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八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復習_第1頁
2014八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復習_第2頁
2014八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復習_第3頁
2014八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復習_第4頁
2014八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真誠為您提供優(yōu)質參考資料,若有不當之處,請指正。二三、文言文復習答謝中書書(作者:陶弘景)南北朝 一、解釋下列詞語: 答案 1五色交輝 交相輝映 2四時俱備 季 3曉霧將歇 歇 消散 4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參與,這里指欣賞 二、翻譯句子 1高峰入云,清流見底 巍峨的山峰直插云霄,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 2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 3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太陽快要落山了,潛游在水中的魚爭相跳出水面。 4實是欲界之仙都 實在是人間天堂。 三、簡答: 1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情。 2、“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p>

2、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言外之意是自從南朝謝靈運以來,只有自己才會欣賞這種奇境。表達了作者對謝靈運的仰慕之情,又抒發(fā)了欣賞山水時不同凡響的審美感受,以及自我欣賞、自鳴得意之情。 四、理解性默寫(1)先仰視“高峰入云”,再俯視“清流見底”,又平看“兩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曉”,“夕”兩層來寫,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時注意了山水的相映、色彩的配合、晨夕的變化,動靜的結合等。 (2)高峰為靜,流水為動;林青竹翠為靜,五色交輝為動;日出霧歇為靜,猿鳥亂鳴為動;日落山暝為靜,游魚躍水為動。記承天寺夜游 一、作者:蘇軾,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學過他的文章有水調歌

3、頭? 明月幾時有、江城子 密州出獵二、解釋句中加點的詞: 念:考慮,想到 寢:睡 但:只是 相與:共同,一起 閑人:清閑的人 空明:形容水的清澈透明。 戶: 門 水(月光)中藻、荇(水草,這里指竹子和柏樹的影子)交橫 。二、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張懷民也沒睡,于是我們一起在庭院散步。2、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積水那樣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錯的藻和荇(水草)。3、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哪一夜沒有月亮呢?哪里沒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很少有像我們兩個這樣的“閑人”罷了!三、填空1、全文以“月光”為

4、線索,依據(jù)作者的行蹤,以詩的筆觸描繪了夏夜月光圖,創(chuàng)設了一種清冷皎浩的意境,表達了作者曠達心境。2、文中描寫月光美景的語句是: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3、表達作者微妙復雜的感情語句: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主旨句)4、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作者的復雜感情。(曠達樂觀胸懷)(1)貶謫悲涼。(2)人生感慨。(3)賞月喜悅;(4)漫步悠閑。四、思考1、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閑人”的含義?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種種微妙復雜的感情盡在其中。3、 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戶,無與為樂。五、欣賞、“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边@一段

5、寫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點?點染出一個怎么樣美妙的境界?(此句用比喻手法寫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點染出一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六、全文翻譯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脫了衣服,打算睡覺,這時月光照進門里,(十分美好),我高興地起來走到戶外。想到沒有人與我同樂,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張懷民。張懷民也還沒有睡覺,(于是)我們一起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錯的藻、荇。哪一夜沒有月光?哪里沒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倆這樣的閑人啊。陋室銘(劉禹錫 唐)(2002年河北省中考題)陋室銘一文作者認為陋室不陋的原因: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文章點明

6、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文中描寫'陋室'環(huán)境恬靜、雅致,令人賞心悅目的語句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表現(xiàn)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用比喻贊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陋室銘一文中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話是:孔子云:何陋之有?作者在文中結尾把自己與古代賢士相比,表現(xiàn)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話是: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文中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臥龍'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愛蓮說 (宋代哲學家 周敦頤)(2001年河北省中考閱讀題)一、 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1、

7、益: 副詞,更。 2、 植:樹立。 3 、鮮:少。 4、濯:洗滌。 5、褻:親近而不莊重。 6、 妖:妖媚。 7、蕃:多 8、宜:應當 9、獨:只,僅二、翻譯:1、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我只愛蓮花,(因為它)出于污泥卻不受污染,在清水中洗凈后卻不妖媚。2、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長枝節(jié),香氣越遠越顯清香,高高地潔凈地直立在那里。3、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卻不能輕易地玩弄它。4、噫 ! 菊之愛,陶后鮮有聞。唉!愛菊花(的人),(從)陶淵明以后很少聽到過。三、“牡丹之愛,宜乎眾矣”一句照應了上文的“世人

