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制作教案_第1頁
科技小制作教案_第2頁
科技小制作教案_第3頁
科技小制作教案_第4頁
科技小制作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4、制作乒乓球撿球器一、教學內容:制作乒乓球撿球器二、活動目的: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活動的主要內容。 2.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動手能力,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3.能制作簡易的乒乓球撿球器。三、教學重點難點:自主制作簡易的乒乓球撿球器四、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五、教學準備一個礦泉水瓶、一根塑料空心管、膠水 橡皮筋六、教學過程: 1、制作的原因:打乒乓球時,乒乓球球往往會滾得到處都是,彎腰去撿,費時費力,有必要制作一個簡易、實用的乒乓球撿球工具。2、制作的過程:方法一:將礦泉水瓶的瓶底剪掉,在瓶底部分把瓶壁剪成3厘米的片片條狀(四周內折乒乓球不外掉即可),接著在礦泉水瓶口下放剪一個乒乓球

2、可以滾出來的洞,這個洞是用來方便我們取球的。然后我們將塑料空心管插進礦泉水瓶瓶口并用膠水固定。方法二:將礦泉水瓶的瓶底剪掉,在剪口上方1厘米初用橡皮筋成“井”型攀折,井口比乒乓球稍小即可,接著在礦泉水瓶口下放剪一個乒乓球可以滾出來的洞,這個洞是用來方便我們取球的。然后我們將塑料空心管插進礦泉水瓶瓶口并用膠水固定。一個簡易、實用的乒乓球撿球器誕生了。教學反思:5、制作不倒翁 一、教學內容:制作不倒翁 陀螺儀二、活動目的: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活動的主要內容。 2.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動手能力,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3.嘗試構思創(chuàng)造方案。三、教學重點難點:制作不倒翁四、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

3、法、實驗操作法五、活動準備常用雞蛋或乒乓球,膠水,一些重物及裝飾物品若干。乒乓球、白色硬紙、橡皮泥、彩筆、膠水、剪刀等。瓶蓋或硬紙片 火柴或細棒 薄紙片 彩筆 墨水瓶 木塞 鋼珠六、教學過程:(一)制作方法:不倒翁(1)1、在雞蛋的尖頂端開個小孔,用吸管或其他任何方式將蛋清,蛋黃取出,形成較完整蛋殼。將小重物放入雞蛋中,用膠水固定在底部(可倒入細沙或滴入蠟液,不超過四分之一高),用裝飾品或顏料將雞蛋外部按喜好裝飾即可。3、操作及現象:將其左右壓倒,仍頑強的恢復到豎直狀態(tài)。4、原理解釋:不倒翁不會倒,一方面因為它的結構上輕下重,重心很低;另外,當它向一邊傾斜時,重心和桌面接觸點不在同一條鉛垂線上

4、,重力作用會使它擺動回原位置.5、不倒翁精神:做人也要將“重心”放低些,當遇到“外力”時,才能頑強“不倒”?。ǘ┙榻B第二種方法:不倒翁(2)1.制作材料:乒乓球、白色硬紙、橡皮泥、彩筆、膠水、剪刀等。2.制作方法:(1)把乒乓球用剪刀去掉一半,將橡皮泥捏成團填在半個乒乓球內抹平。(2)把白色硬紙剪成一扇形,扇形的弧長應稍大于乒乓球的圓周長,并將扇形兩邊對接做成一圓錐形。(3)將紙圓錐與乒乓球粘接起來,用彩筆在乒乓球上畫出頭像,白色的錐形帽子也可用孩子熟悉的圖案或花紋進行裝飾。這樣一個可愛的不倒翁就制成了。(三)除此方法外,還可利用雪碧瓶的底部(去掉底托)與瓶的上部,用類似方法制作。教學反思:

5、6、自動給水器一、教學內容:制作自動給水器二、活動目的: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活動的主要內容。 2.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動手能力,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3.理解大氣壓原理。三、教學重點難點:明白自動給水器的工作原理四、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操作法五、教學準備1000ml可樂瓶一個,礦泉水瓶一個,直徑0.5厘米的塑料管40厘米。502膠水六、教學過程:1.小玲的奶奶每天要給雞喂水,特點腿腳不靈便,你有沒有好的方法幫助她?2.組裝步驟:(1)在礦泉水瓶蓋處鉆2個直徑0.5厘米的孔。 (2)把塑料管截成長30厘米作定位水管、10厘米的為供水水管,分別插入,其中一條長的插至瓶底,另一條至瓶口

