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國學《孟子》(心血之作)_第1頁
六年級國學《孟子》(心血之作)_第2頁
六年級國學《孟子》(心血之作)_第3頁
六年級國學《孟子》(心血之作)_第4頁
六年級國學《孟子》(心血之作)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孟子孟子六年級國學六年級國學求仁自可得求仁自可得 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鑠shu我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求則得之,舍則失之。” 孟子孟子告子上告子上 孟子孟子求仁自可得求仁自可得 譯文譯文 同情之心,人人都有;羞恥之心,人人都同情之心,人人都有;羞恥之心,人人都有;恭敬之心,人人都有;是非曲直之心,有;恭敬之心,人人都有;是非曲直之心,人人都有。同情之心,就是表現為相互親愛;人人都有。同情之

2、心,就是表現為相互親愛;羞恥之心,就是表現為行為方式;恭敬之心,羞恥之心,就是表現為行為方式;恭敬之心,就是表現為社會行為規(guī)范;是非曲直之心,就是表現為社會行為規(guī)范;是非曲直之心,就是表現為人的智慧。與人建立相互親愛的就是表現為人的智慧。與人建立相互親愛的關系、選擇最佳行為方式、遵守社會行為規(guī)關系、選擇最佳行為方式、遵守社會行為規(guī)范,都要用智慧,不是由外面滲入到我內心范,都要用智慧,不是由外面滲入到我內心的,是我本來就有的,只是未曾思考罷了。的,是我本來就有的,只是未曾思考罷了。所以說:所以說:“探求就可以獲得,放棄就是失探求就可以獲得,放棄就是失去。去?!比私杂猩菩娜私杂猩菩?告子曰:告子曰

3、:“人性之無分于善人性之無分于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于東西也。不善也,猶水之無分于東西也?!泵献釉唬好献釉唬骸八艧o分于東西,無分水信無分于東西,無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其勢則然也?!?孟子孟子告子上告子上 孟子孟子人皆有善心人皆有善心 譯文 孟子說:孟子說:“水流確實沒有東流西流水流確實沒有東流西流之分,但是沒有上流下流之分嗎?人的之分,但是沒有上流下流之分嗎?

4、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就好比是向下流淌一樣。本性是善良的,就好比是向下流淌一樣。人的本性沒有不善良的,水的本性沒有人的本性沒有不善良的,水的本性沒有不向下流淌的。如今的水,被擊打就可不向下流淌的。如今的水,被擊打就可以濺得很高,可以使它高過額頭;堵塞以濺得很高,可以使它高過額頭;堵塞水道使它倒行,就可以使它流上山崗。水道使它倒行,就可以使它流上山崗。難道這是水的本性嗎?是形勢使它這樣難道這是水的本性嗎?是形勢使它這樣的。人之所以可以使他不善良,其本性的。人之所以可以使他不善良,其本性的變化也是一樣的。的變化也是一樣的?!绷贾?、良能良知、良能孟子曰: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

5、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 孟子孟子盡心盡心上上 孟子孟子良知、良能良知、良能 譯文 孟子說:孟子說:“人不用學習就能的,人不用學習就能的,是良能;不用思考就知道的,是良知。是良能;不用思考就知道的,是良知。兩三歲的小孩子沒有不知道親愛他父兩三歲的小孩子沒有不知道親愛他父母的,等到他長大,沒有不知道尊敬母的,等到他長大,沒有不知道尊敬他兄長的。親愛父母是仁;尊敬兄長他兄長的

6、。親愛父母是仁;尊敬兄長是義。沒有其他原因,因為這兩種品是義。沒有其他原因,因為這兩種品德是通行天下的。德是通行天下的。” 思則得之思則得之 公都子問曰:公都子問曰:“鈞是人也,或為大鈞是人也,或為大人,或為小人,何也?人,或為小人,何也?” ” 孟子曰:孟子曰:“從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 曰:曰:“鈞是人也,或從其大體,或從其小體,鈞是人也,或從其大體,或從其小體,何也?何也?” ” 曰: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此天之思,思則得之

