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屏像素亮度均勻性的評估與校正_第1頁
LED屏像素亮度均勻性的評估與校正_第2頁
LED屏像素亮度均勻性的評估與校正_第3頁
LED屏像素亮度均勻性的評估與校正_第4頁
LED屏像素亮度均勻性的評估與校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LED 顯示屏像素亮度均勻性的評估與校正深圳中科維優(yōu)科技有限公司 安寧前言近年來,在市場驅動和政府扶持下,我國的LED 顯示屏產業(yè)經歷了令世界矚目的高速成長,同時,產業(yè)內競爭也日趨激烈,客戶對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專業(yè)。像素亮度均勻性是LED 全彩顯示屏顯示質量的一個關鍵指標。均勻性差的顯示屏,輕則感覺屏幕不干凈,色彩不勻凈,重則會看到暗斑、亮斑、色斑,甚至馬賽克,嚴重影響顯示效果。為改善LED 屏的像素亮度均勻性,生產廠家和控制系統(tǒng)廠商都付出了相當大的努力,從嚴格篩選分檔LED 燈或芯片,到逐點校正技術的開發(fā)應用,然而,由于缺乏一個客觀、科學、穩(wěn)定的測試方法和評價指標,這些改進措施的效果

2、如何卻難以量化評估,有時甚至對均勻性改善與否都無法達成共識。本文將討論現有的亮度均勻性評估方法,提出像素亮度均方差作為均勻性評估指標,并應用維優(yōu)公司SV-1型測量系統(tǒng)進行均勻性評估和逐點校正實踐,最后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和總結?,F行的評估手段對于LED 顯示屏的像素光強均勻性評估方法,在2007年發(fā)布的行業(yè)標準SJ/T 11281-2007 發(fā)光二極管LED 顯示屏測試方法中有明確說明:“全屏范圍內任意離散抽取30個像素,在最高灰度級、最高亮度級下,全屏顯示單紅色,用光強儀分別測量出這30個像素的光強值,再進行算術平均計算得到 : 用公式 %100I max=I iRJ 計算出紅色像素光強均勻性

3、RJ I 式中,;301i = 30/301i =i I用同樣方法分別計算出綠色和藍色像素的光強均勻性 ,取最大值即為該屏像素光強均勻性”GJ I BJ I PJ I 對于像素光強均勻性等級的評定,SJ/T11281-2007中由低到高分為A,B,C 三級。A 級 B 級 C 級%50I 25%PJ %52I 5%PJ 5%I PJ 撇開測試方法本身的效率、可操作性、可復現性等不談,像素光強均勻性 這個指標本身存PJ I在著先天的不足。LED屏由大量的LED 燈點組成,一個1平方米左右的顯示屏,就會包含上萬個單基色燈,從全屏抽取30個像素來做均勻性評估,樣本個體差異性大,數量相對總體卻太過單薄

4、,代表性堪憂。實驗證明,按照這個評估方法測出的像素光強均勻性指標,隨著像素點抽樣的改變,會呈現非常大的浮動,甚至同一張屏體的幾次獨立測量,會導致該屏的像素均勻性級別分別落在A,B,C 三個級別上。這樣不穩(wěn)定的指標自然無法推廣實用。因此,LED 屏生產廠商普遍使用另一個指標來粗略評估像素亮度均勻性,就是分光分色機對LED 管分類時的參數設置,一般用最大最小值比來表示,如1:1.2,1:1.4等。這個指標是在采購原材料時由上游供應商提供的,獲取容易,但也存在很多問題:1、 對于自己不做封裝的顯示屏制造商來說,這個指標無法檢驗,和供應商之間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對于顯示屏的應用客戶來說,也存在同樣的

5、問題2、 為了兼顧效率和測量精度的平衡,LED分光分色機標稱的光度測量指標,最好的也在5%,一般都在10%。這樣大的系統(tǒng)誤差,疊加到分光時預設的閾值兩端,使這個本已很粗糙的指標更加撲朔迷離。3、 LED 管老化衰減特性的不一致,使原材料采購時的指標,難以簡單移植,用于老化后的成品LED屏的均勻性評估。對于經過逐點校正的顯示屏均勻性的評估,這個指標更是無能為力。于是,對于逐點校正的改善效果評估,現在還普遍停留在人眼目測的水平上。像素亮度均方差LED 顯示屏的像素亮度均勻性評估,是一個數理統(tǒng)計問題。對于顯示屏上的單個LED 管,其光強值是一個隨機變量,其光強的分布概率近似于正態(tài)分布。隨機變量偏離平