6、。(3)把可樂瓶取其底部10厘米出裁下作接水盆,在接水盆上、下各鉆一個直徑0.5厘米的孔。(4)給水管插入下孔,定位水管插入下孔。 (5)用鐵絲把供水瓶和接水盆連接固定即成。 3、使用方法 :擰開供水瓶蓋倒?jié)M水后擰回,在接水盆里倒入適量的水。 當接水盆里的水低于水位線時,供水瓶中的水便源源流出。當接水盆的水高于水位線時,供水瓶又停止供水。 4、適用范圍:給小動物喂水教學反思:7、自制小火箭 一、教學內容:自制小火箭二、活動目的: 1.認識反沖力現象。 2.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動手能力,制作一個小火箭。三、教學重點難點:認識反沖力現象。四、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實驗操作法五、教學準備一張香煙盒

7、的錫箔紙、一根縫衣針、一根曲別針以及一盒火柴。六、教學六、教學過程:(一)方法一:1、將一根縫衣針和一根火柴并排貼緊,再將錫箔紙包在外面,緊緊地把針頭和火柴頭包在一起,然后把縫衣針抽了出來,火箭主體就做好了。再把曲別針掰開成45度角,做成一個支架,把“火箭”放在支架上,等待發(fā)射了。劃好一根火柴,小心翼翼地給支架上的“火箭”點火,瞬間,“火箭”飛出去。2、實驗原理:反沖原理“火箭”中的火柴和縫衣針并排放在一起,抽出縫衣針之后,留下的通道就是噴氣口了。當從錫箔紙外面點火時,火柴頭受熱而燃燒,燃燒后的氣體順著噴氣口噴出,形成反沖力,“火箭”由此升空。如今的噴氣式飛機、火箭的運行,都是利用這個原理(二

8、)方法二:1.備好錫紙片。 課前準備一張香煙盒中的錫紙片,先把錫紙片浸泡在水中,約三十分鐘左右,小心地剝去錫后面的那層紙(為了卷火箭筒時不松散),只留下薄薄的錫片,晾干后備用。 2.制作發(fā)射架。 截一段約10長的中空玻璃管,用打濕的紙堵住其中的一頭,插到墨水瓶紙盒里,使之傾斜35°左右(如下圖所示)。 3.制作小火箭。 剪下一張3×4大小的錫片,捏下35個火柴頭上的火藥放到錫片中央,用一根牙簽一頭放在火藥上將錫紙卷成一個圓筒,卷的過程中要把沒牙簽一頭的錫紙片反折過來再繼續(xù)卷。按照下圖ab的方法卷成火箭筒。 4.發(fā)射小火箭。 火箭筒卷成后,小心地把牙簽從火箭的尾部抽出(注意牙

9、簽抽出后留下的洞不能被堵死,否則不能發(fā)射成功),然后把火箭裝入發(fā)射架,讓火箭頭(有火藥的部分)露在外面,點燃火柴燃燒有火藥的火箭頭(如下圖)。 當火箭頭里面的火藥受熱后迅速燃燒,產生大量的氣體從火箭尾部的洞口噴出,產生的反沖力推動小火箭沖出發(fā)射架12米遠。 5、特別提醒:火藥不能太多,卷火箭的牙簽裝入發(fā)射管之前一定要抽出,抽出牙簽后留下的噴氣口不能被堵塞,否則會有一點點危險性;點火發(fā)射時不要對著有人的地方或自己的眼睛不能靠得太近。教學反思: 8、日光燈清潔器 一、教學內容:日光燈清潔器二、活動目的: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活動的主要內容。 2.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動手能力,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新

10、思維。 3.能日光燈清潔器。三、教學重點難點:自制放大鏡。四、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實驗操作法五、教學準備材料:一個破碎的小燈泡、酒精燈、鑷子、小紙板一塊。六、教學過程:(一)日光燈清潔器 1、在教室里打掃衛(wèi)生時,最難對付的是日光燈燈管,它高高地裝在天花板上,只有架起梯子,或把課桌椅高高疊起,爬上去才能夠得著,但是擦洗還是很不方便的,而且有危險。應該設計制作一個不用爬高就能清潔日光燈的小工具。2、做法:找來一個大號飲料瓶,截取帶著瓶口的一段,高度約為15厘米,在截口兩邊用剪刀各剪一個U形凹口,寬度稍稍比日光燈管直徑大一些:接下來在瓶內塞人海綿并粘牢。最后找一根直徑與瓶口相同的棍子,插進瓶口,

