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必修v蘇教版第二專題版塊三《別離》最新同步教案6_第1頁
語文必修v蘇教版第二專題版塊三《別離》最新同步教案6_第2頁
語文必修v蘇教版第二專題版塊三《別離》最新同步教案6_第3頁
語文必修v蘇教版第二專題版塊三《別離》最新同步教案6_第4頁
語文必修v蘇教版第二專題版塊三《別離》最新同步教案6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語文必修V蘇教版第二專題版塊三別離最新同步教案別離教案6教學目的 1、加強誦讀,體會詩人的感情。 2、體會詩歌內(nèi)在的情緒,深邃的哲理。 3、體會詩歌嚴謹?shù)慕Y(jié)構(gòu)。 教學過程: 師:唐代詩人李商隱有一首無題詩,相信大家一定很熟悉,“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生:(齊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師:春天將盡,百花凋謝,催生百花的東風已經(jīng)無力。在這種環(huán)境中遇到朋友離別之苦,實在難以承受。李商隱的這首詩里充滿了對別離的傷感。南朝文學家江淹說:“黯然傷魂者,唯別而已矣?!惫磐駚矶嗌傥娜四鸵螂x別而落淚,因傷懷而

2、賦詩,那么馮至筆下的別離詩又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懷呢? 課前布置同學們登陸學校電子圖書館,查找有關(guān)馮至的資料,下面請同學們交流學習的成果。 生1:馮至是文學翻譯家,譯作有海涅詩選和海涅長詩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等。由于他在研究歌德、譯介海涅作品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1983年獲德意志聯(lián)邦共和國慕尼黑歌德劇院頒發(fā)的歌德獎?wù)拢?987年又獲該國國際交流中心授予的1987年國際交流中心藝術(shù)獎。 生2:馮至是現(xiàn)代作家,他的中篇歷史小說伍子胥,不拘泥于歷史的故事傳說,運用想象和虛構(gòu)進行創(chuàng)作,用以借古諷今。出版有散文集東歐雜記、傳記杜甫傳等,散文集山水,以清朗而有情致的文字,在山光水色的描寫中追求一種啟示性的哲理,

3、顯示了他散文創(chuàng)作的藝術(shù)個性。 生3:馮至是學者,有論文集詩與遺產(chǎn)等。 生4:馮至是詩人,他的十四行集整體風貌中所顯示的莊嚴、單純與從容,以及藝術(shù)上的相對完美,使得它在40年代文學,以至整個現(xiàn)代文學之中,都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另一方面,馮至十四行集的成功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表明中國現(xiàn)代新詩人,已經(jīng)有足夠的思想藝術(shù)力量,消化外來形式,利用它來創(chuàng)造中國自己的民族新詩。 生5:馮至還被魯迅先生譽為“中國最為杰出的抒情詩人”。 師:魯迅先生為人率真直爽,為文切峻犀利,但他對馮至的詩評價極高,就讓我們一起來品味一下馮至的別離。 歌不唱不足以感肺腑,詩不讀不足以怡性情,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這首詩。 (學生自由朗

4、讀) 師:同學們讀了這首詩有什么感覺? 生6:老師,不好意思,我有好幾句沒有讀懂,總之感覺很拗口,可能我本來就不是學詩的料子!    (同學大笑) 生7:老師,人生如同一張磁盤,不同的人在磁道上留下的音符是不相同的。不同的人又有不同思維方式,更有不同的生活經(jīng)歷和人生態(tài)度。馮至好像是深沉而且有思想的人,所以讀他的詩要慢慢“品”,而不是?!帮嫛?。 生8:我在查資料時看到以下內(nèi)容,感覺馮至的確是一個深邃的思想的詩人: (學生投影) 馮至的十四行集是關(guān)于個體與人類的生存狀態(tài)、人的生命的形而上的體驗與思考,是由27首詩組成的,是中國新詩史上“最集中、最充分地表現(xiàn)生命主題的一

5、部詩集,它是一部生命沉思者的歌”,它使中國現(xiàn)代詩歌第一次具有了“形而上的品格”。詩人關(guān)于人的生命的這種體驗與形而上的思考,與從歌德到存在主義的西方思潮的關(guān)系,是比較容易注意到的既存在著影響,也有平行思考。另一面與傳統(tǒng)思想的聯(lián)系也是明顯的,例如詩人關(guān)于自我與萬物的溝通的體驗與思考,就顯然有“天人合一,物我一體”的思想因素。他選擇了“十四行詩體”,完全采用現(xiàn)代白話口語,連關(guān)聯(lián)詞也很少使用,卻將這種外來的詩體形式運用自如,達到內(nèi)在詩情、哲思與外在形式的和諧。    (鼓掌) 師:說得太好了,“思”是心上一塊田,馮至在這塊田地上辛勤地耕耘、播種、收獲,讓我們一同來欣賞這道

