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北流市扶新中學2015-2016學年八年級物理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頁
廣西北流市扶新中學2015-2016學年八年級物理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頁
廣西北流市扶新中學2015-2016學年八年級物理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頁
廣西北流市扶新中學2015-2016學年八年級物理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頁
廣西北流市扶新中學2015-2016學年八年級物理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5-2016 學年廣西北流市扶新中學八年級(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試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5分;請把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中)1小汽車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駛,它的速度最接近()A. 3m/s B30m/sC. 300m/sD. 3000m/s2小明的發(fā)言聲音太小,老師要他大聲重復一次,老師是要求小明提高聲音的()A.音調B.頻率C.響度D.音調及響度3用二胡、吉它、笛子三種樂器演奏同一首曲子,我們在隔壁房間仍能分辨出是哪種樂器 演奏的,這主要是依據(jù)聲音的()A.音調B.音色C.音速D.響度4.某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由速度公式V=可知,物體的()A.速度大小恒定不變B.速度與路程成正比C.

2、速度與時間成反比D.以上說法都對5.某同學在學習了 “聲音是什么”以后,總結出以下四點,其中錯誤的是()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B.聲音是一種波C.聲音具有能量D.通常情況下,聲音在空氣中傳播得最快6.從物理學的角度對一下成語進行解釋,正確的是()A.震耳欲聾 聲音的響度很大B.隔墻有耳-聲音的傳播可以不需要介質C.掩耳盜鈴固體可以傳聲D.耳熟能詳 聲音的傳播速度很大 如圖所示,小華將一只正在發(fā)聲的音叉觸及面頰有震感.這個實驗是用來探究(因B.決定音調的因素否在空氣中傳播D.聲音傳播是否需要時間&在醫(yī)院,學校和科學研究部門附近,有如圖所示的禁鳴喇叭標志,在下列方法中,與這種控制噪聲的

3、方法相同的是()9.如圖所示, 小王同學正在彈奏吉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工人戴上防噪聲耳罩C.上課時關閉教室的門窗B.在道路旁設置隔7.A.3A. 3.2米/秒B.5米/秒C. 6米/秒D. 4米/秒12用厚木制成的刻度尺測量一長方體的邊長,如圖,其中方法正確的是(A. B1ft1JT7*7土片丄一欄比賽中,劉翔以12秒97破賽會記錄奪得冠軍如圖所示是劉翔在跨欄時的情景,若說賽場的主席臺是運動的,所選的參照物是()13.他們通過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100m處相遇,:甲同學比乙同學運動的快 內乙同學靜止不動內,乙同學的速度為10m/si;-. 3m/s和5m/s的速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自南

4、向北做勻速直線運動,)2m/s,向南D. 2m/s向北15甲、乙兩物體分別以若以乙物體作參照物時,甲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2分)16._聲音是由物體產(chǎn)生的.噪聲會影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_因此控制噪聲十分重要.公路兩旁的隔音墻是在 _ (選填“聲源處”、“傳播途中”或“人耳處”)減弱噪聲.17.日常用語中的聲音的“高”、“低”,有時指音調,有時指響度,含義不是唯一的.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聲高歌”,這里的“低”是指 _,“高”是A.在不同位置按壓吉他弦,可以改變音調B.吉他聲只能在空氣中傳播C.吉他音量大小與彈奏時所用的力度有關D.吉他聲具有能量10.小強乘坐從上海開

5、往泉州的動車,當動車進入泉州境內時他感慨地說:“我終于來到泉州了!”,他說出這句話時所選擇的參照物是()A.泉州B.小強本人C.小強所乘坐的動車D.坐在小強身邊的乘客11某人騎自行車從甲地到乙地, 前一半路程以 秒的速度行駛,求此人在整個過程中平均速度是(8米/秒的速度行駛,后一半路程以2米/)i C司方向做直線運動,正確的是(418.在學校進行的運動會上陳剛同學參加100m賽跑.他前50m用時6.5s,后50m用時5.5s,他的平均速度是 _m/s.如果他以這樣的速度跑完200m需要時間 _s.19.用“頻閃攝影”可記錄物體相隔同樣時間的不同位置,如圖所示是甲、乙兩個網(wǎng)球運動時的頻閃照片甲中

