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學年高三語文上學期一輪復習測試—(7)人教新課標_第1頁
2020學年高三語文上學期一輪復習測試—(7)人教新課標_第2頁
2020學年高三語文上學期一輪復習測試—(7)人教新課標_第3頁
2020學年高三語文上學期一輪復習測試—(7)人教新課標_第4頁
2020學年高三語文上學期一輪復習測試—(7)人教新課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0學年度上學期高三一輪復習語文單元驗收試題(7)【新課標】古詩文鑒賞1、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半山春晚即事王安石春風取花去,酬我以清陰。翳翳陂路靜,交交園屋深。床敷每小息,杖屣或幽尋。唯有北山鳥,經過遺好音。【注】床敷:安置臥具。杖屣:扶杖漫步。(1)本詩題為“半山春晚即事”,詩人筆下“半山春晚”有什么特點,請簡要概括。(2)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尾聯(lián)“唯有北山鳥,經過遺好音”的表現(xiàn)手法。2、閱讀下面的唐詩,然后回答問題。江樓夕望招客白居易海天東望夕茫茫,山勢川形闊復長。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樓消暑否,比君茅舍較清涼。(1)詩的第三

2、聯(lián)精妙傳神,請加以賞析。(2)關于此詩,有人說“夕”字統(tǒng)領全篇,有人說“望”字統(tǒng)領全篇,你的看法呢?請結合 全詩作簡要分析。3、閱讀下面的宋詞,根據(jù)提示,完成賞析。 (7分) 少年游北宋柳永參差煙樹霸陵橋,風物盡前朝。衰楊古柳,幾經攀折,憔悴楚宮腰。夕陽閑淡秋光老,離思滿翻皋。一曲陽關,斷腸聲盡,獨自憑蘭模。蘭陵王柳北宋周邦彥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 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閑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 迢遞便數(shù)驛,望人在天北?!咀⑨尅?翻辜:生長香草的江邊高地。隋堤:汴河之堤,

3、隋煬帝時所修。寒食: 清明前一天為寒食。榆火:朝廷于清明節(jié)取榆、柳之火以賜百官。(1)劃線句都借折柳傷別,但寫法不同,請簡要分析。(4分)(3分)(2)請分析兩首詞末句中“獨自”和“愁”在情感表達上的妙用。4、閱讀下面兩首古詩,然后回答問題。野步宋周密麥隴風來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羨他無事雙蝴蝶,爛醉東風野草花。野步清趙翼峭寒催換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風管閑事,紅他楓葉白人頭。(1)從人物形象的角度,談談兩首詩分別呈現(xiàn)了怎樣的一個野步者的形象。(2)這兩首詩的三、四句都重點運用了同一種表現(xiàn)手法來表達作者的內心情感,請作簡要賞 析。5、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清溪行李白清溪清我心

4、,水色異諸水。借問新安江,見底何如此?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里。向晚猩猩啼,空悲遠游子。注清溪,流經安徽貴池城,與秋浦河匯合,出池口入長江。(1)詩的頷聯(lián)、頸聯(lián)分別采用什么手法描寫清溪水色的?請簡要分析。(2)詩的尾聯(lián)描繪了什么情境?流露出詩人怎樣的情感?6、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南柯子憶舊仲殊十里青山遠,潮平路帶沙。數(shù)聲啼鳥怨年華,又是凄涼時候在天涯。白露收殘月,清風散曉霞。綠楊堤畔問荷花:記得年時沽酒那人家?【注】家:句末語氣詞,加強語氣。(1)這首詞的上片在寫景時用了哪些技巧?試結合詞句分析。(2)這首詞抒發(fā)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你的依據(jù)分別是什么?7、閱讀鄭谷菊一詩,完成后面的問題。

5、菊鄭谷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1)詩中的菊花是怎樣的一個形象。(2)本詩用了什么手法來展現(xiàn)這一形象的,試結合第四句進行分析。8、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少年游早行林仰霽霞散曉月猶明,疏木掛殘星。山徑人稀,翠蘿深處,啼鳥兩三聲。霜華重迫駝裘冷,心共馬蹄輕。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許多情。(1)詩題為“早行”,詩人是如何表現(xiàn)“早”的?請作具體說明。(2)詩人寫“啼鳥兩三聲”,營造了什么樣的氛圍?有怎樣的表達效果?(3)詞的下闋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現(xiàn)的?請結合詩句簡要賞析。9、閱讀下面的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菩薩蠻 舒亶 畫船捶鼓催君去,高

