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平衡的移動_第1頁
化學平衡的移動_第2頁
化學平衡的移動_第3頁
化學平衡的移動_第4頁
化學平衡的移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據(jù)報道,在300 、70 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氫氣合成乙醇已成為現(xiàn)實。2CO2(g)6H2(g) CH3CH2OH(g)3H2O(g)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使用CuZnFe催化劑可大大提高生產(chǎn)效率B反應需在300 進行可推測該反應是吸熱反應C充入大量CO2氣體可提高H2的轉(zhuǎn)化率D從平衡混合氣體中分離出CH3CH2OH和H2O可提高CO2和H2的利用率 2已知反應:2SO2(g)O2(g) 2SO3(g)H<0。某溫度下,將2 mol SO2和1 mol O2置于10 L密閉容器中,反應達平衡后,SO2的平衡轉(zhuǎn)化率()與體系總壓強(p)的關系如圖甲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由圖甲知,

2、A點SO2的平衡濃度為0.4 mol·L1 B由圖甲知,B點SO2、O2、SO3的平衡濃度之比為212C達平衡后,縮小容器容積,則反應速率變化圖象可以用圖乙表示D壓強為0.50 MPa時不同溫度下SO2轉(zhuǎn)化率與溫度關系如丙圖,則T2>T1 3.已知:H2(g)I2(g) 2HI(g);H<0。有相同容積的定容密閉容器甲和乙,甲中加入H2和I2各0.1 mol,乙中加入HI 0.2 mol,相同溫度下分別達到平衡。欲使甲中HI的平衡濃度大于乙中HI的平衡濃度,應采取的措施是 ()A甲、乙提高相同溫度B甲中加入0.1 mol He,乙不變C甲降低溫度,乙不變D甲增加0.1 m

3、ol H2,乙增加0.1 mol I24.溫度和壓強對反應XY2Z的影響如圖所示。圖中橫坐標表示溫度,縱坐標表示平衡時混合氣體中Z的體積分數(shù)。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上述可逆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BX、Y、Z均為氣態(tài)CX和Y中只有一種為氣態(tài),Z為氣態(tài)D上述反應的逆反應的H>0 5.圖是NO2(g)CO(g) CO2(g)NO(g)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示意圖。一定條件下,在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當改變其中一個條件X,Y隨X的變化關系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一定條件下,向密閉容器中加入1 mol NO2(g)與1 mol CO(g)反應放出234 kJ熱量B若X

4、表示CO的起始濃度,則Y表示的可能是NO2的轉(zhuǎn)化率C若X表示溫度,則Y表示的可能是CO2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D若X表示反應時間,則Y表示的可能是混合氣體的密度6一定溫度下,在三個容積相同的密閉容器中,對反應I2(g)H2(g) 2HI(g)進行甲、乙、丙三組實驗,實驗起始時容器內(nèi)各組分的物質(zhì)的量見下表,一段時間后,反應達到平衡。 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物質(zhì)甲 乙 丙 I2(g) 1 mol 2 mol 1 mol H2 1 mol 1 mol 2 mol A反應速率:乙>甲B反應速率:乙>丙CI2的轉(zhuǎn)化率:丙>甲DHI的平衡濃度:乙>甲7在10 L密閉容器中,A、B、C三種

5、氣態(tài)物質(zhì)構成了可逆反應體系;某溫度時,A、B、C物質(zhì)的量與時間的關系如圖一,C的百分含量與溫度的關系如圖二。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A04 min時,A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1 mol/(L·min)B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KC由T1向T2變化時,v正>v逆 D此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8在恒溫條件下,有甲、乙兩容器,甲容器為體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乙容器為一個帶有理想活塞(即無質(zhì)量、無摩擦力的剛性活塞)的體積可變的密閉容器,兩容器起始狀態(tài)完全相同,都充有C氣體,若發(fā)生可逆反應C(g) A(g)B(g),經(jīng)一段時間后,甲、乙兩容器反應都達到平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平衡時C的轉(zhuǎn)

6、化率:乙>甲B平衡時C的體積分數(shù):乙>甲C反應速率:乙>甲D平衡時A的物質(zhì)的量:甲>乙 9 4.0 mol PCl3和2.0 mol Cl2充入體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下述反應:PCl3(g)Cl2(g) PCl5(g)。達到平衡時,PCl5為0.80 mol,如果此時移走2.0 mol PCl3和1.0 mol Cl2,在相同溫度下再達平衡時PCl5的物質(zhì)的量是()A0.8 mol B0.4 molC小于0.4 mol D大于0.4 mol,小于0.8 mol10.在一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N23H22NH3,達到平衡后,只改變某一個條件時,反應速率與反應時

