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學一輪復習 氮及其化合物課時訓練(教師版)_第1頁
(人教版)化學一輪復習 氮及其化合物課時訓練(教師版)_第2頁
(人教版)化學一輪復習 氮及其化合物課時訓練(教師版)_第3頁
(人教版)化學一輪復習 氮及其化合物課時訓練(教師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氮及其化合物課時訓練1某實驗過程如下圖 ,那么圖的試管中的現(xiàn)象是()A無明顯現(xiàn)象 ,因稀H2SO4不與銅反響B(tài)銅片溶解 ,產(chǎn)生無色氣體 ,該氣體遇到空氣不變色C銅片溶解 ,放出紅棕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D銅片溶解 ,產(chǎn)生無色氣體 ,該氣體在試管口變?yōu)榧t棕色解析:生成的Cu(NO3)2在H2SO4的酸性條件下相當于又有了HNO3 ,銅片會繼續(xù)溶解生成NO。答案:D2無色的混合氣體甲可能含有NO、CO2、NO2、NH3、N2中的某幾種。將100 mL甲氣體經(jīng)過如圖實驗的處理 ,結果得到酸性溶液 ,而幾乎無氣體剩余。那么甲氣體的組成為()ANH3、NO、CO2 BNH3、NO2、N2CNH3、NO2、

2、CO2 DNO、CO2、N2解析:NO2是紅棕色的氣體 ,所以一定不存在NO2;甲氣體經(jīng)過足量的濃硫酸后剩余氣體體積為80 mL ,說明一定有NH3存在;二氧化碳可以和過氧化鈉反響生成碳酸鈉和氧氣 ,無色的NO氣體與氧氣反響變?yōu)榧t棕色的NO2 ,通過足量的過氧化鈉后氣體顯紅棕色 ,說明有NO、CO2;用排水法收集氣體 ,幾乎無氣體剩余 ,說明沒有N2 ,所以一定含有的氣體為NH3、NO、CO2 ,一定不含有NO2、N2 ,應選A。答案:A3“封管試驗具有簡易、方便、節(jié)約、綠色等優(yōu)點。觀察以下四個“封管試驗(夾持裝置未畫出) ,判斷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A加熱時 ,a上部聚集了固體NH4Cl

3、,說明NH4Cl的熱穩(wěn)定性比擬好B加熱時 ,發(fā)現(xiàn)b中I2變?yōu)樽仙魵?,在上部又聚集為紫黑色的固體C加熱時 ,c中溶液紅色變深 ,冷卻后又變淺D水浴時 ,d內(nèi)氣體顏色變淺 ,e內(nèi)氣體顏色加深解析:A選項 ,NH4Cl受熱分解生成的NH3、HCl ,在上部化合生成固體NH4Cl ,A選項錯誤;B選項 ,I2易升華 ,正確;C選項 ,氨氣易揮發(fā) ,加熱時 ,氨水濃度減小 ,堿性減弱 ,溶液紅色變淺 ,C選項錯誤;2NO2N2O4為放熱反響 ,所以d內(nèi)氣體顏色變深 ,D選項錯誤。答案:B4以下表達不正確的選項是()ANH3的噴泉實驗說明氨氣極易溶于水BNH3遇到揮發(fā)性強酸就能產(chǎn)生白煙C硝酸應放在棕色

4、的細口瓶中保存DNO和NH3均可用排空氣法收集解析:NO的密度和空氣接近 ,且NO和O2反響生成NO2 ,所以NO應采用排水集氣法收集 ,D項錯誤。答案:D5以下說法正確的選項是()A鹽酸、硫酸、硝酸都是強氧化性酸B雷雨天氣可以產(chǎn)生硝酸 ,不會給作物帶來危害C向裝有Fe(NO3)2溶液的試管中參加稀硫酸 ,在管口觀察到紅棕色氣體 ,原因是HNO3分解生成了NO2D因為濃硝酸有酸性 ,所以濃硝酸不可用鐵制容器盛放解析:鹽酸、稀硫酸不屬于強氧化性酸 ,A選項錯誤;C選項 ,發(fā)生3Fe2NO4H=3Fe3NO2H2O ,NO遇空氣生成紅棕色NO2 ,C項錯誤;D選項 ,濃硝酸使鐵、鋁發(fā)生鈍化 ,可以

