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綜述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學研究進展許可,鮑倡俊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南京210009摘要:通過整理WHO網(wǎng)站公布的疫情數(shù)據(jù),Pubmed文獻數(shù)據(jù)庫上發(fā)表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學、臨床、免疫等相關文獻,對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疫情概況、流行特征及影響因素、預防控制措施等進行綜述。該疾病'從2013年2月從我國華東地區(qū)開始流行,目前主要分布在我國華東、華南,蔓延全國多省市.冬春季是高發(fā)季節(jié),禽類是傳染源,主要通過接觸傳播,60歲以上有基礎疾患的男性和禽類環(huán)境暴露者是高危人群。臨床表現(xiàn)以重癥肺炎為主,兒童感染后疾病譜以輕癥病例為主.預后主要受年齡、基礎疾患、免疫反應、遺傳基因影
2、響。做好三早預防、控制傳染源、及時開展風險評估與溝通,多部門合作是防控的主要措施。關鍵詞:A(H7N9)流感病毒;流行特征;影響因素;防控策略中圖分類號:R5U.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6-9070(2015)01-0043-05DOLIO.13668/j.issn.1006-9070.2015.01.015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373055),江蘇省科技廳社會發(fā)展項目(BE2O12769);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A類項目(2O13-WSN-O61)作者簡介:許可(1979-),女,江蘇常熟人,主管醫(yī)師,主要從事傳染羯控制工作.通訊作者:篡I倡俊»E-mail:ba
3、o2000cn2013年3月,我國暴發(fā)了新型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截止2014年6月確診病例450例,病死率約為36%,病例均為我國(包括港澳臺地區(qū))居民。疫情引起全球的關注,各國科學家對病毒的來源、抗原變異、耐藥位點、毒力位點、受體結合位點、潛在糖基化位點等進行深入分析,對疾病的流行病學包括傳染源、傳播途徑、感染危險因素等進行廣泛研究。本文現(xiàn)對研究作一綜述。1流行概況1時間分布我國確診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最早從2013年第8周開始,到15周出現(xiàn)發(fā)病高峰,17周開始下降,1843周全國疫情基本平息,僅偶有病例,44周始有新病例出現(xiàn),50周開始出現(xiàn)上升趨勢,2014年的第26周形成
4、新的發(fā)病高峰,峰值超過2013年4月,峰值持續(xù)時間也較2013年春季長,同時高峰期明顯提前,季節(jié)高峰特征接近人感染H5N1。同時2014年的發(fā)病曲線持續(xù)時間長,高峰后拖尾明顯,一直綿延到5月,6月仍陸續(xù)有多個省份有少最病例報告。我國確診病例的時間分布見圖1(來源于WHO網(wǎng)站H7N9最新風險評估報告)。這個時間分布并非完全是自然特征,2013年疫情發(fā)生后的4月,流行省份的各大中城市紛紛采取了關閉活禽市場,限制活禽交易等措施。2014年峰值出現(xiàn)在春節(jié)期間,與人群暴露于活禽市場概率提高有很大關系,8周后疫情的下降,也與春節(jié)后主要疫區(qū)活禽交易再次叫停有關。香港大學和中國疾控中心對不同地區(qū)關閉活禽市場對
5、疫情的影響用數(shù)學模型進行了分析,顯示關閉活禽市場對疫情控制有顯著作用。疾病的季節(jié)特征仍是自然存在的且比較明顯。就本省而言,2013年和2014年盡管活禽市場5月逐漸開放(個別城市除外),但夏季病例數(shù)仍顯著低于冬春季;廣東省對活禽市場常年采取“一日一消毒清潔,一周一空欄大掃除,一月一休市”的“三個一”措施,同樣顯示出冬春季高峰。從病毒特性來說,低溫條件下利于保持活性,故總體來說,冬春季仍然是該病的發(fā)病高峰季節(jié)。圖1我國確診病例的時間分布1.2地區(qū)分布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從華東江浙滬皖開始,逐漸往華南、華北蔓延,直至2014年華東地區(qū)仍然持續(xù)流行,廣東出現(xiàn)疫情高發(fā),福建、湖南等省相繼出現(xiàn)疫情,