7、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時間段是_(填選項)。At0t1Bt1t2Ct2t3 Dt3t4Et4t5Ft5t6 (2)t1、t3、t4時刻分別改變的一個條件是(填選項)A增大壓強B減小壓強C升高溫度D降低溫度E加催化劑F充入氮氣 t1時刻_;t3時刻_;t4時刻_。(3)依據(jù)(2)中的結論,下列時間段中,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_(填選項)。At0t1Bt2t3 Ct3t4 Dt5t6(4)如果在t6時刻,從反應體系中分離出部分氨,t7時刻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請在圖中畫出反應速率的變化曲線。(5)一定條件下,合成氨反應達到平衡時,測得混合氣體中氨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20%,則反應

8、后與反應前的混合氣體體積之比為_。 【正確解答】本題考查考生對曲線的分析能力。從圖象可知,溫度越高,Z的體積分數(shù)越大,說明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正反應方向是吸熱反應,A、D錯;從圖中所作的等溫線可知,壓強越大,Z的體積分數(shù)越小,即增大壓強,平衡逆向移動,逆反應方向是氣體體積縮小的方向,所以Z必為氣體,又因Z的體積分數(shù)發(fā)生了變化,說明除Z為氣體外,還有其他氣體,故X、Y中必有氣體,且只有一種,B錯,C正確。答案:C 10. 解析:(1)根據(jù)圖示可知,t0t1、t2t3、t3t4、t5t6時間段內(nèi),v(正)、v(逆)相等,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2)t1時,v(正)、v(逆)同時增大,且v(逆)增大

9、得更快,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所以t1時改變的條件是升溫。t3時,v(正)、v(逆)同時增大且增大量相同,平衡不移動,所以t3時改變的條件是加催化劑。t4時,v(正)、v(逆)同時減小,但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所以t4時改變的條件是減小壓強。 易錯起源1、 化學平衡移動的判斷 例1將等物質(zhì)的量的F2和ClF混合,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F2(g)ClF(g) ClF3(g);H<0。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達到平衡后,保持容器的體積不變再充入ClF3氣體的瞬間,體系壓強增大,平衡右移B若c(F2)c(ClF)c(ClF3)111,則反應一定達到平衡狀態(tài)C達到平衡后,若增大容器體積,則正反

10、應速率減小,逆反應速率增大,平衡左移D平衡后再降低溫度,保持恒容,達到新的平衡,則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zhì)量增大 1一般思路2特殊情況(1)“惰性氣體”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恒溫、恒容條件:恒溫、恒壓條件:(2)當反應混合物中存在與其他物質(zhì)不相混溶的固體或液體物質(zhì)時,由于其“濃度”是恒定的,不隨其量的增減而變化,故改變這些固體或液體的量,對平衡沒影響。應用上述規(guī)律分析問題時應注意: (1)不要把v(正)增大與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等同起來,只有v(正)>v(逆)時,才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2)不要把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與原料轉(zhuǎn)化率的提高等同起來,當反應物總量不變時,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反應物轉(zhuǎn)

11、化率提高;當增大一種反應物的濃度,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時,只會使其他的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提高。(3)同等程度地改變反應混合物中各物質(zhì)的濃度時,應視為壓強的影響。 易錯起源2、化學平衡圖象 例2反應aM(g)bN(g) cP(g)dQ(g)達到平衡時,M的體積分數(shù)y(M)與反應條件的關系如圖所示。其中z表示反應開始時N的物質(zhì)的量與M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同溫同壓同z時,加入催化劑,平衡時Q的體積分數(shù)增加B同壓同z時,升高溫度,平衡時Q的體積分數(shù)增加C同溫同z時,增加壓強,平衡時Q的體積分數(shù)增加D同溫同壓時,增加z,平衡時Q的體積分數(shù)增加 1常見的圖象對于反應mA(g)nB(g) p

