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美術八年級下冊教案_第1頁
嶺南美術八年級下冊教案_第2頁
嶺南美術八年級下冊教案_第3頁
嶺南美術八年級下冊教案_第4頁
嶺南美術八年級下冊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嶺南版八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第一單元  走進古典藝術第一課  沉睡瑰麗的青銅藝術(1課時)教學目的: 通過教學,使學生對中國古代工藝美術中具有悠久歷史的青銅器有所了解,培養(yǎng)欣賞古代工藝美術的能力,提高藝術欣賞水平。 教學重點: 1.從工藝美術的種類來講,重點應放在青銅器方面,因為它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內容,也是中國古代工藝美術繼彩陶之后又一個最燦爛的篇章。 2.從掌握知識和掌握欣賞方法來講,重點應放在掌握欣賞方法上。 教學難點: 主要是一些專業(yè)名詞和有關的歷史文化知識。 教具準備:教材、圖片。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常規(guī)) 二. 課堂發(fā)展: 在

2、中國古代早期的工藝美術中,如果說陶器是原始社會新石器時期的象征,那么青銅工藝便可成為奴隸社會工藝美術的典型代表。 這一講,就向同學們介紹青銅工藝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及主要藝術特征。 (出示課題) 人類經(jīng)歷了原始公社時代的漫長跋涉之后,進入了奴隸制社會。在中國,作為奴隸社會文明標志的,是青銅工藝。史家把奴隸制時代稱為“青銅時代”。 青銅器的發(fā)達的鑄造工藝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奴隸制社會時期高度發(fā)展的生產(chǎn)力水平,它的豐富多彩的造型和紋飾,集中反映了中國勞動人民杰出的藝術創(chuàng)造。 1什么是青銅器 青銅是銅和錫鉛的合金,因為紅銅(純銅)的熔點很高(1083C),而硬度較低,加入錫,可以降低熔點(700900C),而且增

3、加硬度,在應用上具有廣泛的適用性。人類在使用鐵器以前,廣泛地使用青銅鑄造各種器具。 2青銅器的分類 青銅器的范圍非常廣泛,從功能上大體可分為四類: (1)禮器:商周時期,一些日用青銅器由于用作祭祀和典禮時的陳設而被賦于特殊意義,成為青銅禮器。如鼎、鬲、尊等。 (2)樂器:到春秋時期,樂器在祭祀和典禮中更是不可缺少,所謂“鐘鳴鼎食”即反映了當時的情況,如饒、鐘、鈴、鼓等。 (3)兵器:現(xiàn)出土的兵器以春秋戰(zhàn)國時最多。有戈、鉞(yue)、矛、劍、鏃(zu)等。 (4)工具及車馬具:如犁、鋤、鐮、鏟、斧等。 此外,青銅日用器從用途上的主要分類有:食器、酒器、水器、日用雜器四種。其中以食器、酒器為主。

4、3青銅工藝在造型和紋飾的主要特征: 從藝術欣賞的角度來看,中國古代青銅工藝的突出成就,是豐富多樣的造型和紋飾,以及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的藝術風格。中國的青銅工藝,以商、周兩代的青銅器為代表,如最重要的是所謂青銅禮器鼎。鼎是古代的煮食器,其造型特征為由腹、足、耳三部分組成。腹可以盛物,足可以揚火,耳可以穿杠搬運。鼎是青銅禮器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品種,它的實用意義是盛放或烹煮食物,但它的價值卻體現(xiàn)在對禮治的維護上。一般多用于奴隸主階級的祭祀和宴飲,具有區(qū)別尊卑貴賤的功能,是奴隸主統(tǒng)治權力的象征。文獻記載:“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又有成語“一言九鼎、問鼎中原、三足鼎立”) 如司母

5、戊方鼎,形式厚重華麗,充滿了神秘、威懾的色彩。司母戊方鼎是迄今出土的所有鼎中最大最重的,它還有一段傳奇的經(jīng)歷。1939年3月,這只鼎出土于河南安陽侯家莊武官村吳玉瑤家的農(nóng)田中,因鼎太重太大,移動困難,人們便想鋸斷大鼎,然后運出,但僅鋸一足,便鋸不斷,于是悄悄地把鼎埋起來。后來消息走漏,日本人來搜索未成,便出價70萬圓偽幣收購,當?shù)厝藗兦擅畹厮统隽硗庖欢?,算將此鼎留下?抗戰(zhàn)勝利后,1946年6月,大鼎重新掘出,但已失去一耳(后來補上),先存放于安陽縣政府。同年十月底,當時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60壽辰,當?shù)伛v軍將大鼎作為壽禮,用專車運抵南京,保存在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后來,國民黨政府曾想將此鼎運往臺

6、灣,終因過于困難,才打消了這一念頭,建國后,此鼎存于南京博物院,1959年撥交中國歷史博物館,現(xiàn)已成為鎮(zhèn)館之寶。 西周中期以后,青銅器的神秘色彩逐漸淡化,風格趨向簡樸,追求樸素、典雅之美。如孟鼎,造型雄偉凝重,紋飾簡樸。 春秋中期以后,青銅器逐漸變成供統(tǒng)治階級享用的生活用品。青銅器的造型趨向輕靈、奇巧,裝飾手法寫實,紋飾也易于理解。如,蓮鶴方壺,便是這方面的代表作。另外曾侯乙編鐘是最重要的出土文物,編鐘共56件,分上、中、下三層。經(jīng)檢測每件編鐘不僅都能發(fā)音,而且能發(fā)兩個不同的音,可以演奏各種現(xiàn)代樂曲,而且音質純正,音色優(yōu)美。這是 目前世界上僅有的保留著原有音響的一套特大型定音古樂器,也是世界上

