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副廠恒定大光圈變焦鏡頭橫向比較_第1頁(yè)
三大副廠恒定大光圈變焦鏡頭橫向比較_第2頁(yè)
三大副廠恒定大光圈變焦鏡頭橫向比較_第3頁(yè)
三大副廠恒定大光圈變焦鏡頭橫向比較_第4頁(yè)
三大副廠恒定大光圈變焦鏡頭橫向比較_第5頁(yè)
已閱讀5頁(yè),還剩2頁(yè)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shuō)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qǐng)進(jìn)行舉報(bào)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jiǎn)介

1、三大副廠恒定大光圈變焦鏡頭橫向比較 編者:看到一篇臺(tái)灣地區(qū)網(wǎng)友進(jìn)行的三大副廠恒定大光圈變焦鏡頭橫向比較的文章,稍做整理 后供廣大愛(ài)好者參考。 文章導(dǎo)讀: 三支鏡頭簡(jiǎn)介 鏡頭外觀結(jié)構(gòu)對(duì)比 視角差異 周邊失光(暗角)測(cè)試 色散測(cè)試 鏡頭畸變測(cè)試 分辨率測(cè)試 焦外表現(xiàn) 前景虛化表現(xiàn) 最近對(duì)焦距離測(cè)試 1:1 放 大 對(duì) 比 總結(jié)與鏡頭采購(gòu)建議 首先是三款鏡頭的參數(shù)規(guī)格對(duì)比表格(紅色字體表示優(yōu)秀之處): 項(xiàng)目型號(hào) 最大光圈 視角 鏡頭結(jié)構(gòu) 最小光圈 最近拍攝距離 放大倍率 光圈葉片數(shù) 濾鏡直徑 尺寸 重量 圖麗 16-50mm F2.8 82.4°-31°3 15 片 12 組 F

2、22 0.3m 1:4.88 9 77mm 84×97.4mm 610g 蓮花型遮光罩 前后鏡頭蓋 113000 日元 騰龍 17-50mm F2.8 78°45-31°11 16 片 13 組 F32 0.27m 1:4.5 7 67mm 74×81.7mm 434g 蓮花型遮光罩 前后鏡頭蓋 55000 日元 適馬 18-50mm 微距 F2.8 69.3°-27.9° 15 片 13 組 F22 0.2m 1:3 7 72mm 79×85.8mm 450g 蓮花型遮光罩 前后鏡頭蓋 帆布鏡頭袋 60000 日元 附件

3、參考售價(jià) 三支鏡頭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與區(qū)別: 1. 三 支 鏡 頭 的 發(fā) 售 時(shí) 間 相 隔 約 為 半 年 ( 騰 龍 2 006 年 6 月 適 馬 200 6 年 10 月 圖 麗 2007 年 3 月) 2. 3. 4. 5. 6. 7. 望 遠(yuǎn) 端 同 為 50 mm 均為 G 鏡頭(鏡身不設(shè)置光圈調(diào)節(jié)環(huán)) 均無(wú)超聲波對(duì)焦馬達(dá) 廣 角 各 相 差 1 mm 濾鏡直徑各相差 1 級(jí) 賣點(diǎn)不同,圖麗為 9 片圓形光圈,騰龍為輕巧的重量,適馬為具有微距拍攝能力 三支鏡頭簡(jiǎn)介: 騰 龍 SP AF 17-50mm F/2.8 XR Di II LD Aspherica l IF( 以 下 簡(jiǎn) 稱

4、17 -50 ) : 騰 龍 的 第 一 支 AP S-C 畫 幅 恒 定 F2.8 大 光 圈 標(biāo) 準(zhǔn) 變 焦 鏡 頭 , 史 上 的 第 三 支 ( 注 一 ) , 可 以 看 作 是 A09 A F28 -75 mm F2 .8 XR Di 鏡 頭 的 AP S-C 版 本 , 兩 者 的 用 料 與 參 數(shù) 相 當(dāng) 接 近 , 同 屬 于 輕 量 化 設(shè) 計(jì)的鏡頭。 注 一 : 史 上 第 一 顆 AP S-C 大 光 圈 標(biāo) 準(zhǔn) 鏡 頭 為 Nikon A F-S 17 -55 mm F2.8G, 第 二 支 則 是 S IGMA 18 -50 mm F2.8 EX DC。 適 馬

