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報告-黨政領導干部辭職暫行規(guī)定_第1頁
辭職報告-黨政領導干部辭職暫行規(guī)定_第2頁
辭職報告-黨政領導干部辭職暫行規(guī)定_第3頁
辭職報告-黨政領導干部辭職暫行規(guī)定_第4頁
辭職報告-黨政領導干部辭職暫行規(guī)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黨政領導干部辭職暫行規(guī)定篇一:黨政領導干部辭職暫行規(guī)定 黨政領導干部辭職暫行規(guī)定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建立健全黨政干部辭職制度,加強對黨政領導干部的管理和監(jiān)督,根據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guī),制定本規(guī)定。 第二條 黨政領導干部辭職包括因公辭職、自愿辭職、引咎辭職和責令辭職。 第三條 本規(guī)定適用于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xié)、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工作部門或者機關內設機構的領導成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領導成員(不含正職)和內設機構的領導成員;縣級以上地方各級黨委、人大常委會、政府、政協(xié)、紀委、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及其工作部門或者機關內設機構的領導成員

2、;上列工作部門的內設機構的領導成員。 第四條 黨委(黨組)及其組織(人事)部門,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履行本規(guī)定中的有關職責,負責本規(guī)定的組織實施。 第二章 因公辭職 第五條 領導干部因擔任由人大、政協(xié)選舉產生的領導職務,任期未滿因工作需要變動職務,依照法律或者得政協(xié)章程規(guī)定應當辭去現(xiàn)任領導職務的,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人大常委會或者政協(xié)提出辭去現(xiàn)任領導職務。 第六條 領導干部因公辭職,應當在接到黨委(黨組)通知后7日內,向任免機關提出辭去現(xiàn)任職務的書面申請。 第七條 因公辭職的領導干部另有任用,按照有關法律規(guī)定擬任職務與現(xiàn)任職務不能同時擔任的,應當在任免機關批準其辭職后,再對外公布其新任職務。 第三

3、章 自愿辭職 第八條 黨政領導干部因個人或者其他原因,可以自愿提出辭去現(xiàn)任領導職務或者公職。 第九條 黨政領導干部自愿辭職應當經過下列程序: (一)干部本人按照干部管理權限,以書面形式向黨委(黨組)提出辭職申請。辭職申請應當說明辭職原因等情況,同時辭去公職的還應說明辭職后去向等。 (二)組織(人事)部門對干部辭職原因、辭職條件等有關情況進行了解審核,并提出初步意見。審核中應當聽取干部所在單位的意見及紀檢機關(監(jiān)察部門)的意見,并與干部本人談話。 (三)按照干部管理權限,黨委(黨組)集體研究,作出同意辭職、不同意辭職或者暫緩辭職的決定。對申請辭去領導職務同時辭去公職的,黨委(黨組)除對是否同意其

4、辭去領導職務作出決定外,還應對是否同意其辭去公職作出決定。 (四)黨委(黨組)作出同意辭職決定后,按照有關規(guī)定辦理辭職手續(xù)。由人大、政協(xié)選舉、任命、決定任命的領導干部,依照法律或者政協(xié)章程的有關規(guī)定辦理。 第十條 黨委黨組應當自接到干部辭職申請之日起三個月內予以答復。答復意見應當以書面形式通知辭職干部所在單位和干部本人。 超過三個月未予答復的,視為同意辭職。 第十一條 黨政領導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辭去領導職務: (一) 有重要公務尚未處理完畢,而且須由本人繼續(xù)處理的; (二) 由人大、政協(xié)選舉、任命、決定任命的領導干部任職不滿一年的; (三) 正在接受紀檢機關(監(jiān)察部門)、司法機關調查或

5、者審計機關審計的; (四) 有其他特殊原因的。 第十二條 黨政領導干部具有本規(guī)定第十一條所列情形之一的或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辭去公職: (一) 在涉及國家安全、重要機密等特殊職位上任職或者離開上述職位不滿解密期限的; (二) 未滿最低服務年限的; (三) 有其他特殊原因的。 第十三條 黨政領導干部辭去公職后三年內,不得到原任職務管轄的地區(qū)和業(yè)務范圍內的企業(yè)、經營性事業(yè)單位和社會中介組織任職;不得從事或者代理與原工作業(yè)務直接相關的經商辦企業(yè)活動。 第四章 引咎辭職 第十四條 黨政領導干部因工作嚴重失誤、失職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惡劣影響,或者對重大事故負有重要領導責任等,不宜再擔任現(xiàn)職,本人應當引

