷地分割下去,有沒有一個限度呢?任何物質都是由極其微小的粒子組成的,這些粒子保持了物質原來的性質叫分子。舉例說明理解分子概念:以分割糖粒為例。開始的分割會仍然保持甜的味道,但是繼續(xù)分割下去,也就是當把糖粒分到沒有甜味的時刻,那時的微小粒子就不再是糖了

13、,即,保持糖這種物質原來性質的最小微粒叫做糖的“分子”。分子用肉眼是不能看到的,課本圖10.14展示了電子顯微鏡下金分子(單原子)的照片。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的微觀模型想想議議:物質從液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時體積變大還是變小?蠟燭熔化后再凝固成固態(tài)的蠟,鋼水變成鋼錠,電路焊接時使用的焊錫等。都說明該物質從液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時體積變小。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時,體積顯著變大,研究結果表明:水在汽化時,體積增大約1700倍;乙醚汽化時,體積增大約250倍。當物質的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時,體積發(fā)生變化是由于構成物質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發(fā)生了變化,這時分子之間存在的相互作用力也發(fā)生改變。結合課本圖10.1-6,分析物質處于不同狀態(tài)時所具有的

14、不同的物理性質。1固態(tài)物質中,分子與分子的排列十分緊密有規(guī)則,粒子間有強大的作用力將分子凝聚在一起。分子來回振動,但位置相對穩(wěn)定。就像學生在自己的座位上身子可以來回晃動一樣。因此,固體具有一定的體積和形狀。2液態(tài)物質中,分子沒有固定的位置,運動比較自由,粒子間的作用力比固體小。就像學生在自己的教室中交換座位,但又沒離開教室一樣。因此,液體沒有確定的形狀,具有流動性。3氣態(tài)物質中,分子間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運動,粒子之間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壓縮。就好比學生在操場上玩,他們處于完全自由的狀態(tài),四處奔跑。因此,氣體具有很強的流動性。(二)原子結構繼續(xù)舉出前面分割糖的例子。倘若分割到分子尺度時,這

15、樣的微小粒子仍是糖,因為它還保持著糖的性質。如果再分下去,得到的就不再是糖。即,分子再被分割,得到的就是原子,從而引出原子的概念,并通過圖示給出了原子結構模型圖。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組成的,有的分子由多種原子組成,也有的只由一種原子組成。20世紀初,科學家發(fā)現(xiàn),原子的結構與太陽系(課本圖10.1-2)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圍,有一定數目的電子在繞核運動(課本圖10.1-8、10.19)。接著讓學生了解原子的尺度,原子非常小,研究表明:原子的半徑大約為m,人類用肉眼可以看見的最小灰塵,其中也包含了大約個原子!(三)讓學生閱讀:科學世界 納米科學技術長度單位:納米(n

16、m)1nm=10-9m三小結四鞏固練習五布置作業(yè):六教學后記:課 題:102質量課 時:2課時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知道質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單位。(2)通過實際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3)用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質的量”的含義。學會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實驗,認識質量是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tài)、空間位置而變化的物理量。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天平使用的技能訓練,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與協(xié)作精神。重點:天平的使用難點:天平的使用教具、學具: 教師演示用具:鐵錘1把,大鐵釘1個,托盤天平1臺、砝碼1盒。學生實驗器材:托盤天平和砝碼,塑料瓶,剪刀,白糖,水,小燒杯。教學

17、過程:一導入新課二講授新課(一)質量(1) 通過對實物的觀察,引入質量的概念。請學生觀察講臺、課桌。提問:它們是由什么東西組成的?講臺和課桌哪個的木材多?教師出示鐵錘和鐵釘讓學生觀察,使學生知道鐵錘和鐵釘都是由鐵組成,但鐵錘含有的鐵比鐵釘含的鐵多。講解:講臺、課桌、鐵錘、鐵釘物理學中稱為物體,組成這些物體的木材、鐵叫“物質”。由上面的觀察看出:講臺、課桌含有木材的多少不同;鐵錘、鐵釘含鐵的多少也不同。物理學中用“質量”表示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板書:1概念 物體中含有物質的多少叫質量,質量的符號:m)(二)質量的單位(1)教師講解:千克是國際上通用的質量單位,為了方便,還有比千克大的單位噸,比

