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上第18課《斜塔上的實驗》教案13_第1頁
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上第18課《斜塔上的實驗》教案13_第2頁
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上第18課《斜塔上的實驗》教案13_第3頁
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上第18課《斜塔上的實驗》教案13_第4頁
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上第18課《斜塔上的實驗》教案13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6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下載后(可任意編輯) 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上第18課斜塔上的實驗教案13 十八 斜塔上的實驗 亨利·托馬斯 達納·李·托馬斯 教學目標 1.領會文章的巧妙構思。 2.了解意大利著名物理學家伽利略的事跡。 3.學習伽利略勇于創(chuàng)新、為科學獻身的精神。 4.學習記敘和描寫相結合的手法。 教學重點 1.領會文章的巧妙構思 教學難點 1.學習記敘和描寫相結合的手法。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意大利有一座塔比較有名,你知道是什么塔嗎?(出示斜塔的照片,介紹相關知識)曾經(jīng)有位著名的科學家在此做過實驗,他就是意大利偉大的物理學家和天

2、文學家伽利略,那么今天我們所學的斜塔上的實驗就是一篇介紹伽利略生平的人物傳記的節(jié)選。(出示伽利略的照片)首先,請大家說一說你所了解的伽利略以及你所了解的人物傳記的相關知識? 1.組織學生發(fā)言。 (同學自由發(fā)言??梢圆捎孟迺r介紹,前面已發(fā)言的內容,后面發(fā)言的同學就不要重復,只要進行補充即可。) 2.明確: (1)比薩斜塔在意大利西部古城比薩城內。建于1174年。塔體共8層,高54.5米。該塔建至第3層時,發(fā)現(xiàn)地基開始傾斜。當整座塔體完工后,塔頂中心線已偏離塔體垂直中心線2米左右。由于該塔“斜而不塌”,名聲大噪。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自由落體試驗,比薩斜塔更加有名了。 (2)人物傳記往往是通過

3、對人物事跡的描述來表現(xiàn)人的思想性格、品行操守的,寫法上或片言居要,開篇點示人物的某一精神品質,以此作為組材的總綱,再記敘與其人相關的事件,來對這一品質加以形象的印證;或分寫幾件事,來表現(xiàn)其人的不同側面,展示其人性格的幾個方面。 (3)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意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哲學家,近代實驗科學的先驅者。1590年,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了“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的著名實驗,從此推翻了亞里斯多德“物體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學說,糾正了這個持續(xù)了1900年之久的錯誤結論。1609年,伽利略創(chuàng)制了天文望遠鏡(后被稱為伽利略望遠鏡),并用來觀測天體,他發(fā)現(xiàn)了

4、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并親手繪制了第一幅月面圖。1610年1月7日,伽利略發(fā)現(xiàn)了木星的四顆衛(wèi)星,為哥白尼學說找到了確鑿的證據(jù),標志著哥白尼學說開始走向勝利。為了紀念伽利略的功績,人們把木衛(wèi)一、木衛(wèi)二、木衛(wèi)三和木衛(wèi)四命名為伽利略衛(wèi)星。人們爭相傳頌:“哥倫布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伽利略發(fā)現(xiàn)了新宇宙”。 二、學生自由朗讀,掌握字詞 1.注音:(投影) 祈禱 qí 粗糙 co 倔強 jué jiàng 卷帙 juàn zhì 妥協(xié) tu xié 不屑 xiè 嘀嗒 d 嘀咕 dí 噓 sh 赫赫 hè hè 2.

5、釋義: 漫不經(jīng)心:隨隨便便,不放在心上。漫,隨便 心不在焉:心思不在這里,思想不集中。焉,代詞,這里。 默默無聞 :不出名;不為人知道。 妥協(xié): 用讓步的方法避免沖突或爭執(zhí)。 一勞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辦好,以后就不再費事了。逸,安樂,安閑。 興高采烈 :形容高興的樣子。興,興致。采,神采,精神。烈,旺盛。 不折不扣: 不打折扣,表示完全,十足,徹底。 三、解題 1.你覺得課文的標題斜塔上的實驗好嗎?如果你覺得好,請你結合課文內容談談你的理由。如果你覺得自己有一個更合適的標題,請你寫下來,也要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你的理由。(可結合課后練習) 教師總結歸納:根據(jù)交流情況,適時點撥指導,明確要點如下:

