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監(jiān)測報告編寫提綱附實例_第1頁
水土保持監(jiān)測報告編寫提綱附實例_第2頁
水土保持監(jiān)測報告編寫提綱附實例_第3頁
水土保持監(jiān)測報告編寫提綱附實例_第4頁
水土保持監(jiān)測報告編寫提綱附實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水土保持監(jiān)測報告編寫提綱一、編寫提綱前言任務來源情況(包括合同簽訂),組織領導,監(jiān)測計劃確定,監(jiān)測任務的組織實施(監(jiān)測布點、現場監(jiān)測),監(jiān)督管理(監(jiān)測資料的檢查核定),監(jiān)測結果分析,監(jiān)測階段報告,上級檢查。1 項目區(qū)及項目概況2 監(jiān)測時段和監(jiān)測點布設2.1劃分監(jiān)測時段2.2擾動地貌類型劃分和監(jiān)測點布設3 監(jiān)測內容與方法3.1監(jiān)測內容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動態(tài)監(jiān)測3.1.2 擾動面積監(jiān)測3.1.3 棄土棄渣監(jiān)測3.1.4 臨時防護措施監(jiān)測3.1.5 植被恢復監(jiān)測3.1.6 工程措施監(jiān)測 3.1.7 水土流失動態(tài)監(jiān)測3.2監(jiān)測方法3.2.1 定位監(jiān)測(沉沙池、簡易觀測場等)3.2.2 臨時監(jiān)測3.2

2、.3 調查監(jiān)測3.2.4 巡查4  不同侵蝕單元土壤侵蝕模數的分析確定4.1 原地貌不同土地類型土壤侵蝕模數4.2不同擾動類型土壤侵蝕模數4.3 不同防治措施土壤侵蝕模數5 水土流失監(jiān)測動態(tài)結果與分析5.1防治責任范圍動態(tài)監(jiān)測結果5.2 棄土棄渣動態(tài)監(jiān)測結果5.3 擾動地面動態(tài)監(jiān)測結果5.4土壤流失量動態(tài)監(jiān)測結果6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監(jiān)測結果與分析6.1 棄渣處理及防治效果6.2 工程措施防治效果6.3植物措施防治效果6.4 運行初期水土流失7 結論7.1 防治達標情況7.2 水土流失及防治綜合評價7.3 監(jiān)測工作中的經驗與問題二、實例東深供水工程水土保持監(jiān)測報告(廣東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

3、院)(一)      建設項目及項目區(qū)概況1、項目概況廣東省東江-深圳供水工程是引東江水,向香港、深圳提供飲用水的跨流域大型調水工程,始建于1964年2月。經國家計委和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東深供水第4期改造工程(簡稱東深供水改造工程)全長51.7km(包括深圳沙灣隧洞工程),至2010年設計年供水能力23.73億m3,其中香港用水量11.00億m3,深圳市用水量8.73億m3,沿線用水量3.2億m3,機動用水量0.8億m3,設計流量為100m3/s。概算總投資49億元,總工期三年,即2000年8月到2003年8月。工程建設內容包括:新建蓮湖、旗嶺和金湖三座供水泵站

4、;新建走馬崗、觀音山、筆架山、石山、窯坑、鳳崗和沙灣七條隧洞,共長15km;新建蓮湖、旗嶺、漳洋和金湖四座渡槽,共長5.8km;新修六條混凝土箱涵共長16km;新修五條混凝土倒虹吸管,共長2.6km;新建3.3km現澆預應力混凝土地下埋管;擴建9.3km人工渠道及其它次要建筑物和附屬建筑物,加上已建成的太園泵站、雁田隧洞、深圳水庫,形成4站、4槽、8洞、1庫及人工渠和混凝土箱涵組成的封閉式供水系統(tǒng)。2、項目區(qū)概況東深供水改造工程位于東經113°31114°30,北緯22°3023°10。北連東江橋頭河段,西瀕珠江口岸,南接深圳、香港,東面為淡水河流域。項

5、目區(qū)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767-1925mm。其中4-9月占83.3-84.4%。多年平均降雨日數139.9天,雨強>80mm/24h的日數平均每年3.9次,>100mm/24h的日數平均每年為2.5次,>150mm/24h的大暴雨平均每年0.5次。工程區(qū)在地貌上大體可分為兩個單元,旗嶺坡、謝崗以北至東江為準平原區(qū),其間零星分布相對高度在50m以下的殘丘,旗嶺坡、謝崗以南為丘陵和低山地區(qū),相對高度在50-500m之間。本項目區(qū)是廣東省人民政府授權發(fā)布全省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qū)的公告的重點監(jiān)督區(qū)。項目區(qū)水土流失背景值為中輕度流失區(qū)。(二)監(jiān)測對