12、C(g)qD(g),若mn>pq且H>0(1)vt圖象(2)ct圖象(3)c或p(T)圖象化學平衡圖象題的解題思路:易錯起源3、 等效平衡例3恒溫、恒壓下,在一個可變?nèi)莘e的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A(g)B(g) C(g)(1)若開始時放入1 mol A1 mol B,到達平衡后,生成a mol C,這時A的物質(zhì)的量為_mol。(2)若開始時放入3 mol A和3 mol B,到達平衡后,生成C的物質(zhì)的量為_mol。(3)若開始時放入x mol A,2 mol B和1 mol C,到達平衡后,A和C的物質(zhì)的量分別為y mol和3a mol,則x_mol,y_mol。平衡時,B的物質(zhì)的量

13、_(選填一個編號)。(甲)大于2 mol(乙)等于2 mol(丙)小于2 mol(丁)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2 mol 1含義在一定條件下(恒溫、恒容或恒溫、恒壓),對同一可逆反應,雖然起始時物質(zhì)加入的量不同,但達到化學平衡時,同種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相同,這樣的平衡稱為等效平衡。2分類(1)恒溫、恒容,反應前后氣體體積改變的反應(n0):只改變起始時物質(zhì)的加入量,若通過可逆反應的化學計量數(shù)比換算成同一邊的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與原平衡相同,則兩平衡等效。如:按下列三條途徑,在恒溫、恒容下建立的平衡等效。 3H2(g)N2(g) 2NH3(g) 3 mol 1 mol 0 0 0 2 mol a b c

14、中應滿足:b 1,a 3。(2)恒溫、恒容,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的反應(n0):只要反應物(或生成物)的物質(zhì)的量比例與原平衡的相同,兩平衡就是等效平衡。(3)恒溫恒壓:改變起始時加入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只要按化學計量數(shù)換算成同一邊的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與原平衡相同,則達到平衡后與原平衡等效。3.等效平衡的判斷方法使用極限轉(zhuǎn)化的方法將各種情況下的起始物質(zhì)換算成相同的反應物或生成物,然后觀察有關物質(zhì)的數(shù)量是否相等或相當。解答有關“等效平衡”的題目需要注意的問題:(1)分析建立平衡的條件,是等溫、等壓還是等溫、等容。(2)分析反應的特點,反應前后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是不變、增大、還是減小。(3)分析平衡等效的要

15、求,是平衡濃度相等還是平衡混合物中某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相等。 1在300時,改變起始反應物中n(H2)對反應N2(g) + 3H2(g) 2NH3(g)+Q(Q>0)的影響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在b點達到平衡Bb點H2的轉(zhuǎn)化率最高Cc點N2的轉(zhuǎn)化率最高Da、b、c三點的平衡常數(shù)Kb > Ka > Kc2工業(yè)上采用NH3作還原劑脫氮原理為:NO(g)+NO2(g)+2NH3(g) 2N2(g)3H2O(g),煙氣以一定的流速通過,測量不同溫度下逸出氣體中氮氧化物含量,從而確定煙氣效率,右圖是兩種不同催化劑的脫氮效率曲線,判斷以下分析正確的是A上述反應的正反應為吸熱反

16、應B催化劑、分別適合于250和450 左右脫氮C曲線、最高點表示此時平衡轉(zhuǎn)化率最高D相同條件下,改變壓強對脫氮率沒有影響3在密閉容器中,放入鎳粉并充入一定量CO氣體,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Ni(s)+4CO(g) Ni(CO)4(g),已知該反應在25和80時的平衡常數(shù)分別為5×104和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上述生成Ni(CO)4(g)的反應為吸熱反應B恒溫恒壓下,向容器中再充入少量的Ar,上述平衡將正向移動C在80時,測得某時刻,Ni(CO)4 、CO濃度均為0.5 mol/L,則此時v正<v逆D恒溫恒容下,向容器中再充入少量Ni(CO)4(g),達新平衡時,CO 的百分含量將

17、增大4T時在2L密閉容器中使X(g)與Y(g)發(fā)生反應生成Z(g)。反應過程中X、Y、Z的物質(zhì)的量變化如圖-1所示;若保持其他條件不變,溫度分別為T1和T2,Y的體積百分含量與時間的關系如圖-2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容器中發(fā)生的反應可表示為:3X(g)Y(g) 2Z(g)B03 min內(nèi),v(X)0.2 molL-1min-1C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v正、v逆都增大,且重新平衡前v正v逆 D若改變條件,使反應進程如圖-3所示,則改變的條件可能是增大壓強5某溫度下,H2(g)CO2(g)H2O(g)CO(g)的平衡常數(shù)K9/4,該溫度下在甲、乙、丙三個恒容密閉容器中,投入H2(g)和CO2(