6、 (1)文章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擬題 (2)課文的標題“斜塔上的實驗”突出伽利略一生最重大的發(fā)現(xiàn)。 “追求真理的道路”提示讀者注意伽利略一生是怎樣不斷地追求真理的。 “學習大自然這本寶書”書直接點明伽利略發(fā)現(xiàn)真理的主要方法和途徑。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能結合課文,言之成理即可。教師對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作出適當適時的評價與鼓勵。對于要點的明確,教師要注意側重正確的引導過程,讓學生明確要點源于學生自身的發(fā)現(xiàn)。) 四、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1.讀課文,給課文劃分結構,并準備復述課文主要內容。 明確: 全文是按照“擺動掛燈的啟示(17)孩子和學生時代(812)比薩斜塔上的實驗(1319)”的思路展

7、開的。 2.“斜塔上的實驗”是伽利略一生最重大的發(fā)現(xiàn),請同學閱讀課文1319節(jié),思考: (1)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進行了怎樣一個實驗? (兩個重量不同的鉛球,同時從塔頂落下。 (2) (1) 實驗的結果怎樣? (這兩個重量不同的鉛球,同時落到地下。) (3)這個實驗要證明一個什么問題呢? (自由落體定律) 3課文中除了寫伽利略發(fā)現(xiàn)自由落體定律外還重點寫了他的另一個發(fā)現(xiàn),請同學閱讀課文節(jié),思考: (1)這一部分寫了伽利略發(fā)現(xiàn)的實驗原理是什么? (自然節(jié)奏原則) (2)目前你知道的它的應用領域是哪些? (時鐘計時 計數(shù)脈搏 計算日食 推算星辰的運動) (3) 為什么伽利略能從一個不起眼的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擺

8、動的節(jié)奏原則呢?他的哪些行為對你有所啟發(fā),找出文中的相關語句來回答。 (如一個教堂司事,剛注滿一盞從教堂頂上懸掛下來的油燈,漫不經(jīng)心地讓它在空中來回擺動。擺動著的掛燈鏈條的嘀嗒聲驚擾了這個學生,引起他一連串的思考。 “漫不經(jīng)心”寫出了教堂司事對掛燈鏈條的擺動早已熟視無睹,然而正是這人們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卻“驚擾了”伽利略,“引起他一連串的思考”,這一對比足見伽利略是多么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愛思考問題。 他的感覺正確嗎?如果正確,那他就是發(fā)現(xiàn)了奇跡。他決定立刻回家,馬上去弄明白究竟是看花了眼,還是發(fā)現(xiàn)了大自然的一個偉大真理。 這是承上啟下的一個過渡句,承接前面靈感的產(chǎn)生,引出下面的實驗。表明伽利略不但善于

9、發(fā)現(xiàn)問題、愛思考問題,還慣于用實驗來檢驗真理。) 4習慣是從小養(yǎng)成的,那么伽利略在孩子和學生時代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閱讀課文1319節(jié),為孩童和學生時代的伽利略“畫個像”,看看他身上有哪些優(yōu)點值得我們學習? 明確:小伽利略是個善于觀察、喜歡幻想、樂于動手的孩子,這些特點正是他“熱愛科學”、“決定以科學為終身事業(yè)”的基礎。 五、寫作特點(1)一構思巧妙: 本文是一篇介紹伽利略的人物傳記,而人物傳記一般都按時間順序寫,而這篇課文為什么首先描寫伽利略發(fā)現(xiàn)“擺”的規(guī)律的經(jīng)過? 明確:課文首先描寫了伽利略發(fā)現(xiàn)擺的規(guī)律的經(jīng)過,寫得引人入勝,這就一下子抓住了讀者。然后再回過頭來略寫伽利略孩童和學生時的情況

10、,接著重點寫伽利略發(fā)現(xiàn)自由落體定律的情況這樣構思全文,不僅使讀者清楚地了解到伽利略的生平和前期的兩個重大發(fā)現(xiàn),而且讀來感到波瀾起伏,興趣盎然 六、作業(yè) 1完成與課堂同行相關練習 2參照課文內容,以“斜塔實驗的前夜”為題寫一個小課本劇。 時間:伽利略做斜塔上的實驗的前夜 地點:實驗室一角、校園一角、家中、家門口 人物:伽利略、伽利略的學生、同事、親屬各一人。 情節(jié)、對話、舞臺提示自擬 第二課時 一、復習上節(jié)課內容 1請同學復述課文內容 二、課文探究 1課文所寫的兩個發(fā)現(xiàn),實際上就是知識創(chuàng)新。你能不能從伽利略的實際中總結出幾條關于知識創(chuàng)新的經(jīng)驗,并用恰當?shù)恼Z句表述出來。 明確:不輕易相信權威,不斷