6、相鄰兩位置距離相等,由照片可知,_ 球做勻速直線運動,球的速度越來越大(全部選填“甲”或“乙”)甲520令 . .ETC通道時,不停車也能繳費通過,如果通道長是15m車速是3m/s,汽車通過通道的時間是 _s;該汽車以 _ 為參照物是運動的.21亠兩列聲波在同一 示波器上顯示的波形如圖所示, 則這兩列聲波的 不同.(選填“音調”、 “響度”或“音色”)作圖、實驗與探究題(22小題2分,23小題2分,24小題5分,25小題10分,共19一運動物體的“路程-時間”圖象如圖甲所示,請在乙圖中畫出其運動的“速度-時 圖象.24.如圖所邊,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fā)出的聲音,再次撥動,使鋼尺每次的振動幅度大致

7、相同.實驗發(fā)現(xiàn):(1) 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振動越_,發(fā)出聲音的音調越(2) 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越短振動越_,發(fā)出聲音的音調越(3) 由此可得出結論:音調的高低與_有關,頻率_,音調相同,分)22.間2葉如圖所示,這種測量工具叫做尺子作樂器探究決定音調高低的因素,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同時注意鋼尺振動的快慢, 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30P/ms1,它此時的示數(shù)是625.某組同學在研究小車沿斜面運動時的速度變化,實驗裝置如圖所示,開始時把小車放在斜面的頂端.(1)_ 本實驗的原理公式是 _實驗時把金屬片放在斜面的底端,用 _測出斜面的長si=1.20m,又用_ 測出小車從斜面頂端滑下

8、到達底端撞擊金屬片的時間ti=6s.那么小車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vi=m/s.(2)把金屬片移到斜面的中點,測出小車從斜面頂端滑到中點處的時間t2=4s,那么小車在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_ m/s;(3)小車在斜面下半段的路程_S2=m.所用時間t2=s,則小車在這段路程內的平均速度v=_ m/s.(保留兩位小數(shù))(4)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可知,_ 小車的運動速度越來越 _ ,小車做運動.8分,28小題9分.共24分 勺公共汽車和轎車所拍攝的兩幅照片,由此照片你能否判斷公共汽車和轎車的運動狀態(tài)?若將照片拍攝如圖乙,你得到的結論又怎樣?說明理2015-2016學年廣西北流市扶新中學八年級(上)第一次月

9、考物理試卷的傳播速度取為340m/s,光傳播時間忽略不計)?28.如圖所示, 轎車從某地往南寧方向勻速行駛.當?shù)竭_15分;到達B地時,鐘表顯示為10時45分.則:A地時,車內的鐘表顯示為10時(1)(2)(3)轎車從A地到B地所用時間是多少小時?轎車從A地到B地的速度為多少千米/小時?若轎車仍以該速度勻速行駛,從B地到達南寧需要多長時間?耐寧120 km一一由.型到射手的距離為多少?炮彈運動的速度是多少?(設炮彈做勻速直線運動,聲音在空氣中A7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5分;請把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中)1小汽車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駛,它的速度最接近()A. 3m/s B30

10、m/sC. 300m/s D. 3000m/s【考點】速度與物體運動;物理量的單位及單位換算.【專題】 壓軸題;估算題.【分析】把以上速度的單位全部化成與高速公路上標志牌上的速度單位相一致的km/h,再與高速公路上規(guī)定的速度相比較,即可得出結論.【解答】 解:1m/s=3.6km/h,30m/s=108km/h,300m/s=1080km/h,3000m/s=10800km/h, 所以小汽車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駛,它的速度最接近108km/h.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速度單位的換算,關鍵是要知道高速公路上允許的最高速度和最低速度是 多少.2小明的發(fā)言聲音太小,老師要他大聲重復一次,老師是要求小明

11、提高聲音的()A.音調B.頻率C.響度D.音調及響度【考點】音調、響度與音色的區(qū)分.【專題】應用題.【分析】聲音的特性有三個:音調、響度和音色.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與振動頻率有關; 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跟距聲源的遠近和振幅有關;音色又叫音品是指聲音的品質與特色, 它跟發(fā)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有關.【解答】 解:該題中老師覺得小明的發(fā)言聲音太小,即想讓他說話聲音大一些,故老師是要求小明提高聲音的響度.故選:C.【點評】解決此題要結合聲音的三個特征進行分析解答.牢記各自的決定因素.3.用二胡、吉它、笛子三種樂器演奏同一首曲子,我們在隔壁房間仍能分辨出是哪種樂器演奏的,這主要是依據(jù)聲音的()A.音調B.音

