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新課改語境下教師角色沖突的探析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持續(xù)推進,教師角色沖突日益受到學術界的關注,學者們從不同的視角探討了教師角色沖突的內(nèi)涵、類型、成因以及解決沖突的策略。但是當前這些討論研究,都沒有真正進入新課改語境中,這樣的在具體的對話中就無法找到共同的意義空間。因此,本文給教師角色沖突以明確的時空定位,即在新課改語境下來探析教師角色沖突這一問題。本文討論的教師角色沖突,專指作為一名新課程實施者的教師,在新課改正程中面臨的角色沖突,不涉及教師作為一個社會人,一個職業(yè)人固有的角色沖突。以產(chǎn)生沖突的原因為依據(jù)將教師角色沖突分為兩種類型:新課程要求教師扮演的多元角色間的沖突和由新、舊角色轉變引發(fā)的角
2、色沖突。作者還針對不同類型的角色沖突提出了自己的緩解策略:正確認識多元角色,內(nèi)化角色要求,提高教師自身的角色調(diào)適能力;正確的認識由于轉變帶來的角色沖突,即認識角色沖突的必然性和沖突的二重性,并采取積極的應對態(tài)度。本文確信,正確認識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師角色沖突,轉變觀念是有助于教師角色沖突解決,有助于推動新課程順利實施的。關鍵詞:新課改語境 教師角色沖突 正確認識 必然性 二重性一問題的緣起1999年公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決定?明確提出要“調(diào)整和改革課程體系、結構、內(nèi)容、建立新的根底教育課程體系。2001年6月國家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根底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3、)?(以下簡稱?綱要?),并配備了一系列的?課程標準?和相應的新課程教材。2001年秋新一輪根底教育課程改革在38個國家級實驗區(qū)進行實驗,2002年確立了省級實驗區(qū)。2005年中小學階段各起始年級原那么上都進入新課程1。新課改經(jīng)過兩年的孕育、四年的試驗,到現(xiàn)今近5年的大范圍的推廣,那新課程的實施情況到底如何呢?應該說“白天搞課改,晚上搞應試,“轟轟烈烈搞素質(zhì)教育,扎扎實實搞應試教育是新課改實施的真實寫照,從這其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新課改的實施情況是不容樂觀的,新課改的順利實施和深入進行面臨著諸多的阻礙因素,而教師作為實施課程變革的主體無疑成為了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正如雅克·德洛爾在?教育財
4、富蘊藏其中?一書序言中說道:“沒有教師的協(xié)助及其積極參與,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2。皇甫全等也指出,“課程改革的最大動力是教師,最大阻力也是教師;課程改革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將教師從阻力狀態(tài)轉變?yōu)閯恿顟B(tài)"3。 由上述可見,作為人類的文明的傳承者,社會標準的代表者,新課程的實施者,教師對人的塑造和培養(yǎng)起著重要作用。但正如美國學者威爾遜(B.R.Wilson)認為的那樣,“所有對他人高度負責的角色都要經(jīng)受相當多的內(nèi)在沖突和不平安感。4 教師這一職業(yè)就是角色沖突的一種典型情境。在教育的轉型期,矛盾與沖突是一種必然存在,站在改革前臺的教師,不可防止的陷入角色沖突的困境。這一沖突危及教師的心理健康
5、,更影響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阻礙新課程的順利實施。有研究指出,“教師角色沖突是引起教師職業(yè)倦怠的主要原因。5所以,本文旨在探析新課改下的產(chǎn)生的教師角色沖突,找到?jīng)_突的根源,有針對性的幫助教師解決沖突。二新課改語境下教師角色沖突的探析由于新課改的持續(xù)推進,教師角色沖突已經(jīng)成為學界研究的重要問題,社會學、心理學和教育學等許多學科都涉及了教師角色沖突的研究,但是當前有關新課改下教師角色沖突的討論研究,都沒有真正進入新課改語境中。這樣,在具體的“對話過程中就不能搭建起共同的時空背景。所以,有必要首先對“新課改語境作出簡略的說明。(一) 新課改語境語境是語言環(huán)境或言語環(huán)境,它既包括語言內(nèi)部各構成局部間的邏輯
