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侄文稿顏真卿_第1頁
祭侄文稿顏真卿_第2頁
祭侄文稿顏真卿_第3頁
祭侄文稿顏真卿_第4頁
祭侄文稿顏真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一、什么是行書?二、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好在哪里?三、行書中有哪些因素感動人? 天下第二行書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祭侄文稿 一、什么是行書? 行書,或叫行楷,是介于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可以說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筆勢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要求楷書那樣端正。相傳是在后漢末年所創(chuàng)。 從晉以來,多數(shù)書法家都兼工行書,其中最著名的是王羲之及其蘭亭序。 天下第二行書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祭侄文稿楷如立,行如走,草如奔。天下第二行書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祭侄文稿天下第二行書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祭侄文稿又稱祭侄季明文稿又稱祭侄季明文稿祭侄贈贊善大夫季

2、明文祭侄贈贊善大夫季明文, 縱縱20.820.8厘厘米,橫米,橫75.575.5厘米,書于公元厘米,書于公元758758年(唐乾元元年)。年(唐乾元元年)。顏真卿顏真卿5050歲時書。計歲時書。計2323行,共行,共234234字字你覺得這幅作品寫的怎么樣?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天下第二行書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祭侄文稿 顏真卿(709784),漢族,字清臣,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祖籍山東,任平原(今屬山東)太守,故又稱“顏平原”,官至“魯郡開國公”,故又世稱“顏魯公”。顏真卿的字對后世影響極大。宋代的書法四大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都學顏體顏真卿簡介天下第二行書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祭侄

3、文稿天下第二行書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祭侄文稿維乾元元年,歲次戊戍、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銀青光祿大夫使持節(jié)、蒲州諸軍事、蒲州刺史上輕車都尉、丹揚縣開國侯真卿。 創(chuàng)作背景及文章內容創(chuàng)作背景及文章內容 755年, 北方廣大地區(qū)的藩鎮(zhèn)軍閥安祿山發(fā)動叛亂,很快就南下攻占了東都洛陽。當時任平原太守的顏真卿他的從兄太守顏杲(gao)卿分別在山東、河北境內起兵討伐叛軍,顏杲卿的幼子季明往來平原、常山之間做過聯(lián)絡工作。不久常山被叛軍攻陷,杲卿父子被俘,先后被害。所以顏真卿為文致祭。天下第二行書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祭侄文稿 創(chuàng)作背景及文章內容創(chuàng)作背景及文章內容天下第二行書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祭侄文稿 創(chuàng)

4、作背景及文章內容創(chuàng)作背景及文章內容天下第二行書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祭侄文稿 創(chuàng)作背景及文章內容創(chuàng)作背景及文章內容天下第二行書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祭侄文稿又稱祭侄季明文稿又稱祭侄季明文稿祭侄贈贊善大夫季明文祭侄贈贊善大夫季明文, 縱縱20.820.8厘厘米,橫米,橫75.575.5厘米,書于公元厘米,書于公元758758年(唐乾元元年)。年(唐乾元元年)。顏真卿顏真卿5050歲時書。計歲時書。計2323行,共行,共234234字字跋 元 鮮于樞 唐太師魯公顏真卿書祭侄季明文稿,天下行書第二。余家法書第一。天下第二行書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祭侄文稿二、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好在哪里?行書

5、中的節(jié)奏感行書中的意境美情感三、行書中感人到底因素有哪些?顏真卿的書風是一種什么東西呢?他的書風是一種鐘鼎坐堂、正大光明,豐厚、雄渾,氣勢非常大,當然里邊也有剛烈。但是顏真卿他其實又有另外一方面,他融會各家,他真草隸篆,他能把前朝的各種東西融會。他所首創(chuàng)的那種叫做中鋒行筆,逆筆啟動、中鋒行筆,那種藏頭護尾的風格,都吃墨很深了,所以顯得非常的雄渾有力。這個當然跟盛唐之音是有一種直接的關系,可以說是盛唐之音的一種符號象征。 天下第二行書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祭侄文稿1、行書為什么受到歷代書法家的青睞?2、行書中哪些東西感動人?三、行書中感人到底因素有哪些? 天下第二行書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祭侄文稿線

6、條節(jié)奏運動 祭侄文稿線條節(jié)奏隨著作品的展開而不斷改變。開始時線條沉穩(wěn)、含蓄、筆畫斷開,隨著連筆增加,速度加快,但一些連續(xù)性極強的線條之間,總有些點畫斷開的字作為隔離帶,以至使作品在總體節(jié)奏不斷趨向奔放、疾速的同時,隱含著抑揚的交替。當然,每一次循環(huán)都把整體節(jié)奏推向更激越的一個層次,作品最后在線條無法遏止的推移中結束。作品線條的外部運動和內部運動都包含了豐富的層次和極為細微的變化。它展示一種連續(xù)的完整的過程,展示了一種運動在某種精神背景支持下演變、推移,以至達到另一種無法預想的節(jié)奏狀態(tài)的過程。從作品的起端無法推想它的結尾,更無法推想它在延續(xù)中的一切變化。這是手稿、信札類作品與寫本類作品在節(jié)奏上的

