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_第1頁
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_第2頁
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_第3頁
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_第4頁
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課題: 1、文言文兩則課時:共兩課時,第一課時備課人:施教時間:教學目標:1讀準每個字的讀音。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根據(jù)課后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內(nèi)容。3理解重點詞句,領(lǐng)悟文中所講的道理。能從課文中體會到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學習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激發(fā)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教學重難點:1、 讀出文言文的韻律美。2、 疏通文意,體會兩則故事中所蘊含的哲理。1課文簡說。這兩篇文言文的內(nèi)容都是中國古代故事,內(nèi)容和道理比較適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文中所蘊涵的古人的思想能給學生以積極的引導。學弈選自孟子

2、83;告子。文章先寫弈秋是全國最善于下圍棋的人,接著寫弈秋教兩個學習態(tài)度不同的人下棋,學習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寫這兩個人學習結(jié)果不同,并不是因為智力上有多大差別。通過這件事,說明了學習應(yīng)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湯問。講述了孔子路遇兩個小孩在爭論,一個認為太陽在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為太陽在中午離人近,為此,雙方各持一端,爭執(zhí)不下,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無法裁決,被兩個小孩笑話。故事體現(xiàn)了兩小兒善于觀察、說話有理有據(jù)和孔子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教學過程:一、讀通全文,感悟讀法。1師: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誦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誦讀。先聽老師范讀課文,再跟老師讀課文。(范

3、讀時做到抑揚頓挫、有聲有色、流暢自如,感染學生,激發(fā)誦讀興趣。領(lǐng)讀時有意識地讓學生感悟語速和斷句方法。)2學生自由練讀,把不認識的字注上音,并在練習本上寫兩遍。3在學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確讀法后,練習熟讀。二、結(jié)合注釋,疏通文意1“弈”是什么意思?“學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2學生自讀課文,結(jié)合文后的注釋理解每一話,然后說說這篇文章主要講什么內(nèi)容?3同桌互講,相互糾正補充,不懂的記下來。4小組合作,疏通文意。5指名說全文大意。三、導悟相濟,突破難點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課文1把你和同學都讀不懂的句子提出來。(結(jié)合學生提問重點理解“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思援弓繳而射之”、“為是其智弗若與”、“雖與之俱

4、學,弗若之矣”這幾句話。) (1)討論“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從中能得出一個什么道理?大家談?wù)勛约菏欠裼羞@種經(jīng)歷和體會。 (2)指名說說“思援弓繳而射之”的意思。你從哪個詞知道射的是“天鵝”呢?(“之”字。) (3)指名說說“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意思。這句話中的“之”是指哪個人。師:同學們,你們覺得奇怪嗎?兩個人一起學習,可是學習效果卻不相同。用書上的話說說原因。 指名讀“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師范讀,讓學生體會怎樣讀聽得更清楚,學生指出老師停頓的地方然后試著讀讀。 (4)“為是其智弗若與?”這句意思是什么?導致此的原因

5、是什么? (5)從這個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四、流利朗讀,積累語言 課件出示全文及朗讀錄音,生邊看邊跟讀體會語感,然后練習把全文朗讀好,最后師生合作背誦全文。五、遷移訓練、練讀古文 拓展讀“揠苗助長”、“守株待兔”、“掩耳盜鈴”、“鷸蚌相爭”等淺顯易懂、故事性強又為學生熟知的文言成語故事,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備注課題: 1、文言文兩則課時:第二課時備課人:施教時間:教學過程:一、激趣引入,揭示課題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孔子嗎?你能講講他的故事嗎?(學生講述,老師結(jié)合學生的講述補充孔子的生平,介紹他是一個極有名的學問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這么有學問,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國時,卻被

6、兩個小孩的一個簡單的問題給難住了,你們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難題了嗎?今天我們就學習兩小兒辯日。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說說題目是什么意思?(重點理解“辯”字)二、初讀課文,梳理學法1自由讀課文,憑自己的理解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考查學生對古文的感悟能力)2想想我們是怎樣學習對弈的?一是要理解重點字詞;二要讀出詩文韻味;三要感悟人文內(nèi)涵(意境、感情、哲理)。三、讀熟課文,自學理解1自由讀課文,找出不認識的字,通過查字典解決。2同桌互相讀文,糾正字音。3反復(fù)讀文,把課文讀熟。4學生對照注釋,自己理解課文,記下不懂的問題。5按學習學弈的方法自學課文,小組內(nèi)交流學習成果。四、激勵測試,交流感悟出示測