18、千克小的單位克、毫克。板書:2、質量國際單位:千克( kg)質量其他單位:噸(t)、克(g)、毫克(mg)(2)學生練習一些質量單位的換算提問:質量的單位由大到小怎樣換算?(板書:1t=1000kg、1kg=1000g、1g=1000mg)請學生觀察課本表格“一些物體的質量”。讀出“大頭針的質量、新生兒的質量、鯨的質量”。(三)質量的測量天平(1)教師出示:托盤天平和物理天平,介紹學校實驗室常用天平稱質量。(2)托盤天平的構造及使用方法講解:由于托盤天平使用較簡便,先學習托盤天平的用法。(a)托盤天平的構造讓學生將課桌上的托盤天平與課本圖10.22對照,認識托盤天平主要部件的名稱。請一位學生上

19、講臺利用托盤天平的實物說明托盤天平各主要部件的名稱。(板書:托盤天平的構造:底座、橫梁、托盤、平衡螺母、指針、分度盤、游碼、標尺)(b)天平標尺的零刻線、最大秤量值、最小刻度值講解:使用有刻度的工具,要先觀察零刻線在哪里?量程多大?最小刻度值多大?讓學生觀察課桌上的托盤天平,然后匯報上述三個問題的結果。學生匯報,教師指出:由于標尺上零刻線在左邊,游碼放在標尺的零刻線處時,是游碼的左邊與“0”對齊,因此游碼讀數時以左邊的線為準;天平的量程即最大秤量值就是這臺天平配套砝碼盒內砝碼的總數加游碼最大的讀數所表示的質量;最小刻度值就是標尺上每小格表示的質量數。(C)托盤天平的調節(jié)講解:托盤天平是較精密的

20、稱質量工具,使用前要先調節(jié),先把游碼放在零刻線處,再調節(jié)橫梁平衡。(板書:托盤天平的調節(jié))教師邊講邊示范,教師調一步,學生跟著調一步。教師指出:由常見蹺蹺板的道理知道,指針偏左,右邊平衡螺母向右調;指針偏右,右邊平衡螺母向左調;在調節(jié)橫梁平衡時,如指針在分度盤中央左右擺動的格數相等,橫梁也平衡;天平調好后,左右天平盤不能互換。(d)天平的使用讓全班閱讀課本10頁天平的使用方法。提問:如何用調好的托盤天平或物理天平稱一個鐵塊的質量?(板書:天平的使用)師生討論后歸納:用調好的天平稱物體質量的方法:鐵塊放左盤,砝碼放右盤;向天平盤加砝碼要由大到小逐步替換;鐵塊質量等于砝碼和游碼的質量數相加;測量結

21、束后,砝碼放回砝碼盒,游碼移回零刻線。(3)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項引導學生看課本天平使用要注意的事項。4、學生活動:完成課本11頁想想做做教師小結:(板書:物體的質量不隨它的形狀、狀態(tài)和位置而改變)三小結四鞏固練習五布置作業(yè):完成對應同步練習六教學后記:課 題:103密度課 時:2課時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2)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2過程與方法(1)通過實驗探究活動,找出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的關系。(2)學習以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變性(物質的本質特征)來定義密度概念的科學思維方法。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密度反映的是物質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過探究活動,使