6、項目建設過程中水土保持防治責任范圍內水土流失數量、強度、成因及其動態(tài)變化過程進行監(jiān)測,對水土保持方案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實施情況、實施效果進行分析評價;對項目水土流失治理達標情況進行評價,為竣工驗收提供依據;積累建設項目建設期水土保持方面的數據資料和監(jiān)測管理經驗,給實施監(jiān)督管理提供依據,從而采取有力的管理措施,實施有效的監(jiān)督管理。1、監(jiān)測原則根據水土保持監(jiān)測技術規(guī)程(SL277-2002)、“東深供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報批稿)”及其批復文以及東深供水改造工程的工程特點和水土流失特征,確定如下監(jiān)測原則:(1)全面調查監(jiān)測與重點觀測相結合全面調查是對整個東深供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防治責任范圍而

7、言,主要針對施工過程中的水土流失及防治措施的動態(tài)變化,也就是全面了解東深供水改造工程防治責任范圍內的水土流失狀況。重點觀測即對特定地段較長期的連續(xù)監(jiān)測,主要針對侵蝕強度監(jiān)測、特殊地段及突發(fā)事件監(jiān)測。(2)以地表擾動類型確定水土流失量開發(fā)建設項目地表擾動類型決定了水土流失速度。因此,可以通過監(jiān)測地表擾動類型(各擾動類型的面積和侵蝕強度)確定水土流失量。(3)地表擾動類型監(jiān)測以棄土棄渣和平臺監(jiān)測為重點 本工程的棄土棄渣量(包括臨時堆渣)達396.6×104m3。平臺的侵蝕模數相對較小,但面積很大,基本上每個標段都有,因此選為監(jiān)測重點。22監(jiān)測內容與方法2、監(jiān)測內容(1)防治責任范圍動態(tài)監(jiān)

8、測建設項目的防治責任范圍包括項目建設區(qū)和直接影響區(qū)。項目建設區(qū)分為永久征占地和臨時占地,永久征占地面積在項目建設前已經確定,施工階段及項目運行階段保持不變,臨時占地面積及直接影響區(qū)的面積則隨著工程進展有一定變化,防治責任范圍動態(tài)監(jiān)測主要是通過監(jiān)測臨時占地和直接影響區(qū)的面積,確定施工期防治責任范圍面積。(2)棄土棄渣動態(tài)監(jiān)測主要監(jiān)測棄渣量、巖土類型、棄土棄渣堆放情況(面積、堆渣高度、坡長、坡度等)、防護措施及攔渣率。(3)水土流失防治動態(tài)監(jiān)測水土流失防治動態(tài)監(jiān)測包括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的監(jiān)測。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包括臨時防護措施)實施數量、質量;防護工程穩(wěn)定性、完好程度、運行情況;措施的攔渣

9、保土效果。不同階段林草種植面積、成活率、生長情況及覆蓋度;擾動地表林草自然恢復情況;植被措施攔渣保土效果。(4)施工期土壤流失量動態(tài)監(jiān)測針對不同地表擾動類型的流失特點,對不同地表擾動類型,分別采用標樁法、侵蝕溝樣方測量法、簡易徑流小區(qū)法以及人工模擬降雨方法進行多點位、多頻次監(jiān)測,經綜合分析得出不同擾動類型的侵蝕強度及水土流失量。3、監(jiān)測方法監(jiān)測方法包括調查監(jiān)測、地面定位觀測。(1)調查監(jiān)測調查監(jiān)測是指定期采取全線路調查的方式,通過現場實地勘測,采用GPS定位儀結合1:5000地形圖、照相機、標桿、尺子等工具,按標段測定不同工程和標段的地表擾動類型和不同類型的面積。填表記錄每個擾動類型區(qū)的基本特

10、征(特別是堆渣和開挖面坡長、坡度、巖土類型)及水土保持措施(攔渣工程、護坡工程、土地整治等)實施情況。面積監(jiān)測面積監(jiān)測采用手持式GPS定位儀進行。首先對調查區(qū)按擾動類型進行分區(qū),如堆渣、開挖面等,同時記錄調查點名稱、工程名稱、擾動類型和監(jiān)測數據編號等。然后沿各分區(qū)邊界走一圈,在GPS手簿上就可記錄所測區(qū)域的形狀(邊界坐標),然后將監(jiān)測結果轉入計算機,通過計算機軟件顯示監(jiān)測區(qū)域的圖形和面積(如果是實時差分技術的GPS接收儀,當場即可顯示面積)。對棄土棄渣量測量,把堆積物近似看成多面體,通過測一些特征點的坐標,再模擬原地面形態(tài),即可求出堆積物的植被監(jiān)測選有代表性的地塊作為標準地,標準地的面積為投影

11、面積,要求喬木林20m×20m、灌木林5m×5m、草地2m×2m。分別取標準地進行觀測并計算林地郁閉度、草地蓋度和類型區(qū)林草的植被覆蓋度。計算公式為:Dfdfe                        Cf  式中:D林地的郁閉度(或草地的蓋度);C林(或草)植被覆蓋度,%;fd樣方面積,m2;fe樣方內樹冠(草冠)垂直投影面積,m2。f林地(或草地)面積,hm2;類型區(qū)總面積,hm2。需要注意:納入