6、這與華東、華南地區(qū)之間密切的禽類銷售鏈和居民禽類消費習慣有關。北京、山東、河南、河北等地偶有病例報告,近期東北的吉林也發(fā)現(xiàn)首例病例。截至2014年6月,我國內(nèi)地共有14個?。ㄖ陛犑校﹫蟾媪巳烁腥綡7N9禽流感病例,分布在194個縣區(qū)343個鄉(xiāng)鎮(zhèn),我國香港、臺灣地區(qū)和馬來西亞共報告內(nèi)地輸出病例10例。從病例的現(xiàn)住址分析,絕大多數(shù)病例來自城市或城市附近的縣區(qū),僅少數(shù)病例來自農(nóng)村,但隨著疫情的進一步蔓延,農(nóng)村病例或有增多的趨勢。除家庭聚集性疫情以外.病例總體呈高度集中又相對散發(fā)。1.3人群分布病例的性別和年齡分布,在2013年和2014年變化不大,男女比為2.22.4,年齡中位數(shù)在5761歲,最小1
7、歲.最大91歲,15歲兒童病例2013年和2014年均占6%左右。國家統(tǒng)計的252例病例中,有55%伴有基礎疾病,主要為高血壓和糖尿病,其次為冠心病、慢性支氣管炎、慢阻肺等。涉禽職業(yè)暴露人群約占5%。有學者比較我國內(nèi)地2013年確診的130例H7N9禽流感病例與43例H5N1禽流感病例的人口流行特征,發(fā)現(xiàn)H5N1確診病例的年齡中位數(shù)為26歲,與H7N9病例的年齡分布有顯著差異;H5N1病例僅33%為男性,與H7N9的性別分布特征不同。我國H5N1確診病例的人群特征與其他國家類似,但分城區(qū)和農(nóng)村后發(fā)現(xiàn).城區(qū)的H5N1病例男女性別比為2.8:1,與H7N9病例的2.9:1接近,且不管城鄉(xiāng),60歲H
8、5N1病例均為男性。此次H7N9疫情中70%的病例為城區(qū)報告,從目前上海等城市人口的生活習慣來看,人群中暴露于活禽的男性多于女性,而在農(nóng)村女性更多地承擔著包括家庭散養(yǎng)禽類的養(yǎng)殖管理,這可能是造成性別分布差異的原因'°。關于年齡分布差異,有報道顯示H5N1抗體或與其他型別的流感病毒有交叉免疫,老年人在過去接觸過的各種病毒所產(chǎn)生的抗體,可能對于H5N1有一定的免疫保護。2流行特征1傳染源2.1.1病毒的起源:2013年我國首次發(fā)現(xiàn)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種新型的重配病毒。經(jīng)過國內(nèi)外生物學家對多株病例臨床標本分離到的H7N9病毒毒株與Genbank現(xiàn)有的流感病毒核昔酸序列進行
9、同源性分析,發(fā)現(xiàn)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起源于侯鳥和家禽的多個基因重配,其中HA基因與華東地區(qū)家鴨群的H7N3病毒遺傳關系最近,NA基因與2010/11香港地區(qū)的遷徙候鳥中分離到的(H11N9和H2N9)基因遺傳關系最近助,另外6個內(nèi)部基因均來源于中國家禽中H9N23-"。H7亞型與當?shù)夭煌拗鞯腍9N2病毒經(jīng)過多次重組產(chǎn)生了新型H9N2,從水禽(家鴨)傳遞到陸生家禽(雞、鸛鶉、鴿子等)體內(nèi)。2.1.2病例感染來源:流行病學調查和病毒序列分析證明,病例感染的H7N9病毒來源于禽類。從病例臨床標本分離到的病毒,與病例所暴露的禽類及禽類相關環(huán)境檢測到的H7N9病毒序列高度同源實驗室已證明新
10、型H7N9禽流感病毒能夠在家禽中攜帶,Pantin.Jackwood等U"將A/Anhui/1/2013株病毒10'EID雞胚半數(shù)染量接種于7種家禽(雞、日本鶴鶉、鴿子、北京鴨、綠頭野鴨、疣鼻棲鴨及愛姆登鵝)鼻腔中,發(fā)現(xiàn)病毒在鶴鶉與雞體內(nèi)復制最好,且鶴鶉更容易傳播病毒,接種禽類均無癥狀出現(xiàn),禽類口咽部樣本檢出的病毒滴度高于泄殖腔所取樣本。此實驗研究提示,鶴鶉與雞可能是人感染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主要來源。另一方面,Yu等&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2013年活禽市場關閉,對上海、浙江湖州、江蘇南京疫情控制的有效率達到97%99%。港大對2014年初活禽市場關閉的分析所得結論類
11、似,故完全有理由證明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主要傳染源,是各種禽鳥類尤其是陸生禽。2.1.3病人作為傳染源的意義有限:從病人的咽拭子和深部呼吸道標本中均能分離到病毒,病人呼吸道分泌物也可通過飛沫或接觸污染環(huán)境形成傳染源,理論上存在人作為傳染源的可能。我國已有7個省份先后報道了14起家庭聚集性疫情,其中一起為3人聚集,其余均為2人聚集性疫情,且從聚集的病人中分離到的病毒序列高度同源故不排除人作為傳染源的可能。但從目前全國已確診的人感染H7N9病例上千名密切接觸者觀察結果判斷,該病毒不具備持續(xù)的人間傳播能力,人能否作為傳染源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1.2 傳播途徑2.2.1接觸傳播是主要傳播途徑:人主
