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股東瑕疵出資對公司債權人應負的民事責任_第1頁
試論股東瑕疵出資對公司債權人應負的民事責任_第2頁
試論股東瑕疵出資對公司債權人應負的民事責任_第3頁
試論股東瑕疵出資對公司債權人應負的民事責任_第4頁
試論股東瑕疵出資對公司債權人應負的民事責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試論股東瑕疵出資對公司債權人應負的民事責任來源:山東同濟律師事務所內容摘要股東瑕疵出資包括虛假出資和抽逃出資兩種形態(tài)。股東出資是股東的基本義務,瑕疵出資行為不僅侵害了公司和其它股東的利益,也損害了公司債權人的利益。故公司債權人可以根據瑕疵出資股東瑕疵出資的程度,以揭開公司面紗制度或要求股東承擔侵權賠償責任來直索股東責任。其歸責原則適用過錯推定原則。主題詞 瑕疵出資 虛假出資 抽逃出資 揭開公司面紗 第三人侵害債權出資是股東依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以及公司設立協(xié)議向公司交付財產的行為,是股東最重要、最基本的義務,是股東享有股東權的對價,也是形成公司財產的基礎。但是在現(xiàn)實中,公司股東瑕疵出資的行為卻時

2、有發(fā)生,由此引發(fā)的訴訟案件亦不絕于耳。盡管修訂后的公司法在第28條、第31條、第36條、第92條、第94條、第200條和第201條等規(guī)定了股東瑕疵出資行為的法律責任及處理原則,但因規(guī)定尚嫌簡略且缺乏可操作性,實際處理難度較大。尤其是公司法對瑕疵出資股東對公司債權人承擔責任問題并未涉及,故筆者認為有必要對其進行探討和分析。一、股東瑕疵出資的表現(xiàn)形式股東瑕疵出資,即股東違反出資義務,或者說股東在履行出資義務方面存在缺陷的行為。根據股東違反義務性質不同,可將瑕疵出資行為分為兩類:違反積極義務即作為義務的是虛假出資;違反消極義務即不作為義務的稱為抽逃出資。虛假出資是指股東表面上出資而實際未出資或出資不

3、適當,其本質特征是股東未支付相應對價而取得公司股權,如公司法第200條所指的情形。虛假出資在實踐中表現(xiàn)為多種形態(tài):1.以完全未履行出資義務還是未適當履行出資義務來區(qū)別,可分為未實際出資和未適當出資。前者的具體表現(xiàn)有:以無實際現(xiàn)金的虛假銀行進賬單、對賬單騙取驗資報告,從而獲得公司登記;以虛假的實物投資手續(xù)騙取驗資報告,從而獲得公司登記;以實物、工業(yè)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出資,但未辦理財產權轉移手續(xù);股東設立公司時,為應付驗資,將款項短期轉入公司賬戶后又立即轉出,公司未實際使用該款項進行經營等。后者的表現(xiàn)有:以高于實際現(xiàn)金的虛假銀行進賬單、對賬單騙取驗資報告,從而獲得公司登記;遲延出資;作為

4、出資的實物、工業(yè)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的實際價額顯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價額;用以出資的實物或權利存在瑕疵,如以設定的抵押物出資,以無法實現(xiàn)的債權出資等。2.以虛假出資股東虛假出資的主觀心理態(tài)度來區(qū)別,可分為不愿出資與不能出資。所謂不愿出資是指虛假出資是股東積極追求的結果,該行為出自股東的自身意愿。現(xiàn)實中,虛假出資絕大部分表現(xiàn)為這種情況。而不能出資是指虛假出資并不是股東積極追求的結果,而是由于客觀上、法律上等股東意志以外的原因造成的。如用以出資的建筑物在辦理產權變更手續(xù)前遭遇滅失;出于法律上的認識錯誤而非故意的以禁止流通物出資;非專利技術在出資前突然泄密;用以出資的商標權在出資前被撤銷等。3