7、,不思則不得也。此天之所與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所與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此為大人而已矣。能奪也。此為大人而已矣。” 孟子孟子告子上告子上 孟子孟子思則得之思則得之 譯文譯文 公都子問:公都子問:“同樣是人,有些人被稱為大人,同樣是人,有些人被稱為大人,有些人被稱為小人,這是為什么呢?有些人被稱為小人,這是為什么呢?”孟子說:孟子說:“從其考慮大事的,就稱為大人;從其考慮大事的,就稱為大人;從其考慮小事的,就稱為是小人。從其考慮小事的,就稱為是小人?!惫甲诱f:公都子說:“同樣是人,或者是從事大事,或同樣是人,或者是從事大事,或者是從事小事,這是為什么呢?者是從事小事,

8、這是為什么呢?”孟子說:孟子說:“人的耳朵眼睛等器官,不會思考人的耳朵眼睛等器官,不會思考因而會被蒙蔽,此物一接觸外物,只是被引導而因而會被蒙蔽,此物一接觸外物,只是被引導而已。心這個器官則會思考,思考就會得到答案,已。心這個器官則會思考,思考就會得到答案,不會思考的就得不到答案。這是上天賦予人類的,不會思考的就得不到答案。這是上天賦予人類的,首先確立人生的大事,那么小的事情就不能占據首先確立人生的大事,那么小的事情就不能占據人的心靈。這就是被稱為大人的原因。人的心靈。這就是被稱為大人的原因?!碧鞂⒔荡笕斡谑侨艘蔡鞂⒔荡笕斡谑侨艘?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9、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孟子告子下告子下 孟子孟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譯文 所以上天將要降落重大責任在所以上天將要降落重大責任在這樣的人身上,一定要事先使他的這樣的人身上,一定要事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饑餓,以致肌膚消瘦,使他受經受饑餓,以致肌膚消瘦,使他受貧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顛倒錯亂,貧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顛倒錯亂,總不如意,通過那些來使他

10、的內心總不如意,通過那些來使他的內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增加他不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增加他不具備的才能。具備的才能。 窮達不失志窮達不失志 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故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故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不失義,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故士得己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于民;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窮則獨善其不得志,修身見于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孟子盡心上盡心上 孟子孟子窮達不失志窮達不失志 譯文 尊崇道德,喜愛仁義,就可以安尊崇道德,喜愛仁義,就可以安詳自得

11、了。所以士人窮困時不失去仁義;詳自得了。所以士人窮困時不失去仁義;顯達時不背離道德。窮困時不失去仁義,顯達時不背離道德。窮困時不失去仁義,所以安詳自得;顯達時不背離道德,所所以安詳自得;顯達時不背離道德,所以老百姓不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時恩以老百姓不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時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時修養(yǎng)自身以顯現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時修養(yǎng)自身以顯現于世。窮困時獨善其身,顯達時兼善天于世。窮困時獨善其身,顯達時兼善天下。下。吾豈好辯哉吾豈好辯哉 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 , ,距距诐诐bb行,放淫辭,以承三圣者,豈好行,放淫辭,以承三圣者,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辯哉?予不得已也。 孟子孟

12、子滕文公下滕文公下 孟子孟子吾豈好辯哉吾豈好辯哉 譯文 我也想去端正人心,破除邪說,我也想去端正人心,破除邪說,抵制偏頗的行為,批駁錯誤的言論,抵制偏頗的行為,批駁錯誤的言論,來繼承三位圣人。我難道喜好辯論嗎?來繼承三位圣人。我難道喜好辯論嗎?我是不得已啊!我是不得已??!四過不足為四過不足為 從流下而忘反謂之流,從流上從流下而忘反謂之流,從流上而忘反謂之連,從獸無厭謂之荒,而忘反謂之連,從獸無厭謂之荒,樂酒無厭謂之亡。先王無流連之樂、樂酒無厭謂之亡。先王無流連之樂、荒亡之行?;耐鲋小?孟子孟子梁惠王下梁惠王下 孟子孟子流連忘返流連忘返風過草必偃風過草必偃 上有好者上有好者, ,下必有甚焉者矣

13、下必有甚焉者矣. .君子君子之德之德, ,風也;小人之德風也;小人之德, ,草也草也. .草尚之草尚之風風, ,必偃必偃. . 孟子孟子滕文公上滕文公上 孟子孟子風過草必偃風過草必偃 譯文 上面的人(指當政者)愛好什么上面的人(指當政者)愛好什么, ,下面的人也愛好什么下面的人也愛好什么, ,甚至比上面的人甚至比上面的人更厲害更厲害 . .一個君子的道德表現好像是一個君子的道德表現好像是風風, ,廣大人民好比是草廣大人民好比是草. .風向哪邊吹風向哪邊吹, ,草草便向哪面倒便向哪面倒. .仁者能正君仁者能正君 惟大人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惟大人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