6、樓把酒留君住。去住若為情,西江潮欲平。江潮容易得,只是人 南北。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注】若為情:何以為情,難為情。(1) “催”字在詞的前兩句中有怎樣的表達效果?請簡要分析。(2)這首詞在情與景的處理上很有特色,宋人曾季貍稱贊說“甚有思致”,請結合下片句子,談談你的理解。10、閱讀下面兩著宋詩,完成后面的題目。(8分)登城望湖樓晚景劉敞蘇軾雨映寒空半有無,橫風吹雨入樓斜,重樓閑上倚城隅,壯觀應須好句夸。淺深山色高低樹,雨過湖平江海碧,一片江南水墨圖。電光時掣紫金蛇。(1)兩詩均寫江南雨景,但景色有異,兩詩分別寫了怎樣的江西雨景?兩詩第三句都描寫相對靜止的畫面,請分別說說它們在原詩結構中的

7、作用。(4分)(2)以上兩首詩,劉詩優(yōu)美,蘇詩壯美,請結合詩句賞析。(4分)11、閱讀下面的唐詩,回答問題。 (7分) 清溪行李白清溪清我心,水色異諸水。借問新安江,見底何如此?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里。向晚猩猩啼,空悲遠游子?!咀ⅰ勘驹妼懹谔鞂毷d(753年),詩人離開繁華而混雜的長安后游池州(今安徽 貴池)時作。新安江:在浙江境內流入錢塘江,以清澈聞名。(1)本詩著重描寫了清溪怎樣的特點?寄托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3分)(2)詩的頷聯(lián)、頸聯(lián)分別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來描寫清溪水色?請簡要分析。(4分)12、閱讀下面的清詞,然后回答問題。(7分)蘇幕遮大明湖泛月蔣士鈴畫船游,明月路。古歷亭邊,面

8、面朱欄護。百頃明湖三萬戶,如此良宵,一點漁燈度。棹開時,香過處,說道周遭、荷葉青無數(shù)。卻被蘆花全隔住,泛遍湖灣,不見些兒露。(1)請簡要概括詞的上片與下片的內容。(3分)(2)請從虛實角度簡要分析這首詞的下片。(4分) 1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途中見杏花吳融一枝紅艷出墻頭,墻外行人正獨愁。長得看來猶有恨,可堪逢處更難留。林空色暝鶯先到,春淺香寒蝶未游。更憶帝鄉(xiāng)千萬樹,澹煙籠日暗神州?!咀ⅰ康坂l(xiāng),此指長安。長安多杏樹。(1)請說明這首詩的首聯(lián)有怎樣的表達特色。(5分)(2)這首詩中流露出詩人的哪些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14、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蘇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

9、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蘇,喜而有作曾幾一夕驕陽轉作霖,夢回涼冷潤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濕,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應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無田似我猶欣舞,何況田間望歲心。(1)古人寫詩講究一字傳神,請簡析“夢回涼冷潤衣襟”中“潤”字的妙用。(4分)(2)這首詩頸聯(lián)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是怎樣表現(xiàn)的? (4分)15、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歸嵩山作王維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某桥R古渡,落日滿秋山。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注這首詩是王維仕途失意,辭官歸隱嵩山途中所作。次年王維即在張九齡的薦舉下 結束隱居,出任右拾遺。長?。壕d延的草木叢。閉關:佛家閉門靜修。(1)

10、請簡要分析頷聯(lián)主要運用的修辭手法及其作用。(5分)(2)本詩的前兩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所透露出來的情感有著細微的不同,請簡要分析。(6分)16、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2)題?;创灞竽纤未鲝凸判√覠o主自開花,煙草茫茫帶晚鴉。幾處敗垣圍故井,向來一一是人家。(1)詩中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景象,請簡要分析。(5分)(2)請簡要概括作者在詩中表達的情感。(6分)17、閱讀下面這首宋代詩歌,完成(1)(2)題。病起書懷陸游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天地神靈扶廟社,京華父老望和鑾。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1)這首詩中詩人提到了他在很多詩中提到的千古名文,這篇

11、文章是()寫的。請你用你自己的話說說詩人“夜半挑燈更細看”細看的這篇名文的哪些方面的內容? (5分)(2)仔細品讀這首詩,分析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復雜的思想情感? (6分)1812春寒同兒輩賦未開海棠二首(之二)陳與義元好問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shù)點紅。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咀ⅰ筷惻c義: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詩人。詩人曾自注,“借居小園,遂自號園公”。此詩寫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二月。當時金兵連陷青州、徐州,進攻楚州,大有席卷江北之勢。元好問:金代著名文學家、詩人、歷史學家。金亡不仕,隱居故里,潛心編纂著述。(1)