12、色C.音速D.響度【考點】音色;音調、響度與音色的區(qū)分.【分析】本題考查對聲音三個特征的區(qū)分,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響度是指人耳感覺的聲音的強弱(大?。?,音色是指聲音的品質和特色,一般來說,當聲音的音調和響度都相同時, 兩種聲音感覺不同,就是音色不同的原因.【解答】解:即使不用眼睛看, 也能通過聲音辨別出是哪種樂器,此時不同樂器演奏的音調和響度是相同的,它們的音色不同.故選B.【點評】通過音色來辨別聲音的題,常有兩個:一個是辨別不同的樂器聲,另一個是辨別不同的人說話聲.做題中注意積累經(jīng)驗.4.某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由速度公式V=可知,物體的()A.速度大小恒定不變B.速度與路程成正比C.速度與時

13、間成反比D以上說法都對【考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8【專題】定性思想.【分析】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速度大小保持不變,與路程和時間的大小無關.據(jù)此分析判斷.【解答】解: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速度大小不變,不能說成與路程成正比、與時間成反比.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關鍵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大小不變,與路程和時間無關.類似公式:p=、R=.5.某同學在學習了 “聲音是什么”以后,總結出以下四點,其中錯誤的是()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B.聲音是一種波C.聲音具有能量D.通常情況下,聲音在空氣中傳播得最快【考點】聲音的產(chǎn)生;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聲與能量.【專題】聲現(xiàn)象.

14、【分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正在發(fā)聲的物體叫聲源.2聲音以聲波的形式傳播, 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一般說,聲音在固體中傳播的最快,在液體中次之,在氣體中最慢,另外聲音的傳播速度還與溫度有關.3聲音能夠傳遞信息,本身具有能量.【解答】解:A、聲音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一切發(fā)聲體都在振動.此選項正確;B聲音本身是一種波,看不到摸不著.此選項正確;C聲音能夠傳遞信息,本身具有能量.此選項正確;D通常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最快,在空氣中傳播最慢.此選項錯誤.故選:D.【點評】此題考查我們對聲音基本特征的認識,屬于基礎題,難度較小,容易解答.6.從物理學的角度對一下成語進行解釋,正確的是()A.震

15、耳欲聾 聲音的響度很大B.隔墻有耳-聲音的傳播可以不需要介質C.掩耳盜鈴固體可以傳聲D.耳熟能詳 聲音的傳播速度很大【考點】響度;聲音的傳播條件;聲速.【專題】應用題.【分析】首先我們要知道各個成語的含義,然后根據(jù)我們對于聲學知識的了解來作答.【解答】解:A、震耳欲聾指的是聲音太大了,將要把耳朵震聾了,說明聲音的響度很大,所以A是正確的;B隔墻有耳指的是隔著墻可以聽到聲音,說明聲音可以在固體中傳播,所以B是錯誤的;C掩耳盜鈴指的是捂住耳朵去偷鈴鐺,自己聽不到,但別人可以聽到,不能說明固體可以 傳聲,所以C是錯誤的;9D耳熟能詳指的是我們可以通過聲音就可以知道是誰,靠的是不同人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

16、,所以D是錯誤的.故選A.【點評】此題考查聲學的一些基本的理論,是一道基礎題; 生活處處有物理,我們要能夠從生活現(xiàn)象中找出用到的物理知識.7如圖所示,小華將一只正在發(fā)聲的音叉觸及面頰有震感這個實驗是用來探究(因B.決定音調的因素否在空氣中傳播D.聲音傳播是否需要時間 的產(chǎn)生;聲音的傳播條件;音調.【分析】聲音是由于發(fā)聲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它的傳播需要靠介質,固體、液體和氣體都可以傳播聲音.【解答】解:當用正在發(fā)聲的音叉觸及面頰時,可以感覺到有震動,所以此實驗是想探究聲 音產(chǎn)生的原因,所以選項A正確;故選A.【點評】知道聲音產(chǎn)生的原因是解答此題的關鍵,屬于基礎題.&在醫(yī)院,學校和科學研究部門