22、用學生對物質屬性的認識有新的拓展。重點:密度難點:密度教具、學具:體積相同的不同種物質木塊、鋁塊、鐵塊的質量,大小不同的若干鋁塊,大小不同的若干鐵塊, 托盤天平(最大秤量值200克)和砝碼1套,刻度尺1只。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1)學生活動:想想做做讓學生用天平稱量體積相同的不同種物質木塊、鋁塊、鐵塊的質量。學生對稱量的結果會認識到,體積大小一樣,但種類不同的物質,質量是不同的。表明物質在這方面性質上的差異。二新課教學(一)探究: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通過上面“想想做做” 提出問題: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會有什么關系?推測:同一種物質,體積越大,質量越大。如果體積增大到原來的兩倍,質量是否也會

23、增加到原來的兩倍呢。也就是說,同一種物質的質量與它的體積成正比嗎?取大小不同的若干鋁塊,分別用天平測出它們的質量,用直尺測出邊長后計算出它們的體積,列出表格來,然后以體積V為橫坐標,以質量m為縱坐標,在方格紙上描點,再把這些點連起來。從測量數據上看,會得到同種物質的質量增加,其體積也增大;質量減少,體積也會減小的結論。將測量數據圖像化,會更直觀地得出:同一種物質的質量與它的體積成線性關系,即同一種物質的質量跟體積成正比。將鋁塊換成鐵塊重做上述實驗。分別計算每個鋁塊、鐵塊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可以得出其比值是個定值。這種比值不變性反映的正是物質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對不同物質來說,其質量和體積的線性關系

24、表現(xiàn)在過原點的不同直線上。換句話說,各種物質所對應的比值是不同的。講解:質量跟體積的比值就是單位體積的質量;同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相同,不同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一般不同,由此可知,單位體積的質量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物理學中用密度表示物質的這種特性。(二)密度定義: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教師指出:理解密度的概念時,要注意:(1)單位體積就是有一定大小的體積,如國際單位制中的“1米3、1分米3、1厘米3等。(2)密度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每種物質都有一定的密度,如將鐵塊銼成鐵屑,鐵的密度都不變。(三)密度的公式密度=質量/體積講解:表示密度;m表示質量;V表示體積。=m/v教師

25、指出:要注意:(1)的寫法、讀法。(2)密度只與物質種類有關,與物體的質量、體積無關。(四)密度的單位密度國際單位:千克米3(kg/m3)密度其他單位:,克厘米3(g/cm3)。1gcm3=1000kgm3讓學生看課本一些物質(固體、液體、氣體)的密度值,要求學生會查密度表中的密度值。引導學生閱讀表中列出的各種物質的密度值,對于那些常見的物質的密度,形成一些具體的認識,例如金比銅的密度大,銅比鐵的密度大,冰比水的密度小,記住水的密度等。講解例題,教給學生如何運用物理公式進行密度計算。要求學生按一定的格式和步驟進行計算,不能只寫公式和數字,一定要把必要的文字說明寫出來。特別是對單位的運算要加以強

26、調,提醒學生注意正確地書寫,不能遺漏。三小結四鞏固練習五布置作業(yè):完成對應同步練習六教學后記:課 題:104 測量物質的密度課 時:2課時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通過實驗進一步鞏固物質密度的概念。(2)嘗試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能解釋生活中一些與密度有關的物理現(xiàn)象。(3)學會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測量不規(guī)則形狀物體體積的方法。2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活動學會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學會利用物理公式間接地測定一個物理量的科學方法。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重點:密度的測量難點:密度的測量教具、學具:量筒或量杯,水,鹽水和形狀不規(guī)則的塑料塊,天平及

27、砝碼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前面學習質量、密度概念及用天平測量質量的基礎上,學習測量物質的密度。學習利用物理公式間接地測定某個物理量的方法。二新課教學(一) 規(guī)則形狀固體物質的體積可以用刻度尺等測量工具來測量,液態(tài)物質的體積應該使用量筒來測量,不規(guī)則形狀固體物質的體積也可以使用量筒來測量。學生活動:想想做做 怎樣使用量筒?在學生觀察實物的基礎上,通過閱讀課本,回答課本中提出的幾個有關問題,并動手操作,學習使用量筒測量液體和不規(guī)則固體體積的方法及注意事項。1量筒上的單位刻度多是以毫升(mL),也有一些是用立方厘米(cm3)來標度的。2與許多測量儀器(學過的電流表、電壓表、天平等)一樣,量筒也有它的最