11、并用銷釘銷牢。一把目光燈潔潔器就做好了。3、用法很簡單:舉起清潔器,將U形凹口對準日光燈管,來回移動幾次,燈管上的灰塵就擦干凈了。清洗器的海綿也能用水清洗。4、活動小結。教學反思:9、桿秤小制作一、教學內容:制作桿秤二、活動目的: 1.知道桿秤的原理。 2.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動手能力,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3.進一步認識平衡原理。三、教學重點難點:制作誤差范圍最小的桿秤。四、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實驗操作法五、教學準備桿、鉤/掛盤、提鈕、秤砣(質量稍大的物體均可)六、教學過程:1、制作、標零做一根長40厘米的桿秤,靠近粗的一端1厘米處和6厘米處分別鉆兩個小孔。在孔中固定穿釘。用粗鐵絲彎一個

12、鉤做為秤鉤掛在第一個穿釘上/或用掛盤吊在穿釘上;用一根較粗的線拴在第二個穿釘上做提紐。再用細線吊一個025千克的重物的秤砣。提起提紐,將秤砣掛在秤桿上,移動所掛的位置,直到桿秤處于平衡。此時在秤桿內側刻出秤砣所掛的位置,這個位置就是定盤星,是刻度的零點。 2、標刻度將質量為05千克、1千克、15千克的物體分別掛在秤鉤上,調整秤砣的位置,使桿秤平衡秤砣的位置就是秤的05千克、1千克、15千克的刻度處,這幾個刻度間距離是均勻的。根據這個規(guī)律即可以在秤桿上找出2千克、25千克等刻度的位置,把每05千克刻度間的距離等分成10份,每份間的距離就代表005千克。 3、擴展量程為了增大桿秤的稱量范圍,可以再

13、裝一個提紐(稱做二紐),二紐的位置應離秤鉤更近一些,它的位置是這樣確定的:在頭紐和秤鉤之間用鋼繩在秤桿上套一活結,作為二紐;在秤鉤上掛上頭紐最大秤量(如25千克)的重物,提起繩子(該繩至少應能提起5千克的重物),將秤砣向離開繩子的方向移動,直到秤桿平衡為止;若這個位置距提繩太遠,可將提繩位置向向秤鉤移近一些,相應地秤砣位置也向秤鉤移近一些;找到滿意的位置后,記下這兩個位置,它們就分別是二紐的位置和二紐的起點刻度(如25千克),在二紐的位置鉆孔,裝上形穿釘和提紐。按2中的方法依次找出3千克、35千克、4千克、45千克、5千克等刻度位置,并進一步作出每相隔01千克的刻度。4、標定精確度桿秤刻度標定

14、后,可用標準秤校準,得出自制桿秤的誤差范圍。5、活動小結。教學反思:10、制作簡易走馬燈一、教學內容:制作簡易走馬燈二、活動目的: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活動的主要內容。 2.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動手能力,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3.學習熱空氣的利用。三、教學重點難點:制作簡易走馬燈四、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實驗操作法五、教學準備8開白紙一張,紅紙,細鐵絲20CM左右,膠水,剪刀,子母扣等。六、教學過程: 1把白紙剪成一方一圓,方的為36*12CM,圓的直徑12CM,方的作圓筒,圓的作頂蓋。 2把圓筒一端邊剪成許多小齒,粘上膠水,以便貼頂蓋。 3作頂蓋上的風輪:把圓形紙中央剪出4個小窗門

15、,每個窗門半開著,方向要一致。作完之后把它粘在圓筒上。 4用細鐵絲作支架,做成雙環(huán)狀套在臺燈燈泡上,尖端頂在頂蓋的圓心處,為了耐用,圓心處可用搭扣的一片固定。 5剪粘踏飛燕奔馬圖樣。也可以用彩筆畫馬的圖形。6、調試: 把做好的走馬燈套在臺燈的支架上,打開電燈,走馬燈就會徐徐轉動。(制作前提示要求:精美,靈巧,轉動平穩(wěn),并注意安全)教學反思:11、熱風輪的制作方法一、教學內容:熱風輪的制作方法二、活動目的: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活動的主要內容。 2.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動手能力,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3.思索空氣對流現象。三、教學重點難點:思索空氣對流現象。四、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實