12、請分析陳詩前兩句在全詩中所起的作用。(5分)(2)簡要分析兩首詩中詩人借助海棠花的形象所表達的不同思想感情。(6分)19127南鄉(xiāng)子送述古蘇軾回首亂山橫,不見居人只見城。誰似臨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來送客行。歸路晚風清,一枕初寒夢不成。今夜殘燈斜照處,熒熒,秋雨晴時淚不晴。注述古:陳襄,字述古,蘇軾任杭州通判時的同僚與好友。(1)仔細品味這首詞,簡要回答這首詞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2)有人認為,這首詞中“熒熒” 一詞極具表現(xiàn)力,請結合語境,作簡要賞析。(4分)20、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7分)枕上述夢陸游江湖送老一漁舟,清夢猶成塞上游。生馬駒馳鐵蹄腕,古曉歌奏錦衣請

13、。玉關雪急傳烽火,青海云開見戍樓。白首不侯非所恨,咿嚶床餐 死堪羞。注錯(g。u):直袖單衣。床簧(ze):床席。(1)請概述本詩首聯(lián)中“漁舟”意象的意蘊。(3分)(2)請結合詩句內容分析本詩頸聯(lián)“急”、“開”兩字的表達效果。(4分)21、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面題目。(8分)書邊事唐張喬調角斷清秋,征人倚戍樓。春風對青冢,白日落梁州。大漠無兵阻,窮邊有客游。蕃情似流水,長愿向南流?!咀ⅰ繑啵赫急M。(1)這首詩描寫了一種怎樣景象?表達了詩人什么思想感情? (3分)(2)首聯(lián)“調角斷清秋”中的“斷”字,"征人倚戍樓”中“倚”字用得好,請說明理由。(4分)22、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后面

14、的題目。別舍弟宗一柳宗元零落殘魂倍黯然,一身去國六千里,桂嶺瘴來云似墨,欲知此后相思夢,雙垂別淚越江邊。萬死投荒十二年。洞庭春盡水如天。長在荊門郢樹煙。(4分)(1)請結合全詩談談作者心情“黯然”的原因有哪些。(2)頸聯(lián)中兩處比喻各有什么妙處? (4分)23、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后面各題。(8分)秋登萬山寄張五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時見歸村人,平沙渡頭歇。天邊樹若落,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1)清人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評價孟浩然詩歌為“語淡而味終不薄”,請結合本詩的七至十句,談談你對這一評價的理解。(4分)(2)請簡要分析詩

15、歌結尾兩句在篇章結構和思想內容方面的作用。(4分)24、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后面兩個小題。(8分)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唐)元稹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咀ⅰ勘驹娛窃≡谕ㄖ萋牭桨拙右妆毁H為江州司馬的消息時寫的。幢幢(chu engchu eng):昏暗、搖曳的樣子。(1) “驚坐起”三字表現(xiàn)力極強,請作簡要分析。(4分)(2)請從情景關系的角度鑒賞首尾兩句。(4分)25、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岳飛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兵安在?膏鋒銬

16、。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xù)漢陽游,騎黃鶴?!咀ⅰ咳f歲山、蓬壺殿:指宋徽宗時構筑的土山苑囿、亭臺宮殿。(1)這首詞中的對比是由哪兩個句子領起的? “萬歲山前珠翠繞” 一句中用了哪種修辭手法? (4分)(2)詞的開頭寫作者登黃鶴樓遙望中原,結尾說“再續(xù)漢陽游,騎黃鶴”,反映出作者的思 想感情有何變化? ( 4分)參考答案1、(1)春花凋謝,春風和煦,樹木茂盛,空山鳥鳴,環(huán)境靜謐。(2)以動襯靜(或:以有聲寫無聲)。詩歌前兩聯(lián)突出了環(huán)境的安靜,第三聯(lián)截取兩個生活片斷寫出了詩人安靜悠閑的生活,在此寧謐的氛圍里,突然傳來清脆悅耳之聲。寓情于景。從

