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桿線設計_第1頁
第4章桿線設計_第2頁
第4章桿線設計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4 章 通信桿線設計【本章內容簡介】本章介紹架空桿路設計,它包括了桿路路由的選擇、電桿位置的勘定、桿線材料的 選用、水泥電桿桿根的加固、桿路吊線、拉線的設計、避雷線和接地線設計。還介紹了架空電纜安裝設計 規(guī)范;墻壁電纜安裝設計規(guī)范等內容?!颈菊轮攸c難點】重點是掌握架空桿路的設計方法與規(guī)范要求、架空電纜安裝設計規(guī)范;墻壁電纜安 裝設計規(guī)范。難點是桿路的路由設計;吊線的強度力學計算及程式的選用。架空線路在現(xiàn)代化城市中已被地下管道網(wǎng)所代替,長途通信線路也被地下直埋光纜和管道光纜所代 替。但在廣闊農村本地網(wǎng)通信線路、敷設地下光(電)纜有困難的地方還是依靠架空桿路來支撐。雖然架 空光(電)纜受外力破

2、壞因素大,不夠安全,也不美觀,但架設簡便,建設周期短,費用相對較低。因此 學好架空桿線的有關設計要求和規(guī)范也有重要的意義。通信桿線設計的步驟為:1)選擇架空桿路路由;2)確定電桿位置3)選定電桿的規(guī)格;4)確定電桿加固措施;5)選用光電纜吊線、拉線的的規(guī)格;6)確定桿路附屬設設施;7)架空光電纜品種選擇;8)架空光電纜交越保護與接地保護設計。4.1 架空桿路設計411架空桿路路由選擇的原則1. 桿路路由及其走向必須符合城建規(guī)劃,順應街道自然取值,拉平;2. 通信桿路與電力桿分設在街道兩側,避免彼此間往返穿插;確保安全可靠,符合傳輸要求,便于施 工及維護;3. 與其它建筑與設施保持規(guī)定隔距;4.

3、 桿路盡量減少跨越倉庫、廠房、民房,不得在顯目的地方穿越廣場、風景區(qū)及城市空留地;5. 桿路的任何部分不得妨礙必須顯露的公用信號、標志及公共建筑物視線;6. 桿路在城市中避免長桿檔或飛線過河,盡量在橋梁上的支架上通過;7. 桿路路由建筑應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節(jié)省材料、減少投資。 412電桿位置勘定的具體要求1. 應根據(jù)已定的桿路路由 , 結合地形地物等實際情況勘定 ., 按以下要求處理電桿位置 : ( 1 )保證線路通暢安全(2)不妨礙交通和行人安全( 3)不影響主要建筑物美觀和市容(4)電桿的位置不得過于靠近機關、工廠、消防單位、公共場所及居民住宅門口兩側,在建筑物邊 立桿不應靠近

4、窗子,不影響其他設施;(5)電桿的位置便于線纜引上及引入用戶(6)便于施工與維護(7)角桿及分線桿位置應考慮有無設立拉線或撐桿的地方(8)在街道口或分線處應考慮線路轉彎、引接或分支等措施是否符合技術規(guī)范要求(9)現(xiàn)場不宜立桿時可將前后桿距作適當調整(10)在道路、橋梁下坡拐彎等易發(fā)生車禍的地方不應立電桿2. 桿間距離要求架空電纜線路的桿間距離 , 應根據(jù)用戶下線需要、地形情況、線路負荷、氣象條件以及發(fā)展改建要 求等因素確定。一般情況下,市區(qū)桿距為 35-40M,郊區(qū)桿距為 45-50M。架空電纜桿間距離在輕負荷區(qū)超 過 60M,中負荷區(qū)超過 55M,中負荷區(qū)超過 50M 時應采用長桿檔建筑方式

5、。3. 電桿埋深 電桿埋深如表 4-1表 4-1 電桿埋深 表2-26 電桿洞深表電桿類別分類 洞深( m )桿 長 (m)普通土硬土水土、濕地石質水泥電桿6.01.21.01.30.86.51.21.01.30.87.01.31.21.41.07.51.31.21.41.08.01.51.41.61.28.51.51.41.61.29.01.61.51.71.410.01.71.61.81.611.01.81.81.91.812.02.12.02.02.0木 質 電 桿6.01.21.01.30.86.51.31.11.40.87.01.41.21.50.97.51.51.31.60.98.

