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析間接證據在工傷認定中的運用嘉興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周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在工傷認定行政確認案件過程中,常常會遇到受害人發(fā)生事故時除本人陳述以外沒有任何直接證據,如事故現場不明顯、發(fā)生事故傷害時沒有其他證人在場、受害人所受傷害為“內傷”等,這類案件在工傷認定行政確認過程中比較棘手。那么在工傷認定行政確認的某些案件是否也可以充分運用間接證據來作為行政確認的事實依據呢?答案是肯定的。一、證據的分類及運用間接證據應遵守的規(guī)則在我國,根據訴訟證據與待證事實的關系,可以將證據劃分為直接證據和間接證據兩類。凡是能夠單獨證明案件主要事實的為直接證據,凡是只能證明案件事實的某一個側面或者某一個環(huán)
2、節(jié),需要與其它證據結合使用才能證明案件事實的為間接證據。劃分直接與間接證據的意義在于,查證案件事實過程中應盡量搜集證明案件主要事實的直接證據,同時也不能忽視對間接證據的搜集,孤立的間接證據雖不能直接用來認定案件事實,但實踐中某些案件由于受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往往存在著主要證據缺乏或缺失的現象,這類案件就要充分運用間接證據,通過間接證據之間互相印證形成鎖鏈和利用嚴密的邏輯推理來確定案件的事實。鑒于間接證據不能單獨地指明案件主要事實,需要與其他證據相結合才能證明的案件主要事實的特點,實踐中對間接證據的運用必須具備以下的條件:間接證據與案件事實存在客觀聯(lián)系,能反映案件事實所發(fā)生的某個具體環(huán)節(jié);間接證據
3、之間互相存在聯(lián)系,必須形成一個完整的證明體系,雖然間接證據只是從某個方面反映案件事實,但間接證據之間聯(lián)系組合進來,就能起到證明案件事實的作用;間接證據之間及間接證據與案件之間必須具備一致性。若干個間接證據組成的證據鏈條,既不能脫節(jié),更不能相互矛盾。同時,間接證據和案件事實之間在發(fā)生的時間和內容上也必須協(xié)調一致;間接證據的證明體系必須足以排除其他可能性,所有的間接證據組成的證明體系都指向一個共同的事實,只能得出一個唯一的結論而不能得出矛盾的結論。二、工傷認定行政確認案件中采用間接證據的必要性案例一:嚴某系嘉興某餐飲管理中心職工,被安排到某服飾有限公司食堂工作,其自述2009年10月8日在工作中因
4、洗魚清理,被魚剌刺傷,過了五、六天后受傷部位感染化膿,2009年10月18日到嘉興市某醫(yī)院治療,經醫(yī)院診斷為右環(huán)指外傷術后感染。2010年6月7日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認定嚴某所受傷害為工傷。案例二:舒某系嘉興市某噴涂有限公司單位職工,從事噴槍工種。其自述2010年5月14日14時許,由于車間噴槍脈沖發(fā)生故障引發(fā)噪聲,致其左耳損傷,2010年6月3日舒某到嘉興市第二醫(yī)院住院治療,醫(yī)院診斷為左突發(fā)性耳聾。2010年9月21日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認定舒某所受傷害為工傷。案例一,由于嚴某發(fā)生魚剌扎傷時主觀認為是習以為常事件,當時并沒有引起多大的恐慌和告知廚房其他人,直到發(fā)生傷口感染10天后才到醫(yī)院就診,因此從
5、法律上來講,本案發(fā)生事故時沒有任何目擊證人等直接證據。案例二,由于企業(yè)車間脈沖損壞是頻繁事件,所有車間職工并不會為其中偶發(fā)的一次損壞產生噪聲而特別留意,加之舒某受傷的部位是耳內,受傷的組織是神經,傷情變化又具有遲發(fā)過程,因此本案發(fā)生事故傷害時的直接證據唯有舒某本人就受傷感知的陳述。實踐中,受傷害人發(fā)生在不經意間或自感習以為常的事故傷害,以及傷害部位為“內傷”的事故傷害,甚至發(fā)生事故時沒有其他在場人的“外傷”案件,在申請工傷認定時,往往存在除本人的陳述以外沒有任何其他直接證據,因此這類案件在工傷認定過程中,工傷認定工作人員只能充分發(fā)揮間接證據對案件事實的證明機能,認真調查取證,促使所取的間接證據
6、之間能夠互相印證,形成證據鎖鏈。三、工傷認定行政確認案件中搜集間接證據的方法對于采用間接證據認定的工傷案件,要講究證據收集及完善的策略,注意全面收集案件中應該收集,也可能收集到的間接證據,特別是挖掘、收集相互吻合,構成鎖鏈的間接證據。針對需要利用間接證據形成證據鏈才能認定工傷事故案件事實的案件,工傷認定工作人員除了搜集常規(guī)的勞動關系證明、企業(yè)用工主體證據以及受害人自述受傷過程的直接證據以外,需要重點搜集:案例一中搜集了單位車間主任戚某“他受傷當時也沒有跟公司匯報,2、3天后我們發(fā)現他手用紗布包著,說是手在前兩天洗魚時被剌扎的”的證言;食堂同事周某“他事后跟我說10月份在食堂被魚剌剌傷了,還給我
7、看了傷口,并說痛得非常厲害”的證言;嚴某到嘉興某醫(yī)院就醫(yī)時記載“患者緣于10天前不慎被魚剌剌傷致右手,當時未引起注意,5天前感到疼痛劇烈,伴有活動明顯受限”的門診病歷和“出院記錄”原始書證。案例二中搜集了發(fā)生事故第3天(5月17日)到街道藥店購“耳聾大慈丸”的單據;舒某就醫(yī)住院記載“左耳鳴聽力下降1月”的住院病歷以及診斷為“左耳突發(fā)性耳聾”的診斷書;建議使用3M1110型號耳塞(SNR=31dB)“職業(yè)病危害因素檢測與評價報告單”;同車間職工楊某、鄧某、鄒某、虎某證實車間經常發(fā)生脈沖損壞,發(fā)出噪音的事實證據。上述兩案例所搜集到所有發(fā)生事故傷害后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間接證據,環(huán)環(huán)相扣,形成鎖鏈,達到了上述
