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主要理論_第1頁
社會心理學主要理論_第2頁
社會心理學主要理論_第3頁
社會心理學主要理論_第4頁
社會心理學主要理論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社會心理學的主要理論一、強化理論溯源強化導向的理論,早期有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原理,華生的行為主義,桑代克的刺激一反應理論,斯金納的操作性行為主義,多拉德和米勒的模仿論。后來,出現(xiàn)了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和霍曼斯的社會交換理論,擴大了強化理論對人的社會心理現(xiàn)象的解釋范圍和深度。從學習角度看待和研究人的心理與行為,是歐美許多社會心理學家多年來采用的視角。學習理論是一種強化理論,最早可追溯到巴甫洛夫經(jīng)典條件作用原理。20世紀初,學習理論流行,并成為行為主義的基礎。后來,赫爾、斯金納、米勒、多拉德,將其運用到社會心理學。20世紀70年代以來,班杜拉將其應用范圍擴大,提出社會學習理論,又稱為觀察學習理論,

2、在解釋人類社會行為方面取得重大成功。二、強化理論的核心概念(一)聯(lián)結是兩種刺激在大腦形成的暫時神經(jīng)聯(lián)系。用聯(lián)結可以解釋人的社會心理現(xiàn)象和行為。(二)強化這是強化理論最核心的概念,其含義是,人們之所以學會某種行為,是因為這種行為能產(chǎn)生令人愉快的后果,或滿足自己的某種需要;人們之所以避免某種行為,是因為這種行為會給人帶來不愉快的后果。(三)模仿個體在社會生活中,主動仿效他人言行的社會心理現(xiàn)象。米勒和多拉德認為,可以通過延伸刺激一反應關系與強化的概念來理解模仿的心理機制。強化理論的評價:強化理論假定,行為主要由個人過去的學習經(jīng)驗獲得,傾向于將行為原因歸于外在環(huán)境,忽視個人對環(huán)境的主觀感受,注重解釋外

3、表行為,而忽視解釋主觀心理狀態(tài)。三、社會學習理論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又稱為觀察學習理論),接受了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多數(shù)原理,但是更加注意線索對行為、對內在心理過程的作用,強調思想對行為和行為對思想的作用。社會學習的過程:(一)注意過程(二)保持過程(三)復制過程(四)動機過程社會學習理論的評價:社會學習理論也被批評為借用認知概念,但沒有揭示導致認知活動結果的過程與條件,并且其交互決定論帶有二元論色彩。四、社會交換理論霍曼斯采用強化心理學原理和經(jīng)濟學原理,把人際相互作用比作經(jīng)濟交易,提出了社會交換理論。他將強化理論的元素引入交往,認為交往本質上是“收益”與“代價”的“社會交換”,人們的交往通常會

4、盡量擴大收益,縮小代價;擴大滿意度,縮小不滿意度。收益和代價需要維持平衡與合理,若收益大大超過代價,人會內心不安;但若代價大大超過收益,就產(chǎn)生氣憤。因此,公平和互惠方能使相互作用長期保持。社會交換理論的評價:社會交換理論與整個刺激-反應理論一樣,忽視對中介心理過程的探討,又不像社會學習理論有系統(tǒng)的實驗證據(jù),其理論的視角也傾向于將人看成是簡單實惠驅動。一、認知理論的主要概念和特點(一)認知社會心理學理論的基本取向認知導向的社會心理學理論的基本取向,是用人的認知過程解釋人的社會行為,把社會現(xiàn)象置于心理意識現(xiàn)象中考察,強調人的內部心理積極性和主動性。(二)主要社會認知過程的解釋路徑社會認知的心理過程