5、用鐵制容器盛放 ,D項錯誤。答案:B6氨氣極易溶于水 ,而難溶于有機溶劑CCl4。以下裝置中不適宜做氨氣尾氣吸收的是()解析:A項 ,水的密度比四氯化碳小 ,浮在四氯化碳的上面 ,四氯化碳不能和氨氣反響 ,也不溶解氨氣 ,該裝置既能夠吸收易溶于水的氣體 ,又能夠防止倒吸 ,A正確;B項 ,吸收裝置中的導管下連漏斗 ,漏斗的邊緣緊靠液面 ,易吸收易溶于水的氣體 ,能防止倒吸 ,B正確;C項 ,吸收裝置中的導氣管插入到液面以下 ,吸收易溶于水的氣體時產(chǎn)生倒吸 ,C錯誤;D項吸收裝置可吸收易溶于水的氣體 ,能防止倒吸 ,D正確。答案:C7關于氮的變化關系圖如下:那么以下說法不正確的選項是()A路線是

6、工業(yè)生產(chǎn)硝酸的主要途徑B路線、是雷電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途徑C上述所有反響都是氧化復原反響D上述反響中只有屬于氮的固定解析:工業(yè)上生產(chǎn)硝酸的流程:氮氣和氫氣反響生成氨氣 ,氨氣與氧氣反響生成NO ,NO再與氧氣反響生成NO2 ,最后將NO2溶于水得到硝酸 ,A正確。路線:在放電條件下 ,氮氣和氧氣發(fā)生化合反響生成NO;路線:NO不穩(wěn)定 ,易被氧氣氧化為NO2;路線:NO2溶于水生成硝酸 ,B正確。N元素化合價變化:N2(0價)NH3(3)價NO(2價) ,N2(0價)NO(2價)NO2(4價)HNO3(5價) ,都是氧化復原反響 ,C正確。是氮的化合物之間的轉(zhuǎn)化 ,不是氮的固定 ,D錯誤。答案:

7、D8如下圖 ,相同條件下 ,兩個容積相同的試管分別裝滿NO2和NO氣體 ,分別倒置于水槽中 ,然后通過導管緩慢通入氧氣 ,邊通邊慢慢搖動試管 ,直到兩個試管內(nèi)充滿液體。假設試管內(nèi)的溶質(zhì)不向水槽中擴散 ,那么(1)和(2)兩個試管內(nèi)溶液物質(zhì)的量濃度之比為()A11B43C57 D75解析:設試管的體積為1 L ,水充滿整個試管 ,溶液的體積是1 L ,無論是NO2還是NO都轉(zhuǎn)變成了HNO3 ,根據(jù)氮元素守恒 ,生成的HNO3的物質(zhì)的量相等 ,即硝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等 ,答案選A。答案:A9足量銅與一定量濃硝酸反響 ,得到硝酸銅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氣體 ,這些氣體與1.68 L O2

8、(標準狀況)混合后通入水中 ,所有氣體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假設向所得硝酸銅溶液中參加5 mol/L 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 ,那么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是()A60 mL B45 mLC30 mL D15 mL解析:由電子守恒和電荷守恒可知O2得電子數(shù)等于Cu2結合的OH數(shù) ,故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為0.06 L60 mL。答案:A10.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 ,平均分成兩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漸參加銅粉 ,最多能溶解9.6 g Cu。向另一份中逐漸參加鐵粉 ,產(chǎn)生氣體的量隨鐵粉質(zhì)量增加的變化如下圖(硝酸只被復原為NO氣體)。以下分析或結果錯誤的選項是()A原混合酸

9、中NO的物質(zhì)的量為0.1 molBOA段產(chǎn)生的是NO ,AB段的反響為Fe2Fe3=3Fe2 ,BC段產(chǎn)生的是氫氣C第二份溶液中的最終溶質(zhì)為FeSO4D稀H2SO4濃度為2.5 mol·L1解析:鐵粉既能與硝酸反響也能與硫酸反響 ,從題干圖看出OA段產(chǎn)生的是NO ,AB段的反響為Fe2Fe3=3Fe2 ,BC段產(chǎn)生的是氫氣 ,反響為Fe2H=Fe2H2 ,可知NO反響完了 ,第二份溶液中NO應為×3÷30.1 mol ,溶液中最終溶質(zhì)為FeSO4 ,此時反響的鐵的質(zhì)量是14 g ,即0.25 mol ,故原混合酸中H2SO4濃度為2.5 mol·L1 ,