8、運用間接證據證明案件事實的四個條件。四、充分利用行政案件證據證明標準以及工傷認定舉證責任倒置規(guī)則無論案例一或案例二,用人單位不服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工傷認定提請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理由都是:勞動行政部門在工傷認定過程中存在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問題,即沒有查清受害人受傷害時的具體情形,案例一中受傷害人嚴某存在家中剖魚被剌的可能,案例二中受傷害人舒某耳朵受傷由其個體因素決定,其他同車間工人均沒有發(fā)生耳聾現象。兩案例用人單位均在工傷認定舉證階段提供了企業(yè)同車間多名職工證明沒有目擊受傷人受傷過程的證據,由此推斷出勞動行政部門在工傷認定過程中認定的事實沒有排除合理懷疑,沒有達到證據確鑿的要求。筆者認為,存在
9、上述認識的用人單位主要是對目前我國行政案件證據證明標準以及工傷認定行政確認案件舉證責任分配存在認識偏差有關。筆者在案例二行政訴訟代理過程中的代理詞主體部分敘述如下:1、關于證據證明力和證明標準問題。證據證明力,是指證據材料在證明待證事實上所體現的價值大小與強弱,根據證據與案件主要事實的證明關系的不同,可以將證據劃分為直接證據與間接證據。直接證據是能夠直接指明案件主要事實的證據。而間接證據需要與其他證據相結合才能證明的證據。由于本案第三人(也是事故受害人)傷情所在的部位、傷勢變化過程等具有特殊性,不像某些“斷手斷腳”具有肢體直觀和特別感覺,而本案傷害部位在耳內、受傷的組織是神經,并且傷勢也具有一
10、定的遲發(fā)過程。傷情的特殊性決定了本案的直接證據只能是第三人的本人陳述,而大量的事實是需要依靠間接證據來論證。本案發(fā)生事故的事實,直接證據有第三人本人陳述2010年5月14日發(fā)生事故的時間、場所、過程;間接證據有第三人5月17日到某藥店購“耳聾大藥丸”的購藥票據;有第三人跟虎某請假購藥的證言;有第三人住院的病歷、記錄等書證;還有同車間三位同事證實“車間有噪聲、脈沖也經常會因故障發(fā)出聲響“的事實,上述所有證據之間的組合已經形成證據鏈,足以證明第三人在原告單位受事故傷害的整個過程。在我國目前的刑事、行政訴訟活動過程中,對證據證明的標準是不同的。刑事案件的證明標準是“排除合理懷疑”原則,而行政訴訟的證
11、據證明標準是“明顯優(yōu)勢證據原則”因此,本案是一起原告不服我局工傷認定行政確認行為提起的行政訴訟案件,而不是刑事案件,對方代理人以“機器正常、噪音達標”從而排除第三人的傷害事實顯然是對行政案件證據標準理解有誤。2、關于舉證責任問題。舉證責任包含行為意義上的舉證責任和結果意義上的舉證責任兩層含義,行為意義上的舉證責任是指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提供證據的責任,結果意義上的舉證責任是指當待證事實真?zhèn)尾幻鲿r由依法負有證明責任的人承擔不利后果的責任。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19條第2款 “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規(guī)定。在行為意義方面:原告認為第三人所受傷害不屬工傷就應該提供第三人的耳聾是具體如何引起的證據,到目前為止,原告仍然不能提供第三人發(fā)生耳聾的具體證據;從結果意義方面:原告因為不能提供除第三人“上班時間、工作場所、工作原因發(fā)生事故傷害”以外的其他引起第三人傷害原因的證據,就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后果。因此,我局在對第三人工傷認定過程中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充分。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考模擬】2025年浙江省杭州公益中學中考數學三模試卷(含解析)
- 在線教育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心得體會
- 急診科院前急救與搶救流程銜接
- 特級建筑集團資金管理副總職責
- 2025年秋季初中語文教研組活動計劃
- 小學一年級道德與法治學科拓展計劃
- 以延津一中為例探究任務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與革新
- 以市場為翼:我國體育舞蹈賽事運作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突破
- 以實驗為翼翱翔化學之空:高中化學實驗探究教學的深度剖析與實踐
- 以實證為翼探高中英語認知詞匯學習策略之徑
- 2020年上海市中考語數英物化五科試卷及答案
- 橡膠和基材的粘接
- GB/T 20946-2007起重用短環(huán)鏈驗收總則
- GA/T 935-2011法庭科學槍彈痕跡檢驗鑒定文書編寫規(guī)范
- 湖北省黃石市基層診所醫(yī)療機構衛(wèi)生院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村衛(wèi)生室信息
- DB44-T 2163-2019山地自行車賽場服務 基本要求-(高清現行)
- DB15T 933-2015 內蒙古地區(qū)極端高溫、低溫和降雨標準
- 工傷責任保險單
- 圍堰施工監(jiān)理實施細則
- 《世界經濟史》課程教學大綱
- 小學語文一到六年級生字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