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第5課離騷教案_第1頁
高中語文第5課離騷教案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離騷解讀與探究預習提示屈原(約前339約前278),戰(zhàn)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楚辭”的創(chuàng)立者和代表作者。上世紀中,曾被推舉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廣泛尊崇。屈原的作品,一般認為有25篇,即離騷1篇,天問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遠游卜居漁父各1篇。史記屈原列傳載,還有招魂1篇。離騷是一首偉大的抒情長詩,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熱情以至整個生命所熔鑄而成的宏偉詩篇,其中閃耀著鮮明的個性光輝,是屈原全部創(chuàng)作的重點,歷來以其可與日月爭輝的光芒照耀詩壇。它有著豐富的內容,浪漫的想象,強烈的感情,自成一格的寫作手法,思想和藝術魅力并重,令無數人為之傾倒。關于離騷的創(chuàng)作緣由,司馬遷在史記屈原列傳中

2、引劉安離騷傳說:“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庇终f:“屈原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笨梢?,屈原的“憂愁幽思”和怨憤,是和楚國的政治現實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離騷就是他根據楚國的政治現實和自己的不平遭遇,“發(fā)憤以抒情”而創(chuàng)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詩。由于其中曲折盡情地抒寫了詩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歷程的形象記錄,稱它為詩人的自敘傳。關于離騷的含義,古來說法不一。司馬遷釋“騷”為“憂”,曰:“離騷者,猶離憂也?!钡恰半x”是什么意思呢?司馬遷未作說

3、明,班固認為:“離,猶遭也;騷,憂也。明已遭憂作辭也。”(離騷贊序)王逸楚辭章句則與之相反,認為“離,別也;騷,愁也。”“離騷”是排解憂愁。近世學者,則有人據大招“伏羲駕辯,楚勞商只”及王逸注“駕辯、勞商,皆曲名也”,認為“勞商”與“離騷”均系雙聲字,“離騷”即“勞商”之轉音,因而推論離騷本為楚國古樂曲名。其含義相當于今語的“牢騷”(游國恩楚辭論文集)。盡管對“離騷”的含意有不同說法,一時難下定論,但仍可這樣明確地概括:這是屈原在政治上遭受嚴重挫折以后,面臨個人的厄運與國家的厄運,對于過去和未來的思考,是一個崇高而痛苦的靈魂的自傳。離騷全詩共三百七十三句,兩千四百七十六字。課文節(jié)選的這部分52

4、句,主要敘述作者因“蕙纕”“攬茝”,潔身自好、堅持正道而受到周圍眾人的猜疑和造謠中傷,君主也疏遠了他,他一方面表明誓死決不就此退縮,和蠅營狗茍的小人們同流合污,一方面敘寫自己在“進與退”中的艱難選擇,否決退隱獨善的閃念,表明決不變心的愛國熱情。這部分也是作者最集中表白自己的心志,感情表達最直接、強烈的段落。學習本課文應當采用的方法是:1先讀懂,后欣賞。這首詩古奧難懂,應當先掃除語言文字障礙,弄懂詩句本意,然后再欣賞詩句。本書注釋較為詳細,而且句句有翻譯,這對讀懂詩作是一大幫助。欣賞之點,一是藝術手法,二是詩人的可感可觸的藝術形象,三是詩人內在的深厚的思想感情。2先課文,后延伸。這首詩具有豐富深

5、厚的內涵,光從字面去讀,僅就本課而論不可能獲得更多的感受和思想,應當擴大閱讀的背景,多了解有關屈原和離騷的介紹、評論。讀全詩,也是一種延伸拓展。3先朗讀,后背誦。學這首詩不能滿足于單純的默讀,而應該有聲地讀,大聲地讀,在朗讀中體會字句含義,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在熟讀之后,獲得了良好的語感再背誦,也就水到渠成。課文解讀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我長聲嘆息而掩面哭泣啊,哀憐人民生活痛苦多災多難。太息:嘆息。民生:百姓的生活。一作“人生”,民生多艱,指人生遭際艱難。)這兩個句子以“哀”字為中心,前面描寫哀痛的情狀,盡現哀痛之深,后面寫哀痛的原因,形象地概括了詩人憂國憂民的博大情懷,給我們塑造了