6、聯(lián)系,又包括在特定場合使用語言所依據(jù)的各種主客觀因素。語境分析已經(jīng)成為哲學、社會科學領域探討各種問題的一個關鍵術語。只有在共同或近似的語境下,不同學科或同一學科的不同學者才能實現(xiàn)有效的對話與交流。只有積極地介入各種語境和話題的爭論,并處于相同或相似的論題語境中,所說及的問題才有溝通的可能,才能搭建起共同的時空背景,使話語符號的互置具有相互聯(lián)結和比較的可能性。由此可見,語境與一定的時空背景、文化和價值取向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共同的語境在價值取向上是一致或相近的。而追求單純的外在一致,那么會虛化其共同的價值,導致形式主義,同時也就失去了“共同的語境。因此,內(nèi)在一致的共同價值追求,才形成相同或相似的論題
7、語境。當前,新課改語境已經(jīng)成為教育教學領域的重要術語。它是指為適應現(xiàn)代社會對人才培養(yǎng)提出的更高要求,對現(xiàn)代教育理念、教育價值的追求和教育教學改革的努力。在這樣的語境下,蘊涵新的教育教學的理念,教育關注“全人的開展,追求新的教育目標、教育方式。這種追求是教育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必然選擇。因此,具有恒久的價值。而當前對新課改語境的狹義理解是將其等同于由行政力量推進的根底教育課程改革,這樣那么限制了新課改語境的廣闊時空背景,窄化了它的廣闊內(nèi)涵。這樣,在具體的“對話過程中就出現(xiàn)了一系列難解的或永遠解不開的“扣,無法搭建起共同的時空背景6。在新課改語境下,教育教學范式發(fā)生了變化。具體而言,伴隨著課程概念的重建
8、,課程的價值觀發(fā)生轉向,課程中人的地位得以凸顯。這些變化在顯著地改變課程形態(tài)的同時,亦必然要求與之相應的教育教學理念以及學習方式、教學方式的誕生,必然要求教師角色的轉變與教學行為的改變。(二) 教師角色沖突的歷史考察1.相關概念的界定1角色角色一詞,“按其原意,本是指演員在戲劇舞臺上根據(jù)編劇和導演的要求,扮演某一特殊人物時的專門術語,它也稱為腳色。1935年,美國社會學家、社會心理學家米德(G.H.Mead)首次把角色概念引入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領域,用于分析個人在不同情境中的行為方式。米德認為,角色就是在社會或某一群體中處于一定社會地位并按照相應的行為模式行為的一類人7。2教師角色“教師的角色
9、,就是社會對于充當教師的人如何行動所寄予的一種期待和賦予的規(guī)定。8 “教師角色是教師在他的教育生涯中所擔當?shù)穆殬I(yè)身份的總體概括。狹義的教師角色主要指作為教師的職業(yè)角色。廣義的教師角色那么既有職業(yè)角色又有社會角色。在顧明遠主編的?教育大詞典?中,教師角色被定義為:“教師的與其社會地位、身份相聯(lián)系的被期望行為。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教師的實際角色行為;二是教師角色期望9。有上述我們可以得出,新課改語境下的教師角色,是指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的下,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角色期待與教師的角色行為的總和。3角色沖突所謂角色沖突,是社會心理學角色理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這一概念是由庫恩kalln提出來的:“當兩組以
10、上的期望同時存在時,假設屈從于一種期望,將很難兼顧另外幾組期望的情形10。我國大陸學者對角色沖突的認識那么多從角色的不同標準入手,如?社會科學大詞典?指出,角色沖突是由于角色標準之間的矛盾所造成的一種排他性角色行為11。?中國大百科全書。社會學卷?明示,角色沖突是在角色之間或內(nèi)部發(fā)生矛盾、對立,阻礙角色扮演的順利進行12。?社會學大辭典?提出,由于不同角色標準的不同要求引起個人在角色行為過程中的矛盾和沖突13??梢姸鄶?shù)論者認同,不同角色標準的不同要求引起的矛盾造成了角色沖突。但值得質(zhì)疑的是,不同要求是否一定引起矛盾和沖突。鑒于此,我們應該認識到,角色沖突的實質(zhì)在于因不相容的期望導致的心理矛盾和
11、行為沖突現(xiàn)象14。結合上述,作者認為,教師角色沖突即指教師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承擔一個角色或多個角色時,因不相容的期望導致的心理矛盾和行為抵觸現(xiàn)象,使教師個體感到左右為難,阻礙了角色扮演的順利進行15。2.不同研究視角下的教師角色沖突本世紀六十年代初,英國學者威爾遜發(fā)表了?教師的角色:一種社會學分析?一文,自此,教師的角色沖突便逐漸成為教育社會學的重要研究對象。目前注重研究教師角色沖突的學科主要為社會學,心理學和教育學,不同學術背景,不同的研究視角,決定了他們對教師角色沖突產(chǎn)的不同的解釋以下籍由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層面的已有探討,來大致明了當前的研究進度和區(qū)別本文的研究對象:1社會學視角下的
