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上34豐收鑼鼓教案_第1頁
音樂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上34豐收鑼鼓教案_第2頁
音樂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上34豐收鑼鼓教案_第3頁
音樂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上34豐收鑼鼓教案_第4頁
音樂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上34豐收鑼鼓教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豐收鑼鼓教學內(nèi)容:1.欣賞民族管弦樂合奏曲豐收鑼鼓;2.練習“教材P27頁,做一做打擊樂合奏”。教學對象:七年級3、4、5班教學課時:一課時教學目標:1.通過對民族管弦樂合奏曲豐收鑼鼓的聆聽,感受豐收時的景象,懂得珍惜勞動果實,熱愛生活,從而逐漸喜愛民族音樂。2.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與同學們共同分析該曲,并了解民族管弦樂樂隊及部分民族樂器。3.結(jié)合課本中的練習,利用身邊現(xiàn)有器材進行打擊樂合奏,從而培養(yǎng)自身的合奏能力。教學重點:能分辨樂曲結(jié)構(gòu),體驗各音樂要素的變化,在體現(xiàn)豐收美景時的作用。教學難點:1.分辨出不同的民族樂器音色;2.能與同學進行打擊樂合奏訓練。教具準備:堂鼓、小鑼、小镲、多媒體電腦、

2、ppt課件等教學過程:一、組織課堂(30s)二、情景導入(3.5min)利用樂曲第一部分,配與秋天豐收景象圖片,讓學生初步體會秋收,并思考回答以下問題。(初步揭曉主題)師:同學們通過剛才的一組圖片和音樂,你看到、想到了什么?生:秋天、收割、載歌載舞、敲鑼打鼓、歡快喜悅師:同學們說得很好,秋天剛過去,但它的金黃色、它的豐收、它的歡樂喜慶任然還在人們的心中回蕩。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器樂曲。(教師板書課題)豐收鑼鼓三、初聽全曲,認識部分民族樂器。(10min)仔細聆聽全曲,思考并回答以下問題;問1.該樂器的演奏形式是什么?生:民族管弦樂合奏。問2.同學們聽出樂曲中出現(xiàn)了哪些民族樂器?再與大家分享你

3、所認識的民族樂器名稱。生:笛子、嗩吶、堂鼓、鑼、镲、木魚、二胡、琵琶等(教師通過PPT向?qū)W生展示民族管弦樂樂隊及其樂器。)四、分段欣賞聆聽樂曲每個小樂段,根據(jù)老師的提示,結(jié)合自己的體會,完成手中的表格內(nèi)容:引子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 1.引子問1:聆聽引子部分,請說說這段音樂把我們帶入了什么樣的情境中? ( 鼓點由慢到快,再進入到比較氣勢宏大,響亮的音樂中,將聽者導入到一種歡快的熱烈氛圍中。)2.第一段問1:這段音樂讓你聯(lián)想到了哪些場景?你能哼唱其中的一段旋律嗎?(大家忙碌著收獲勞動果實的場景,有“你追我趕”的氛圍。)問2:哼唱譜例13.第二段問1:這一段音樂中你聽出了哪些民族樂器?用這些樂

4、器在此處的好處是什么? (主要的旋律樂器有:嗩吶、二胡、竹笛、揚琴。這些樂器音色大部分纏綿悅耳,正是利用樂器的音色特征,很好的表現(xiàn)了人們在豐收過程中歌唱的場景。) 4.第三段問1:想想這段音樂有什么樣的特點?描繪了什么樣的畫面?(特點:首先是第一段中音樂旋律在這里出現(xiàn),讓人有回想到了一種熱鬧的場景;然后是明亮的竹笛音色,展現(xiàn)出來優(yōu)美的田園景象;最后出現(xiàn)云鑼音色,猶如人民勞動休息時,在欣賞層層起伏的金黃色稻穗浪花等,讓人如癡如醉。)5.第四段問1:當聽到這一段音樂是,你認為它與那一段音樂的情緒比較接近?為什么要這樣處理?請說說你的想法。(與第一段的情緒比較接近;兩段都具有歡騰熱鬧的氣氛,第一段勞動忙碌,第四段歡慶豐收,首尾呼應,形成了收獲的全過程。樂曲表現(xiàn)了歡慶豐收的宏偉場面,在快速強烈的全奏中結(jié)束。)五、樂曲簡介 樂豐收鑼鼓是1972年,彭修文、蔡惠泉借鑒中國漢族民間吹打音樂的鼓點和旋法加以變化發(fā)展,創(chuàng)作的一首具有鮮明山東音樂特點的漢民族管弦樂曲。樂曲推陳出新,充分發(fā)揮中國豐富多彩的打擊樂器的表現(xiàn)能力,既有民族風格,又具時代特點。六、打擊樂合奏練習1. 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分聲部練習。2. 分小組進行合奏練習,老師現(xiàn)場進行指導。3. 邀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