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15最苦與最樂預習導學案新人教版_第1頁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15最苦與最樂預習導學案新人教版_第2頁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15最苦與最樂預習導學案新人教版_第3頁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15最苦與最樂預習導學案新人教版_第4頁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15最苦與最樂預習導學案新人教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5.最苦與最樂一、學習目標1 .在掌握議論文知識的基礎上理解文章內(nèi)容,明確作者的觀點。2 .學習作者簡潔流暢的語言風格。3 .領會作者對人生價值的思考 ,學習課文在論述過程中展現(xiàn)中心論點的寫法。4 .體悟作者偉大的智慧及苦樂觀 ,樹立對社會、對他人、對自己的責任感 。二、重點、難點1 .學習課文在論述過程中展現(xiàn)中心論點的寫法。2 .體會本文簡潔、流暢的語言風格。三、預習案1 .查閱資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關知識。2 .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恩惠() 如釋重負() 契名)攬() 悲天憫人()卸卻(監(jiān)督(凡屬(縱然(循環(huán)(3 .解釋下列詞語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奮斗到死為止。心安理得:自信事

2、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失意:不得志。悲天憫人:哀嘆時世的艱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來表示對社會的混亂腐敗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憤和不平。任重而道遠:負擔沉重而且路途遙遠。比喻責任重大。仁人志士:仁愛而有節(jié)操的人。如釋重負: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負擔。形容心情緊張后的輕松愉快。4 .理清文章結(jié)構(gòu)。理清課文結(jié)構(gòu),從而明確文章可以分為三個部分:(1、2自然段)論述。二、(3自然段)論述。三、(4、5自然段)論述。探究案一、自主探究1 .作者認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答:2 .作者認為人生最大的快樂是什么?答:3 .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責任未了的?答:4 .到底什么叫責任?它的范圍有多大?作者是怎樣層

3、層深入闡述的?答:5 .作者是怎樣論述苦樂與責任之間的關系的?結(jié)論是什么?答:二、合作探究1 .作者使用設問,“人生什么事最苦呢”,提到了哪些事?它們是最苦嗎?答:2 .接著作者順勢提出自己的見解,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請用原文回答。答:3 .為什么“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最苦呢?答:4 . 一篇好的議論文,為了增加可信度和說服力,必須適時適度地舉例,請找出有關事 例。答:5 .學生討論在文中找出有關種種責任的句子。答:6 .找出“不盡責任最苦”的原因。答:小結(jié):明確第1、2自然段是什么關系?答:7 .什么事最快樂呢?答:8 .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語、俗語,由學生找出,并講講它們的含義。答:9 .找

4、出論說的句子,總結(jié)這一段的內(nèi)容。答:10 .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并想一想這些話要說明什么?答:11 .為什么說仁人志士的憂國憂民、諸圣諸佛的悲天憫人是樂而不是苦呢?答:12 .最后一段說明了什么內(nèi)容呢 ?為什么這樣說?找出文中句子加以說明。答:13 .文章的題目叫做最苦與最樂,學生討論后回答,最后一段哪些句子分別呼應了 “最 苦”和“最樂” ?答:小結(jié):學生討論填寫,從而明確苦樂與責任的關系本文的論題:本文的中心論點:五、拓展延伸無私奉獻,受到人們的稱贊;市場意識,在現(xiàn)在也被人們提倡。假如哈尼小姑娘在驛站開起了旅店,勤勞致富,你怎么看?六、訓練案一、基礎訓練1 .請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jù)

5、拼音寫漢字。如釋重負() 恩hu 1()契名tl()z eng M()xi e卻) 攬()監(jiān)d a) 凡屑()2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A.為人處世,但求心安理得,別人要怎樣議論,我并不在意。B.為了培養(yǎng)孩子悲天憫人 的情感,他經(jīng)常帶兒子去孤兒院,去慰問那里的孩子。 C.一批批仁人志士前,赴后繼,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孫中山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D.時光如松,22年過去了,世界格局發(fā)生了重大變化,但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jīng)濟新秩序依然任重而道遠。3 .下列語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通過學習梁啟超先生的最苦與最樂,使我明白了責任的重要性。8 .能否盡到自己的責任,是一個人在生活上