8、甚愛牡丹”。結尾這一句感嘆表達了作者對追求逐利(追求富貴、貪慕富貴)、趨炎附勢的世風的鄙棄。 四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寫法。課文中的“牡丹”、“菊”、“蓮”分別象征什么樣的人?作者對蓮的描述和贊美寄寓著他怎樣的思想感情?(1) 牡丹-“ 花之富貴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貴的人。(2) 菊-“花之隱逸者”象征:不趨炎附勢的隱士。(3) 蓮-“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賢能之士。(思想感情)答:不慕名利、潔身自好,要在污濁的世間保持高潔的品格和堅貞的節(jié)操。五、請用自己的話概括蓮“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凈植”“不可褻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貴品質。答:蓮花代表的可品質是:質

9、樸、高潔,胸懷豁達,品行無邪;不拘繁文茍禮,美德廣布四方,獨立自主,威嚴不可褻瀆。六、本文概括蓮花生長環(huán)境的句子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全文的主旨句是:花之君子者也。七、理解背誦:周敦頤愛蓮說:詠蓮名句: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公園花展,觀賞牡丹的人總比觀賞其它花的人多,用愛蓮說中的話來說,就是: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表現(xiàn)主人不受世俗羈絆,對世俗生活厭棄的句子是:蓮之愛,同予者何人?描寫蓮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對比,集中

10、表現(xiàn)蓮高潔品質,現(xiàn)在人們常用來比喻某些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潔身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2003年河北省中考 )比喻君子美名遠揚的語句是:香遠益清。寫君子行為方正,通達事理,不攀附權貴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桃花源記 1、作者:陶淵明,朝代:東晉詩人,散文家。本文選自陶淵明集。還學過他的文章有:歸園田居(其三)飲酒五柳先生傳等2、文章知識:(1)線索:漁人(武陵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發(fā)現(xiàn)訪問離開再尋,貫穿起來。(2)順序:時間先后3、重點字詞、(1)通假字:要通“邀”,邀請。(2)古今異義:交通,交錯相通。 無論:不要說,要不必說。妻子:妻子和兒女。 絕境:與世隔

11、絕之地 。 鮮美:鮮艷美麗(3)一字多義:志: 處之志之; 標記,尋向所志。 (4)重點詞:欲窮其林 窮:窮盡。 具答之 具:詳盡。 悉如外人,全部、完全。咸來問訊 咸,都。 黃發(fā)(老人)垂髫(小孩),并怡然自樂,都。4、成語:(1)世外桃源:與世隔絕,沒有戰(zhàn)亂,人人安居樂業(yè)的理想社會。后用此成語指虛構的超脫現(xiàn)實的安樂美好的地方。(2)豁然開朗:豁然,開闊明亮的樣子。形容有狹窄陰暗突然變?yōu)殚_闊敞亮。也比喻心理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覺明朗。(3)無人問津;津:渡口。沒有人來問渡口。后用此成語比喻沒有人過問受到冷遇4)落英繽紛;落英:落花。繽紛:繁多凌亂的樣子。鮮花紛紛飄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5、理解

12、背誦;(1)本文中描繪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異景象)的語句: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什么吸引漁人'欲窮其林'?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漁人甚異之。 (3)本文中描寫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環(huán)境的句子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4)本文中描寫了桃花源社會環(huán)境的安寧的句子: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髻。并怡然自樂。 (5)本文中描寫了桃花源人民安居樂業(yè)、和平幸福的境況(或:描寫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黃發(fā)垂髻。并怡然自樂。 (6)本文最能體現(xiàn)桃花源人熱情好客、民風淳樸的句子有:a.便要還家,設酒

13、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b.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8)交代桃源人來歷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5、思考、(1)本文中第三段描寫了桃花源人社會風尚的哪兩個方面?(簡答):生活幸福;民風淳樸。 (2)本文的哪兩件事能說明桃花源是虛構的理想社會?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未果,尋病終。 (3) 虛構目的:描繪無剝削,壓迫,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寧靜,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同當時的黑暗社會形成鮮明對照,表達了作者和廣大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理想社會的追求。 (4)作品意義:盡管這種理想不可能實現(xiàn),但它體現(xiàn)了人們的追求和向往,也反映出人們對現(xiàn)實的不

