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學第三版-曹龍琪-編章節(jié)概念及課后答案_第1頁
金融學第三版-曹龍琪-編章節(jié)概念及課后答案_第2頁
金融學第三版-曹龍琪-編章節(jié)概念及課后答案_第3頁
金融學第三版-曹龍琪-編章節(jié)概念及課后答案_第4頁
金融學第三版-曹龍琪-編章節(jié)概念及課后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貨幣概述等價交換原則:商品交換中,相互交換的兩種商品必須具有相等的價值(即生產這兩種產品時,必須耗費同樣多的人類勞動),這就是等價交換原則。簡單的偶然的價值形式:人類社會最初的商品交換相對應的商品價值形式,是價值形式發(fā)展過程中的原始階段。當時只是有了剩余產品而交換,還沒有專門的商品生產,商品的價值只是偶然地通過另一種商品表現(xiàn)出來,所以稱簡單的或偶然的價值形式。總和的擴大的價值形式:處在相對價值形式上的商品的價值不僅表現(xiàn)在某一種商品上,而且表現(xiàn)在一系列其他商品上。這種商品價值的表現(xiàn)形式就是總和的擴大的價值形式。一般價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價值共同表現(xiàn)在某一種從商品世界中分離出來而充當一般等價

2、物的商品上。貨幣價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價值固定地由一種特殊商品來表現(xiàn),這種特殊商品(黃金、白銀)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它是價值形式的最高階段。信用貨幣:信用貨幣是由國家和銀行提供信用保證的流通手段。它通常由一國政府或金融管理當局發(fā)行,其發(fā)行量要求控制在經濟發(fā)展的需要之內。信用貨幣包括輔幣、現(xiàn)鈔、銀行存款、電子貨幣等形態(tài)。貨幣量層次劃分:貨幣量層次劃分,即是把流通中的貨幣量,主要按照其流動性的大小進行相含排列,分成若干層次并用符號代表的一種方法。價值尺度:貨幣在表現(xiàn)商品的價值并衡量商品價值量的大小時,發(fā)揮價值尺度的職能。這是貨幣最基本、最重要的職能。價格標準:指包含一定重量的貴金屬的貨幣單位。在

3、歷史上,價格標準和貨幣單位曾經是一致的,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貨幣單位名稱和貨幣本身重量單位名稱分離了。流通手段:貨幣充當商品流通的媒介,就執(zhí)行流通手段職能。貯藏手段:當貨幣由于各種原因退出流通界,被持有者當作獨立的價值形態(tài)和社會財富的絕對化身而保存起來時,貨幣就停止流通,發(fā)揮貯藏手段職能。支付手段:當貨幣作為價值的獨立形態(tài)進行單方面轉移時,執(zhí)行著支付手段職能。如貨幣用于清償債務,支付賦稅、租金、工資等所執(zhí)行的職能。世界貨幣:隨著國際貿易的發(fā)展,貨幣超越國界,在世界市場上發(fā)揮一般等價物作用時,執(zhí)行著世界貨幣職能。貨幣制度:貨幣制度簡稱“幣制”,是一個國家以法律形式確定的該國貨幣流通的結構、體系與

4、組織形式。它主要包括貨幣金屬,貨幣單位,貨幣的鑄造、發(fā)行和流通程序,準備制度等。鑄幣: 是指國家鑄造的具有一定形狀、重量和成色(即貴金屬的含量)并標明面值的金屬貨幣。本位幣:本位幣是一國的基本通貨。在金屬貨幣流通的條件下,本位幣是指用貨幣金屬按照國家規(guī)定的貨幣單位所鑄成的鑄幣。本位幣是一種足值的鑄幣,并有其獨特的鑄造、發(fā)行與流通程序,其特點如下自由鑄造。無限法償。金銀復本位制:金銀復本位制,是由國家法律規(guī)定的以金幣和銀幣同時作為本位幣,均可自由鑄造,自由輸出、輸入,同為無限法償?shù)呢泿胖贫?。金銀復本位制又分為平行本位制和雙本位制。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又稱金單本位制,它是以黃金作為本位貨幣的一種貨幣