6、擁有幸福的前提。C.一翻過來,處處盡責任,便處處快樂;時時盡責任,便時時快樂??鞓分畽嗖僦诩?。D.梁啟超先生的苦樂觀讓我樹立了責任。4.寫出下列句子中主要使用的修辭方法。(1)答應人辦一件事沒有辦,欠了人的錢沒有還,受了人的恩惠沒有報答,得罪了人沒有賠禮,這就連這個人的面也幾乎不敢見他。()(2)翻過來看,什么事最快樂呢?自然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3)到了長成,那責任自然壓在你頭上,如何能躲?()(4)孔子所以說“無入而不自得”,正是這種作用。()5.下列句子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曾子還說哩:“任重而道遠,死而后已,不亦遠乎?”然則為什么孟子又說“君子有終身之憂”呢 ?所以他

7、到底還是樂不是苦呀 !因為越是圣賢豪杰,他負的責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種種責任來攬在身上,肩頭的擔子,從沒有放下的時節(jié)。那仁人志士的憂民憂國,那諸圣諸佛的悲天憫人,雖說他是一輩子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盡責任 ,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樂A.B.C.D.二、提升訓練快樂是一種能力西方一位哲學家說過,人有避苦趨樂的本性?,F(xiàn)實生,活中,人人都追求快樂,但結(jié)果大 相徑庭。為什么?因為快樂是一種能力。能力是成功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的個性心理特征。實現(xiàn)快樂的能力既不可能與生俱來也不可能自天而降,只能在社會生活中靠學習、靠思考、靠實踐而逐步形成并不斷發(fā)展提高。 這種能力不論是形成過程還是外在表現(xiàn),都

8、是多方面的,擇其要者,主要體現(xiàn)在對人要有寬容 心、對事要有辯證腦,、對信仰要有鋼鐵志上。人非圣賢,有錯難免。這種錯,或是討論中講了錯話,或是創(chuàng)新實踐中做了錯事??鬃?說得好:“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币馑际菑纳磉叺氖伦銎穑瑦圩约旱挠H人,進而與他人 和睦相處,就可快樂起來、振作起來。事情就是這樣:以己為喻,方能設身處地,推己及人,容人所不及,諒人所不能,恕人所不知,禮人所不欲,讓人間的快樂、和諧元素驟然變長,不快樂、 不和諧的因子漸而化小。地厚者自平,寬容者自樂。人的容量和他成就的事業(yè)是成正比的。在容人中,寬容者得到的不僅是樂,還有事業(yè)的成功和發(fā)展。世界上的事總是有一利就有一弊 :沙中有金、

9、玉中有石,這是事物的辯證法,也是生活 的辯證法。這就需要學會辯證思維,對事,用“兩點論”,世界萬物的有與無、聚與散、難與易、長與短、高與下、前與后都是相對而言并相互轉(zhuǎn)化的,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沒必要碰到點不順心、不如意的事情就唉聲嘆氣、 一蹶不振。要相信,事情總會向好的方面發(fā)展,風雨 過后會有晴天,從而樂觀對今天,快樂奔明天。人不能沒有信仰。缺失信仰,精神就會空虛,靈魂就無所依存。有信仰就要居敬以持其 志。立志才能定其本,志高才可意致遠。有了定本致遠之志,才能遇又t不退,遇險不懼,面對烏 云飄來,靜觀云卷云舒;面對春暖乍寒,照看花落花開。堅信黃河之水無論轉(zhuǎn)多少彎、遇多硬 的巖,照樣奔騰到海不復

10、還。這種信仰 ,與志相聯(lián),具有鋼鐵般的強度,既堅硬無比,有難不知 又I,又韌性無比,有苦亦覺甜,在呼嘯前進的過程中,樂觀主義伴始終??鞓肥悄芰?,能力興細微。只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好學不倦,慎思不斷,明辨不止, 篤行不變,快樂就如萬山中來的溪水那樣 ,與日俱增,且一路歡歌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1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2 .下面是對本文的理解和分析 ,正確的一項是()A.本文結(jié)構(gòu)嚴謹,從提出中心論點,到圍繞幾個分論點,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進行 論證,再到小結(jié)全文,一氣呵成。B.下面這個事例可作為事實論據(jù)用于第段中:諾貝爾冒著生命危險,以無可比擬的快樂和無所畏懼的精神成功發(fā)明了炸藥,他因此被