14、莫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國定矣。不正。一正君而國定矣。 孟子孟子離婁上離婁上 孟子孟子禍福源于己禍福源于己 今國家閑暇,及是時,般樂怠今國家閑暇,及是時,般樂怠敖,是自求禍也。禍福無不自己求敖,是自求禍也。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之者。詩詩云:云:“永言配命,自永言配命,自求多褔。求多褔?!碧滋自唬涸唬骸疤熳髂?,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贝酥酥^也。謂也。 孟子孟子 公孫丑上公孫丑上孟子孟子禍福源于己禍福源于己譯文 如今國家太平無事,在這樣的時如今國家太平無事,在這樣的時候,如果只顧尋歡作樂,怠惰傲慢,候,如果只顧尋歡作樂,怠惰傲慢,這是

15、自找災禍啊。禍與福都是自己找這是自找災禍啊。禍與福都是自己找來的。來的。詩經詩經上說:上說:永遠配合天永遠配合天命而行,自然求來眾多的幸福。命而行,自然求來眾多的幸福。太甲太甲說:說:上天降下災禍,還有上天降下災禍,還有辦法可躲;自己造下罪孽,逃也逃不辦法可躲;自己造下罪孽,逃也逃不了。了。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愛心人人有愛心人人有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蛇\之掌上。 孟子孟子公孫丑上公孫丑上 孟子孟子天作孽,尤可違;自

16、作孽,不可活。天作孽,尤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愛人人愛之愛人人愛之 君子所以異于人者,以其存心君子所以異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孟子離婁下離婁下 孟子孟子智者避危墻智者避危墻 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墻之下。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墻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桎梏zh g死者,非正命也。死者,非正命也。 孟子孟子盡心上盡心上 孟子孟子因此懂天命的人不會站立在危墻下面。因此懂天命的人不會站立在危墻下面。盡力行

17、道而死的,是正常的命運;犯罪盡力行道而死的,是正常的命運;犯罪受刑而死的,不是正常的命運。受刑而死的,不是正常的命運。 自毀人毀之自毀人毀之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之。太甲太甲曰:曰:天作孽,猶可違;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此之謂也。” 孟子孟子離婁上離婁上 孟子孟子自毀人毀之自毀人毀之 譯文 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為,別人才侮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為,別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毀壞的因素,別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毀壞的因素,別人才毀壞他;國家必先有自己攻打自

18、人才毀壞他;國家必先有自己攻打自己的原因,別人才攻打他。己的原因,別人才攻打他。太甲太甲說:說:上天降下災禍,還有辦法可躲;上天降下災禍,還有辦法可躲;自己造下罪孽,逃也逃不了。自己造下罪孽,逃也逃不了。說的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就是這個道理。穢人人惡之穢人人惡之 孟子曰:孟子曰:“西子蒙不潔,則人皆掩西子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雖有惡人,齊戒沐浴,則可鼻而過之;雖有惡人,齊戒沐浴,則可以祀上帝。以祀上帝?!?孟子孟子離婁下離婁下 孟子孟子孟子說:孟子說:“像西施那么美麗的女子,如果像西施那么美麗的女子,如果她沾染上污穢惡臭的東西,別人也會捂著她沾染上污穢惡臭的東西,別人也會捂著鼻子走過去;雖然

19、是一個面貌奇丑的人,鼻子走過去;雖然是一個面貌奇丑的人,如果他齋戒沐浴,也同樣可以祭祀上天。如果他齋戒沐浴,也同樣可以祭祀上天?!?君子能改過君子能改過 且古之君子,過則改之;今之君且古之君子,過則改之;今之君子,過則順之。古之君子,其過也,子,過則順之。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豈徒順之,民皆仰之。今之君子,豈徒順之,又從為之辭。又從為之辭。 孟子孟子公孫丑下公孫丑下 孟子孟子君子能改過君子能改過譯文 古代的君子賢士古代的君子賢士, ,有了過錯就去改有了過錯就去改正;現在的君子賢人正;現在的君子賢人, ,有了過錯就放