12、計算的林地或草地面積,其林地的郁閉度或草地的蓋度都應大于20%。關于標準地的灌叢、草本覆蓋度調查,采用目測方法按國際通用分級標準進行。(2)地面觀測對不同地表擾動類型,侵蝕強度的監(jiān)測,采用地面觀測方法。如樁釘法、侵蝕溝樣方測量法、簡易徑流小區(qū)法,人工模擬降雨試驗等,并以樁釘法和侵蝕溝法為主。同時采用自記雨量計觀測降雨量和降雨強度。樁釘法將直徑0.6cm、長2030cm、類似釘子形狀的鋼釬相距1m×1m分上中下、左中右縱橫各3排(共9根)沿坡面垂直方向打入坡面,釘帽與坡面齊平,并在釘帽上涂上紅漆,編號登記入冊。坡面面積較大時,為提高精度,鋼釬密度可加大。每次暴雨后和汛期終了以及時段末,

13、觀測釘帽出露地面高度,計算土壤侵蝕深度和土壤侵蝕量。計算公式采用:A=ZS/1000COS,式中A土壤侵蝕量,Z侵蝕深度(mm),S侵蝕面積(m2),坡度值。侵蝕溝樣方法在已經發(fā)生侵蝕的地方,通過選定樣方,測定樣方內侵蝕溝的數量和大小來確定侵蝕量。樣方大小取510m寬的坡面,侵蝕溝按大(溝寬100cm)、中(溝寬30100cm)、?。蠈?0cm)分三類統(tǒng)計,每條溝測定溝長和上、中上、中、中下、下各部位的溝頂寬、底寬、溝深,推算流失量。侵蝕溝樣方法通過調查實際出現的水土流失情況推算侵蝕強度。重點是確定侵蝕歷時和外部干擾。必須及時了解工程進展和施工狀況,通過照相、錄像等方式記錄、確認水土流失的實

14、際發(fā)生過程。簡易徑流小區(qū)法用木板、鐵皮、混凝土或其它隔濕材料圍成矩形小區(qū),在較低的一端安裝收集槽和測量設備,以確定每次降雨的徑流量和土壤流失量。徑流小區(qū)設置依據監(jiān)測點實際地形,通過簡單布置形成簡易徑流場,測定徑流、泥沙。簡易徑流場分固定式和臨時式兩人工模擬降雨利用人工模擬降雨器,選擇適當的降雨強度進行高土堆流失試驗。研究堆渣的產流產沙規(guī)律。人工模擬降雨器選用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生產的便攜式降雨器,降雨器噴頭高度36m,采用雙噴頭和單噴頭兩種方式,雨強范圍為2589.82mm/h,降雨時間1060min。降雨觀測(降雨量和降雨強度)用自記雨量計,常規(guī)雨量觀測每日進行。4、監(jiān)測時段劃分

15、項目所在區(qū)域80%以上的降雨量集中在4-9月,降雨量大、持續(xù)時間長、且多暴雨,因此以4-9月為重點監(jiān)測時段。根據工程進展情況和項目區(qū)降雨規(guī)律,監(jiān)測工作分為以下四個時段:2001年8月至2002年2月為第一時段,制定監(jiān)測方案并細化、全線調查及各種面積監(jiān)測、部分擾動類型侵蝕強度監(jiān)測及監(jiān)測設施布設,完成階段報告1。2002年3月至2002年7月為第二時段,重點進行基本擾動類型侵蝕強度監(jiān)測,同時進行各種面積監(jiān)測及防治措施調查,完成階段報告2。2002年8月至2003年1月為第三時段:完善侵蝕強度監(jiān)測、各種面積監(jiān)測及防治措施調查,完成階段報告3。2003年2月至2003年8月為第四時段:重點進行植物措施

16、監(jiān)測、各種面積核實監(jiān)測、棄土棄渣整治監(jiān)測等。完成總報告。5、監(jiān)測點布設監(jiān)測點布設主要指定位監(jiān)測點。樁釘監(jiān)測點31個,分別布設在蓮湖泵站、旗嶺泵站、官倉倒虹吸、石山涵洞、隔水倒虹吸、金湖泵站及渡槽、地下涵、雁田箱涵。侵蝕溝樣方監(jiān)測點21個,分別為蓮湖泵站、石山涵洞及箱涵、金湖泵站及渡槽、雁田箱涵簡易徑流小區(qū)監(jiān)測點6個,分別為蓮湖泵站、旗嶺泵站、石山涵洞、金湖渡槽、雁田箱涵。人工模擬降雨監(jiān)測點3個,均在雁田箱涵。(三)      不同侵蝕單元侵蝕模數分析1、侵蝕單元劃分根據水土流失特點,可以將施工期項目防治責任范圍劃分為原地貌(未施工地段)、擾動地表(各施工地段)和實