5、18-50 mm F2 .8 EX DC Macro( 以 下 簡(jiǎn) 稱 18 -50 ) : 適 馬 S IGMA 18 -5 0mm F2.8 EX DC 的 改 進(jìn) 版 , 改 進(jìn) 了 前 代 存 在 的 廣 角 端 存 在 明 顯 暗 角 和 畫 面 邊 緣 品 質(zhì) 降 低 的 問(wèn) 題 , 將 最 近 對(duì) 焦 距 離 拉 近 到 0.2 m, 冠 上 了 微 距 的 名 頭 。 雖 說(shuō) 是 改 版 , 但 鏡 頭 結(jié) 構(gòu) 經(jīng) 過(guò) 重 新 設(shè) 計(jì) , 也 是 第 二 支 具 備 S IGMA E LD (Extraord ina ry Low Dispersion )超 低 色 散 鏡 片

6、 的 "DC "鏡 頭 (注二)。相比前輩,該鏡頭的抗眩光和抵消色散能力都有所提升,具有的微距能力增加了鏡頭的 適用范圍。(筆者認(rèn)為該鏡的微距能力普通,只能算夠用。) 注 二 : DC 鏡 為 適 馬 AP S-C 畫 幅 專 用 鏡 頭 代 號(hào) , 尼 康 與 圖 麗 的 代 號(hào) 同 為 DX、 騰 龍 則 是 Di-II 圖 麗 AT-X 165 Pro DX( 以 下 簡(jiǎn) 稱 16 -50 ) : 該鏡頭是三支鏡頭中最晚推出的,也是廣大攝影愛(ài)好者所強(qiáng)烈期盼的一支。它是圖麗與賓得共 同 開 發(fā) 的 一 支 鏡 頭 , 無(wú) 論 從 鏡 身 做 工 還 是 參 數(shù) 配 置

7、, 均 屬 副 廠 鏡 頭 中 少 見(jiàn) 的 重 量 級(jí) 產(chǎn) 品 。 16 -50 是 目 前 副 廠 鏡 頭 中 唯 一 具 備 鏡 頭 本 體 切 換 A F/ M F 機(jī) 構(gòu) 的 鏡 頭 , 該 鏡 頭 具 有 24 mm( 使 用 在 DS LR 上 的 等 效 值 ) 廣 角 優(yōu) 勢(shì) , 它 的 第 一 塊 鏡 片 采 用 了 WR(Wate r-repe llent)鍍 膜 技 術(shù) 、 具 備 防 潑 水 與 潑 油 性 、 防 止 臟 污 與 留 下 指 紋 , 設(shè) 計(jì) 很 人 性 化 。 ( 測(cè) 試 鏡 頭 是 筆 者 借 用 的 , 因 此 未 測(cè) 試 WR 的 抗 污 性 能

8、 。 ) 題外話: 賓 得 DA 16-50 mmF2 . 8ED ALIFSDM 圖 麗 AT -X 165 P ro DX 的 姐 妹 鏡 頭 賓 得 DA 16-50 mmF2.8ED ALIFSDM:長(zhǎng) 度 上 比 圖 麗 16 -50 稍 長(zhǎng) 一 些 ( 84×98.5 mm) ,變 焦 環(huán) 和 對(duì) 焦 環(huán) 的 設(shè) 計(jì) 優(yōu) 于 圖 麗 16 -50, 最 大 的 區(qū) 別 是 賓 得 DA 16 -50 mmF2.8ED A LIFSDM 加 入 了 SDM 超 聲 波 對(duì) 焦 馬 達(dá) 。 鏡頭外觀結(jié)構(gòu)對(duì)比: 左 起 : 適 馬 18 -50 / 騰 龍 17 -50 / 圖

9、 麗 16 -50 可 以 看 到 圖 麗 16 -50 的 變 焦 環(huán) 設(shè) 計(jì) 相 當(dāng) 窄 小 、 反 而 不 常 用 的 M F 對(duì) 焦 環(huán) 佔(zhàn) 去 了 一 半 以 上 的 鏡 身 長(zhǎng) 度 , 另 外 圖 麗 16 -5 0 是 三 支 鏡 頭 中 體 積 最 大 、 重 量 最 重 的 。 普通狀態(tài) 三 只 鏡 頭 在 望 遠(yuǎn) 端 時(shí) , 鏡 身 長(zhǎng) 度 最 長(zhǎng) 。 從 圖 中 可 以 看 出 適 馬 18 -50 和 騰 龍 17 -5 0 的 差 異 不 大 , 而 采 用 二 段 式 設(shè) 計(jì) 的 圖 麗 16 -50 的 長(zhǎng) 度 在 三 者 中 是 最 長(zhǎng) 的 。 鏡筒伸出狀態(tài) 遮