28、大測量值。實驗室中常用的有:50mL、100mL、500mL、1000mL等。3量筒的分度值也各不相同,根據你測量精度的要求和被測物的尺度等因素來選擇量筒的大小和分度值。4視線與液面水平,與刻度線垂直。5怎樣用量筒測量不規(guī)則形狀物體的體積?不規(guī)則固體物質體積的測量,需用量筒或量杯。另外,對于有余力的學生可在此基礎上提出這樣的問題:1如果要測量的不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過大或無法浸入現(xiàn)有量筒之內,你有什么辦法測量出它的體積?可采用“溢杯法”。即,將物體浸入盛滿水的容器內,同時將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讀取的數值便是該物體的體積。如果現(xiàn)有量筒一次仍不能盛取溢出的水量,可慢慢將物體浸入,并多次盛接和讀取數據,最

29、后相加得到物體的體積。(二) 如何用量筒測量密度小于水的不規(guī)則物體(石蠟)的體積?可采用“懸垂法”。先讀取懸掛重物浸沒于量筒中液體時對應的體積,然后將石蠟和重物系在一起浸入量筒中讀取此時的體積。兩者的差值便是石蠟的體積。(三)探究怎樣測量物質的密度?以鹽水和形狀不規(guī)則的塑料塊為研究對象,要求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數據記錄表格,用于記錄測量鹽水和塑料塊密度時所用的數據及所得的結果。要讓學生明白需要記錄哪些數據。讓學生把所測得的有關數據填入其表格中,并根據測量數據進行數據處理,通過物理公式計算,間接得出被測物質的密度值。三小結四鞏固練習五布置作業(yè):完成對應同步練習六教學后記:第十一章、運動和力單元教學計

30、劃課程標準的要求1知識與技能知道參照物的概念知道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會使用適當的工具測量時間和長度知道測量有誤差,誤差和錯誤有區(qū)別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單位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圖表示力知道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知道慣性的概念知道二力平衡2過程與方法體驗物體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感受科學與藝術結合所帶來的美感體驗通過日常經驗或自然現(xiàn)象粗略估計時間和長度的方法通過活動和生活經驗感受力的作用效果了解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釋有關現(xiàn)象通過活動體驗任何物體都具有慣性探究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認識運動是宇宙中的普遍現(xiàn)

31、象,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建立辨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感受科學與藝術結合所帶來的美感認識計量時間和長度的工具及其發(fā)展變化的過程,培養(yǎng)對科學技術的熱愛通過活動和閱讀感受科學就在身邊單元重點、難點1重點什么是機械運動以及在研究機械運動時要選擇參照物速度的計算使用適當工具測量時間和長度力的基本知識物體的慣性2難點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因為選擇不同的參照物,物體運動情況是可以不同的速度單位以及單位換算誤差的產生。誤差與錯誤的區(qū)別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牛頓第一定律課時安排本章共分五節(jié),建議9課時。 第一節(jié) 運動的描述1課時 第二節(jié) 運動的快慢1課時 第三節(jié) 時間和長度的測量1課時 第四節(jié) 力的作用效果1課時 第五

32、節(jié) 物體的慣性1課時 復習和總結 4課時111運動的描述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知道參照物的概念知道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2過程與方法體驗物體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認識運動是宇宙中的普遍現(xiàn)象,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建立辨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教學重難點1重點:什么是機械運動以及在研究機械運動時要選擇參照物2難點: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因為選擇不同的參照物,物體運動情況是可以不同的。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讓學生閱讀課本序言,讓他們有個印象:運動同樣具有豐富的科學知識,學好運動的科學,能夠深入了解體育,還能深入了解自然。(二)講授新課1機械運動讓學生討論課本圖11.11所示的運動以及相類似的運動