17、施防治措施的地表(水泥構筑物及防治措施等無危害擾動)三大類侵蝕單元。在施工初期,原地貌所占比例較高,隨著工程進展,擾動地表的面積逐漸增大,原地貌所占比例逐漸減少;最終原地貌完全被擾動地表和防治措施地表取代,隨后防治措施逐漸實施,實施防治措施的地表比例大增。施工期某時段(一般以年計)的土壤流失量即等于該時段防治責任范圍內各基本侵蝕單元的面積與對應侵蝕強度乘積的總和。因此侵蝕單元劃分及侵蝕強度的監(jiān)測確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原地貌侵蝕單元劃分東深供水改造工程所在區(qū)域屬東江中下游地區(qū),自然侵蝕主要集中在觀瀾河流域中上游的丘陵地帶,面積約16km2,為中度面狀侵蝕,少量溝狀侵蝕。監(jiān)測的重點是施工期因項目

18、建設引起的水土流失,對于原地貌的流失評價采用東深供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書(報批稿)中的分類方法和侵蝕模數,即將原地貌水土流失狀況分為兩種類型,大體上A標段為平原區(qū),B、C標段為丘陵區(qū)。地表擾動類型劃分東深供水改造工程的建設內容包括:供水泵站、隧洞、渡槽、箱涵、倒虹吸、地下埋管、人工渠改造及其它建筑物等。為了客觀地反映建設項目的水土流失特點,對建設項目的地表擾動進行適當的分類。施工過程中對地表的擾動主要表現為棄土棄渣、開挖面、建筑物、施工平臺等。堆渣、開挖面、平臺等具有不同的水土流失特點。根據監(jiān)測工作的實際需要和東深供水改造工程的工程特點,在實地調查的基礎上,依照同一擾動類型的流失特點和流失強

19、度基本一致、不同擾動類型的流失特點和流失強度明顯不同的原則,共分為8類地表擾動類型,結果見下表。地表擾動分類表           地表擾動 流失危害      有危害擾動      無危害擾動 擾動特征      堆  渣      開挖面      平  臺       侵蝕對象 形  

20、;  態(tài)      土質低堆渣      石質低堆渣      土質高堆渣      石質高堆渣      土質開挖面      石質開挖面      施工場地、生活用地等      建筑物、填入洼地的堆渣、受保護的開挖面等 特征描述      花崗巖風化物高度4m      沙

21、礫巖頁巖類高度4m      花崗巖風化物高度4m      沙礫巖頁巖類高度4m      花崗巖風化物      頁巖類      地勢平坦、零星渣堆、建筑材料      無流失、流失物進入封閉的區(qū)域(征地范圍)代    號      低土堆      低石堆      高土堆    

22、  高石堆      土質面      石質面      平臺      無危害編    號      1      2      3      4      5      6      7      814類

23、為堆渣類型,5、6類為開挖類型,第7類是平臺,最后一類稱為無危害擾動.防治措施分類東深供水改造工程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包括截水溝、排水溝、漿砌石護坡、沉砂池、箱涵及渣料場覆土、草皮護坡、草坪、各種防護林以及臨時沙包擋土墻。監(jiān)測中發(fā)現,除以上措施外,施工中采取的防護措施還包括混凝土噴描護坡、磚砌擋土墻(利用原有舊的磚墻),但未發(fā)現有渣場覆土、防護林。監(jiān)測結果表明:漿砌石護坡、混凝土噴錨護坡均能起到很好的防護作用;利用原有舊磚砌擋土墻的渣場,擋渣墻的攔渣效果也很好;箱涵覆土后配合草坪、場地平整后配合草坪,邊界修建漿砌石排水溝,其防護效果也很好;截水溝一般與護坡工程連在一起;排水溝主要修建在輸水線路的

24、兩邊邊界,其作用與護坡工程或植物措施合在一起,不易區(qū)分。因此監(jiān)測過程中將各種防治措施分為兩類完全措施和有排水溝的植物措施等;完善措施是指采取措施后仍然完善措施:完全措施指采取措施后基本上沒有土壤流失的措施,包括漿砌石護坡、混凝土噴錨護坡、擋渣墻等工程措施以及平地上配存在輕微土壤流失,但已達到允許范圍的措施,如坡面植物措施(草皮護坡等)、恢復自然植被等。2各侵蝕單元侵蝕模數(1)原地貌侵蝕模數原地貌侵蝕模數采用水土保持方案中的數據,平原區(qū)水土流失輕微,一般處于允許侵蝕范圍之內,平均侵蝕模數為502.7t/km2.a,丘陵區(qū)平均侵蝕模數為7096t/km2.a。(2)各地表擾動類型侵蝕模數為了更好

