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qū)域碳收支國際研討會ICRCB_第1頁
區(qū)域碳收支國際研討會ICRCB_第2頁
區(qū)域碳收支國際研討會ICRCB_第3頁
區(qū)域碳收支國際研討會ICRCB_第4頁
區(qū)域碳收支國際研討會ICRCB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區(qū)域碳收支國際研討會(IC-RCB)2006.8.16-18 中國 北京主辦單位: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中國全國委員會(CNC-IGBP)協(xié)辦單位中國科學院(CAS)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CAST)中國氣象局(CMA)世界氣候研究計劃中國國家委員會(CNC-WCRP)國際全球環(huán)境變化人文因素計劃中國國家委員會(CNC-IHDP)國際生物多樣性計劃中國國家委員會(CNC-DIVERSITAS)全球碳計劃(GCP)全球碳計劃北京辦公室支持項目中國科學院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重大項目“中國陸地和近海生態(tài)系統(tǒng)碳收支研究”背景介紹大氣CO2和其它溫室氣體濃度升高導致的氣候變化是人類共同關

2、注的問題,是世界經(jīng)濟可持續(xù)發(fā)展和國際社會所面臨的巨大挑戰(zhàn)。全球碳循環(huán)過程不僅與氣候變化有關,而且與其它自然過程(水循環(huán)、養(yǎng)分循環(huán)、生物多樣性等)及人類的生存與社會的發(fā)展(能源、工農業(yè)等)息息相關。研究區(qū)域碳收支狀況、碳循環(huán)控制機理、碳減排/碳增匯策略與技術等已成為一系列大型國際科學計劃(IGBP、WCRP、IHDP和DIVERSITAS等)的重要議題,也是履行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解決全球環(huán)境問題的迫切需要。為了更好地促進區(qū)域、國家和全球尺度碳循環(huán)最新研究成果的交流,IGBP中國全國委員會將于2006年8月16-18日在北京召開“區(qū)域碳收支國際研討會(IC-RCB)”。會議將圍繞碳循環(huán)觀測研

3、究、碳循環(huán)過程與機理、區(qū)域碳源/碳匯格局,碳減排/碳增匯策略和技術等學術問題展開,以期促進區(qū)域及全球碳循環(huán)研究,為履行國際公約服務。一、會議機構組織委員會主 席陳泮勤CNC-IGBP秘書長副主席康 樂CNC-DIVERSITAS副主席梁英南中國科協(xié)國際部副部長林朝暉CNC-WCRP秘書長蔡嘉寧CNC-IHDP副秘書長委 員于貴瑞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室主任張金東中國科學院資源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局大氣海洋處處長曹明奎全球碳計劃北京辦公室主任黃鐵青中國科學院資源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局生態(tài)環(huán)境處處長葛全勝CNC-IGBP副秘書長秘書長黃 耀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秘 書王 芳CNC-IGBP秘書

4、處孫文娟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 席李家洋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院士副主席陳宜瑜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院士傅伯杰中國科學院資源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局,局長Han Dolman荷蘭,Vrije Universiteit Amsterdam,教授Richard A. Houghton美國,Woods Hole Research Center,教授委 員Mike Apps加拿大,Canadian Forest Service-Natural Resources,教授Josep Canadell澳大利亞,Global Carbon Project,主任Abha Chhabra印度,Spac

5、e Applications Center (ISRO),研究員Annette Freibauer德國,Max-Planck-Institute for Biogeochemistry,研究員Akihiko Ito日本,F(xiàn)rontier Research Center for Global Change,研究員Hojeong Kang韓國,Ewha University,教授Rodel D. Lasco菲律賓,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Los Banos) ,教授David McGuire美國,Institute of Arctic Biology,教授De