7、試題,各小組搶答積分,評出優(yōu)勝學習小組。1回答下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游:其:為:也:如:此:乎:始出:小兒:2兩小兒在辯論什么?(太陽大???太陽冷熱?太陽遠近?)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機引導讀好兩小兒的話,理解句子的意思。3朗誦課文,看哪組能讀出古文韻味。五、深化感悟,明確寓意。1各組提出分歧較大的問題以及不懂的問題,同學交流討論。( (重點引導學生理解這兩個小孩爭的是什么問題,他們各自的理由是什么?引導學生理解兩個小孩是根據(jù)不同的感覺說明地面距離太陽的遠近。)2你同意他們的意見嗎?用科學知識解答兩小兒提出的問題。(根據(jù)學生回答引導學生課下收集資料,將課內(nèi)學習延伸到課外。)3這個故事中,你最喜歡誰

8、,為什么?你想對他說什么?(引導學生肯定兩小兒敢于嘲笑孔子,挑戰(zhàn)權(quán)威;或贊揚孔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4練習有感情背誦課文。5以表演的形式復(fù)述課文內(nèi)容,看哪組理解得好(稍做表演準備)6向?qū)W生推薦閱讀女媧補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培養(yǎng)學生閱讀古文的興趣。板書設(shè)計:1、 文言文兩則學弈 專心致志 勝(強)也 三心二意 ?。ㄈ酰┮?兩小兒辯日 故 大則近,小則遠 不能決 (晨) (午) 涼則遠,熱則近備注課后反思:課題:2、匆匆課時:共兩課時,第一課時備課人:施教時間: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飯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2通過抓住重點句子,聯(lián)系自己生活實際理解課

9、文內(nèi)容。感悟時光匆匆,要珍惜時間,不能碌碌無為。3熟練地、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并把喜歡的句子抄下來。4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lǐng)悟作者細致描寫、多用比喻的方法。教學重難點:1、品析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2、感嘆時間的寶貴,懂得珍惜時間。課前預(yù)習:1、預(yù)習課文,抓住課文的主要信息,概括內(nèi)容。2搜集朱自清簡介及朱自清作品。3搜集惜時、傷時的古代詩詞、文章、名言、警句。課文簡說:本文是現(xiàn)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寫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扣“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本文圍繞“匆匆”展開敘述,先寫日子一去不復(fù)返的特點;再寫自己八千

10、多個日子來去匆匆和稍縱即逝,作者思緒萬千,由景及人,嘆息不已。最后,作者發(fā)出內(nèi)心的感嘆。文章的特點:一是結(jié)構(gòu)精巧,層次清楚,轉(zhuǎn)承自然,首尾呼應(yīng);二是文字清秀雋永,純樸簡練;三是情景交融,無論是寫燕子、楊柳、桃花,還是寫太陽,都與“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fù)返呢”的感嘆融為一體,處處流露出作者對時光流逝感到無奈和惋惜。教學過程:一、名言欣賞,激趣引入指名背誦課前搜集的惜時的詩詞、文章、名言、警句。師:是?。r間轉(zhuǎn)眼就流逝了,盡管人們知曉了時間的可貴,可是卻無法挽回已逝去的時日了。80年前的一位年輕人也和我們有同樣的感覺,這個人就是朱自清。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他的一篇文章匆匆。(板書課題)二、讀通課文

11、,整體感知1課件:播放匆匆朗讀作品,學生欣賞完后回答,這篇文章告訴我們什么?2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要讀正確讀通順3指名讀文,糾正字音和斷句不準的地方。4自學生字新詞,檢查學生對下列詞語的理解:確乎、涔涔、頭腦脹痛、潸潸、凝然、徘徊。5練習讀通課文,難讀的地方要反復(fù)讀幾遍。6練習把課文讀熟,指名讀給大家聽。7你對課題怎么理解的?課文先寫什么,接著寫了什么?(第一自然段提出問題,二、三、四自然段寫日子悄然而去,匆匆而逝,我心中充滿惆悵和傷感。)三、自主感悟,初步理解。1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如輪讀、范讀、小組讀、默讀等)讀課文。畫出最能體現(xiàn)時光特點的詞語。2畫出感悟深的句子,在能讀懂的句

12、子旁邊寫寫批注。讀不懂的地方,做上讀書記號。3小組之間交流一下讀書體會,討論討論不懂的問題。4組長記錄小組內(nèi)解決不了的問題。四、課堂小結(jié)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對比你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有何感想?備注課題: 2、匆匆課時:第二課時備課人:施教時間:教學過程:一、問題引入,整體理解1一種無奈,一聲嘆息,時光老人總是來去匆匆,朱自清已在課文中寫到: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fù)返呢?(板書:一去不復(fù)返)思考: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fù)返?用書本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話說一說。2各組提出不懂的問題,教師選重點記錄在黑板上。二、感悟道理,感受情感結(jié)合學生提出的不懂的問題,師生重點品味以下句子:“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