6、01.51.31.61.08.51.61.41.71.09.01.61.41.71.110.01.71.51.81.111.01.71.61.81.212.01.81.62.01.24 . 架空通信線路與其他線路和建筑物的隔距(1) 架空通信線路與其他設施的空距與隔距如表 4-2 中所列。表 4-2 架空通信線路與其他設施的空距與隔距名稱最小水平凈距備注消火栓1.0m指消火栓與電桿的距離地下管線0.5 1.0m包括通信管、線與電桿間的距離火車鐵軌地面桿高的 4/3 倍人行道邊石0.5m市區(qū)樹木1.25m房屋建筑2.0m裸線線條到房屋建筑的水平距離郊區(qū)樹木2.0m(2) 架空通信線路與其他建筑物

7、的平行交越時的最小凈距見表 4-3 所列。表 4-3 架空通信線路與其他建筑物的最小垂直凈距名稱與本地網(wǎng)線路平行時與本地網(wǎng)線路交越時垂直凈距備注垂直凈距備注市內街道4.5m最低纜線到地面5.5m最低纜線到地面胡同(里弄)4.0m最低纜線到地面5.0m最低纜線到地面鐵路3.0m最低纜線到軌面7.0m最低纜線到軌面公路3.0m最低纜線到地面5.5m最低纜線到地面土路3.0m最低纜線到地面4.5m最低纜線到地面房屋建筑距脊0.6m距頂1.5m最低纜線距屋脊或平頂河流1.0m最低纜線距最高水位時最高桅桿頂市區(qū)樹木1.0m最低纜線到樹枝頂郊區(qū)樹木1.0m最低纜線到樹枝頂通信線路0.6m一方最低纜線與另一

8、方最高纜線(3). 架空通信線路交越其他電氣設施的最小垂直凈距見表 4-4 所列。表 4-4 架空通信線路交越其他電氣設施的最小垂直凈距最小垂直凈距其他電氣設施名稱架空電力線 路有雷保護設備架空電力線路 無防雷保護設備備注1kV以下電力線1.251.25最高線條到供電線條110kV 以下電力線2.04.0最高線條到供電線條35 110kV 以下電力線3.05.0最高線條到供電線條154 220kV 以下電力線4.06.0最高線條到供電線條供電線接戶線0.6帶絕緣層霓虹燈及其鐵架、電力變壓器1.6有軌電車及無軌電車滑接線通信線路不允許架空交越(4)架空線路利用橋梁通信支架通過時,最低光(電)纜或

9、導線應不低于橋梁最下邊沿的高度。最 內側光(電)纜或導線與橋梁上最突出部分的最小水平距離為 0.5 米。( 5)架空電纜線路不宜與電力線合桿架設。在不可避免時,允許10KV以下電力線路合桿架設。但必須采取相應的技術防護措施,并與有關方面簽訂協(xié)議。與 10KV 電力線合桿時,電力線與通信線凈距不應 小于 2.5M, 且電纜應架在電力線下部。4 1 3架空桿路桿材的選用 1郵電通信用鋼筋混凝土電桿的規(guī)格電桿的表示方法為: YD桿長梢徑容許彎矩。桿長的單位為米;梢徑的單位為厘米;容許彎矩 的單位為噸一米。電桿梢徑有 15cm和 17cm兩種。其常用系列和規(guī)格見表 4-5 所列。表 4-5 常用離心環(huán)

10、形預應力鋼筋混凝土電桿的規(guī)格和重量2電桿的選用 我國通信線路常用的是木電桿或采用鋼筋混凝土電桿。電桿的選用應根據(jù)負荷區(qū)、桿距、桿高及光電 纜程式、吊線程式等因素綜合考慮,一般情況下使用 8 米長的水泥桿。鋼筋混凝土電桿的安全系數(shù)不得小 于 2;防腐電桿的安全系數(shù)不得小于2.2,在長桿檔中使用的安全系數(shù)不得小于2.5 。3電桿的編號方法 為了施工和維護方便,我們將電桿按規(guī)定方向編號。( 1)中繼桿路編號規(guī)定 從開端站至中繼站,或從中繼站至另一中繼站,各段線路均應單獨編號。桿號方向,由上級局站至下 級局站,從架設起點向終點進行編號。分支桿路從分線桿開始單獨編號。號桿的內容通常由運營商的名稱;建設年

11、份(取年份的后兩字) ,桿路的起止點的地名;電桿序號等 幾部分組成。一條桿路電桿數(shù)量為 100 根以內則采用三位數(shù)編號,如“ 001”;一條桿路電桿數(shù)量為 1000 根以內則采用三位數(shù)編號,如“ 0001”;電桿序號應從 A端到 B 端,從小號到大號依次順編。( 2)市話桿路編號規(guī)定 單局制市話網(wǎng)的市話桿路編號,由街道系統(tǒng)編號(即馬路、街道編號)和電桿順序號兩部分組成。 多局制市話網(wǎng)的市話桿路編號,由局號號碼(即市話分局局號) 、街道系統(tǒng)編號和電桿序號三部分 組成。一條街路上如有兩排桿路時,應各編一個街道系統(tǒng)代號。 目前尚無桿路的街路,今后可能會建設桿路時,應預留街道系統(tǒng)代號。 每根電桿只編一