20、任有了過錯就放任不管不管. .古代的君子古代的君子, ,就像日食和月食一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樣樣, ,人民都能夠看到他們(及其所作所人民都能夠看到他們(及其所作所為);等到他們改正了自己的過錯為);等到他們改正了自己的過錯, ,人人民都仰慕他們民都仰慕他們. .現在的君子現在的君子, ,豈止是白豈止是白白的放任不管白的放任不管, ,并且還為這些過錯尋找并且還為這些過錯尋找開脫的理由。開脫的理由。知錯近于勇知錯近于勇 他日,見于王曰:他日,見于王曰:“王之為都者,王之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為王誦之。為王誦之?!蓖踉唬和踉唬骸按藙t寡人之此則寡人之罪也。

21、罪也。” 孟子孟子公孫丑下公孫丑下 孟子孟子知錯近于勇知錯近于勇 譯文 古代的君子賢士古代的君子賢士, ,有了過錯就去改有了過錯就去改正;現在的君子賢人正;現在的君子賢人, ,有了過錯就放任有了過錯就放任不管不管. .古代的君子古代的君子, ,就像日食和月食一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樣樣, ,人民都能夠看到他們(及其所作所人民都能夠看到他們(及其所作所為);等到他們改正了自己的過錯為);等到他們改正了自己的過錯, ,人人民都仰慕他們民都仰慕他們. .現在的君子現在的君子, ,豈止是白豈止是白白的放任不管白的放任不管, ,并且還為這些過錯尋找并且還為這些過錯尋找開脫的理由。開脫的理由。君子能改過君子能改

22、過 且古之君子,過則改之;今之君且古之君子,過則改之;今之君子,過則順之。古之君子,其過也,子,過則順之。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豈徒順之,民皆仰之。今之君子,豈徒順之,又從為之辭。又從為之辭。 孟子孟子公孫丑下公孫丑下 孟子孟子君子能改過君子能改過譯文 古代的君子賢士古代的君子賢士, ,有了過錯就去改有了過錯就去改正;現在的君子賢人正;現在的君子賢人, ,有了過錯就放任有了過錯就放任不管不管. .古代的君子古代的君子, ,就像日食和月食一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樣樣, ,人民都能夠看到他們(及其所作所人民都能夠看到他們(及

23、其所作所為);等到他們改正了自己的過錯為);等到他們改正了自己的過錯, ,人人民都仰慕他們民都仰慕他們. .現在的君子現在的君子, ,豈止是白豈止是白白的放任不管白的放任不管, ,并且還為這些過錯尋找并且還為這些過錯尋找開脫的理由。開脫的理由。譯文譯文 人生在世沒有根蒂,飄泊如路上的塵人生在世沒有根蒂,飄泊如路上的塵土。生命隨風飄轉,此身歷盡了艱難,已土。生命隨風飄轉,此身歷盡了艱難,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了。世人都應當視同兄經不是原來的樣子了。世人都應當視同兄弟,何必親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親呢?遇弟,何必親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親呢?遇到高興的事就應當作樂,有酒就要邀請近到高興的事就應當作樂,有酒就要

24、邀請近鄰共飲。青春一旦過去便不可能重來,一鄰共飲。青春一旦過去便不可能重來,一天之中永遠看不到第二次日出。應當趁年天之中永遠看不到第二次日出。應當趁年富力強之時勉勵自己,光陰流逝,并不等富力強之時勉勵自己,光陰流逝,并不等待人。待人。 非義宜速已非義宜速已 戴盈之曰:戴盈之曰:“什一,去關市之征,什一,去關市之征,今今茲茲zi未能。請輕之,以待來年,然未能。請輕之,以待來年,然后已,何如?后已,何如?” 孟子曰:孟子曰:“今有人日今有人日攘攘rng(偷)(偷)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是非君子之道。之道。曰:曰:請損之,月攘一雞,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后已。以

25、待來年,然后已。如知其非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孟子孟子滕文公下滕文公下 孟子孟子譯文譯文 戴盈之說:戴盈之說:“稅率十分抽一,免除關卡和稅率十分抽一,免除關卡和市場的征稅,今年內還辦不到,請讓我們先減市場的征稅,今年內還辦不到,請讓我們先減輕一些,等到明年再徹底實行,怎么樣?輕一些,等到明年再徹底實行,怎么樣?” 孟子說:孟子說:“現在有一個人每天偷鄰居家的現在有一個人每天偷鄰居家的一只雞,有人告誡他一只雞,有人告誡他 說:說:這不是正派人的行這不是正派人的行為!為!他便說:他便說:請讓我先減少一些,每月偷請讓我先減少一些,每月偷一只,等到明年再徹底洗手不