5、.以股東違反出資義務的客體(即出資形式)來區(qū)別,可分為貨幣出資不實與實物出資不實。4.以股東違反出資義務的時間來區(qū)別,可分為公司成立前的虛假出資和公司成立后的虛假出資。修訂后的公司法第26條、第84條確立了注冊資本的分期繳付制度,這使得股東出資義務可分為公司成立前的出資義務與成立后的出資義務;另外以不動產等實物或工業(yè)產權出資的情況均需在公司成立后辦理產權變更手續(xù),如公司成立后股東不予辦理變更,則構成公司成立后的虛假出資。抽逃出資是指股東在公司成立后將所繳出資暗中撤回,如公司法第201條所指之情形。公司法明確規(guī)定禁止抽逃出資,因此,抽逃出資構成對股東消極(不作為)義務的違反。其實踐中的典型表現(xiàn)形

6、式為1:1.控股股東利用其強勢地位,強行將注冊資金的貨幣出資的一部分或全部抽走;2.偽造虛假的基礎交易關系,如公司與股東間的買賣關系,公司將股東注冊資金的一部分劃歸股東個人所有;3.將注冊資金的非貨幣部分,如建筑物、廠房、機器設備、工業(yè)產權、專有技術、場地使用權在驗資完畢后,將其一部分或全部抽走;4.未提取法定公積金或者法定公益金或者制作虛假財務會計報表虛增利潤,在短期內以分配利潤名義提走出資;5.抽走貨幣出資,以其他未經審計評估且實際價值明顯低于其申報價值的非貨幣部分補賬,以達到抽逃出資的目的;6.通過對股東提供抵押擔保而變相抽回出資等。二、瑕疵出資股東對公司債權人所負民事責任的性質。股東出

7、資是公司獨立財產的構成和公司獨立人格形成的依據,我國民法通則及公司法都有相應的規(guī)定,因此股東必須全面、誠信履行其出資義務。違反出資義務不僅對公司、其它股東的利益造成損害,也嚴重影響了公司債權人債權的實現(xiàn)。所以,瑕疵出資股東在對其它股東承擔違約責任,對公司承擔資本充實責任的同時,對公司債權人也應負有民事責任。此種責任分兩種不同情形 :其一,瑕疵出資行為致使公司資本金顯著不足,依“揭開公司面紗”制度,公司法人人格被否認,股東對公司債務負無限連帶責任。公司法人人格獨立和股東有限責任原則被認為是公司法人制度的兩大基石。然而法人人格制度在具體運作中,出現(xiàn)了公司股東濫用公司獨立人格和股東有限責任的現(xiàn)象。于

8、是,公司法人人格否認,或稱揭開公司面紗制度應運而生。其具體含義是指,為阻止公司獨立人格的濫用,就具體法律關系中的特定事實,否認公司與其背后的股東各自獨立的人格及股東的有限責任,責令公司的股東對公司債權人或公共利益直接負責,以實現(xiàn)公平、正義目標的要求而設置的一種法律措施。2 修訂后的公司法第20條確立了這一制度。公司法人人格否認適用場合主要有公司法人格形骸化、利用公司回避合同義務、利用公司規(guī)避法律義務以及公司資本顯著不足。相關司法解釋及具有代表性的觀點將資本顯著不足與法定最低注冊資本聯(lián)系起來,認為凡實際出資不足法定最低注冊資本額的,即屬顯著不足,應否認法人人格;雖有虛假出資但實際出資超過法定最低

9、資本額的,則不適用法人人格否認。3 筆者認為此種觀點失之片面。公司資本是否顯著不足應結合公司所從事行業(yè)、實際經營所需資本等情況綜合判斷。尤其在新公司法大幅降低法定最低注冊資本額的情況下,仍舊沿用法定最低資本額作為判斷公司注冊資本充足性的標準,很不合理。如成立一鋼鐵企業(yè),實際所需資金何止千萬,以其實際出資少于人民幣3萬元來判斷“資本顯著不足”,則顯為不妥。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對于符合條件已經合法成立的公司,股東抽逃出資致其資本顯著不足的,一般不適用法人人格否認。這是因為公司的獨立法人資格取決于公司成立時的資本情況,抽逃出資的前提是公司成立時的資本是真實的。法律一旦根據公司成立時的真實資本授予其獨立