12、教師角色沖突在社會學視角下,人們普遍認為,教師職業(yè)是角色沖突的一種典型情境。有論者指出,教師角色沖突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教師角色間的對立要求。還有論者認為,是指教師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所承擔的各種角色之間發(fā)生了矛盾、對立和抵觸,使教師個體感到左右為難,阻礙了角色扮演的順利進行16。就教師角色沖突類型而言,按照社會學的角色理論,一般從作為社會人的教師和作為職業(yè)人的教師入手分為角色外沖突與角色間沖突。在西方,有論者主要集中在這樣一些沖突上,即“教師角色和扮演這種角色的情景所固有的沖突,并提出了可能的六種沖突類型17。在國內(nèi)亦有諸多論述,總結的比較精辟的為張人杰先生“兩類五種。至于其社會成因,美國社
13、會學家R.K.墨頓指出,社會的整體性越差,個人就越容易因各種社會角色互不相容而陷于困難的境地18。在我國,有論者認為,影響角色沖突的因素有個人的社會地位、群體壓力、社會風氣、社會價值標準以及個人人格特質(zhì)等。2心理學視角下的教師角色沖突心理學視角下的教師角色沖突,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有學者在談到教師角色沖突時,便強調(diào)了“心理矛盾、“強壓怒火、“平心靜氣等關鍵詞。在心理學家曾琦看來,“當面對需要在兩種角色之間做出選擇的突發(fā)事件時,如果教師不能保持理智和冷靜,或者轉化不及時,就會出現(xiàn)角色沖突 19。心理學強調(diào)從“研究教師在教育與教學過程中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的角度,凸顯教師角色沖突的心理機制。其次
14、從教師角色沖突類型看,我國有論者于1985年就提出了兩種類型,即“自視志高與社會輿論的沖突,及“自卑、自暴自棄和角色行為的沖突 20。有人從教育教學過程的情感體驗角度提出四種類型:角色的自我沖突;“表率與常人的沖突;創(chuàng)造性與常規(guī)性的沖突;工作負荷和自身價值的沖突。最后從成因看,至少可歸納為四大類:其一“心理障礙論,如惰性心理、逆反心理、觀望心理等;其二“成就動機受阻論,如培養(yǎng)學生的成就挫折、學術提高上的挫折等;其三“內(nèi)外原因說,如社會的素質(zhì)期待、形象期待、職責期待及教師個性特點的差異等。最后是“矛盾說,如贊譽與現(xiàn)實的背離、圣人標準與常人心態(tài)的矛盾等。各種矛盾在教師內(nèi)心不斷撞擊、激蕩,“不易在對
15、立中找到統(tǒng)一,讓教師束手無策、無所適從,難以應付。3教育學視角下的教師角色沖突教育學視角下的教師角色沖突多數(shù)教育學者都意識到,隨著社會的不斷開展變化,學校的功能亦隨之復雜化和多樣化。他們大多認同,教師角色沖突是指“當一個角色扮演者同時處于兩個或更多不同的地位,并要進行相互矛盾的扮演時而引起的角色與角色之間的矛盾沖突現(xiàn)象 21。就其類型而言,有論者從傳統(tǒng)型教師向新型教師的轉換角度分為兩類:第一類是不同角色期待引起的角色沖突;第二類是角色之間的沖突。另有論者依據(jù)根底教育改革時期教師角色沖突的主要表現(xiàn)指出:一是不同角色期待引發(fā)的角色沖突;二是“完人與“自然人的角色沖突;三是角色轉變引發(fā)的角色沖突;四
16、是高的職業(yè)評價與低的社會地位引發(fā)的角色沖突;五是角色職責要求與個人事業(yè)成就引發(fā)的角色沖突22。另外在成因方面,周鵬生認為,其外在原因源于教育與社會需要脫節(jié);教師職業(yè)聲望與其實際待遇形成反差;政策制度與教師實際能力不符。其內(nèi)在原因那么與教師職業(yè)特點有關:教師角色呈現(xiàn)多樣化;教師形象理想化;教師訓練專業(yè)化程度。王俊明那么概括了四大成因:社會對教師職業(yè)的理想化要求;課程改革對教師的角色要求;教師培訓理論與實踐的脫節(jié);教師自身的局限性。3新課改語境下的教師角色沖突的闡釋應該說新課改語境下的任何研究都是在教育學理論的照顧下進行,其研究外延小于教育學。在新課改語境的教師角色沖突,窄化、專門化的教師角色沖突
17、,專指作為一名新課程實施者的教師,在新課改正程中面臨的角色沖突,不涉及教師作為一個社會人,一個職業(yè)人固有的角色沖突。 因此,新課改語境下的教師角色沖突,是指在教育范式改變情況下,教師實際教學中,無法滿足新角色的多種期待,以及教育教學觀念、行為改變與制度變革的不同步而引起的教師心理上的不適與行為上的矛盾。二新課改語境下教師角色沖突的類型本文主要從形成沖突的原因出發(fā)來界定新課改下教師角色沖突的類型:1新課程要求教師扮演的多元角色間的沖突對于新課改要求教師扮演的角色我們稱為現(xiàn)代角色,它不是單一、固著的,而是多元、易變的。有多位學者進行了研究,黃甫全認為,教師在新課程改革中主要扮演八種角色:知識的傳授