14、滿與反抗。6、討論、 回答下列問題1、 為什么“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設下懸念,使故事更加離奇)2、“桃花源”是作者虛構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為什么還要寫它呢?(為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廣大人民的意愿 ,對戰(zhàn)亂頻繁、民不聊生社會現(xiàn)實的厭惡)3、 漁人離開桃源后,還寫太守與劉子驥先后探訪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 增添神秘色彩。暗示這是一個虛構的無法實現(xiàn)的理想世界)7、全文翻譯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靠捕魚謀生。(有一天)他順著小溪劃船,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樹)生長在溪流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地上)芳草鮮嫩美麗,落花紛紛。漁人非常詫

15、異。再往前走,想走到這林子的盡頭。(桃)林在溪水發(fā)源的地方就沒有了,便出現(xiàn)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似的。(漁人)于是就下了船,從洞口進去。起初,洞口很窄,僅容一個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敞亮了。(這里)土地平坦開闊,房舍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樹竹子之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聽見雞鳴狗叫的聲音。人們來來往往耕田勞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安閑快樂。(那里面的人)見了漁人,感到非常驚訝,問(漁人)從哪里來,(漁人)詳盡地回答了他。(那人)就邀請(漁人)到自己家里去,備酒殺雞做飯菜(款待他)。村中的人聽說有這樣一個人

16、,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說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及鄉(xiāng)鄰來到這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與外面的人斷絕了往來。(他們)問起現(xiàn)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晉了。漁人把自己聽到的事一一詳細地告訴了他們,(他們聽罷)都感嘆惋惜。其余的人也請(漁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在這里)住了幾天,就告辭離去。這里的人告訴(他)說:“(這里的情況)不值得對外邊的人說啊。”(漁人)出來后,找到他的船,就順著來時的路(回去),(一路上)處處做了記號?;氐娇だ?,去拜見太守,報告了這些情況。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尋找前次做的標記,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沒找到路。

17、南陽劉子驥,是高尚的名士,聽到這件事,高興地計劃前往,沒有實現(xiàn),不久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沒有探訪 (桃花源)的人了。 三峽 一、文學常識1、本文選自水經注疏,作者是酈道元,他是我國北魏杰出的地理學家、散文家。他所著的水經注是我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tǒng)的綜合性地理著作,文筆絢爛,語言清麗。 2、三峽包括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二、古今異義詞 1、或王命急宣(古義:有時 今義:常用于選擇復句的關聯(lián)詞) 2、至于夏水襄陵(古義:一個動詞“到”和一個介詞“于” 今義:常連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三、詞類活用 1、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動詞用作名詞,奔馳的快馬) 2、林寒澗肅 (寒:形容詞用作動詞,清涼)(肅:

18、形容詞用作動詞,寂靜)3、空谷傳響 (名詞作狀語,在空蕩的山谷里) 四、一詞多義 1、絕 *沿溯阻絕(隔絕) *哀轉久絕(消失) *絕巘多生怪柏(極) 2、自 *自三峽七百里中(從、由)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五、重點詞語解釋 1、至于夏水襄陵(襄:漫上) 2、或王命急宣(或:有時 急:急速) 3、則素湍綠潭(素:白色)(湍:急流或急流的水) 4、良多趣味(良:實在) 5、屬引凄異(屬:連接 引:延長) 6、不見曦月(曦:日光 這里指太陽) 六、理解性默寫 1、文中側面寫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文中側面寫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

19、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3、寫三峽全景的句子是: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4、寫兩岸連山的句子是: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5、寫山高的句子是: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6、由三峽水流洶涌湍急聯(lián)想到李白的詩歌是:早發(fā)白帝城 7、作者寫了春冬之時八種景物的特點和給予作者的感受是: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9、三峽夏季江水的特點句子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九、重點語句翻譯 1、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即使騎上飛奔的馬駕著長風,也不如它快。 2、回清倒影 *回旋的清波中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 3、絕巘多生怪柏 *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怪的松柏。 4、清榮峻茂,