7、區(qū)別。祭侄文稿等作品中的線結構與運動節(jié)奏取得了很好的呼應。點畫斷開的單字使字間空間與行間空間融成一片,成為一些相對穩(wěn)定的字內空間的背景,但是當線條連續(xù)性增加時,字間空間時而與字內空間融合,如“都尉”、“何圖”、“無嗟”等,從而轉入另一種空間態(tài)勢,使線條所牢籠的空間與背景處于更緊張的沖突中,以至最終插入行間空間,在各種空間無法調和的沖撞中奏出結束的音符;行軸線也與運動節(jié)奏相呼應,平直動蕩恢復清晰的軸線,每一次這樣的反復都使軸線遠離作品開始時的基調,而在作品結束時產生最強烈的震蕩這也是從起端無法預想的尾聲。作品“時空”節(jié)奏這種復雜的變化,不可能是作者刻意追求的結果,否則總會在某些細節(jié)上露出著意刻畫

8、或是擺布的痕跡在他的楷書作品中多少含有此種因素,但沒有在祭侄稿中發(fā)現(xiàn)過任何蛛絲馬跡。這就是說,左右這件作品復雜節(jié)奏的因素,不處于形式構成層面,也不處于作者對形式構成的意識中,而潛藏在作者精神生活深處。祭侄稿的文辭透露了有關信息。顏真卿的侄兒季明在安史之亂中犧牲,這件作品是顏真卿所撰祭文的草稿??梢韵胍娮髡咝形臅r的沉重心情,但鋪辭行文,總還得對情緒有所克制,然而隨著文章的展開,作者逐漸陷于抑制不住的悲痛中,不能自已,直到文章結束,還可以感到作者無法平復的心境。情緒的波動成為控制這件作品節(jié)奏的支點。這當然不是說情緒和線條節(jié)奏之間存在精確的對應關系,而是說在決定作品構成的極為復雜的深層原因中,可以找

9、到這樣一個層面:在這個層面上,作者的情緒活動涵蓋了一切;同時這一層面與形式構成層面之間影響自動進行,不受意識的干預。這便是書法創(chuàng)作中的“忘情”。14 天下第二行書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祭侄文稿全黑的舞臺,沒有任何背景,只有一束追光,照在一身連體黑衣的舞者身上行草的開場,安靜樸素得令人驚奇。7個舞者的一段熱身式舞蹈后,燈光又暗下。燈光再亮起時,1名舞者以身形臨摹動畫呈現(xiàn)王羲之的“永”字破題,空白的影窗上,隨舞者的身體律動,出現(xiàn)書法中的各種筆畫,隨后展開變奏,引出群舞。舞者流麗擰轉,呼應毛筆婉轉的線條。他們發(fā)自丹田的吆喝與跺腳聲,是行草頓挫的回響。歷代書法手跡,透過幻燈投射,以君臨天下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舞

10、臺后方。電腦洗去千年宣紙的昏黃,黑白分明的影像,墨色酣暢,仿佛大師們不久前才收筆離席。所有舞者,都已經模糊了性別。觀眾從舞者忽緩忽急、吐納自如的身體律動中,你可以發(fā)現(xiàn)武術的剛勁,芭蕾的優(yōu)雅?!罢娴娜缤蠋熣f的那樣,書法的全部就在于貫氣。真沒想到,林懷民可以創(chuàng)作出這樣的舞蹈。舞者用形體、用呼吸、用全部的情感,展現(xiàn)出了中華文化之美。”中國美院國畫系大一的學生王華菁激動地說。全篇中最讓人難忘的,當屬整個舞臺變成一幅超大的卷軸時,千字文鋪天蓋地,從舞臺弧頂、墻壁,一直到地板,淹滿整個空間。舞者舞動之際,反白的書法閃現(xiàn)躍動,仿佛有了生命。英氣逼人的黑衣女舞者,以兩條黑色長袖忽急忽緩,卷動飛翔,幻化出潑墨般的舞臺效果。樂曲總是在適當?shù)臅r候停止片刻,與中國畫中的留白一樣,回味雋永。行書中的節(jié)奏感古人云:“寓新意于傳統(tǒng),寄妙理于法度。”“神韻為上,形質次之?!币患玫臅ㄗ髌?,力求達到線條美、結體美、章法美、墨色美,神韻為上。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