18、者、學習者、學生的引導者、課程的研制者、課程與教學的組織者、團體的領導者、教育的研究者和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1。而根據(jù)高中新課程的特點,盧建摘認為,新課程中的教師主要應承擔以下角色:促進者、研究者、課程開發(fā)者、學習者、合作者、創(chuàng)新者和效勞者.“其實,這些學者都是從不同的維度區(qū)分出的假設干角色類型,但是它既缺乏以窮盡課堂教學過程中層出不窮的角色類型,但他們都無視角色扮演的情境性,在課程的實施是教師角色的實際扮演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是無法用框架開區(qū)分的,在實際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卻存在著多元角色扮演“不力、不同角色之間矛盾沖突、角色轉化“不夠靈活等問題。例如,一些教師對“專精與“廣博、“行家里手與“多面手等關
19、系的處理存在困難,要么“只專不博,無法勝任教育、教學、科研等多項工作,要么是“只博不專,什么事情都能夠做一點,但要把事情做得深入扎實,就顯得“力不從心,特別是在“課程開發(fā)、“行動研究等方面,有相當一局部教師還不具備真正的“實力。又如,一些教師在實際工作中,把某一種角色的扮演“一貫到底,不能及時更換,像“一講到底、“有放無收等,都與多元角色間的轉換有關,由此導致的教師角色沖突也是不容無視的23。2. 由新、舊角色轉變引發(fā)的角色沖突長期以來,在根底教育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上,遺留著嚴重的社會政治本位傾向,片面追求人的平均化和所謂全面化的開展,重靜態(tài)的課本知識而輕主動的實踐能力,重知識的承繼與復制而輕質(zhì)疑
20、、批判和創(chuàng)新精神。而今,根底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提出了對受教育者的培養(yǎng)應表達時代要求,努力開展其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以順應科技、文化和教育全面創(chuàng)新的時代潮流。這些都必然引發(fā)教師角色歷史性的轉換,主要表現(xiàn)為由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者變?yōu)榻逃齾⑴c者;由主導者變?yōu)橐龑д?;由控制者變?yōu)閹椭?;由教書匠變?yōu)檠芯空?;由單一型教師變?yōu)榫C合型教師;由傳統(tǒng)教學方式變?yōu)楝F(xiàn)代教學方式;由面向全體學生變?yōu)槊嫦蛉w與面向個體相結合等。自然,這些角色的轉換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經(jīng)歷一個較長而困難的過渡階段,許多教師處于這種新舊角色交替的為難狀態(tài)之中,不能及時改變自己的角色觀念并調(diào)整角色行為,便不可防止地出現(xiàn)了沖突。 實現(xiàn)教師
21、角色真正轉變是需要課程體制支持的,但是由于課程改革的不完全,使得教師角色觀念、角色行為的轉變無法滿足兩種并存又不相容的角色期待。新課程改革的不完全表達在:在教學目標上,確立了知識與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位目標,并強調(diào)學會學習;在教學內(nèi)容上采用了新教材,加強與學生生活和現(xiàn)代社會開展的聯(lián)系;在教學方式,不再是“一言堂的灌輸式,而自主、合作、探究相結合的多種教學方式;在教學評價上,日常評價機制的多元化而最終的評價機制沒有改變,即中考或高考仍為決定學生命運的關鍵性評價手段。新的課程理念與舊的評價機制代表不同的課程價值觀,兩種不相容的價值觀的角色要求使得新課改中的教師產(chǎn)生角色理念的沖突,
22、角色行為的無從選擇,這又進一步加劇了轉變過程中的教師角色沖突。三新課改語境下教師角色沖突的應對策略對于緩解新課改下的教師角色沖突,觀念上的改變是第一步,只有正確的思想認識,才能指導行為的改變。因此本文著重從觀念上提出對策:一正確認識多元角色,內(nèi)化角色要求,提高教師自身的角色調(diào)適能力緩解教師多元角色間的沖突,關鍵在于主觀努力。第一。教師對自身角色的學習,清楚角色期望的正確涵義,掌握角色行為的標準要求,是解決教師角色沖突的根底和前提。第二,把握學科的規(guī)律,結合學科規(guī)律內(nèi)化角色要求。二正確的認識由于轉變帶來的角色沖突,采取積極的應對態(tài)度1. 新課改下教師角色沖突出現(xiàn)的必然性所謂必然性,是事物開展不可
23、防止的趨勢。新課改語境下的教師角色沖突是在教育的轉型期出現(xiàn)的,它是一種時代的,歷史的需要,就如我國社會轉型期遇到的沖突一樣,任何的轉變都不可能能一步到位的,需要一個曲折而艱難前進的過程。2. 新課改下教師角色沖突沖突的影響具有二重性所謂二重性,指的是教師角色沖突對教師,對教育事業(yè)產(chǎn)生的影響是正負兩方面的。我們應該堅持辯證的看問題,不能只看到角色沖突帶來的危害,還要認識到它產(chǎn)生的刺激和推動作用。就像德國社會學家劉易斯A.科塞認為的那樣,社會如果沒有沖突就會僵化與停滯??梢韵胂笕绻處熃巧珱_突從未發(fā)生,也許今天的教師仍舊是在搖頭晃腦中吟誦著八股文,也許我們還在方“師道尊嚴津津樂道一。因此,除了認識