17、附近,有如圖所示的禁鳴喇叭標志,在下列方法中,與這 種控制噪聲的方法相同的是()A.工人戴上防噪聲耳罩B.在道路旁設置隔聲板C.上課時關閉教室的門窗D在摩托車上安裝消聲器【考點】防治噪聲的途徑.【專題】 比較思想;聲現(xiàn)象.【分析】控制噪聲有三種方法:防止噪聲的產(chǎn)生(即在聲源處減弱噪聲)、阻斷噪聲的傳播(即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和防止噪聲進入耳朵(在人耳處減弱)【解答】 解:圖示含義為靜止鳴笛,禁鳴鳴笛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A、工人戴上防噪聲耳罩,是在人耳處減弱,不合題意.B在道路旁設置隔聲板,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不合題意.C上課時關閉教室的門窗,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不合題意.D在摩托車上安裝消聲器,

18、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符合題意. 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減弱噪聲具體做法的理解能力,要結合防治噪聲的途徑方法進行分析解答.9.如圖所示,小王同學正在彈奏吉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二不同位i他聲只 吉他音量D.吉他聲具有能量A.能在空 量大小與疚,可以改變音調傳播A.【專題】壓軸題.10【考點】聲音的傳播條件;頻率及音調的關系;響度與振幅的關系;聲與能量.11【專題】應用題.【分析】(1)發(fā)聲體振動的頻率大小影響聲音的音調的高低;(2)聲音的傳播需要靠介質,可以在氣體、液體和固體中傳播;(3)發(fā)聲體振動的振幅越大,聲音的響度就越大;(4)聲音能夠傳遞能量.【解答】 解:A、正確,在不同位置按壓

19、吉他弦時,吉他弦的振動頻率就不同,所以吉他聲的音調就改變;B錯誤,吉他聲不僅能在空氣中傳播,也可以在液體或固體中傳播;C正確,彈奏吉他弦所用的力度不同,它的聲音的響度就不同,所以聲音的大小就不同;D正確,吉他聲具有能量;故選B.【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對聲音的傳播條件、音調和響度的理解與掌握情況,屬于基礎知識.10.小強乘坐從上海開往泉州的動車,當動車進入泉州境內時他感慨地說:“我終于來到泉州了!”,他說出這句話時所選擇的參照物是()A.泉州B.小強本人C.小強所乘坐的動車D.坐在小強身邊的乘客【考點】參照物及其選擇.【專題】運動和力.【分析】判斷物體的運動和靜止,首先選擇參照物,被研究的物體和參

20、照物之間發(fā)生位置的 變化,被研究的物體是運動的,否則是靜止的.“我終于來到泉州了!”,說明我在運動,據(jù)此分析.【解答】 解:A、以泉州為參照物,小強和泉州的位置關系發(fā)生變化,因此小強相對于泉州 是運動的,符合題意;B小強本人不能相對于自己運動,不符合題意;C以小強所乘坐的動車為參照物,小強和動車的位置關系不發(fā)生變化,因此小強相對于動 車是靜止的,不符合題意;D以坐在小強身邊的乘客為參照物,小強和乘客的位置關系不發(fā)生變化,因此小強相對于 乘客是靜止的,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參照物的選擇、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如果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得出的結

21、論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確的結論.11某人騎自行車從甲地到乙地,前一半路程以8米/秒的速度行駛,后一半路程以2米/秒的速度行駛,求此人在整個過程中平均速度是()A. 3.2米/秒B.5米/秒C. 6米/秒D. 4米/秒【考點】 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專題】 長度、時間、速度.【分析】先分別算出騎自行車在前半段路程和后半段路程行駛的時間,然后算出騎自行車行駛完全程的時間,最后用全程除以時間算出騎自行車在全程的平均速度.【解答】 解:設騎自行車前后兩個過程的路程都是s, v=,12前半段的時間是11=,后半段的時間是t2=13騎自行車在全程的平均速度為v=3.2m/s.故選A.【點評】此題考查的是平均

22、速度的計算;解決此類問題需要明確一點: 的平均.12用厚木制成的刻度尺測量一長方體的邊長,如圖,其中方法正確的是(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須緊貼被測對象,不能“懸空”.【解答】解:A、由圖示可知,物體的端點沒有與刻度尺的刻度線對齊,不能正確測出物體 的長度,故A錯誤.B由圖示可知,刻度尺沒有與被測物體平行放置,不能測出物體的長度,故B錯誤;C由圖示可知,刻度尺有刻度線的一測沒有緊靠被測物體,使用方法錯誤,故C錯誤;D由圖示可知,刻度尺的零刻度線與物體邊緣對齊,并且刻度尺的刻度面緊貼被測物體,刻度尺與被測物體平行放置,故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的解題關鍵是記住刻度尺的正確放置方法,做題時