7、保留下來的最古老的12個半音的樂器。秦、漢時期,由于鐵器和漆器比青銅器更方便,從 而逐步取代了青銅器,青銅器便向輕便、精巧、實用的生活用器和觀賞器方向發(fā)展,它們往往以實用和美觀的高度統(tǒng)一而引人注目。 三小結        第2課  典雅優(yōu)美的古希臘雕塑 (1課時) 教學目的: 初步了解古希臘雕塑藝術的基本特點與欣賞方法。教學重點: 古希臘雕塑藝術形式美的特點。 教學難點: 人體比例與人體美的關系。 教具準備:教材、圖片。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常規(guī)) 二. 課堂發(fā)展: 為什么在本屆奧運

8、會上要把古希臘雕塑作為開幕式的一項主要表演內容呢?  這是因為古希臘的雕塑是西方雕塑藝術的直接源頭,西方雕塑的黃金時代。在整個西方美術傳統(tǒng)中,古希臘的雕塑占有重要的地位。西方美術中崇尚的典范模式、莊重的藝術品格和寫實精神,可以說都是從古希臘開始的。我想這就是今年希臘奧運會開幕式中把古希臘雕塑作為表演內容的原因。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古希臘的雕塑藝術  請左右兩組各推選出一個運動員站起來,請運動員入場!同學們來點掌聲,給他們加油! 下面我來宣布比賽規(guī)則,我手中拿著兩個是什么?但是它不是真的,是紙做的,所以你們不要怕失手傷人。但也要注意不要把我的鐵餅壓癟了

9、。我明天還要上課。今天你們不是誰將鐵餅投擲更遠獲勝,而是誰能夠將投擲鐵餅的動作演繹的最完美而獲勝。注意,整個比賽時間是10秒。大屏幕上將顯示時間,當你們認為自己的動作達到最完美瞬間的時候請將這個動作固定5秒鐘。開始!好,請同學們來評判一下,你們認為誰的動作漂亮  其實投擲鐵餅的這個動作,在兩千年前一個古希臘的雕塑家,就將它演繹的十分完美了。那就是著名的雕塑家米隆,作品的名字叫擲鐵餅者  你們看一看,這件雕塑塑造了一個競技運動員在投擲鐵餅的瞬間動作。它美嗎?為什么?是的,雕塑家米隆表現(xiàn)了一個健美而又富有力感的運動員的形象,體現(xiàn)了一種和諧和理想之美。一般人在運動中都有最精彩的瞬

10、間動作。米隆就是抓住了競技運動過程中,凝聚力爆發(fā)前最精彩的瞬間,展示了運動中的人體所具有的沖動感和力度美。  希臘在歐洲的東南部。是歐洲古代文明的發(fā)源地。希臘一詞意為典雅、優(yōu)美。200年前的希臘人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個像之擲鐵餅者這樣的完美的雕塑作品,絕非偶然     1,古希臘是一個城邦國家。實行的是奴隸主民主政治。它要求公民必須具有完善的心靈和健壯的體魄,要求藝術必須塑造理想化的公民形象,以贊美和歌頌、肯定和表現(xiàn)人的力量與精神。同時,希臘奴隸制民主政治,比起其他國家的奴隸制專制制度來,人的創(chuàng)造力較少受到壓制,藝術匠師的勞動較多地受到重視。這也就提高了

11、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熱情。  2,悠久的神話傳說是古希臘雕塑藝術的源泉.古希臘的人像雕刻多取材于希臘神話。希臘人按照人的形象創(chuàng)造了神,神和人既同形又同性,神具有人的相貌和性格,他們也像人一樣地喜怒哀樂,具有常人的思想感情和弱點。因而神是人們理想中最強大,最完美的人的化身,所以我們欣賞希臘神像雕像就是欣賞人的形象。   3,崇尚體育運動,公民可以裸身參加競技運動,為藝術家觀察和創(chuàng)造,寫實提高了有利的條件。古希臘著名的雕塑家,被認為是希臘藝術黃金時期古典時期的開創(chuàng)者。米隆善于運用寫實的手法創(chuàng)造性地刻劃人物在劇烈運動中的動態(tài),他在雕塑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完美的藝術技巧,是許多后世的雕

12、塑家們所望塵莫及的。他的作品原作都已遺失,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都是羅馬時期的復制品。據(jù)說米隆本人就曾受到過良好的體育訓練,力大無窮,能肩扛公牛,所以他對體育有著真切的感受,這為他創(chuàng)作優(yōu)秀的體育類雕塑作品提供了很好的生活體驗擲鐵餅者取材于希臘的現(xiàn)實生活中的體育競技活動,刻劃的是一名強健的男子在擲鐵餅過程中最具有表現(xiàn)力的瞬間。  擲鐵餅的強烈動感與雕像的穩(wěn)定感結合得非常好。雕像的重心落在右腿上,因此右腿成了使整個雕像身體自由屈伸和旋轉的軸心,同時又保持了雕像的穩(wěn)定性。擲鐵餅者張開的雙臂象一張拉滿弦的弓,帶動了身體的彎曲,呈現(xiàn)出不穩(wěn)定狀態(tài),但高舉的鐵餅又把人體全部的運動統(tǒng)一了起來,使人們又體會到

13、了暫時的平衡。整尊雕像充滿了連貫的運動感和節(jié)奏感,突破了藝術上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傳遞了運動的意念,把人體的和諧、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達得淋漓盡致。體現(xiàn)了古希臘的藝術家們不僅在藝術技巧上,同時也在藝術思想和表現(xiàn)力上有了一個質的飛躍。這尊雕像被認為是“空間中凝固的永恒”,直到今天仍然是代表體育運動的最佳標志。  雅典是希臘的首都。公元前5世紀,希臘人擊敗了波斯人的入侵,雅典人開始重建家園。由于這些保衛(wèi)者的努力,希臘進入了一個繁榮昌盛的時代。在當時的執(zhí)政官伯里克利的領導下開始了雅典衛(wèi)城的重建活動。雅典衛(wèi)城的建立,與一個人是分不開的,他就是著名雕塑家菲迪亞斯。伯里克利任命菲迪亞斯為雅典衛(wèi)城建