13、候” 1說感受,從這些句子中讀出了什么?2指導朗讀。能不能用你們自己的方式把這些句子蘊含的情感讀出來。(重點引導學生讀好幾個問句)3師:作者用排比的方法突出了日子一去不復(fù)返的特點,用一連串的追問表達時光逝去而無法留它的無奈和對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戀。請你反復(fù)讀兩遍,細細品味作者的情感。、4有感情齊讀本段?!霸谀锼阒?,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1讀句子,思考:為什么會“頭涔涔,淚潸潸”?我算著“八千多個日子”從我的手中溜走會想些什么?這個詞隱含著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溜”字你體會到什么? 3作者把什么比作“針尖上一滴水”? 4指導朗讀:過去的日子無聲無息地走了,作者有著無限感慨之情。讓我們

14、讀出這種感慨和留戀。把重點的詞讀慢一點,重一點?!坝谑窍词值臅r候這又算溜走了一日?!?讀句子,說說作者是怎樣具體描述日子去來匆匆的?2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說說“日子”是怎樣在自己毫不注意時消逝的?3有感情地讀這段話,體會作者對時光的留戀和光陰消逝時的傷感。4你能仿照這樣的寫法,再寫上幾句嗎? (在 時候,時光又 溜走了。)“過去的日子如輕煙,像游絲樣的痕跡呢?” 1指名讀句子,體會作者感情,談?wù)勛约旱母惺堋?寫話練習:在逝去如飛的日子里,我能做_, 我能做_, 我還能做_。過去的日子如_, 被_;如_, 被_。3這一段表達了作者一種什么樣的情感?師:作者再次用輕煙,薄霧的比喻,讓我們感受到作者一種淡

15、淡的郁悶和傷感。反復(fù)吟讀第三四自然段。師:通過剛才的學習體會,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在時光面前的困惑、難過,無奈與最后在時光不復(fù)返中的覺醒。除了剛才我們體會的句子以外,這篇文章還有許多的妙處呢?我們再來朗讀全文,再仔細品味一下作者對匆匆而逝的時光而發(fā)出的感嘆!三、讀書體會,感悟?qū)懛?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作者筆下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fù)返了。也體會到作者感覺時間流逝而自己沒有作為的傷心,還有作者想珍惜時間的情感。那作者為什么表達得如此細膩呢?(體會作者排比、比喻、擬人等寫法的精妙)2有感情朗讀交流,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四、拓寬學習,加深感受1推薦閱讀:朱自清的散文以語言洗練、文筆秀麗著稱。散

16、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綠等文章,朱自清散文選中還有蹤跡,歐游雜記你我倫敦雜記等文章都很值得我們?nèi)プx。2同學們,時光匆匆而逝,過去的已經(jīng)過去了,未來的時日,我們該如何珍惜呢?讓我們來感悟一下吧: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yīng)該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jīng)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人應(yīng)當趕緊地,充分地生活,因為意外的疾病或悲慘的事故隨時都可以突然結(jié)束他的生命。 (選自保爾·柯察金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五、課外作業(yè),內(nèi)化感受寫一篇讀后感,課下與同學交流

17、。板書設(shè)計:2、 匆匆朱自清 日子 一去不復(fù)返 無影無蹤 (留戀 無奈) 八千多日子 像針尖上的一滴水 短暫 跨過 飛過 溜走 閃過 (珍惜時間)備注課后反思:課題:3、桃花心木課時:共兩課時,第一課時備課人:施教時間: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下面詞語“插秧、枯萎、鍛煉、勃勃生機、莫名其妙。”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對自己有啟發(fā)的語句。3通過對含義深刻語句的理解,體會種樹人的用心,理解作者從中領(lǐng)悟的道理,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看法,從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諦。教學重難點:理解種樹人的話和“我”從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并能聯(lián)系實際,融會貫通。課前預(yù)習:1預(yù)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18、2查找桃花心木的資料,通過資料了解林清玄,搜集并閱讀他寫的其他文章。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導入新課1、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三課,哪位同學知道課文的題目是什么?(桃花心木)(板書課題。)我們來齊讀課題。2、你們知道桃花心木樹是怎樣的樹嗎?同學們舉手了,看來都預(yù)習了。請把手放下。現(xiàn)在,我們打開書,翻到第七頁,看到課文??焖贋g覽課文,從課文中找出描寫桃花心木的句子。3、生回答。4、(課件展示):桃花心木是一種特別的樹,樹形優(yōu)美,高大而筆直,從前老家林場種了許多,已長成幾丈高的一片樹林。桃花心木僅及膝蓋的樹苗現(xiàn)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經(jīng)長得與屋頂一般高,是那么優(yōu)雅自在,顯示出勃勃生機。5、看,這就是桃

19、花心木。(課件展示:桃花心木的有關(guān)圖片)6、同學們,你們對桃花心木還了解些什么?學生交流搜集的關(guān)于桃花心木的資料,加強對桃花心木的了解。(桃花心木常綠喬木。樹皮淡紅色。鱗片狀剝落。羽狀復(fù)葉,小葉46對,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兩側(cè)不等。春夏開花,圓錐花序,花白色。蒴果大,卵形,木質(zhì),五瓣裂。原產(chǎn)南美洲,中國南部有栽培。木材色澤美麗,能抗蟲蝕,適于制作車船、家具等,為世界名貴木材之一。)7、總結(jié):幼年時還只是僅及膝蓋,讓作者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的桃花心木樹苗,長大后會是高達幾丈,與屋頂同高的參天大樹。而作者要寫它的什么呢?我們來學習課文。二、讀熟課文,整體感知,自主理解課文中的難理解的詞語1用自己喜歡的