10、NO物質(zhì)的量為0.2 mol。答案:A11某研究小組要快速制取枯燥的氨氣 ,提供的藥品有:濃氨水、氯化銨固體、氫氧化鈉固體、蒸餾水、堿石灰 ,提供的儀器如下圖(必要的塞子、玻璃導管、橡膠管、固定裝置和尾氣處理裝置略去)。(1)需選擇的藥品是_ ,該小組將選擇的藥品混合后快速放出氨氣的原因是_ ,選擇的儀器_(填序號)。(2)假設用如圖裝置收集NH3 ,如何判斷燒瓶中已收集滿NH3?_。解析:(1)要快速制備NH3可選用濃氨水和NaOH固體 ,原因是NaOH固體溶解時放熱加快NH3逸出 ,且c(OH)增大 ,使NH3H2ONH3·H2ONH4OH平衡左移 ,有利于NH3放出。選用或。(

11、2)由于氨氣易溶于水NH3H2ONH3·H2O ,呈堿性 ,使滴有酚酞的水變紅 ,據(jù)此可判斷。答案:(1)濃氨水、氫氧化鈉固體NaOH溶于水放熱 ,促使氨水分解放出氨氣 ,且c(OH)增大 ,使NH3H2ONH3·H2ONH4OH平衡左移 ,有利于NH3放出或(2)漏斗下端邊沿與水面接觸處溶液顏色變?yōu)闇\紅色12利用如下圖的裝置 ,可以驗證NH3和HCl的有關性質(zhì)。實驗前a、b、c活塞均關閉。(1)假設要在燒瓶中產(chǎn)生“噴泉現(xiàn)象 ,燒瓶中不產(chǎn)生“噴泉現(xiàn)象 ,其操作方法是_。(2)假設先翻開a、c活塞 ,再擠壓膠頭滴管 ,在燒瓶中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3)通過擠壓膠頭滴管和控制活

12、塞的開關 ,在燒瓶中產(chǎn)生“噴泉現(xiàn)象 ,燒瓶中不產(chǎn)生“噴泉現(xiàn)象 ,其操作方法是_。假設要在該裝置中產(chǎn)生雙噴泉現(xiàn)象 ,其操作方法是_。解析:(1)翻開a、b活塞 ,再將膠頭滴管中的水擠入燒瓶中 ,由于NH3極易溶于水 ,使燒瓶內(nèi)氣體壓強迅速減小 ,燒杯中的水迅速進入燒瓶中 ,形成噴泉。(2)先翻開a、c活塞 ,再將膠頭滴管中的水擠入燒瓶中 ,燒瓶中的氣壓迅速減小 ,燒瓶中的HCl氣體會流向燒瓶中 ,且與NH3化合生成NH4Cl而產(chǎn)生白煙。(3)在(2)根底上 ,假設關閉a活塞 ,翻開b活塞 ,燒杯中的水會迅速進入燒瓶中 ,形成噴泉;假設翻開b活塞 ,不關閉a活塞 ,燒瓶中的水便會同時進入燒瓶和中

13、,形成雙噴泉。答案:(1)先翻開a、b活塞 ,再擠壓膠頭滴管(或先擠壓膠頭滴管 ,再翻開a、b活塞)(2)燒瓶中導管口處產(chǎn)生白煙(3)先翻開a、c活塞 ,再擠壓膠頭滴管(或先翻開a活塞 ,擠壓膠頭滴管 ,再翻開c活塞) ,片刻后 ,關閉a活塞 ,然后翻開b活塞先翻開a、c活塞 ,再擠壓膠頭滴管(或先翻開a活塞 ,擠壓膠頭滴管 ,再翻開c活塞) ,片刻后 ,翻開b活塞13在如下圖的實驗裝置中 ,盛有足量水的水槽里放兩個燒杯 ,小燒杯里放有適量銅片和過量濃硝酸 ,小燒杯外面倒扣一大燒杯 ,請答復以下問題:(1)實驗過程中 ,觀察到的主要現(xiàn)象是_;_;_;_。(2)用該裝置做銅與濃硝酸反響的實驗 ,