25、地反映開發(fā)建設項目的水土流失特點,侵蝕強度分別以雨季月流失量(t/hm2.m)、平均次降雨流失量(t/hm2.e)和侵蝕模數(t/hm2.a)三種方式表示。在被測定的幾種地表擾動類型中,土質高堆渣侵蝕強度最大,平臺侵蝕強度最小。相對來說,除高堆渣和土質開挖面以外的幾種擾動類型的流失速度在同一個數量級,高堆渣的流失速度明顯比其它類型大一個數量級?;緮_動類型侵蝕強度擾動類型      侵蝕強度(t/hm2)     雨季月流失量(t/hm2.m)      次降雨流失量(t/hm2.m)   &#

26、160;  侵蝕模數(t/hm2.a)土質高堆渣      97.99      28.58      748.25石質高堆渣      63.40      18.49      484.17土質低堆渣      5.14      1.50      39.23石質低堆渣      3

27、.88      1.13      29.65土質開挖面      17.21      5.02      131.45石質開挖面      7.03      2.05      53.69平      臺      3.11      0.91   &

28、#160;  23.72從次降雨流失量和月流失量來看,土質高堆渣和土質開挖面月(雨季)流失量分別為97.99t/hm2和17.21t/hm2,流失速度是很高的。雨季一場降雨平均可以沖刷掉28.58t/hm2(土質高堆渣)和5.02t/hm2(土質開挖面)的泥沙。施工過程中,對土質高堆渣和土質開挖面應及時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避免造成土壤流失。(四)      水土流失動態(tài)監(jiān)測結果與分析1、      防治責任范圍動態(tài)監(jiān)測結果(1)水土保持方案確定的防治責任范圍根據東深供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東深供水改造工程在可行性研究階

29、段確定的防治責任范圍為486.27hm2,見表4-1。其中項目建設區(qū)361.73hm2,包括項目建設所需要的永久占地和臨時占地。項目永久占地面積203.94hm2,因管線沿線施工營造布置占地、軋篩場、渣場以及導流、支洞、公路施工等項目臨時占地157.79hm2。本工程直接影響區(qū)主要包括輸水沿線施工的兩側、泵站周圍、渣場、石料場周圍及下游、臨時道路兩旁。該項目直接影響區(qū)面積124.54hm2,其中輸水管線開挖平均寬度30m為項目建設區(qū),中間地形較為陡峭(坡度大于20°)的及臨水開挖的管線的平均影響范圍為50m,管線開挖的直接影響區(qū)面積8.72hm2。隧洞開挖直接影響區(qū)面積為2.6hm2

30、。泵站直接影響區(qū)面積為4hm2。渣場分布在地勢較低的山溝、廢棄河道、待開發(fā)用地上,棄渣處理不當將會對環(huán)境造成較大影響,直接影響區(qū)面積為45hm2。石料場直接影響區(qū)面積為4.33hm2。供水改造工程場內的臨時道路長為59.89km,直接影響區(qū)為道路兩旁平均寬度10m的范圍,面積為59.89hm2。表4-1水土保持方案中確定的防治責任范圍        單位:hm2時間      項目      泵站      管線      渣場 

31、60;    石料場      其它      小計      合計可研究段      項目建設區(qū)      永久占地      134.44      56.16      13.34            203.94      361.73&#

32、160;          臨時占地      22.59      56.27      4.99      78.93      157.79           直接影響區(qū)            4+8.72+2.6      45  

33、;    4.33      59.89      124.54      124.54初步設計      項目建設區(qū)      永久占地      29.87      104.61      18.81      14.45      1.58     &

34、#160;169.31      416.2           臨時占地            24.25      100.44      12.71      109.49      246.89           直接影響區(qū)     

35、60;      4.34      16.54      38.87      11.21      90.57      161.53      161.53到初步設計階段,由于項目建設內容的調整,如取消漳洋和鳳崗泵站,隧洞及箱涵等輸水管線走向的改變等,東深供水改造工程的防治責任范圍調整為577.73hm2,詳見表5-1。其中永久占地面積由原來的203.94hm2減少為161.31h

36、m2,而臨時占地面積則由原來的157.79hm2增大為246.89hm2,項目建設區(qū)增大為461.2hm2,直接影響區(qū)相應增加為161.53hm2。(2)施工期防治責任范圍監(jiān)測結果施工期防治責任范圍與水土保持方案的不同之處,主要有以下五點:第一,永久征占地面積由可行性研究中的203.94hm2,以及初步設計中的161.31hm2,進一步減少為126.63hm2,比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設計減少37.91%和21.50%。第二,取消了初步設計中的石料開采場,工程所需的石料,部分利用隧洞開挖過程中的棄渣,不足部分全部外購。石料場和渣場是大部分建設項目施工期的兩大水土流失源,利用棄渣做石料,既減少了棄渣數