20、良多趣味 *水清樹榮,山高草盛,實在是有很多趣味。 5、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峽谷的兩岸都是相連的高山,沒有中斷的地方。 6、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層層的巖石 排排的峭壁遮住了天空和太陽。 7、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子夜時分,就看不見太陽和月亮。 十、課文內容理解 1、本文寫春冬之景,用清、榮、峻、茂四字突出其特點。寫秋季景色,用寒、肅、凄、哀四字將景物的神韻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 2、結合文章內容,用一句話概括三峽的景色特點:雄奇險峻,清幽秀麗。 3、文末以漁歌作結有什么作用? *使人進一步感受到三峽的地理特征:山高、嶺連、峽窄、水長;通過對猿的叫聲的側面描寫渲染出三峽秋景的悲涼

21、蕭瑟的氣氛。 4、作者先寫夏水的目的是: *作者是為江水作注,重點是寫水,而水以夏季為盛,故將“夏水”為首來寫。 5、為什么后寫秋天? *目的在于讓讀者感受三峽寒靜肅穆、似含秋思的風致。 6、合寫春冬的目的在于:展現(xiàn)風平浪靜時節(jié)三峽的山光水色、清幽宜人的景物特點。 7、作者描寫了春冬之時的八種景物是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怪柏、懸泉、瀑布。 2、古詩文中描寫三峽的名句還有哪些?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杜甫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 夜發(fā)青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李白 湖心亭看雪 背誦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擁毳衣爐火

22、,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彼?、文學常識 朝花夕拾溫馨的回憶與理性的批判朝花夕拾是魯迅所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對貓的厭惡和仇恨的狗·貓·鼠;懷念長媽媽的阿長與山海經;批判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的二十四孝圖;表現(xiàn)封建家長制陰影的五猖會;描繪迷信傳說中的勾魂使者無常;寫童年之事的從百草園到三味

23、書屋;揭露庸醫(yī)誤人的父親的??;描寫一個心術不正,令人憎惡的衍太太形象的瑣記;最使魯迅感激的日本老師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鄉(xiāng)好友范愛農。朝花夕拾將往事的回憶與現(xiàn)實的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充分顯示了作者關注人生、關注社會改革的巨大熱情。駱駝祥子:舊北京人力車夫的辛酸故事(老舍)主要內容:小說講述的是一個普通人力車夫的辛酸故事。祥子老實,健壯,堅忍,如同駱駝一般。三起三落,祥子失去了生活信心。到小說結尾,祥子變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賭、自暴自棄的行尸走肉。小說批判了那個不讓好人有出路的社會。閱讀感受:通過祥子的變化,無情地批判了這個黑暗的社會;小說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怵目驚心的、具有濃郁的

24、老北京風情的人物畫與世態(tài)圖;善于調動各種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北京市民的口語,使通俗樸素的語言文字變得生動新鮮、活潑有力,充滿了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人物形象典型情節(jié)性格特征:祥子:老實、健壯、堅忍、自尊好強、吃苦耐勞;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暴自棄虎妞 管理車廠工人,大膽追求祥子 大膽潑辣而又有點變態(tài) 劉四 殘忍霸道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理想主義的旗幟與人生的教科書 作者: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前蘇聯(lián)) 主要人物形象:保爾·柯察金:個性倔強,充滿青春活力,不畏困難,意志堅定,對共產主義事業(yè)抱著堅定的信念,是在革命斗爭中鍛煉和教育下成長的共產主

25、義戰(zhàn)士 主要內容:以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生活經歷為線索。展現(xiàn)了從1915年到1930年前后蘇俄廣闊的歷史畫面和人民艱苦卓絕的斗爭生活。他就是在革命的熔爐中從一個工人子弟鍛煉成長為無產階級戰(zhàn)士的。 典型情節(jié):蘇聯(lián)紅軍與彼得留拉匪徒開戰(zhàn) 熔鑄"鋼鐵"的過程:保爾打消自殺念頭 啟示或感受:這部小說讓我們懂得人生的意義,讓我們學會了用正確的心態(tài)面對人生的磨難,用鋼鐵般的意志與頑強的奮斗精神迎接生活的各種挑戰(zhàn)!五、病句類型1、成分殘缺(缺少主語、缺少賓語)、通過這次文學交流活動,使同學們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了提高。改正:刪去“通過”或者“使”,句子就有主語了。、這篇報告列舉了大量