12、個號,特種電桿如 H 桿、 L 桿、井字桿和品字桿等,也只編一個號。高拉樁與撐桿 不編號,原則上應填與建設年份最后兩個字或依照建設單位要求填寫。還可以試行按固定配線區(qū)對桿路編號、桿號分局號、配線區(qū)編號和區(qū)內編號三個部分。414水泥電桿桿根的加固1卡盤加固 在木電桿桿路中,角桿有時角深很小,且不能裝設拉線時,改用固根橫木來代替拉線。在鋼筋混凝土 電桿時, 一般不允許采用這種方式。 而用卡盤代替固根橫木, 在通信線路中較少采用。 但在個別角深很小、負載很輕, 且裝設拉線確有困難時, 可以采用加裝卡盤的方法。 如圖 4.1 所示。 卡盤程式規(guī)格應符合表 4-6 規(guī)定的要求。圖 4.2 底盤裝置圖 4

13、.1 卡盤裝置表 4-6 水泥底盤、卡盤及拉線盤的程式名稱程式( mm偏差( mm)參考重量( kg)底盤500×500×80長×寬×厚±46卡盤800×300×1201073拉線500×300×150長×寬×厚±44盤600×400×15010692底盤、 鋼筋混凝土電桿由于自重較大,如在土質松軟的地區(qū)以及裝有拉線的終端桿和角桿時,應在電桿根部 墊以底盤,目前采用的底盤有兩種,即方型和圓型。方型的重量較輕,使用材料較少,圓型較重,但與電 桿底部能較密切配

14、合,如圖 4.2 所示。底盤程式規(guī)格應符合表 4-6 規(guī)定的要求。3石護墩保護 電桿埋深達不到規(guī)范要求時或設在土質松軟的斜坡上時需做石護墩保護,電桿護墩一般要求高度為 60cm, 上口徑為 60cm,下口徑為 80cm。4 15 桿路吊線的設計 1通信桿路中較常用的吊線(鍍鋅鋼絞線)的規(guī)格。 鍍鋅鋼絞線的規(guī)格、物理及機械性質見表 4-7 、表 4-8 中所列。表 4-7 鍍鋅鋼絞線的規(guī)格公稱截面 積( mm2 )鋼絞 線及股數(shù)每根 /每股鋼絞 線允許公差( mm )鋼絞線外徑( mm )拉斷力( kg ) ( 120kg/mm 2)507/3.0±0.12/±0.029.0

15、5460377/2.6±0.12/±0.027.84100267/2.2±0.12/±0.026.62930227/2.0±0.12/±0.026.02420187/1.8±0.12/±0.025.419202吊線程式的選用方法架空光電纜桿路設計時選用吊線程式應根據(jù)所掛光(電)纜重量,桿檔距離,所在地區(qū)的氣象負荷及 今后發(fā)展情況等因素決定。依據(jù)表 4-8 鋼絞線的物理與機械性能,合理選定安全系數(shù),如表 4-9 所示。當鋼絞線用作普通吊線5表 4-8 鍍鋅鋼絞線的規(guī)格、物理及機械性質注: 3/1.6 鋼絞線為跨越河流

16、等桿擋距導線用。 彈性強度按鋼的彈性系數(shù) 21300 公斤 / 毫米計算。表 4-9 吊線的安全系數(shù)吊線種類安全系數(shù) k, 不小于一般標準桿距吊線3.0-4.0( 取平均值 3.5)長桿檔雙吊線中的正吊線3.5長桿檔雙吊線中的付吊線2.5及雙吊線中的正吊線時,安全系數(shù)不得小于3;鋼絞線用作雙吊線中的輔助吊線時,安全系數(shù)不得小于2。必須考慮包括有人操作時的安全。一般按一個人和所帶工具在吊線上操作其總自重約 900N 計算,其安全 系數(shù)取定如表。1)普通桿距架空光電纜吊線規(guī)格如表4-10 所示。表 4-10 普通桿距架空光電纜吊線規(guī)格負荷區(qū)別桿距 L( m)光電纜重量( kg/m )吊線規(guī)格線徑(

17、 mm)×股數(shù)輕負荷區(qū)L4545<L60W2.11W1.462.2 × 7L4545<L602.11 < L3.021.46 < L2.182.6 × 7L4545<L603.02 < L4.152.18 < L3.023.0 × 7中負荷區(qū)L4040<L55W1.82W1.2242.2 × 7L4040<L551.82 L3.021.22 L2.182.6 × 7L40 40<L553.02 < L4.151.82 < L2.983.0 × 7重負荷區(qū)

18、L35 35<L50W1.46W0.5742.2 × 7L35 35<L501.46 L2.520.57 L1.222.6 × 7L45 35<L502.52 < L3.981.22 < L2.313.0 × 7表 4-11 劃分線路負荷區(qū)的氣象條件負荷區(qū)別氣象條件輕負荷區(qū)中負荷區(qū)重負荷區(qū)超重負荷區(qū)導線上冰凌 等效厚度( mm)5101520結冰時溫度-5-5-5-5結冰時最大 風速( m/s )10101010無冰時最大 風速( m/s )25線路負荷區(qū)的劃分應以平均 10 年出現(xiàn)一次最大冰厚度 (纜線上)、風速和最低氣溫等條件條件