6、咎辭去現(xiàn)任領導職務。 第十五條 黨政領導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引咎辭職: (一)因工作失職,引發(fā)嚴重的群體性事件,或者對群體性、突發(fā)性事件處置失當,造成嚴重后果或者惡劣影響,負主要領導責任的; (二)決策嚴重失誤,造成巨大經濟損失或者惡劣影響,負主要領導責任的; (三)在抗災救災、防治疫情等方面嚴重失職,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惡劣影響,負主要領導責任的; (四)在安全工作方面嚴重失職,連續(xù)或者多次發(fā)生重大責任事故,或者發(fā)生特大責任事故,負主要領導責任的;連續(xù)或者多次發(fā)生特大責任事故,或者發(fā)生特別重大責任事故,負主要領導責任、重要領導責任的; (五)在市場監(jiān)管、環(huán)境保護、社會管理等方面管理、監(jiān)督嚴

7、重失職,連續(xù)或者多次發(fā)生重大事故、重大案件,造成巨大損失或者惡劣影響,負主要領導責任的; (六)執(zhí)行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不力,造成用人嚴重失察、失誤,影響惡劣,負主要領導責任的; (七)疏于管理監(jiān)督,致使班子成員或者下屬連續(xù)或多次出現(xiàn)嚴重違紀違法行為,造成惡劣影響,負主要領導責任的; (八)對配偶、子女、身邊工作人員嚴重違紀違法知情不管,造成惡劣影響的; (九)有其他應當引咎辭職情形的。 第十六條 黨政領導干部引咎辭職應當經過下列程序: (一)干部本人按照干部管理權限,以書面形式向黨委(黨組) 提出辭職申請。辭職申請應當說明辭職原因和思想認識等。 (二)組織(人事)部門對辭職原因等情況

8、進行了解審核,并提出初步意見。審核中應當聽取紀檢機關(監(jiān)察部門)的意見,并與干部本人談話。 (三)按照干部管理權限,黨委(黨組)集體研究,作出同意辭職、不同意辭職或者暫緩辭職的決定。黨委(黨組)的決定應當及時通知干部所在單位和干部本人。 (四)黨委(黨組)作出同意辭職決定后,按照有關規(guī)定辦理辭職手續(xù)。由人大、政協(xié)選舉、任命、決定任命的領導干部,依照法律或者政協(xié)章程的有關規(guī)定辦理。 第十七條 黨委(黨組)應當自接到干部引咎辭職申請三個月內予以答復。 第十八條 任免機關在同意干部引咎辭職后,一般應當將干部引咎辭職情況在一定范圍內公布。 第五章 責令辭職 第十九條 黨委(黨組)及其組織(人事)部門根

9、據黨政領導干部任職期間的表現(xiàn),認定其已不再適合擔任現(xiàn)職,可以通過一定程序責令其辭去現(xiàn)任領導職務。 黨政領導干部有本規(guī)定第十五條所列情形之一,應當相咎辭職而不提出辭職申請的,黨委(黨組)應當責令其辭職。 第二十條 責令辭職應當經過下列程序: (一)黨委(黨組)作出責令干部辭職的決定,并指派專人與干 篇二:黨政領導干部辭職暫行規(guī)定 黨政領導干部辭職暫行規(guī)定 中組部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建立健全黨政領導干部辭職制度,加強對黨政領導干部的管理和監(jiān)督,根據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guī),制定本規(guī)定。 第二條 黨政領導干部辭職包括因公辭職、 自愿辭職、引咎辭職和責令辭職。 第三條 本規(guī)定

10、適用于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xié)、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工作部門或者機關內設機構的領導成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領導成員(不含正職)和內設機構的領導成員;縣級以上地方各級黨委、人大常委會、政府、政協(xié)、紀委、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及其工作部門或者機關內設機構的領導成員;上列工作部門的內設機構的領導成員。 第四條 黨委(黨組)及其組織(人事)部門,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履行本規(guī)定中的有關職責,負責本規(guī)定的組織實施。 第二章 因公辭職 第五條 領導干部擔任由人大、政協(xié)選舉產生的領導職務,任期未滿因工作需要變動職務,依照法律或者政協(xié)章程規(guī)定應當辭去現(xiàn)任領導職務的,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人

11、大常委會或者政協(xié)提出辭去現(xiàn)任領導職務。 第六條 領導干部因公辭職,應當在接到黨委(黨組)通知后7日內, 向任免機關提出辭去現(xiàn)任職務的書面申請。 第七條 因公辭職的領導干部另有任用,按照有關法律規(guī)定擬任職務與現(xiàn)任職務不能同時擔任的,應當在任免機關批準其辭職后,再對外公布其新任職務。 第三章 自愿辭職 第八條 黨政領導干部因個人或者其他原因,可以自愿提出辭去現(xiàn)任領導職務或者公職。 第九條 黨政領導干部自愿辭職應當經過下列程序: (一)干部本人按照干部管理權限, 以書面形式向黨委(黨組)提出辭職申請。辭職申請應當說明辭職原因等情況,同時辭去公職的還應說明辭職后去向等。 (二)組織(人事)部門對干部辭

