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拓展卷2阿基米德原理_第1頁
資源拓展卷2阿基米德原理_第2頁
資源拓展卷2阿基米德原理_第3頁
資源拓展卷2阿基米德原理_第4頁
資源拓展卷2阿基米德原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其本身的質(zhì)量不變,根據(jù)G=mg可知,人的重力不變;人由淺水區(qū) ,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人所受浮力會增大。)冒空A.F2-F3=F4-FiC.Fi = F2=F3=F4B.Fi-F4 = FnF3D.F4-Fi = F3-F2第2節(jié)阿基米德原理基礎(chǔ)闖關(guān)全練拓展訓(xùn)練,人由淺水區(qū)向深水區(qū)走去的過程中()1. 夏天,學(xué)校組織同學(xué)們到海濱浴場游泳a. 人受到的重力逐漸增大b. 人受到的重力逐漸減小C. 人受到的浮力逐漸增大D. 人受到的浮力逐漸減小 答案 C人無論在淺水區(qū)還是深水區(qū)走向深水區(qū)時,由于人排開水的體積變大2.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的實驗中,小樂做了如圖所示實驗,由左向右四步實驗中,彈簧測力

2、計的示數(shù)Fi、F2、F3、F4之間的大小關(guān)系是(答案 A 由圖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F浮=F2-F3,物體排開水的重力 G排=F4-Fi,因為F浮=G排所以F2-F3=F4-Fi。3.如圖所示,為某校校園藝術(shù)節(jié)時氣球懸掛一幅豎標(biāo)的情景。已知氣球的體積為8 m3,氣球(含內(nèi)部所充3氣體)、標(biāo)語及細繩的總質(zhì)量為9 kg,空氣的密度為1.29 kg/m。g取10 N/kg,則氣球所受浮力為多大?答案 1O3.2 N解析 氣球所受浮力 F 浮=P gV=1.29kg/m3xiO N/kg >8 m3=103.2 N。4.一個體積為300 cm3的物體浮在水面上,它的-體積露岀水面,它受的浮力是多大

3、?答案 0.98 N6363解析 物體排開水的體積為:V排=(1-)V物=- >300 >0- m =1OOX1O- m ,它受的浮力是:F浮=卩水gV排33-63=1X10 kg/m >.8 N/kg >00 >0 m =0.98 N。能力提升全練拓展訓(xùn)練1. 一個中學(xué)生在空氣中所受到的浮力最接近于()A. 65 N B.6.5 N C.0.65 N D.0.065 N33答案 C 中學(xué)生的體積約為V=0.05 m ,空氣的密度P空氣=1.29 kg/m,排開空氣的體積等于自身的體積,_33受到空氣的浮力:F浮=卩空氣gV=1.29 kg/m X10N/kg &

4、gt;0.05 m =0.645 N,與C選項最接近。2. 小明同學(xué)將一塊重4.2N的鐵塊懸掛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當(dāng)鐵塊三分之二浸入液體時彈簧測力計 示數(shù)如圖所示,此時鐵塊所受浮力為N;當(dāng)鐵塊浸沒在水中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變?yōu)镹。答案 0.43.6解析 據(jù)圖可知,此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3.8 N,故此時鐵塊所受的浮力是:F浮i=G-F拉1=4.2 N-3.8 N=0.4N(式);當(dāng)鐵塊三分之二浸入液體時,F浮1=卩水gxV物(式),當(dāng)鐵塊浸沒在水中時,所受浮力F浮2=卩水F 拉 2=G-F 浮2=4.2g>V物(式),聯(lián)立、式可求得:F浮2=0.6 N,則鐵塊浸沒在水中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N-