19、為根據(jù), 劃分標準見表 4-11 規(guī)定。光電纜吊線在懸掛電纜后的最大垂度不應大于桿距的2%。至于最大垂度究竟是出現(xiàn)在 -5 有冰無風時還是出現(xiàn)在最高溫度 +40時,需要通過臨界溫度計算加以判斷。在架空桿線設計中常會碰到非標準桿距的情況,設計時應經(jīng)過吊線強度力學計算。( 2)吊線強度力學計算 吊線荷載計算g1W1 W2(MPa /m)g2b d dc 2b r1000 A(MPa /m)g3 g1 g2(MPa /m)g40.06 1.2 (0.88 ) 2 (d dc)1000A(MPa /m)20.06 1.2 (0.88 )2 (d dc 4b)g5(MPa /m)5 1000Ag6g12

20、 g42(MPa/m)g7g32 g52(MPa/m)式中:g1_電纜及吊線自重產(chǎn)生的吊線單位長度的應力g2冰凌荷載產(chǎn)生的吊線單位長度的應力g3_電纜、吊線及冰凌荷載產(chǎn)生的吊線單位長度的應力g4無冰凌時風壓作用在吊線單位長度上的應力g5_有冰凌時風壓作用在吊線單位長度上的應力g6_原始荷載及風壓作用在吊線單位長度產(chǎn)生的應力g7_原始荷載、冰凌荷載及風壓作用在吊線單位長度上的應力W1吊線每米長度的自重W2電纜每米長度的自重A 吊線截面積b冰凌厚度d吊線直徑dc電纜直徑3r冰凌密度 =0.9( g/cm 3) v氣象臺記錄的風速(測速儀標高為12m)( m/s)1.2空氣動力系數(shù) 0.06風壓系數(shù)

21、0.88按電線桿上吊線 (電纜)平均高度與風速測速儀高度比較考慮的高度系數(shù) 地面 56 米考慮)。4-1)(4-2)(4-3)(4-4)(4-5)(4-6)(4-7)計算吊線吊掛光電纜后允許的最大應力 maxP max( MPa)k k光電纜吊線的安全系數(shù) 3.5 p光電纜吊線的拉力強度極限1200N/mm 2(Mpa) 。計算臨界桿距 計算臨界桿距,以確定吊線最大應力出現(xiàn)的條件吊線高度一般按距(4-8)在有冰區(qū)判斷 max出現(xiàn)在 -5有冰時,還是最低溫度 -40時,其臨界桿距 lkl 24 5 tmin k max 2 2 g7g1吊線溫度系數(shù)( 12×10-6 ) tmin最低溫

22、度( -40)4-9)在無冰判斷 max 出現(xiàn)在最大風速(假定出現(xiàn)最大風速25m/s 時最低溫度為 0),還是在最低溫度-20),其臨界桿距 lk' :l 24 0 tminlkmax 2 2g6 g1m) (4-10 )吊線溫度系數(shù)( 12×10-6)tmin 最低溫度( -20) 當實際桿距 L>l 'k, max出現(xiàn)在最低溫度時 當實際桿距 L< l'k,則 max 出現(xiàn)在最大風速時。計算臨界溫度 計算臨界溫度,以確定吊線最大垂度出現(xiàn)的條件。為判斷最大垂度是出現(xiàn)在-5有冰時,還是出現(xiàn)在最高溫度 +40時,其臨界溫度 tk :g1tk5 5 1

23、 1 ()g2-5 -5有冰凌無風時吊線的應力( Mpa ) .吊線的彈性系數(shù)( 50× 10-6)4-11)其他符號意義同前。當最高溫度 tmax>tk,最大垂度出現(xiàn)在最高溫度 +40; 當最高溫度 tmax< tk,最大垂度出現(xiàn)在 -5有冰無風。計算最大垂度時的吊線應力 x22gxl24maxg2l24max(tx t) (Mpa)4-12)t出現(xiàn) max 時的溫度() tx出現(xiàn)最大垂度時的溫度() g出現(xiàn) max 時單位長度的應力( Mpa/m ) L 實際桿距( m) gx出現(xiàn) max 時的單位長度的應力( Mpa/m ) 當 tx=+40 時, gx= g1 當

24、 tx=-5 時, gx= g7計算最大垂度 fxfx 8 x (m)4-13)當最大垂度 f x >l×2%時,應取較小的安全系數(shù)k 值或換用較大一級鋼絞線吊線),再重復式 (4-1)式( 4-12)的計算計算吊線空載時(未掛光電纜)各種溫度下的應力 02 2 2 20 24 2 max 24 m2ax(tx t) (MPa)4-14)g0各種溫度下吊線空載時的荷載(指吊線自重和風雪荷載)tx與 0 相應的溫度計算吊線空載時各種溫度下吊線的垂度g0l280m)4-15)計算吊線上有人懸空作業(yè)時而增加的集中荷載的應力 T1 當集中荷載位于桿距的中心點時,電纜吊線所產(chǎn)生的應力為最

