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粉末混凝土(RPC)配合比設計及制品工藝控制_第1頁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配合比設計及制品工藝控制_第2頁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配合比設計及制品工藝控制_第3頁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配合比設計及制品工藝控制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活性粉末混凝土 (rpc)配合比設計及制品工藝控制楊豐尚姜偉(中鐵二十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重慶401121)摘要: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簡稱rpc)是一種新型超 高強水泥基復合材料。它具有超高的力學性質,優(yōu)異的耐久性木文重點對其配合 比例設計以及制品工藝控制進行闡述。關鍵詞:活性粉末混凝土;配比設計;工藝技術;主控項目一、設計說明木設計活性粉末混凝土: m,設計電通量小于40庫侖??箟?強度≥140mpa,抗折強度≥18 mpa,彈性模量≥48gpa,抗凍標號f600。二、依據(jù)規(guī)范標準1、客運專線活性粉末混

2、凝土(rpc)材料人行道扌肖板、蓋 板暫行技術條件(科技基2006)129號)2、新黃河特大橋活性粉末混凝土(rpc) 預制道酢板暫行技術條件三、原材料:1、水泥:堯柏特種水泥集團有限公司 蒲城分公司水泥應釆用品質穩(wěn)定、強度等級不低于42.5低堿硅酸鹽水泥或低堿 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熟料中c3a含量不應大于8%。其性能應符合gb175-2007 規(guī)定,不得使用其他品種水泥。水泥的技術要求除應滿足國家標準的規(guī)定外,還應滿足表1的規(guī)定。表1注:1當骨料具有堿一硅酸反應活性時,水泥的堿含量不應超過0.60%。2rpc用水泥的堿含量不宜超過0.60%。2、粉煤灰:韓城電廠粉煤灰粉煤灰釆用i級灰,細度&

3、amp;le;12.0%,需水量比 ≤95%,燒失量≤5.0%, cl一含量≤0.02%,含水率≤1.0%, s03 含量≤3.0%, cao 含量≤10%,游離 cao≤1.0%o3、軌道板專用摻和料:北京市鐵鋒建筑工程技術開發(fā)公司其燒失量≤6%, 需水量比≤125%, 28d活性指數(shù)≥85,氯離子≤0.02%,含水量≤30%°4、石英砂:陜西漢中骨料應采用si02含量大于97%的石英砂。石英砂分粗粒徑砂(1.250

4、.63mm )、中粒徑砂(0630.315mm )和細粒徑砂(0.3150.16mm)三個粒級。指標如表2:表2注:sio2含量按jc/t874規(guī)定檢驗。5、鋼纖維:鞍山市鐵西區(qū)龍昌鋼纖維廠所采用的鋼纖維應滿足:直徑0.18 0.23mm,長度1214mm,抗拉強度不得低于2850mpa,其他性能應滿足 jg3064-1999技術要求。6、外加劑:高性能減水劑外加劑應符合gb8076規(guī)定,并檢驗合格后方可 使用。嚴禁摻入氯鹽類外加劑,ii減水率不得低于29%,硫酸鈉含量不得犬于 2%o外加劑摻量由試驗確定。7、水:飲用水拌和物用水應符合jgj63-2006的要求??刹捎梅巷嬘脴藴?的水。當采

5、用其他來源的水時,水質標準應符合規(guī)范的要求。四、配合比選定表1r140混凝土配合比(kg/m3)六、r140混凝土的力學性能及耐久性能根據(jù)拌合物性能實驗結果,上述配 合比的拌合物性能滿足要求,是上述配合比成型力學性能試件(3d、7d、28d) 抗壓強度和耐久性能試件(28d. 56d)電通量,試驗檢測結果見表3.七、理論配 合比確定根據(jù)上述試驗結果,配合比2的工作性能及強度能滿足設計和施工要 求。因此選定配合比2作為理論配合比,理論配合比見表4.表4r140混凝土配 合比kg/ m八、主要工藝技術要求1、rpc材料的配制和灌注工藝1.1攪拌設備應為強 制式攪拌機,攪拌速度不低于45轉/分。1.