37、量及其占地面積,同時不再有石料場水土流失問題。第三,棄土棄渣用地明顯減少,由可行性研究中的112.43hm2,以及初步設計中的119.25hm2,減少為64.60hm2,比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設計減少42.54%和45.83%;而且均改為臨時用地,不再包含在永久占地中,棄渣經加工利用(包括工程本身用做石料以及當地利用)和整治處理后歸還當地政府,因此棄土、棄渣占地均為臨時占地。第四,臨時施工道路占地大為減少,由于項目建設區(qū)東莞市交通發(fā)達,東深供水改造工程施工過程中所需修建的臨時道路很少,大多數情況下可以利用現有道路完成任務。第五,直接影響區(qū)面積減少50%以上,由可行性研究中的124.54hm2,以及

38、初步設計中的161.53hm2,減少為39.36hm2,比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設計減少68.40%和75.63%。由于施工過程中的以上變化,東深供水改造工程施工期防治責任范圍比水土保持方案中確定的范圍明顯減小,施工期防治責任范圍為352.63hm2,比可行性研究減少27.5%,比初步設計減少39%。項目建設區(qū)面積為313.27hm2,分別比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設計減少15.47%和32.86%。詳見表5-2。4-2施工期防治責任范圍監(jiān)測結果表    單位:hm2標段      項目建設區(qū)      直接影響區(qū)  

39、    合計     建設區(qū)合計      永久征地      臨時占地                             渣場      臨時道路      施工場地及營地            A-  

40、;    8.65      3.96      1.42            2.24      0.37      9.02A-      22.54      10.57      5.15      0.6      7.25  

41、    0.89      23.43A-1      21.15      8.9                  12.25      4.6      25.75A-2      27.8      9.52      6.98  

42、          11.3      3.45      31.25B-      32.58      10.68      8.37            13.53      1.17      33.75B-1      35.27 

43、60;    12.74      7.79      2.3      16.1      1.92      37.19B-2      5.9      3                  2.9      0.42    

44、;  6.32B-1      20.95      7.05      5.71      1.2      5.81      2.38      23.33B-2      9.8      3.6                 &

45、#160;4.95      1.2      11.00B-3      15.11      9.2                  4.68      3.46      18.57C-      34.65      18.45     &

46、#160;9.55      2.1      4.55      6.8      41.45C-      21.42      10.24      5.36      1.1      4.72      4.42      25.84C-1   &#

47、160;  15.44      3.25      4.63            7.56      1.47      16.91C-2      16.43      4.54      5.35            6.54   

48、0;  1.17      17.6C-      25.58      10.93      4.29      0.7      9.66      5.64      31.22合計      313.27      126.63      64.60

49、     8.00      114.04      39.36      352.632、棄土棄渣動態(tài)監(jiān)測結果(1)設計棄土棄渣根據東深供水改造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及有關設計資料,東深供水改造工程在可行性研究中認定的土石方開挖量774.89×104m3,土石方回填量437.76×104m3,工程棄渣量為419.73×104m3,擬分11個渣場堆放,渣場設計占地面積為112.43hm2。初步設計中核定的土石方開挖量減少為658.51×

50、104m3,土石方回填量417.63×104m3,工程棄渣減少為241.88×104m3,擬采用13個渣場堆放,新增2個渣場,可行性研究階段的11個渣場,在初設中,位置和編號略有變化,初設中渣場編號為1#-14#,缺2#,設計占地面積為119.25hm2。(2)棄渣場及占地面積監(jiān)測結果監(jiān)測結果表明,施工期棄土棄渣實際使用了19個渣場。19個渣場中,11個為水土保持方案中設計的渣場,2個為初步設計中增加的渣場,這13個渣場均為設計渣場,施工期新增6個渣場。設計渣場中,有2個渣場在施工期位置和原用地類型有較大改變,它們是1#渣場由原計劃東江邊山坡地改為嶺頭村魚塘,14#渣場由原

51、定山溝改為雁田村魚塘。6個新增渣場位置分別為蓮湖泵站(N1#)、旗嶺泵站(N2#)、走馬崗支洞口(N3#)、官倉倒虹吸(N4#)、石山涵洞(N5#)和地下涵(N5#)。各渣場的占地面積與設計(水土保持方案)相比,施工期渣場數量增加,但占地面積則減少,實際占地面積比可行性研究減少42.54%,比初步設計減少45.83%。(3)棄土棄渣量動態(tài)監(jiān)測結果施工期棄土棄渣監(jiān)測結果見表4-3。由表可知,第一年全線棄土棄渣量為256×104m3,第二年為396.6×104m3,第三年為225.9×104m3。施工期最大棄渣量(第二年)低于水土保持方案中棄渣量,但高于初步設計中的棄

52、渣量。施工期棄渣量與方案(可行性研究)棄渣量的不同,主要由于設計變更。施工期第二年大部分臨時棄渣還沒有回填,因此實測最大棄渣量大于按挖填平衡計算的設計棄渣量,第三年大部分臨時堆渣已回填或被加工利用,因此監(jiān)測值低于設計值。表4-3施工期棄土棄渣監(jiān)測結果標段      數量(×104m3)      渣場      備  注     2001      2002      2003   &#