5、制度。其形式有三種金幣本位制、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無限法償:即在貨幣收付中無論每次支付的金額多大,用本位幣支付時,受款人不得拒絕接受,也即本位幣具有無限的法定支付能力,即無限法償。有限法償:有限法償是指,貨幣在每一次支付行為中使用的數(shù)量受到限制,超過限額的部分,受款人可以拒絕接受。格雷欣法則:即所謂“劣幣驅逐良幣”的規(guī)律。就是在兩種實際價值不同而面額價值相同的通貨同時流通的情況下,實際價值較高的通貨(所謂良幣)必然會被人們熔化、輸出而退出流通領域;而實際價值較低的通貨(所謂劣幣)反而會充斥市場。銀行券:銀行券是一種信用貨幣,它產生于貨幣的支付手段職能,是代替金屬貨幣充當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

6、職能的銀行證券。國際貨幣制度:國際貨幣制度就是各國政府對貨幣在國際范圍內發(fā)揮世界貨幣職能所確定的規(guī)則、措施和組織形式。它一般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國際儲備資產的確定。匯率制度的確定。國際收支不平衡的調節(jié)方式。布雷頓森林體系:為了消除金本位制崩潰后國際貨幣的混亂局面,1944 年 7 月在美國布雷頓森林召開的有44 個國家參加的布雷頓森林會議上,通過了以美國懷特方案為基礎的國際貨幣基金協(xié)定和國際復興開發(fā)銀行協(xié)定,總稱布雷頓森林協(xié)定,從而形成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即布雷頓森林體系。浮動匯率制度:匯率隨市場浮動,各國政府對匯率的變動不予干預的匯率制度。管理浮動匯率體系:管理浮動匯率體系是浮動匯率

7、體系中的一種,在該體系中貨幣當局通過各種措施和手段干預外匯市場,使匯率向有利于本國的方向浮動,或維持在對本國有利的水平上。聯(lián)系匯率制度:所謂系匯率制度,是指將本地的貨幣與某種特定的外幣相掛鉤,按照固定的匯率進行紙幣的發(fā)行與回收的一種貨幣制度。特里芬難題: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實行的實際上是一種美元本位制。因此,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要求美國提供足夠的美元,以滿足國際間清償?shù)男枰?;同時,還要保證美元按官價兌換黃金,以維持各國對美元的信心。而這兩方面是矛盾的,美元供給太多就會有不能兌換黃金的風險,從而發(fā)生信心問題,而美元供給太少又會發(fā)生國際清償力不足的問題。這種矛盾就是所謂的 “特里芬難題”。區(qū)域貨幣

8、一體化:所謂區(qū)域性貨幣一體化,是指一定地區(qū)內的有關國家和地區(qū)在貨幣金融領域實行協(xié)調與結合,形成一個統(tǒng)一體,最終實現(xiàn)一個統(tǒng)一的貨幣體系。歐洲中央銀行:歐洲貨幣聯(lián)盟的執(zhí)行和管理機構,負責制定和實施統(tǒng)一的貨幣政策,是跨國家的銀行,為歐洲有史以來最為強大的超國家金融機構,且與各成員國中央銀行的并存,是歐洲中央銀行體系在組成結構上的一個創(chuàng)舉。歐元:歐元是歐盟各國統(tǒng)一使用的唯一法律貨幣,是區(qū)域貨幣的代表,其中羅伯特 蒙代爾因倡議并直接設計了區(qū)域貨幣一一歐元,他因此獲得了“歐元之父” 之譽。本章思考題1馬克思是如何分析貨幣起源的馬克思依據貨幣根源于商品的理論,用以下兩種方法闡述貨幣的起源。( 1)抽象的邏輯

9、分析法馬克思運用抽象的邏輯分析方法,說明貨幣本身也是一種商品,而且這種商品是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形式。在商品交換發(fā)展過程中,商品的價值表現(xiàn)經歷了四個階段,有過四種價值形式,它們分別是簡單的或偶然的價值形式;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形式; 一般價值形式;貨幣價值形式。這四種價值形式的發(fā)展,解決了 “商品怎樣、為什么、通過什么成為貨幣”的問題,使貨幣從商品 中脫離出來,成為一般等價物。( 2)具體的歷史分析法馬克思運用具體的歷史分析方法,通過考察商品內在矛盾的發(fā)展來揭示貨幣的產生,側重于說明貨幣的根源在于商品本身。馬克思從商品和商品交換著手進行分析,認為在原始共同體中,勞動產品歸整個共同體所有,既不存在商