6、一位“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詩人形象。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我只崇尚美德而約束自己啊,可早上進諫而晚上即遭貶黜。雖:唯。好:hdo,愛慕、崇尚。修姱:修潔而美好。姱,kua。鞿羈:j門i,喻指束縛、約束。鞿,馬韁繩。羈,馬籠頭。謇:jidn,古楚語的句首語氣詞,無實在意義。誶:su1,諫諍。替:廢棄、貶黜。)這兩句上是因,下是果?!俺r而夕替”,早上還與君王共商國寔,進諫諍言,夕暮卻突然身遭廢棄。由“誶”而“替”,說明地位變化之劇,從“朝”而“夕”,說明變化之速。屈原品性高潔,才智非凡,又能嚴格約束自己,本該因此深得君王信任,為什么反而因此獲罪,頃刻間雁落云端?面對這

7、突如其來的打擊,屈原能承受得住嗎,他會有何作為?“朝誶夕替”四個字激起疑竇,開啟下篇。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既因為我用香蕙作佩帶而貶黜我啊,又因為我采集白芷而再次給我加上罪名。蕙纕:“纕蕙”的倒文,即以蕙草做佩帶。蕙,香草名,也叫“薰草”,俗名“佩蘭”。纕,xiang佩帶,這里用作動詞。申:重復,再三。攬:采集。茝:chdi,香草名,即白芷。蕙纕、攬茝比喻修養(yǎng)高尚的德行,也比喻屈原推行的“美政”。)申述自己被貶的罪名。以一“替”字承上,說明自己遭受廢棄的罪名竟然是因為“蕙纕”“攬茝”,竟然是因為自己“好修姱以鞿羈”,竟然是因為自己追求美政,竟然是因為自己擁有了太多的美德。一個荒唐的罪

8、名,暴露了楚懷王不分賢愚忠奸的愚昧。詩用對偶的形式,節(jié)奏鮮明。用香草“蕙”“茝”比喻高潔的品德,比喻他心目中的美政,用“蕙纕”“攬茝”比喻自己對高尚美德和美好政治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形象生動。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只要是為這些心里喜愛的東西啊,我即使九死一生也還是不后悔。所善:所愛好的東西。指上句“好修姱”“蕙纕”“攬茝”。九:極言多。)表白自己雖遭重壓,但不改其追求理想、恪守節(jié)操的堅定態(tài)度。“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是離騷中的名句,“雖猶”,假設關系的連詞,“九死”,數字夸張,極言其為美好理想、為正義事業(yè),義無反顧,至死不渝的決心。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怨我那君

9、王實在荒唐啊,他始終不能把人心體察。靈修:神仙,這里指楚懷王。浩蕩:荒唐,胡涂,沒有準則。不察夫民心:指分不清誰忠誰奸、誰賢誰愚。民心,人心。)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那班女人嫉妒我秀美的蛾眉啊,造謠誹謗我好做淫蕩的事情。眾女:喻指許多小人。蛾眉:像蠶蛾一樣細而長的秀美的眉毛,這是將自己比喻成美女,暗示自己有杰出的才能和高尚的德行。謠:造謠,誹謗。諑:用讒言誣陷。善淫:善于以淫蕩之姿取媚于人。淫,淫蕩。)這四句說明自己遭受貶斥的原因,一是楚懷王昏庸胡涂,“終不察夫民心”,二是朝中小人嫉妒而進讒言。賞析這幾句詩,要懂得離騷常用的表現手法。離騷一詩,詩人除了自我形象出現外,又常將自己幻