6、獨特的風景吧。下面請同學們劃出在閱讀中遇到困難的句子,與學習小組同學討論理解。     (學生討論)     同學們還有哪些疑難的地方,下面我們一起來討論。 生9:老師,“我們招一招手,隨著別離,我們的世界便分成兩個”這句話我不理解。 生10:分別前的那一招手,仿佛是在把世界劈成兩半。詩人的這種奇特想象,完全有現(xiàn)實依據(jù)。因為彼此工作都很忙,再加上相距遙遠,相聚的機會就更少了。想到這里,一股悲涼的情緒不禁涌上心頭,渾身驟然感到寒冷起來。 生11:這個是一個立體的鏡頭,讓我想起了李白“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的模樣,人

7、生別離常有事,轉(zhuǎn)瞬天涯孤旅人! 師:你是我們的班級詩人,你寫過離別詩嗎? 生12:老師,最近我的生活里似乎沒有了詩歌般跳蕩的音符,我也一直在尋找著。不過我很喜歡網(wǎng)絡(luò)上的一首別離詩,我給大家吟誦一下吧。 我揮揮手,往事又涌上心頭,/我回過頭,凝視你癡癡的雙眸,/我輕聲唱,用那已沙啞的歌喉。/我知道,此一走天涯路遠,/我相信,你會在風雨中等候,/我要走,不是一去不回頭,/我希望,歸來時人景依舊。/一抹斜陽,帶上我無言的離愁,/再次揮手,/只是分離,/不是分手。    (學生鼓掌) 師:多么真實的感受,這首詩讓我想起了柳永詞中洋溢著離愁別緒的幾句話,“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

8、語凝噎”。 生13:老師,可我不覺得馮至的這首詩也是愁情纏繞,揮之不去的。當我讀到“身邊感到冷,眼前突然遼闊,像剛剛降生的兩個嬰兒”這句話時,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總之讀了不會讓我落淚! 生14:我也覺得這首詩與眾不同,但我又不知如何解讀。 師:讀馮至的詩如品茗,自然要細品慢咽,字斟句酌。剛剛降生的嬰兒有什么特點? 生15:初降生的嬰兒從頭到腳都是新的,他或她睜開懵懂的雙眼,眼前一定豁然開朗,封閉的空間陡然開闊了,單調(diào)的色彩倏忽間五彩繽紛了。 生16:我明白了,詩人是用“像剛剛降生的兩個嬰兒”這樣奇特的比喻來表達分別后的感受:眼前的世界一下子空闊起來,一種新奇感油然而生,獲得全新的生命感受。別

9、離是痛苦的,但詩人并沒有沉浸在愁絲之中不能自拔,更沒有悲觀厭世。 師:你說得很有道理。 生17:我們小組在討論詩歌第二節(jié)時感到非常困惑,不知道“把冷的變成暖,生的變成熟”這句話究竟說的是什么意思。 師:同學們將第二小節(jié)齊讀一遍,然后聯(lián)系上下文討論這句話的含義。         呵,一次別離,一次降生,         我們擔負著工作的辛苦,         

10、把冷的變成暖,生的變成熟,         各自把個人的世界耘耕。 (學生齊讀、熱烈討論) 生18:第二節(jié)是詩人承上一節(jié)把別離看成是“降生”,看成是新生活的開始,一切從零開始,投人生活,努力工作,“擔負著工作的辛苦”“把各人的世界耘耕”,這樣不僅可以排遣別離的痛苦,更可以使友情有新的發(fā)展。 生19:說得太好了,別離是痛苦的,但痛苦不是表達友情的唯一方式。在別離的苦痛中沉淪的人是懦夫,將別離的苦痛化作耕耘世界的力量和勇氣,這才是回饋友情的最佳方式。 生20:世界總是那么辨證,痛苦、悲傷的另一面卻是快樂、歡欣。我想起了

11、巴金的散文朋友,巴金前半生幾乎居無定所,全靠朋友的幫助才能安然活下來,一次次別離,一次次黯然落淚。巴金說他想還這一輩子也還不完的“感情債”,可他所能做的只是辛勤寫作,用自己的筆犁開朋友間時空阻隔的群山,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回報朋友們沒有奢望回報的真摯情誼。馮至說出了一個思想者才能看到的真理。 師:你是一個善于思考,勤于閱讀的好學生。 生21:哦,我懂了!剛才我還看不懂第三小節(jié)的意思,現(xiàn)在明白了。第三小節(jié)詩人是寫友情因分別而有了新的發(fā)展,新的內(nèi)涵。詩人一定是認為:人間只要有友情的存在,有彼此的勉勵和相互支持,寒冷的可以變成溫暖的,陌生的可以變成熟悉的,離別的痛苦也可以化為前進的動力,并使每次重逢都

12、有初次見面的新鮮感,使從前的體驗也因為距離而成為刻骨銘心的記憶,使友情永不衰老。                 為了再見,好像初次相逢,                  懷著感謝的情懷想過去,       