14、造的藝術總監(jiān)。人們稱這個時代為菲迪亞斯的時代。菲迪亞斯的雕像原作已不復存在,但在他領導下創(chuàng)造的眾多巴特隆神廟雕像仍保存了下來。雖然很多雕像的軀干都沒有了頭和四肢,但卻使觀賞者特別感覺到雕刻的純造型的力量。從這些雕像中體現(xiàn)出菲迪亞斯時代的藝術精神,命運三女神便是其中令人難忘的一組形象。大家可以看著書上“命運三女神”的畫面,你們覺得這幅畫美嗎?美在哪?  答案很明顯,這幅畫很美,三位女神那健美的身軀,恬靜而瀟灑的姿態(tài),給人以極其起優(yōu)美和從容自如的形象:兩位女神坐著,另一個半躺著靠在其中一個女神的身旁。那種親密無間的姿態(tài)體現(xiàn)出友愛的動人情感。雕刻家運用高超的雕刻語言,透過女神的衣褶隱現(xiàn)出來

15、豐滿柔美的肉體,表現(xiàn)出內在生命的勃勃。這座雕像原是帕特農(nóng)神廟東山墻上右角末端的高浮雕。  所謂命運三女神是指掌管著人的命運的阿特洛波斯,克羅托和拉刻西斯三個女神。他們的職務是紡制人間的命運之線,她們拿著大剪刀總是按著次序把命運之線剪斷。此作品的造型較多運用曲線變化,希臘式薄衫穿在三神的身上,衣紋纖細而又繁復,隨著人體的結構而起伏,女性人體的優(yōu)美輪廓,生動地展現(xiàn)出來。坐立女神袒胸,胸前衣裳垂掛著,繁密的衣紋裹著兩腿的裙褶成橫線,越往下部越疏,因此造成豎橫變化有致。  作品注重對象內在生命力的表現(xiàn),盡管形體殘缺,但每一部分都體現(xiàn)著生命不息的精神,使得這些雕像不像是由冰冷的大理石

16、雕鑿而成,而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  關于維納斯女神維納斯的希臘名叫阿芙羅狄特,羅馬人稱她維納斯,她是希臘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是西方造型藝術中最受人們喜愛的藝術形象。  維納斯在奧林匹斯神族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沒有她,阿爾戈航行的神話就沒法結束,也不會發(fā)生特洛伊戰(zhàn)爭。她給人們帶來愛與美,可惜她自己卻并不幸福,她能施愛情于別人,她自己卻沒有力量獲得美少年阿多尼斯的愛。她的美貌勝過天后朱諾和智慧女神雅典娜,可悲的是卻嫁給了神族中最丑的跛子瓦爾剛,不幸的婚姻使她偷偷的愛上了戰(zhàn)神馬爾斯,生下一個帶雙翼的盲孩厄洛斯,所以世上的愛情總是有些悲劇和不盡人意。  如此美麗的絕

17、代佳人自她誕生以來就受到歷代藝術家們的喜愛,詩人詠之,美術家為她塑像贊頌,借她美麗的形象傳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社會理想和美學理想,在希臘雕刻中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完美的維納斯塑像。在眾多的維納斯雕塑中,最具盛名的就是這尊米洛斯的維納斯了。  問:你對這尊雕塑的印象她那莊重、崇高而優(yōu)美的姿態(tài),面部表情寧靜而肅穆,給人以矜持而智慧的感覺。女神盡管裸露著上身,但不失端莊典雅,她雖然殘缺了雙臂,卻依然亭亭玉立。整個體形充滿曲線美和高尚的精神美,體現(xiàn)著青春健美和旺盛的生命力。女神上半身袒露豐腴與下半身繁而有疏密節(jié)奏的衣裙,形成了單純與復雜的對比和諧,特別是裙褶的變化增添了整個人體的變化和含蓄的美感

18、。女神的姿態(tài)動勢的處理異常微妙,整個身軀是采取螺旋形上升的趨勢,并有少許的傾斜,這種不重復的不同角度的傾斜,又造成了曲線的豐富變化和均衡穩(wěn)定。這位人間難覓的美神集中了人間女子的一切的美。維納斯雕像在被發(fā)現(xiàn)時腰部是斷開的,分置兩處。從斷面處研究得知雕像可能是用上下兩塊石料雕刻而成的。兩臂已失落不見。據(jù)說古希臘雕刻家對臂腕部分多采取分開單獨制作,因此易分離。至于兩臂原形。三、小結。  第二單元   我們身邊的點、線、面第1課   點與線的魅力(2課時)教學目的: 1、初步掌握點、線構成的基礎知識。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啟發(fā)學生的設計思維,

19、提高學生的美感表達。教學重點: 點、線構成的形式美法則。教學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出發(fā),去激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 教具準備:教材、圖片。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常規(guī)) 二.課堂發(fā)展: 1、介紹點、線元素的特點、種類。點是表示位置,沒有厚度和寬度,是一條線的開始或終點。(它的形狀是多種多樣的如有規(guī)則的幾何點和無規(guī)則的任意點等。)比較細長的形象稱之為線。(線的形狀可分為直線和曲線、橫和豎、斜和正、粗和細、有規(guī)則的和無規(guī)則的等)2、解析點、線構成形式美的法則。3、引導學生欣賞點、線構成的優(yōu)秀作品。4、評價學生學習過程和作業(yè)效果。四、布置作業(yè):用點、線進行平面構成設計。第2課時 由學