10、法人資格,一般就應自公司成立起至公司解散止始終具備,當然也不因為抽逃出資而改變其獨立的法人地位。其二,瑕疵出資行為沒有達到否認公司的人格程度,瑕疵出資股東在出資不實或抽逃出資的范圍內對公司債權人承擔責任,其它股東與瑕疵出資股東負連帶責任。 此種情況股東承擔責任的法理依據,多數(shù)學者主張為代位權。即瑕疵出資股東對公司負有補足出資或返還出資的義務,公司怠于行使此種權利以致給公司債權人造成損害,公司債權人有權要求該股東直接給付。少數(shù)學者主張為第三人侵害債權。認為為債權和物權、人格權等其它權利一樣,屬于法律保護之列,具有不可侵性。瑕疵出資行為造成公司償債不能或償債能力不足,侵害了公司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瑕

11、疵出資股東理應對公司債權人承擔侵權賠償責任。4筆者認為,上述兩種理論均具有合理性。但相比而言,代位權的行使,受制于次債務人對債務人的抗辯權,股東與公司通常會相互串通,構造出無數(shù)的抗辯理由,債權人實現(xiàn)權利的風險極大。而第三人侵害債權的解釋,可使公司債權人的請求權直達公司股東,能較好地保護債權人利益,頗為可取。第三人侵害債權,一般是指債的關系以外的第三人故意實施或與債務人惡意通謀實施旨在侵害債權人債權的行為并造成債權人損害。 5 該行為既然被界定為侵權行為的特例,其構成應與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相符。鑒于第三人侵害債權理論突破了債的相對性原則,因此應對其作較嚴格的限制,以免破壞民法物權與債權分野的基石

12、。筆者以為,這種嚴格限制主要體現(xiàn)在侵權人的主觀心理方面,即第三人侵權的心態(tài),須以故意為限。正因為此,有學者對以第三人侵害債權來解釋瑕疵出資股東對公司債權人的民事責任提出質疑,認為其不可行。其主要理由是:第一,我國現(xiàn)行法律尚未確立侵害債權制度;第二,以侵權法理論保護公司債權人利益,損害了債的相對性原則,不符合侵權法的基本理論;第三,第三人侵害債權以行為人故意為限,而瑕疵出資行為發(fā)生之時,公司債務往往尚未形成,股東侵害公司債權人債權的故意便無從談起。 6筆者認為,上述論點,并非不可質疑。首先,民法通則第106條第二款規(guī)定“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權利,應當承擔

13、民事責任。”此之所謂財產權利,可理解為包括基于債的行使而可預期得到的將來財產利益。司法實踐中,也有法院依據民法通則第106條的規(guī)定判決瑕疵出資股東在出資不實范圍內與公司對公司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的實例。 7 其次,司法實踐之紛繁復雜,鮮活多變,使得不同法系之間相互借鑒,傳統(tǒng)侵權法理論也多有創(chuàng)新。債之相對性的突破,也并非第三人侵害債權制度為始,代位權、不正當競爭等均是如此。對于會計師事務所等驗資機構,因虛假驗資而向公司債權人承擔責任的,無論理論界還是相關司法解釋都將其視為侵權責任, 8 與之相似的瑕疵股東責任也應照此辦理。另外,股東的出資義務具有雙重性質,一方面,出資是股東之間的合同義務。股東或發(fā)

14、起人相約共同出資成立公司,作為合同一方當事人應當履行對其他當事人的承諾,按約向公司交納出資;沒有按約履行義務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另一方面,出資是公司法上的法定義務。公司依法登記成為社會經濟活動的一個主體,公司股東即應根據登記的內容履行出資義務,以保障公司資本的真實和充實。 9 公司資本狀況經過登記公示,對外產生公信力。沒有適當履行法定出資義務的股東,則對信賴公司登記事項的債權人造成損害。盡管瑕疵出資行為發(fā)生之時,公司債務可能并未產生,但瑕疵出資行為將會對公司債權造成損害的事實幾乎是必然發(fā)生。所以,在不愿出資和抽逃出資的情況下,公司股東對于其瑕疵出資行為將會給未來的公司債權人造成利益損害這一行