13、           像初晤面時突然感到前生。 (情不自禁地朗誦) 生22:我特別喜歡“一生里有幾回春幾回冬,我們只感受時序的輪替, 感受不到人間規(guī)定的年齡”這句話,但我又不知為什么喜歡,是不是喜歡到說不出是喜歡的最高境界? (學生笑) 師:天地間最深的是宇宙,人世間最深的是情感,一切的語言在真摯的情感面前都是蒼白的。但我們總不能一直不說,老舍愛北平,愛到說不出的境地,但他還是寫了令人回味悠長的想北平。我們喜歡一個詩句,可能暫時說不出內(nèi)心潛涌的感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經(jīng)歷的增

14、多,也許在某個時刻會有“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頓悟,好作品應(yīng)當是一輩子的經(jīng)典。 生23:我們小組剛才討論了對這幾句話的理解,我們認為,這三句詩是詩人對別離的思考的升華:我們的人生仿佛是由一次次別離和歡聚組成,既彼此融合又各自獨立,只要保持精神狀態(tài)的年輕,會使人覺得不知老之將至,“感受不到人間規(guī)定的年齡”。友誼常青,人生不老。 師:大家同意嗎他們的見解嗎? (學生點頭贊同)     請同學們齊聲朗讀馮至的別離,讀出一點思考的味道。    (學生齊讀)      

15、60;  請同學們概括地說說這首詩表現(xiàn)了友情的哪些內(nèi)涵? 生24:這首詩歌頌了真摯美好的友情,內(nèi)涵上側(cè)重指出友情是朋友彼此的勉勵和支持,友情是生活的動力,揭示了友情的價值。 師:概括得很準確。這首詩寫于1941年,那是一個特殊的年月,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正瘋狂地蹂躪著華夏大地,為躲避日寇的飛機轟炸,詩人馮至告別朋友,從昆明來到近郊的一座深山。他沒有抒發(fā)亂世流離的苦痛,也沒有慨嘆知音難聚的凄涼,而是理性地思考了友情的價值。那么,這首詩在寫作上有什么特點呢?每人至少選擇一個角度進行思考。    (學生沉默、思考) 生25:一般說來,中國的離別詩側(cè)重借

16、景抒情,敘事傳情。而這首詩以抽象的思索為主,沒有具體的場景。沒有具體的分別對象,也沒有特定的離別時間和地點。柳永的雨霖鈴上闋中說:“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痹~人突現(xiàn)的是某一個具體的送別場面,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交代得十分明確。 生26:中國傳統(tǒng)詩歌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便是通過環(huán)境的渲染與反復詠嘆來表達情感。我很喜歡現(xiàn)當代詩人吳奔星的一首別離詩。詩名叫別。 師:(有些激動)他是我仰慕的一位前輩詩人,他一生坎坷卻人格高尚,臧克家說他“人品作品立高峰”。他老人家在世的時候一直說要見我,可我卻因為拿不

17、出像樣的作品謁見他,所以一直沒有謀面。一年多前驚聞他仙逝的消息,我真的不知所措,覺得虧欠他的太多!讓我們一起朗誦這首詩好嗎?(師哽咽) 生26:好!     師生朗誦吳奔星先生的別。 你走了/沒有留下地址/只留下一串笑容/在夕陽里;你走了/沒有和誰說起/只留下一串笑容/在露珠里;你走了/沒有說去哪里/只留下一串影子/在小河里;你走了/笑容融化在夕陽里/雙眼動蕩在露珠里/影子搖晃在河水里。 哪里都有夕陽/哪里都有露水/哪里都有小河/你走了,留下了整個的你! (學生鼓掌) 生26:這首詩雖然也沒有具體的情節(jié),但有電影“蒙太奇”式的畫面,“你”的笑容

18、融化在夕陽里,雙眼動蕩在露珠里,影子搖晃在河水里,因此,“你走了,留下了整個的你” 這句話就不難理解了。 生27:我現(xiàn)在明白馮至的別離為什么一開始看不怎么明白了,我們總喜歡尋找具體事件、具體畫面,因為這樣才刺激。中國文學好像就是情節(jié)多余思索的。馮至是個翻譯家,吸收了西方的哲學思維,所以思索的味道濃烈一些。雖說“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但作為學習和積累階段的我們來說,還是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我們只要意識到這首詩的重點不在交代事實,而在刻畫內(nèi)在情緒和表達深邃的哲理,便可品嘗這首“思與詩相結(jié)合”的“沉思的詩”的韻味。 師:這首詩從“招手”的具體描寫開始,以抽象的感悟結(jié)束。中間缺少了傳統(tǒng)詩歌的摹情狀物,而多了西方詩歌的哲理思索。 生28:我覺得這樣寫避免了“為藝術(shù)而藝術(shù)”的不良傾向,在我看來,中國詩歌有堆砌辭藻、羅列現(xiàn)象、強加情感的弊病,應(yīng)當適當向西方詩歌學習,多向思想的縱深處開掘。 師:(師鼓掌)你能讀詩而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見解,而“成一家之言”,給我國詩歌創(chuàng)作指明方向了嘛!     (學生微笑)    同學們,馮至的別離是一首“十四行詩”,它的節(jié)奏往往含有“層層上升而又下降,漸漸集中而又漸漸解開,以及它的錯綜而又整齊,它的韻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