10、光罩出場(chǎng)! 左 起 : 適 馬 18 -5 0 的 遮 光 罩 / 騰 龍 17 -50 的 遮 光 罩 / 圖 麗 16 -50 的 遮 光 罩 從遮光罩的大小就可以看到鏡頭口徑上的差異,這也反映在使用遮光罩后的氣勢(shì)上。僅有圖麗 16 -50 遮 光 罩 的 內(nèi) 面 有 貼 絨 毛 。三 家 鏡 頭 廠 不 約 而 同 地 沿 用 了 原 有 鏡 頭 的 遮 光 罩 、其 中 Ta mron 17 -50 是 跟 A09 共 用 的 , S IG MA 的 18 -50 是 跟 17 -7 0 MACRO 共 用 , 而 Tokina 16 -50 則 是 跟 12 -24 mm F4 共用

11、。 三款鏡頭的遮光罩 鏡 頭 再 次 變 焦 到 望 遠(yuǎn) 端 , 可 以 看 到 三 支 鏡 頭 連 金 線 or 金 圈 位 置 都 有 所 不 同 。 裝上遮光罩的樣子(普通狀態(tài)) 裝上遮光罩的樣子(鏡筒伸出) 前 鏡 片 , 以 看 到 三 支 鏡 頭 的 鏡 片 鍍 膜 各 有 差 異 、 澤 都 不 同 , 圖 麗 16 -50 的 口 徑 雖 有 77 mm, 可 色 而 但第一片鏡片的實(shí)際尺寸和另外兩顆鏡頭卻是差不多的、差別在于圖麗的鏡筒 壁比較厚些?可以看 到 就 算 都 有 加 上 UV 鏡 , 圖 麗 16 -5 0 的 鏡 筒 壁 上 的 字 體 依 然 可 以 被 看

12、到 。 三款鏡頭前鏡片對(duì)比 后 鏡 組 與 接 環(huán) ,后 鏡 片 的 鍍 膜 同 樣 各 自 有 不 同 的 反 射 光 ,而 測(cè) 試 中 三 款 鏡 頭 的 接 環(huán) 均 為 Nikon F 接環(huán)。 三款鏡頭尾部接環(huán)對(duì)比 鏡頭蓋,各家的一目了然,應(yīng)該就不用標(biāo)示了。其中個(gè)人覺(jué)得適馬的鏡頭蓋最難用。適馬!迎 合 一 下 中 夾 式 的 潮 流 吧 ! 別 給 我 "高 級(jí) "鏡 頭 , 配 的 卻 是 "初 級(jí) " 的 鏡 頭 蓋 ! 鏡頭的前蓋 后鏡頭蓋,騰龍跟適馬都是缺乏人性化的設(shè)計(jì),安裝時(shí)需要找準(zhǔn)對(duì)點(diǎn),不能憑感覺(jué)安裝,緊急 時(shí) 常 常 手 忙 腳 亂

13、。 此 筆 者 直 接 用 下 方 的 N ik on 原 廠 鏡 頭 蓋 取 代 之 , Tokina 則 值 得 稱 贊 , Nikon 因 而 與 原廠鏡頭蓋一樣、采用無(wú)方向性的設(shè)計(jì),可以憑感覺(jué)隨手拆裝。小小設(shè)計(jì)上的區(qū)別,卻帶來(lái)無(wú)限便 利! 鏡頭的后蓋 視角差異: 這 張 照 片 用 腳 架 拍 攝 ,三 顆 鏡 頭 的 最 廣 角 端 拍 攝 ,然 后 用 軟 件 將 照 片 依 照 視 角 位 置 作 置 中 縮 圖 。 可 以 看 到 三 顆 鏡 頭 的 1 mm 視 角 差 異 , 在 實(shí) 際 的 照 片 上 呈 現(xiàn) 出 不 小 的 差 別 。 接 著 比 較 一 下 圖 麗 1

14、6 -50 在 16 mm 與 尼 康 12 -24 mm 最 廣 角 差 異 有 多 少 ,在 AP S-C 畫 幅 DSLR 上 一 個(gè) 等 效 于 24 mm,一 個(gè) 等 效 于 18 mm,視 角 的 差 異 仍 明 顯 。但 圖 麗 16 -50 的 16 mm 已 經(jīng) 是 DS LR 上 F2.8 變焦鏡頭中最廣的視野了。 接著看看單張的差異: DSLR 中 最 廣 角 的 圖 麗 10-17 魚 眼 最 廣 角 的 視 野 : 尼 康 12-24mm 在 12mm 的 視 角 : 圖 麗 16-50 的 16mm 視 角 : 騰 龍 17-50mm 的 17mm 視 角 : 適