10、化為一個美麗而遭逢不幸的女子,她有愛美的天性,喜歡用芳潔的東西修飾自己,還親手栽培了許多芬芳的草木。起初與丈夫(“靈修”也可理解為丈夫)締結了婚約,兩情依依,后來因受到眾女的嫉妒和讒毀,丈夫“二三其德”,她終于被狠心的丈夫拋棄。這一條“美人香草”式的寓意伏線和詩人的政治抒情疊合在一起,造成離騷全詩特有的寫實與虛擬二重世界相互交融、迷離惝恍的藝術效果,給全詩增添了綽約的風姿和芳菲的情韻。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guī)矩而改錯。(世俗本來是適合于投機取巧啊,違背規(guī)矩恣意胡為。固:本來。時俗:世俗。工巧:善長于取巧。工,善于,擅長。偭:midn,背向,“面”的反義詞,引申為違背。規(guī)矩:圓曰規(guī),方曰矩,喻指國家

11、法度。錯:通“措”,施政的舉措、措施?!皞烈?guī)矩”與“改錯”二者同義反復。)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違背準繩而隨順歪門邪道啊,競相把茍合取悅奉作法度。背:違反。繩墨:木匠劃直線用的工具,俗稱墨斗,比喻準繩、準則。周容:茍合取容。度:法度、準則。)這四句揭露楚朝政的黑暗。由群小控制的楚國朝政風氣敗壞,人們的行為沒有準則、尺度,一味投機取巧,鉆營逢迎。詩人巧用比喻揭露這些小人的乖戾?!肮虝r俗之工巧兮,偭規(guī)矩而改錯”,言今世工匠,自以為乖巧,背棄規(guī)矩,更造方圓,必失堅固、敗材木,以喻佞臣巧于言語,背違先圣之法,隨心所欲,恣意妄為,必亂政治、危君國?!氨忱K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言百工不循繩

12、墨之直道,隨從曲木,屋必傾危而不可居,以喻人臣不修仁義,背棄忠直,隨從枉佞,茍合于世,以求容媚,以為常法,國必傾危。屈原以工匠造屋設喻,表達他深感楚國大廈將傾的憂慮。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煩悶憂郁我潦倒失意啊,在這個時世我孤獨走投無路。忳:tun,憂悶。郁邑:通“郁悒”,憂愁苦悶?!皬鳌迸c“郁邑”同義反復,用以強調憂悶之深切。侘傺:chachi,失意的樣子。窮困:路阻塞不通,引申為走投無路的意思。時:時世。)面對污濁的、看不到希望的環(huán)境,詩人爆發(fā)出痛苦而無奈的浩嘆:“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鼻宕祗K在離騷辨中說:“此句無限神情,在獨'字、也'字內,蓋大

13、夫遙想從前一片婆心,滿腔熱血,不意今日到此地位?!边@一句是整首詩中最長的詩句,作者似乎欲借此將胸中塊壘盡情傾吐出。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ㄎ覍幵竿蝗凰廊熛粕?,也不愿隨波逐流,取這種世俗的媚態(tài)。溘死:突然死去。溘,ke,突然、忽然。流亡:形體消亡,即死。此態(tài):指上面所說的“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guī)矩而改錯。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這兩句寫詩人雖然為自己的遭際悲憤萬端,卻不會因此而改變節(jié)操和志向。前面寫“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那是表明他愿為美好的理想獻身;“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边@是聲明他絕不與朝廷小人同流合污。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雄鷹與凡鳥

14、不能同群啊,自古以來原本就是這樣的。鷙鳥:鷙與鳥。鷙,zhi,兇猛的鳥,指鷹、雕等。鳥,這里是泛指一般的鳥。不群:不與凡鳥為伍,特立獨行。固然:本來如此。)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哪有方枘和圓鑿能夠相合的?。磕挠械啦煌軌蛳喟??方:即方枘、榫頭。圜:yudn,通“圓”,圓鑿,受榫頭的穿孔。周:合。孰:何。異道:不同道。)“鷙鳥異道而相安”四句,詩人用比喻進一步指出自己和群小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苞v”喻自己,“鳥”喻小人,“鷙”執(zhí)志剛厲,特處不群,不可與凡鳥比翼齊飛。用以喻屈原執(zhí)分守節(jié),不隨俗人。“方”喻自己,“圓”喻小人。方者,正也,端方正直。屈原正道直