18、g),其起始濃度如表所示,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起始濃度甲乙丙c(H2)/mol·L10.0100.0200.020c(CO2)/mol·L10.0100.0100.020A平衡時,乙中CO2的轉(zhuǎn)化率大于60%B平衡時,甲中和丙中H2的轉(zhuǎn)化率均是60%C平衡時,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 mol·L1D反應開始時,丙中的反應速率最快,甲中的反應速率最慢6用CO合成甲醇(CH3OH)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CO(g)+2H2(g) CH3OH(g) H0。按照相同的物質(zhì)的量投料,測的CO在不同溫度下的平衡轉(zhuǎn)化率與壓強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平衡

19、常數(shù):K(a)K(c) K(b)K(d)B正反應速率:v(a)v(c) v(b)v(d)C平均摩爾質(zhì)量:M(a)M(c) M(b)M(d) D平衡時a點一定有n(CO):n(H2)1:27已知:CO(g)+H2O(g)=CO2(g)+H2(g)H=41kJ/mol相同溫度下,在體積相同的兩個恒溫密閉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應物發(fā)生反應相關數(shù)據(jù)如下:容器編號起始時各物質(zhì)物質(zhì)的量mol達平衡過程體系COH2OCO2H2能量的變化1400放出熱量:32.8 kJ0014熱量變化:Q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容器中反應達平衡時,CO的轉(zhuǎn)化率為80B容器中吸收的熱量O為32.8 kJC平衡時,兩容器中

20、CO2的濃度相等D容器中當CO反應速率等于H2O的反應速率時,反應可能達到平衡8在密閉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CO(g)H2O(g)CO2(g)H2(g),CO2(g)的平衡物質(zhì)的量濃度c(CO2)與溫度T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平衡狀態(tài)A與C相比,平衡狀態(tài)A的c(CO)小B在T2時,若反應處于狀態(tài)D,則一定有v正v逆C反應CO(g)H2O(g)CO2(g)H2(g)H0D若T1、T2時的平衡常數(shù)分別為K1、K2,則K1K29T時,在1 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 mol CO2和6 mol H2,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CO2(g)+3H2(g)CH3OH(g)+H2O(g) H=-49.0 k

21、J/mol測得H2和CH3OH(g)的濃度隨時間變化情況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010 min內(nèi)v(H2)=0.3 mol/(L·min)BT時,平衡常數(shù)K=1/27,CO2與H2的轉(zhuǎn)化率相等CT時,反應中當有32 g CH3OH生成時,放出49.0 kJ的熱量D達到平衡后,升高溫度或再充入CO2氣體,都可以提高H2的轉(zhuǎn)化率10向甲、乙兩個容積均為1L的恒容容器中,分別充入2molA、2molB和1molA、1molB。相同溫度下,發(fā)生反應:A(g)B(g) xC(g) H0測得兩容器中c(A)隨時間t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兩容器中反應達平衡時,平衡常

22、數(shù)K(甲)K(乙)B將乙容器升溫可使甲、乙容器內(nèi)各物質(zhì)的體積分數(shù)相同C若向甲容器中再充入2molA、2molB,則平衡時甲容器中0.78 mol/Lc(A)1.56 mol/ LDx不可能等于211一定溫度下,在2L密閉容器中發(fā)生下列反應:4NO2(g)+O2(g)2N2O5(g);已知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且體系中(單位:mol)隨時間變化如下表:時間(s)050010001500t12013.9610.0810.08t220abc下列說法一定正確的是( )A正反應為吸熱反應B如果t2t1,那么 ab=c,且a=10+0.5bC如果t2t1,那么t2達到平衡的時間介于1000s至1500s之間

23、 D如果t2t1,那么b10.0812N2(g)+3H2(g) 2NH3(g) H92.4 kJ·mol-1。恒容時, 體系中各物質(zhì)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前20分鐘反應內(nèi)放出的熱量為46.2kJB第25分鐘改變的條件是將NH3從反應體系中分離出去C若第60分鐘時反應又達到了平衡,則時段改變的條件是降低溫度D時段僅將初始投放的物質(zhì)濃度增至原來的2倍,則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增大,平衡常數(shù)不變13一定溫度下,在2L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A(g) + 2B(g) xC(g) H 0,B、C的物質(zhì)的量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2B2min后,