12、要通過直接接觸感染的家禽或被病毒污染的環(huán)境而感染?,F(xiàn)有的全國病例資料顯示,80%發(fā)病前有活禽暴露史,70%有活禽市場暴露史。推斷人感染H7N9主要通過直接接觸(由禽或環(huán)境到人)而傳播,最主要的傳播路徑為:活禽的銷售市場到人。不排除親緣關系間有限的人與人密切接觸傳播,從家庭聚集性疫情來看繼發(fā)病例有曾經(jīng)接觸首發(fā)病例的分泌物等密切接觸行為.接觸病人呼吸道分泌物也可能是傳播途徑之一。2.2.2空氣傳播尚未證實:甲型流感必須是實現(xiàn)空氣傳播(飛沫傳播或氣溶膠傳播)途徑才能在人群中發(fā)生大流行。眾多動物模型研究證實,人類季節(jié)性流感病毒可以在哺乳動物(雪貂)中通過空氣傳播,傳播效率高,但禽來源的H5NKH9N2
13、和以往的H7亞型禽流感,不能在哺乳動物中實現(xiàn)空氣傳播。但這些禽流感病毒經(jīng)過人為的與季節(jié)性流感PH1N1或H3N2重組后,實現(xiàn)了在雪貂和豚鼠中的空氣傳播,其中H9N2與H3N2重組后能夠在雪貂中傳播川,H5N1與pHINl或H3N2重組后能夠在雪貂和豚鼠中傳播偵。但實驗證明,2013年的新型H7N9未經(jīng)過任何改造,可以實現(xiàn)雪貂中的空氣傳播傳播效率低于季節(jié)性流感和大流行流感:2°-21,豚鼠與雪貂之間跨種動物間的空氣傳播尚未觀察到2.3易感性2.3.1人群易感性:對2012年1一11月在上海、浙江、江蘇、安徽采集的禽類職業(yè)暴露人群血清進行血凝抑制實驗,結果顯示H7N9抗體均為陰性,說明在
14、疫情發(fā)生前即使高危人群都沒有相應的免疫力過。因此,理論上說人群對該病毒基本沒有免疫力,接觸后均易感。本省對2013年4-6月疫情發(fā)生時采集的職業(yè)人群和一般人群591份血清標本,用血凝抑制試驗檢測H7N9病毒抗體,僅有2例出現(xiàn)有抗體滴度,但均判為陰性。浙江省2013年5月采集的396份禽類相關職業(yè)血清血凝抑制試驗,檢測到6.3%的抗體滴度21:802。,但文章未交待確認實驗的滴度值。廣東省在獸醫(yī)中檢測到H7N9抗體,未發(fā)現(xiàn)陽性感染者IE。由于目前H7N9人群血清抗體的H1實驗缺乏統(tǒng)一標準,上述研究還不能真實反映人群H7N9感染狀態(tài)。此外,H7N9在人類的免疫還不十分清楚,是否存在與其他之前H7亞
15、型(如H7N2,H7N3,H7N7)抗體的部分交叉保護,尚不得而知。從上述研究可以看出,該病毒對人群的易感性明顯低于季節(jié)性流感。但從該病毒目前的序列分析和體外實驗來看,相對與其他型別的禽流感病毒似乎更容易感染人類。序列分析顯示H7N9A/shanghai/1/13的HA含有138-Ser,該位點在豬H5N1病毒有增強結合a-2,6位點的作用,A/anhui/1/13和A/shanghai/2/13的HA具有226-Leu,186-Val位點被證明在H7亞型的流感病毒能夠增強與a-2,6的結合能力;同時體外實驗證明H7N9禽流感病毒能夠與人類上下呼吸道細胞的a-2,6受體結合,同時累及肺泡1型和
16、n型上皮細胞);中國香港利用體外培植的人類呼吸道組織進行研究,認為H7N9病毒比其他禽流感病毒更易感染人體呼吸道,并發(fā)現(xiàn)尤其對肺部的n型肺泡上皮細胞的損害最為嚴重,因而造成肺組織再生和修復發(fā)生障礙2.3.2高危人群:目前全國病例男性占2/3,>60歲占1/2。本省2013年5月對已確診的25例病例進行病例對照研究,得出直接接觸禽類和患有基礎疾病(除外高血壓)是該病的危險因素Si。對多省2013年上半年確診的89例病例病例對照研究顯示,禽類暴露、肺部基礎疾患、免疫基礎疾患是該病的危險因素京由此推斷,經(jīng)常與禽類接觸的職業(yè)人群,包括宰殺、飼養(yǎng)、加工、販運禽類的人群和老年男性、有基礎疾患的人群是
17、本病的高危人群。2.4疾病潛伏期根據(jù)2013年報告的32例有明確暴露史病例,獲得H7N9潛伏期為3.1d(95%CI:2.63.6d)婦,根據(jù)活禽市場關閉對疫情的控制模型推算得到的潛伏期為3.3d(95%Cl:l.45.7d),與H5N1潛伏期相似(3.3d,95%CI:2.73.9d)。本省對2013年10例有明確單次暴露史確診病例計算,潛伏期中位數(shù)為6.0d(95%CJ:210d)】,差異可能跟樣本量較小相關。2.5人體排毒規(guī)律Shen等皿對2013年的18例常規(guī)使用神經(jīng)氨酸酶抑制劑治療的H7N9病例進行呼吸道病毒載量變化研究,發(fā)病40d內(nèi)出院的.12例發(fā)病后10d內(nèi)咽部病毒核酸載量迅速下