15、馬 18-50mm 的 18mm 視 角 : 50mm 視 角 差 異 : 再 來(lái) 看 看 三 顆 鏡 頭 望 遠(yuǎn) 端 50mm 是 否 有 差 別 : 對(duì) 焦 距 離 約 為 7 到 8 米 ,可 以 看 到 三 顆 鏡 頭 望 遠(yuǎn) 端 的 視 角 表 現(xiàn) 非 常 一 致 ,不 過(guò) 當(dāng) 對(duì) 焦 距 離 拉 近 ,三 顆 鏡 頭 的 視 角 就 會(huì) 有 些 許 差 異 。后 續(xù) 的 測(cè) 試 中 可 以 看 到 這 些 許 差 異 ,先 以 此 說(shuō)明 做為參考。 圖 麗 16-50 的 50mm 視 角 騰 龍 17-50 的 50mm 視 角 ( 配 圖 標(biāo) 識(shí) 有 錯(cuò) , 應(yīng) 為 Tamro

16、 17-50 50mm) 適 馬 18-50 的 50mm 視 角 周邊失光(暗角) 接 著 來(lái) 看 看 廣 角 端 的 周 邊 失 光 狀 況 、 這 邊 的 測(cè) 試 已 經(jīng) 將 三 顆 鏡 頭 的 UV 鏡 卸 下 , 拍 攝 時(shí) 面 對(duì) 白 色 牆 壁 , 距 離 約 1m, 使 用 自 定 義 白 平 衡 , EV+1.0, 原 圖 直 接 縮 小 拼 貼 、 無(wú) 任 何 調(diào) 整 。 另外為了清楚了解周邊失光問(wèn)題,測(cè)試用的光圈級(jí)數(shù)較細(xì)分,請(qǐng)參閱標(biāo)示! F2.8 F3.5 F4.0 F5.6 F6.3 F8.0 筆者的看法: 根據(jù)測(cè)試的結(jié)果,其實(shí)三顆鏡頭的差距都很細(xì)微。 但真正仔細(xì)觀看、

17、會(huì)發(fā)現(xiàn)幾個(gè)特點(diǎn): 1. 騰 龍 17-50 在 曝 光 上 偏 亮 , 而 適 馬 18-50 與 圖 麗 16-50 偏 灰 階 , 尤 以 圖 麗 16-50 最 暗 2. 周 邊 失 光 狀 態(tài) 上 圖 麗 16-50 與 騰 龍 17-50 的 程 度 相 當(dāng) , F2.8 時(shí) 周 圍 的 失 光 程 度 明 顯 3. 適 馬 18-50 也 許 廣 角 僅 達(dá) 18mm, 因 此 在 周 邊 失 光 方 面 最 為 輕 微 , 甚 至 F2.8 時(shí) 的 周 邊 失 光 程 度 與 其 他 人 F4.0 時(shí) 相 當(dāng) 4. 適 馬 18-50 在 相 同 的 色 溫 下 色 調(diào) 偏 暖

18、, 騰 龍 17-50 則 偏 冷 色散測(cè)試 色 散 一 般 分 成 兩 種 ,一 種 為 慧 星 像 差 ,物 體 邊 緣 會(huì) 有 些 殘 影 ,另 外 一 種 為 大 光 比 情 況下 出 現(xiàn) 的 紫 光 或 藍(lán) 光 , 這 是 因 為 鏡 片 色 散 所 致 。 這 三 顆 專 為 DSLR 打 造 的 大 光 圈 鏡 頭 , 都 提 供 了 多 片 低 色 散 鏡 片 。筆 者 特 別 翻 出 一 些 小 贈(zèng) 品 ,找 到 一 個(gè) 電 鍍 金 屬 跟 水 鑽 的 小 飾 品 。利 用三 顆 鏡 頭 的 50mm 端 拍 攝 ,不 過(guò) 因 為 拍 攝 物 體 相 當(dāng) 小 ,對(duì) 焦 點(diǎn) 跟

19、 景 深 部 分 沒(méi) 有 辦 法 完 全 掌 控 好 , 因 此 對(duì) 焦 位 置 跟 景 深 差 異 請(qǐng) 忽 略 ,以 觀 看 三 顆 鏡 頭 色 散 問(wèn) 題 為 主 。結(jié) 果 則 非 常 明 顯 ,圖 麗再 次維持了他的壞傳統(tǒng),看圖吧! 原 圖 , 中 間 紅 色 框 框 就 是 1:1 裁 切 的 位 置 F2.8 F4.0 F5.6 F8.0 筆者的看法: 通 過(guò) 對(duì) 比 圖 可 以 非 常 清 楚 可 以 看 到 , 圖 麗 16-50 在 光 圈 縮 到 F8 之 時(shí) 在 金 屬 部 分 仍 帶 有 紫 邊 , 色 散 抑 制 有 待 加 強(qiáng) 。 反 觀 騰 龍 17-50 與 適