53、160;  編號      面積hm2      A      2.7      4.3      4.3      1      1.42      由原定山坡地改為魚塘、土渣A      7      7            

54、;            永久征地范圍內           4.6      4.6      N1      1.53      附近廢棄地、土渣、第二年開始使用           14.8      14.8      4 

55、0;    3.62      廢棄舊河道、土渣、石渣A1            7.5                        永久征地范圍內A2      19.8      24.9      24.9      4   

56、60;  6.98      廢棄舊河道、土渣、石渣B      37.6      20.1      4      N2      1.16      施工場地附近山溝中、石渣           20      36.1      3   &#

57、160;  7.21      陳屋貝村魚塘、第二年開始使用B1      2.4      2.4                        走馬崗洞口、石料、第二年利用完     9.1      29            N3   

58、60;  3.22      走馬崗支洞口、石料、第二年利用完     13.7      10.3      5      N4      2.29      官倉河灘地及農田、土渣、石渣     11.4      18.6            5 &#

59、160;    2.28      河灘地、石料B2                                    B1      12.4      12.4            6      1.51 &#

60、160;    河灘地、石料、第二年利用完     10.4      13.3      9.5      N5      1.9      丘陵地、土渣、第三年植樹           4.5      4.5      7      2.3 &

61、#160;    低洼地、土渣、石渣B2      5.2      3.2                        永久征地范圍內B3      16.8      10.5                       &

62、#160;永久征地范圍內C      27.8      40.1      40.1      8      9.55      山塘、土渣、石渣           1.5      1.5                  永久征地范

63、圍內           4.6      4.6                  永久征地范圍內C            27.2      12.4      10      3.4      農田、有1.8m磚砌擋渣墻 

64、         11.8      11.8      9      1.31      山溝、石渣           2      2      N6      0.65      農田、土渣C1      5.3

65、      5.3      5.3      11      0.88      低洼地、土渣     11      33.3      18.8      11      3.75      山塘、石渣、石料(包括C2)C2      

66、;25.4      25.4            12      3.23      丘陵、石渣、有1.8m磚砌擋渣墻     12.7      12.7            12      2.12      土渣,第二年恢復植被,第三年回填利用C  

67、;    3.6      3.6            13      0.52      廢棄地、土渣、第二年利用完     15.1      15.1      15.1      14      3.77      魚塘、土渣 

68、   6.6      6.6      6.6                  永久征地范圍內全線      256      396.6      225.9            64.6      3、地表擾動面積動態(tài)監(jiān)測結果地表擾動面積監(jiān)

69、測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即擾動類型判斷和面積監(jiān)測,其中擾動類型判斷是關鍵,擾動類型的劃分和判定是由其侵蝕強度確定的,監(jiān)測過程中必須根據實際流失狀態(tài)進行歸類和面積監(jiān)測。在施工期第一年,防治責任范圍內有55.76hm2(15.81%)的區(qū)域屬于原地貌類型,堆渣、開挖面和平臺的面積分別為16.99hm2、2.55hm2、55.63hm2,分別占防治責任范圍的4.82%、0.72%、15.78%,占防治責任范圍62.87%的區(qū)域為無危害擾動。堆渣和平臺所占比例雖然不大,因其侵蝕強度較大,是該階段防治責任范圍內的主要流失源。施工第二年,防治責任范圍內的原地貌逐漸減少。該階段土壤流失比較嚴重的堆渣、開挖面和平

70、臺的面積分別為18.35 hm2、2.58 hm2、61.49 hm2,分別占防治責任范圍的5.2%、0.73%、17.44%,與第一年相比,所占比例均增大。 施工第三年,隨著各項防治措施的不斷實施,無危害擾動面積進一步增大為285.68hm2,占防治責任范圍的81.01%;堆渣、開挖面和平臺的面積分別為17.38 hm2、1.78 hm2、47.79 hm2,分別占防治責任范圍的4.93%、0.51%、13.55%。4、土壤流失量動態(tài)監(jiān)測結果流失量=侵蝕單元面積×侵蝕強度。表4-4施工期各標段土壤流失量監(jiān)測結果表標  段      第一年 &

71、#160;    第二年      第三年     流失量(t)      比例(%)      流失量(t)      比例(%)      流失量(t)      比例(%)A      20.6      0.59      20.6      

72、;0.60      8.8      0.32A      216.2      6.19      253.2      7.32      104.6      3.80A1      436.1      12.50      192.0   

73、0;  5.55      76.8      2.79A2      121.7      3.49      97.5      2.82      83.0      3.02B      607.6      17.41      268.6 

74、0;    7.77      59.7      2.17B1      189.9      5.44      189.9      5.49      261.5      9.50B2      31.2      0.89      26