6、均值的分散程度,數理統(tǒng)計學中使用“均方差”這個概念做為其離散性評估的指標。均方差越小,意味著相對于均值越集中,一致性越好。應用在LED 屏像素亮度均勻性評估上,測試和計算方法如下:全紅點亮一像素總數為N 的顯示屏,獲取全屏每個像素的亮度值,取算術平均得到Ri L R ,則紅色像素亮度均方差為:)(N L Ri R =N1i 2R (L D ;為了方便比較不同亮度的LED 屏的均勻性,使用相對均方差,即均方差相對于亮度均值的百分比作為統(tǒng)一的評估指標,即:%100 / D(L(R R =R 按同樣方法,可得到G ,B ?!跋袼亓炼染讲睢边@個指標,樣本空間涵蓋了LED 屏的全體像素,使用數理統(tǒng)計中

7、均方差的概念來表征LED 屏的像素亮度離散性,較之現行的標準、指標,顯然更為科學合理。SV-1型LED 屏多像素高速測量系統(tǒng)“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學的評估依賴于適用的工具。事實上,多年來業(yè)內有識之士一直呼吁使用均方差做為均勻性評估指標,并做出諸多嘗試,但始終沒有得到推廣。其原因在于:缺乏高效測量數以萬計的像素亮度的工具。通用的亮度測量儀表,僅能得到某一區(qū)域的平均亮度值,使用亮度計人工逐點測量每個像素的亮度,是不現實的。業(yè)內也有嘗試采用步進電機機械定位,用光電傳感器或通用亮度計自動逐點讀取每個像素的亮度值,這種方法相對于人工逐點取樣,穩(wěn)定性和效率都有很大提高,但依然難以滿足實際的需要,且

8、只能對模塊模組進行測試,對于組裝完成的顯示屏就無能為力了。針對LED 屏產業(yè)的迫切需求,維優(yōu)公司自主研發(fā),于09年推出SV-1型LED 屏多像素高速測量系統(tǒng),一舉攻克了均勻性評估及逐點校正中面臨的高速數據采樣的難題。SV-1系統(tǒng)基于維優(yōu)公司自主開發(fā)的LM200型成像亮度計,結合LEDChecker 軟件,實現了精確和高效的完美結合。其亮度測量準確度為標準級2.5%,穩(wěn)定度達到1%。一次測量,不到1分鐘即可獲取上萬個燈點的亮度數據,并給出統(tǒng)計分析數據和圖表,包括直方圖、數據線、數據表、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相對均方差等。從此,逐點校正結果不再是霧里看花,均勻性評估一目了然!均勻性評估與逐點校正

9、實踐以下是我們使用SV-1測量系統(tǒng)對一寬96高64,分光指標為1:1.1的顯示屏在最高亮度級最高灰度級時,分別對RGB三基色進行測量的數據直方圖: R255(校正前) G255(校正前) B255(校正前)直方圖的橫軸是像素亮度,單位是cd/m2,左邊線代表整組亮度值中的最小值,右邊線是整組亮度值的最大值;縱軸是像素點的數量。直方圖直觀顯示出像素亮度的分布。結果顯示,即便已經按照分光的最高標準1:1.1進行篩選,老化后的LED 屏像素亮度最大最小值比依然在1:1.4左右,均方差在4%左右。在我們對未經逐點校正的屏的數百次實驗中,這組R255的均勻性表現為最佳,像素亮度均方差達到2.56%,甚至

10、優(yōu)于很多經過逐點校正的屏。使用SV-1系統(tǒng)的實測亮度數據,以平均亮度的90%為基準線,對該屏進行逐點校正,校正后RGB 三基色的直方圖如下: R255(校正后) G255(校正后)B255(校正后) 校正前后的像素亮度均方差對比見下表: 顏色 紅基色(R) 綠基色(G) 藍基色(B) 像素亮度均方差(%) 校正前 2.561 3.916 4.359 校正后 1.438 1.058 1.498 對校正前后的顯示屏進行的 3 次重復測量,數據見下表: 像素亮度均方差(%) 校正前 1 紅基色(R) 2 3 1 綠基色(G) 2 3 1 藍基色(B) 2 3 2.561 2.563 2.611 3.

11、916 3.915 3.907 4.359 4.352 4.354 校正后 1.438 1.429 1.430 1.058 1.049 1.056 1.498 1.493 1.499 顏色 實驗數據表明: 1、 老化后 1:1.1 的分光指標難以保持,已降檔到 1:1.3,1:1.4。 2、即便是對按 1:1.1 分光的 LED 顯示屏,逐點校正依然可以顯著改善其均勻性。 3、未作逐點校正的 LED 屏,最優(yōu)均方差也在 4%左右,逐點校正后,均方差指標達到 2%以內。 4、像素亮度均方差指標,重復測量時,穩(wěn)定性良好,可用于 LED 屏亮度均勻性的客觀評價。 總結 此前,像素亮度均方差這一科學指標,因為缺乏測量手段而遲遲無法走向實用,逐點校正技術 也因缺乏高速亮度采集工具和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