5、要經(jīng)歷產(chǎn)生社會知覺、形成社會印象、進行社會判斷等不同階段。不同時期,社會認知心理過程的解釋側重點有所不同:(1)社會知覺解釋(2)歸因解釋(3)圖式法解釋二、認知失調理論社會認知理論深受格式塔心理學理論、場論的直接影響。費斯廷格于1957年闡明和完成的認知失調理論是在場論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認知理論。(一)認知失調理論的基本假設:認知失調理論又稱認知不協(xié)調理論。該理論認為,當各認知因素之間出現(xiàn)“非配合性”關系時,認知主體就產(chǎn)生認知失調。這種失調會產(chǎn)生心理壓力,促使個人改變有關觀念或行為,減少或避免這種失調。觀念與行為的改變的本質是態(tài)度的改變。(二)認知失調的條件:費斯廷格指出,認知失調通常在四

6、種情況下出現(xiàn):1 .邏輯的違背。2 .文化價值的沖突。3 .觀念層次的沖突。4 .新舊經(jīng)驗的矛盾。(三)認知失調的程度:認知失調的程度,取決于兩個方面:第一,失調的程度與某一認知元素對個人生活的重要性成正比。第二,失調的程度取決于個人所具有的失調認知的數(shù)目與協(xié)調認知數(shù)目的相對比例。(四)減少和消除認知失調的途徑:認知主體的失調作為一種機體緊張狀態(tài),一經(jīng)產(chǎn)生,人的避免焦慮、肯定自我的傾向,就會推動人減少或避免失調。減少或消除失調的途徑主要有:改變行為,使個體對行為的認知符合態(tài)度的認知。2 .改變態(tài)度,使個體的態(tài)度符合其行為。3 .引進新的認知因素,消除原有認知因素間的失調關系。三、圖式理論(一)

7、圖式的基本概念按照現(xiàn)代認知心理學的觀點,圖式是通過認知經(jīng)驗發(fā)展起來的關于特定事物或概念的認知結構。圖式是在過往經(jīng)驗基礎上形成的概括性知識表征,但并不是定義事物或概念的定義,而新經(jīng)驗會通過皮亞杰所說的“同化”和“順應”過程,不斷進行重構。(二)圖式的功能1 .圖式有助于信息加工2 .有助于回憶與推理四、認同理論認同理論是從符號互動論,特別是結構性符號互動作用理論中孕育發(fā)展而來的。傳統(tǒng)的符號互動理論認為,個體在社會情境中的行為認同和解釋過程建構了社會本身。個體可以按照其所期望的方式,對其所處的情境自由地進行認同選擇。認同理論三個核心要素及其相關的原理。(1)社會。對于認同研究者而言,人們的認同過程

8、建構了社會本身。(2)自我。正如社會通過認同建構一樣,自我也是通過認同過程形成的。(3)認同。群體認同、角色認同和個人認同直接影響人們在社會情境中的行為走向。五、社會同一性理論社會同一性理論又稱為社會認同理論,由英國社會心理學家塔吉菲爾等提出,是群際行為研究領域影響最大的理論。其基本觀點是,社會分類、群際比較及人們對積極社會同一性的追求,是群際沖突和群際歧視的根源?!白畹拖薅热后w”實驗與主要結論:“最低限度群體”范式的經(jīng)典實驗實驗表明,群體劃分本身就能引發(fā)敵意性的群際行為。即使是實驗中,僅從存認知的角度,最低限度第將人們劃分為兩個群體。權威主義人格、挫折、相對性匱乏和現(xiàn)實利益沖突等,都不是群際

9、沖突和歧視的必要條件。按照塔吉菲爾等的解釋,社會同一性是個體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塔吉菲爾等認為,個體總是努力追求積極自我形象,這可以通過他所隸屬的群體來獲得。社會比較中表現(xiàn)出:“內群體偏愛”效應“誰不說俺家鄉(xiāng)好”效應因所處社會地位的不同(高/低)和關于社會流動的信念不同(社會流動信念體系/社會變革信念體系),人們積極爭取積極社會同一性的策略也不同。社會同一性理論的評價:社會同一性理論首次將社會比較區(qū)分為人際社會比較和群際社會比較兩種不同過程,并且明確將同一性區(qū)分為個人同一性和社會同一性兩種自我知覺水平。這一理論還包含了不同于個體自尊的“集體自尊”這一全新概念,并且表現(xiàn)出與美國主流認知社會心理學的