26、干。一只,等到明年再徹底洗手不干。如果如果知道這種行為不合于道義,就應該趕快停止,知道這種行為不合于道義,就應該趕快停止,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對曰:孟子對曰:“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走?;虬俨蕉笾?,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也?!?孟子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上 孟子孟子譯文譯文孟子回答道孟子回答道: “大王喜歡打仗,大王喜歡打仗, 請讓我

27、拿打仗請讓我拿打仗作比喻。作比喻。 咚咚地擂起戰(zhàn)鼓,咚咚地擂起戰(zhàn)鼓, 刀刃劍鋒相碰,刀刃劍鋒相碰, (就有士兵就有士兵) 丟盔棄甲,丟盔棄甲, 拖著兵器逃跑。拖著兵器逃跑。 有的逃有的逃了了 一百步停下來,一百步停下來, 有的逃了五十步住了有的逃了五十步住了 腳。腳。 (如果如果) 憑著自己只逃了五十步就嘲笑那些逃了憑著自己只逃了五十步就嘲笑那些逃了 一百步的人,一百步的人, 那怎么樣那怎么樣? ” 惠王說惠王說: “不可以,不可以, 只不過后面的逃不到一百步罷了只不過后面的逃不到一百步罷了 , 這同樣是逃這同樣是逃跑呀跑呀? ”此謂大丈夫此謂大丈夫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富貴不能淫,貧

28、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孟子滕文公下滕文公下 孟子孟子注釋注釋: :淫淫: : 使使迷亂迷亂 移移: : 使使改變改變 屈屈: :使使 屈服屈服 謂謂: : 稱做稱做, ,改變改變 譯文譯文 富貴不能使他迷亂,富貴不能使他迷亂, 貧賤不能使他改變,貧賤不能使他改變, 威武不能使他屈服,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這樣的人就可以稱之為大這樣的人就可以稱之為大丈夫。丈夫。取義寧舍生取義寧舍生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

29、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者也。 孟子孟子告子上告子上 孟子孟子注釋注釋: :欲欲: : 想要。想要。得兼得兼: : 同時得到。同時得到。 譯文譯文 魚是我想的得到的,魚是我想的得到的, 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如果如果) 這兩者不能夠同時得到,這兩者不能夠同時得到, 那么那么(我我) 就舍就舍棄魚而選擇熊掌。棄魚而選擇熊掌。 生命是我所想保有的道義也生命是我所想保有的道義也是我想要的想保有的,是我想要的想保有的, 道義也是我想要的,道義也是我想要的, (如果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夠同時得到的話,這兩種東西不能夠同時得到的話, 那么那么就

30、舍棄生命而選擇道義。就舍棄生命而選擇道義。矢志不可移矢志不可移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不得志,獨行其道。 孟子孟子滕文公下滕文公下 孟子孟子 居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里,站立居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上,行走在天下最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上,行走在天下最平坦的大道(義)上。實現理想的時候,與老平坦的大道(義)上。實現理想的時候,與老百姓一百姓一 同前進;不能實現理想時,便獨自堅同前進;不能實現理想時,便獨自堅持自己的原則。持自己的原則。 仁義不

31、可棄仁義不可棄 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哀哉! 孟子孟子離婁上離婁上 孟子孟子 仁,是人最安適的住宅;義,是人最正確仁,是人最安適的住宅;義,是人最正確的道路。把最安適的住宅空置起來不住,把最的道路。把最安適的住宅空置起來不住,把最正確的道路舍棄在一邊不走,真是可悲??!正確的道路舍棄在一邊不走,真是可悲??! 志為氣之帥志為氣之帥 告子曰: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氣。不得于心,勿求于氣。”不得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氣,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勿求于氣,可;不

32、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氣之帥也;氣,心,不可。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氣次焉。故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氣次焉。故曰:曰:“持其志,無暴其氣。持其志,無暴其氣?!?孟子孟子公孫丑上公孫丑上 孟子孟子譯文譯文 告子曾說:告子曾說:“言論上有所不通,心里不必言論上有所不通,心里不必去尋求道理;心里有所不安,不必求助于意去尋求道理;心里有所不安,不必求助于意氣。氣?!毙睦镉兴话?,不必求助意氣,這是可心里有所不安,不必求助意氣,這是可以的;言論上有所不通,心里不尋求道理,這以的;言論上有所不通,心里不尋求道理,這不可以。心志是意氣的主帥,意氣是充滿體內不可以。心志是意氣的主帥,意