23、應認真排查.13. 2012年國際田聯(lián)110m欄比賽中,劉翔以12秒97破賽會記錄奪得冠軍如圖所示是劉 翔在跨欄時的情景,若說賽場的主席臺是運動的,所選的參照物是()【解答】解:機械運動是指物體位置的變化.賽場的主席臺是運動的, 所以主席臺是研究對象,主席臺位置的變化是相對于劉翔的位置而言的,故參照物是劉翔.故A正確.故選A.【點評】告訴了研究對象的運動狀態(tài),選取參照物時,要以物理情景中出現(xiàn)的物體為參照物.14.甲、乙兩同學從同一地點同時向相同方向做直線運動,/ /100m處相遇 竽,甲同學比乙同學運動的快 /內乙同學靜止不動 :內,乙同學的速度為10m/s打點度公式及其應用.【專題】信息給予

24、題;圖析法;長度、時間、速度.【分析】(1)由圖象可以看出兩同學在015s內通過的路程相等,且在此時相遇.平均速度不等于速度刻度尺邊緣對齊被測對象,必須放確定研究對象,然后再利用運動與靜止的相對性的有他們通過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根據(jù)圖象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14(2)在s-t圖象中,一條斜線表示物體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圖象讀出甲乙同學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即可比較出兩物體的運動速度;(3)在s-t圖象中,和時間軸平行的線段表示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一條斜線表示物體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4)根據(jù)圖象可知乙同學做勻速直線運動,在010s內的速度和015s內的速度相同,根據(jù)圖中的

25、數(shù)據(jù)利用速度公式求出再判斷.【解答】 解:A、由圖象看出兩同學在15s末相遇,且15s內通過的路程相等,都是100m故A正確;B由圖象看出兩同學在010s內的圖象是一條斜線, 表示物體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且在相同時間內乙同學通過的路程大于甲同學通過的路程,所以v甲vv乙,故B錯誤.C乙同學在1020s內的圖象是一條平行于橫軸的直線,表示乙同學靜止不動, 故C正確;D由圖象看出乙在010s內通過的路程為100m,所以,v乙=10m/s,故D正確; 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了由s-t圖象比較物體的速度大小、判斷兩物體的位置關系等內容,由 圖象判斷物體的運動性質、找出物體的路程與所對應的時間,是解題

26、的關鍵.15.甲、乙兩物體分別以3m/s和5m/s的速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自南向北做勻速直線運動,若以乙物體作參照物時,甲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A. 3m/s,向南B. 5m/s,向北C. 2m/s,向南D. 2m/s向北【考點】 速度與物體運動;參照物及其選擇.【專題】應用題.【分析】物體向相同方向運動時, 相對速度等于兩個物體速度之差;物體向相反的方向運動時,相對速度等于兩個物體的速度之和.【解答】解:甲、乙的速度分別是3m/s和5m/s,并且運動的方向都是自南向北,以乙物體 為參照物,則甲物體相對于乙的速度是5m/s-3m/s=2m/s,由于甲的速度比乙小,因此對乙來說,甲向南運動.故選C

27、.【點評】本題考查物體運動方向和運動速度的判斷,關鍵在于參照物的選擇.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2分)16.聲音是由物體振動 產(chǎn)生的.噪聲會影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聲十分重要.公路兩旁的隔音墻是在傳播途中(選填“聲源處”、“傳播途中”或“人耳處”)減弱噪聲.【考點】聲音的產(chǎn)生;防治噪聲的途徑.【專題】聲現(xiàn)象.【分析】(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fā)出的,振動停止,發(fā)聲停止;(2)減弱噪聲的途徑:在聲源處、在傳播過程中、在人耳處減弱.【解答】 解: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fā)生的.公路兩旁的隔音墻是在傳播途中減弱噪聲;故答案為:振動;傳播途中.【點評】 本題考查聲音產(chǎn)生的原因和減弱噪聲的途徑,屬于基礎題.