5、0.6 N=3.6 N。3. 如圖所示是小明同學(xué)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的一個實驗過程圖,已知彈簧測力計每一小格為1 N,請根據(jù)小明的實驗過程回答下列問題:fibIIHoc(填寫字母符號)兩個步驟是為了測量浮力的大小,由圖可知物體所受浮力為(1)圖中N。小明在實驗操作中遺漏的一個步驟是:。(3)指岀小明在實驗操作中的一處錯誤:;由于這個錯誤操作,導(dǎo)致實驗中測得的浮力F浮與溢岀水的重力G的大小關(guān)系為F浮G(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改正實驗中的錯漏之處后,小明順利完成實驗,他對實驗過程進行了如下分析,其中錯誤的是(選填“甲”、“乙”或?!氨奔?、在步驟C的操作中,如果只將石塊的一部分浸入水中

6、,也能得到正確的結(jié)論乙、在步驟C的操作中,如果石塊碰到容器底且對底部產(chǎn)生壓力,對實驗結(jié)果有影響丙、實驗前,沒掛重物時彈簧測力計的指針就指在0.2 N的位置,如果沒有調(diào)零就進行了四次測量(均未超過量程),對實驗結(jié)果有影響答案(1)A、C 1測量空桶的重力(3)沒有將溢水杯中的水倒?jié)M大于(4)丙解析(1)圖A測岀了石塊的重力,圖C測量的是石塊浸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拉力 ,石塊受到的浮力等 于重力減去石塊浸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所以圖中A、C兩個步驟是為了測量浮力的大??;已知 彈簧測力計每一小格為1 N,所以石塊受到的浮力為:F浮=4 N-3 N=1 N;(2)為了測量石塊排開水的重力, 在小桶

7、接水前,應(yīng)先測岀空桶的重力,小明在實驗操作中遺漏了這一個步驟;(3)觀察圖B可知,溢水杯內(nèi) 的水沒有盛滿,也就是說溢岀的水的重力 G小于石塊排開水的重力,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石塊所受浮力等于其排開水的重力,所以,F浮>G。(4)在步驟C的操作中,將石塊的一部分浸入水中,排開水的體積減小,受到的浮力也會減小,同樣可以探究浮力大小與排開水所受重力的關(guān)系,故甲正確;如果石塊碰到容器底且對底部產(chǎn)生壓力,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會減小,測量岀的浮力值會偏大,對實驗結(jié)果造成影響,故 乙正確;實驗前測力計未調(diào)零,示數(shù)為0.2 N,四次的測量結(jié)果均未超過量程,測量值都會增大0.2 N,由于F浮、G排均為測力計

8、兩次示數(shù)之差,故不會對F浮、G排的測量結(jié)果造成影響,即不會對實驗結(jié)果造成影響, 故丙錯誤。三年模擬全練拓展訓(xùn)練1. 在如圖所示盛水的容器中放入一個鐵塊。則鐵塊受到的浮力F與容器中溢岀的水的重力 G溢的關(guān)系是()A.F>G 溢C.F<G 溢答案AB. F=G 溢D.無法確定觀察圖示可知,燒杯內(nèi)的水沒有盛滿,也就是說容器中溢岀的水的重力G溢一定小于鐵塊排開水的重力,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體所受浮力等于其排開水的重力,所以,F>G溢。2如圖所示,在容器中放一個上、下底面積均為10 cm2,高為5 cm,體積為80 cm3的均勻?qū)ΨQ石鼓,其下底面與容器底部完全緊密接觸,石鼓全部浸入

9、水中且其上表面與水面齊平,則石鼓受到的浮力是(g取10N/kg)( )23.柱=10 cm X5 cm=50 cm ,因其下底面與容器底部完全緊密接觸 ,上A.0 B.0.3 N C.0.5 N D.0.8 N答案 B 石鼓中心柱體的體積為 V表面與水面齊平,則其所受浮力 F浮=卩液g(V-V柱)=1 >103kg/m3 X10 N/kg >(80-50) W6 m3=0.3 N。3. 如圖所示,小明利用已調(diào)零的彈簧測力計、系著細線的石塊、盛有適量水的燒杯,測量該石塊的密度。具體操作步驟如下:(1) 先用彈簧測力計測岀石塊的重力為G;(2) 用彈簧測力計吊著石塊,將其浸沒于燒杯內(nèi)的