16、驗操作法五、教學準備15瓦平底燈泡連圓木燈座一只,250mm鐵絲一段,大頭針一根,撳鈕一粒,空可樂瓶一只,易拉罐底殼一塊,502膠水。六、教學過程:1、空氣的對流可以形成風,在火爐上方放上一片又薄又輕的紙片,紙片會向上飄動;滑翔機之所以能在天空中飛翔,也是受到了暖氣流的作用。2、下面我們來做一個利用暖氣流使風輪轉動的熱風輪。3、制作方法: 制作風輪:在易拉罐底殼上按圖一畫好(實線為剪切線、虛線為折線),剪下折好,并在它的圓心處裝上撳鈕。如果找不到易拉罐底殼,也可用直徑60mm的圓卡紙?zhí)娲?制作支架:用502膠水將大頭針粘在鐵絲一端,另一端彎成一個小圓圈套進燈座上,同時用燈罩卡子固定。制作外罩

17、:剪去可樂瓶的頂部和底部,并在下部開幾個長方形的通風口,做成外罩。 熱風輪的裝配與調試:參照圖三,裝上燈泡和風輪,套上外罩,點亮電燈,熱風輪便開始旋轉起來。4、原理探究: 點亮電燈,熱風輪自動旋轉起來;熄滅電燈,熱風輪就停了下來。這一切是不是很有趣呢?那么,這到底是什么原理呢?那是因為,空氣受熱膨脹,熱空氣的比重比冷空氣小。由于燈周圍的空氣受熱上升,下面的冷空氣進行補充,如此循環(huán)形成對流,推動了風輪的轉動。 大家還可以動手做一下,看看熱風輪如果不用外罩,會不會轉動?能不能利用這個熱風輪做成一個走馬燈?其實,熱風輪不用外罩也可以,但是效果不如用外罩明顯,因為相比較而言,不用外罩的話對流就不夠集中

18、。如果要把它改裝成一個走馬燈,只要選一張透明的薄紙,畫上圖畫,按風輪的外徑圍成一個圓紙筒粘在熱風輪的周圍,走馬燈就做成了,大家試試吧。教學反思:12、簡單潛水艇的制作一、教學內容:制作簡單的潛水艇。二、活動目的: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活動的主要內容。 2.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動手能力,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3.能自主地控制簡單潛水艇的沉浮。三、教學重點難點:能自主地控制簡單潛水艇的沉浮。四、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實驗操作法五、教學準備一個有窄口的塑料瓶、黏土、一段塑料軟管、幾個硬幣、膠帶。六、教學過程:1.在塑料瓶的一側挖二三個洞。在瓶子的同一側,用膠帶把三四個硬幣固定上去。這些硬幣

19、有重量,可使?jié)撍鲁痢?2.把塑料軟管放入塑料瓶的窄口里,再用黏土把軟管和瓶口的縫隙封好。 3.把這個玩具潛水艇放到一盆水里,讓潛水艇灌滿水。 4.從軟管把空氣吹入潛水艇。在你吹氣的時候,潛水艇內的水會從洞口被逼出來。 5.當潛水艇充氣到一定程度時,它會慢慢升到水面上。 你只要控制潛水艇內空氣的量,就可以使?jié)撍г谒懈〕亮?。怎么會這樣?空氣的重量比水輕,當你把潛水艇裝滿氣時,潛水艇變得比水還輕,所以會上升到水面上。教學反思:13、制作潛望鏡一、教學內容:制作潛望鏡二、活動目的: 1.能制作出簡易的潛望鏡。 2.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動手能力,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3.嘗試構思創(chuàng)造方案。三、

20、教學重點難點:能制作出簡易的潛望鏡。四、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實驗操作法五、教學準備一塊30×40厘米的硬紙板;兩面10×7.5厘米的小鏡子;膠紙;一個圓規(guī);一把剪刀;一把鋒利的小刀;鉛筆;尺子。六、教學過程:1.在硬紙板上畫三條平行線,從一條長邊開始,每隔7.5厘米畫一條線。在距頂部7.5厘米處畫一橫線,剪掉標有×的小正方形(如圖)。另一端標的地方剪一個直徑大約為4厘米的圓孔。 2.沿三條鉛筆線折疊做成一個長方形盒子,用膠紙把兩面鏡子固定在盒子里面,使鏡面對著鏡面并與盒子成45度角。3.在盒子底部粘一硬板紙作底,把剪下來的小方形粘在頂部。潛望鏡就做好了。3、做