25、大。集中荷載按一人加上所帶工具亦按 總自重 900N 計算;人能夠在吊線上懸空作業(yè)時的最低溫度按 -10考慮。T13EAW2l2T0 E2A4WT02l T12 EA2lWPl 2 P2l3444-16)T0未加集中荷載時電纜及吊線自重作用引起的吊線張力(N)52E吊線的彈性模量 2× 105N/mm2 (Mpa)W 電纜及吊線單位自重( N)P操作人員及所帶工具自重( N)A 吊線截面積( mm2)L 桿距( m)。長桿檔電纜正吊線單位長度的應力計算同前所述,長桿檔電纜副吊線單位長度的應力計算方法如下:g1g2W1 W2 W3l a W (MPa/m)A l Ab d1 d2 2b

26、 r1000Al a bd br (MPa/m)l 1000A4-17)(4-18)4-19)4-20)g50.06 1.2 0.88 2(d11000Ad24b) l la0.06 1.2 0.88 2 d 2b1000A(MPa/m)4-21)10g3 g1 g 2 (MPa/m)g 0.06 1.2 0.88 2(d1 d2) l a 0.06 1.2 0.88 2d g41000A l 1000A4-22)22g6g1 g4 (MPa/m)22g7g32 g52 (MPa/m)( 4-23)g1由于副吊線自重、正吊線自重和電纜自重所在副吊線單位長度上產(chǎn)生的應力 g2由于電纜和吊線上的冰

27、凌荷載所增加的副吊線單位長度上的應力 g3由于副吊線、正吊線和電纜自重及其對冰凌荷載在副吊線單位長度的應力 g4無冰、有風時,風壓作用在副吊線上單位長度上的應力 g5有冰凌、有風時,風壓作用在副吊線上單位長度上的應力 g6原始荷載及風壓作用在副吊線上單位長度上的應力 g7原始荷載、冰凌荷載及風壓在副吊線上單位長度上的應力W副吊線每米自重( N/m ) W1正吊線每米自重( N/m ) W2電纜每米自重( N/m )W3正、副吊線上附加的吊掛物每米自重(N/m )A 副吊線的截面積( mm2) a電纜吊線夾板之間距離( m) l跨越檔桿距( m ) d副吊線直徑( mm) d1正吊線直徑( mm

28、 ) b冰凌厚度( mm)3r冰凌密度( 0.9g/cm 3)v 風速( m/s)1.2空氣動力系數(shù)0.06風壓系數(shù)0.88按電桿上吊線(電纜)平均架設高度與風速測速儀高度比較考慮的高度系數(shù)(吊線高度一般 按 5 6mm,風速儀高度為 12cm).( 3)吊線角桿、仰俯角輔助裝置的設計 為了加強在外角桿上光(電)纜吊線的固定程度,應根據(jù)角深的大小來考慮采取的加固方法, 一般規(guī)定如表 4-12 所列。兩種加固方法見圖 4.3 所示。 如光(電)纜吊線的坡度變化大于20時,電桿上應設置仰、俯角輔助裝置。鋼筋混凝土電桿常用拉線鋼箍作輔助線裝置,如圖 4. 5 所示。表 4-12 在外角桿上光(電)纜

29、吊線的加固方法的規(guī)定 表2-24 在外角桿上電纜吊線 加固方法的規(guī)定電桿種類角深(米)加固方法備注木電桿510采用 . 毫 米鐵 線捆 扎加 固鋼筋混凝土電桿38木電桿 采用 輔助 線裝 置來 加固輔助 線采 用與 電纜 吊線 相同 程式 的鋼 絞線鋼筋混凝土電桿(4)長桿檔吊線裝置的設計 架空光電纜桿間距離在輕負荷區(qū)超過 60 米,中負荷區(qū)超過 55 米,重負荷區(qū)超過 50 米時應采用長桿 檔建筑方式。應做輔肋吊線,輔助吊線程式應比正吊線程式大一級為宜,且輔助吊線應裝置在主吊線上方 60 厘米處,桿檔中間設 2-3 處連鐵正副吊線連接。輔助吊線兩端要做終端拉線。如圖 4.4 所示。11圖 4

30、.3 角桿吊線輔助裝置圖 4. 4 長桿檔正、副吊線裝置12圖 4.5 仰俯角輔助裝置416 拉線的設計( 1)普通拉線程式的選用 一般按以下因素考慮: 拉線程式應按防風拉采用 7/2.2 鋼絞線,防凌拉、順風拉、頂頭拉、終端拉及角深在15m以內的角桿拉采用 7/2.6 鋼絞線的原則。 如線路的中間桿因兩側線路負荷不同時,應設置頂頭拉線(如桿擋距離或線條數(shù)量不同) ,拉線程 式與拉力較大一方的光(電)纜吊線程式相同。 高拉樁桿拉線的程式一般和光纜吊線程式相同。 架空光纜線路的拉線程式,可參見表 4-13 ,表 4-14( 供參考 )。表 4-13 均衡負載拉線程式選用表架設吊線數(shù) 量及層數(shù)線路