18、降,僅2例10d后仍能檢測到;而預后不良的6例中有3例在發(fā)病后10d仍能檢測到。經(jīng)測序證明持續(xù)陽性可能部分與病毒的耐藥位點Arg292Lys突變有關。該文獻同時報道在6/14的病例血液中也檢測到病毒核酸。Gao等El對41例使用抗病毒治療患者的研究,從發(fā)病和從使用抗病毒藥到病毒載量低于檢測闞值的時間分別為Ud(IQR:916d)和6d(IQR:47d)。本省對10例常規(guī)使用抗病毒藥的確診病例進行測定,發(fā)病2周后仍能檢測到病毒有4例,發(fā)病3周后仍能檢測到有2例,陽性最長持續(xù)時間為33d(結果尚未發(fā)表)。2.6疾病譜現(xiàn)有的數(shù)據(jù)顯示,病例多數(shù)病情較重,需要住院甚至收治ICU,輕癥病例較少。2013年
19、35月全國報告的131例確診病例中,123例需住院治療,8例輕癥病例(僅1例有肺炎臨床表現(xiàn));有詳細資料的108例住院病例中,83例(75%)需要收治2013年3月4日至4月28日對疫情發(fā)生的10個省141家流感監(jiān)測哨點醫(yī)院采集的20739例樣本進行核酸檢測,共發(fā)現(xiàn)6例H7N9感染者,分布在5個?。贿@6例中有2例無需治療,年齡為24歲,其余4例有肺炎表現(xiàn),年齡>25歲35-36。這一方面反映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疾病譜中存在輕癥病人,但比例較低;另一方面說明即使在流行期疫區(qū)流感樣病例中感染H7N9的比例極低,篩查并未發(fā)現(xiàn)大量輕癥感染者。北京、上海、廣東等8省先后報道了20多例兒童病例,癥
20、狀均較輕,甚至只是短暫的病毒攜帶EJ,說明兒童感染后引起的疾病譜與成人不同,癥狀相對輕,甚至表現(xiàn)為無癥狀隱性感染。2.7影響因素2.7.1年齡和基礎疾患:260歲以及伴有基礎疾病的病例占50%以上。對2013年3-5月我國的131例病例研究顯示,260歲(P=0.0019)是重癥和死亡的危險因素迎。對2013年3-4月本省確診的28例病例預后影響因素分析顯示,260歲(OR=30.0,95%CI:2.85315.62)、有基礎肺部疾患(OR=14.40,95%CZ:1.30-159.52)、高血壓(OR=6.67,95%CI:1.09-40.43)是死亡的危險因素虞83。對我國2013年確診的
21、111例病例臨床特征進行多因素分析,結果僅伴有基礎疾病是患者發(fā)生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的危險因素(OR=3.42,95%CL1.21-9.70)M。2.7.2 宿主應答:Shen等乂對2013年當?shù)刈≡旱?8例確診病例,進行血清抗體產(chǎn)生時間與疾病預后關系的分析,顯示動態(tài)中和抗體的產(chǎn)生與預后相關,存活病例產(chǎn)生中和抗體滴度達到1:40和1:640的平均時間顯著短于死亡病例。浙江對45例病例進行血凝抑制抗體檢測,發(fā)現(xiàn)存活病例組的抗體滴度顯著高于死亡病例組另外,2013年的早期病例證實,H7N9病毒感染重癥患者的發(fā)病機制與細胞因子介導的嚴重炎性反應有關。本省應用多重微珠免疫試驗檢測患者血清樣本
22、細胞因子及趨化因子,結果顯示IP10JL-6JL-17及IL-2均增加,尤其IL-6與IP-10危重患者比非危重患者增加更為顯著,研究認為IP-10是CXC型趨化因子,其水平高低與肺炎嚴重程度的相關性意義更大(391。上海對18例病例的宿主細胞因子單因素分析顯示,淋巴細胞減少癥和細胞因子風暴與病例死亡的關系,淋巴細胞計數(shù)V0.59X10VL,血清IL-6>97pg/mL,IL-8>40pg/mL,C-反應蛋白>90mg/L與不良結局相關3”。2.7.3遺傳基因:目前研究的基因是位于干擾素誘導跨膜蛋白(IFITM)基因,上海復旦大學口?!康难芯勘砻鱅FITM3基因rsl2252
23、-C/C基因型較rsl2252-T/Torrsl2252-T/C基因型感染者更易發(fā)展為重癥和死亡,這種關系在其他禽流感病例如H5N1和pHINl都有相關研究,有待進一步從基因到蛋白功能上加以證明。Quihones-Parra等對不同種族的人群HLA等位基因對流感病毒產(chǎn)生的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ytotoxicTlymphocyte,CTL)反應研究表明,HLA等位基因(A*0201,A*0301,B*5701,B*1801,B*0801),能夠對甲型流感包括新型H7N9產(chǎn)生很強的CTL作用,而HLA-A*0101.A*6801、B*1501、A*2402所產(chǎn)生的反應有限?;诖送茢喟⒗辜尤撕?/p>