20、馬 18-50 兩 者 在 最 大 光 圈 上 的 表 現(xiàn) 已 經(jīng) 很 優(yōu) 異 了 ,其 中 又 以 適 馬 18-50 的 抑 制 能 力 稍 好 一 些 ,但 都 遠(yuǎn) 遠(yuǎn) 好 過(guò) 圖 麗 16-50。圖 麗 16-50 難 道 又是要延續(xù)圖麗過(guò)去一些鏡頭在色散問(wèn)題上的傳統(tǒng)? 鏡頭畸變 變形: 接著要來(lái)看看變形抑制能力,一支好的廣角鏡頭在變形的修正上面一定得要夠水準(zhǔn)才 行 。 當(dāng) 然 , 一 篇 好 的 測(cè) 試 得 要 找 對(duì) 測(cè) 試 方 法 , 還 好 , 筆 者 寫 的 都 是 半 吊 子 因 為 湊 齊 三 顆 鏡 頭 測(cè) 試 時(shí) 的 時(shí) 間 ,臺(tái) 北 遇 到 連 日 大 雨 ,無(wú) 法

21、 出 門 ,只 好 請(qǐng) 大 家 將 就 點(diǎn) 看 看 我 們 家 倉(cāng) 庫(kù) 的巨 大衣櫥吧! 拍 攝 距 離 約 3m, 有 用 PS 拉 參 考 線 截 圖 來(lái) 看 變 形 程 度 , 所 有 鏡 頭 都 以 F4.0 光 圈 拍 攝 。 衣櫥 照片 亮度 有作 調(diào) 整,以便 清楚 看到 暗 處細(xì) 節(jié),因此 請(qǐng)忽 略 色彩 的差 異,提供 大 家作 參考 之。 最 廣 角 端 16/17/18mm: 圖 麗 16-50 16mm 騰 龍 17-50 17mm 適 馬 18-50 18mm 筆者的看法: 似 乎 廣 角 的 變 形 隨 著 三 顆 鏡 頭 的 最 廣 角 等 級(jí) 不 同 而 變 化

22、 , 圖 麗 16-50 的 16mm 周 圍 筒 狀 變 形 最 明 顯 , 應(yīng) 該 是 廣 角 的 宿 命 吧 ( 四 邊 向 外 擴(kuò) ) 而 騰 龍 17-50 與 適 馬 18-50 也 有 明 顯 的 筒 狀 變 形 、 似 乎 比 較 稍 稍 輕 微 些 。 廣 角 視 角 的 差 異 優(yōu) 勢(shì) , 人 覺(jué) 得 16mm 還 是 優(yōu) 于 17/18mm 但 但 個(gè) 許多。 24mm 視 角 小 廣 角 端 24mm: 圖 麗 16-50 騰 龍 17-50 適 馬 18-50 24mm 端 除 了 圖 麗 16-50 有 些 許 筒 狀 變 形 外 、 馀 的 騰 龍 17-50 跟

23、 適 馬 18-50 表 現(xiàn) 都 不 錯(cuò) , 其 不仔細(xì)比對(duì)很難看出變形程度。 35mm 視 角 中 焦 段 35mm: 圖 麗 16-50 騰 龍 17-50 適 馬 18-50 三 顆 鏡 頭 在 35mm 端 都 出 現(xiàn) 了 些 微 的 枕 狀 變 形 ( 四 邊 向 內(nèi) 凹 ) , 也 看 出 Ken 的 照 片沒(méi)有完全水平與垂直拍攝,已經(jīng)盡力水平了、還請(qǐng)大家見(jiàn)諒(汗)。 50mm 視 角 望 遠(yuǎn) 焦 段 50mm: 圖 麗 16-50 騰 龍 17-50 適 馬 18-50 望遠(yuǎn)端也有些微的枕狀變形,但不是很明顯,三顆鏡頭的表現(xiàn)旗鼓相當(dāng)。 分辨率測(cè)試 接著來(lái)看重頭戲、解像力(解析度、