26、事實,控訴了人類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水土流失。改正:在“流失”后面補充“的行為”,這樣句子就有了賓語了。、隨著救援工作的緊張進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心理教育中心已經總結出一些地震災害心理危機干預。改正:在“干預”后面補充“的方法”,這樣句子就有了賓語了。總結:修改的一般方法通讀句子,找出缺少的或多出的成分,補上或者刪掉。2、搭配不當、省委省政府追認他為“湖南省抗冰救災模范”“烈士”等榮譽稱號。改正:將“追認”改為“追授”,或者刪去“等榮譽稱號”。、為了活潑畢業(yè)班同學的課余生活 改正:將“活潑”改為“活躍”或“豐富”。、向全世界表現(xiàn)了中國航天科學技術的成果。 改正:將“表現(xiàn)”改為“展示”。總結:修改

27、的一般方法找出搭配不得當?shù)脑~語,改換搭配得當?shù)脑~語。3、語序不當、各種新發(fā)現(xiàn)的流行病,使我們改正并認識了自己不良的衛(wèi)生習慣。改正:將“改正并認識”調換為“認識并改正”。、經過精心篩選和廣泛征集,2010年上海世博會將以“海寶”為吉祥物。改正:將“精心篩選和廣泛征集”調換為“廣泛征集和精心篩選”。、我國成功地發(fā)射并研制了神舟七號載人航天宇宙飛船。改正:將“發(fā)射并研制”調換為“研制并發(fā)射”。、大量地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不僅能豐富人的情感,也能增長人的知識。改正:將“能豐富人的情感”和“能增長人的知識”調換??偨Y:修改的一般方法找出句子中順序安排不得當?shù)牡胤竭M行適當?shù)恼{換。4、自相矛盾、來自我市金融

28、保險系統(tǒng)以及部分學校的近千余名代表,改正:“近”和“余”自相矛盾,刪其一總結:修改的一般方法找出自相矛盾的詞語,刪去其中一個使語句通順。5、重復累贅、為了防止失竊事件不再發(fā)生,保安部門采取了切實有效的措施。 改正:刪去“不”字。、對于那些無視交通規(guī)則的人,難道不應該不受到責備嗎? 改正:刪去句子中第二個“不”字。、為了防止不感染禽流感,請大家注意個人飲食衛(wèi)生。 改正:刪去“不”字。、這種新研發(fā)的汽車最高時速可達每小時280公里。 改正:刪去“每小時”??偨Y:修改的一般方法找出句子中重復累贅的字詞,刪去其中一個。 六、現(xiàn)代文閱讀知識1、新聞,又稱消息,通常分為動態(tài)新聞、綜合新聞、典型報道和新聞述

29、評四類。其中,動態(tài)新聞是報紙、廣播最常用的一種。它報道的是國內外最新發(fā)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氣象、新成就。2、新聞的要素,也就是記敘要素,包括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發(fā)生的原因、經過、結果3、新聞的特點:立場、觀點鮮明,內容真實、具體,反映迅速,語言簡明準確。7、常用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列數(shù)字、下定義、畫圖表、引資料、作比較、打比方、分類別等8、說明文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現(xiàn)象本質、原因結果、整體部分、概括具體、特點用途、主次、總分)9、環(huán)境描寫:社會環(huán)境描寫作用:交代時代背景、社會習俗、思想觀念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自然環(huán)境(包括人物活動的地點、季節(jié)、氣候、時間和景物、場景)作用:交代時間背景、渲染氣氛、表現(xiàn)人物某性格、烘托人物某心情、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深化主題10、人物描寫:(語言 動作 外貌 神態(tài) 心理)表現(xiàn)了人物某種思想感情或某種性格特征 11、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12記敘的三種順序:順敘、 倒敘、 插敘。( 補敘屬于插敘一種)。13、八種常用修辭方法:    比喻-使語言形象生動,增加語言色彩。 2、擬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