17、“唯有” “好音”可以看出,詩人對半山生活的喜愛之情。2、 ( 1 )晴本無雨,夏本無霜。風吹古木,聲如落雨;月照平沙,似見寒霜。這兩句借助聯(lián)想 和想象,運用新奇的比喻,逼真而傳神地寫出了夏夜清涼優(yōu)美的風光,意境高妙。( 2)示例一:全詩以“夕”字統(tǒng)領全篇。首聯(lián)寫海天茫茫,山川闊長,都是“夕”中之景。頷聯(lián)寫“燈火”“星河”,頸聯(lián)寫風吹古木,月照平沙,這些景物都籠罩在“夕”字之中。 正因為身處“夕”中的江樓能夠消暑, 故作者在尾聯(lián)向朋友發(fā)出邀請,回應題中“招客”。示例二:全詩以“望”字統(tǒng)領全篇。首聯(lián)寫眺望的遠景,壯闊而又高遠;頷聯(lián)寫近景,萬家燈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閃爍,都是俯視之景;頸聯(lián)由上而下寫

18、風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聯(lián)則是“東望”所感,向朋友發(fā)出邀請。3、 ( 1 )柳詞寫的是秋柳,用的是比喻,詩人借傷柳以傷別,一反古人“樂景寫哀情”做法,以哀景映襯手法,突出了人間離恨之深。周詞寫的是春柳,用的是夸張,設想在長亭路上,年復一年,送別時折斷的柳條恐怕要超過千尺了。表面看來是愛惜柳樹,而深層的涵義卻是感嘆人間離別的頻繁。情深意摯,耐人尋味。(2)“獨自憑蘭橈”句,收景出人,以人物行動見意,把讀者引入詞情最苦處,“獨自”二字下得沉重,寫出自己帶著深深的別離愁情倚著船漿孤身飄零而去的愁苦況?!俺钜患L快” “愁”字下得新奇,代行者設想,風順船疾,行人本應高興,詞里卻用一“愁”字,因為有人讓

19、他留戀著?;仡^望去,那人已若遠在天邊,只見一個難辨的身影,“愁”字包含著無限的悵惘與凄惋。4、 ( 1 )第一首詩給我們呈現(xiàn)的是一個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隱逸者形象;第二首詩給我們呈現(xiàn)的是一個在陣陣秋寒中帶著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2)兩首詩三、四句都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周詩賦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風讓紛飛的蝴蝶陶醉了, “爛醉”二字形象地表現(xiàn)出蝴蝶沉醉花叢,留戀不去的如醉形態(tài),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時的陶然之情和盤托出;趙詩將“秋風”擬人化,認為它是個“管閑事”的家伙,染紅了楓葉,染白了人頭,一年年秋風吹走了一年年時光,它撩起人的種種愁緒,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將自己老之將

20、至之感形象地表達出來。5、 ( 1 )頷聯(lián)運用襯托的手法,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襯托出清溪水更清。頸聯(lián)運用比喻手法,以明鏡比喻清溪,岸上景物倒影清溪之中,寫出了水的清澈。( 2)詩的尾聯(lián)描繪了凄涼清寂的情境,流露出詩人內心的一種寂寞抑郁的情緒。6、(1)寫景采用了遠近結合的手法?!笆锴嗌竭h”是遠景,“潮平路帶沙”是近景。 用了視聽結合的手法。前兩句是視覺描寫,而“數(shù)聲啼鳥”是聽覺描寫。運用了擬人 的修辭手法。“數(shù)聲啼鳥怨年華”一句其實是表達作者內心的愁怨。(2)抒發(fā)了作者年華易逝、青春易老的憂傷之情,從“數(shù)聲啼鳥怨年華” 一句可以看出這 一點;抒發(fā)了作者對漂泊天涯的厭倦之情,從“又是凄涼時候在天涯

21、” 一句可以看出; 抒發(fā)了作者故地重游既喜悅又感慨的復雜心情,“綠楊堤畔問荷花:記得年時沽酒那 人家”,寫的是詞人站在荷塘邊,突然想起來原來有一年,也是這個時候,他到過此地,在附近的酒家買酒喝,并乘著酒意還來觀賞過荷花。他禁不住向著塘里的荷花問道: “荷花啊,你還記得那年買酒喝的那個醉漢么?”7、 ( 1 )不求高位、不慕名利的高士形象。( 2)主要用了對比、擬人手法。作者以池岸邊的菊花與高屋上的瓦松作對比,意在說明菊花雖生長在沼澤低洼之地,卻高潔、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獻給人們;而瓦松雖踞高位,實際上“在人無用,在物無成”。在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賦予它不求高位、不慕榮利的思想品質。

