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試驗方法PPT課件_第1頁
水泥混凝土試驗方法PPT課件_第2頁
水泥混凝土試驗方法PPT課件_第3頁
水泥混凝土試驗方法PPT課件_第4頁
水泥混凝土試驗方法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混凝土試驗方法 福州建通工程試驗檢測有限公司 張城春第1頁/共121頁n抗壓強度、軸心抗壓強度、抗彎拉強度、等。n稠度(坍落度、維勃稠度)、凝結(jié)時間、含氣量、表觀密度等。水泥混凝土試驗方法第2頁/共121頁第3頁/共121頁第4頁/共121頁混凝土由固相、氣相和液相構(gòu)成。固相由水泥水化物和砂、石子組成,氣相由不同直徑的孔隙內(nèi)的空氣組成,液相由孔隙中的水溶液組成。集料與水泥固結(jié)孔隙第5頁/共121頁1.4、主要技術(shù)指標、主要技術(shù)指標 混凝土拌和物物理性能指混凝土拌和物物理性能指標標: 稠度(稠度(坍落度坍落度、坍落、坍落擴擴展度、展度、維維勃稠度)、凝勃稠度)、凝結(jié)時結(jié)時間間、泌水、含、泌水、含

2、氣氣量、表量、表觀觀密度、配合比分析。密度、配合比分析。 硬化混凝土力硬化混凝土力學(xué)學(xué)性能指性能指標標: 抗抗壓壓強度強度、軸軸心抗心抗壓壓強度、抗強度、抗彎彎拉強度、劈裂強度、拉強度、劈裂強度、彈彈性模量。性模量。 硬化混凝土耐久性能指硬化混凝土耐久性能指標標: 抗?jié)B性、早期抗裂性、干抗?jié)B性、早期抗裂性、干縮縮性、抗性、抗氯氯離子滲透性、離子滲透性、抗抗凍凍性、受性、受壓壓徐徐變變、碳碳化、化、鋼鋼筋筋銹蝕銹蝕、抗、抗壓壓疲疲勞變勞變形、形、抗硫酸抗硫酸鹽鹽侵侵蝕蝕、堿堿骨料反骨料反應(yīng)應(yīng)。第6頁/共121頁1.5、試驗方法標準: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試驗規(guī)程JTG

3、F80/1-2004公路工程質(zhì)量檢驗評定標準公路工程質(zhì)量檢驗評定標準JTJ270-98 水運工程混凝土試驗規(guī)程JTJ268-96 水運工程混凝土施工規(guī)范GB/T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學(xué)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2-2009 普通砼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標準第7頁/共121頁試驗項目1、混凝土攪拌與現(xiàn)場取樣方法2、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試驗方法3、混凝土拌合物含氣量試驗方法4、混凝土拌合物凝結(jié)時間試驗方法第8頁/共121頁砼攪拌機第9頁/共121頁磅秤鐵鏟、鏝刀第10頁/共121頁2.1.1、混凝土攪拌 環(huán)境條件:環(huán)境

4、溫度205,濕度大于50% 材料用量:按配合比計算每盤材料質(zhì)量,拌和體積大于所需混凝土1.2倍,不少于25L。 材料用量以干燥質(zhì)量計,稱量的精確度:集料為1%,水、水泥、摻合料和外加劑為0.5%舉例: 已知配合比,試計算試拌成型7d和28d的150mm立方體配合比試件各一組按(最少按25L計算)各材料需多少?干燥狀態(tài)對指含水率小于0.5%的細骨料或含水率小于0.2%的粗骨料。第11頁/共121頁水泥=350kg/m30.025m3=8.750kg=8750g 當然還有一種計算按試塊數(shù)總體積算: 0.150m0.150m0.150m6塊1.1=0.024m30.025m3配合比 材料 水泥 砂

5、石 水kg/m3 350 653 1212 185第12頁/共121頁 攪拌程序:攪拌機具先濕潤,用同材料配比進行涮膛,加料順序為石子、砂、水泥拌勻徐徐加水,攪拌2min ,加完水繼續(xù)攪拌2min,鐵盤上翻拌1-2min,從試樣制備完畢到開始做各項試驗(坍落度、表觀密度、含氣量)不宜超過5min(不包括成型試件)。第13頁/共121頁2.1.2、混凝土現(xiàn)場取樣方法:由攪拌機、料斗、運輸小車已入澆制的構(gòu)件中取樣時,均須從三處以上的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相同份量的代表性樣品(不要抽取已經(jīng)離析的混凝土),集中用鐵鏟翻拌,后立即進行拌合物的試驗。拌合物取樣量應(yīng)多于試驗所需數(shù)量的1.5倍,其體積不小于20L。