15、行,方正廉潔。哪有圜鑿受方枘而能合者?用以喻忠貞之人與奸佞圓滑之人不相為謀?!白郧笆蓝倘弧?說明了屈原的精神源泉。歷代圣哲給屈原極大鼓舞,他承繼并恢宏先圣遺德,“志潔,行廉”,“濯淖汙泥,蟬蛻濁穢,浮游塵埃,泥而不滓”,而與日月爭輝。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受著委屈而壓抑著心志啊,忍受著責罵和侮辱。尤:責罵。攘:忍受。詬:侮辱。)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保持清白而獻身正道啊,本來是古代圣賢所推重的。伏:守、保持。死直:死于直道。厚:嘉許、推重。)在對自己之所以不見容于朝廷的原因有了清醒的認識后,詩人“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雖然抑郁難平,但情緒趨向平穩(wěn),因而再一次堅定地表白自

16、己的信念:“伏清白以死直”?!肮糖笆ブ瘛闭諔衔摹白郧笆蓝倘弧?,屈原的精神來源于前人,前世的明君賢臣就是引導他追求進步政治理想的榜樣。第一段28句,內容為述懷,揭示“朝誶而夕替”的原因,表達“九死其猶未悔”的意志。這一段可分兩層,“謠諑謂余以善淫”以上是第一層,以下是第二層。第一層抒寫詩人面對“朝誶夕替”這驟然而來的政治打擊的心情和態(tài)度。詩人一方面怨靈修之浩蕩,同時又堅決表示“九死未悔”。第二層寫詩人對“時俗工巧”,即朝中小人的態(tài)度,詩人凜然聲明:寧死也不忍為此態(tài)也。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我反思選擇道路時沒有看清啊,久久佇立而想返回。相道:觀察、選擇道路。察:清楚、明白。延:久

17、久。佇:久立。反:通“返”,返回。)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遠。(掉轉我的車子返回原路呀,趁著迷路還不算走遠。朕:第一人稱代詞,自秦始皇起專用做皇帝的自稱。復路:返回到原路。及:趁著。行迷:走迷了道路。)讀這四句詩,首先要注意“悔”字,“悔”字承上文又開啟下文。上云:“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因此,讀者不能不問:既“未悔”,為什么又“悔”呢?悔什么?原來這里的“悔”不是“后悔”的意思,而是“反思”的意思,詩人“悔”(反思)自己當初未曾審察明白事君之道,因此憤然離開了朝廷,但是又欲罷不忍,欲去不能,于是長久地站立原地,猶豫彷徨,徘徊不前。他苦苦思索:路在何方?最后似乎又萌生了一個念頭

18、:趁著在迷失的道路上走得還不遠,掉轉我的車頭踏上歸途,重返朝廷去吧。步余馬于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趕著我的馬車緩緩走在長著蘭草的水邊高地啊,又疾馳到長著椒樹的山岡暫且休息。步:緩行。余馬:我的馬車,即上節(jié)的“朕車”。古代車馬相連。蘭皋:長著蘭草的水邊高地。馳:馬快跑。椒丘:長著椒樹的山岡。且:暫且。焉:于彼,在那里。止息:停下來休息。)這兩句承“回朕車以復路”,寫屈原意欲回朝廷“進仕”。詩人緩緩地趕著馬車到達蘭皋,又登上椒丘,然后駐轡下車,稍事休息。他在干什么?他在觀望,他在等待?!凹叫揖晃?,俗之一改也”,希望有機會重回朝廷。蘭皋、椒丘,寫詩人身處逆境,但仍然是沒有蘭草的山崗車兒不經過