14、最突出的優(yōu)點是_。(3)假設要驗證最終得到的氣體生成物 ,最簡便的操作及現(xiàn)象是_。答案:(1)銅片外表產(chǎn)生氣泡 ,銅片慢慢溶解并逐漸消失小燒杯中溶液的顏色逐漸變成藍色大燒杯中有紅棕色氣體生成 ,后來慢慢變成無色大燒杯內(nèi)液面上升 ,水槽中液面下降(2)反響體系封閉 ,無氮氧化合物逸出 ,不污染環(huán)境(3)輕輕掀起倒扣的大燒杯 ,通入適量的空氣 ,假設有紅棕色氣體生成 ,那么證明最終氣體生成物為NO氣體14利用石灰乳和硝酸工業(yè)的尾氣(含NO、NO2)反響 ,既能凈化尾氣 ,又能獲得應用廣泛的Ca(NO2)2 ,其局部工藝流程如下:(1)上述工藝中采用氣液逆流接觸吸收(尾氣從吸收塔底進入 ,石灰乳從吸

15、收塔頂噴淋) ,其目的是_;濾渣可循環(huán)使用 ,濾渣的主要成分是_(填化學式)。(2)該工藝需控制NO和NO2物質(zhì)的量之比接近11。假設n(NO)n(NO2)11 ,那么會導致_;假設n(NO)n(NO2)<11 ,那么會導致_。(3)生產(chǎn)中溶液需保持弱堿性 ,在酸性溶液中Ca(NO2)2會發(fā)生分解 ,產(chǎn)物之一是NO ,其反響的離子方程式為_。解析:(1)工藝中采用氣液逆流接觸吸收 ,其目的是增大NO、NO2氣體與石灰乳的接觸面積 ,增強吸收效果。硝酸工業(yè)的尾氣用石灰乳吸收 ,吸收過濾后的濾渣可循環(huán)使用 ,那么濾渣中主要含有未反響的Ca(OH)2。(2)控制NO和NO2物質(zhì)的量之比接近11

16、 ,與石灰乳發(fā)生反響:Ca(OH)2NONO2=Ca(NO2)2H2O。假設n(NO)n(NO2)11 ,混合氣體發(fā)生上述反響后 ,NO有剩余 ,且不能被石灰乳吸收 ,導致排放的氣體中NO含量升高。假設n(NO)n(NO2)<11 ,混合氣體發(fā)生上述反響后 ,NO2有剩余 ,NO2可與Ca(OH)2發(fā)生反響生成Ca(NO3)2 ,導致產(chǎn)品中Ca(NO3)2含量升高。(3)酸性溶液中Ca(NO2)2會發(fā)生分解 ,產(chǎn)物之一是NO ,據(jù)得失電子守恒 ,可寫出離子方程式:3NO2H=NO2NOH2O。答案:(1)使尾氣中的NO、NO2被充分吸收Ca(OH)2(2)排放氣體中NO含量升高產(chǎn)品中Ca

17、(NO3)2含量升高宋以后 ,京師所設小學館和武學堂中的教師稱謂皆稱之為“教諭。至元明清之縣學一律循之不變。明朝入選翰林院的進士之師稱“教習。到清末 ,學堂興起 ,各科教師仍沿用“教習一稱。其實“教諭在明清時還有學官一意 ,即主管縣一級的教育生員。而相應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員者那么謂“教授和“學正?!敖淌凇皩W正和“教諭的副手一律稱“訓導。于民間 ,特別是漢代以后 ,對于在“?;颉皩W中傳授經(jīng)學者也稱為“經(jīng)師。在一些特定的講學場合 ,比方書院、皇室 ,也稱教師為“院長、西席、講席等。(3)3NO2H=NO2NOH2O“師之概念 ,大體是從先秦時期的“師長、師傅、先生而來。其中“師傅更早那么意指春秋時國君的老師。?說文解字?中有注曰:“師教人以道者之稱也?!皫熤x ,現(xiàn)在泛指從事教育工作或是傳授知識技術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長值得學習者?!袄蠋煹脑獠⒎怯伞袄隙稳荨皫??!袄显谂f語義中也是一種尊稱 ,隱喻年長且學識淵博者?!袄稀皫熯B用最初見于?史記? ,有“荀卿最為老師之說法。慢慢“老師之說也不再有年齡的限制 ,老少皆可適用。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