6、2.1.3、注意事項:注意材料同環(huán)境條件,涮膛、加料順序,徐徐加水過程中對拌和物觀察其和易性,調(diào)整用水量,攪拌時間、倒料后的均勻性。在盤或車從1/4、1/2、3/4處取砼樣,現(xiàn)場從三次以上不同部位取樣,注意保持原來水份,運輸粗集料沉淀離析,試驗樣的代表性直接影響結(jié)果的誤差。 第14頁/共121頁2.2.1、混凝土和易性定義混凝土和易性定義 【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能保持其組成成分均勻、不發(fā)生分層離析、泌水等現(xiàn)象,適于運輸、澆筑、搗實成型等施工作業(yè),并能獲得質(zhì)量均勻、密實的混凝土的性能。第15頁/共121頁二、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稠度試驗(坍落度儀法)1、何謂坍落度:一定形狀的新拌水泥混凝土拌合物

7、在自重作用下的下沉量。70mm第16頁/共121頁2.2.2、坍落度測試使用儀器有:坍落度筒、搗棒、鋼板尺等。在平板上踏緊坍落筒,分三層1/3筒高裝料,插搗25次,垂直提筒5-10s內(nèi)完成,測試全過程150s內(nèi)完成,測量精度精確至1mm,結(jié)果修約5mm。當兩次出現(xiàn)崩塌或一邊剪切破壞記錄為和易性不好。第17頁/共121頁坍落度試驗第18頁/共121頁對混凝土重新翻拌注意垂直提坍落度筒對混凝土重新翻拌對混凝土重新翻拌錯誤:注意水平最高點測量第19頁/共121頁測試坍落度的同時通過操作感覺評價拌和物和易性: 5.1、棍度:按插搗混凝土的難易程度評定。分“上”、“中”、“下”三級。 “上”:表示插搗容

8、易; “中”:表示插搗時稍有石子阻滯的感覺; “下”:表示很難插搗。 5.2、含砂情況:按拌合物外觀含砂多少而評定,分“多”、“中”、“少”三級。 “多”:表示用鏝刀抹拌合物表面時,一兩次即可使表面平整無蜂窩; “中”:表示抹五、六次才可使表面平整無蜂窩; “少”:表示抹面困難,不易抹平,有空隙及石子外露等現(xiàn)象。 第20頁/共121頁 5.3、粘聚性:觀測拌合物各組分相互粘聚情況。評定方法是用搗棒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錐體側(cè)面輕打側(cè)面輕打,如錐體在輕打后逐漸下沉,表示粘聚性良好;如錐體突然倒坍、部分崩裂或發(fā)生現(xiàn)象,即表示粘聚性不好。 5.4、保水性:指水分從拌合物中析出情況,“多量”、“少量”、“無

9、”三級評定。 “多量”:表示提起坍落筒后,有較多水分從底部析出; “少量”:表示提起坍落筒后,有少量水分從底部析出; “無” :表示提起坍落筒后,沒有水分從底部析出。 第21頁/共121頁坍落度很干稠(s):10mm(維勃儀)低塑:5090mm塑性:100150mm流塑:160mm干稠:1040mm第22頁/共121頁 注意事項:裝料不均勻,石子在一個角落。混凝土插搗不規(guī)則,尤其是第三層 。(插搗運動軌跡呈螺旋形,控制插搗深度,防止拌和物分層離析)腳踏不住,插搗時容易出現(xiàn)浮筒。測量位置不是在最高點,隨意性測量。測試過程記錄不完善,絕大多數(shù)記坍落度值,其它現(xiàn)象及和易性評價不記錄。第23頁/共12

10、1頁坍落度大于220mm,用鋼尺測量最大直徑和最小直徑,在這兩個直徑之差小于50mm的條件下,用算術(shù)平均值作為坍落擴展度值;否則此次試驗無效。 本項目是重要指標之一,不但能評價混凝土工作性能,還可測量在自重作用下流動的抗剪性第24頁/共121頁透明圓盤配重兩塊8700g容器內(nèi)有坍落度筒第25頁/共121頁維勃稠度試驗方法1)扣緊漏斗坍落度筒,容器與漏斗中心重合,擰緊定位螺絲;坍落度操作同上方法;透明圓盤輕輕與混凝土頂面接觸。2)開啟振動臺和秒表,通過透明圓盤觀察混凝土的振實情況,當圓盤的底面剛為水泥漿布滿時,迅即按停秒表和關(guān)閉振動臺,記下秒表所記時間,精確至1S。3)注意事項; 骨料最大粒徑

11、31.5mm ,坍落度10mm 檢查圓盤是否可以順利滑向容器; 維勃儀測試結(jié)果拌合物稠度維勃時間5s30s ,第26頁/共121頁維勃時間5分4分3分2分1分(平整出漿好)(平整出漿較好)(平整基本出漿)(有缺陷出漿不足)(不平無漿)第27頁/共121頁 維勃儀測試結(jié)果拌合物稠度維勃時間5s30s ,干硬性(碾壓混凝土)采用加壓維勃工作度測定儀,一般在35s45s干硬性第28頁/共121頁混凝土含氣量 儀器標定儀器標定(量缽、(量缽、0%含氣量、標準曲線)含氣量、標準曲線)混凝土含氣量測定結(jié)果處理及注意事項2.3、混凝土拌合物含氣量試驗方法第29頁/共121頁 混合式氣壓法含氣量測定儀氣室出水

