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母親》教學案例分析_第1頁
《懷念母親》教學案例分析_第2頁
《懷念母親》教學案例分析_第3頁
《懷念母親》教學案例分析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懷念母親教學案例分析匡河鎮(zhèn)中心小學 李娜一、案例導言懷念母親這篇課文在義務教育人教版第十一冊第二組中,是我國著名文學家季羨林作品。課文以回憶的形式,介紹了作者對兩位母親親生母親和祖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親生母親永遠的懷念和對祖國母親深沉的愛。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指出精讀課文 要考察學生在詞句理解、文意把握、要點概括、內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現(xiàn),重視評價學生對讀物的綜合理解能力。在評價中要注意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創(chuàng)造性的理解。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抓住那些表情達意的關鍵詞句,通過朗讀感悟,理解作者對生身母親永久的悔恨之情。在課堂教學中我主要采用朗讀法和自主、合作、探究

2、的學習方式,指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讀促悟、讀悟結合。聯(lián)系自身的生活,來體會理解文中作者對生身母親永久的悔。二、案例描述師:季先生的生身母親姓趙,自小家里貧窮,沒有讀過書,不認識一個字,就是因為這樣,季先生在他六歲時就被父母送到城里寄養(yǎng)在叔父家中,此后很多年母子沒有相見。就是這樣一位母親,季先生到底對她懷著一種什么樣的感情呢?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可以邊讀邊隨文批注,在句子旁邊寫上自己的感受。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段文字雖然有一百多字,但作者真正想說的只有一個字,你覺得在這段文字中,作者最想說的是哪個字呢?請認真找找,如果找到了,就請把它勾畫出來

3、。生:師:這個 “恨”字很費思量,為什么會“恨”,請再次靜下心來去讀,把這一段一字一詞一句地讀清楚,在哪里能讀出這個“恨”字,恨的道理是什么?把你讀到的批注在旁邊。生:缺少母愛生:恨母親那么小就把他送出去生:在母親身邊待的時間太短師出示:我六歲離開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間曾回故鄉(xiāng)兩次,都是奔喪,只在母親身邊待了幾天,仍然回到城里。師:季先生是幾時離開母親的?(六歲)又是幾時失去母親的?(大學二年級,約20歲)大家知道嗎?季羨林最后一次見到他的母親是在八年之前,等到他們終于見面的時候,看到的又是什么呢?出示:我回到家里,看到的只是一個黑棺材,母親的面容再也看不到了-寸草心-我的母親。

4、請同學們一起讀讀這句話,再回到上一張幻燈片,請學生朗讀。師:八年的思念,當他們母子終于可以見面的時候,母親的白發(fā)有幾許還能看到嗎?生:不能!師:母親的面容還能看到嗎?生:不能!師:請同學們再讀這兩句,在“只”和“仍然”中讀出了什么?生:還想多待幾天生:非常希望跟母親多相處師:然而卻怎樣?生:只在母親身邊待了幾天,仍然回到城里。師:你還能從哪里讀到這種恨?恨的是什么?生:“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著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我從這里體會到作者對母親的懷念,他恨自己沒有陪在母親身邊,恨自己沒有看到母親最后一面生:我的愿望沒能實現(xiàn),從此我成了沒有母親的孤兒。(師出示幻燈片)師:還能從

5、哪里讀到這種恨呢?生:在我讀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母親棄養(yǎng),只活了四十多歲師:恨上天不公,讓母親早早離世,讓“我”勤勞善良的母親只活了四十多歲,自己的愿望也未能實現(xiàn)。那么,大家找到季先生到底有一個什么樣的愿望呢?生:我真想隨母親于地下師:是這樣嗎?請看大屏幕,齊讀這段話,出示:我暗暗地下定了決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學畢業(yè),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養(yǎng)母親。然而沒有等到我大學畢業(yè),母親就離開我走了,永永遠遠地走了 -賦得永久的悔。那么,讀到這段話,我們更能理解先生的“恨”是什么?生:未能迎養(yǎng)母親,未能盡孝。師:讓我們再來看看賦得永久的悔一文中的另一段話吧!出示:當我從北平趕回濟南,又從濟南趕回清

6、平奔喪的時候,看到了母親的棺材,看到那簡陋的屋子,我真想一頭撞死在棺材上,隨母親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該萬不該離開了母親。世界上無論什么名譽,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榮,都比不上呆在母親身邊,即使她一字也不識,即使整天吃“紅的”。這就是我的“永久的悔”。季先生被人們尊稱為國學大師、國寶、學界泰斗,但是,就是這樣一些常人難以企及的榮譽,季先生卻說無論什么名譽,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榮,都比不上呆在母親身邊。讓我們再來讀一下第二自然段中的這兩句話。這段文字,雖然只有一百多字,但我們卻能從中讀出先生綿長而悠遠的感情來,是什么呢?生:是“內疚、悔恨、難過、遺憾”師:時間一天一天過去,季

7、先生的這份悔恨有沒有隨時間的變化而淡忘呢?生:沒有。師:接下來,趕緊看看季先生在11月18日寫的一篇日記,一邊讀一邊想這則日記寫的是什么?生:能看出來季先生對母親深深的思念。師:都說時間是治愈一切傷口最好的靈藥,然而對于季先生呢?大家再看看這一句話“我悵望灰天,在淚光里,幻出母親的面影” 。大家能不能想象一下,說一說季先生為什么要用一個“幻”字?生:“幻”說明母親的面影很模糊。師:其實,季先生在賦得永久的悔中說過,自己無論如何也回憶不起母親的面容來,說母親好像一輩子也沒笑過。在這里,我們從“恨”的背后,還能讀出季先生對母親的愛。 三、案例反思本文層次清晰,情感豐富,對母親的懷念之情貫

8、穿全文。教學時,我抓住“我懷著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這段文字展開教學。引導學生畫出相關句子,結合重點詞語,感受作者對生身母親的情感。同時也引導學生領悟作者的寫作方法,以實現(xiàn)新課程標準中關于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年段目標。但對于小學六年級的學生來說,解讀一篇課文,有時僅僅從文本字面內容去理解是不夠的,需要借助一些課文的資料,才能獲得更全面、更深入的認識與體會。就像文本中作者對生身母親的懷念之情,由于關系到作者的身世經歷與背景,所以我引用了與本文密切相關的課外閱讀資料賦得永久的悔、寸草心我的母親、尋夢。既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又體現(xiàn)了課內、課外閱讀相結合的新課程理念。課堂上,我堅持以讀為主。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訓練將學生完全浸潤在文本的語言文字之中,盡情觸摸作者的心跳,聆聽作者的心聲,感受作者對未能陪伴奉養(yǎng)生身母親的深切悔恨之情。在教學中讓學生在朗讀感悟中提高語言的感染力,豐富語言的積累,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