22、“由來”與“不羨”相應,更加重了語氣,突出了菊花的高 尚氣節(jié)。8、 ( 1 )描寫特征性的景物表現(xiàn)“早”:早霞已散,曉月猶明,殘星未落,寒霜猶重。( 2)清幽靜謐(清靜),以動襯靜。( 3)詩人的心境是輕松愉悅。有直接表現(xiàn):盡管霜重天冷,但詩人心情輕松,便覺馬行輕快。間接表現(xiàn):以景寫情,心情愉悅,便覺青山流水皆有情,賞心悅目。9 、 ( 1 )“催”字表現(xiàn)擊鼓開船,催促離人上船出發(fā);而“留”字表現(xiàn)樓上把酒話別,難舍難分。同一時間,不同地點,一“催”一“留”,鮮明的對比把將別而又不忍離別的情景映襯得十分強烈。( 2)江潮來去容易,友人一別難相逢。飲盡此杯,不知何日才能重逢同飲。(或答“今日樽空而

23、潮載君去,但未知潮水何日能復送君歸來”)借江潮抒別情,那茫茫的江潮似乎融匯著詞人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浩渺的情思。從將別想到別后,筆意拓展,以問句結尾,表達了作者與好友的深厚友情和依依惜別之情,寄托了重逢的希望,情深意長。10 、 ( 1) 登城寫的是和風細雨,望湖樓晚景寫的是疾風驟雨。劉詩第三句承接前兩句,并與蒙蒙細雨疊加,以形成下句江南水墨圖意境;蘇詩第三句從“橫風吹雨”轉入“雨過潮平” ,為描寫雷電蓄勢。承上啟下(2)劉詩通過寫雨映寒空,山深樹幽,倚樓眺望的一幅水墨畫,運用白描手法,描繪出一 幅江南水墨圖。蘇詩通過寫橫風斜雨,潮江涌動,運用比喻手法,寫出了雨前,雨后 的壯觀美景。11 、 (

24、1)水色的清澈(1 分) 。寄托詩人喜清厭濁(喜歡清新的大自然,厭惡混濁的長安,或答出清寂之中又含空悲孤寂,或遠游他鄉(xiāng)而悲切、內心落寞憂郁的情緒)的情懷。( 2 分)( 2)頷聯(lián)運用襯托的手法(1 分) ,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襯托出清溪水更清。( 1 分)頸聯(lián)運用比喻手法(1 分) ,以明鏡比喻清溪,岸上景物倒映清溪之中,寫出了水的清澈。( 1 分)(答“頷聯(lián)側面描寫,頸聯(lián)正面描寫”,言之有理的可酌情給2 分)12 、 ( 1)上片寫泛舟大明湖所見的美景,下片寫尋找荷葉未見的情趣。( 2)“荷葉青無數(shù)”的情景是未見之景,是虛寫,“聞到荷香“看到蘆花”是所見所聞,是實寫,虛實結合,把作者尋找荷葉時從

25、希望到失望的情感表現(xiàn)出來,寫出了尋荷的情趣。13 、 ( 1 分)首聯(lián)運用了反襯的藝術手法(或:以樂景襯哀情)。 ( 2 分)早春時節(jié),一枝俏麗鮮艷的杏花伸出墻頭,昭示著春天的生氣,可是作者面對這美好的景象,卻感到憂愁、苦澀。 ( 2 分) (樂景的介紹為1 分,作者的感受為1 分)(2)惜春之情(1分)。杏花開放了,帶來春天的消息,卻無蜂蝶采賞,只能自開自落(1分);自己行色匆匆,更無法等到花朵開盡(1分)。流離之苦(或:身世之嘆)(1分)。詩人飄零在外,縱逢賞心悅目之景也難停留(1 分) ;杏花獨自盛開于早春,無蝶欣賞,正是詩人孤獨寂寞的寫照(1分)。故國之思(1分)。詩人由眼前鮮艷的杏花

26、聯(lián)想到當年在京城看到的千萬樹杏花盛開的絢麗景象,這幅長安杏花圖代表著作者深心憶念著的長安生活(1 分) ,與今日的流離在外形成對比,說明詩人雖然落魄飄零,卻依然心系朝廷( 1 分) ,點出了自己的愁懷所在。(三點任意答出兩點即可給6 分,但每點必須附帶分析。具體到每點,答出情感給1 分,分析給2 分)14 、 ( 1)“潤”浸潤、滋潤( 1 分) ;久晴亢旱,驕陽似火,人們期盼著甘霖。詩人一夜夢醒,忽感霖雨已降,炎氛全消,( 2 分) ;“潤”字不僅傳出那種浸透全身的生理上的舒適感、清涼感,而且傳達出久旱逢甘霖后心理上的熨貼感、喜悅感。( 2 分) 。(2)頸聯(lián)"千里稻花應秀色,五更