24、澳大利亞土著人對新型H7N9較易感。3防控策略1強化監(jiān)測,早期發(fā)現(xiàn)全國已有成熟的流感癥狀和病原監(jiān)測體系,疫情發(fā)生后,中國流感中心以最快時間給各網(wǎng)絡實驗室配備了H7N9病毒檢測試劑,對流感監(jiān)測醫(yī)院提出了增加標本采集量和強化住院肺炎病例監(jiān)測,對可疑病例及時采樣檢測的要求。這對疾病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起到了關鍵作用。2013年春季流行高峰時期,各醫(yī)療機構推廣使用了甲型流感膠體金試紙,希望早期篩查發(fā)現(xiàn)可疑病例,但事實證明,對H7N9檢測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均不理想,尚不能達到早期篩查的目的。而在具備PCR檢測資質的醫(yī)療機構中開展甲型流感病毒通用PCR檢測,能夠使醫(yī)療機構更及時地發(fā)現(xiàn)可疑病例。廣東、江蘇等地結合強
25、化監(jiān)測,在醫(yī)療機構建立住院肺炎監(jiān)測體系,實踐證明加強醫(yī)療與疾控機構之間的及時溝通,能夠使病例住院早期得到病原檢測,達到早確診的目的。不明原因肺炎監(jiān)測在我國開展多年,在新發(fā)呼吸道傳染病的發(fā)現(xiàn)上功不可沒,最初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就是通過該項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的。但由于各級機構對不明原因肺炎的報告慎之又慎,導致該項監(jiān)測對早期發(fā)現(xiàn)新發(fā)呼吸道傳染病效果有限,需要盡快改變對不明原因肺炎報告的行政要求,簡化報告和流調程序,發(fā)揮更大監(jiān)測效果。1.3 病例、密切接觸者、共同暴露者的管理人感染H7N9禽流感作為新發(fā)傳染病,其傳染性和致病性還有待研究,故對確診病例采取了嚴格的隔離治療,防止不確定的傳播途徑造成醫(yī)源性傳播
26、。疾控系統(tǒng)對全國H7N9禽流感病例的幾千名密切接觸者進行了隨訪觀察,發(fā)現(xiàn)了數(shù)起家庭聚集性疫情,警示該病毒可能在特殊人群之間存在有限的傳播但家庭以外尚未發(fā)現(xiàn)有流行病學關聯(lián)的病例(包括共同暴露或密切接觸)。目前看來,對病例采取隔離治療,對密切接觸者采取不限制活動的醫(yī)學觀察,能夠適應疫情防控需要。3.3活禽市場措施活禽市場可能是H7N9禽流感病毒傳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上海、江蘇、浙江等城市及時關閉了活禽市場,對疫情起到了明顯控制作用。疫情蔓延到廣東等省后,當?shù)刂贫恕叭齻€一”等措施,對活禽市場分情況進行消毒、休市、關閉等措施,對疫情也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但從另一方面看,疫情流行地區(qū)的休市導致禽類向非流行地區(qū)
27、運輸販賣,可能是傳染源人為擴散導致疫情蔓延的主要原因之一。3.4風險評估和風險溝通2013年3月31日,中國向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通報了首例記錄在案的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在發(fā)病地區(qū),關閉了被迅速認定為主要傳染源的雞鴨市場,增強了人群和家禽監(jiān)測,快速更新和分發(fā)了技術指南。有關衛(wèi)生部門與WHO協(xié)作進行風險評估和風險溝通,新病例得到迅速公開的報告,及時發(fā)布的基本信息,可有效降低群眾關注度,緩解恐慌。各省在疫情發(fā)生后也及時對本省疫情形勢開展風險評估。及時公開的風險評估能夠使醫(yī)務工作者了解疫情形勢;風險提示和風險管理意見對指導專業(yè)人員工作方向有積極意義,對社會群眾能夠起到健康教育的作用。
28、3.5溝通合作我國的所有病例基本信息、采取的措施都及時報告WHO;從臨床病例和禽類相關環(huán)境分離到的H7N9病毒核酸序列,及時傳到全球共享的醫(yī)學信息網(wǎng)。WHO在疫情發(fā)生后的一個月內(nèi),對我國疫情開展了流行病學的評估,并對病例的救治進行指導。這些合作有利于進一步提高我國應對新型流感疫情的處置能力。由于禽流感涉及到多個部門,尤其是獸醫(yī)和人醫(yī)之間的及時溝通,動物疫情監(jiān)測信息和人類疫情監(jiān)測信息的共享公開,另外還涉及活禽市場的管理。在此次疫情中,我國科學家及時鑒定了病毒亞型、來源、序列特征等,及時調查分析了疾病的流行特征,臨床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并將疫情和病毒信息向全球公布,使全球生物學家和醫(yī)學家共同參與了這