15、為主觀心理態(tài)度應該就是故意。故意的內容并不以對象的確定為必須。這方面并無不符合第三人侵害債權制度之虞。所以,當股東瑕疵出資導致公司債權人實現(xiàn)其債權困難時,公司債權人可依據侵權法理,直接向瑕疵股東主張請求權,要求其在虛假出資或抽逃出資的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其它股東因坐視瑕疵出資股東虛假出資或抽逃出資,對于公司債權人所產生的損害也負有過錯責任并具有相當因果關系。依共同侵權理論,其它股東應與瑕疵出資股東承擔連帶責任。其它股東在實際承擔賠償責任之后,可以向瑕疵出資股東行使追償權。三、歸責原則及證明責任。適用法人人格否認及第三人侵權的法理對瑕疵出資股東主觀上的要求,直接涉及到對瑕疵出資股東民事責任的歸責

16、原則的確定。歸責原則是指一種反映行為人主觀態(tài)度的評價標準。筆者認為,瑕疵出資股東承擔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為過錯推定原則,即行為人致人損害時,如果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就推定其有過錯。過錯推定原則與過錯原則最主要的區(qū)別在于證明責任的承擔。我國民事案件證明責任的分配有三種不同的規(guī)則 10 :一是基本規(guī)則“誰主張,誰舉證”。凡主張某種實體權利,或要求法院確認某種法律關系存在的當事人,應就產生該權利或法律關系的事實負證明責任;凡主張某種實體權利或法律關系不存在的當事人,應對存在妨害、消除、阻礙權利或法律關系產生的事實負證明責任。二是舉證責任的倒置。即提出主張的一方當事人(一般是原告)就某種事由不負證明責

17、任,而由他方當事人(一般是被告)就某種事實存在或不存在承擔證明責任,如果該方當事人不能就此舉證證明,則推定原告主張的事實成立。三是法律沒有具體規(guī)定時,由法官依據公平和誠實信用原則,綜合當事人舉證能力等因素確定證明責任的承擔。具體到股東瑕疵出資行為的構成要件中,是否存在瑕疵出資行為及瑕疵出資行為與公司債權人所受之損失存在相當因果關系這兩個要件事實,依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應由公司債權人負證明責任。但由于出資的主要證據材料應當保存在公司或出資人手中,債權人在取證上存在困難,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75條:“有證據證明一方當事人持有證據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對方當事人主張

18、該證據的內容不利于證據持有人,可以推定該主張成立”的規(guī)定,對于債權人的舉證責任要求不宜嚴苛,只要其能舉出能使人對股東出資虛假或存在抽逃行為產生合理懷疑的表面證據或者證據線索,法院應要求公司股東提供相關證據證明其不存在瑕疵出資。至于股東的瑕疵出資是否出于過錯的主觀心理態(tài)度,則實行舉證責任倒置,由股東承擔證明責任。即只要存在瑕疵出資的事實,除非瑕疵出資股東舉證證明其瑕疵出資不是出于過錯,則一概推定該瑕疵出資行為出于股東的過錯。就抽逃出資而言,抽逃行為出自股東之期望,股東違反法定義務的過錯甚為明顯。而在虛假出資的場合,如果股東能夠證明不能出資、虛假出資系由于客觀上、法律上等股東意志以外的原因造成的,股東對此結果并無過錯,則可以免責。之所以這樣規(guī)定,是因為公司債權人相對于股東而言,存在舉證不能的困難。如果不考慮舉證能力的客觀事實而去強調按基本規(guī)則分配證明責任,就是形式上的公平而實質上的不公平。從這一理念出發(fā),對一些特殊案件,通過將過錯的證明負擔置于舉證能力強的一方當事人,以平衡當事人之間因社會角色的不同而出現(xiàn)的證明能力不平等的矛盾,也能夠有效地促使舉證責任被倒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