19、,不長香椒的山丘不駐足,人窮志不窮,正如唐代呂延濟說:“行止依蘭椒,不忘芳香以自潔也。”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欲入朝廷不被接納反受指責啊,我于是退出來重新整理當初的衣服。進:進身于君主之前,即進仕。不入:不被君王所用。離:通“罹”,遭受。尤:過失、指責。退:離去。初服:指未出仕前的服飾,比喻原先的志向。)這是寫屈原再次入朝受挫。愚蠢的楚王“不知忠臣之分”,奸佞的小人容不下方正之人,屈原“進不入”而且又遭受新的詆毀誣陷,報國無門請纓無路,終于拿定了主意:“退將復修吾初服”。雖然不得不退出仕途,但是仍然不改初衷。這是碰壁之后的退讓;這是不計功利得失的倔強。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20、(裁剪荷葉做上衣啊,綴縫荷花花瓣做下裙。芰荷:荷葉。芰,j1。芙蓉:荷花。裳:古人穿的遮蔽下體的衣裙。古人以上衣為衣,以下裙為裳。)言自己因為“進不入”,于是裁制芰荷,集合芙蓉,以為衣裳,用被服香潔比喻自己修身養(yǎng)性,品德愈益高潔。從此句起對“初服”進行具體申述。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不了解我也就罷了啊,只要我心靈確實芳香。不吾知:即“不知吾”的倒裝。亦已兮:也就算了吧。已,止,罷了。茍:只要。信:確實。芳:芳香美好。)“芳”承“芰荷”“芙蓉”,言君王不了解我,進仕無望,那就算了吧。不在位不謀其政,再不想朝政之事,只求內心確實高潔。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

21、再加長我長長的佩帶。高:用做動詞,使動用法。下句“長”與此用法同。岌岌:高聳的樣子。陸離:修長的樣子。)言自己雖懷德不用,但仍要高我之冠,長我之佩,尊我之威儀,整我之服飾,以示我鶴立雞群,鷙鳥不群,與眾人相異。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因為我的芳香和光澤雜糅在一起啊,所以惟獨我光明純潔的品質還沒有虧損。芳:香草的芳香。澤:佩玉的潤澤。昭質:光明純潔的本質。)言我外有芬芳之德,內有玉澤之質,二美雜會,兼于一身,而不得施用,故唯有保明其身,無有虧損而已。所謂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爸栖梁梢詾橐沦?,唯昭質其猶未虧”,這里八句,緊扣“初服”二字從各方面寫自己衣飾的高潔。作者繁復地描述種種

22、衣飾,意在表明他修身之嚴。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荒。(忽然回頭放眼遠眺啊,將去觀望荒遠的地方。反顧:回頭看。游目:放眼觀看。四荒:四面荒遠的地方,形容極其曠遠?;模h。)“將往觀乎四荒”,寫屈原既在楚國不能伸志,于是也萌生過出走他國的念頭,但就在此時,又忽然反顧游目,翹首以待,求懷王回心轉意。此句和前文“回朕車以復路”相應,表明屈原內心的矛盾沖突,他在進仕與退隱,出走他國與留在楚國的問題上展開了激烈的思想交鋒,而斗爭的結果是:雖遭貶棄,幽愁憂憤,但仍然“眷顧楚國,系心懷王,不忘欲反”。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佩戴上繽紛的服飾啊,菲菲芳香更加顯彰。佩:用如名詞,指佩戴的香草和飾玉。繽

23、紛:繁多。繁飾:眾多裝飾品。芳菲菲:形容服飾品芳香濃烈。彌章:更加明顯。章,通“彰”。)詩人整飾儀容,佩玉繽紛而眾盛,喻自己將更加砥礪意志,品格更高尚,思想更精純,赤心更忠誠,不以替廢而改其行。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人生各有各的樂趣和愛好啊,我獨愛美并且習以為常。民:人。好修:愛好美,比喻修身養(yǎng)性。以為常:認為是常規(guī)。)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即使被肢解我還是不會變心啊,難道我的志向可以因受挫而改變?體解:分解人的肢體。古代酷刑之一。懲:受創(chuàng)而改變。)最后四句,作者再次重申自己“獨好修以為?!?。“獨”字表現出作者認定自己的原則是正確的并甘愿為之付出一切的自覺態(tài)度,帶有一點