20、生完成作業(yè),教師下班輔導。第2課   面與色的美感(2課時)教學目的:      (1)通過欣賞面與色構成的重復圖案的形式美感和特點,了解其作為設計基礎及在應用領域的價值。      (2)學習該圖案的設計方法,為今后學習立體構成設計和應用設計打好基礎。      (3)提高學生的設計思維能力、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教學重點:       重復圖案的特點、價值及設計知識。 教學難點:   

21、;    怎樣的基本形才能排列組合成優(yōu)美豐富的重復移動圖案。 教學方法:       講授、談話、演示、練習法相結合。 教具準備:       重復設計移動圖案范圖、重復圖案設計的實物及圖片、圖案基本形鏤刻卡片、投影片數(shù)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出示一基本形,提問:這幅圖好看嗎?接著出示一張由這基本形重復組合成的圖案,問:與剛才的那張比起來,有什么不同?師述:這張圖案比前一張就顯得豐富多了,這就

22、是平面構成設計的奇妙之處。這節(jié)課我們將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板書課題:面與色的美感。 二、講授新課       1、讓學生打開課本,體會不同形狀的面給我們的聯(lián)想。       2、欣賞重復圖案,了解其特色價值。      (1)引導學生欣賞課本圖片,啟發(fā)學生:課本里幾張優(yōu)美的圖案好看嗎?這些幾何形組成的圖案給我們怎樣的感受?(這些幾何形組成的圖案給我們強烈的美的感受,節(jié)奏感強又富于變化,色彩強烈而又統(tǒng)一,具有濃郁的裝飾趣味。)這么多優(yōu)美的圖案只用兩個字就可以

23、代表它們的共性了,是哪兩個字呢?(“重復”兩字。)      (2)師指出: 這么多的圖案都是由相同的形象重復排列組成的,這些圖案都叫重復圖案。引導學生看圖回答:自然界里有沒有重復現(xiàn)象呢?試舉例說說。      (3)引導學生看書中圖例,師講述:“重復與空間”這幅圖,一大一小兩個立體形狀重復,給人以深遠的空間感受;“重復與近似”一幅中是一些相似梯形的重復組合;“重復與發(fā)射”一幅實際上是一幅裝飾畫,以太陽光一樣的放射線及光環(huán)組成,每一環(huán)內的形狀是相同的,每兩條放射線之間的圖案也是相同的,用同樣的手法設計廣告、宣傳畫新

24、穎而富于感染力。      (4)出示收集到的重復圖案的實物,引導學生觀察,使學生了解重復圖案不僅是設計的基礎知識,而且還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廣泛地運用在染織、室內裝飾、廣告等方面。        3、學習重復移動圖案的設計。      (1)重復移動圖案的特點。       先讓學生閱讀作業(yè)要求,找出課本內與之相吻合的圖案,說說重復移動圖案的特點;然后師小結:重復移動圖案的格子是大小相同的,是以一個單位的圖

25、案排列組合成的,排列方向可自由變動,正形和負形可交替用色。     (2)重復移動圖案的骨格。       骨格就是圖案的格子,只要大小形狀相同即是重復骨格。     (3)基本形的分析。       重復移動圖案是由一個基本單位圖案排列組合而成的,這個單位圖案叫做基本形。它的設計關系到整個圖案的成敗,那么,怎樣的基本形才能構成優(yōu)美豐富的重復移動圖?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得出基本形的設計必須做到:簡練美觀,減少對稱,

26、避免重復,正、負形面積相近。      (4)重復移動圖案的設計步驟和方法。       由學生討論后回答:       先在作業(yè)紙上打16個4X4CM的格子。在小卡紙上畫出與格子相同大小的格子,并畫出基本形,留出0.5CM左右大小的紙邊,然后將正形(或負形)鏤刻掉。       對齊圖案的骨格線,用鉛筆將基本形描入格內,描時多轉換方向,卡片可正反使用。    

27、60; 為圖案設計兩種顏色,一深一淺最好。 三、作業(yè)      學生進行排列組合及設色。第2課時 由學生完成作業(yè),教師下班輔導。                第三單元   光與影的交響曲第一課   明暗造型與色彩表現(xiàn)(2課時)一、教學目的     1、初步學習基本形體的明暗變化規(guī)律,懂得兩大部分,

28、三大面,五大調子是明暗調子最基本的現(xiàn)象。     2、通過組合靜物寫生,進一步學習明暗造型的素描技法,從整體出發(fā),塑造寫生物的形體和明暗,表現(xiàn)物體的立體感,空間感和質感。     3、培養(yǎng)學生整體觀察,分析事物和表現(xiàn)事物的造型能力。4、學會欣賞光與影的造型之美。二、重點: (1)基本形體的明暗變化規(guī)律。(2)明暗造型素描的作畫步驟。      三、難點: 整體觀察,整體描繪的作畫方法。     四、教具和學具  &#

29、160;  第一課時教具準備:石膏立方體,球體各一個,白球體三個,聚光燈一盞,(可用手電筒代替),明暗造型素描,線造型素描靜物寫生范畫數(shù)張。     第二、第三學時教具準備:明暗造型素描的作畫步驟圖四張,筆筒、書、毛筆靜物三組。     五、教學步驟:    第一學時: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課堂常規(guī)及學習用具準備。   (二)課前談話導入新課:     引導學生觀摩線造型素描和明暗造型素描

30、作品,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找出明暗素描與前面的線造型素描的區(qū)別。    結論:明暗造型素描不僅要準確表現(xiàn)物體的形體結構,還要通過明暗調子較真實地表現(xiàn)物體的立體感,空間感,質感。    我們將用三節(jié)課的時間學習明暗徒刑式素描這種繪畫形式。   (三)新授    板書課題: 明暗造型與色彩表現(xiàn)    1,光、明暗調子的關系及其變化。    大家觀察一下自己周圍,會注意到任何物體都呈現(xiàn)不同程度的明暗,這種明暗現(xiàn)象是怎樣形成的呢?夜里我