24、降低溫度平衡向右移動C反應開始2min內(nèi)(C) = 01mol/(L·min)D當容器內(nèi)混合氣體壓強不再改變時,反應體系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14已知甲為恒壓容器、乙為恒容容器。相同條件下充入等物質(zhì)的量的NO2氣體,且起始時體積相同。發(fā)生反應:2NO2(g) N2O4 (g) H0。一段時間后相繼達到平衡狀態(tài)。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平衡時NO2體積分數(shù):甲乙B達到平衡所需時間,甲與乙相等C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c(N2O4)/c(NO2)D若兩容器內(nèi)氣體的壓強保持不變,均說明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15相同容積的四個密閉容器中進行同樣的可逆反應:2X(g)Y(g)3W(g)2Z(g)起始時四個容

25、器所裝X、Y的量分別為:甲(X:2mol,Y:1mol) 乙(X:1mol,Y:1mol)丙(X:2mol,Y:2mol) ?。╔:1mol,Y:2mol)在相同溫度下,建立平衡時,X或Y的轉(zhuǎn)化率大小關系為AX的轉(zhuǎn)化率為:甲丙乙丁BX的轉(zhuǎn)化率為:甲乙丙丁CY的轉(zhuǎn)化率為:甲丙乙丁DY的轉(zhuǎn)化率為:丁乙丙甲 16一定條件下,在一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N2(g)3H2(g) 2NH3(g),若開始時只充入2a mol NH3,達到平衡時,混合氣體的壓強比起始時增大了40%。若同條件下開始時充入a mo N2和3a mol H2的混合氣體,求:(1)達到平衡時H2的轉(zhuǎn)化率;(2)平衡時NH3

26、在混合氣體中的體積分數(shù)。一定條件下,在一固定容積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N2(g)3H2(g) 2NH3(g),若開始時只充入2a mol NH3,達到平衡時,混合氣體的壓強比起始時增大了40%。若開始時充入a mo N2和3a mol H2的混合氣體,求:(1)達到平衡時H2的轉(zhuǎn)化率;(2)平衡時NH3在混合氣體中的體積分數(shù)。17相同溫度下,在體積相等的三個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可逆反應:2NH3(g) N2(g)+3H2(g) H+92.4kJ/mol實驗測的起始、平衡時的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容器編號起始時各物質(zhì)物質(zhì)的量/mol平衡時反應中的能量變化NH3N2H2200吸收熱量akJ013放出熱量

27、bkJ400吸收熱量ckJ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熱量關系:abB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C達平衡時H2的體積分數(shù):D中的密度不再改變時說明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18對于平衡體系mA(g)+nB(g) pC(g)+qD(g) H<0。下列結論中錯誤的是A若溫度不變,將容器的體積縮小到原來的一半,達到新平衡時A的濃度為原來的22倍,則m+n<p+qB若平衡時,A、B的轉(zhuǎn)化率相等,說明反應開始時,A、B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m:nC若m+n=p+q,則向含有a mol氣體的平衡體系中再加入a mol的B,達到新平衡時,氣體的總物質(zhì)的量等于2a molD保持其它條件不變,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19在密閉

28、容器中,將1.0 mol CO與1.0 mol H2O混合加熱到800,發(fā)生下列反應:CO(g)+H2O(g)CO2(g)+H2(g)。一段時間后該反應達到平衡,測得CO的物質(zhì)的量為0.5 mol。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800下,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為0.25B427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9.4,則該反應的H0C800下,若繼續(xù)向該平衡體系中通入1.0 mol的CO(g),則平衡時CO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為33.3%D800下,若繼續(xù)向該平衡體系中通入1.0 mol的H2O(g),則平衡時CO轉(zhuǎn)化率為66.7%20相同溫度下,甲(恒容)、乙(恒壓)、丙(恒容)3個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可逆反應:2SO2(g)+O

29、2(g)2SO3(g)H = -197 kJ/mol。實驗測得起始、平衡時的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下列正確的是容器起始各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mol達到平衡時體系能量的變化SO2O2Ar甲210放出熱量:Q1乙210放出熱量:Q2丙210.5放出熱量:Q3AQ1 =Q3<Q2B達到平衡時,乙容器中SO2的體積分數(shù)最大C平衡時,甲、乙、丙3個容器中甲的平衡常數(shù)最小D若在上述條件下,反應生成1molSO3(s),則反應放熱為98.5kJ21某可逆反應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K=。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如果升高溫度(其它條件不變),則K值減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NO2(g)+SO2(g) NO