11、實驗,勤于思考,將每一事物都放在自己的感官和思索的考察之下。 2在上節(jié)課對于伽利略我們已經(jīng)有了初步了解,現(xiàn)在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文,假設:你是伽利略的導師,請你為他寫一個恰當?shù)脑u語。 明確:勇于創(chuàng)新、善于探索,熱愛科學,不怕權威,勤于思考,不斷實驗,可以讓同學結合文中具體的語段來說明。 三、寫作特點(2)記敘與描寫相結合 1本文的寫作除了構思巧妙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記敘和描寫相結合,不知大家喜歡哪一處描寫?讀出來并說明為什么。 明確: 如:第1節(jié)描寫教堂里的氣氛,用有聲寫無聲,用一條鏈條的擦碰聲襯托出教堂大廳的安靜氛圍。 第15節(jié)的描寫把學生的反對,教授的壓制寫得很真實,讓人有一種壓力, 而伽

12、利略就是在這樣巨大的壓力下堅持自己的實驗,這種精神很難得。 第17節(jié)對觀察比薩斜塔實驗隊伍的描寫更加渲染了教授們幸災樂禍的神情和伽利略堅信科學的精神。 這就使文章生動形象、令人愛讀。開頭和結尾的場面描寫,起著營造氣氛的作用,表現(xiàn)了伽利略的求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 四、拓展延伸 1伽利略不相信權威,敢于挑戰(zhàn)權威,但是,當他在權威面前,或者權威站在他面前,他與權威又會是什么樣子呢?請同學設想一下在那種“不講科學”的風氣盛行的情況下,伽利略是如何面對權威的,參照課文內容,以“斜塔實驗的前夜”為題寫一個小課本劇。(幻燈展示) 時間:伽利略做斜塔上的實驗的前夜 情境1(實驗室里) 旁白: 伽利略的同事: 伽

13、利略: 情境2(校園一角) 旁白: 伽利略的學生: 伽利略: 情境3(伽利略的家) 旁白: 伽利略的親人: 伽利略: 情境4(伽利略家門前) 旁白: 皇家科學院的特使: 伽利略: (情節(jié)、對話、舞臺提示自擬,可以讓學生小組合作表演) 老師贈言:科學的靈感,決不是坐等可以等來的。如果說,科學上的發(fā)現(xiàn)有什么偶然的機遇的話,那么這種“偶然的機遇”只能給那些學有素養(yǎng)的人,給那些善于獨立思考的人給那些具有鍥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會給懶漢。-華羅庚(中國) 2其實在科學發(fā)展史上像伽利略這樣的科學家有很多,你最喜歡的科學家是誰呢? (如牛頓,英國偉大的數(shù)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自然哲學家。他是科學史上的一

14、顆璀璨的明珠,推動了我們人類的進步,可他的偉大正來自于平凡的生活。這正如他所說:“無窮無盡的知識之海,我不過是個海邊撿貝殼的小童?!保?五、課堂小結 斜塔上的實驗是一篇寫伽利略生平的人物傳記的節(jié)選。本文描述了伽利略的兩個重大發(fā)現(xiàn)和他孩童時候及學生時代的情況,表現(xiàn)了他善于發(fā)現(xiàn)和思考問題,并善于用實驗來檢驗發(fā)現(xiàn)的創(chuàng)新精神,以及不輕信權威,堅持用實驗來檢驗真理、探索真理的科學思想和熱愛科學、勇于創(chuàng)新、甘為科學奉獻終身的精神。 文章構思巧妙。它沒有按一般人物傳記以時間為順序的寫法,而是從描寫人物經(jīng)歷中最典型的一個場面落墨,迅速地吸引住讀者。 本文在記敘中加入了適當?shù)拿鑼?,這種表達方法使文章生動形象、令人愛讀,不僅讓我們充分了解到伽利略在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過程中的相關細節(jié),而且還感受到伽利略重大發(fā)現(xiàn)背后的巨大壓力,更突現(xiàn)出伽利略不怕威脅、勇于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 六、激情結語: 同學們,如果說科學是一架天平的話,真理往往被埋得很深,但它象沙里的金子一樣,總有一天會被人們發(fā)現(xiàn)。而權威往往高高在上,像一只斷了線的氣球一樣,經(jī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