20、方式讀通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字音,把課文讀通順,并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2、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個別不理解的新詞用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3、交流:通過查字典和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你讀懂了哪些詞?重點交流“莫名其妙”、“無緣無故”、“從從容容”、“百年的基業(yè)”、“汲水”、“語重心長”、“勃勃生機”這幾個詞。4、生字學習檢測,給下列字組詞:秧( ) 萎( ) 番( ) 鍛( ) 雅( ) 勃( )殃( ) 委( ) 翻( ) 段( ) 堆( ) 脖(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luò)1、課文一共有多少個自然段?2、課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哪幾個自然段為一部分,寫了什么內(nèi)容?3

21、、明確:課文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1-10)“我”將土地租給人種桃花心木,但種樹人的行為讓“我”很疑惑。第二部分(11-14)“我”向種樹人提出疑問,種樹人的回答以及“我”從中悟出的做人的道理。第三部分(15-16)桃花心木的成才證實了種樹人觀點的正確。四、小結(ji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生字,理解了一些難理解的詞語,整體了解了課文。下一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深入學習課文。備注課題: 3、桃花心木課時:第二課時備課人:施教時間:教學過程:一、品讀課文,領(lǐng)悟道理 1在林清玄的記憶中,桃花心木是一種特別的樹,它樹形優(yōu)美,高大而筆直,可當看到它的樹苗卻僅及膝蓋時,林清玄和我們一樣也“有點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22、”。默讀課文第4到第10自然段,思考:種樹人是怎樣種樹的呢?他這樣做能使僅及膝蓋的小樹苗長成參天大樹嗎? 2學生匯報交流,種樹人的做法:澆樹間隔的時間沒有規(guī)律,澆水的多少沒有規(guī)律“樹苗種下以后,他常來澆水。奇怪的是,他來得并沒有規(guī)律,有時三天,有時五天,有時十幾天才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的少?!?澆樹的時間沒有規(guī)律“種苗人偶爾會來家里喝茶,他有時早上來,有時下午來,時間也不一定?!?來的時候總會帶補種的樹苗,他好像事先就知道有樹苗枯萎了“桃花心木苗有時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來的時候總會帶幾株樹苗來補種?!?3指導學生用疑惑的語氣朗讀種樹人奇怪的舉動。4面對種樹人奇怪的

23、舉動,作者產(chǎn)生了哪些問題?(學生以讀代答)現(xiàn)在請你來做一回種樹人,仔細讀課文1213自然段,然后回答一下這些問題。(也可以問:種樹人到底為什么這樣做呢?)學生答問的要點是:樹木生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像種青菜和種稻子,人們可以一直給它按時定量澆水,直到它們收獲;在樹木漫長的成長過程中,人們不可能一直按時定量給它澆水,因此,樹木只有自己學會在土地了尋找水源,適應(yīng)不確定的環(huán)境,才有可能長大成才。種樹人沒有任何規(guī)律的給桃花心木的樹苗澆水,是在模仿老天下雨,給樹木創(chuàng)設(shè)“不確定”的生存環(huán)境。樹木只有適應(yīng)了這種“不確定”的生存環(huán)境,學會了在不確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才會長成百年的大樹。如果有規(guī)律的給樹苗

24、澆水,樹苗就會養(yǎng)成依賴的心,根就會浮在地表上,無法深入地下,一旦停止?jié)菜?,枯萎的就會很多。幸存下來的,也無大抵御狂風暴雨的侵襲。5指導朗讀種樹人說的兩段話,讀出“語重心長”, 在讀中感受領(lǐng)悟種樹人話語中蘊含的哲理。6“我”聽了種樹人的一番話,為什么非常感動?引導學生理解體會課文第14自然段的重點句子:“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jīng)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就會學會把很少的養(yǎng)分轉(zhuǎn)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理解要點如下:樹木的“不確定”,是指老天下雨是算不準的;人的“不確定”,是指生活變化無常,可能遇到困難或遭遇不幸。聯(lián)系課文和生活上的例子說一說。在不確定