28、17.日常用語中的聲音的“高”、“低”,有時指音調,有時指響度,含義不是唯一的.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聲高歌”,這里的“低”是指音調,“高”是指 響度.【考點】音調;響度.【專題】應用題.15【分析】解決此題的關鍵是要知道聲音的響度與聲源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動幅度越大,響度越大;音調的高低與發(fā)聲體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音調就越高.【解答】解:男低音是指聲帶振動頻率慢,發(fā)出的音調低;放聲高歌是指聲帶振動幅度大, 即發(fā)出聲音的響度大;故答案為:音調;響度.【點評】解決此類問題要結合聲音特征中的音調和響度定義去分析解答.18.在學校進行的運動會上陳剛同學參加100m賽跑.他前50m用時6.5

29、s,后50m用時5.5s,他的平均速度是8.3 m/s.如果他以這樣的速度跑完200m需要時間24.1 s.【考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專題】計算題;長度、時間、速度.【分析】(1)求出總時間,根據(jù)v=求出平均速度;(2)根據(jù)v=求出時間.【解答】 解:(1)全程的總時間t1=6.5s+5.5s=12s,平均速度v=社83m/s;(2v= . |_ 1跑完200m需要時間:t2= =H.故答案為:8.3;24.1.【點評】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速度計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注意路程和時間的對應關系.19.用“頻閃攝影”可記錄物體相隔同樣時間的不同位置,如圖所示是甲、乙兩個網(wǎng)球運動時的頻閃照片.甲中

30、相鄰兩位置距離相等, 由照片可知,甲 球做勻速直線運動,乙 球的速度越來越大(全部選填“甲”或“乙”)【考 點】 勻速直線彳云動: 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專題】I-【分析】此題是根據(jù)兩幅圖片填空. 頻閃照相兩個球之間時間間隔相同,S=W T, 運動的小球,兩個小球間的間隔相同.速度越來越快的小球,兩個球之間間隔越來越大.【解答】 解:頻閃照相兩個球的圖象之間時間間隔相同,根據(jù)S=W T,甲圖象,兩個小球圖象間的間隔相同, 應為勻速直線運動; 乙圖象,兩個小球圖象間的間隔越來越大,說明該 小球速度越來越快.答:甲;乙【點評】此題是考查學生對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運動的理解,以及觀察運動圖象的能力.2

31、0.如圖所示,汽車通過高速公路ETC通道時,不停車也能繳費通過,如果通道長是15m車速是3m/s,汽車通過通道的時間是5 s;該汽車以ETC通道 為參照物是運動的.;參照物及其選擇.勻速直線16長度、時間、速度.1)根據(jù)v=求出通過通道的時間;(2)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相對于參照物來說物體位置發(fā)生變化則是運動的,否則是靜止 的.17【解答】解:(1)Vv=汽車通過通道的時間t=5s ;:(2)該汽車相對于ETC通道來說,位置發(fā)生變化,是運動的.故答案為:5;ETC通道.【點評】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速度計算公式和運動靜止相對性的理解和掌握,基礎性題目.21.兩列聲波在同一示波器上顯示的波形如圖

32、所示, 則這兩列聲波的 音色 不同.(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分析】根據(jù)下列知識分析判斷:(1) 頻率是1s物體振動的次數(shù),相同時間內振動越快,頻率越大音調跟頻率有關,頻率 越大,音調越高.(2)振幅是物體振動時偏離原位置的大小,偏離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響度跟振幅有關, 振幅越大,響度越大.(3) 音色反映聲音的品質和特色,與發(fā)聲體的結構、材料有關.【解答】解:由圖可知,兩幅圖中振動的快慢相同,因此音調相同;偏離原位置相同,因此響度相同;它 們的波形不同,所以發(fā)聲體不同,故音色不同.故答案為:音調、響度;音色.【點評】掌握聲音的三個特征:音調、響度、音色.音調跟頻率有關;響度跟振

33、幅有關;音 色跟材料和結構有關.作圖、實驗與探究題(22小題2分,23小題2分,24小題5分,25小題10分,共19一運動物體的“路程-時間”圖象如圖甲所示,請在乙圖中畫出其運動的“速度-時 圖象.【考點】弋【專題】應用題;長度、時間、速度.音調、響度 相同,分)22.間:4-圖象描述的是距離隨動狀態(tài); ,由速度賄時間的變化關系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則由圖象可知速度的大小及物體的運_j畫出速度-時間圖象.解:由圖可知,物體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物體的速度度大小為5m/s的勻速直線運動,則v-1圖象如圖所示:v=5m/s;即物體做的是速6s【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 特點是本題的關鍵所在.應學會