12、口排氣閥壓力表手泵微調(diào)閥閥門桿量缽 7L第30頁/共121頁2.3.1、含氣量測定儀定期標定用水量標定缽體積;含氣量0%的標定;含氣量1%10%的標定;繪制含氣量與壓力表標準曲線第31頁/共121頁用水標定缽體積(6.9 L 7.1L), 含氣量0%點標定:量缽灌滿水,排氣注水,確保被水沖滿,打氣并調(diào)到壓力表為0.1MPa,此時的含氣量為零。含氣量1%10%點標定:根據(jù)量缽標定的體積(6950)1% =695mL放水,打開排氣閥,使量缽內(nèi)壓力與大氣壓平衡,然后重新用手泵加壓,并用微調(diào)準確地調(diào)到0.1MPa,按1-2次閥桿,記錄壓力表壓力,重復(fù)放695mm放水,此時含氣量為2%,重復(fù)以上方法至含

13、氣量10%止,壓力表讀值為橫座標,含氣量值為縱座標,繪制含氣量與壓力關(guān)系曲線,第32頁/共121頁砼含氣量標準曲線圖含氣量測定儀筒體積7000ml標準曲線圖水容積(ml)壓力表讀數(shù)含氣量%12平均數(shù)70610.0960.0960.096069900.0820.0830.083169190.0710.0720.072268480.0620.0630.063367770.0570.0550.056467060.0520.0510.052566350.0480.0470.048665640.0430.0450.044764930.0410.0410.041864220.0380.0390.0399標

14、定日期 : 2010 . 04 . 26壓 力 表 讀 數(shù) ( M P a )第33頁/共121頁含氣量檢驗流程圖:第34頁/共121頁2.3.2、混凝土含氣量測定 均勻加料,振動15-30s,也可用人工分3次裝入含氣量儀,每次用搗棒插搗25次,均勻布滿混凝土面,表面光滑無氣泡,密封加蓋。; 打開排氣閥,注水至滿流出,關(guān)閉后打氣加壓調(diào)至0.1MPa, 按下閥門桿12次,壓力表讀數(shù)PO1; 重測一次壓力表讀數(shù)PO2, 兩次相對誤差大于0.2%,加一次,仍是大于0.2%作廢重做 第35頁/共121頁含氣量率定曲線含氣量率定曲線對照,確定混凝土的含氣量A1。測定骨料校正因素C。計算混凝土含氣量: A

15、=A1-C式中:A為混凝土含氣量;A1為含氣量筒測定的含氣量值;C為骨料含氣量。第36頁/共121頁2.3.3、注意事項 1)量缽體積的標定, 2)JTG E30-2005集料的標定,與(GB/T50080)方法有差異,根據(jù)量缽體積,按配合比中粗細集料用量分別計算試樣的質(zhì)量。進行測試其含氣量。 3)裝拌合物搗實排氣,頂面反復(fù)抹平無氣泡。 第37頁/共121頁混凝土凝結(jié)時間 儀器要求與環(huán)境條件儀器要求與環(huán)境條件混凝土凝結(jié)時間測定結(jié)果處理及注意事項2.4、砼拌和物凝結(jié)時間試驗方法第38頁/共121頁四、砼拌合物凝結(jié)時間試驗 1、 目的:測定砼的凝結(jié)時間,以控制現(xiàn)場施工流程。 2、適用:不同配合比、

16、坍落度值不為零的砼拌和物的凝結(jié)時間測定。第39頁/共121頁 儀器: 貫入阻力儀量值100N,刻度盤精度為10N;測針:長約130mm,平面針頭圓面積為100mm2、50mm2、20mm2三種;在離貫入端25mm處刻有標志,試驗溫度202,盡可能與現(xiàn)場相同的環(huán)境, 人體磅秤阻力顯示器加力桿測 針第40頁/共121頁4、試樣制備 4.1、取樣:取樣:取代表性樣(應(yīng)記錄加水時間),用4.75mm篩篩出砂漿,再人工翻拌,入模。每批砼拌合物取一個試樣,共取3個,分裝3個試模。 4.2、振實:振實: 坍落度不大于70mm的,用振動臺,至表面出漿,避免過振。坍落度大于70mm的,用搗棒人工搗實,螺旋由外向

17、中心均勻插搗25次,橡皮錘輕擊試模側(cè)面排除空洞。調(diào)整砂漿表面,使其低于試模上沿約10mm,筒應(yīng)立即加蓋。第41頁/共121頁 4.3、養(yǎng)護:養(yǎng)護:溫度202022或與現(xiàn)場相同,在以后試驗中,環(huán)境溫度始終保持202 。在整個測試過程中,除在吸取泌水或貫入試驗外,筒應(yīng)始終加蓋。 4.4、吸水:吸水:約1h后,試件一側(cè)墊高約20mm,傾斜約2min,用吸管吸泌水。以后每到測前2min,多應(yīng)吸水,若在貫入測試前還有泌水,也應(yīng)吸干。第42頁/共121頁5、試驗步驟 5.1、試件放在底座上,記錄刻度盤上顯示的砂漿和容器總質(zhì)量。 5.2、選針:根據(jù)阻力不同,選擇適宜的測針。一般當砂漿表面測孔邊出現(xiàn)微裂縫時,