21、潛望鏡只需要兩面一樣大的小方鏡和一塊硬紙板。假如你的小鏡子長十厘米,寬七厘米,這樣,你就應該準備一張寬4×7=28厘米的硬紙板。紙板的長度可以根據條件自己決定。紙板長一些,潛望鏡就可以做得高一些。4、在紙板上劃出三條平行線,象圖中所表示的一樣,每條線之間的距離都是七厘米。把涂黑的部分剪去。用刀子沿著虛線劃一個痕跡(注意不要劃透)。然后,利用桌邊折一下,這樣就做成一個長方形的盒子,用牛皮紙把它粘好。5、用白膠布把小鏡子象下圖中那樣粘好(要使小鏡子和長紙盒之間的交角等于45°)。兩面小鏡子平行對好。這樣,一個潛望鏡就做成了。如果你手中的小鏡子不足十厘米長,你可以根據勾股定理來算

22、一算紙盒的尺寸,條件是保證鏡面和紙盒之間的夾角為45°。教學反思:14、自制小噴泉一、教學內容:自制小噴泉二、活動目的: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活動的主要內容。 2.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動手能力,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3.思索為什么瓶子里的水會噴出來。三、教學重點難點:思索為什么瓶子里的水會噴出來。四、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實驗操作法五、教學準備一個帶有瓶塞的廣口瓶,并端來一盆水和一個空盆,兩根長短不同的細玻璃管,其中較短的玻璃管的一端有噴嘴六、教學過程:首先在瓶塞上鉆上兩個直徑與玻璃管粗細一樣的小孔,把玻璃管插入孔中。然后,在瓶中放適量的水.把帶有細玻璃管的瓶塞蓋上并擰緊,

23、短管在瓶里伸得長些,長管在瓶里伸得短些。最后她把瓶子倒過來。讓短管的一端浸在盛滿水的盆里,長管的一端放在無水的空盆里。只見盆里的水通過細玻璃管噴射而出,這樣,小噴泉就制成了。教學反思; 15、延時滴灌器一、教學內容:制作延時滴灌器二、活動目的: 1.進行節(jié)約用水的教育。 2.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動手能力,制作一個延時滴灌器。三、教學重點難點:制作延時滴灌器四、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實驗操作法五、教學準備1.廢棄輸液管一根;2.空飲料瓶一個;3.10mm螺母一個;4.毛巾一條。六、教學過程:1、就地取材,將一個飲料瓶放在窗臺,輸液管一端插進瓶中,另一端放到花盆中。在管子的中間折一下,用螺母套住

24、。用于調節(jié)水滴的大小,改變流速。2、制作過程中注意瓶子這頭兒要高于花盆。在飲料瓶中灌上滿滿的一瓶水,調節(jié)螺母高低,改變水滴大小,控制流量。水可以一滴一滴地流進花盆里。有了這個滴灌器,您就放心大膽的走吧,出門幾天都不怕。另外,在冬季有暖氣時,也可用于調節(jié)房間的濕度。輸液管一端在飲料瓶中,置于窗臺,另一端放暖氣片的毛巾上,注了水的毛巾加熱后會將水蒸氣不斷的散發(fā)到房間里,可以起到改變屋內濕度的作用。預防感冒噢!3、這種簡易的滴灌器有幾個特點:流量小,時間長,持續(xù)穩(wěn)定,節(jié)約用水。水可以一滴一滴,源源不斷的流入所需要的地方。 16、制作一個有趣的扣扣罐一、教學內容:制作一個有趣的扣扣罐二、活動目的: 1