34、根據(jù)圖象分析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勻速直線運動的2 23如圖所示丿這種測量工具叫做秒表,它此時的示數(shù)是184.4s30201018【分析】秒表的中間的小表盤代表分鐘,周圍的大表盤代表秒, 秒表讀數(shù)是兩個表盤的示數(shù)之和.【解答】解:由圖可知該工具為測量時間的秒表,小表盤短針指示的是分鐘,小盤的分度值是0.5min,指針在3min和4min之間,靠近3min;大表盤長指針指示的是秒,大盤的分度值是0.1s,指針在4.4s處,因此秒表讀數(shù)為3min4.4s=184.4s.故答案為:秒表;184.4s.【點評】秒表要先讀出內小表盤的讀數(shù),再讀外表盤的示數(shù),并注意各表盤的分度值.24.如圖所示,用尺子作樂器探

35、究決定音調高低的因素, 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 邊,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fā)出的聲音, 同時注意鋼尺振動的快慢, 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 再次撥動,使鋼尺每次的振動幅度大致相同實驗發(fā)現(xiàn):(1) 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振動越慢,發(fā)出聲音的音調越低 ;(2) 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越短振動越快,發(fā)出聲音的音調越高.(3) 由此可得出結論:音調的高低與發(fā)聲物體的振動頻率有關,頻率越高 ,音調越咼【分析】解決此題要知道音調的高低與發(fā)聲體振動快慢有關,物體振動越快,音調就越高, 物體振動越慢,音調就越低.【解答】解:尺子發(fā)出聲音的音調與尺子振動快慢有關,(1)當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時,振動越慢,發(fā)出

36、聲音的音調越低;(2)當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越短時,振動越快,發(fā)出聲音的音調越高;(3)由此可得出結論:音調的高低與發(fā)聲物體的振動頻率有關,頻率越高,音調越高; 故答案為:(1)慢,低;(2)快,高;(3)發(fā)聲物體的振動頻率,越高,越高.【點評】解決此類問題要結合聲音的音調與頻率關系去分析解答.25.某組同學在研究小車沿斜面運動時的速度變化,實驗裝置如圖所示,開始時把小車放在斜面的頂端.(1)本實驗的原理公式是_v=實驗時把金屬片放在斜面的底端,用刻度尺 測出斜 面的長S1=1.20m,又用 秒表 測出小車從斜面頂端滑下到達底端撞擊金屬片的時間t1=6s.那么小車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V1= 0.2

37、 m/s.19(2)把金屬片移到斜面的中點,測出小車從斜面頂端滑到中點處的時間t2=4s,那么小車在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0.15 m/s;20(3)小車在斜面下半段的路程S2= 0.60 m.所用時間t2= 2 s,則小車在這段路程內的 平均速度v= 0.30 m/s.(保留兩位小數(shù))(4)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可知,小車的運動速度越來越快,小車做變速直線運動.(3)求出小車通過斜面下半段路程所用時間,根據(jù)v=求出平均速度;(4)分析計算的數(shù)據(jù),判斷小車的運動情況.【解答】 解:(1)用刻度尺測量路程,用停表測量時間,用速度公式v=計算速度;小車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vi=0.2m/s;(2)把金屬片

38、移到斜面的中點,小車從斜面頂端滑到中點處的時間t2=4s,路程S2=0.60m;所以小車在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0.l5m/s;(3)小車在斜面下半段的路程S3=0.60m,所用時間ta=6s-4s=2s;所以小車在斜面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3=0.30m/s;(4) 根據(jù)計算的數(shù)據(jù)可知,小車的運動速度越來越快,經(jīng)過的路線是直線,因此小車做變 速直線運動;故答案為:(1)v=;刻度尺;秒表;0.2; (2)0.15; (3)0.60;2;0.30; (4)快;變速直 線.【點評】本題考查了實驗器材、求平均速度、判斷小車的運動性質等問題,了解實驗原理、 由圖示停表求出小車的運動時間是求小車平均速度的關鍵.四、綜合應用題(26小題7分,27小題8分,28小題9分.共24分26.如圖甲是某同學在不同時刻對公路上的公共汽車和轎車所拍攝的兩幅照片,由此照片你能否判斷公共汽車和轎車的運動狀態(tài)?若將照片拍攝如圖乙,你得到的結論又怎樣?說明理由.判斷物體的運動和靜止,首先確定一個參照物,選定參照物的物體可以是運動的,也可以是靜止的,如果選定為參照物, 就假定為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