31、段長度拉 拉 線線 名 稱 程 式名 稱 吊線程式 式終端拉線泄力拉線單層單條三十檔以下7/2.22× 7/2.2 或 7/2.67/2.62× 7/2.6 或 7/3.07/3.02×7/3.0單層單條三十檔以上7/2.22× 7/2.2 或 7/2.62× 7/2.2 或 7/2.67/2.62× 7/2.6 或 7/3.02× 7/2.6 或 7/3.07/3.02×7/3.02× 7/3.0單層雙條十五檔以下7/2.22×7/2.67/2.62×7/3.0137/3.02

32、15;7/3.02× 7/2.6單層雙條十五檔以上7/2.22×7/2.62× 7/2.67/2.62×7/3.02× 7/2.67/3.02×7/3.02× 7/3.0雙層單條十五檔以上7/2.2V型 7/2.6V 型 7/2.67/2.6V型 7/3.0V 型 7/3.07/3.0V 型上 2 下 1 7/3.0V 型上 1 下 2 7/3.0雙層單條十五檔以下7/2.2V型 7/2.67/2.6V型 7/3.07/3.0V型 7/3.0V 型 7/2.6表 4-14 角桿拉線程式選用表吊線架 設結構吊線程式角深(米)拉

33、線程 式吊線架 設結構吊線程式角深(米)拉線程式單層 單條7/2.2>077/2.2單層 雙條7/2.2>072× 7/2.2 或7/3.07/2.2>7 157/2.67/2.2>7152×7/2.27/2.6>077/2.27/2.6>072× 7/2.2 或7/3.07/2.6>7 157/3.07/2.6>7152×7/2.67/3.0>077/2.67/3.0>072×7/2.67/3.0>7 157/3.07/3.0>7152×7/3.0(2) 特種拉

34、線的應用 V型拉線的應用在同一根電桿上的同一方向必須裝設兩條拉線, 但因地形受到限制, 無適當位置可分別埋設拉線地錨,可采用 V型拉線。 V拉線的共用地錨橫木應加大直徑或增加根數(shù) (即多根橫木) ,但兩條拉線宜各用一個地 錨辮(必要時采用拉線調整螺絲) ,以便調整拉線的松緊。 八字頂頭拉線的應用當架空線路轉彎時, 其線路角桿的偏轉角為 110° 130°,裝設一條拉線不能抵消線條的很大張力時, 可采用八字頂頭拉線。根據(jù)匯交力平衡條件及合成張力的原則,為加強反張力的強度,統(tǒng)一采取將兩條拉 線各內移 60±5 厘米。當偏轉角度小于 110°時,應分別設置頂頭

35、拉線。 撐桿的應用 撐桿分為一般撐桿、引留撐桿和地撐桿三種,一般撐桿主要用于因地勢限制無法裝設拉線時;引留撐 桿用于因地勢所限,不能裝設雙方拉線的地方;當線條張力較小,且受地形限制不能做拉線及撐桿時,采 用地撐桿。撐桿的距離比為 0.6 ,不得小于 0.5 。 吊板拉線的應用 在市區(qū)中由于受房屋建筑、街道狹窄或其他恃殊地形的限制,拉線需設在路旁或人行道上,為便于行 人和其他原因,其距高比在 1/2 1/4 時,可采用吊板拉線(一般僅限于木電桿,在鋼筋混凝土電桿為角 桿時,不應采用,若不得已,應加大電桿的等級) 。吊板拉線的角深一般不應超過 8 米(3)拉線地錨、水泥盤的配合常用的拉線地錨有鐵柄

36、地錨、螺栓拉線地錨、以鍍鋅鋼絞線或 4.0 毫米徑鍍鋅鋼線制成地錨辮(或稱 地錨把)的拉線地錨三種。鐵柄地錨、螺栓拉線地錨可與木質橫木或鋼筋混凝土制成的拉線盤配合裝設, 鋼絞線、鋼線地錨把般與橫木配合使用,在工程中應根據(jù)器材供應條件選用,但為節(jié)約木材,應盡量采 用鋼筋混凝上拉線盤和螺栓拉線地錨。鐵柄地錨水泥拉線盤、橫木配合規(guī)格見表 4-15 。(4)拉線襯環(huán)的選用 拉線與地錨連接時, 7/2.6 鋼絞線以下的采用三股襯圈, 7/2.6 及以上的采用 5 股襯圈。 圓鋼地錨可用采用 7 股襯圈。14表 4-15 鐵柄地錨水泥拉線盤、橫木配合規(guī)格表拉線程式水泥拉線盤 長×寬×高

37、( mm)鐵柄直 徑(mm)地錨鋼線程式 股/ 線徑橫木 根×長×直徑( mm)備注7/2.2500×300×150167/2.6 (或 7/2.2 ) 單條雙下1× 1200×1807/2.6600×400×150207/3.0 (或 7/2.6 ) 單條雙下1× 1500×2007/3.0600×400×150207/3.0 單條雙下1× 1500×2002× 7/2.2700×400×150207/2.6 單條雙下1&#