25、. 進一步認識聲音是怎么產生的。 2.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動手能力,制作一個有趣的扣扣罐。三、教學重點難點:制作一個能發(fā)聲的扣扣罐四、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實驗操作法五、教學準備棉線、扣子六、教學過程:第一步:利用棉線穿過皮筋后對折,棉線兩端合并后穿入紐扣的一個孔。第二步:棉線帶著皮筋穿過紐扣,讓紐扣套在皮筋的正中間,看起來象是紐扣長了耳朵。第三步:兩個小朋友合作,用另一根皮筋在罐子底部纏繞,把紐扣的兩個耳朵固定在罐子底部兩側。第四步:將棉線穿過紐扣的另一個孔,繩子兩端合并,成為雙繩。第五步:在雙繩上每隔一段打一個結。第六步:用拇指和食指輕捏著繩子往下滑動,就可以讓扣扣罐發(fā)出聲音了。教學反思

26、: 17、 制作簡易樂器一、教學內容:制作皮筋琴、牧神笙、嗚嗚板、石笛子、玻璃木琴。二、活動目的: 1.能制作發(fā)音較準的樂器。 2.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動手能力,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3.培養(yǎng)學生的樂感。三、教學重點難點:能制作發(fā)音較準的樂器。四、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實驗操作法五、教學準備大吸管一支、小吸管(5公分長)1支、牙簽1支、剪刀、膠帶、描圖紙。塑膠碗、塑膠袋、橡皮筋、筆或筷子。六、教學過程: (一)皮筋琴的制作:材料準備: 有蓋的紙盒1只、較硬的紙(比如香煙盒或撲克牌的紙)1張、相同的皮筋4根、一元硬幣1枚、大頭針、小塑料片、剪刀、尺、筆、膠水。 制作過程: 1從硬紙上剪下一條4

27、厘米寬度的紙,紙的長度是紙盒的寬度的兩倍;如果紙的長度不夠,可以剪兩條與紙盒寬度一樣的紙; 2將紙折成一個邊長是1厘米的長三棱形,多余的一邊用膠水粘在另一個面上; 3將紙盒的底部朝上,在紙盒的中央放一枚硬幣,沿硬幣畫一個圓。用大頭針沿圓孔扎出密集的小孔,使圓形部分脫落; 4將兩條三棱形的紙分別粘在紙盒(有孔的一面)的兩端,做成弦馬(琴架); 5將皮筋套在紙盒上,用小塑料片輕輕撥動皮筋,發(fā)出聲音; 6調整皮筋的松緊,使皮筋分別發(fā)出“ 1.2.3.4”四個不同音節(jié)的聲音。 注意事項: 1為了能將硬紙折成菱形,可以先用尺在紙上畫出直線,將紙畫成寬度為 1厘米,長度不變的四等份;用尺和大頭針沿直線劃一

28、下,使紙能夠沿著痕跡輕松地折起來; 2防止皮筋的滑動,可以分別在支架上剪四個小缺口。 (二)牧神笙的制作方法:材料準備: 幾段竹子或中空的塑料管、橡皮泥或黏土、膠帶、剪刀。 制作過程:1將竹子或塑料管切成不同的長度 (在5厘米20厘米之間)。 2把一塊塊橡皮泥或黏土塞入管子的末端,或用膠帶把末端封起來。 3依照管子的長度排列;最短的在一端,最長的在另一端。把沒有橡皮泥或黏土的那一邊排成一直線,再用膠帶把排好的管子固定好。 4把管子上有開口的那一邊放在你的下嘴唇上,再輕輕地吹氣,使氣流吹過管口。 (三)其他一些小樂器的設計制作1樂器名稱:制作響笛 材料準備:一個紙板筒、一根織針、一塊軟木塞 制作

29、過程及方法: (1)把一根織針插進一塊軟木塞里。 (2)再把軟木塞推進一個紙板筒里。 演奏方法:在紙板筒頂端的側面吹氣,時而拉動織針,使軟木塞上下移動。 2樂器名稱:嗚嗚板 材料準備:木板、繩子、美工刀、電鉆、砂紙 制作過程及方法: (1)將木板用刀削成平滑的、像機翼的形狀。然后再用砂紙打磨光滑。 (2)用鉆打一個穿繩子的孔。 (3)將繩子打結。 演奏方法:拿到寬敞的地方旋轉。玩時確信沒有人和物,然后再轉。 3樂器名稱:石笛子 材料準備:河灘上帶孔的小石頭 制作過程及方法: 到河灘上或海岸邊尋找?guī)Э椎男∈^,石孔的直徑應該為 1至2厘米左右。 演奏方法:用嘴唇堵住石孔的下半部分,對準石孔的上角