33、。讓學生討論日常生活中有關運動的現(xiàn)象。針對學生的討論,提出如下問題:你從座位走到黑板前,這一過程中,你的什么發(fā)生了變化?有一輛汽車停在路邊和在路上行使有什么不同?說天上飛的飛機是運動的,你根據什么?引導學生從討論和回答中得出:(1)機械運動:物體位置的改變。(板書)提出問題:圖中的那些物體是否在做機械運動?我們周圍的樹木,房屋以及教室里的桌椅是運動的嗎?討論得出:整個銀河系、喜馬拉雅山、獵豹都在做機械運動,而樹木、房屋以及桌椅也都跟地球自轉,同時繞太陽公轉,它們也在做機械運動??梢?,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運動。2參照物播放一部分選擇不同參照物所產生不同感覺的教學VCD。使學生回憶類似的場景,

34、然后提問:“為什么乘客會產生這樣的錯覺?”組織學生討論,初步明確乘客判斷運動和靜止所選的標準不同以后,會產生不同的判斷。學生活動:把課本放在桌上,課本上放一把尺子,推動課本使課本沿桌面運動。讓學生討論回答: 選取課本作標準,尺子和課本是運動還是靜止? 選擇課本作標準,尺子和課桌是運動還是靜止? 選擇尺子作標準,課桌和課本是運動還是靜止?得出參照物的概念:參照物:描述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要看是以哪個物體做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3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一起描述圖11.13卡車的運動情況:選取地面做參照物,卡車是運動的;選取收割機做參照物,卡車是靜止的。從而得出:在討論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時,

35、要看以哪個物體做標準,選擇的標準不同,它的運動情況就可能不同。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描述圖11.14的各種情形物體的運動狀況。(三)課堂小結1.什么是機械運動?2.什么是參照物?為什么要選參照物?3.什么是勻速直線運動?(四)作業(yè)與思考1課本第22頁的“動手動腦學物理”2同步測試相應的練習。(五)教學后記:112運動的快慢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2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科學與藝術結合所帶來的美感教學重、難點分析1重點:速度的計算2難點:速度單位以及單位換算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場面描述:我校的100米決賽正在進行,小明勇奪

36、冠軍,同學都羨慕地說,他跑得真快!而在5000米的長跑競賽中,運動健將小馬一舉奪得冠軍,同學們佩服地說:小馬跑得真快!引導學生從事例中提出問題:怎樣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二)講授新課1速度組織學生討論所提出的問題。學生從小明跑得真快的事例中討論得出:運動員運動的路程相同,比較哪個運動員先到達終點就是哪個運動快。得出:“通過相等的路程,用的時間短的運動得快。”提問:小李步行,而媽媽騎自行車,大家同時從家里出發(fā),怎么判斷他們運動的快慢?學生討論得出:誰在前邊誰就運動得快?!霸谙嗟鹊臅r間內,走的路程多的運動得快”提問:怎樣比較小明和小馬誰運動得快呢?啟發(fā)學生回答:可以計算出相同路程所用的時間短就是運

37、動快或者計算出相同時間運動的路程長也是運動快的。表示運動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小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v=s/t 單位:m/s或者是km/h例題:書本23頁指導學生學會單位換算練習:20m/s= 54km/h= 例題:書本24頁指導學生學會熟練掌握公式的變形。2勻速直線運動指導學生觀察圖11.22。讓他們提出不同之處。從而引出勻速直線運動的含義:物體沿著直線快慢不變的運動。變速運動:物體運動快慢是變化的運動。讓學生列舉一些生活中物體做變速運動的例子(汽車開動時,汽車剎車時,足球在草地滾動時等等)平均速度:v=s/t 這樣算出的速度上該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三)課堂小結1怎樣表示運動的快