18、應(yīng)立即換截面積較小的測針。 單位面積貫入阻力(MPa)0.23.53.520.020.028.0平頭測針圓面積(mm2)1005020第43頁/共121頁 5.3、壓針、讀貫入阻力值,記錄時間:壓針、讀貫入阻力值,記錄時間: (1)先使測針端面剛剛接觸砂漿表面,在10S2S垂直均勻壓入試針,深度為25mm2mm,記下刻度盤上的讀數(shù)。精確至10kN。記錄此時的時間,精確至1min。 (為的是求 從開始加水拌和起所經(jīng)過的時間)及溫度。 (2)測針距試模邊緣至少25mm,測點之間距至少為針的直徑2倍且不少于15mm。三個試模每次各測12點,取平均值為該時間的貫入阻力值。 第44頁/共121頁 (3)

19、每個樣貫入阻力應(yīng)在0.2MPa28MPa間,且不少于六次,最后一次的單位面積貫入阻力應(yīng)不低于28MPa。 (4)測定間隔: a、從加水拌和時算起,常溫普通砼3h后開始,以后每次間隔0.5h測一次; b、早強混凝土或在氣溫較高時,2h后開始測,以后每隔0.5h測一次; c、緩凝砼或在低溫時,可在5h后開始測,以后每隔2h測一次。 d、在臨近初凝、終凝時間時可增加測定次數(shù)。第45頁/共121頁5.4、試驗結(jié)果 5.4.1、 Fpr=p A Fpr-單位面積貫入阻力(MPa) p-測針貫入深度為25mm時的貫入壓力(N) A-貫入測針截面面積(mm2)計算精確至.1 MPa第46頁/共121頁 5.

20、4.2、時間(min)0100200300400500時間-貫入阻力曲線貫入阻力(MPa)051020304050終凝28MPa初凝3.5MPa第47頁/共121頁 以單位面積貫入阻力為縱坐標,測試時間為橫坐標,繪制單位面積貫入阻力與測試時間關(guān)系曲線,經(jīng)3.5MPa和28MPa畫兩條平行于橫坐標的直線,則直線與曲線相交點的橫坐標即為初凝和終凝時間。 5.4.3、取三個平均值,三個測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如果有一個與中間值之差超中間值的10%,取中間值,如均超,試驗無效。 凝結(jié)時間用 h:min 表示,精確至5min 第48頁/共121頁混凝土凝結(jié)時間試驗記錄計算表試件編號1#試件試件編號2#試

21、件加水時間8h20min加水時間8.0h35min測試時間h測試時間min經(jīng)過時間min試針面積cm2貫入壓力(N)貫入阻力MPaln(fPR)xln(t)y測試時間h測試時間min經(jīng)過時間min試針面積cm2貫入壓力(N)貫入阻力MPaln(fPR)xln(t)y1550 45010010010.006.111550 43510010010.006.0816505101002302.30.836.2316504951002302.30.836.2175057010050051.616.35175055510050051.616.32185063050500102.306.4518506155

22、0500102.306.42195069020400203.006.54195067520400203.006.51205075020660333.50 6.6220 5073520 660333.506.6三個試件結(jié)果平均值初凝時間8h45.3min初凝時間5403.51.2536.292初凝時間525.33.51.2536.264終凝時間729283.3326.592終凝時間714.2283.3326.571初凝時間3.5MPa9h0min初凝時間3.5MPa8h45.29min終凝時間28.0MPa12h9min終凝時間28.0MPa11h54.16min回歸系數(shù)r=0.9997635Y

23、=6.11+0.144Xr=0.9997548Y=6.08+0.148X第49頁/共121頁4.5、注意事項:混凝土拌合物過4.75mm篩析砂漿難度較大;選擇測針一般當砂漿表面測孔邊出現(xiàn)微裂縫時,更換小針。100mm2:(0.23.5MPa);50mm2: (3.520MPa);20mm2 (2030MPa);3)測試時間的控制; 第50頁/共121頁五、拌和物表觀密度試驗方法1、試驗?zāi)康模?測定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搗實后的密度,以備修正、核實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計算中的材料用量。 舉例:如按質(zhì)量法計算得到某配合比為: 材料名稱: C:S:G:W 每立方用量kg:360:651:1209:180=24

