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新設計】高考物理總復習 1-2-5 實驗 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_第1頁
【創(chuàng)新設計】高考物理總復習 1-2-5 實驗 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_第2頁
【創(chuàng)新設計】高考物理總復習 1-2-5 實驗 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_第3頁
【創(chuàng)新設計】高考物理總復習 1-2-5 實驗 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5講 實驗 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1在“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的實驗中,有如下一些步驟()A在彈簧下端掛上一個鉤碼,觀察指針所指位置,測出彈簧的伸長x1B將彈簧固定懸掛在金屬橫桿上,將刻度尺豎直固定在彈簧旁,觀察彈簧指針所指位置,并記下該位置C在坐標紙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以F為縱坐標、x為橫坐標,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選定兩坐標軸適當?shù)臉硕菵將各組實驗數(shù)據(jù)在平面坐標上進行描點,觀察點的分布與走勢,用平滑曲線作出反映F和x對應規(guī)律的圖象E將鐵架臺放在水平實驗桌上,將金屬橫桿水平固定在鐵架臺上F給彈簧下端掛上兩個鉤碼、三個鉤碼,分別觀察指針所指的位置,測出對應的伸長x2、x3G根據(jù)圖象和數(shù)據(jù)做出

2、結論并整理儀器實驗中合理實驗步驟排序為()AEBAFCDG BEBAFDCG CEBFCADG DEAFBCDG答案:A2(1)在“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量的關系”實驗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彈簧被拉伸時,不能超出它的彈性限度B用懸掛砝碼的方法給彈簧施加拉力,應保證彈簧位于豎直位置且處于平衡狀態(tài)C用直尺測得彈簧的長度即為彈簧的伸長量D用幾個不同的彈簧,分別測出幾組拉力與伸長量,得出拉力與伸長量之比相等(2)某同學做“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量的關系”的實驗,他先把彈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長,用直尺測出彈簧的原長L0,再把彈簧豎直懸掛起來,掛上砝碼后測出彈簧伸長后的長度L,把(LL0)作為彈簧的伸長量

3、x.這樣操作,由于彈簧自身重力的影響,最后畫出的圖線可能是下圖所示圖象中的()解析:(1)本實驗中應以需要研究的一根彈簧為實驗對象,在彈性限度內通過增減砝碼的數(shù)目,以改變對彈簧的拉力,來探索彈力與彈簧的伸長量的關系,所以選A、B.(2)由于考慮彈簧自身重力的影響,當不掛鉤碼時,彈簧的伸長量x0,所以選C.答案:(1)AB(2)C3.圖255某同學在做研究彈簧的形變與外力的關系實驗時,將一輕彈簧豎直懸掛讓其自然下垂,測出其自然長度;然后在其下部施加外力F,測出彈簧的總長度L,改變外力F的大小,測出幾組數(shù)據(jù),作出外力F與彈簧總長度L的關系圖線如圖255所示(實驗過程是在彈簧的彈性限度內進行的)由圖

4、可知該彈簧的自然長度為_ cm;該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_ N/m.解析:由圖象可知F0時,L010 cm,即自然長度為10 cm,根據(jù)Fk·L,k N/m50 N/m.答案:10504某同學在做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的實驗中,設計了圖256所示的實驗裝置他先測出不掛鉤碼時彈簧的自然長度,再將鉤碼逐個掛在彈簧的下端,每次都測出相應的彈簧總長度,將數(shù)據(jù)填在下面的表中(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內)測量次序123456彈簧彈力大小F/N00.490.981.471.962.45彈簧總長x/cm67.168.349.4810.8511.75(1)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在圖257的坐標紙上已描出了前四次測量的彈簧

5、所受彈力大小F跟彈簧總長x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點,請把第5、6次測量的數(shù)據(jù)對應的描出來,并作出Fx圖線(2)圖線跟x坐標軸交點的物理意義是_(3)該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_.(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答案:(1)圖線如下圖所示(2)彈簧的原長(3)42 N/m5某同學和你一起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并測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做法是先將待測彈簧的一端固定在鐵架臺上,然后將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豎直放在彈簧一側,并使彈簧另一端的指針恰好落在刻度尺上當彈簧自然下垂時,指針指示的刻度數(shù)值記作L0;彈簧下端掛一個50 g的砝碼時,指針指示的刻度數(shù)值記作L1;彈簧下端掛兩個50 g的砝碼時,指針指示的刻度值記作L2;掛七個5

6、0 g的砝碼時,指針指示的刻度值記作L7.(1)下表記錄的是該同學已測出的6個值,其中有兩個數(shù)值在記錄時有誤,它們的代表符號分別是_和_測量記錄表:代表符號L0L1L2L3L4L5L6L7刻度數(shù)值/cm1.703.405.108.6010.312.1圖258 (2)實驗中,L3和L7兩個值還沒有確定,請你根據(jù)圖258將這兩個測量值填入記錄表中(3)為充分利用測量數(shù)據(jù),該同學將所測得的數(shù)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別計算出了三個差值:d1L4L06.90 cm,d2L5L16.90 cm,d3L6L27.00 cm.請你給出第四個差值:d4_cm.(4)根據(jù)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50 g砝碼的彈簧平均伸長量L.L用d1、d2、d3、d4表示的式子為:L_,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L_cm.(5)計算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_N/m.(g取9.8 m/s2)解析:(1)記錄數(shù)據(jù)時,小數(shù)點應保留兩位數(shù)據(jù),L5、L6錯誤(2)一要注意零刻度在最上端,二要注意數(shù)據(jù)記錄讀到刻度尺最小分度值的后一位(3)逐差法可充分利用所測得數(shù)據(jù),根據(jù)前三個差值,可列出第四個差值(4)四個差值之和求平均值為四個50 g砝碼使彈簧伸長的長度,故求每個砝碼使彈簧的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