31、們走進屋子,什么也看不見,開燈以后,一切都顯現(xiàn)了,我們看到物體的大小形狀、明暗、色彩,這就說明現(xiàn)象的形成是光源作用的結果。物體根據(jù)自身的結構,而呈現(xiàn)出不同的體面,在光源作用下,物體表面表現(xiàn)出深淺不同的調子,素描的明暗調子是以明暗塊面來表現(xiàn)物體形象的方法或手段。     光與明暗的變化可以從有關四個方面來說明: (1)與光線投射到物體表面的角度有關:呈垂直角度時最亮,小于直角則漸漸變灰,光線照不到的物面為暗面(背光面)。   (2)與光線本身強弱和距離物體遠近有關:房子里面燈泡支光大,房內物體照得亮,支光小就暗,離燈近的物體亮

32、。離燈遠的物體暗。   (3)與對象物和寫生者的距離有關:在一定的光照下,距離畫者越遠,物體越暗,明暗對比弱;反之,更亮,明暗對比越強。(4)與物體固有色的深淺有關:光照下,物體固有色淺,物面的明暗對比越明顯,物體固有色越暗,其物面的明暗對比則不明顯。     根據(jù)光照射在物體上的明暗關系及其變化,我們可以用兩大部分、三大面,五大調子來概括:     2  兩大部分、三大面、五大調子:    兩大部: 物體的受光面和背光面。  

33、0;  三大面: 立方體是一切形體的基本,掌握立方體的明暗造型規(guī)律,是學習明暗造型素描最重要的前提。方形物體的體面轉折明顯,不論處在什么角度,只要能看到三個面時,由于三個面受光角度不同,必然會產(chǎn)生明暗深淺變化直接受光的面最亮,稱為白(亮面),受側射光照射的面為中暗色,稱為灰面,光線照射不到的面最暗;一般稱為暗面,這就是通常說的黑、白、灰三大面。     五大調子: 圓球體,圓樁體、圓錐體在光照下,從受光到背光明暗變化非常豐富,明暗調子比較微妙復雜,因此,可以歸納為五個基本調子;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線、反光、投影。亮面:指光線最強的物面;灰面:指

34、光照較強的物面;明暗交界線:指明暗轉折的物面;反光:指暗部受環(huán)境影響,受反射的物面;投影:指光線被物體遮擋后,投下的陰影。     明暗是靠對比存在的,要畫好一張畫的明暗調子,必須用比較的方法,這就需要我們從整體出發(fā),首先找到最深和最淺的兩極色調,再從兩極中分析出中間色的豐富變化。   六、學生作業(yè):     臨摹教材P10刊印的立方體范畫    要求:在透視與形體準確的基礎上,處理好立方體的黑、白、灰三大調子。   七、 課堂小結:講評作業(yè),布

35、置下節(jié)課的學具準備。    第二課時:一、組織教學:檢查學具,安定紀律。二、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基本了解了形體的明暗變化規(guī)律,懂得兩大部分、三大面、五大調子是明暗調子最基本的現(xiàn)象。那么,當具體一組靜物擺在面前,我們應該怎樣運用明暗造型的素描技法來塑造它呢?這節(jié)課我就著重向同學介紹明暗造型素描的作畫步驟      1、從整體出發(fā),定位構圖。把物象概括成簡單的基本形,確定各物體在畫面上的空間位置,物象自身比例及物象之間的比例。 

36、;    2、理解物象基本形體結構、透視變化和組合關系,把物象的主要形體轉折部分分析出來,運用直線畫出物象的立體輪廓。     3、運用立體的觀念,根據(jù)光源的來向,對物體進行兩大面、三大面、五調子的觀察、分析,強調明暗交界線,將物體的暗部有對比地稍加皴畫,明確物象黑、白、灰的大致關系。      4、調整修改,使畫面效果完整。在大體的明暗關系確立以后,轉入對各物體進行深入刻劃畫。在作畫過程中,要不斷地縱觀全局,每畫一個局部都要與整體進行比較,眼睛要在寫生物之間、畫面上來回跑,

37、從整體到局部,再從局部回到整體,不斷反復,使每一個作畫步驟,每一處局部都能與整體保持協(xié)調、統(tǒng)一。    三、 學生作畫:    要求:在作業(yè)紙上簡略地勾好輪廓。課堂小結:      對構圖適中,輪廓比例基本準確的學生作業(yè)進行表揚,對作業(yè)中出現(xiàn)的錯誤給予糾正。    第三課時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具,安定紀律。    二、簡明扼要的復習一下明暗造型的素描作畫步驟,尤其要強調整體-局部-整體的原

38、則。    三、指導學生進一步修整各物體的比例關系和輪廓。    四、指導學生按步驟調整畫面的明暗調子,深入刻畫。    五、作業(yè)要求:    1、能基本表現(xiàn)出對象物體的立體感、質感和空間感。    2、表現(xiàn)對象物體的兩大部、五大調及黑、折、灰調子關系較準確。    六、 課堂小結:    對能整體觀察、整體描繪、大關系處理好的學生作業(yè)進行表揚。指出作畫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第2課時&#

39、160;由學生完成作業(yè),教師下班輔導。(寫生)      第2課   人物形象的瞬間藝術(2課時)教學目標通過對本課的學習,讓學生通過自己查資料和上課聽講兩條渠道獲取知識,從而了解我們每個人長相的差別所在,讓學生學會如何去觀察一個人的長相,養(yǎng)成細致觀察的良好習慣。本節(jié)重點:重點是引導學生學習觀察人物五官的特點。本節(jié)難點:難點是在課堂上的組織,引發(fā)學生的興趣,有條理地把學到的知識用于實際觀察。二、課前準備學生課前準備:從圖書、畫冊以及通過上網(wǎng)查出一些五官比較有特色的人物的照片。上課前按照班里的七組把學生分成發(fā)型、臉型