38、慢?2速度是怎樣計算的?3速度的單位怎樣進行換算?4什么是勻速直線運動,那么變速運動呢?(四)作業(yè)1書本26頁第一、四題2完成相應的同步測試(五)教學后記113時間和長度的測量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會使用適當的工具測量時間和長度知道測量有誤差,誤差和錯誤有區(qū)別2過程與方法體驗通過日常經驗或自然現(xiàn)象粗略估計時間和長度的方法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認識計量時間和長度的工具及其發(fā)展變化的過程,培養(yǎng)對科學技術的熱愛教學重難點1重點:使用適當工具測量時間和長度2難點:誤差的產生。誤差與錯誤的區(qū)別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復習:速度的計算公式是怎樣的?要計算速度必須知道什么量?怎樣利用公路上的里程碑大致測出汽車的速

39、度?通過學生的討論得出要測出相應的時間。(二)講授新課1時間的測量讓學生討論各種測量時間的工具和方法。學生說出多種方法和用具。鼓勵學生用科學的眼光認識周圍的事物。時間的單位:秒(s)、分(min)、時(h)學生活動:練習使用停表的方法;利用停表測量自己一分鐘內脈搏跳動的次數,然后用脈搏估算一段時間;用繩子綁住一支筆做成一個擺,測量擺擺動一個來回所用的時間。2長度的測量長度的單位:kmmdmcmmmmnm (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各進制)測量長度的工具:直尺、卷尺(刻度尺)、螺旋測微器、游標卡尺學生活動:測出物理課本的長寬厚;學生討論并活動:如何較準確測出硬幣的直徑、一頁紙的厚度、細銅線的直徑?總結得

40、出刻度尺的正確使用方法:刻度尺要貼近被測物體;刻度尺要跟所測物體的長度平行;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讀數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測量結果=數字+單位3誤差: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總會有差別,這種差別就是誤差。錯誤:由于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guī)則,或讀取、記錄測量結果時粗心等原因造成的。兩者區(qū)別:誤差不能消除,但可以減小,例如多測量幾次錯誤可以消除。(三)課堂小結懂得測量時間和長度的方法和用具(四)布置作業(yè)完成相應的同步練習(五)教學后記114力的作用效果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單位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圖表示力2過程與方法通過活動和生活經驗感受力的作用效果了解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1、,并能解釋有關現(xiàn)象教學重難點1重點:力的基本知識2難點: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讓學生描述生活中要用到力的例子(例如:提起一桶水、踢足球、推動物體等等)(二)講授新課1力的作用效果學生探究活動:實驗器材:橡皮筋、彈簧、乒乓球。體會對這些器材施加力時,這些器材有什么變化?結合課本里的插圖以及教學VCD,讓學生討論總結出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2)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3)力的單位:牛頓,簡稱牛,符號用N表示補充一些常見的例子讓學生了解力的大?。和衅饍蓚€雞蛋所用的力大約為1N,一個質量為50kg的同學對地面的壓力大約為500N。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學生探

42、究活動:(1)用不同大小的力去拉彈簧,觀察彈簧是否不同 (2)用不同方向的力彈擊乒乓球,觀察乒乓球的運動是否不同 (3)用同樣大小的力向下壓一端固定在桌面上的長鐵片,每次手的位置離桌面的距離都不同,觀察長鐵片的形狀改變是否不同引導學生從實驗總結得出影響力的作用效果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3力的示意圖: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來表示力。線段的末端畫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線段的長度可以表示力的大?。痪€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練習:畫出木塊受到的水平向右的拉力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學生活動:(1)拉開彈簧時,有沒有感覺到彈簧也在拉自己的手?(2)乒乓球打在桌面上,有沒有被彈起?(3)觀察書本圖11.4-