11、譽為“炸藥工業(yè)之父”。C.本文全篇語言通俗明白,再加上多種手法的綜合運用 ,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D.第段中的“快樂就如萬山中來的溪水那樣 ,與日俱增,且一路歡歌走向更加美好的明 天”,生動形象、委婉含蓄地點明了文章中心。3 .本文第段運用了多種論證方法 ,請指出一種,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分析它的作用。答:4 .結(jié)合本文,說說你對第段中“沙中有金、玉中有石”的理解,并舉一例談談你的感悟。參考答案預習案2 .恩塞(hu 1 )如賽重負(sh 1 )多名(q i ) 攬(l a n) 悲天財人(mi n) 卸卻(xi e ) 監(jiān)督(d u ) 凡屬(f a n) 縱然(z o ng)循環(huán)(x u n)3

12、.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奮斗到死為止。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失意:不得志。悲天憫人:哀嘆時世的艱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來表示對社會的混亂腐敗和人民的疾 苦感到悲憤和不平。任重而道遠:負擔沉重而且路途遙遠。比喻責任重大。仁人志士:仁愛而有節(jié)操的人。如釋重負: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負擔。形容心情緊張后的輕松愉快。4 .一、(1、2自然段)論述“負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二、(3自然段)論述“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o三、(4、5自然段)論述“人生當勇于負責任,而不能逃避責任”。探究案一、自主探究1 .最大的痛苦是應盡的責任未盡。2 .最大的快樂是完成了責任。3.作者通過與貧窮

13、、失意、意志、死亡進行對比,說明這些痛苦都有辦法排除,而獨 有責任未了的苦是像千斤重擔壓 在肩頭,無處可逃,從而說明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責任未 了。4 .顯而易見,欠錢沒還,受恩沒報,得罪人沒賠禮,這都是我沒責任的表現(xiàn)。由此推之,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乃至于對自己,都是有責任的。接下去,作者用了三個“凡屬” 概括了所有的責任。5 .作者認為:人因有責任而苦,盡大責則大快樂,盡小責得小快樂。你想解脫痛苦,就 要盡責,想謝卻責任將永遠痛苦,快樂之權操在你手,苦中有樂,苦樂循環(huán),人間趣味。結(jié) 論:要在盡責中尋找快樂。)二、合作探究1 .貧出在工意,.仁介:老 . t”匕作者i/、為K們(以從心態(tài)巳觀

14、念;二上;棒 解。2 .明確: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苦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3 .(正)凡人生在世間一天,便有應該做的事。(反)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子壓在肩頭。從而推論出最苦的原因:受良心疝備,無處逃.躲。4 .舉例:個人對他人的責任(承諾未完、欠人錢、受人恩惠、得罪人等)延伸:對家庭、社會、國家,乃至于對自己。5 .對人的責任:凡屬我受過他好處的人,我對于他便有了責任。對事的責任:凡屬我應 該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夠做得到的, 我對于這件事便有了責任。對自己的責任:凡屬我自己 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現(xiàn)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了一種契約,便是自己對于自己加一層責任。6 .關鍵詞句一一

15、“良心”的監(jiān)督、時時刻刻,至死不已、這種“苦”,無法排解,也不能逃躲。1、2自然段的關系是主論與輔論的關系。第1段提出觀點,第2段進一步指出,有關的種種情況和狀態(tài)。7 .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8 .有關句子有:古語一一如釋重負; 俗語一一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孔子一一無入而不自得。9 .有關句子:天下事從苦中得來的樂才算真樂。人生須知道有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處。小結(jié):快樂之權,操之在己10 .名言:孟子君子有終身之憂孔子任重而道遠 死而后已,不亦遠乎學生小組討論后總結(jié):要說明“人生當勇于負責”。11 .從文中找出“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日日盡責任,便日日得苦中真樂。

16、”小結(jié):苦中真樂,是樂,不是苦。12 .說明了 “人生不應當逃避責任”。文中句子: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并不是卸了就沒有。責任不能逃躲,只有大小的分別。想躲責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 遠不能解除。13 .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并不是卸了就沒有。最樂責任不能逃躲,只有大小的分別。一一最苦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一一最樂想躲責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遠不能解除。一一最苦小結(jié):學生討論填寫,從而明確苦樂與責任的關系本文的論題:最苦與最樂本文的中心論點:未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訓練案一、基礎訓練14 sh i惠 q i縱卸l fin 督 f2.B( “悲天憫人”的意思是哀嘆時世的艱危,同情人民的困苦。用在孩子身上顯然不合適。)3.C(A項缺少主語,去掉“使” ;B項前后表達不一致,去掉“能否” ;D項缺少賓語,在句 尾加上“意識”。)4.(1),排比(2)設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