10、水中,不接觸底及側(cè)壁,讀岀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F,則石塊受到的浮力F 浮=;(3) 用字母F浮、P水、g,寫岀石塊體積的表達式 V=;(4) 用字母G、F、P水,寫岀石塊密度的表達式P石=O浮答案 (2)G-F(3) 一P水解析(2)用彈簧測力計測岀石塊浸沒在水中時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為F,則石塊受到的浮力F浮=G-F;(3)由F浮=P gV排變形可得,石塊排開水的體積:浮V排=水浮石塊全部浸入水中,排開水的體積等于石塊的體積,即V=V 排=石塊的質(zhì)量m=-石塊密度的表達式P石= P水。浮浮-4. 如圖甲所示,一個邊長為1 m的正方體靜止在湖底,上表面離水面深度為h?,F(xiàn)用一根粗細和重力不計 的繩子,

11、將該物體從水底豎直向上拉,直至完全拉岀水面,在整個拉動過程中物體始終保持勻速運動,拉 力的大小隨時間變化的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g=10 N/kg, 水=1.0 XO3 kg/m3)(13分)(1) 物體在露岀水面前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大?(2分)(2) 圖乙中,為何AB段物體所受拉力F保持不變?拉力為多大?(4分)(3) 物體的密度是多大?(3分)?(4 分)(4) 物體在水底時,上表面受到水的壓強是多大見解析(3)3 X03kg/m3答案(1)1.0 104N4(4)3 10 Pa解析 物體露岀水面前受到水的浮力F浮=卩水V排g=1.0 X03kg/m3p m)3xio N/kg=1.0 XO4

12、N;(2)物體在露岀水面前,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故所受水的浮力不變,故拉力F保持不變;物體露岀水面后繩子的 拉力保持不變,等于物體的重力,故由圖象CD段可知G=3X1O4N,故AB段拉力:F=G-F浮=3X104=3 000 kg,物體的密度P物=一=33=3X10 kg/m 丄4)44N-1.0 10 N=2X10 N;(3)物體的質(zhì)量 m=-=由圖象BC段可以看岀從物體上表面離開水面到下表面離開水面用時40 S-30 s=10 S,所以運動速度 v=-=0.1 m/s,上表面從水底上升至水面用時 30 S所以物體上表面距水面 h=vti=0.1 m/s >30 s=3 m,334故物體

13、在水底時,上表面受到水的壓強 p= P水gh=1.0 X0 kg/m X0 N/kg X m=3X 10 Pa。五年中考全練拓展訓(xùn)練,最合理操作步驟應(yīng)該是1.在探究“物體浮力的大小跟它排開液體的重力的關(guān)系”實驗時,具體設(shè)計的實驗操作步驟如圖甲、乙、 丙和丁所示,為方便操作和減小測量誤差A(yù).甲、乙、C.乙、甲、丙、丁丁、丙答案 D甲B.乙、甲、丙、D. 丁、甲、乙、為方便操作和減小測量誤差L0I1223511L 11JL和Jn0D11r 1222寸各S-3卜4-誓1,應(yīng)先測岀空桶所受的重力和物體重,對比四個選項可知,D選項3符合題意。2. (多選)在彈簧測力計下懸掛一個實心小球,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14、是8N。把實心小球浸沒在密度為0.8 10=3.2 X03 kg/m3=3.2 g/cm,故 D 選項錯誤。 3.已知某一物體受到的重力為10N,把它掛在彈簧測力計下方,并將它浸沒在水中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 33示數(shù)為6 N。則該物體受到的浮力為 N,物體的密度為 kg/m。( p水=1 >10 kg/m ,g=10N/kg)答案 42.5 X0 kg/m3的油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6 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g=10 N/kg)( )A. 小球受到的浮力是2NB. 小球的質(zhì)量是0.8 kgC. 小球的體積是2.5 10-4m333D. 小球的密度是3.2 10 g/cm答案 ABC 小球