33、氣是充滿體內的。心志關注到哪里,意氣就停留到哪里。所的。心志關注到哪里,意氣就停留到哪里。所以說:以說:“要把握住心志,不要濫用自己的意氣要把握住心志,不要濫用自己的意氣感情。感情。”氣融義與道氣融義與道 “敢問何謂浩然之氣?敢問何謂浩然之氣?” 曰: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yǎng)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以直養(yǎng)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則餒矣。行有不慊于心,則餒矣。 孟子孟子公孫丑上公孫丑上 孟子孟子譯文譯文 氣融義與道氣

34、融義與道 公孫丑說:公孫丑說:“請問什么叫浩然之氣?請問什么叫浩然之氣?”孟孟子說:子說:“難說清楚啊。它作為一種氣,最為盛難說清楚啊。它作為一種氣,最為盛大,最為剛強,靠正直去培養(yǎng)它而不傷害它,大,最為剛強,靠正直去培養(yǎng)它而不傷害它,就會充塞天地之間,無所不在。它作為一種氣,就會充塞天地之間,無所不在。它作為一種氣,要和義與道配合;沒有這些,它就空虛無力了。要和義與道配合;沒有這些,它就空虛無力了。浩然之氣是不斷積累正義而產生的,不是偶然浩然之氣是不斷積累正義而產生的,不是偶然的正義舉動就取得的。如果自己的行為有愧于的正義舉動就取得的。如果自己的行為有愧于心,氣就空虛無力了。心,氣就空虛無力

35、了。”登岱小天下登岱小天下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太山而小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觀于海者難為水,游于圣天下。故觀于海者難為水,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觀水有術,必觀人之門者難為言。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其瀾。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達。志于道也,不成章不達。 孟子孟子盡心上盡心上 孟子孟子譯文譯文 登岱小天下登岱小天下 孔子登上東山,就覺得魯國變小了;登上泰孔子登上東山,就覺得魯國變小了;登上泰山,就覺得整個天下都變小了。所以,觀看過山,就覺得整個天下都變小了。所以,觀看過大海的人,便

36、難以被其它水所吸引了;在圣人大海的人,便難以被其它水所吸引了;在圣人門下學習過的人,便難以被其它言論所吸引了門下學習過的人,便難以被其它言論所吸引了. 觀看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觀看它壯闊的觀看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觀看它壯闊的波瀾。太陽、月亮有光輝,每條小縫隙也一定波瀾。太陽、月亮有光輝,每條小縫隙也一定會照得明亮;流水有規(guī)律,不把坑坑洼洼填滿會照得明亮;流水有規(guī)律,不把坑坑洼洼填滿不向前流;君子立志于道,不到一定的程度不不向前流;君子立志于道,不到一定的程度不能通達。能通達。一暴十寒一暴十寒 孟子曰:孟子曰:“無或乎王之不智也,雖有天下易無或乎王之不智也,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

37、寒之。未有能生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者也。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弈秋,通國之善弈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孟子孟子盡心上盡

38、心上 孟子孟子譯文譯文 登岱小天下登岱小天下 孟子說:孟子說:“大王的不聰慧是大王的不聰慧是不容置疑不容置疑的。即使世上的。即使世上有一種最容易生長的植物,讓它曬一天太陽,十天凍有一種最容易生長的植物,讓它曬一天太陽,十天凍它,沒有能生長的。我和大王相見的次數太少,而我它,沒有能生長的。我和大王相見的次數太少,而我離開后那些和我不同主張的人(指奸佞諂媚之臣)就離開后那些和我不同主張的人(指奸佞諂媚之臣)就會上前來影響王,我怎么能幫助他(指大王)使他的會上前來影響王,我怎么能幫助他(指大王)使他的善良之心萌發(fā)呢?如今下棋這樣的技能,是小技術;善良之心萌發(fā)呢?如今下棋這樣的技能,是小技術; 但如果