43、4,能得到什么啟示?組織學生討論,引導學生歸納得出結論: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讓學生列舉生活中體現(xiàn)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子并進行解釋。(三)課堂小結1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2力的有哪三個要素?3怎樣體現(xiàn)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四)布置作業(yè)1書本第33頁第2、3、4、52完成同步練習(五)教學后記115物體的慣性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知道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知道慣性的概念知道二力平衡2過程與方法通過活動體驗任何物體都具有慣性探究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活動和閱讀感受科學就在身邊教學重難點1重點:物體的慣性2難點:牛頓第一定律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讓學生觀察圖11.5-1的幾幅圖,思

44、考運動的物體最終停下來的原因是什么?亞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給出截然相反的解釋。“運動需要力來維持”,“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二)講授新課1牛頓第一定律(1)探究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按照書本第35頁的實驗進行探究不同表面,物體的運動距離不同向學生交代清楚實驗的條件和做法:三種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每次實驗用的是同一輛小車;每次都在同一位置滑下,以保持小車到達水平表面的速度相同。引導學生分析實驗變化的條件是表面的粗糙程度改變,而其他條件沒有改變。根據觀察結果,得出結論:小車受到阻力越小,它運動得越遠,引導學生進一步推理:如果小車不受任何阻力,小車的速度將保持不變,永遠運動下去。介紹得出該結論伽利略用了

45、推理的方法。從而得出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2)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解釋:物體不受力時,原來靜止的物體將永遠保持靜止狀態(tài);原來運動的物體將永遠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變。2慣性:物體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牛頓第一定律也叫慣性定律學生活動:(1)體驗圖11.5-4的實驗(2)體驗物體掉杯中的實驗(3)觀看教學VCD通過觀察圖11.5-6,嘗試用慣性的知識解釋怎樣利用慣性和防止慣性產生的危害。3二力平衡學生探究:按照圖11.5-9進行探究實驗,做好記錄引導學生從記錄中得出二力平衡的條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線上。(

46、三)課堂小結1牛頓第一定律是怎樣表述的?2現(xiàn)實生活中有哪些利用慣性的例子,防止慣性產生危害的措施?3二力平衡的條件是什么?(四)布置作業(yè)1書本第39頁第1、2、3題2完成同步練習(五)教學后記第十二章、力和機械單元教學計劃課程標準的要求1知識和技能(1)知道重力是如何產生的;(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3)知道重心的概念;(4)知道什么是彈力,彈力產生的條件;(5)能正確使用彈力測力;(6)知道形變越大,彈力越大;(7)知道摩擦力是如何產生的;(8)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9)知道摩擦力的利與弊;(10)認識杠桿,知道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等概念;(11)知道杠桿的一些應

47、用;(12)認識定滑輪和動滑輪;(13)知道簡單機械的一些應用;(14)知道輪軸和斜面也能省力。2過程與方法(1)通過觀察和實驗,感知重力的存在;(2)通過探究,了解重力與質量的關系;(3)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彈簧測力計的結構;(4)通過自制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掌握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5)通過觀察和實驗,感知摩擦力的存在;(6)通過實驗,探究摩擦力跟物體表面受到的壓力以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關系;(7)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杠桿的結構;(8)通過探究,了解杠桿的平衡條件;(9)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杠桿的結構;(10)通過探究,了解杠桿的平衡條件。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通過了解杠桿的應用,進一步

48、認識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2)通過了解簡單機械的應用,初步認識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作用。單元重點、難點1重點(1)重力的大小和方向;(2)彈簧測力計的使用;(3)摩擦力跟物體表面受到的壓力以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關系。2難點(1)重力的大小和方向;(2)自制彈簧測力計;(2)摩擦力跟物體表面受到的壓力以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關系。課時安排本章共分五節(jié),建議9課時。 第一節(jié) 重力1課時 第二節(jié) 彈力1課時 第三節(jié) 摩擦力1課時 第四節(jié) 杠桿1課時 第五節(jié) 物體的慣性1課時 復習和總結4課時 12 .1 重力課 時:1課時教學目標:1知識和技能(1)知道重力是如何產生的。(2)知道重