24、自豪的味道?!半m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詩人堅持真理,堅守節(jié)操,獲罪群小,深知后果,但美政之愿,存君興國之志,至死不渝。詩人的自知之明、自謀之熟、自勉之嚴、自決之勇,令人感慨萬分。第二段24句,寫詩人“悔相道”,也就是反思從政之道。這一段也分兩層,“唯昭質其猶未虧”以上為第一層,以下為第二層。第一層寫詩人在進仕,還是退隱,積極入世還是消極避世這個問題上矛盾重重,最后詩人“進不入以離尤”,于是“退將復修吾初服”。第二層寫詩人是在出走他國,以伸其志,還是留在楚國,以報其國這個問題上的激烈斗爭,詩人“將往觀乎四荒”,打算出走之時,終因眷戀楚國,系心懷王,于是又“忽反顧以游目”,并寫下誓言:“

25、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愛國忠君之心不渝。總之,這一段詩人圍繞進與退、走與留展開激烈斗爭,進行艱難選擇,從中表現出詩人追求理想、堅持真理,忠貞愛國而九死未悔的精神和品德。特色鑒賞離騷是一篇具有深刻現實性的積極浪漫主義作品。它發(fā)展了我國古代人民口頭創(chuàng)作神話的浪漫主義傳統(tǒng),成為我國文學浪漫主義的直接源頭。離騷塑造了一個純潔高大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由于理想的崇高,人格的峻潔,感情的強烈,這個形象就遠遠地超出于流俗和現實之上。離騷又自始至終貫串著詩人以理想改造現實的頑強斗爭精神,當殘酷的現實終于使理想破滅時,他更表示了以身殉理想的堅決意志。這些都表現了離騷這首長詩的浪漫主義的精神實質。同時,

26、離騷又大量地采用了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這突出地表現在詩人馳騁想象,糅合神話傳說、歷史人物和自然形象而編織出來的幻想境界。如關于神游一段的描寫,詩人朝發(fā)蒼悟,夕至縣圃,他以望舒、飛廉、鸞皇、鳳鳥、飄風、云霓為侍從儀仗,上叩天閽,下求佚女,想象豐富奇特,境界恍惚迷離,場面宏偉壯麗,有力地表現了詩人追求理想的精神。此外,詩人也常常用夸張的手法突出事物的特征。例如關于詩人品格的描寫:“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芳與澤其雜糅兮,惟昭質其猶未虧""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詩人以花草冠佩象征品德,已經富有優(yōu)美的想象,而這種集中的夸張的

27、描寫,更把詩人的品格刻劃得異常的崇高,具有了浪漫主義的特質。離騷的另一藝術特色是比興手法的廣泛運用。它“依詩取興,引類比喻”,繼承了詩經的比興傳統(tǒng),而又進一步發(fā)展了它。詩經的比興大都比較單純,用以起興和比喻的事物還是獨立存在的客體;離騷的比興卻與其所表現的內容合而為一,具有象征的性質。如上述以香草象征詩人的高潔便是。其次,詩經中的比興往往只是一首詩中的片斷,離騷則在長篇巨制中以系統(tǒng)的一個接一個的比興表現了它的內容。如詩人自比為女子,由此出發(fā),他以男女關系比君臣關系;以眾女妒美比群小嫉賢;以求媒比求通楚王的人;以婚約比君臣遇合。其他方面亦多用比喻,如以駕車馬比治理國家,以規(guī)矩繩墨比國家法度等。比

28、興手法的運用,使全詩顯得生動形象,豐富多采。問題探究課文表現了屈原偉大的愛國精神。他關心人民疾苦,“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他關心國家命運,因此怨恨楚王昏庸,“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乎民心”。他雖然“朝誶而夕替”,無端被懷王廢棄,但沒有灰心,“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幻想再返朝廷效力,只是在“進不入以離尤”,一切努力失敗之后,才產生“退將復修吾初服”的念頭。特別是他雖然在一再遇挫的情況下,也萌生過出走他國的念頭,“將往觀乎四荒”,但是,由于他“眷顧楚國,系心懷王”,因此又“忽回顧以游目”,其”忠君愛國之情,耿耿如斯!課文還集中表現了屈原敢于堅持真理的精神。他在政治上遭受巨大打擊