24、00現(xiàn)試驗后測得表觀密度=2480,按規(guī)定當兩者之差超出2%時,要修正:(2480-2400)2400100%=3.3%2%,要修正,系數(shù)2480 2400=1.033,配合比變?yōu)?72:672:1249:186=2479第51頁/共121頁密度的概念 密度密度= =質(zhì)量質(zhì)量體積體積 質(zhì)量不同、體積不同,密度也不同。 表干密度=表干質(zhì)量體積 濕密度=濕土質(zhì)量體積 第52頁/共121頁5.1、試驗儀器 5.1.1、試樣筒:堅固不漏水。對于集料公稱最大粒徑不大于31.5mm的拌合物采用5L的試樣筒。對于集料公稱最大粒徑大于31.5mm的拌合物采用的試樣筒,其內(nèi)徑與內(nèi)高均應(yīng)大于集料公稱最大粒徑的4倍

25、。 5.1.2、搗棒 5.1.3、磅秤:量程100kg,感量為50g 5.1.4、振動臺 5.1.5、其它:金屬直尺、鏝刀、玻璃板第53頁/共121頁5.2、試驗步驟 5.2.1、稱重:試驗前用濕布擦凈試筒內(nèi)外,稱重(m1),精確至50g。 5.2.2、裝料,搗固。分二種情況: a、當坍落度不小于70mm時,宜用人工搗固: (1)對于5L試樣筒,分二層裝入,每層搗25次。 (2) 大于5L試樣筒, 每層裝混凝土高度不應(yīng)大于100mm,每層插按每10000mm2截面不小于12次計算。用搗棒從邊緣到中心沿螺旋線均勻插。搗棒應(yīng)垂直壓下,不得沖擊,搗底層時應(yīng)至筒底,搗上兩層時,須插入其下一層約20mm

26、30mm。每搗完一層,應(yīng)在量筒外壁拍打510次,直至拌合物表面不出現(xiàn)氣泡為止。第54頁/共121頁 b、當坍落度小于70mm時,宜用振動臺振實: 筒在振動臺上夾緊,一次裝滿,立即振動,如振動中混凝土低于筒口,隨時添加,振動至拌和物表面出現(xiàn)水泥漿為止。 5.2.3、刮平、稱重。用金屬直尺與筒口齊平刮去多余的混凝土,用鏝刀抹平表面,用玻璃板檢驗,后擦凈筒外部,稱重(m1),精確至50g。 5.2.4、計算 ph=(m2-m1 )v1000 ph -拌和物表觀密度(k g/m3) m1-筒質(zhì)量(k g) m2-搗實后混凝土和筒總質(zhì)量(k g) v-筒容積(L)第55頁/共121頁 試驗結(jié)果計算精確到

27、10 k g/m3。 兩次的平均值作為測定值,精確到10 k g/m3,試樣不得重復(fù)使用。 筒容積應(yīng)經(jīng)常校正:稱干凈的筒和玻璃板合并稱重,筒加滿水,蓋上玻璃板,筒內(nèi)不得在氣泡,擦干外部水分,稱出水的質(zhì)量,即為筒容積。 當無筒時也 可以用試模。(150150150)mm=3.375L玻璃板筒第56頁/共121頁四、混凝土抗彎拉試驗五、混凝土抗?jié)B試驗砼力學(xué)試驗方法六、混凝土強度評定第57頁/共121頁第58頁/共121頁第59頁/共121頁3.1.2、各種標號混凝土的使用工程部位(經(jīng)驗): C10、C15:基礎(chǔ)(片石砼基礎(chǔ)、涵洞基礎(chǔ)、擋墻基礎(chǔ))等; C20、C25:樁基礎(chǔ)、承臺、臺身、墻身、墩、柱

28、、欄桿、護欄等; C30、C35:樁基礎(chǔ)、承臺、墩、柱、臺身、臺帽、涵洞蓋板等; C40、C45:梁板、橋面鋪裝等; C50、C55:T梁、預(yù)制梁、伸縮縫等。 (規(guī)律:越在下面的標號越低,越往高的標高越高)第60頁/共121頁橋梁承臺0#臺身1#墩柱2#臺身臺帽梁板樁基:灌注樁、挖孔樁臺帽地面橡膠支座伸縮縫樁基承臺承臺樁基樁基臺帽搭板第61頁/共121頁涵洞臺身臺身臺帽臺帽蓋板基礎(chǔ)(片石砼)搭板搭板第62頁/共121頁3.2.1、砼試件制作1.1、試模:有很多種,分圓柱體和非圓柱體,見表:試件名稱標準尺寸(mm)非標準尺寸(mm)立方體抗壓強度試件150150150(31.5)10010010

29、0(26.5)200200200(53)抗彎拉強度試件150150550(31.5) 150150600(31.5)100100400(26.5)抗?jié)B試件上口直徑175mm,下口直徑185mm,高150mm錐臺上下直徑均為150mm的圓柱體抗壓彈性模量試件150150300(31.5)100100300(26.5)200200400(53)軸心抗壓強度試件150300 (31.5)100200 (26.5) 200400 (53)芯樣劈裂強度試件150L(31.5)100L (26.5)第63頁/共121頁1.2、對試模的要求圓柱體試模:直徑誤差1/200d,高度誤差1/100h,試模底板的平