12、職原因、辭職條件等有關情況進行了解審核,并提出初步意見。審核中應當聽取干部所在單位的意見及紀檢機關(監(jiān)察部門)的意見,并與干部本人談話。 (三)按照干部管理權限,黨委(黨組)集體研究,作出同意辭職、不同意辭職或者暫緩辭職的決定。對申請辭去領導職務同時辭去公職的,黨委(黨組)除對是否同意其辭去領導職務作出決定外,還應對是否同意其辭去公職作出決定。 (四)黨委(黨組)作出同意辭職決定后,按照有關規(guī)定辦理辭職手續(xù)。由人大、政協(xié)選舉、任命、決定任命的領導干部,依照法律或者政協(xié)章程的有關規(guī)定辦理。 第十條 黨委(黨組)應當自接到干部辭職申請之日起三個月內予以答復。答復意見應當以書面形式通知辭職干部所在單

13、位和干部本人。超過三個月未予答復的,視為同意辭職。 第十一條 黨政領導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辭去領導職務: (一)有重要公務尚未處理完畢,而且須由本人繼續(xù)處理的; (二)由人大、政協(xié)選舉、任命、決定任命的領導干部任職不滿一年的; (三)正在接受紀檢機關(監(jiān)察部門)、司法機關調查或者審計機關審計的; (四)有其他特殊原因的。 第十二條 黨政領導干部具有本規(guī)定第十一條所列情形之一的或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辭去公職: (一)在涉及國家安全、重要機密等特殊職位上任職或者離開上述職位不滿解密期限的; (二)未滿最低服務年限的; (三)有其他特殊原因的。 第十三條 黨政領導干部辭去公職后三年內,不得

14、到原任職務管轄的地區(qū)和業(yè)務范圍內的企業(yè)、經營性事業(yè)單位和社會中介組織任職;不得從事或者代理與原工作業(yè)務直接相關的經商辦企業(yè)活動。 第四章 引咎辭職 第十四條 黨政領導干部因工作嚴重失誤、失職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惡劣影響,或者對重大事故負有重要領導責不宜再擔任現(xiàn)職,本人應當引咎辭去現(xiàn)任領導職務。 第十五條 黨政領導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引咎辭職: (一)因工作失職,引發(fā)嚴重的群體性事件,或者對群體性、突發(fā)性事件處置失當,造成嚴重后果或者惡劣影響,負主要領導責任的; (二)決策嚴重失誤,造成巨大經濟損失或者惡劣影響,負主要領導責任的; (三)在抗災救災、防治疫情等方面嚴重失職,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惡劣

15、影響,負主要領導責任的; (四)在安全工作方面嚴重失職,連續(xù)或者多次發(fā)生重大責任事故,或者發(fā)生特大責任事故,負主要領導責任的;連續(xù)或者多次發(fā)生特大責任事故,或者發(fā)生特別重大責任事故,負主要領導責任、重要領導責任的; (五)在市場監(jiān)管、環(huán)境保護、社會管理等方面管理、監(jiān)督嚴重失職,連續(xù)或者多次發(fā)生重大事故、重大案件,造成巨大損失或者惡劣影響,負主要領導責任的; (六)執(zhí)行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不力,造成用人嚴重失察、失誤, 影響惡劣, 負主要領導責任的; (七)疏于管理監(jiān)督,致使班子成員或者下屬連續(xù)或多次出現(xiàn)嚴重違紀違法行為,造成惡劣影響,負主要領導責任的; (八)對配偶、子女、身邊工作人員

16、嚴重違紀違法知情不管,造成惡劣影響的; (九)有其他應當引咎辭職情形的。 第十六條 黨政領導干部引咎辭職應當經過下列程序: (一)干部本人按照干部管理權限,以書面形式向黨委(黨組)提出辭職申請。辭職申請應當說明辭職原因和思想認識等。 (二)組織(人事)部門對辭職原因等情況進行了解審核,并提出初步意見。審核中應當聽取紀檢機關(監(jiān)察部門)的意見,并與干部本人談話。 (三)按照干部管理權限,黨委(黨組)集體研究,作出同意辭職、不同意辭職或者暫緩辭職的決定。黨委(黨組)的決定應當及時通知干部所在單位和干部本人。 (四)黨委(黨組)作出同意辭職決定后,按照有關規(guī)定辦理辭職手續(xù)。由人大、政協(xié)選舉、任命、決