40、、眉、目、鼻、口、耳七組,分別查資料。每人帶一面小鏡子、圖畫紙、鉛筆、橡皮。教師準備:教學課件、教材、教案。教學器材準備:電腦、實物投影儀、多媒體講臺。三、教學設計教學過程設計一、組織教學:按常規(guī)進行二、引入新課:每個人都十分在意自己的形象,特別是一些演藝界、政界的名人,不惜在自己的臉上花上大量的時間及金錢,這充分說明形象在他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為我們每一個平常的人雖然不是“靠臉吃飯”,但在我們生活中自己的形象也是十分重要的。板書標題:“認識我們的臉”我們每個人的臉都是我們形象的代表,我相信每個人都十分重視我們自己的這張臉,雖然每個人的長相都有所不同,但這都是我們個性的表達。我們都知道我們這個地

41、球上有各種不同的人,首先我們一起來看一部短片,看看世界各地的人都長的什么樣?每天我們都和許多人打交道,每個人都有一張個性鮮明的臉。那么是什么決定了我們每個人都長得各不相同呢?學生回答:略剛才同學們都說了,五官以及臉型發(fā)型是區(qū)分人與人差別的主要部分,那么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些關于“長相”的知識。(課件展示:發(fā)型、臉型、眉、目、鼻、口、耳)三、由各組學生代表介紹各組查到的資料:頭發(fā)是我們頭上的一片茂密的森林,它是頭上最醒目的一部分,下面我們就聽聽第一組同學是怎么介紹頭發(fā)特點的。(學生分析略)教師總結:直發(fā)、卷發(fā)、長發(fā)、短發(fā)、傳統(tǒng)發(fā)型、新潮發(fā)型等等臉是我們頭上廣博的土地,它的形狀對一個人的長相也起著十

42、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們就聽聽第二組同學向我們介紹一下臉型的知識。(介紹完后教師總結漢字表示的臉型)“田國目用,甲申由風”眉毛是我們臉上的一道防風林,每當下雨的時候,眉毛會擋住流向眼睛的雨水,那么眉毛又是有什么樣的特點呢?教師總結:長眉、短眉、濃眉、淡眉、上挑眉、下垂眉等等眼睛像是什么呢?(問學生?)教師總結:眼鏡是心靈的窗子,人的豐富的感情世界都靠這扇窗子來展示。鼻子又像什么呢?“臉上挺拔的山峰”教師總結:高鼻、窄鼻、肥鼻、瘦鼻、長鼻、短鼻等等下面我們來看看在臉上有著重要作用的嘴。在總結完嘴的特點之外,向學生講:“微笑是最好的社交語言!”提倡以樂觀的微笑面對人生。我們的頭上還有一對永遠也不能見

43、面的“雙胞胎兄弟”耳朵看完了七個組的介紹,下面我們來看幾張照片:展示:付彪、鞏漢林、葛優(yōu)等人的照片及漫畫像。和學生一起觀察人物的五官特點。(每看一位名人都讓學生講出他的五官特征、臉型特征以及發(fā)型特征,講完后再讓學生看明星的漫畫像,通過漫畫象證實學生學生分析的正確與否。)請一位學生上講臺,由班里的同學觀察他的五官特點。布置作業(yè):利用自己帶的小鏡子觀察自己的五官特點,并試著畫一張自己的漫畫像。此時教師在教室巡視,幫助一些學生分析他們的特點并進行造型的輔導。四、教學點評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設計,我覺得學生的積極性一旦被調動起來,能量是巨大的,他們會去主動地到生活中去尋找許多相關的話題,從而又帶動了更多的學

44、生,而且學生的語言又是他們最好接受的,學習效果十分明顯,學生能夠產(chǎn)生出極大的學習興趣。教與學真的是需要花一番工夫去研究的,不能把全部的知識都通過教師交給學生,要善于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去尋找他們想要的東西。第2課時 由學生完成作業(yè),教師下班輔導。(寫生)         第四單元  學當美術小編輯第1課  手繪校園小報(2課時)一、教學目的:1、了解并掌握兩種版面布局格式;2、掌握版面設計的基本步驟;3、 理解版面設計的兩個設計重點。二、教學重點:  掌握版面設計的

45、基本步驟,理解版面設計兩個重點。三、教學難點:了解并掌握兩種布局格式。四、教具:學生例作五、學具:微機、粘貼材料、剪報、手抄報材料、網(wǎng)絡資源庫;六、教學過程(一)、欣賞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1、回顧已學內容,利用學生的自豪感,激發(fā)學習興趣。2、評價虛擬社區(qū)內各部分版面的風格及特點。3、利用學生對報紙版面的選擇、評價,增加學習興趣;展示四幅手抄報圖樣,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鑒賞能力。引導學生概括出版面設計的設計重點。A、由評價版面圖樣、色彩的優(yōu)劣,引出重點一:裝飾美化B、由評價版面分割、規(guī)劃優(yōu)劣,引出重點二:布局編排教師小結:我們所看到的黑板報或墻報、手抄報,除了文字稿件質量要好以外,版面的編排設計

46、好壞也直接影響它的宣傳效果。(二)、新授版面設計知識,承前啟后;1、解釋版面設計包含內容:以課件演示為主,通過一幅作品進行分解。版面設計就是利用報頭、文稿、各級標題、欄圖、題圖、插圖、尾花、花邊等內容進行布局編排、裝飾美化的過程。2、版面設計的一般步驟:(1)第一步:根據(jù)文稿主次進行版面分割布局。首先,同學們討論一下,根據(jù)你們的經(jīng)驗,進行版面設計要按照怎樣的步驟進行?(學生討論,討論結果教師板書)一份手抄報的文稿內容有主要和次要之分,主要文稿占的塊面較大,次要的文稿占的塊面較小,我們在進行版面設計時,首先要針對文稿的主次進行大塊面的分割布局,這樣才能達到界面編排合理、塊面活潑統(tǒng)一的效果。A。講