25、中生活的人,能夠經(jīng)受生活的考驗,鍛煉自主的精神,努力成長。逆向思考:在確定中生活的人,則會養(yǎng)成依賴的心。7思考:“種樹的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桃花心木為什么不會枯萎了?(桃花心木學會了自己尋找水源、適應(yīng)環(huán)境,自主的生長,這證實了種樹人說得話是正確的)8教師小結(jié):種樹人不定時,不定量地澆水,目的就在于模仿自然規(guī)律,他善于創(chuàng)造自然的成長環(huán)境。讓樹苗在不確定中汲水成長,這樣樹苗自己就能夠?qū)W會適應(yīng)自然,并戰(zhàn)勝自然,最終尋找到適合自己存活的辦法。人和樹是一樣的,生活在艱苦環(huán)境中的人更經(jīng)得起生活的考驗,從而學會生存和發(fā)展的本領(lǐng)。我希望同學們都能像課文中的桃花心木一樣,能夠經(jīng)得起生活的磨練,最

26、后長成參天大樹,長成棟梁之材。二、拓展延伸,想象說話 1種樹人與“我”的對話被一棵棵桃花心木苗聽得清清楚楚。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它們會想些什么呢?會對種樹人說些什么?請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我是一棵( ),我會想:( )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想象 如果我是一棵(茁壯成長的桃花心木苗),我會想 如果我是一棵(即將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會想 如果我是一棵(已經(jīng)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會想 三、再讀課文,體會寫法 作者林清玄是怎樣寫出這樣文辭雋永、耐人尋味的好文章的呢?1善于觀察、善于思考:本文是圍繞“三到”來寫的。一是“看到”引發(fā)思考(產(chǎn)生疑問);二是“聽到”找到答案(種樹人言);三是“想到”

27、明白道理(由樹及人)2借物喻人:作者由種樹想到育人,借種桃花心木來說明一個做人的道理。板書設(shè)計: 3、桃花心木 樹苗 人澆水-無規(guī)律 不確定中生活 會找水源 生活考驗 拼命扎根 種樹-育人 鍛煉自主 長成大樹 努力成長備注課后反思:課題:4、頂碗少年 課時:一課時備課人:施教時間:教學目標:1借助詞典,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座無虛席、驚羨、歉疚、驚心動魄、陶醉”等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3體會文章蘊含的哲理,懂得不論遇到多少艱難曲折也不要退縮,只要堅持下去就能獲得成功的道理。4學習正面描寫與側(cè)面烘托相結(jié)合的寫作方法。教學重難點: 1、把握主要內(nèi)容,弄清頂碗少年是怎樣面對失敗,堅持一次

28、次表演,最后獲得成功的。 2、領(lǐng)悟作者看表演時受到的啟示。課前預(yù)習:1 預(yù)習課文,自學生字詞,慨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2 給學生推薦趙麗宏的作品三峽船夫曲雨中學步雨中的鴿子等。3 搜集并閱讀其他面對失敗,勇敢堅強戰(zhàn)而勝之的故事。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談話:學習第三課桃花心木,我們知道林清玄是個善于觀察生活的人,他看種樹的人給桃花心木澆水,悟出了人的成長的道理。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會偶然遇到一些人和一些事,從這些偶遇的人和事中,有心人也能得到啟示,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今天,就讓我們?nèi)タ匆粓鲭s技表演,去認識一位頂碗少年。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3介紹作者:趙麗宏,1951出生,著名的詩

29、人、散文家,上海人。發(fā)現(xiàn)和表現(xiàn)社會生活和自然的美,是趙麗宏散文創(chuàng)作的主旋律,他的作品感情真摯細膩,文風清麗典雅,被譽為“捕捉生活色彩和芬芳的詩”。代表作有三峽船夫曲、雨中、學步、雨中的鴿子等。4指生自讀閱讀提示,明確學習要求。二、初讀課文,理解大意 1學生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自己喜歡的句子畫下來,多讀幾遍。2指生逐段朗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一場雜技表演中,一位少年表演頂碗時,頭頂上的碗兩次失誤掉了下來,少年不氣餒,第三次頂碗終于獲得了成功。)3指生朗讀自己標畫下來的喜歡的句子,談感受。三、品讀課文,明白道理 1猜問激趣:老師在備課時,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可是始終

30、沒有找到滿意的答案,你們想知道老師思考的是一個什么問題嗎?請同學們猜一猜。(學生猜問,教師及時引導)2教師根據(jù)學生猜問題的情況,提出自己一直思考的問題:頂碗少年的表演精彩嗎?他表演成功了嗎? 3教師引導學生分成兩方:一方認為頂碗少年的表演很精彩,很成功;一方則認為則頂碗少年的表演不夠精彩,不很成功。4分組學習:同組內(nèi)觀點不一致的同學先進行辯論,同組內(nèi)觀點一致的同學互相交流,歸納總結(jié)自己的觀點。教師及時參與學生討論,給予指導。5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展開辯論,教師及時推波助瀾,激化矛盾,引領(lǐng)學生對自己的觀點進行深入思考。(1)具體觀點歸納如下:認為頂碗少年的表演很精彩,很成功的:精彩之一第一次頂碗時