29、的時候,毅然表示:“茍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他極力反對朝中奸佞之臣的恣意妄為,蠅營狗茍,因此受到嫉妒和詆毀,對此,屈原大義凜然:“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更難能可貴的是,屈原在被迫離開政壇之后,仍然不改初衷,“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以為常。雖體解吾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兩千三百多年前的屈原,用他那卓越的人格力量和悲壯的精神情懷,用他那強烈的、為理想為志向堅貞不屈的犧牲精神,用他那對祖國對人民無限熱愛的赤子之心,為中華文化平添了一種深沉而剛烈的精神,為中國文人平添了那種“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強大勇氣和歷史責任感。屈原的精神,就是我們的民族魂。請你課外閱讀離騷,摘錄其中的名

30、句,并在每個名句前或后,用簡潔的語言說說你的理解。探究思路:所謂名句是相對而言,主要是選摘一些你感觸最深,受啟發(fā)最深的詩句,并反復吟誦,力求爛熟于心。下面的詩句可供參考:屈原身披香草鮮花,具有美麗的華彩: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屈原勤勉修行,自強不息: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屈原赤膽忠心,胸懷熾烈: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修之故也。屈原嫉惡如仇,鄙視群?。何ǚ螯h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屈原修身潔行,孤標獨立:不吾知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屈原為實現理想,不懼個人危難: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屈原剛正不阿,一身正氣: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嫉惡如仇,不同流合污:寧溘死

31、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屈原潔身自好,自我完善: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屈原堅持真理,獻身理想: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憂國憂民,熱愛祖國: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追求高尚,只爭朝夕: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屈原對真理孜孜以求,勇于探索: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對現實有著清醒的認識:世溷濁而嫉賢兮,好蔽美而稱惡。屈原,其生也貴,其智也慧,其修也勤,其求也篤。熟讀背誦離騷中的這些閃光的詩句,并化為自己的精神力量,我們將會終身受用無窮。訓練提高1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 屈原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開創(chuàng)的騷體詩六

32、言為主,但又長短參差,形式自由,多用“兮”字,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B. 我國文學史上素以“風騷”并稱。“風”指“國風”,代指詩經;“騷”指離騷,代指楚辭。C. 我國詩歌發(fā)展史上有兩大優(yōu)秀傳統(tǒng),其中現實主義的源頭是詩經,浪漫主義則始于楚辭。D. “楚辭”有兩個含義,一是指屈原創(chuàng)制的一種詩歌體裁,另一個是指劉向輯錄的屈原作品集。2下列加點字的字形字音全有錯誤的一項是()A鞿羈(Ji)朝誶(zuI)攬茝(chdi)B. 謠諑(zhuo)侘傺(chi)鷙鳥(zh1)C. 攘垢(gbu)相道(xiang)芰荷(zi)D.繽紛(bin岌岌(ji)修姱(kuan)3. 下列對加點詞語的解釋全不正確的一項

33、是() 謇朝誶而夕替(替代)。偭(違背)規(guī)矩而改錯。寧溘(忽然)死以流亡兮。步余馬于皋(水邊的高地)兮。唯昭(清楚明白)質其猶未虧。又申(說明)之以攬茝。忍尤而攘(排斥)詬。茍余情其信(確實)芳。長余佩之陸離(修長的樣子)。A. B。C。Do4. 對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一一長聲嘆息而掩面哭泣啊,哀傷人生是多么艱難。B.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一一憂郁愁苦我失意潦倒啊,在這個時世只有我貧窮困苦。C. 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一一鷙鳥卓爾獨立不能同群啊,都這樣自古代直到如今。D.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一一堅守清白而站直了

34、死去啊,這本來就被古代圣賢所推重。5比較加點詞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A終不察夫民心B.不吾知其亦已兮 悔相道之不察兮佩繽紛其繁飾兮C.雖九死其猶未悔D.余獨好修以為常悔相道之不察兮退將復修吾初服6. 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A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B. 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guī)矩而改錯。C. 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D. 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E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7.默寫出課文中與下面詩句意境相似的詩句:A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杜甫)。B. 人生今世不得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李白)。C.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