24、到教師角色沖突可能引發(fā)教師職業(yè)倦怠,危害教師心理健康,不利于教師隊伍穩(wěn)定等負面影響外,還要看到它產(chǎn)生的積極作用。首先,適度的角色沖突有助于教師主動適應角色要求,促進教師反思自己的角色行為,審視自己的角色形象,提高自己的角色扮演能力。其次,角色沖突的積極解決能使教師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每一次沖突的解決,都是教師對人生、對自我角色的一次認識上的飛躍,是教師自我人格的一次超越,是教師不斷超越自我、豐富人生的活動。并促使教師進一步提高對教育教學的認識和教師自我人格的完善。再次,有利于教師身心健康,能使各種壓抑和不滿得到釋放和排解。沖突就好比是一個出氣筒,可以讓教師及時發(fā)泄心中的不滿和煩瓦不僅有利于教師的
25、身·合健康,而且有利于減少對抗性沖突發(fā)生的隱患因素,就像累文曾經(jīng)印證過的一首詩所表達過的“我對我的朋友氣憤,我把氣憤講出來,氣憤就消失了;我對仇敵感到氣憤,我沒有把它講出來,我的氣憤在增加24。最后,現(xiàn)階段的沖突還有利于推動課程體制的改革的完善。課程體制的建設與教師角色觀念、行為的改變不同步是出現(xiàn)沖突的重要原因,而矛盾是事物開展的根本動力,所以教師的角色沖突在某種程度上又產(chǎn)生了促進新課程體制建設的作用。四結語教師角色沖突是一個復雜的問題,而且隨著時代的開展,教師角色的轉變,還會出現(xiàn)新的角色沖突。本文僅僅是用“語境分析的方法,對現(xiàn)階段新課改進程中的教師角色沖突做了淺略的探析。以期通過本
26、文的分析使廣闊教師認識到:沖突是轉型過程中的一種必然,沖突是矛盾的表現(xiàn),而矛盾是事物開展的根本動力,正確認識沖突,解決沖突,能夠促使教師角色的進步和完善,促進教育的開展。注釋:1 靳玉樂課程實施:現(xiàn)狀、問題與展望J山東教育科研,2001(11):372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中文科教育財富蘊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33皇甫全主編課程與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563654 轉引自劉超 當代中學教師角色扮演中的沖突問題淺析D.貴州師范大學,2021:25 周琴 從教師角色沖突來看教師職業(yè)倦怠 教育評論20213,456 韋漢吉.新課改語境下師范生探究型能力培養(yǎng)D.廣
27、西師范大學,20067 轉引自劉超.當代中學教師角色扮演中的沖突問題淺析D.貴州師范大學,2021:38 鐘祖榮.現(xiàn)代教師學導論.北京:中央播送電視大學出版社,2001:469 顧明遠.教育大詞典M .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843.10 轉引自周召勇.中學體育教師角色沖突與工作滿意度的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6:611 彭克宏.社會科學大詞典2.北京:中國國際播送出版社,1989:299.12 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社會學2.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1:31213 程繼隆.社會學大辭典2.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1995:57314 顧
28、明遠.教育大辭典(第6卷)2.上海:一上海教育出版,1992,科115 李志雄 城鎮(zhèn)普通中學教師角色問題研究D.廣州大學,202116 鄭敏.高校青年教師的角色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D安徽師范大學,200517美格雷斯.教師和角色沖突A.戴玉芳譯.瞿葆奎.教育學文集(教師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05一21918 美RK.墨頓.何凡舉等譯.論理論社會學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0:22119 曾琦.新課程與教師心理調(diào)適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2004:56一58.20 自在.教師心理學當議A.瞿葆奎.教育學文集(教師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0021 傅道春.教