75、.8      0.78            B1      362.3      10.38      592.0      17.12      463.1      16.83B2      81.4      2.33      

76、153.5      4.44      66.7      2.42B3      321.3      9.21      224.0      6.48      98.5      3.58C      243.6      6.98    

77、  648.0      18.74      648.0      23.55C      185.1      5.30      274.0      7.93      261.7      9.51C1      274.6      7.87 &#

78、160;    187.8      5.43      187.8      6.82C2      83.2      2.38      42.6      1.23      165.5      6.01C      315.3      

79、9.03      286.9      8.30      266.5      9.68合 計      3490      100      3457      100      2752      100由表可知:第一年的土壤流失量為3490t。土壤流失量較大的標段分別為B(旗嶺泵站)、A1

80、(蓮湖石水口明槽)、B1(石山涵洞)、B3(契爺石水塘廈明槽、箱涵)、C(沙嶺上埔箱涵)、C1(窯坑隧洞)、C(金湖渡槽)、A(蓮湖泵站)等八個標段,其流失量合計占該階段總流失量的79.57%。其中僅B標段的流失量就占該階段總流失量的17.41%,是該階段流失最嚴重的標段,因為該標段旗嶺泵站棄渣沒有按規(guī)定堆放,沒有及時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施工第二年的土壤流失量為3457t,與第一年接近。土壤流失量較大的標段分別為C、B1、 C、C(鳳凰崗窯坑地下涵)、B、A、B3 、A1等八個標段,其流失量合計占該階段總流失量的79.21%。與第一年相比,主要流失標段仍然為八個,但流失最嚴重的標段變?yōu)镃標段和B

81、1標段,其流失量分別占該階段總流失量的18.74%和17.12%,合計達35.86%。施工第三年的土壤流失量為2752t,明顯低于前兩年。大部分標段的流失量均減少,土壤流失量較大的前四個標段與第二年一致,即C、B1、C、C,但它們的流失量占該階段總流失量的比例增大到59.56%。5、各地表擾動類型土壤流失量不同階段地表擾動類型土壤流失量見表4-5。表4-5施工期不同地表擾動類型土壤流失量     低土堆      低石堆      高土堆      高石堆   &#

82、160;  土質面      石質面      平  臺      原地貌      措施第一年      流失量(t)      603.4      9.8      239.4      464.8      27.6      125.6 &

83、#160;    1319.5      699.8           比例(%)      17.29      0.28      6.86      13.32      0.79      3.60      37.81      20.0

84、5      第二年      流失量(t)      652.0            853.0      285.7      89.4      102.0      1458.5            16.8     比例(%)

85、      18.86            24.67      8.26      2.59      2.95      42.19            0.48第三年      流失量(t)      503.7      95.

86、5      740.8      159.8      14.5      89.7      1133.6            14.7     比例(%)      18.30      3.47      26.92      5

87、.81      0.53      3.26      41.19            0.53 6、水土流失防治動態(tài)監(jiān)測結果(1)      水土保持方案中設計的防治措施設計工程措施方案設計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截水溝、排水溝、沉砂池、覆土工程和護坡工程等,見表4-6。表4-6方案設計工程措施統(tǒng)計表序號      單位工程      分部

88、工程      工作內容      單位      可研      初設                             數量      數量1      工程輸水沿線開挖面防治區(qū)      渡槽     

89、60;排水溝M7.5漿砌石      m3            258.5                 排水溝人力挖方      m3            643.5           倒虹吸      排水溝M7.5漿砌石 &#

90、160;    m3            2237                 排水溝人力挖方      m3            5539           輸水箱涵段      總覆土量      m3 &

91、#160;    48035      38839                 排水溝M7.5漿砌石      m3            11940                 排水溝人力挖方      m3     &

92、#160;      39780           隧洞口開挖面      排水溝人力挖方      m3      1690      5636                 排水溝M7.5漿砌石      m3      1950

93、     11234                 沉沙池人力挖方      m3      6500      13002      石料場防治區(qū)      截水溝人力挖方      m3      3120      14432

94、60;          削極石方明挖      m3      1600      1808           截水溝M7.5漿砌石      m3      2520      4113           臨時沉沙池開挖土方   &

95、#160;  m3      10000                 外拉表土覆蓋      m3      6000      6000           C20種植槽      m3      960      1248

96、3      棄渣場重點治理區(qū)      排水溝人力挖方      m3      16520      921.5           排水溝M7.5漿砌石      m3      4620      14296           外

97、拉表土覆蓋      m3      22500      240744      泵站及其附屬建筑保護區(qū)      截水溝人力挖方      m3      1500                 截水溝M7.5漿砌石      m3     &

98、#160;1200      2920           沉沙池開挖土方      m3      2000      3162           外拉表土覆蓋      m3      6000      6387           M7.5漿砌石網格護坡      m3      15000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