30、面度公差不超過0.02mm。組裝試模時,圓筒縱軸與底板應(yīng)成直角,允許公差為0.5非圓柱體試模:內(nèi)部尺寸允許偏差為0.2%;相鄰面夾角為90 0.3。試件邊長的尺寸公差為1mm。 內(nèi)壁光滑、不得出現(xiàn)滲漏,有異常時要更換或自檢,合格方能使用。第64頁/共121頁(150150150)mm砼試模第65頁/共121頁150mm的立方體標準尺寸試件第66頁/共121頁第67頁/共121頁混凝土試模: (mm)抗壓:(150mm3)(100mm3)(200mm3)(150150300)mm抗彎拉:(150 150 550 )(100100400)校準標準:內(nèi)部平整度0.2%;夾角900.3,邊長尺寸1mm

31、承壓面的平面度公差不超過0.0005d(邊長)。校準記錄:儀器基本信息、依據(jù)標準、測量儀器精度與檢定、技術(shù)指標、外觀檢查、測量數(shù)據(jù)、結(jié)論。第68頁/共121頁試件成型:規(guī)定在5 min內(nèi)完成坍落度后,在15min成型,坍落度70mm為振動或人工插搗,振動時間為不大于90s,分兩層插搗,每100cm2插搗不小于12次150mm3(不小于30次),錘打10-15下,抹面高低不超過0.5mm;第69頁/共121頁成型后保濕:在205,相對濕度大于50%環(huán)境下養(yǎng)護1-2晝夜,折模編號,移入202,相對濕度大于95%環(huán)境下養(yǎng)護28d。 C25K5+325涵洞1#蓋板28d2010.08.25第70頁/共

32、121頁標準混凝土養(yǎng)護室:噴霧管嘴第71頁/共121頁養(yǎng)護室試件擺放情況第72頁/共121頁養(yǎng)護架第73頁/共121頁不符合的混凝土試件嚴重缺角破裂孔洞尺寸超標第74頁/共121頁 1.4.3、標準養(yǎng)護齡期為28d(以攪拌加水開始算起),非標準齡期為1d,3d、 7d、60d、90d、180d。 1.4.4、至試驗齡期時,自養(yǎng)護室取出試件,繼續(xù)保持其濕度不變。如是同條件養(yǎng)護的試件,亦應(yīng)盡量保持與構(gòu)件相同干濕狀態(tài)進行試驗。第75頁/共121頁齡期計算891011121234567第76頁/共121頁齡期計算28d計算原則: 1、突出來的算大月,31d。成型日期-3天為試驗日期; 2、凹進去的算小

33、月,30d。成型日期-2天為試驗日期; 3、2月份特殊:如閏年只有28d就不要減,如2月共有29d的,就-1d即為試驗日期。3d問題:成型日期直接加3d就是試驗日期。第77頁/共121頁齡期計算舉例 成型日期 28試驗日期 4月12日 5月10日 5月12日 6月9 日 9月20日 10月18 日 7月25日 8月22 日 2月21日 (只有28d) 3月21 日 2月25日 (只有29d) 3月24 日第78頁/共121頁第79頁/共121頁注意事項: 試模平面凹凸不平和夾角90偏差,造成單點受力和偏心受壓; 裝料不均勻,造成不密實,影響強度; 振動和插搗不密實,造成蜂窩孔洞影響強度; 成型

34、面超高,增加承壓面積,提高強度; 養(yǎng)護不規(guī)范,直接影響砼強度. 第80頁/共121頁 AFfcu/AFfcu/第81頁/共121頁壓力機第82頁/共121頁3.3.2、砼立方體抗壓強度試驗 2.3、試驗步驟(8個步驟): 2.3.1、至齡期取出試件,盡快試驗,避免其濕度變化。 2.3.2、檢查試件:尺寸及形狀、相對兩面應(yīng)平行。 2.3.3、量尺寸,精確至1mm。試件受力截面積按其與壓力機上下接觸面的平均值計算 2.3.4、試驗時擦干試件。 2.3.5、擺在壓力機上,以成型時側(cè)面為上下受壓面。 2.3.6、居中:試件中心與壓力機對中。第83頁/共121頁3.2.2、砼立方體抗壓強度試驗 2.3.