10、不同,被看作是近幾十年來歐洲本土化心理學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六、自我類化理論(一)類化的概念所謂類化,就是當我們知覺事物時,往往先根據(jù)一些簡單的原則,將事物進行歸類。人們在認知他人時,并不是簡單把他/她當成獨立的個體,而是自動、自發(fā)地立即將其歸到某一類別中。(二)社會類化社會類化指個體在產(chǎn)生社會知覺時,主觀上將自己歸屬于某個群體的過程。社會類化的結果,是在認知水平上擴大了群體之間的差異,同時縮小了群體內成員之間的差異。同化對比(亦即異化)刻板印象或類屬思維(三)類化的作用無論是物理刺激還是社會刺激,類化會使類別內的相似性和類別間的差異性在知覺上都得到加強,這稱為“加強效應”。依此可以解釋刻板印象

11、的形成機制(塔吉菲爾,1957,1959),(四)自我類化理論20世紀七、八十年代,塔吉菲爾、特納等在英國Bristol大學對“群體對個人的影響”開展研究,并依據(jù)研究結果,在社會同一性理論的基礎之上,提出了自我類化理論?;居^點:塔吉菲爾等認為,在群體中,人們的自我定義會發(fā)生改變,個人同一性會讓位于社會同一性。個體自我類化導致:首先,人的自尊變得與群體的命運相連。為使自己感到良好,人就對(也必須對)自己的群體產(chǎn)生積極看法;其次,人們進行比較的基礎發(fā)生了改變。這時群體外人員的信息和施加的社會壓力,與自己的關聯(lián)程度降低,影響力出現(xiàn)下降。當人們認同于自己群體的時候,就開始出現(xiàn)去個人化和自我刻板的過程

12、。一、自我價值定向理論的背景(一)核心概念的醞釀(二)自我價值定向概念的形成二、自我價值定向理論的原理:四個基本命題(一)人需要解釋自我及所在的世界人是理性的、社會性(經(jīng)過社會化)的動物。人的理性思維尋求事物的理由(合理性)。人在自然的生存傾向之外,一生都在試圖建立解釋他人和周圍世界的完整解釋體系,并在這種體系中找到自己。(二)人尋求自我價值人在社會化過程中誕生自我意識之后,產(chǎn)生了一系列的內外生命理由,但在全部的生命理由之中,自我價值一一即“自我的存在有價值”,才是根本的理由。(三)自我價值是自我行為的終極理由體系由于自我價值的基礎與核心地位,自我實際上成為了個體自身和整個世界的價值發(fā)生和詮釋

13、的中心,而其價值發(fā)生和詮釋的邏輯就是自我價值。一切與個體發(fā)生相互作用的客觀事物,必須通過個體自我價值體系的轉譯,才獲得價值和對個體自身的意義。(四)自我價值定向決定人與自身及環(huán)境的關系自我價值定向決定著個體指向特定對象(包括自身)和在特定情境中的自我體驗和社會行為,也決定著個體與周圍世界、他人及其與作為客體的自我的關系,還通過影響個體的行為而決定其自我的發(fā)展方向。需要說明,這種行為的自我價值決定論的目的是尋找到解釋、預測和控制行為的真正心理機制。強調自我價值在行為導向中的作為,并不意味著否定環(huán)境的作用,而在于強調“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環(huán)境的影響歸根到底是通過個人自身的因素實現(xiàn)的。而個人自身

14、眾多的因素中,自我價值具有中心地位。三、自我價值定向理論的主要概念(一)自我價值自我價值即個人選擇一定的價值標準對自身進行價值評判獲得的關于自身總體價值的概念。(二)自我價值定位自我價值定位指選擇什么樣的價值標準來評價自身的價值。不同的個人的自我價值定位可能是高度不同的。(三)自我價值感自我價值感指個人對自身價值評判結果的體驗。(四)自我價值支持個人的以自我價值感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自我價值狀況,是由兩個根本性因素決定的,一是自我價值支持,一是自我價值定位。前者是客觀的自我價值依托,后者是自我價值的詮釋體系。當一個人的自我價值定位體系處于暫時穩(wěn)定的狀態(tài)時,自我價值支持資源越多,個人的自我價值感越積極