27、桐葉最佳音”酣暢淋漓的抒發(fā)出詩人久旱逢甘霖,秋田 將以蘇的欣喜之情。(2分)詩人想象“大雨三日”的作用:千里平疇,一片青綠,生 機勃勃。 ( 1 分)然后收歸眼前,直抒“聽雨”之喜:把雨落梧桐的瀟瀟聲響當作最美妙的的音樂來欣賞。( 1 分)虛實相生(1 分) 、直抒胸臆。( 1 分)15、(1)擬人。這兩句以“如”和“相與還”賦予“流水”和“暮禽”人的思想感情,仿佛它們對詩人有深長的情意,在和詩人結伴而歸。表面寫物,實則寫人,旨在表現(xiàn)自己歸山時悠然自得之情。( “擬人” 1 分。解釋其運用2 分,思想感情2 分。 ) (以下答案可酌情給分:( 1)對偶,句式整齊,有節(jié)奏感;( 2)比喻:流水句

28、比喻一去不復返的意思,表示歸隱的堅決態(tài)度。)(2)前兩聯(lián)寫出發(fā)時看到的景色,反映出詩人安詳閑適的心境。頸聯(lián)以荒城、古渡、落日、秋山等意象,描繪了一幅黯淡凄涼的傍晚野外秋景圖,襯托出作者接近歸隱地時的凄清心境。尾聯(lián), 作者寫自己要閉門謝客、靜心獨處、不問世事,情緒又趨向平和。(分三點,每點情感1 分,分析1 分。 )16 、 ( 1)描寫的是一幅南宋時,江淮一帶戰(zhàn)亂后農村的殘破景象。( 3 分)人已逃亡,桃花寂寞地開著。煙草茫茫,曉鴉聒噪,圍墻坍塌,水井荒廢,人煙稀少;一切都已蕩然無存 了。 ( 2 分) (分析沒必要面面俱到)(2)表達了詩人對戰(zhàn)亂給農村帶來破壞的痛心,對侵敵的仇恨,對戰(zhàn)爭的厭

29、惡。(每點3分)17、(1)這篇文章是(諸葛亮)寫的出師表。出師表中諸葛亮北定中原的政治理想。出師表中諸葛亮為國盡忠、心憂國家的心情。出師表中諸葛亮對后主 親賢臣遠小人的勸誡引起陸游的共鳴。( 2) 作品都貫穿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都表現(xiàn)詩人壯志難酬的深深的慨嘆和感傷。都有雖然年已老大,但是詩人對前途仍然充滿著希望的執(zhí)著。收復中原統(tǒng)一國家信 念。18 、 ( 1)前兩句交代了陰冷的自然環(huán)境:早春二月,日日風寒,細雨飄零,春寒襲人。( 1 分)為下文描寫海棠在寒風冷雨中獨立開放做鋪墊,( 2 分)烘托出海棠花的大無畏精神。( 2分) (如答“一語雙關, 風 寒不僅僅是自然界的風寒,更主要的是

30、社會的風寒金兵南侵,南宋小朝廷處于風雨飄搖之中”亦可。 )( 2)陳詩中海棠花冒寒在風雨中開放,表現(xiàn)了海棠與春寒斗傲的孤高絕俗的精神,寄托了詩人雖處家國離亂之中卻仍不畏艱難困苦,忠貞愛國的情懷。( 3 分)元詩中海棠紅蕾深藏,不像桃李那樣在春風中炫耀自己,贊揚了海棠的矜持高潔,不趨時,不與群芳爭艷的品格,這正是作者堅守自已節(jié)操,獨善其身形象的寫照。( 3 分) (答“元詩中詩人借海棠暗示、告誡自己的兒女們要穩(wěn)重行事,要像海棠一樣不輕易顯露自己的芳心,保持自己的心的純潔”亦可。 ) (分析海棠形象1 分,概括精神品格1 分,寄托作者情懷 1 分)19 、 ( 1)表達了詞人與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 2) “熒熒”既指“殘燈斜照”,又指淚光,比喻貼切新穎(2 分) 。一方面表現(xiàn)了作者對友人的離別而哀傷,因思念而淚流滿面(1 分) ;另一方面表現(xiàn)了作者對友人的擔憂,因思念而徹夜難眠,讀來令人嘆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