38、215; 1500×2002 條或 3 條拉線 合用一 個地錨 時的規(guī) 格2× 7/2.6700×400×150207/3.0 單條雙下1× 1500×2002× 7/3.0800×400×150227/3.0 雙條雙下1× 1500×200V 型 2 × 7/3.0+ 1× 7/3.01000×500×300227/3.0 三條雙下1× 1500×200417避雷線和接地線設計(1)需安裝避雷線的的場合終端桿、引入桿及接近局

39、站的 5 根電桿必須裝置直接入地的避雷線; 角桿、跨越桿、分支桿、 12 米以上的特殊桿、高坡桿可利用拉線作入地避雷線; 曾經(jīng)受過雷擊的電桿必須裝置直接入地的避雷線。 跨越 10KV以上高壓電力線兩側的電桿必須裝置直接入地避雷線。( 2)需安裝接地裝置的的場合2KM左右將光有可能被電力線產(chǎn)生的過電壓或雷擊損傷光電纜及電 吊線的電桿。 架空光電纜屏蔽層或其吊線在終端桿、引上桿或其附近電桿應采取接地措施的地方。 在年雷暴日超過 20 天的空曠地帶或郊區(qū)架設的光電纜應做系統(tǒng)防雷接地。一般每隔 電纜屏蔽層連同吊線一起做一處接地。屏蔽接地盡可能做在光電纜接頭處。4.2 架空光電纜安裝設計架空光電纜品種選

40、擇1設計選用的架空光纜的護層結構: 防潮層+PE外護層, 宜選用 GYTA 、GYTS、GYTY53 、GYFTY 、 ADSS 、OPDW 或其他的優(yōu)良結構。2設計選用的電纜, 應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yè)標準。 架空電纜的型號主要有 HYA 、HYFA 、HYPA 、HYAT 、 HYFAT 、HYPAT|和 HYAC 。電纜型號在設計中不宜過多,架空電纜容量不宜超過400 對。4.3.2 分線設備安裝桿上分線設備的安裝設計應按規(guī)范要求進行,如圖 4.6 所示。圖 4.6 桿上分線設備的安裝4.2.3 架空光電纜交越保護與接地保護151架空通信線路三線交越保護架空通信線上方跨越的 10KV 及以下

41、的電力線、低壓用戶線、農村高壓廣播線,不論其凈距是否達 到規(guī)定的標準,該三線是裸線、皮復線、塑料線、還是橡膠線均應做安全保護措施。 10.5KV 及以上高壓 電力線不安裝保護套管。三線安全保護措施采用三線交叉塑料保護管或絕緣保護夾板等。安裝三線交越保護管(夾) ,其長 度應超出電力線線路的兩端各一米以上(垂直) 。4.3 墻壁電纜安裝設計431 墻壁電纜路由選擇的一般要求:1根據(jù)用戶分布情況,選擇電纜路由應盡量短直,并使分線設備分布合理,使用戶引入線 最短且方便使用。2電纜路由應能照顧到房屋建筑外表的整齊美觀,沿建筑物敷設應橫平豎直選擇在房屋建筑的背面 或側面的墻壁上,或敷設在較隱蔽、且不易受

42、外界損傷的地方。3 路由選擇不妨礙建筑物的門窗開閉,電纜接頭的位置不應選在門窗部位。4安裝位置的高度應盡可能一致,住宅與辦公樓以2.5-3.5m 為宜,車間外墻以 3.5-5.5 為宜。5 應避開高壓、高溫、潮濕、易腐蝕和有強烈振動的地區(qū)。如無法避免,應采取保護措施。6 應避免選擇在影響住戶日常生活或生產(chǎn)使用的地方。7 應避免選擇在陳舊的、非永久性的、經(jīng)常需修理的墻壁。8 墻壁電纜應盡量避免與電力線、避雷線、暖氣管、鍋爐及油機的排氣管等容易使電纜受損害的管 線設備交叉與接近。與其他管線的最小凈距見表 4.16 。表 4.16 墻壁電纜與其他管線的最小凈距表管線種類平行凈距( m)垂直交叉凈距(

43、 m)電力線0.200.10避雷引下線1.000.30保護地線0.200.10熱力管 (不包封 )0.500.50熱力管 ( 包封)0.300.30給水管0.150.10煤氣管0.300.10電纜線路0.150.10432 墻壁電纜安裝工程設計 本節(jié)講述墻壁電纜安裝設計。 (如室內、室外采用綜合布線安裝工藝,其設計方法見第 7 章)。 墻壁 電纜與架空桿路、明配線管及暗配線管等敷設方式相比,特點是便于施工、維護,投資較省,安全,不影 響空間環(huán)境,但容易受外界機械損傷。1墻壁電纜建筑安裝的一般要求( 1)卡鉤式墻壁電纜的敷設方法 卡鉤式墻壁電纜敷設方法,是用特制的電纜卡子、塑料條將電纜直接固定在