39、不專心致志地學習,是不會成功的。有一個名但如果不專心致志地學習,是不會成功的。有一個名字叫秋的圍棋師,是全國聞名的下棋能手,讓秋同時字叫秋的圍棋師,是全國聞名的下棋能手,讓秋同時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專心致志,只聽秋的話;另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專心致志,只聽秋的話;另一個雖然也在聽,但心里面卻總是想著有天鵝要飛來,一個雖然也在聽,但心里面卻總是想著有天鵝要飛來,一心想著張弓搭箭去射擊它。這個人雖然與專心致志一心想著張弓搭箭去射擊它。這個人雖然與專心致志的那個人一起學習,卻比不上那個人。是因為他的智的那個人一起學習,卻比不上那個人。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那個人嗎?回答力不如那個人嗎?回答:當然不是

40、這樣的。當然不是這樣的?!苯槿挥弥陕方槿挥弥陕?孟子謂高子曰:孟子謂高子曰:“山徑之蹊,間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孟子孟子公孫丑公孫丑上上 孟子孟子譯文譯文 介然用之而成路介然用之而成路 孟子對高子說:孟子對高子說:“山坡間的小徑,經常有山坡間的小徑,經常有人行走便踏成了一條路;過一段時間沒有人去人行走便踏成了一條路;過一段時間沒有人去走它,又會被茅草堵塞了?,F在茅草也把你的走它,又會被茅草堵塞了?,F在茅草也把你的心堵塞了。心堵塞了?!迸c人為善與人為善 孟子曰: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

41、過,則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大舜有大焉,喜。禹聞善言,則拜。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舍己從人,樂取于人以為善與人同。舍己從人,樂取于人以為善。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無非善。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無非取于人者。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取于人者。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善?!?” 孟子孟子公孫丑公孫丑上上 孟子孟子譯文譯文 與人為善與人為善 孟子說:孟子說:“子路,別人指出他的過錯,他子路,別人指出他的過錯,他就很高興。大禹聽到有教益的話,就給人家敬就很高興。大禹聽到有教益的話,就給人家敬禮答謝。偉大的舜帝比他們更進一步:總

42、是與禮答謝。偉大的舜帝比他們更進一步:總是與 別人共同做善事。舍棄自己的缺點,學習人家別人共同做善事。舍棄自己的缺點,學習人家的優(yōu)點,非??鞓返匚e人的長處來行善。的優(yōu)點,非??鞓返匚e人的長處來行善。從他種地、做陶器、捕魚一直到做帝王,沒有從他種地、做陶器、捕魚一直到做帝王,沒有哪個時候他不向別人學習。吸取別人的優(yōu)點來哪個時候他不向別人學習。吸取別人的優(yōu)點來行善,也就是與別人一起來行善。所以,君子行善,也就是與別人一起來行善。所以,君子做事沒有比與人為善更偉大的了。做事沒有比與人為善更偉大的了。” 君子有三樂君子有三樂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

43、,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天,俯不怍怍(zu(zu) )于人,二樂也;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孟子孟子盡心上盡心上 孟子孟子君子有三大快樂,而稱王天下不在其中。父君子有三大快樂,而稱王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兄弟平安,這是第一大快樂母健在,兄弟平安,這是第一大快樂;上不愧對上不愧對于天,下不愧對于人,這于天,下不愧對于人,這 是第二大快樂是第二大快樂;得到天得到天下優(yōu)秀的人才進行教育,這是第三大快樂。下優(yōu)秀的人才進行教育,這是第三大快樂。 教人要大度教人要大度 孟子曰:孟子曰:“中也養(yǎng)不中,才也養(yǎng)中也

44、養(yǎng)不中,才也養(yǎng)不才,故人樂有賢父兄也。如中也棄不才,故人樂有賢父兄也。如中也棄不中,才也棄不才,則賢不肖之相去,不中,才也棄不才,則賢不肖之相去,其間不能以寸。其間不能以寸?!?孟子孟子離婁下離婁下 孟子孟子 孟子說:孟子說:“品德修養(yǎng)好的人教育熏陶品德修養(yǎng)不品德修養(yǎng)好的人教育熏陶品德修養(yǎng)不好的人;有才能的人教育熏陶沒有才能的人,所好的人;有才能的人教育熏陶沒有才能的人,所以人人都樂于有好的父親和兄長。如果品德修養(yǎng)以人人都樂于有好的父親和兄長。如果品德修養(yǎng)好的人拋棄品德修養(yǎng)不好的人;有才能的人拋棄好的人拋棄品德修養(yǎng)不好的人;有才能的人拋棄沒有才能的人,那么,所謂好與不好之間的差別,沒有才能的人