15、,并會向內表現(xiàn)出更為肯定的自我概念,向外表現(xiàn)出更為積極的自尊和自信的特點。而當一個人的自我支持資源相對穩(wěn)定時,個人的自我價值感則決定于其自我價值定位,即用什么樣的價值標準來衡量或詮釋自我價值。(五)自我價值保護自我價值保護,則是指人為了保持自我價值的確立,心理活動的各個方面都有一種防止自我價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優(yōu)勢心理傾向。大量的社會心理學研究證明,任何一個人,其心理活動的各個方面,從知覺信息的選擇到內部的信息加工,從對行為的解釋到人際交往,從價值觀的選擇到精神信仰,都具有明顯的自我價值保護傾向。一、角色理論的概念及其來源(一)角色理論的概念角色理論是一種試圖從人的社會角色屬性,解釋社會心理和

16、行為的產(chǎn)生和變化的社會心理學理論取向。由于這一理論的基礎概念是“角色”,其基本原理也是借助與戲劇比擬來闡發(fā)的,故稱為角色理論。(二)角色理論的來源社會學來源一一符號相互作用論(布魯默)18世紀蘇格蘭道德哲學庫利的鏡像自我理論米德的角色獲得思想人類學來源一一結構功能論心理學來源一一角色扮演技術二、角色理論的主要概念(一)角色定義:一定社會身份所要求的一般行為方式及其內在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基礎。(二)角色沖突指個人不能同時滿足對其有意義的多種角色期望而履行不同角色時所出現(xiàn)的矛盾心態(tài)。(三)角色創(chuàng)造角色創(chuàng)造指行為超出一般角色模式,拓展既有角色行為范圍的過程。(四)角色偏常角色偏常指一個人行為和心理準備長

17、時間偏離社會期望,形成與自己社會身分不相適應的行為和心態(tài)結構。三、角色理論的主要觀點角色理論家認為,就像演員在一場戲中扮演一個角色一樣,人在實際生活中的角色行為是整個行為系統(tǒng)的產(chǎn)物。角色理論家用戲劇比擬現(xiàn)實生活,認為具有一定社會身份者的行為,如同戲劇中扮演一定角色的演員的行為。在現(xiàn)實社會結構中占據(jù)一定社會地位或身份的個人的行為,是由客觀的行為環(huán)境、社會的要求與規(guī)范、他人在各自地位上的角色表現(xiàn),以及自身對角色的理解、個性和能力等因素決定的。角色理論強調社會環(huán)境對行為的定向作用,同時也重視個人可能的角色創(chuàng)造,因而被稱為“社會有限決定論”。從角色理論原理的演繹可以看到,這一理論通過戲劇比擬,較為完整

18、地考慮到了現(xiàn)實社會行為的整個系統(tǒng),并將宏觀的社會因素和微觀的個人因素貫穿到了一起而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行為分析系統(tǒng),因此,該理論在社會心理學中具有特殊的價值和地位,是一種重要的社會行為分析體系。社會影響的動機理論個體在社會生活環(huán)境中,通過學習和經(jīng)驗而獲得的動機就是社會動機。社會動機是衍生性動機、習得性動機、心理性動機。幾種主要的社會動機理論:本能理論英國心理學家麥獨孤把個人行為的動因假設為起源于人的“本能”,即先天遺傳的、固定的行為傾向和行為模式。認為先天的固定行為模式可以解釋人類的一切社會行為。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本能。這些本能中的每一類都具有起動力作用的情緒成分。這種理論雖早已為大多數(shù)心理學家所拋棄,但仍有少數(shù)學者用本能來解釋某些行為(如侵犯)。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