29、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為疾病的發(fā)展趨勢作了大量研究,為今后全球抵御流感大流行奠定了良好基礎。目前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該病毒在不同地區(qū)流行過程中仍繼續(xù)與當?shù)厍萘鞲胁≡l(fā)生重組,需要積極關注和探索。志謝感謝祁賢、霍翔對本文修改提出的建設性意見參考文獻1WorldHealthOrganization.AvianinfluenzaA(H7N9)virus.WHOriskassessmentofhumaninfectionwithavianinfluenzaA(H7N9)virusEB/OL.<2014-02-28)C2014-07-20j.http://influenza/human_a
30、nimal_interface/influenM_h7n9/Risk_Assessment/en/.2 YuH,WuJTCowlingBJ.etal.Effectofclosureoflivepoultrymarketsonpoultry-to-persontransmissionofavianinfluenzaAH7N9virus:anecologicalstudyJ.lancet.2014,383(9916):541-548.3 WorldHealthOrganization.AvianinfluenzaA(H7N9)virus.Mapandepidemiologicalcurveofco
31、nfirmedhumancasesofavianinfluenzaA(H7N9)EB/OL.(2014-07-14)2014-0720http://influenza/human_animal_inter-face/inf!uenza_h7n9/Data_Reports/en/.4 CowlingBJ,JinL,LauEH,etal.ComparativeepidemiologyofhumaninfectionswithavianinfluenzaAH7N9andH5N1virusesinChina:apopulation-basedstudyoflaboratory-c
32、onfirmedcasesLJ.Lancet.2013,382(9887):129137.5 SandbulteMR.JimenezGS»BoonAC*etal.Cross-reactiveneuraminidaseantibodiesaffordpartialprotectionagainstH5N1inmiceandarepresentinunexposedhumansJ.PLoSMed,2007,4(2):e59.6 DohertyPC,TurnerSJ.WebbyRG,etal.InfluenzaandthechallengeforimmunologyJ.NatImmunol
33、.2006.7(5):449455.7 GaoR,CaoB.HuY,etal.HumaninfectionwithanovelavianorigininfluenzaA(H7N9)virusQj.NEnglMed,2013,368(20) ,1888-1897.8 LamTT,WangJ,ShenY,etal.ThegenesisandsourceoftheH7N9influenzavirusescausinghumaninfectionsinChinaJ.Nature.2013,502(7470),241-244.9jKageyamaT,FujisakiS,TakashitaE.etal.G
34、eneticanalysisofNovelAvianA(H7N9)influenzavirusesisolatedfrompatientsinChina.FebruarytoApril2013QJJ.EuroSurveill.2013.18(15) :20453.】0LeeRT.GunalanV,VanTD,etal.Anewpieceinthepuzzleofthenovelavian-origininfluenzaA(H7N9)virus。.BiolDirect,201318:26.11 BaoCJ.CuiLB.ZhouMH,etal.Live-animalmarketsandin-flu
35、enzaA(H7N9)virusinfection。.NEnglJMed.2013,368(24),2337-2339.12 AbolnikCAcurrentreviewofavianinfluenzainpigeonsanddoves(Columbidae)j.VetMicrobiol,2014,170(3-4)s181-196.13 ZhaoB,ZhangX*ZhuW,etal.NovelavianinfluenzaA(H7N9)virusintreesparrow.Shanghai.China,2013J.EmergInfectDis«2014,20(5):85O853.】4P