44、墻面上。電纜卡鉤程式的 選用應與電纜外徑相匹配。不同程式的電纜可參見表4.20。表 4.17 墻壁電纜卡鉤選用參見表電纜外徑 /mm8 以下>812>1214> 14 18>1822>2226>2630> 30 40卡鉤程式81214182226304016( 2)墻壁電纜吊線程式的選用 墻壁電纜的吊線應根據(jù)電纜程式、容量、質量來選擇相應的鋼絞線或鋼線的程式。其吊線 規(guī)格可參照表 4.18墻壁電纜吊線規(guī)格選用參考表。電纜掛鉤為 60cm 間距一個。表 4.18 墻壁電纜吊線規(guī)格選用參考表吊線規(guī)格 (股 /線徑 /mm)電纜線徑 /mm ×對數(shù)

45、吊線支持物及間距備注7/1.40.4× 50 及以下1 號 L 型支架、插墻板 5m 一個可用 M6 鋼卡做終結7/1.60.5× 30 及以下0.6× 30 及以下0.7× 20 及以下0.9× 15 及以下可用 M6 鋼卡做終結7/1.80.4×1001 號 L 型支架、插墻板 3m 一個可用 M8 鋼卡做終結7/2.00.5 × 50 1000.6 × 50 1000.7×30500.9×1020可用 M8 鋼卡做終結2墻壁電纜引上及引入方式(1)墻壁電纜的引上方式 墻壁電纜如由地下管道電

46、纜或埋式電纜接出時,其引上方式一般采取從房屋建筑外墻壁 引上,通常應符合如下要求:電纜引上點應選擇在街區(qū)背后 (即不是面臨主要道路的一面 )或較隱蔽的地方。 引上電纜應采用引上保護套管保護,一般可選用鍍鋅對縫焊接鋼管或硬聚氯乙烯管。 保護套管長度通常為 25m 3 0m ,其中出土部分不應小于 20m,地下部分不得小于 03cm。 其引上保護套管的內徑,一般以不小于電纜外徑(包括電纜的外護層 )的 15 倍來考慮。 引上電纜應該平直,鋼管的彎曲不超過一個。如鋼管有兩個彎曲時,應選用大一級直 徑的鋼管。采用彎曲保護套管,其彎曲角度不得小于 90 度。 電纜引上墻壁的位置,應選在墻壁的凹入部分,離

47、墻角凸出部分一般不小于1m,以減少遭受外界機械損傷的機會。 每一處引上點,以裝設一根引上保護套管為宜,如需要裝設兩根以上保護套管時,則可 分兩處以上點引上。 鋼管的直徑選用要考慮遠期的需要,以避免因將來換放較粗的引上電纜同時換引上鋼 管。一般每一個引上點裝設一根引上管為宜,避免在同一引上點有兩根以上的引上管,必要時 可采取分兩處引上。引上電纜的容量應比配線電纜的容量適當大些。(2)墻壁電纜的引入方式 墻壁電纜沿墻外引人室內時,通常采取從窗框或墻壁上打洞引入的方式。墻壁電纜穿過 墻壁或窗框時,應安裝硬聚氯乙烯管或瓷管等保護管。管子的內徑比電纜外徑大13 左右,管子長度比墻壁厚度多 2cm, 3c

48、rn 。穿墻管應向墻外下方傾斜 2cm,管子兩端用油石灰和建筑石 膏等堵塞和加固,使雨水不致流人室內。3墻壁電纜分線設備的安裝設計 (1)墻壁電纜分線設備安裝的原則墻壁電纜主要用于用戶密度較大的街區(qū)或廠區(qū),用戶引入線路均采用絕緣線且距離較短。 其分線設備一般采用分線盒。分線設備容量,應與墻壁電纜容量相適應,能滿足規(guī)劃期用戶數(shù) 的需要,避免頻繁地移動。分線盒的容量應盡量采用 5對、 10對和 20對,避免采用 20 對以上的分線盒,如遇用戶比 較集中,需用較大容量的分線盒時,可適當分成兩只在兩處安裝,或延伸分支電纜,以便分散過17多的用戶引入線。( 2)分線設備安裝地點的選擇分線設備安裝地點的選

49、擇應符合下列要求:分線設備安裝位置,應以引入線為分布中心,盡量不使引入線過長,接線方便。分線設備一般應裝在房屋建筑的背面或較隱蔽處,不宜裝設在特別顯著和影響美觀的 地方,且使電纜和用戶線設在較隱蔽的地方。圖 4.7 室外墻壁安裝分線盒示意圖 室內安裝分線盒時,分線設備一般不裝在房屋建筑的主要房間內,應裝在房屋建筑內 的公共地點,如走廊、樓梯間等處。 分線設備不宜裝在墻面突出部位和不夠牢固的地方,避免使分線設備遭受外界機械損 傷。 分線設備應避免安裝在易于引起燃燒、爆炸、腐蝕和潮濕的地方。 卡子式墻壁電纜的分線盒的位置一般裝在墻壁電纜的下面,盒體下邊緣距地面應不小 于 2 5m,其上邊緣距電纜約為 60cm。如圖 4.7 所示。小結通信桿線設計的步驟為:選擇架空桿路路由;確定電桿位置;選定電桿的規(guī)格;確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