31、:“在輕松優(yōu)雅的樂曲聲里,只見他頭上頂著高高的一疊金邊紅花白瓷碗,柔軟而又自然地舒展著肢體,做出各種各樣令人驚羨的動作,忽而臥倒,忽而躍起碗,在他的頭頂搖搖晃晃,卻總是不掉下來?!薄八T在另一位演員身上,兩個人一會兒站起,一會兒躺下,一會兒用各種姿態(tài)轉(zhuǎn)動著身軀?!本手诙雾斖霑r:“少年很沉著,不慌不忙地重復(fù)著剛才的動作,依然是那么輕松優(yōu)美到最后關(guān)頭了,又是兩個人疊在一起,又是一個接一個艱難的轉(zhuǎn)身”。精彩之三第三次頂碗時:”這真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搏!當那疊碗又劇烈地晃動起來時,少年輕輕抖了一下腦袋,終于把碗穩(wěn)住了?!背晒ΡM管頂碗少年前兩次的表演失敗了,可是他沒有被失敗嚇倒,第三次表演獲得了

32、成功。從“全場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可以感受到,觀眾也認為少年的表演是精彩的,成功的。認為頂碗少年的表演不夠精彩,不很成功的:少年前兩次的頂碗表演時,由于沒有把握好平衡,頭頂上的碗兩次掉下來摔碎了“在一個大幅度轉(zhuǎn)身的剎那間,那一大疊碗突然從頭上掉了下來!”;“那一疊碗?yún)s仿佛故意搗亂,突然跳起搖擺舞來。少年急忙擺動腦袋保持平衡,可是來不及了。碗,又掉了下來。” 從觀眾的反應(yīng)看出“觀眾中有人在大聲地喊:行了,不要再來了,演下一個節(jié)目吧!好多人附和著喊起來?!庇^眾對少年表演中出現(xiàn)的兩次失誤不滿意。真正精彩、成功的表演,應(yīng)該是一次就成功,而不應(yīng)該是第三次。從少年表演失誤后的表現(xiàn)看出來第一次:“頂碗的

33、少年歉疚地微笑著,不失風度地向觀眾鞠了一躬?!钡诙危骸芭_上,頂碗少年呆呆地站著,臉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薄吧倌赕?zhèn)靜下來,手捧著新碗,又深深地向觀眾們鞠了一躬。”(2)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充分自主讀書,獨立思考的基礎(chǔ)上,各抒己見、暢所欲言,不管是贊成哪方觀點,陳述時都要做到有理有據(jù),“理”,即自己的觀點,“據(jù)”,即從課文中尋找相關(guān)句子證實自己的觀點。(3)教師要在學生充分交流、辯論的基礎(chǔ)上,適時引導:從表演的過程來看,頂碗少年的表演出現(xiàn)了兩次失誤,沒有一次成功,的確并不精彩;從頂碗少年在表演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不怕失敗,面對兩次失敗,勇于拼搏的精神來看,他的表演是十分精彩、成功的。正是有這樣的

34、拼搏精神,他的第三次表演才取得了成功。如果,頂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就獲得了成功,觀眾欣賞到的就只是一次“精彩、成功”的雜技表演而已。正因為頂碗少年的表演是在出現(xiàn)了兩次失誤后的第三次成功的,觀眾才不僅看到了精彩、成功的雜技表演,而且從這位頂碗少年的身上感受到了那種不怕失敗、勇于拼搏的精神。這種精神遠比看到一場沒有失誤的雜技表演更有意義。每一位觀看過表演的觀眾,都可能“常常會想起這位頂碗少年,想起他那一夜的演出”,因為,他們從中“得到了啟示,悟出了一些人生的哲理面對困難和失敗,只有堅持下去,才有可能獲得成功?!彼摹⒏星槔首x,體會人物內(nèi)心活動 1在學生找到課文中描寫少年神情、動作的句子論證自己的觀點時,

35、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體會少年兩次失誤后的心理活動。2指導學生朗讀描寫少年神情、動作的句子,感受少年的心理活動。拓展延伸,想象說話(請學生任選一、兩個話題展開想象,進行說話練習)1“這真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搏!”學生找到這句后,教師要及時引導體會為什么一次雜技表演成為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搏”?少年在與誰搏斗?這場搏斗何以驚心動魄?2如果頂碗少年的第三次表演仍然沒有成功,你覺得他該怎么辦?是放棄了,不再表演,還是繼續(xù)表演第四次?如果你就是頂碗少年,你會怎么做?3表演結(jié)束后,如果你是一位記者,你會怎樣采訪這位頂碗少年?向他提些什么問題呢?4你的生活、學習中有沒有遇到過困難和失敗,你是怎么做的?學習了本文