30、用力吹。 4樂器名稱:玻璃木琴 材料準備:玻璃杯4個、水、木制湯匙 制作過程及方法: 找4個大小和形狀差不多的玻璃杯。把其中一個杯子裝快要滿的水。第二個杯子里裝水到離杯口約2厘米的地方。第三個杯子里裝水到離杯口約4厘米的地方。第四個杯子里不要裝水。 演奏方法:用一根木制湯匙輕輕敲打每個玻璃杯的側邊。每個玻璃杯會發(fā)出不同的音調。 5樂器名稱:會唱歌的酒杯 材料準備:一只倒入 2厘米高水的酒杯演奏方法:制造音樂的方法是摩擦酒杯的邊緣。在酒杯里倒入 2厘米高的水。用手把玻璃杯的底座壓在桌上。把另一只手的三根手指弄濕;用這根手指輕輕地、慢慢地摩擦杯口的邊緣。提示:你可以比較用力地摩擦或是比較輕地摩擦,

31、直到你發(fā)現自己可以使杯子發(fā)出清楚的音調為止。 6樂器名稱:單弦“古箏”材料準備:一段釣魚的尼龍線、一塊木板 (約3厘米厚、6090厘米長)、一根釘子、一把鐵錘、一個小桶、重物(如一些小石頭)、2塊小木板(大小、形狀和冰棒差不多)制作過程及方法: (1)木板的一端釘入一根釘子,要釘牢。 (2)把尼龍線的一端綁在釘子上。 (3)把木板平放在桌子上,再把綁在釘子上的線拉過來,讓線垂在桌邊。 (4)把小桶綁在垂下的線上。 (5)現在彈一彈線。你會聽到很小的聲音,因為線在大木板上摩擦,不能自由振動。 (6)為了讓線和大木板隔開,把兩塊小木板從側邊立起來,放在線的兩端。 (7)現在在線上彈幾下,聽一聽發(fā)出

32、的聲音。 (8)改變小桶里的重量,再彈一彈線。聽聽音調的變化。 (9)保持桶內重物的量,但把兩個支撐的木片移得近一點,然后再撥一撥線。當兩塊木片之間的線長度越來越短時,音調也會越來越高。 7樂器名稱:蘆笛 材料準備:普通的吸管一根、剪刀一把 制作過程及方法: 把吸管的一端壓平,兩個角剪掉。 演奏方法:把剪好的那一邊輕輕地放在你的嘴唇之間,然后輕輕地吹。 8樂器名稱:搖鈴 材料準備:準備一些小東西,如小石子、生的米粒、紐扣、螺絲釘、螺絲帽、回形針、彈珠、塑料小顆粒、干燥的豌豆、圖釘 制作過程及方法: 把其中一種小東西倒一點到瓶子里,然后把瓶子搖一搖。接著再輪流放入其他的小東西,看看哪一種東西可以

33、發(fā)出最好的聲音。當你找出最喜歡的聲音后,就把蓋子用膠帶封死,并把瓶子涂上你喜歡的圖案做裝飾。 9樂器名稱:鼓 材料準備:空的容器 (如塑料盒)、厚紙板卷成的棒子、塑料提袋、堅固的繩子、膠帶、剪刀、細棒子 制作過程及方法: (1)把塑料提袋從側邊剪開,攤成一大張。 (2)把一個容器放在塑料紙上,然后沿著容器的邊緣剪下,但要多留7厘米10厘米的寬度。 (3)請一位同學幫你把剪好的塑料紙放在容器上并拉緊。 (4)把塑料紙拉緊時,就用繩子把塑料紙綁牢,或用膠帶把塑料紙固定好。演奏方法:用手指在鼓面上拍,或用細棒子敲打 教學反思:18、制作萬花筒一、教學內容:制作萬花筒二、活動目的: 1.能制作出可以看到美麗花型的萬花筒。 2.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動手能力,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3.進一步認識反射和折射現象。三、教學重點難點:能制作出可以看到美麗花型的萬花筒。四、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實驗操作法五、教學準備1舊手電筒玻璃片三片(直徑要相同,最好有一片是磨砂的); 2硬紙板圓筒一個(可用裝薯條的紙筒代替); 3綠豆大米大小的彩色的小碎玻璃渣以及彩色透明的塑料膠片碎渣東10幾粒(大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