36、antin-JackwoodMJ,MillerPJ.SpackmanE,etal.RoleofpoultryinspreadofnovelH7N9influenzavirusinChinaJ.JViroL2014,88(10):5381-5390.15 QiX,QianYH,BaoCJ.etal.ProbablepersontopersontransmissionofnovelavianinfluenzaA(H7N9)virusinEasternChina.2013:epidemiologicalinvestigationQJ.BMJ,2013,347J4752.16 XiaoXC.LiKB,
37、ChenZQ.etal.TransmissionofavianinfluenzaA(H7N9)virusfromfathertochild:areportoflimitedperson-to-persontransmission.Guangzhou.China.January2014J.EuroSurveill,2014,19(25).pii:20837.17 SorrellEM.SchrauwenEJ.LinsterM,etal.Predictingairborne*influenzaviruses:transmissionimpossibleCurrOpinVirol,2011,1(6),
38、635-642.18 SorrellEM,WanH,ArayaY.etal.Minimalmolecularconstraintsforrespiratorydroplettransmissionofanavain-humanH9N2influenzaAvirusJ.ProcNatlAcadSciUSA,2009.106(18),7565-7570.19 ChenLM.BlixtO»StevenJ,etal.InvitroevolutionofH5N1avaininfluenzavirustowardhuman-typereceptorspecificityJ.Virology.20
39、12,422(1):105-113.20 BelserJA,GustinKM,PearceMB.ctal.PathogenesisandtransmissionofavianinfluenzaA(H7N9)virusinferretsandmiceCJ.Nature,2013,501(7468),556-559.21 RichardM,SchrauwenEJ,deGraafM,etal.LimitedairbornetransmissionofH7N9influenzaAvirusbetweenferretsJ.Nature,2013.501(7468),560-563.22 ZhuH.Wan
40、gD,KelvinDJ,etal.Infectivity,transmission,andpathologyofhuman-isolatedH7N9influenzavirusinferretsandpigsJ.Science,2013,341(6142),183-186.23 BaiftTfZhouJ.ShuY.SerologicstudyforinfluenzaA(H7N9)a-monghigh-riskgroupsinChinaJ.NEnglJMed,2013.368(24) ,2339-2340.24 YangS,ChenY.CuiD.etal.Avian-originH7N9viru
41、sinfectioninH7N9-affectedareasofChina:aserologicalstudyJ.JInfectDis.2014,209(2):265-269ZhouH,ZhengY.WangL,etal.FirstserologicstudyforinfluenzaA(H7N9)virusamongveterinariansinGuangdong,China。.JClinVirol,20)4,60(2):182-183.25 ShiY、ZhangW,WangF,etal.Structuresandreceptorbindingofhemagglutininsfromhuman
42、-infectingH7N9influenzavi-rusesCJ,Science.2013.342(6155),243-247.26 vanRielD,LeijtenLM,deGraafM,etal.Novelavian-origininfluenzaA(H7N9)virusattachestoepitheliuminbothupperandlowerrespiratorytractofhumansJ.AmJPathol,2013.183(4):1137-1143.27 ChanMC»ChanRW,ChanLL.etal.Tropismandinnatehostresponseso