24、分辨率)測(cè)試。測(cè)試前必須先作說(shuō)明,于日前在測(cè) 試 騰 龍 17-50 與 適 馬 18-50 后 , 引 發(fā) 熱 烈 反 響 , 因 此 得 知 騰 龍 17-50 的 對(duì) 焦 成 像 并 非 平 面 , 而 是 呈 現(xiàn) 放 射 狀 的 弧 線 ,但 是 因 為 這 樣 的 焦 平 面 特 性 與 另 外 兩 顆 鏡 頭 不 同 ,因 此 邊 緣 成 像 的 結(jié) 果 部 分 Ken 雖 然 提 供 , 但 請(qǐng) 各 位 酌 量 參 考 之 , 特 此 說(shuō) 明 , 以 免 誤 導(dǎo) 視 聽(tīng) , 謝 謝 ! 測(cè) 試 使 用 手 動(dòng) 白 平 衡 , 上 腳 架 搭 配 快 門 線 拍 攝 。 擷 取 中

25、 央 與 左 上 角 1:1 圖 片 , 然 后 三 張 打 字 與 拼 貼 完 成 。所 有 照 片 均 為 原 始 拍 攝 檔 桉 裁 切 ,原 汁 原 味 讓 大 家 品 嘗 。并 附 上 一 張 原圖 裁切 示意 圖,紅色 框 框內(nèi) 即為 截圖 位置 。另外 因?yàn)?三支 鏡頭 視 角略 有不 同,加上 變 焦標(biāo) 示僅 能用 于目 測(cè),因此 若 干照 片( 尤其 是邊 緣 截圖 )圖 案的 樣式 會(huì) 有些 差異 ,這 是因 為 視角 的差 異所致、但截圖的位置均固定不變,還請(qǐng)見(jiàn)諒! 16/17/18mm: 中 央 1:1 裁 切 測(cè) 試 照 片 中 央 F2.8 中 央 F4.0 中 央

26、 F5.6 中 央 F8.0 個(gè) 人 覺(jué) 得 三 支 鏡 頭 在 最 廣 角 端 的 中 央 成 像 表 現(xiàn) 相 當(dāng) 接 近 , 僅 有 SIGMA 18-50 在 F2.8 時(shí) 稍 稍 有 點(diǎn) 松 散( 但 不 明 顯 )。其 余 在 縮 小 光 圈 下 ,三 支 鏡 頭 的 表 現(xiàn) 都 是 非 常 清 晰 的 。同 樣 的 , 除 了 F2.8 之 外 , 騰 龍 17-50 在 曝 光 方 面 都 較 為 明 亮 。 16/17/18mm: : 邊緣成像 邊 緣 F2.8 邊 緣 F4.0 邊 緣 F5.6 邊 緣 F8.0 邊 緣 部 分 可 以 看 到 圖 麗 16-50 產(chǎn) 生 了

27、 部 分 紫 邊 , 成 像 方 面 以 適 馬 18-50 較 為 清 晰 。 騰 龍 17-50 不 知 道 是 不 是 由 于 MIJ( 日 本 制 造 ) 版 本 差 異 , 表 現(xiàn) 比 起 之 前 測(cè) 試 MIC( 中 國(guó) 制 造 ) 版本要好,光圈縮小之后邊緣成像反倒有后來(lái)居上的結(jié)果。 24mm 解 析 度 24mm: 截取示意圖 中 央 F2.8 中 央 F4.0 中 央 F5.6 中 央 F8.0 24mm 中 央 的 成 像 與 最 廣 角 端 雷 同 、 三 顆 鏡 頭 表 現(xiàn) 都 非 常 一 致 。 24mm: 邊 緣 F2.8 邊 緣 F4.0 邊 緣 F5.6 邊 緣

28、 F8.0 邊 緣 成 像 方 面 , 三 支 表 現(xiàn) 也 雷 同 , 但 16-50 似 乎 在 縮 小 光 圈 后 改 善 比 較 有 限 , 其 馀 兩 支 則是縮小光圈后銳利度逐步提升。 35mm 解 析 度 35mm: 截取示意圖 中 央 F2.8 中 央 F4.0 中 央 F5.6 中 央 F8.0 在 35mm 中 央 的 成 像 , 三 支 鏡 頭 的 表 現(xiàn) 就 出 現(xiàn) 了 明 顯 差 異 。 其 中 騰 龍 17-50 幾 乎 可 以 說(shuō) 是 無(wú) 可 挑 剔 的 成 像 領(lǐng) 先 ,而 適 馬 18-50 與 圖 麗 16-50 則 是 在 縮 小 光 圈 后 有 明 顯 的