29、師組織行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5922 黃妍,鐘佑潔.根底教育改革時期的教師角色沖突J.教學研究,2004,(9)23 范蔚.教師多元角色的矛盾沖突與現(xiàn)實轉換.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1)24 宋輝、張玲.教師角色沖突的作用及危害J.社會科學論壇,2003,(7)參考文獻:1 彭克宏.社會科學大詞典2.北京:中國國際播送出版社,1989.2 美RK.墨頓.何凡舉等譯.論理論社會學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0.3 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社會學2.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1.4 美雷斯.教師和角色沖突A.戴玉芳譯.瞿葆奎.教育學文集(教師卷)
30、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5 顧明遠.教育大辭典(第6卷)2.上海:一上海教育出版,1992,科16 傅道春.教師組織行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7 程繼隆.社會學大辭典2.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1995. 8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中文科教育財富蘊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9 自在.教師心理學當議A.瞿葆奎.教育學文集(教師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0 顧明遠. 教育大詞典M .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11 鐘祖榮.現(xiàn)代教師學導論M.北京:中央播送電視大學出版社,2001.12 孫龍存.知識經(jīng)濟時代教師面臨的角色沖突探微J.教學與管理
31、,2001,(1).13 靳玉樂課程實施:現(xiàn)狀、問題與展望J山東教育科研,2001(11).14 周鵬生.教師行為與教師角色不符現(xiàn)象分析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科版),2002,(2)15 皇甫全主編課程與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6 劉岸英.從沖突到適應與開展一一傳統(tǒng)型教師向新型教師的轉換J.河南職業(yè)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yè)教育版),2002,(6).17 蔣衡.西方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關于教師角色的研究J.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教育學.2003,(2).原載高等師范教育研究 J.2002,(6)18 宋輝、張玲,教師角色沖突的作用及危害J.社會科學論壇,2003,(7)19 范蔚 教師多元角色的矛盾沖突與現(xiàn)實轉換.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度生產(chǎn)加工合同
- 牛仔布供需合同
- 再生廢物原料國外裝運前檢驗合同全文
- 租賃合同范本:辦公場地篇
- 新版買賣合同模板
- 14《天文學上的曠世之爭》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 度醫(yī)院護士勞動合同
- 5《七律·長征》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六年級語文上冊統(tǒng)編版
- 企業(yè)戰(zhàn)略聯(lián)盟合同樣本
- 1《春夏秋冬》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語文一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
- JJG 818-2018磁性、電渦流式覆層厚度測量儀-(高清現(xiàn)行)
- 張齊華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數(shù)學教學設計-角的初步認識
- DB31∕T 8 2020 托幼機構消毒衛(wèi)生規(guī)范
-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教材解析及教學建議課件
- 84同濟英國新城的與建設
- 第3章 市場營銷環(huán)境分析
- 十五篇文章貫穿英語四級詞匯
- 云南普通初中學生成長記錄-基本素質(zhì)發(fā)展初一-初三備課講稿
- 氣管切開病人的護理查房PPT課件
- 小學五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話說節(jié)儉-(13張)ppt
- 日順電子酒店智能房控管理系統(tǒng)說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