6、2 rpc材料的水膠比不應大于0.2。1.3攪拌完畢的rpc材料拌合物應在30min內灌注完畢。構件宜連續(xù)灌注, 最大間隔時間不應超過6mino1.4試件的留置與試驗rpc材料抗壓強度、抗拉強度、彈性模量、氯離子 滲透系數(shù)、抗凍融性能測定試件,應在rpc材料的澆注地點隨機抽樣制作,其 試件的取樣與留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rpc材料力學性能(含立方體抗壓強度、 彈性模量、抗拉強度)每50m3檢驗一組,批量不到50m3,按50m3考慮。每 次取樣應至少各留置兩組。2) rpc材料氯離子滲透系數(shù)與抗凍融性能每1000m3檢驗一組,批量不到 1000m3,按 1000m3 考慮。1.5在配制rpc材料

7、拌和物吋,水泥、專用摻合料干燥狀態(tài)的用量均按質 量計,稱量應準確到±l%;骨料采用干燥骨料,用量按質量計,稱量應 準確到±2%;水、外加劑的用量按質量計,稱量應準確到±0.5%o1.6投料順序應為石英砂、鋼纖維、水泥、rpc專用摻和料、水、外加劑, 干料先預攪拌5 min,加水、外加劑再攪拌4min。1.7 rpc材料拌合物坍落度應小于180mmo2. rpc材料構件養(yǎng)護。2.1成型構件需要靜停6h后,采用蒸汽養(yǎng)護,養(yǎng)護過程分為升溫、恒溫、 降溫三個階段,構件蒸養(yǎng)的溫度為80±5°c,升溫速度不應

8、犬于12°c/h, 降溫速度不應大于15°c/h,養(yǎng)護吋間不小于72小吋。撤除保溫設施時,構件表 面溫度與環(huán)境溫度之差不應超過20°co2.2構件蒸汽養(yǎng)護結束后需自然養(yǎng)護,環(huán)境溫度不應低于20°c,并對構件進 行灑水養(yǎng)護,吋間不應少于7d。2.3拆模:蒸汽養(yǎng)護結束后可以拆模,但應注意不得損壞構件的外觀并不得 造成構件的主體損傷。九、主控項目1、rpc材料抗壓、抗折強度與彈性模量必須符合表要求,并 應采用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同條件養(yǎng)護rpc材料性能要求2、試件抽樣方法檢驗數(shù)量:施工單位按條要求的留置數(shù)量全部試驗。檢驗方法:施工單位進行rpc材料抗壓強度、抗折強

9、度和彈性模量試驗。3、試驗方法rpc材料試件應以配合比、生產工藝條件、齡期相同的材料組 成同一驗收批;同一驗收批的rpc材料強度應以同批內所有各組標準尺寸試件 的強度、彈性模量測定值為代表值。1) 強度試驗方法按gb/t50081-2002規(guī)定進行,抗壓強度試件選用 100×100×100mm試件,加載速率取1.0-1.2 mpa/s;抗拉強度采用棱 柱體抗折強度試驗方法,試件選100×100×400mm試件,加載速率 取0.08mpa/so抗壓強度乘折減系數(shù),抗折強度不乘折減系數(shù)。2) 彈性模量試驗方法按gb/t

10、50081-2002進行,試件選 100×100×300mm 試件,其中加載速率應取 1.01.2 mpa/s。十、小結:按照配合比設計及制品工藝控制,圓滿完成生產任務,各項技術 指標符合設計要求。按當?shù)乜杀葍r格計算,盡管rpc的價格是普通混凝土的2.4 倍,是高強混凝土的1.95倍,采用rpc粉末混凝土仍比普通混凝土節(jié)省37.2%, 比高強混凝土節(jié)省35.6%,經濟效益是十分巨大的,rpc為優(yōu)質高強材料,具有 較高的抗拉強度及優(yōu)良的耐久性能,可大幅度減小運營養(yǎng)護工作量。采用rpc道 祚板可顯著減小構件厚度,降低二期恒載重量,減少鋼桁梁用鋼量,既改善了結 構受力,又節(jié)省了投資。參考文獻:1客運專線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材料人行道擋板、蓋板暫行 技術條件(科技基2006129號)2新黃河特大橋活性粉末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