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晉五言詩三首》備課筆記教案教學設計_第1頁
《漢魏晉五言詩三首》備課筆記教案教學設計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漢魏晉五言詩三首 備課筆記 教案教 學設計覃克良一、課文悟讀迢迢牽牛星迢迢牽牛星這首詩一開始就把情景設置在離散后,抒寫了在遙遙無期的等待中,女主人公綿長無助的思念之情。 全詩沒有一字一句提到織女如何思念牛郎,但其思念之情已 自見。唧唧的織機聲,在苦戀的心靈里一次又一次地回響; 清清的銀河水,不但未能稀釋刻骨的相思,反而使情倍增、 愁疊加。一水之隔,相視而不得語,這種可望不可即難道不 是比遠而未見更為難受嗎?越是強調相隔之近,就越能見出 織女的哀怨之深。白馬篇 年少愛追夢。白馬篇展示了詩人的軍人夢。詩人生 逢亂世,素有“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功立業(yè)之大志, 但卻沒有機會, 只好借詩表現(xiàn)他追求政

2、治理想的執(zhí)著和實現(xiàn) 個人抱負的愿望。詩中的少年,武藝高強嫻熟,英勇無比; 大敵當前無所畏懼,渾身是膽,沖鋒陷陣;只要能保家衛(wèi)國, 哪怕赴湯蹈火,犧牲生命亦在所不惜。本詩塑造了一個為解 救國難,為消滅入侵之敵而大義凜然、英勇不屈的英雄形象, 讓我們景仰之至,倍受鼓舞。歸園田居長期以來,歷代文人多把陶淵明看成是一位不食人間煙 火、渾身靜穆的隱逸詩人。歸園田居正是其仕宦情結與 田園情結激烈碰撞而最后以田園情結獲勝的精神產物。陶淵 明曾受老莊、玄學、佛學等思想的影響, 而莊子順應自然的 思想與他“少無適俗韻, 性本愛丘山”的天性一拍即合,加 上家境的衰敗、社會的動蕩、世風的陡變,使他產生了隱逸 思想。

3、他專注于田園生活,在田園生活中體現(xiàn)其生活的快樂 和心靈的安慰,體現(xiàn)其生命的變奏,人生的變調;在田園生 活中實現(xiàn)其人生的價值、人生的理想。二、亮點探究1迢迢牽牛星 全詩沒有一字直接寫織女對牛郎的思 念,卻處處能感受到她的深切思念,這種藝術效果是如何達 到的?疊詞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探究學習:詩作是讓織女的深情通過她的活動和這些活 動引起的讀者的想像表現(xiàn)出來。比如,織女整日忙碌在織機 上卻織不出布帛,說明她被思念折磨而無心織布,那么她又 為什么要徒勞地上機呢?恐怕是為了轉移注意排遣苦悶。隔 河相望,河漢的清淺和并不寬闊強化著見面的渴望,當然也 就增加了見不了面的無奈。同樣,在見面的阻隔只有“盈盈”

4、 一水時,“不得語”就差不多是不可忍受了。疊詞突出了該 詩哀婉的情調,因而更具有表現(xiàn)力。2找出白馬篇中的動詞,仔細品味其藝術效果。 探究學習:這首詩在突出少年英雄高大形象時,其使用 的動詞是耐人尋味的。如“破”“摧”“接”“散”就很形 象生動,使人仿佛看到這位少年英雄在表演精彩的射技; “過”“若”則概括出少年英雄勇猛輕捷的形象; “登”“蹈”“凌”寫出少年長驅直人,銳不可擋,壓倒一 切之勢;“(不)顧”“赴”道出了少年英雄的思想境界。詩 人就是通過這些生動形象的動詞刻畫了一個具有感召力,使 人熱血沸騰的愛國的少年英雄形象。3歸園田居 字面不見人的活動,可為什么人們并不 覺得單調反而覺得很美很

5、有生氣呢?探究學習:這首詩字面確實沒有寫到人的活動,但它寫 出了人們生活的環(huán)境,可讓讀者想像得出那兒生活古樸、怡 然自得的人們。因為詩人厭惡官場,早有歸隱田園之意,一 旦“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從“塵網”中掙脫出來, 如鳥歸林,如魚得水,輕松自在。詩人將對田園生活的熱愛 之情,寓于樸素寧靜之景,情景交融,在看似平常的農村生 活場景中,給人以無限的美的享受。4歸園田居 和桃花源記 都寫了農村的生活場景, 試比較二者的異同。探究學習:相同點:所寫的農村生活場景都具有樸素、 淡雅、寧靜、閑適的特點。不同點:桃花源記中的生活場景是作者虛擬出來的,它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的現(xiàn)實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

6、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生活愿望,它是作者理想中的農村生活;歸園田居是作者棄官歸田擺脫塵網仕途之后真實的農村生活場景,更多的是體現(xiàn)出一種解脫、解放、輕松、愉快、怡然自得的閑適的心態(tài),是對勞動 的贊美,對田園生活的傾慕。5詩人既然“少無適俗韻”,可為什么又會“誤落塵 網中”而且“一去三十年”,詩人走上仕宦道路真的是“誤 落”的嗎?探究學習:陶淵明雖出生于沒落土族,但處于封建時代, 一般文人所追求的仕宦之途他也無法擺脫。他早年就曾以濟 蒼生的壯志進入仕途,并應征出任江州祭酒,先后擔任鎮(zhèn)軍 參軍、建威參軍、彭澤令等職,因此說他并非“誤落”。之 所以說“誤落”,是對他無法適應官場生活,無法忍受仕途 的污濁,無

7、法施展他的政治理想的一種反省。三、選題設計1陶淵明的田園情結與仕宦情結的矛盾統(tǒng)一研究。 研究方法:(1)溯源法:陶淵明實踐了儒家“窮則獨善其身”的原 則,也接受了道家樸素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蔑視權貴的思想, 所以他歸隱,但雖過了20年的隱居生活仍不能忘卻塵世, 根源何在?(2)比較分析法:歸園田居飲酒等田園詩與擬 古讀山海經等一些詠史詩進行比較閱讀分析。(3)文獻法:到圖書館或上網搜集資料以開拓研究視野。 參讀書目:(1)漢魏六朝詩譯讀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2)古詩三百首,新世紀出版社1996年版。(3)中國文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版。(4)陶淵明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

8、(5)李華主編陶淵明詩文賞析集,巴蜀書社1988年 版。(6)魏晉南北朝詩精品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5年版。2“陶淵明正因為并非是靜穆,所以他偉大”(魯迅題未完第七),談談對陶淵明“靜穆”的觀點 的認識。研究方法:(1)比較分析法:比較陶淵明與屈原、阮藉、李白、杜 甫等人的詩作。(2)文獻法:廣泛閱讀上面這些詩人的詩作及后人詩評。參讀書目:(1)楚辭校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2)古詩三百首,新世紀出版社1996年版。(3)李太白集杜少陵集詳注陶淵明集。(4)魏晉南北朝詩精品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5年版。3陶淵明平淡自然的審美特質對中華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 影響研究。研究方法:(1)文獻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