36、,你得到什么啟示?板書設(shè)計: 4、頂碗少年 往事難忘 少年 觀眾 (驚心動魄的表演)第一次 沒有慌亂 驚呆了回憶經(jīng)過 第二次 不知所措 一片喧嘩 第三次 鎮(zhèn)靜 掌聲雷動(刻骨銘心的記憶)鎮(zhèn)定、自信-緊張、喪失勇氣-鎮(zhèn)靜、自信、充滿勇氣 失敗乃成功之母備注課后反思:課題:5、手指 課時:一課時 備課人: 施教時間:教學目標:1借助詞典、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2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學習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從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得到啟示的習慣。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五個手指的各自特點,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教學重難點:1、 了解五個手指各自的特點,作者運用了什么表

37、達方法表現(xiàn)這些特點的。2、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悟人生哲理。課文解說:這是豐子愷先生寫的一篇散文。文章開門見山指出每個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接著就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具體描寫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態(tài)和性格。最后闡明了一個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jié)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強弱、美丑之分了”。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1、談話導入:同學們,你們最敬佩的人是誰?有沒有人最敬佩的人是自己的爸爸或媽媽?在人生中,偉大的英雄人物總是受人熱捧,但少有人關(guān)注到我們?nèi)粘I钪谐R姷钠胀ǘ椒驳娜撕褪挛铩,F(xiàn)在我想請同學們伸出自己的雙手,看看自己的手指,

38、你覺得哪根手指最有用?哪根手指最美?今天,我們要學習著名藝術(shù)家豐子愷老先生的一篇散文手指。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3、默讀連接語,找出本篇課文的學習要求。(認真讀一讀課文,想想作者寫出了五個手指的什么特點,把自己覺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讀幾遍,再和同學交流這平平常常的手指帶給我們什么啟示。)二、初讀課文,理解大意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詞語;2、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三、細讀課文,重難點突破1、默讀課文,嘗試填寫下表:手指名形狀作用性格特點表達方法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2、學生默讀課文,結(jié)合上表,在課文中圈點畫記,找出與上表中各項相關(guān)的語句。也可以在草稿上試填上表

39、。3、請學生上臺填寫上述表格,填寫完,讓學生根據(jù)所填內(nèi)容向在臺下的同學解釋。4、老師適時補充更正。參考答案如下:大拇指:形狀:不美,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gòu)造簡單,一個關(guān)節(jié)作用:扶胡琴,抵水流、止流血,扳重物性格特點:肯吃苦,默默奉獻表達方法:擬人,排比食指:形狀:不窈窕,直直落落的強硬的曲線作用:推動筆桿,摸穢物、毒物、烈物,打電話,扳槍機,打算盤,擰螺絲,解紐扣性格特點:勤奮賣力,機敏,敢于探險,不怕犧牲表達方法:排比、擬人中指:形狀:地位最優(yōu),相貌最堂皇,身體最高,曲線優(yōu)美作用:取物時,最先碰到物,在大拇指和食指出力時,略微扶襯性格特點:養(yǎng)尊處優(yōu),高傲表達方法:擬人、比喻(存疑)無名指:

40、形狀:體態(tài)秀麗,樣子可愛作用:研脂粉,蘸藥末,戴戒指,演奏絲竹管弦,舞蹈性格特點:優(yōu)美表達方法:擬人、比喻、設(shè)問小指:形狀:體態(tài)秀麗,樣子可愛作用:掏耳朵,抹鼻涕,演奏絲竹管弦,舞蹈性格特點:優(yōu)美表達方法:擬人、比喻、設(shè)問4、適時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根據(jù)手指不同的特點,讀出不同的語氣和感受;四、品文悟理1、作者通過描寫五指各自不同的特點,想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道理?反復(fù)朗讀品味最后一段課文;2、你覺得作者喜歡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寫真的“無愛恨在其中”嗎?3、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為什么?五、小結(jié) 手指有長有短,但五指握緊,就是一個有力的拳頭,人有優(yōu)點也有缺點,團結(jié)起來,便是一個和諧而有力量的社會。希望

41、同學們學習了這課,在平時與同學一言不合時,放下自己捏緊的拳頭,還對方一個微笑;在日常生活和勞動中,多以集體為重,不要推卸自己的責任,為班集體的榮譽添磚加瓦。這樣,我們班才真正是個溫暖團結(jié)的大集體!備注課后反思:課題:語文園地一課時:共四課時,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備課人:施教時間:教學目標:1、圍繞“難忘的第一次”這一話題進行口語交際,交流時能抓住重點,內(nèi)容要真實,敘事要具體,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diào)要適當。2、根據(jù)習作提示,從三個內(nèi)容中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進行習作,能圍繞所選內(nèi)容的寫作要點分段表達,內(nèi)容要具體,感情要真實。3、熟讀并背誦名言,養(yǎng)成積累的習慣,讀懂成語故事。教學重難點: 1、