6、nnis S. Ojima美國,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教授K.T. Paw U美國,University of California,教授Colin Prentice英國,University of Bristol,教授Pete Smith英國,University of Aberdeen,教授Riccardo Valentini意大利,University of Tuscia,教授方精云北京大學,教授馮宗煒中國科學院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中心,院士劉紀遠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 偉中國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副司長陳泮勤CNC-IGBP秘書長,研究員張新時中國科學

7、院植物研究所,院士高廣生國家發(fā)展與改革委員會地區(qū)經(jīng)濟司,副司長高志球中國氣象局,研究員柴育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副主任 黃 耀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蔣有緒中國林業(yè)科學院,院士潘家華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戴民漢廈門大學,教授二、會議安排會議時間:2006年8月16-18日會議地點:北京,友誼賓館會議語言: 英語特邀報告人:Mike Apps加拿大,Canadian Forest Service-Natural Resources Josep Canadell澳大利亞,Global Carbon Project Han Dolman荷蘭,Vrije Universiteit

8、 AmsterdamRichard A. Houghton美國,Woods Hole Research CenterAkihiko Ito日本,F(xiàn)rontier Research Center for Global ChangeDennis S. Ojima美國,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Colin Prentice英國,University of BristolPete Smith英國,University of AberdeenRiccardo Valentini意大利,University of Tuscia宋金明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黃 耀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9、曹明奎全球碳計劃北京辦公室四、會議主題l 碳循環(huán)觀測研究l 生態(tài)系統(tǒng)碳過程和驅動因子l 碳模型和數(shù)據(jù)同化l 碳收支:源/匯格局與清單l 碳減排策略和技術五、學術報告與會議論文凡申請作學術報告或墻報展示者,需在2006年3月31日前向會議組織委員會提交A4版1頁的會議論文摘要(詳見:),供科學委員會確定申請者的學術報告方式,并編輯會議論文資料。重要日期時間事項2006年3月31日論文摘要截止期2006年4月20日前發(fā)出會議邀請函2006年5月31日論文全文截止期2006年8月15日報到及現(xiàn)場注冊2006年8月16-18日會期六、參會與注冊所有參加會議的代表均需注冊,請在2006年7月31日前填寫

10、注冊表(附表1)中的相關信息并寄至組委會,同時支付相關費用。在線注冊截止日為2006年8月15日(詳見)。參會代表會議注冊費見下表,住宿和交通費用自理。會議注冊費*2006年5月31日前2006年5月31日后一般參會代表US$400US$550學生US$200US$300陪同人員US$100US$120* 按照國際會議慣例,不單獨設立中國參會代表注冊費用,但考慮到具體情況,中國代表的注冊費分別為人民幣1000元/人(普通參會人員)和600元/人(學生和陪同人員),不足部分由CNC-IGBP補貼。匯款方式銀行匯款:單位: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賬號:0200006209089116297開

11、戶行:工商行中關村支行東升分理處匯款時請注明:(CNC-IGBP秘書處會議注冊費)會議住宿會議組委會與友誼賓館簽定協(xié)議執(zhí)行優(yōu)惠房價政策。愿意通過會議安排以優(yōu)惠價入住該賓館的參會者需在注冊表中聲明。賓館名稱星級房間類型優(yōu)惠價(RMB)友誼賓館四標準間530 RMB/間(含單早)七、聯(lián)系方式申請參加本次會議的人員,請認真填寫所附表格的各項內容并以郵寄、傳真或電子郵件方式遞交到以下聯(lián)系地址。 聯(lián)系地址:北京市安外大屯路甲11號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CNC-IGBP秘書處 郵編:100101聯(lián)系人:王 芳 金德生 電 話O) 傳 真電子郵件:icrcb附表1區(qū)域碳收支國際研討會(IC-RCB)2006年8月16-18日 中國,北京注 冊 信 息請?zhí)顚?打印:姓名: 稱呼:先生 女士注冊類別:一般代表 學生 陪同人員地址: 電話: 傳真: E-mail: 我希望以 形式注冊參加會議(請從以下3種形式中選擇1種):(1)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