30、(g)+SO3(g) H>0B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zhì)量保持不變,說明反應已達平衡C一定條件下達到平衡時,縮小容器體積,增大體系壓強,氣體顏色加深D使用合適的催化劑可使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和平衡常數(shù)增大22有一容積固定的密閉反應器,中間有一個可自由移動的導熱的隔板將容器分成甲、乙兩部分,分別發(fā)生下列兩個可逆反應:甲:a(g)b(g) 2c(g) H1<0、 乙: x(g)3y(g) 2z(g) H2>0起初甲、乙均達到反應平衡后隔板位于正中間,然后進行相關操作后,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絕熱下向甲中通入惰性氣體,c的物質(zhì)的量不變B絕熱下向乙中通入z氣體,反應器中溫度升高C恒溫下向甲中通

31、入惰性氣體,甲中平衡不移動,乙中X、Y的轉(zhuǎn)化率增大D恒溫下向乙中通入z氣體,y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增大23某興趣小組為探究外界條件對可逆反應A(g)B(g)C(g)D(s)的影響,進行了如下實驗:恒溫條件下,往一個容積為10 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 A和1mol B,反應達平衡時測得容器中各物質(zhì)的濃度為。然后改變不同條件做了另三組實驗,重新達到平衡時容器中各成分的濃度分別為、。針對上述系列實驗,下列結論中錯誤的是( )ABC0.050mol·L10.050mol·L10.050mol·L10.070mol·L10.070mol·L10.098mo

32、l·L10.060mol·L10.060mol·L10.040mol·L10.080mol·L10.080mol·L10.12mol·L1A由中數(shù)據(jù)可計算出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20mol1·LB可能是通過增大C的濃度實現(xiàn)的C若只是升高溫度,則與比較,可以判斷出正反應一定是放熱反應D第組實驗數(shù)據(jù)的得出,只能通過壓縮容器的體積才可以實現(xiàn)24如圖所示的裝置中發(fā)生反應2A2(g)+B2(g) 2C(g);H= -a kJ/mol(a 0),已知P是可自由滑動的活塞。在相同溫度時關閉K,向A, B容器中分別充入2mol

33、A2和1mol B2兩容器分別在500時達平衡,A中C的濃度為w1 mol/L,放出熱量 b kJ,B中C的濃度為w2 mol/L,放出熱量 c kJ。請回答下列問題:(1)此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_;若將溫度升高到700,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將_(增大、減小或不變)。(2)比較大?。簑1_ w2(填、),a、b、c由大到小的關系 _。 (3)若打開K,一段時間后重新達平衡,容器B的體積將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4)若讓A,B體積相等且固定P,在B中改充入4mol A2和2mol B2,在500時達平衡后C 的濃度為w3 mol/L,則 w1,w3的關系_。(5)能說明A中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

34、填序號,有一個或多個選項符合題意)。 a、v(C)=2v(B2) b、容器內(nèi)氣體壓強保持不變c、容器中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隨時間而變化 d、容器內(nèi)的氣體密度保持不變(6)使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是_。a、及時分離出C氣體 b、適當升高溫度c、增大B2的濃度 d、選擇高效的催化劑25氮是地球上含量豐富的一種元素,其單質(zhì)及化合物在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生活中有著重要作用。(1)一定溫度下,在1L容積恒定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 mol N2和8molH2并發(fā)生反應。10min達平衡,測得氨氣的濃度為04 mol·L1,此時氮氣的轉(zhuǎn)化率為_。若想提高氨氣的產(chǎn)率,根據(jù)化學平衡移動

35、原理,提出合理的建議_(寫出一條即可)。(2)如圖是1mol NO2(g)和1mol CO(g)反應生成lmol CO2(g)和1 mol NO(g)過程中能量變化示意圖,請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_。(3)在容積恒定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反應:N2(g)3H2(g)2NH3(g)H0,其平衡常數(shù)K與溫度T的關系如下表: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_;試判斷K1_K2(填寫“”“”或“”);NH3(g)燃燒的方程式為:4NH3(g)7O2(g)4NO2(g)6H2O(l),已知:2H2(g)O2(g)=2H2O(l) H4836 kJmolN2(g)2O2(g)=2NO2(g) H678 kJmolN2(g)3H2(g)=2NH3(g) H920 kJmol請計算NH3(g)的燃燒熱_kJmol。26氮可形成多種氧化物,如NO、NO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