42、能聯(lián)系上下文或結(jié)合生活實際理解文章,并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感悟。2、感悟本組文章的表達特點,并從中受到啟發(fā),能在習作中運用。課前預(yù)習:和家人交流自己曾經(jīng)第一次做過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經(jīng)過敘述清楚,最好能談?wù)勛约旱南敕ɑ虻玫降膯⑹?。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同學們,在我們成長的經(jīng)歷中,是不是有很多難忘的“第一次”,不同的第一次常常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有歡笑,有淚水;有滿足,也有遺憾但無論怎樣,都是令我們難忘的第一次。你經(jīng)歷過的這些“第一次”哪些最令你難忘呢?就請你把它從記憶的深處挖掘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嗎?二、充分準備想:1回憶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第一次”,想想事情的經(jīng)過。 2

43、想想這件事發(fā)生時的真實感受,你從中得到了什么啟示。說:1練習把事情的經(jīng)過說得完整有條理。2練習把自己的感受、感悟說得簡單、精煉。3練習有感情地敘述“難忘的第一次”三、小組演練1在小組中練習敘述“難忘的第一次”,請小組同學就表達內(nèi)容、語言、語氣、表情等方面提出意見,敘述者要和提意見的同學有交流。2吸納同學們的意見,重新組織說話內(nèi)容和語言。四、班內(nèi)交流1每組抽簽確定一名講述者輪流到前面講述。2全班同學參與評價內(nèi)容、情感、表達,糾正語病,也可以向發(fā)言的同學提出問題。3講述者要及時、得體地應(yīng)對同學們的意見、建議和提問。五、總結(jié)點撥1小組討論:要把“難忘的第一次”說好,該注意些什么。2教師點撥性小結(jié)(針

44、對同學們的表現(xiàn)肯定好的見解,補充沒提到的方面,提出建議。)3學生結(jié)合本次交流所得重新組合發(fā)言內(nèi)容,練習表述清楚。備注課題:語文園地一課時:第二課時:指導習作備課人:施教時間:教學目標:1、 通過觀察和敘述寫清楚事情的經(jīng)過或事物的特點,寫出從中獲得的啟示或感悟;2、 觀察漫畫,把作者的意圖和自己的想法寫下來,內(nèi)容具體,寫出真實感悟。教學重難點:1、 敘事具體。明確這次習作的寫法是通過寫事狀物表達感悟。2、 能寫出從所寫內(nèi)容中得到的啟示,感悟到的人生道理。課前預(yù)習: 1、寫前準備根據(jù)本次習作要求,可讓學生自選習作內(nèi)容,確定習作對象,認真回憶,仔細觀察,做到有話可說,有內(nèi)容可寫。2、寫前交流全班可圍

45、繞下列問題進行討論:你選擇了什么習作內(nèi)容?你準備從幾個方面來寫清楚事情的經(jīng)過或?qū)懗鍪挛锏奶攸c?你準備采用怎樣的方法表達你所獲得的啟示、感悟和想法?如果寫難忘的“第一次”,學生可以思考:“第一次”經(jīng)歷了哪些過程?可以按什么順序把“第一次”的經(jīng)歷寫清楚?運用什么表達方法寫出自己獲得的啟示?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明確要求 1上節(jié)課,我們交流了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其實,我們的生活中不僅有難忘的“第一次”,還有許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平平凡凡的小事,如果我們留心觀察、細細感受和品味,我們同樣也會從中獲得感悟和啟示。2指生朗讀習作要求,明確本次習作要求。(1)可以記寫自己“難忘的第一次”,要寫清楚經(jīng)

46、過和啟示。(2)可以學習手指一文的寫法,選擇生活中的一個使你有所感觸的事物,要寫清楚事物的特點和從中得到的啟示。(3)可以描寫一幅漫畫的內(nèi)容(可以是書上的這幅,也可以是自己帶來的),要寫清楚圖意和自己的想法。二、自選內(nèi)容,分組交流 1學生各自選擇自己習作的內(nèi)容,思考寫什么,怎么寫? 2根據(jù)所選擇的習作內(nèi)容把學生分組,組內(nèi)交流習作內(nèi)容,其他組員及時質(zhì)疑評價,提出意見或建議。三、全班交流,拓寬思路 1每一個內(nèi)容選擇2-3名學生在全班進行交流,要求盡可能把內(nèi)容說具體。2師生評議:是否按照具體的要求抓住了重點。表述是否具體、流暢。啟發(fā)或感悟是否真實。四、根據(jù)學生構(gòu)思,強調(diào)結(jié)構(gòu)安排要點。1、圍繞主題組織材料。2、根據(jù)需要選擇表達順序。3、可以學習手指等課文,做到首尾呼應(yīng),加強習作的嚴謹性。五、再次明確習作要求,學生習作 1再次明確寫作每一個內(nèi)容的具體要求。2寫作內(nèi)容要具體,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3學生各自習作。4修改草稿。自己或同學互相修改寫作草稿。5謄寫習作,努力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guī)范、整潔。備注課后反思:課題:語文園地一課時:第三課時:習作講評備課人:施教時間:教學過程:一、小結(jié)習作,提出任務(wù) 1總結(jié)本次習作總體情況,并表揚習作優(yōu)秀,進步明顯的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