29、 解 像 力 提 升 , 但 圖 麗 16-50 在 最 大 光 圈 時(shí) 紫 光 乍 現(xiàn) , 有 點(diǎn) 讓 人 感 到 失 望 。 35mm: 邊 緣 F2.8 邊 緣 F4.0 邊 緣 F5.6 邊 緣 F8.0 邊 緣 方 面 則 由 適 馬 18-50 居 于 上 風(fēng) , 其 馀 兩 支 也 能 在 縮 小 光 圈 后 緊 追 其 后 。 50mm 解 析 度 50mm: 截取示意圖 中 央 F2.8 中 央 F4.0 中 央 F5.6 中 央 F8.0 50mm 的 中 央 測(cè) 試 截 圖 方 面 把 Ken 嚇 了 一 跳 , 麗 16-50 的 F2.8 成 像 竟 然 好 過(guò) F4

30、.0, 圖 F4.0 不 僅 成 像 較 鬆 散 ,甚 至 還 有 紫 邊 ,經(jīng) 過(guò) 再 三 確 認(rèn) Ken 製 圖 時(shí) 并 沒(méi) 有 弄 錯(cuò) 順 序 。原 圖 也 還 保 留 , 其 余 騰 龍 17-50 跟 適 馬 18-50 表 現(xiàn) 都 很 正 常 ,光 圈 全 開 時(shí) 稍 軟 了 點(diǎn) ,縮 光 圈 后 有 明 顯 的 改 善 。 50mm: 邊 緣 F2.8 邊 緣 F4.0 邊 緣 F5.6 邊 緣 F8.0 至 于 邊 緣 , 圖 麗 16-50 跟 適 馬 18-50 表 現(xiàn) 都 不 錯(cuò) 、 僅 有 騰 龍 17-50 因 為 曲 線 焦 點(diǎn) 差 異 而 有些落后。 焦外表現(xiàn) &

31、quot;后 "方 散 景 與 色 彩 表 現(xiàn) : 接 著 要 來(lái) 看 的 是 鏡 頭 的 散 景 能 力 , Ken 為 了 本 次 測(cè) 試 , 特 別 買 了 超 合 金 蓋 塔 俠 模 型 來(lái) 助 陣 。也 因 為 超 合 金 蓋 塔 俠 模 型 的 色 彩 鮮 艷 ,也 一 併 用 來(lái) 給 大 家 參 考 色 彩 的 差 異 部 分 。而 散景 的 部 分 Ken 一 共 測(cè) 了 前 焦 點(diǎn) 與 后 焦 點(diǎn) 兩 種 ,這 邊 先 來(lái) 看 看 前 焦 點(diǎn) 。對(duì) 焦 位 置 在 前 方 黑 色 蓋 塔 俠 的 黑 色 領(lǐng) 巾 部 分 ( 受 限 于 D200 的 對(duì) 焦 點(diǎn) 所

32、致 ) , 焦 段 上 三 支 鏡 頭 統(tǒng) 一 使 用 50mm, 并 且 測(cè)試不同光圈下后方的散景變化。另外照片右上角有標(biāo)示鏡頭型號(hào),可拿 來(lái)參考比對(duì)之用。 F2.8 F4.0 F5.6 F8.0 仔 細(xì) 比 對(duì) 了 一 下 , 原 本 以 為 唯 一 提 供 九 片 光 圈 的 圖 麗 16-50 應(yīng) 該 在 此 一 項(xiàng) 目 可 以 有 顯 著 領(lǐng) 先 。 不 過(guò) 實(shí) 際 上 比 對(duì) 三 顆 鏡 頭 的 散 景 都 差 不 多 , 但 真 的 要 分 出 高 下 , 圖 麗 16-50 似 乎 比 較 柔 一 點(diǎn) , 而 騰 龍 17-50 則 是 二 線 性 較 為 明 顯 , 適 馬

33、18-50 比 較 中 庸 。 色 彩 方 面 , 講 實(shí) 在 的 , Ken 若 是 沒(méi) 標(biāo) 示 鏡 頭 型 號(hào) , 應(yīng) 該 沒(méi) 有 人 可 以 分 的 出 來(lái) 這 是 哪 顆 鏡 頭。而前 面測(cè) 試周 邊 失光 ,還 有解 像力 測(cè) 試,拍攝 的是 純白 色 牆壁 ,三 支鏡 頭卻 呈 現(xiàn)出 三種 不 同 的 色 調(diào) ? 經(jīng) 推 測(cè) ,可 能 與 鏡 頭 的 測(cè) 光 信 息 回 傳 、D200 機(jī) 身 的 1005P RPG TTL 測(cè) 光 有 關(guān) , 但 之 前 已 經(jīng) 手 動(dòng) 固 定 白 平 衡 了 , 加 上 Ken 沒(méi) 有 相 關(guān) 佐 證 , 這 點(diǎn) 大 家 參 考 就 好 。 但