35、7、加載。連續(xù)而均勻強度等級C30C30,C60C60加載速度(0.30.5)MPa/s(0.50.8)MPa/s(0.81.0)MPa/s(150150150)mm(6.7511.25)kN/s(11.2518.0)kN/s(18.022.5)kN/s(100100100)mm(3.165.26)kN/s(5.268.42)kN/s(8.4210.53)kN/s第84頁/共121頁3.2.2、砼立方體抗壓強度試驗 2.3.8、記數(shù):當試件接近破壞而開始迅速變形時,應(yīng)停止調(diào)整油門,直至試件破壞,記下破壞極限荷載。 2.4、試驗結(jié)果: 2.4.1 fcu=FA fcu-砼抗壓強度(MPa) F-

36、極限荷載(N) A-受壓面積(mm2) 對150mm立方體砼試件=值 0.044444. 1/(150 150) 1000= 0.044444第85頁/共121頁3.2.2 、砼立方體抗壓強度試驗 2.4.2、以3個試件算術(shù)平均值為測定值,精確至0.1MPa。 2.4.3、最大值或最小值與中間值之差超過15%時取中間值,兩者都超過15%時,該組試件無效。 2.4.4、當砼強度等級C60時,應(yīng)用標準試件。 2.4.5、當砼強度等級 C60時,非標準試件應(yīng)尺寸換算系數(shù)。第86頁/共121頁3.2.2 、砼立方體抗壓強度試驗試件尺寸(mm)尺寸換算系數(shù)1001001000.951501501501.

37、002002002001.05第87頁/共121頁3.2.2 、砼抗壓強度試驗記錄表見記錄表第88頁/共121頁3.4、棱柱體砼軸心抗壓強度試驗 儀器:壓力機 試件: (150150300)mm 棱柱體試件第89頁/共121頁3.4、棱柱體砼軸心抗壓強度試驗試驗步驟同立方體砼抗壓強度試驗。 取出試件-量尺寸-居中-加載-破壞。不同點:受壓面為(150150)mm。 采用非標準尺寸測的軸心抗壓強度,應(yīng)尺寸換算系數(shù):截面積換算系數(shù)200mm200mm1.05100mm100mm0.95第90頁/共121頁3.4、砼抗彎拉強度試驗(抗折)4.1、目的:為設(shè)計提供設(shè)計參數(shù); 檢查砼施工品質(zhì);(路面混凝

38、土) 確定抗彎拉彈性模量試驗加荷標準。4.2、適用:各類砼棱柱體試件。第91頁/共121頁3.4、砼抗彎拉強度試驗(抗折)4.3、試驗儀器 抗折試驗機試塊(150150550)mm第92頁/共121頁 抗折試驗機第93頁/共121頁3.4、砼抗彎拉強度試驗(抗折) 4.4、試件制備和養(yǎng)護: 4.4.1、尺寸符合規(guī)定,同時在試件長向中部1/3區(qū)段內(nèi)表面不得有直徑超過5mm、深度超過2mm的孔洞。 4.4.2、取同齡期的為一組,每組3根同條件制作和養(yǎng)護。第94頁/共121頁3.4、砼抗彎拉強度試驗(抗折)4.5、試驗步驟 4.5.1、取出試件:濕布覆蓋,保持試件干濕狀態(tài)不變。 4.5.2、量出尺寸

39、:在試件中部量出寬度和高度,精至1mm。 4.5.3、安放試件:側(cè)面朝上,對中。應(yīng)使接觸面平穩(wěn)、均勻。否則應(yīng)墊平。 4.5.4、加荷:保持均勻、連續(xù)。強度等級C30C30,C60C60加載速度(0.030.05)MPa/s(0.050.08)MPa/s(0.080.10)MPa/s第95頁/共121頁3.4、砼抗彎拉強度試驗(抗折) 3.5.5、當試件接近破壞而開始迅速變形時,應(yīng)停止調(diào)整油門,直至試件破壞,記下破壞極限荷載。 3.5.6、記錄下最大荷載和試件下邊緣斷裂的位置??箟簭姸菴30C35C40抗折強度折4.0MPa折4.5MPa折5.0MPa第96頁/共121頁3.4、砼抗彎拉強度試驗

40、(抗折) 3.6、試驗結(jié)果: 、當斷面發(fā)生在兩個加荷點之間 fr=FL(bh2) fr-抗彎拉強度(MPa) F-極限荷載(kN) L-支座間距離(mm) b-試件寬度( mm) h-試件高度( mm)一般對150mm150mm550mm路面抗折試件F0.13333333第97頁/共121頁3.4、砼抗彎拉強度試驗(抗折) 以3個試件算術(shù)平均值為測定值,精確至0.01MPa。 最大值或最小值與中間值之差超過15%時取中間值,兩者都超過15%時,該組試件無效。 、 3個試件中,如有1個斷裂面在加荷點外側(cè),按另2個的試驗結(jié)果算。如果這兩個測值的差值不大于這兩個測值中的較小值的15%,以兩個測值的平

41、均值為結(jié)果,否則無效。 第98頁/共121頁3.4、砼抗彎拉強度試驗(抗折) 、 如有兩個試件出現(xiàn)斷裂面在加荷點外側(cè),該組試驗結(jié)果無效。 、采用100mm100mm400mm非標準試件時,試驗得到的彎拉強度值應(yīng)0.85。 、當砼強度等級C60時,應(yīng)用標準試件。抗折試驗記錄表見表第99頁/共121頁 1)測量試件尺寸(精確至1mm),按承壓面實測面積計算強度,2)保持原濕度,避免干燥提高強度,3)儀器的平衡,試件軸心對中;4)控制加荷速度,小于C30的試件控制在0.30.5MPa/s;(6.811.0)kN/s; C30C60的試件控制在0.50.8MPa/s;(1118)kN/s;第100頁/