17、定任命的領導干部,依照法律或者政協(xié)章程的有關規(guī)定辦理。 第十七條 黨委(黨組)應當自接到干部引咎辭職申請三個月內予以答復。 第十八條 任免機關在同意干部引咎辭職后當將干部引咎辭職情況在一定范圍內公布。 第五章 責令辭職 第十九條 黨委(黨組)及其組織(人事)部門根據黨政領導干部任職期間的表現(xiàn),認定其已不再適合擔任現(xiàn)職,可以通過一定程序責令其辭去現(xiàn)任領導職務。 黨政領導干部有本規(guī)定第十五條所列情形之一,應當引咎辭職而不提出辭職申請的,黨委(黨組)應當責令其辭職。 第二十條 責令辭職應當經過下列程序: (一)黨委(黨組)作出責令干部辭職的決定,并指派專人與干部本人談話。責令干部辭職的決定應當以書面

18、形式通知干部本人。 (二)被責令辭職的干部應當在接到責令辭職通知后15日內向任免機關提出書面辭職申請。 (三)按照有關規(guī)定辦理辭職手續(xù)。由人大、政協(xié)選舉、任命、決定任命的領導干部,依照法律或者政協(xié)章程的有關規(guī)定辦理。 第二十一條 被責令辭職的干部若對組織決定不服,可以在接到責令辭職通知后15日內,向作出決定的黨委(黨組)提出書面申訴。 第二十二條 黨委(黨組)接到申訴后,應當及時組織人員進行核查,并在一個月內作出復議決定。復議決定以書面形式通知干部本人。 復議決定仍維持原決定的,干部本人應當在接到復議決定后3日內向任免機關提出書面辭職申請。對復議決定仍有不同意見的,可以向上級黨委(黨組)反映,

19、但應當執(zhí)行復議決定。 第二十三條 被責令辭職的領導干部不服從組織決定、拒不辭職的,予以免職或者提請任免機關予以罷免。 第六章 相關事宜 第二十四條 黨政領導干部辭職,按照有關規(guī)定需進行經濟責任審計的,黨委(黨組)及其組織(人事)部門應當委托審計機關進行經濟責任中計。 第二十五條 黨政領導干部辭職,應當自任免機關批準之日起15日內,辦理公務交接等相關手續(xù)。 對拒不辦理公務交接手續(xù)的,按照有關規(guī)定給予相應的黨紀政紀處分。 第二十六條 黨政領導干部在辭職審批期間或者組織決定其暫緩辭職期間不得擅自離職。對擅自離職的,按照有關規(guī)定給予相應的黨紀政紀處分。 第二十七條 引咎辭職、責令辭職的干部同時提出辭去

20、公職的,應當符合本規(guī)定第十二條所列的條件。其中,責令辭職的干部同時提出辭去公職的,須按自愿辭去公職的程序辦理。 第二十八條 引咎辭職、責令辭職的于部構成違紀的,按照有關規(guī)定給予黨紀政紀處分;觸犯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第二十九條 對引咎辭職責令辭職以及自愿辭去領導職務的干部,根據辭職原因、個人條件、工作需要等情況予以適當安排。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條 本規(guī)定所稱主要領導責任,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對直接主管的工作不負責、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對造成的損失和影響負直接領導責任,重要領導責任,是指在其職責范圍內,對應管的工作或者參與決定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對造成的損失和影響負次要

21、領導責任。 第三十一條 本規(guī)定對工作部門的規(guī)定,同時適用于辦事機構、派出機構以及其他直屬機構。鄉(xiāng)(鎮(zhèn),街道)的黨政領導干部辭職,適用本規(guī)定。 縣級以上黨委、政府直屬事業(yè)單位和工會、共青團、婦聯(lián)等人民團體的領導成員辭職,適用本規(guī)定。 第三十二條 本規(guī)定第三條、第三十一條所列范圍內,擔任同級非領導職務的干部辭職,參照本規(guī)定執(zhí)行。 第三十三條 國有企業(yè)領導人員的辭職,可由有關部門根據本規(guī)定的精神,制定具體辦法。 第三十四條 本規(guī)定由中共中央組織部負責解釋。 第三十五條 本規(guī)定自發(fā)布之日起施行。 篇三:黨政領導干部職務任期制暫行規(guī)定 黨政領導干部職務任期制暫行規(guī)定 第一條 為了規(guī)范黨政領導干部職務任期

22、和任期管理工作,保持領導干部任期內的穩(wěn)定,增強干部隊伍的活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國共產黨章程、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guī),制定本規(guī)定。 第二條 本規(guī)定適用于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xié)的工作部門和工作機構的正職領導成員;縣級以上地方黨委、政府領導成員,紀委、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正職領導成員;?。ㄗ灾螀^(qū)、直轄市)、市(地、州、盟)黨委、人大常委會、政府、政協(xié)的工作部門和工作機構的正職領導成員。 第三條 黨政領導職務每個任期為年。 第四條 黨政領導干部在任期內應當保持穩(wěn)定。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任滿一個任期: (一)達到退休年齡的; (二)由于健康原因不能或者不宜繼續(xù)擔任現(xiàn)職務的; (三)不稱職需要調整職務的; (四)自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