47、解第一步的兩種布局方式:a.對稱式布局b.均橫式布局在版面設計的整體布局方面,我們經(jīng)常運用的有兩種布局,下面請同學們看兩幅事例,觀察一下,它們各有什么特點?a. 請看第一幅作品,從布局上看有什么特點?引導學生觀察出左右對稱的布局方式,以及這種布局的設計特點。b. 生觀察并自行給第二種布局格式起名字。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及運用學過知識概括能力。B。利用兩個事例,辨別兩種布局方式,加深理解。(2)第二步:設計報頭、欄圖、題圖及標題字體。在第一個步驟的基礎上,運用前幾節(jié)課所掌握的報頭、題圖、欄圖及標題字體幾方面內容,在版面上進行合理的安排。(3)第三步:謄抄文稿、畫插圖。謄抄文稿時,字跡要工整,插圖要與文

48、稿相輔相成,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最后,看看我們的版面上還缺少什么?(4)第四步:畫尾花、花邊、總體調整。當所有的設計工作基本完成時,就要看看有沒有不盡人意的地方,添加潤色,修修補補,讓你的作品更加優(yōu)秀。好的版面設計應該是篇目層次分明,文、圖塊面活潑多變、而又有統(tǒng)一感,色彩協(xié)調、醒目。七、學生作業(yè)。(一)給學生提供創(chuàng)作主題;(二)給學生提供創(chuàng)作建議;1、素材可以在網(wǎng)上下載或者資源庫中搜集;2、制作手法可以自行選擇,例如微機、手抄報等等。3、畫面整潔,有良好的創(chuàng)作習慣。第2課時 由學生完成作業(yè),教師下班輔導。      

49、0;  第2課  封面設計藝術(2課時)一、教學目標:1、 了解封面設計的基礎知識,使學生初步學習用視覺藝術語言去感受、欣賞封面藝術。2、 融美術字與圖形于一體,強調字體與圖形的排版設計。逐步提高設計與生活實際密切關系的認識。大膽設想,運用構圖、色彩、圖案等知識,設計出比較完美、體現(xiàn)個性的封面。3、 通過學生收集書,熟悉字體與排版、學習設計封面,激發(fā)學生愛書、愛學習、愛生活的美好道德情操。二、教學重點與難點:1 .重點:運用以前學習的美術知識,將構圖、色彩、圖案、美術字等知識綜合運用構成的視覺形象。2 .難點:字體與排版都要體現(xiàn)書籍內容的情感,作品能體現(xiàn)個性,力求

50、創(chuàng)新。三、教具與學具:1 .教具:封面設計作品2 .學具:鉛筆、蠟筆、水彩顏料和筆、剪刀、膠水、彩色紙。四、教學過程(一) 導入新課1、 你去書店買書、圖書館借書時,首先注意書的什么?為什么?2、 出示幾冊書籍(古籍書、兒童讀物、雜志、畫集),并在實物投影上展示。提問:這些書的封面各有什么特點?你喜歡哪本書?為什么?由此引出:一本書不僅僅有好看的內容,還要有好看的封面設計,這樣才能給讀者有較深的印象,那么怎樣來設計一本好的封面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出示課題我喜愛的書封面設計(二) 講授新課1、結合課本圖例提問:除了教科書,你們還了解哪些內容的書籍?請同學回答書籍的大致分類,教師歸納總

51、結:書籍的內容很多一般分為社會科學類、科學技術類、文學藝術類、休閑百科類、兒童讀物類、期刊雜志類等。2、實物投影一本較厚的書,進行觀察分析,你看到了書的哪幾個部分?(封面、書脊、封底、書芯、襯頁、扉頁)提問:1書籍的封面有什么作用?(保護書頁,宣傳作用,欣賞收藏價值)2 封面設計時應設計哪幾部分?為什么?(封面、書脊、封底)3、出示書籍封面的畫面,讓學生觀察書的封面上有些什么?每一本書都有自己的封面,猶如人的臉面各不相同,究竟封面上有些什么呢?(文字和圖畫)(書名、作者、出版社、書的性質和內容相符的圖像)教師總結:文字、色彩和圖形構成封面設計三大要素。下面我們就和大家來分別研究一下這三大要素:

52、A、 文字。書籍的封面要有明確的表意功能,而且還有審美功能,在設計時把文字以點、線、面來進行排列,書名較大可以處理成面,一定要醒目、大方;作者名字少,也較小,所以把它處理成點;出版社字較多較長,一般排成一行,所以當成線來處理,文字的字體、大小、顏色和位置要精心設計。B、 圖像。讓學生觀察欣賞封面的圖像,分析是用什么技法繪制的。教師總結:圖像要與書籍內容有關,使封面更加生動、美觀。C、顏色。任何封面總有一種顏色占主導地位,要能反映出書的某些性質和特點。4、封面設計步驟:(1) 構思立意(2) 確定封面的規(guī)格、定位圖形及文字的位置(3) 圖形的設色或制作,可以用筆直接畫和設色,也可以運用學過的鏤刻

53、版畫的技法上色,甚至可用有色紙剪貼(4)上顏色5、學生創(chuàng)作練習以四人為一個小組進行設計練習,增強合作學習的團隊精神。作業(yè)要求:(1) 用你學過的知識設計一本你們共同喜愛的書的封面。(2) 圖形裝飾、文字突出、顏色鮮明。第2課時 由學生完成作業(yè),教師下班輔導。(教師作巡回指導)作品講評、小結1、實物展示學生設計的作品,同學自評、互評談談自己的感受,教師總結。2、教師小結:通過大家的努力和精心制作,同學們出色地完成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華,發(fā)揮了創(chuàng)造精神。學會了用藝術語言去分析作品、評價作品、創(chuàng)造作品,感受到了封面設計的藝術。    