49、力的大小和方向(3)知道重心的概念2過程與方法(1)通過觀察和實驗,感知重力的存在。(2)通過探究,了解重力與質量的關系重點: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難點:重力的大小和方向教具、學具:大小不同的幾個砝碼、重垂線等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通過瀑布下落,蘋果落地等,都是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下落。引入新課。演示:橡皮做圓周運動,橡皮不會跑掉,感到手用一個力拉住橡皮,同樣,月亮繞地球轉動。由于地球與月亮之間有相互吸引的力,這個力與地球吸引蘋果,使蘋果下落的力是一樣的。二新課教學科學家研究成果:宇宙任何兩個物體(大:天體,?。夯覊m)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引入“萬有引力”。地球對地面附近物體的萬有引力,舉例:吊燈把吊繩

50、拉緊;臺燈壓著桌面等。引入重力概念。(一)重力(G):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重力的大小又叫重量。提問: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呢?演示實驗: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猜想:重力的大小跟質量有關。理由是用手提起質量大的物體,所用的提力大,根據二力平衡,重力就大。實驗過程:分別測出一組質量及重力的數值,并描點繪圖。由實驗結果可知:重力跟質量成正比,比值是一個常數約9.N/。用g表示,即g=9.8N/。表示的物理意義是1的物體受到和重力是9.8N。(二)重力的公式G=mg其中G表示重力(N),m表示質量(),g是9.8N/,粗略計算:g取10N/(三)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應用:重垂線

51、(四)重心: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質地均勻,外形規(guī)則物體的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三小結四鞏固練習:一課一練的練習A五布置作業(yè):課本:P46 2、3六教學后記:12.2 彈力課 時:1課時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知道什么是彈力,彈力產生的條件。(2)能正確使用彈力測力。(3)知道形變越大,彈力越大。2過程與方法(1)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彈簧測力計的結構。(2)通過自制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掌握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重點:彈簧測力計的使用難點:自制彈簧測力計教具、學具:彈簧、紙條、刻度尺、木板等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日常生活中,用力壓尺子,尺子發(fā)生形變,撤去壓力后恢復原狀,把橡皮筋拉長,橡皮筋變長

52、,松手后,橡皮筋恢復原狀。引入“彈性”概念二新課教學(一)彈性:物體受力發(fā)生形變,不受力恢復原來形狀的特性。(二)塑性:物體受力發(fā)生形變,不受力不能恢復原來形狀的特性。彈簧的彈性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物體不能恢復原狀。(三)彈力: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彈力產生的條件: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四)彈簧測力計的制作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實驗:自制彈簧測力計。彈簧的一端掛在木板上,另一端掛不同重力的鉤碼,分別作標記。提問:為什么彈簧稱的刻度是均勻的?使用測力計時應注意的事項:(1)所測的力不能超出測力計的測量范圍;(2)使用前調整指針對準零刻線;(3)認清測力

53、計的最大測量值和最小測量值;4、測力計測重力時不能傾斜放置。三小結四鞏固練習:一課一練的練習A五布置作業(yè):課本P19 2、3、4六教學后記:13 .3 摩擦力課 時:1課時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2)知道摩擦力是如何產生的(3)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4)知道摩擦力的利與弊1過程與方法(1)通過觀察和實驗,感知摩擦力的存在(2)通過實驗,探究摩擦力跟物體表面受到的壓力以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關系。重點:摩擦力跟物體表面受到的壓力以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關系。難點:摩擦力跟物體表面受到的壓力以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關系。教具、學具:木板、物理小車、棉布、手巾、刻度尺等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日常生活中,自行車在水平道路上滑行時,無論道路多么光滑,總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