35、不得開心顏。(李白)。D.水清石出魚可數,林深無人鳥相呼。(蘇軾)。8.離騷的句式長短不一,又多用對偶手法,呈現出錯落中見整齊,在整齊中又富于變化的特點。請具體說說下列詩句是如何構成對偶的。(1)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攬茝。(2)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guī)矩而改錯。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3)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4)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5)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答:9離騷多用比興手法,正如東漢王逸所說的“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靈修美人以媲于君”。請從詩中找出一些例子來,并簡要分析它們各自的寓意。答:10詩人采用了哪些意象描寫自己?體會這些意象的含意

36、。答:11近世學者認為,離騷就是古代楚國的樂曲,因此它的音樂性的特征也特別突出。請具體說說這首詩運用了哪些手段來增強音樂性?答:解析與答案1解析:這是一道文學常識題,主要涉及楚辭的知識。楚辭是戰(zhàn)國時代以屈原為代表的楚國人創(chuàng)作的詩歌,是繼詩經以后出現的一種新詩體。因屈原所作離騷是楚辭的代表作,所以又稱“騷體詩”?!俺o”的代表作家除屈原外,還有宋玉、景差、唐勒等?!俺o”與詩經是中國詩歌的兩大源頭。兩者比較,藝術上有很多區(qū)別:體制上,詩經多四言句,楚辭多長短句;章法上,詩經多同一章節(jié)的反復,楚辭章法多變,很少反復;字數上,詩經篇幅較短,楚辭字數多、篇章長,如最長的離騷有373句;風格上,詩經質樸

37、無華,楚辭絢麗多彩;創(chuàng)作方法上,詩經多現實主義篇章,楚辭多想象夸張,常將神話、傳說、山水神鬼納入詩中,構成浪漫主義畫卷??傊?,楚辭這種詩體擴大了詩歌的表現力,開創(chuàng)了新的藝術形式。西漢劉向將屈原、宋玉和西漢文人的擬作匯集一冊,取名楚辭。答案:D2. 解析:A項誶,念sui°C項“垢”應為"詬”,"相”念xidng,芰念i。答案:C。3.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常見的多義詞,要求根據語境確定它在句中的意義?!疤妗痹诰渲小皬U棄”的意思,成語有“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替”與“興”反義。文中“朝誶”與“夕替”也構成相對的關系。昭,本義日明,光亮、光明,成語有“昭然若揭”;弓

38、I申清楚明白,成語有“聲名昭彰”。句中作“質”的定語,用本義,當釋為“光明圣潔”。申,一般義是“陳述、表白”,這里是特殊義,重復、再三。攘,排斥、排除。但在句中“忍尤攘詬”只能理解是同義反復,故“攘”也只能釋它的反義,表“接受”的意思,這在訓詁學上稱“反訓”,即從詞的反義釋詞。答案:A。4解析:A項“民生”也可釋為“人生”。B項“窮困”與上句“侘傺”(失意潦倒)照應,故知不能釋為“經濟上的貧窮”,當理解是“政治上的不得志”。C項“鷙”和“鳥”并列,是一個并列詞組,不能將“鷙鳥”看成是一個詞。D“死直”是“為直而死”,“直”形容詞活用為名詞,“死”一般動詞活用為為動用法。答案:A。5解析:A項動

39、詞,審察,仔細看;形容詞,清楚、明白。B項都是助詞,用于句中前后兩個節(jié)拍之間,起舒緩語氣的作用。C項后悔、反悔;綜觀全段,“悔”當是“追悔、反思”的意思。詩人前面說“不悔”,后面又說“悔”,看起來矛盾,實際不矛盾,因為“悔”前后意義不同。D項形容詞用如名詞,作“好”的賓語,表“美好的品德”;動詞,整飾。答案:B。6. 解析:浩蕩,今義形容水勢很盛,而在句中是“荒唐、胡涂”。改錯,今義改正錯誤,而在句中“錯”通“措”,“改錯”與“偭規(guī)矩”同義,更改、違背施政舉措。雜糅,混雜糅合在一起,古今字面意思相同,但現在用作貶義,而在句中用作褒義。繽紛,繁多,古今意義相同。流亡,今義流浪、逃亡,而句中是“形體消亡”,與“死”同義。答案:D。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