15、所受的浮力F S=G-F拉=8 N-6 N=2 N,故A選項正確;小球的質(zhì)量m=-=0.8 kg,浮故B選項正確;小球的體積V=V排=油43=2.5沫0 m ,故C選項正確;小球的密度解析 G=10 N,F=6 N,F 浮=G-F=10 N-6 N=4 N43=4X10 m“浮故V 排=水-43V 物=V 排=4X10 m33=2.5 10 kg/m。4. 如圖所示,把一個底面積為S,高為丨的長方體浸沒在密度為 P的液體中,上、下表面分別距液面為 h1 和h2,因為液體內(nèi)部存在壓強,所以長方體各表面都受到液體的壓力。(5分),浮力的方向(1)分析圖中長方體的受力情況,其受到浮力的原因是是。(2

16、分)(2)大量的實驗結(jié)果表明:“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請從浮力產(chǎn) 生原因的角度推導(dǎo)岀這一結(jié)論。(3分) 答案(1)上、下表面存在壓力差(F2大于F1或F2-F1)豎直向上(向上)(2)F 浮=F2-F 1 = P g2S- p g1S= p gS(2-h1)= p gSl= p gVm 排 g=G 排解析據(jù)圖可知,該長方體四個側(cè)面的壓強可以相互抵消,但上、下兩面的壓強不能相互抵消,下表面比較深,所受的液體壓強大于上表面所受的液體壓強,據(jù)公式F=pS可知,由于S相同,所以長方體下表面所受液體壓力大于上表面所受液體的壓力,故用下表面所受液體的壓力減去上表面所受液

17、體的壓力就是 浮力,其方向是豎直向上的。5. 如圖所示,是小鷹同學(xué)測量某種液體密度的過程,請你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求:(1)小石塊的質(zhì)量;(2)小石塊的體積;液體的密度。(g取10N/kg)小石塊2 N2.2 N答案 (1)0.3 kg (2)1 X0-4m333(3)0.8 103 kg/m3解析(1)石塊的質(zhì)量:m=0.3 kg(2)石塊浸沒在水中時:F 浮=G-F 拉=3 N-2 N=1 N-43=1X10 m浮V 石=V 排=水(3) 石塊浸沒在未知液體中時:F 浮'=G-F 拉'=3 N-2.2 N=0.8 N由F浮'=P液V排g33=0.8 X0 kg/m浮得P液

18、=排6. 小明在做有關(guān)浮力的實驗中,測得裝滿水的溢水杯重力為4.8 N,空小桶重力為0.2 N,把它們放在水平 桌面上,如圖甲所示。再將一個質(zhì)量為 400 g的小球輕輕放入溢水杯中,小球沉到杯底,溢岀的水全部流 入小桶,如圖乙所示。將裝有溢岀水的小桶掛在彈簧測力計下,靜止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丙所示。取g=1033N/kg, p=1.0 X0 kg/m。求:50 cm2,放入小球前,裝滿水的溢水杯對桌面的壓強。(1) 若溢水杯與桌面的接觸面積為(2) 小球浸沒在水中時所受的浮力。小球的密度。tffi答案(1)960 Pa (2)0.5 N (3)8 X03 kg/m3解析(1)裝滿水的溢水杯對桌面

19、的壓強p=-=-=960 Pa由圖丙可知 G總=0.7 N 小球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 浮=G 排=G 總-G 桶=0.7 N-0.2 N=0.5 N 由F浮=G排=P水gV排得-53=5X10 m浮V排=水 因為小球在水中浸沒 所以 V 球='7 排=5X10-5 m333=8X10 kg/m、球小球的密度 P球=球核心素養(yǎng)全練拓展訓(xùn)練1小明利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石塊的密度。(P水=1.0 g/cm3,g取10 N/kg)(1) 用細線將石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甲所示,石塊重G=(2) 將石塊浸沒在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石塊受到的浮力F浮=3(3) 石塊的體積V=cm。3 石塊的密度 p石塊=g/cm。【拓展】完成上述實驗后,小明又將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石塊浸沒在不同液體中,收集了下表中的數(shù)據(jù)。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N3.22.61.91.23液體的密度/g cm-0.81.11.8(1) 將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