34、依 照測(cè) 試來(lái) 說(shuō) ,拍 攝彩 色物 件,三 支鏡 頭色 彩相 當(dāng),但 拍攝 白色 物體 ,色 彩 還有 曝光 高低就會(huì)出現(xiàn)誤差,也提供給大家參考之。 前景虛化表現(xiàn) "前 "方 散 景 與 色 彩 表 現(xiàn) : 接 著 一 切 場(chǎng) 景 與 條 件 不 變 ,將 對(duì) 焦 點(diǎn) 改 成 在 后 方 蓋 塔 俠 G 的 左 手 腕 上 ,用 來(lái) 看 看 前 方 的 散景與后方散景的呼應(yīng)狀態(tài)。 F2.8 F4.0 F4.0 F8.0 仔 細(xì) 比 對(duì) 后 發(fā) 現(xiàn) 一 個(gè) 有 趣 的 差 異 , 在 最 大 光 圈 下 , 圖 麗 16-50 前 后 景 的 散 景 相 當(dāng) 一 致 , 二

35、 線 性 較 為 輕 微 。 而 騰 龍 17-50 則 是 后 方 二 線 性 較 明 顯 , 但 前 方 黑 蓋 特 手 上 的 尖 刺 卻 反 而 呈 現(xiàn) 出 漂 亮 的 柔 化 。 而 適 馬 18-50 則 是 介 于 兩 者 之 間 , 但 三 者 間 的 差 異 其 實(shí) 都 很 細(xì) 微 , 文 字 表 達(dá)上恐有放大之效,特別注明請(qǐng)參考。 最近對(duì)焦距離測(cè)試 最近對(duì)焦距離測(cè)試: 接 著 最 近 對(duì) 焦 距 離 測(cè) 試 , 由 于 僅 有 18-50 單 支 標(biāo) 示 MACRO 能 力 , 因 此 這 個(gè) 項(xiàng) 目 僅 作 為 拍 攝 參 考 , 不 作 任 何 評(píng) 論 , 照 片 附

36、上 原 圖 縮 圖 與 1:1 裁 切 對(duì) 焦 點(diǎn) 都 在 黑 蓋 特 的 臉 上 。 鏡 頭 型 號(hào)與光圈設(shè)定均標(biāo)示于照片右上角。 圖 麗 16-50: F2.8 F4.0 F5.6 F8 F22 騰 龍 17-50: F2.8 F4 F5.6 F8 適 馬 18-50: F2.8 F4 F5.6 F8 F22 1:1 放 大 對(duì) 比 1:1 裁 切 : 圖 麗 16-50: F2.8 F4 F5.6 F8 騰 龍 17-50: F2.8 F4 F32 適 馬 18-50 F2.8 F4 F5.6 F8 F22 總結(jié)與鏡頭采購(gòu)建議: 呼 !總 算 寫 到 最 后 一 段 了 !本 篇 測(cè) 試

37、 Ken 就 不 在 提 供 任 何 的 鏡 頭 分 數(shù) 評(píng) 比 ,因 為 其 中 量 化 后 的 數(shù) 字 容 易 引 起 一 些 質(zhì) 疑 。相 信 這 些 花 時(shí) 間 整 理 跟 編 排 版 面 的 測(cè) 試 照 片 足 以 讓 您 了 解 三 顆 鏡 頭 的 差 異 ,也 希 望 各 位 不 吝 嗇 給 予 一 些 指 教 、以 便 彌 補(bǔ) 一 些 Ken 在 評(píng) 論 與 看 法 上 的 不 足 之 處 。 另 外 因 為 取 得 Tokina 16-50 的 一 週 期 間 , 臺(tái) 北 的 天 氣 都 沒(méi) 有 好 轉(zhuǎn) 過(guò) , 本 來(lái) 也 打 算 要 去 頂樓測(cè)試一下面對(duì)太陽(yáng)的耀光測(cè)試無(wú)法實(shí)行。加上天雨無(wú)法外出取景的眾多缺憾,讓 Ken 感 到 些 許 失 望 , 相 信 各 位 也 跟 Ken 一 樣 。 也 希 望 后 續(xù) 16-50 正 式 推 出 后 , 能 有 機(jī) 會(huì) 補(bǔ) 上 這 段 的 測(cè) 試 .另 外 對(duì) 焦 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wú)特殊說(shuō)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qǐng)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qǐng)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yè)內(nèi)容里面會(huì)有圖紙預(yù)覽,若沒(méi)有圖紙預(yù)覽就沒(méi)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kù)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chǔ)空間,僅對(duì)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duì)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duì)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qǐng)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shí)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duì)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píng)論

0/150

提交評(píng)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