43、fanovelavianinfluenzaAH7N9virus:ananalysisofex-vivoandin-vitroculturesofthehumanrespiratorytractJ.LancetRespirMed,2013,1(7):534542.28 AiJ,HuangY.XuK,ctal.Case-controlstudyofriskfactorsforhumaninfectionwithinfluenzaA(H7N9)virusinJiangsuProvince,China,2013JEuroSurveill,2013,18(26):20510.29 LiuB.Havers
44、F.ChenE,etal.RiskFactorsforInfluenzaA(H7N9)Disease-China.2O13J.CIinInfectDis.2014,59(6):787794.31jHuangY.XuK.RenDF.etal.ProbablelongerincubationperiodforhumaninfectionwithavianinfluenzaA(H7N9)virusinJiangsuProvince,China,2013J.EpidemiolInfect.2014.142(12):2647-2653.32ShenZ.ChenZ,LiX,etal.HostimmunologicalresponseandfactorsassociatedwithclinicaloutcomeinpatientswiththenovelinfluenzaAH7N9infection£j.ClinMicrobiolInfect.2014,20(8),0493-50033jGaoHN,LuHZ.CaoB.etal.Clinicalfindingsin111casesofinfluenzaA(H7N9)virusi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黑龍江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檢測技術與信號處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珠??萍紝W院《區(qū)域社會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商丘職業(yè)技術學院《化學課程標準解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惠州經(jīng)濟職業(yè)技術學院《鍵盤技巧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北??叼B(yǎng)職業(yè)學院《德漢筆譯》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培華學院《網(wǎng)絡地理信息系統(tǒng)》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西科技職業(yè)學院《項目投資》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鄭州輕工業(yè)大學《仿真理論教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工程學院《管理統(tǒng)計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信陽職業(yè)技術學院《新聞英語聽力》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3秋國家開放大學《漢語基礎》期末大作業(yè)(課程論文)參考答案
- 建筑企業(yè)材料成本管理
- 大學禮儀操活動方案
- 舞蹈活動費用方案模板
- 新概念英語青少版入門 A-Unit-1課件(共98張)
- 比賽對陣表模板
- 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數(shù)學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策略的研究
- 電子競技員技能理論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3版教學設計第六章 學習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養(yǎng)
- 電路原理-疊加定理課件
- DB50T 1429-2023 居家康復輔助器具適配服務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