54、;       第五單元   版痕印跡的藝術第1課  個性鮮明的木刻肖像(2課時)一、教學目標通過課上對浮雕這種造型手段的了解,使學生初步對浮雕的制作過程以及制作手法有一個大體的了解,結合上節(jié)課的自畫像作業(yè)進行制作浮雕。二、教學重點以及難點重點是如何把頭型制作好。難點是注意整體作品的造型協(xié)調。三、課前準備學生課前準備:從圖書、畫冊以及通過上網(wǎng)查出一些相關浮雕作品的照片并了解浮雕的特點。每人帶一面小鏡子、陶泥、小勺、牙簽等小工具。四、教學設計教學過程:組織教學(按常規(guī)進行)。引入新課:我們在講美術

55、的分類時已經(jīng)講過了什么是浮雕,那么怎么制作浮雕呢?浮雕又能傳達出什么樣的美呢?板書課題:個性鮮明的木刻肖像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周圍有許多藝術品在點綴著我們的生活,其中也有不少的浮雕作品,同學們能不能說出在你身邊的浮雕作品呢?(學生回答略)浮雕是一種半立體的藝術形式,在平面上塑造立體的空間是它的特點,那么它是怎么制作出來的呢?我們知道了浮雕制作的大體方法,我們都知道了浮雕應該把人物的形象與背景托開這一特點,也就是說注意背景是浮雕制作的第一步空間制作的關鍵。那么既然背景制作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可不可以想一些快捷、方便、迅速的制作方法,把背景制作得既美觀又容易制作呢?(學生回答略)正像同學們說的,運用

56、不同的工具會使得浮雕背景的制作效率事半功倍,如用一些鈕扣、小圖章印制的方法,還可以利用刀子刻、刮、鏟、削的方法制作,還可以通過樹葉印制的方法,包括我們前面講泥塑時學過的用剪刀剪的方法??傊畬τ诒尘暗闹谱鞣椒ㄏM蠹覄幽X筋,發(fā)揮我們豐富的想象力去創(chuàng)作各種方法,做到既美觀又好操作。除了上面我們說過的背景制作的方法之外,對于人物臉型以及發(fā)型的制作也學要針對每一位同學的不同情況進行分析,對照我們每人帶來的小鏡子進行觀察,自己屬于哪一種臉型和發(fā)型,所以今天在正式制作之前,我們還有一件重要的事要作:那就是對照鏡子再好好修改自己的自畫像,不要盲目的就開始制作。另外我們在制作時也可以利用一些小東西,來制作我們

57、的眼鏡之類的小道具??偨Y: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美的因素,無論是立體的還是平面的都需要我們去主動的發(fā)現(xiàn)、去品味,今天我們只是利用浮雕這一種手法塑造了我們的形象,希望將來我們能夠學會更多的造型語言去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明天。教學目標根據(jù)新課程標準和教材要求,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與技能能目標:認識藏書票,學會對藏書票的欣賞,要求能根據(jù)一定技能來制作藏書票作品。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師生之間的對話,同學門之間的討論以及不斷遞進互動式的探究學習,來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精神。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相互合作、積極探索的精神,同時,讓學生在藏書票的創(chuàng)作、設計中獲得藝術創(chuàng)作的歡樂和情感的交流,

58、以培養(yǎng)學生讀書、愛書、藏書的好習慣。 3、教學重點和難點 由于學生對藏書票接觸不多,我認為本課的重點是藏書票的內容構成和制作方法。它對學生初步觀察分析藏書票有重要意義。由于學生繪畫水平不同和觀察生活的感受不同,所以把難點定為創(chuàng)意設計。二、教學方法 依據(jù)本課的性質及學生的特點,我主要采取“啟發(fā)引導”法,以圖例為線索充分利用掛圖,不斷采用欣賞、啟迪、討論、展示、交流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主動參與發(fā)現(xiàn)新知識的欲望,同時在師生的互動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增強合作意識,領悟課程中人與人之間信息的美好情感的傳遞,從而感受知識的價值、情感的價值。三、學法指導 藏書票是具有實用和審美雙重性的一種藝術品,需要

59、相關的知識技能和創(chuàng)造思維,因此本課利用大量圖例使學生達到圖字一體畫面精微簡潔,引發(fā)學生愛書讀書藏書的欲望。學生在欣賞討論與制作過程中提高自已的審美能力以及制作方法與技巧,也能在同學相互作品交流中增強友誼,培養(yǎng)合作意識。 第2課時 由學生完成作業(yè),教師下班輔導。下面我們就來開始制作,首先修改自己的自畫像,然后開始制作浮雕。學生開始制作,教師巡回指導??偨Y學生的作品,調出一些比較好的作品進行講評,先由學生講評再由教師進行講評。             第2課  富有特色的藏書票(2課時)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掌握藏書票的基本常識和套色藏書票的設計制作方法。2、過程與方法:嘗試藏書票的創(chuàng)作過程、感受方寸之間的美感魅力。3、培養(yǎng)學生小組研討與合作探究的能力和愛讀書、愛學習的思想情感。二、重點:以“愛書”為創(chuàng)作題材的藏書票創(chuàng)作技法。三、難點:在方寸之地如何掌握好藏書票的構思、構圖、色彩。四、教學過程;1、導入 上課后我先拿出幾本貼上藏書票的書籍讓學生欣賞。引起學生興趣,然后說明在我珍愛的書所設計的藏書票。這節(jié)課我將滿足同學門的好奇與求知,來一起共同認識、欣賞與制作藏書票作品。從而引出課題藏書票的欣賞與制作。 2、講授新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