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學年高中歷史第四單元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發(fā)展道路的探索(二十)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_第1頁
2017-2018學年高中歷史第四單元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發(fā)展道路的探索(二十)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A.上海獨特的地理優(yōu)勢B .民族區(qū)域自治政策課時跟蹤檢測(二十)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一、選擇題(每小題 4 分,共 32 分)1 鄧小平指出:“海南島和臺灣的面積差不多,那里有許多資源,有富鐵礦,有石油 天然氣,還有橡膠和別的熱帶、亞熱帶作物。海南島好好發(fā)展起來,是很了不起的。”由此 可見,把海南設為經濟特區(qū)主要是因為( )A. 海南最適宜于做經濟特區(qū)B. 海南具有一定的區(qū)位優(yōu)勢C. 探索經濟體制改革的需要D. 海南經濟在全國比較發(fā)達解析:選 B “海南島和臺灣的面積差不多,那里有許多資源,有好好發(fā)展起來, 是很了不起的”可見海南具有一定的區(qū)位優(yōu)勢,故B 項正確。2. 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

2、國已形成經濟特區(qū)、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發(fā)區(qū)、沿江開放港口城市、沿邊開放城鎮(zhèn)、內地省會開放城市的開放體系。長江三角洲屬于()A.經濟特區(qū)B.沿海經濟開發(fā)區(qū)C.沿海開放城市D.沿江開放城鎮(zhèn)解析:選 B 長江三角洲屬于屬于沿海經濟開發(fā)區(qū),故B 項正確。3.20 世紀 90 年代,中國對外開放的重點和標志是()A.設置海南經濟特區(qū)B.開發(fā)、開放上海浦東C.加入亞太經合組織D.開放內地各省會城市解析:選 B 1988 年設置海南經濟特區(qū),故 A 項錯誤;20 世紀 90 年代,中國對外開放 的重點和標志是開發(fā)、開放上海浦東,故B 項正確;1991 年,中國加入亞太經合組織,開證 it T i_放內地

3、各省會城市發(fā)生在1992 年,但這都不是開放的重點,故C、D 兩項錯誤。4. 1990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東地區(qū)的開發(fā),在浦東實行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和某些經濟特區(qū)的政策。這一決定是()A. 拉開設立經濟開放區(qū)的序幕B. 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決策C. 上海合作組織正式成立的標志D.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的標志解析:選 B 為了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中共中央決定以浦東開發(fā)為龍頭帶動長江三角 洲和長江流域的開發(fā)開放,故 B 項正確。25.過去上海有句諺語:“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边@種情形在浦東開發(fā)后得到徹底改觀,浦東新區(qū)成為上海新興高科技產業(yè)和現(xiàn)代工業(yè)基地。浦東的崛起主要

4、得益3C.改革開放政策D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解析:選 C 1990 年 4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從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長遠戰(zhàn)略著眼,做出開放上海浦東地區(qū)的決策,浦東的開發(fā)開放,成為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的重要標志。6. 1984 年鄧小平講到:“除現(xiàn)在的特區(qū)之外, 可以考慮再開放幾個港口城市,如大連、青島。這些地方不叫特區(qū),但可以實行特區(qū)的某些政策?!迸c此相關的重大決策是()A.設立沿海開放城市B 設立沿海經濟開發(fā)區(qū)解析:選 A 注意時間“ 1984 年”,設立沿海開放城市是1984 年,故 A 項正確。7.鄧小平曾說,如果當初搞經濟特區(qū)時加上上海,“現(xiàn)在長江三角洲, 整個長江流域,乃至全國改革開

5、放的局面,1 J都會不一樣”。當時沒有把上海列為經濟特區(qū),主要是基于()改革初期摸索中的謹慎經濟改革國際阻力太大上海自身經濟基礎薄弱國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A.B .C.D .A .解析:選 D 20 世紀 80 年代我國設立了四個經濟特區(qū),這是對外開放的起步,處于探索時期,缺乏經驗,思想不夠開放,故正確;當時中國經濟改革的阻力主要來自于國內,尤其是來自人們的思想觀念的阻礙,錯誤;改革開放前,上海是中國的經濟中心,經濟實 力雄厚,錯誤;故 D 項正確。&中國對外開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說 1971 年中國恢復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從此登上政治大舞臺,那么,30 年后標志中國全面融入世界經濟主流?!?/p>

6、“標志中國全面融入 世界經濟主流”的事件是()A. 確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B. 亞太經合組織首腦非正式會議在上海召開C. 中國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D. 中國在朝鮮核問題中發(fā)揮重要作用解析:選 C 抓住題目中的關鍵時間信息“ 1971 年”“ 30 年后”即 2001 年,2001 年,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標志著中國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階段,標志著中國全面融入世界經濟, 故 C 項正確。二、非選擇題(18 分)9.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現(xiàn)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在西方國家產業(yè)革命以后變得落后了,一個重C.設立海南經濟特區(qū)D開發(fā)開放上海浦東4要的原因就是閉關自守。

7、經驗證明,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能成功的,中國的發(fā)展離不開世界。當然,像中國這樣大的國家搞建設,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堅持自力更生的基礎上,還需要對外開放,吸收外國的資金和技術來幫助我們發(fā)展。鄧小平文選材料國I一夜蛆起之城“圖2恢江說域蛭濟發(fā) 圖3北方經濟塔悅 一深馴辭區(qū)(i960年)展的羅頭一上海浦東的宇|擎一天津濱海 新區(qū)(苗汕年)新國(200&年)材料三199720旳年我.國對外貿易依存度(1)根據材料一,指出當代中國為什么要實行對外開放政策。這一政策的主要內容和立足點是什么? (6 分)(2)依據材料二中的圖 13,結合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說明新時期我國

8、對外開放的基本格局。指出圖 3 所示地區(qū)與前兩地開發(fā)相比,在經濟運行環(huán)境方面的最大優(yōu)勢。(6 分)(3)根據材料三分析我國對外貿易發(fā)展的特點。(6 分)解析:第(1)問,注意結合材料一從內因、外因兩個方面分析原因,內容和立足點同樣 從材料(億美冗)30000(囚進口息額JiUjfi額進口總額2R6162500020000150001DOOO5000197B年泄來我國進出口賈昜惜況5中概括。第(2)問第一小問,我國對外開放的基本格局是“經濟特區(qū)一一沿海開放城 市一一沿海經濟開發(fā)區(qū)一一內地”;第二小問,關鍵是對“經濟運行環(huán)境”的理解,充分利用圖片中所提示的年代進行解答。第(3)問,結合材料三中的兩幅圖片數據的變化,可以分析出我國對外貿易的特點。答案:(1)原因:閉關自守導致中國長期停滯落后;當今世界是個開放的世界,中國的 發(fā)展和現(xiàn)代化建設離不開世界。內容:吸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