45、,那么,所謂好與不好之間的差別,也就相近得也就相近得 不能用寸來計量了。不能用寸來計量了。”君子之所以教者五君子之所以教者五 孟子曰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子之所以教也?!?” 孟子孟子盡心盡心上上 孟子孟子譯文譯文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君子之所以教者五 孟子說孟子說:“:“高明的教師用來施教的高明的教師用來施教的人有五種:有像需要及時雨使其速化人有五種:有像需要及時雨使其速化的人,有需成就美德的人,有需學成的人,有需成就美德

46、的人,有需學成某些才能的人,有需要解答疑問的人,某些才能的人,有需要解答疑問的人,有私下以老師為榜樣來善治其身的人。有私下以老師為榜樣來善治其身的人。這五種人,都是高明的教師施教的對這五種人,都是高明的教師施教的對象。象。” 善能服天下善能服天下 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養(yǎng)人,然后能服天下。養(yǎng)人,然后能服天下。 孟子孟子離婁下離婁下 孟子孟子單憑善就想陵人心服,是不能夠使人心服的;單憑善就想陵人心服,是不能夠使人心服的;要用善去培養(yǎng)教育人,才能夠使天下的人心服。要用善去培養(yǎng)教育人,才能夠使天下的人心服。人當有五倫人當有五倫 人之有道也人之有道也; ;飽食

47、、暖衣、逸居而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圣人有憂之,使無教,則近于禽獸。圣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友有信。 孟子孟子滕文公滕文公上上 孟子孟子譯文譯文 人當有五倫人當有五倫 人有自身的生存原則,吃飽、穿暖、人有自身的生存原則,吃飽、穿暖、住得安逸,如果沒教養(yǎng)的話,那和禽獸住得安逸,如果沒教養(yǎng)的話,那和禽獸沒有兩樣。圣人又為此擔憂,(前憂洪沒有兩樣。圣人又為此擔憂,(前憂洪水橫流,泛濫天下,現憂人民沒有教水橫流,泛濫天下,現憂人民沒有教育。)于是派遣契擔任司徒之官,教導

48、育。)于是派遣契擔任司徒之官,教導百姓做人的道理百姓做人的道理父子之間要有骨父子之間要有骨肉之親,君臣之間要有禮法之義,夫婦肉之親,君臣之間要有禮法之義,夫婦之間要內外之別,長幼之間要有尊卑之之間要內外之別,長幼之間要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間要有誠信之德。序,朋友之間要有誠信之德。申之以孝悌申之以孝悌 謹謹庠庠xing序之教序之教, ,申之以孝申之以孝悌悌t之之義義, ,頒白者不負載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頒白者不負載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食肉, ,黎民不饑不寒黎民不饑不寒, ,然而不王者然而不王者, ,未之未之有也。有也。 孟子孟子梁惠王梁惠王上上 孟子孟子譯文譯文 申之以孝悌申之以孝悌 注重鄉(xiāng)校的教

49、育,強調孝敬長輩的注重鄉(xiāng)校的教育,強調孝敬長輩的道理,須發(fā)花白的老人們就不再會肩挑道理,須發(fā)花白的老人們就不再會肩挑頭頂,出現在道路上了。老年人能穿上頭頂,出現在道路上了。老年人能穿上絲綢、吃上魚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絲綢、吃上魚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這些而不稱王于天下的是決不會做到了這些而不稱王于天下的是決不會有的。有的。為人要真誠為人要真誠 陽貨欲見孔子而惡無禮,大夫有陽貨欲見孔子而惡無禮,大夫有賜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則往拜其門。賜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則往拜其門。陽貨陽貨瞰瞰kn孔子之亡也,而饋孔子蒸豚;孔子之亡也,而饋孔子蒸豚;孔子亦瞰其亡也,而往拜之。當是時,孔子亦瞰其亡也,而往拜之。當是時,陽貨先,豈得不見?陽貨先,豈得不見? 孟子孟子滕文公下滕文公下 孟子孟子譯文譯文 為人要真誠為人要真誠 陽貨想要孔子來見他,又厭惡別人陽貨想要孔子來見他,又厭惡別人認為他不知禮,當時大夫贈送財物給士認為他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