42、共121頁抗?jié)B試驗步驟第101頁/共121頁第102頁/共121頁3.5.1、試件制作 混凝土滲透儀成型試模: 上口直徑175mm, 下口直徑185mm,高150mm ; 加壓器、密封材料:如石蠟、內(nèi)摻松香約2%。 每組試塊為6個,上下兩端面應(yīng)承刷掉水泥漿膜,表面應(yīng)干燥(在50的烘箱中烘1030min, 在通風處放515min,表面干燥即可)。 將試模預(yù)熱至50左右,滾動試件涂石蠟,裝人試模,使試塊周圍與試模內(nèi)壁之間的縫隙被子蠟填滿,加壓器壓入固定冷卻。第103頁/共121頁3.5.2、試驗步驟 裝好試件冷卻后即可安裝在滲透儀上進行加水試驗; 水壓從0.2MPa開始,每隔8h增加0.1MPa,

43、邊加壓,邊觀察,一直加至6個試塊中有3個試塊表面發(fā)現(xiàn)滲水, 記下此時的水壓力,即可停止試驗。 將未滲水的試塊剖開,記錄滲水高度。第104頁/共121頁3.6、砼強度評定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質(zhì)量檢驗評定標準6.1、砼抗壓強度評定:抗壓強度評定: 6.1.1、評定砼的抗壓強度評定砼的抗壓強度。應(yīng)以標準養(yǎng)護28d齡期的試件為準。試件為邊長150mm的立方體。3個試件為一組。 6.1.2、制取組數(shù)制取組數(shù)應(yīng)符合下列規(guī)定: 、不同強度等級及不同配合比的砼應(yīng)在澆筑地點或拌和地點分別隨機制??; 、澆筑一般體積的結(jié)構(gòu)物時,每一單元結(jié)構(gòu)物應(yīng)制取2組; 、連續(xù)澆筑大體積結(jié)構(gòu)時,每80-200m3或

44、每一工作班應(yīng)制2組; 、每片梁長16 m以下制取1組,16-30 m2組,31-50 m制3組,50 m以上者不少于5組;小型構(gòu)件每批或每工作班至少應(yīng)制取2組; 第105頁/共121頁3.6、砼強度評定 、每根鉆孔樁至少應(yīng)制取2組,樁長20 m以上者不少于3組,樁徑大、澆筑時間長時,不少于4組。 、構(gòu)筑物(小橋涵、擋土墻)每座、每處或每工作班制取不少于2組,當原材料和配合比相同,并由同一拌和站拌制時,可幾座或幾處合并制取2組。 、應(yīng)根據(jù)施工需要,制取幾組與結(jié)構(gòu)物同條件養(yǎng)護的試件,作為拆模拆模、吊裝吊裝、張拉預(yù)應(yīng)力張拉預(yù)應(yīng)力、承受荷承受荷載載等施工附段的強度依據(jù)。第106頁/共121頁3.6、砼

45、強度評定 6.1.3、砼抗壓強度的合格標準 (1)試件10組時,應(yīng)以數(shù)理統(tǒng)計方法按下述條件規(guī)定進行評定: Rn-K1Sn 0.9R RminK2R式中: n -同批混凝土試件組數(shù); Rn-同批幾組試件強度的平均付款值,MPa; Sn-同批幾組試件強度的標準差, MPa,當Sn0.06R時,取Sn = 0.06R; R-砼設(shè)計強度等級(或標號), MPa; Rmin - n組試件中強度最低一組的值,MPa;第107頁/共121頁3.6、砼強度評定 K1, K2-合格判定系數(shù),見附表D 附表D K1, K2 的值n10-1415-2425K11.701.651.60K20.90.85 第108頁/

46、共121頁3.6、砼強度評定(2)試件10組時,可用非統(tǒng)計方法按下述條件進行評定: Rn 1.15R Rmin0.95R 5.1.4、實測項目中,水泥混凝土抗壓強度評定為不合格時相應(yīng)分項工程為不合格。第109頁/共121頁3.6、砼強度評定地下連續(xù)墻實測項目項次檢查項目規(guī)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或頻率權(quán)值1砼強度(砼強度(MPaMPa)在合格標準內(nèi)在合格標準內(nèi)按附錄按附錄D D檢查檢查3 32軸線位置(mm)30全站儀或經(jīng)緯儀:每槽段測2處13傾斜度(mm)0.5%墻深測壁(斜)儀或垂線法:每槽段測1處14沉淀厚度符合設(shè)計要求沉淀盒或標準測錘:每槽段測1處25外形尺寸(mm )+30,-0尺量:檢查1個斷面16頂面高程(mm )10水準儀:每槽段測12處1第110頁/共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