10、品,也不存在貨幣。隨著社會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現(xiàn),不同生產者分別生產不同產品,產生了產品品種單一性和消費需求多樣性的矛盾,從而出現(xiàn)了相互交換勞動產品的要求。但私有制的存在使勞動產品的交換變成了商品交換關系。馬克思運用上述兩種分析方法,科學地揭示了貨幣之“謎”。從中可以得出貨幣是在商品交換過程中,為了適應交換的需要而自發(fā)地從一般商品中分離出來的。商品變成貨幣是商品經濟的內在矛盾一一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之間的矛盾發(fā)展的產物。商品變成貨幣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即四種價值形態(tài)),是一個由低級向高級的發(fā)展過程??傊?,貨幣是商品經濟發(fā)展的必然產物,它根源于商品,并伴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而自發(fā)地產生。2如何全面、科

11、學地表述貨幣“質”的規(guī)定性( 1)貨幣“質”的規(guī)定性實際上就是要解決“什么是貨幣”的問題,并對貨幣的本質作出理論說明。( 2)貨幣“質”的規(guī)定性在于貨幣是商品世界分離出來固定地作為商品交換媒介的商品,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發(fā)展的產物;貨幣是一般等價物;貨幣反映特定社會形態(tài)的生產關系;隨著歷史的發(fā)展,貨幣形態(tài)出現(xiàn)過實物貨幣、代用貨幣、信用貨幣等四種不同類型。3試述作為一般等價物的貨幣的類型。(1)實物貨幣。即作為非貨幣用途的價值與作為貨幣用途的價值相等的貨幣。它們具有以下條件和特征普遍接受性;價值穩(wěn)定;價值均質可分性;輕便和易攜帶性。據此條件和特征,金屬貨幣最為適宜,其中又以金為典型。( 2)代用

12、貨幣。代用貨幣作為實物貨幣的替代物,其一般形態(tài)是紙制的憑證,故亦稱用紙幣。代用貨幣都有十足的金銀等貴金屬作為保證,可以自由地用紙幣向發(fā)行機構兌換成金、銀等實物貨幣。代用貨幣較實物貨幣有明顯的優(yōu)點印制紙幣的成本較鑄造金屬幣為低;避免了金屬幣在流通中的磨損和有意切割;降低了運送的成本和風險。( 3)信用貨幣。信用貨幣是由國家和銀行提供信用保證的流通手段。信用貨幣通常由一國政府或金融管理當局發(fā)行,其發(fā)行量要求控制在經濟發(fā)展的需要之內。信用貨幣包括輔幣、現(xiàn)鈔、銀行存款、電子貨幣等形態(tài)。4如何理解馬克思關于貨幣量范圍的論述馬克思對貨幣量有“窄”的定義和“寬”的定義之分。( 1) “窄”的定義是指以金為基

13、礎的、一個國家內一切現(xiàn)有的流通的銀行券和包括貴金屬條塊在內的一切硬幣的總和。( 2) “寬”的定義是指包括銀行券,匯票、支票甚至商業(yè)票據等信用貨幣在內的實現(xiàn)貨幣職能的各種貨幣形式。馬克思之所以要將貨幣量的范圍作寬窄不同的劃分,這是由當時的歷史條件和商品經濟發(fā)展的客觀要求所決定的。馬克思把任何時候都不受限制的、可以穩(wěn)定地充當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職能的金鑄幣視為流通的基礎,而在研究現(xiàn)實經濟問題時,馬克思就不能不從“窄”的貨幣范圍走向“寬”的貨幣范圍。7、標準的關系如何( 3) 值尺度是貨幣表現(xiàn)商品的價值并衡量商品價值量的大小的職能。這是貨幣最基本、最重要的職能。作為價值尺度,貨幣把一切商品的價值表現(xiàn)

14、為同名的量,使它們在質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較。價格標準是指包含一定重量的貴金屬的貨幣單位。價值尺度和價格標準是兩個既有嚴格區(qū)別又有密切聯(lián)系的概念。(2)兩者的區(qū)別是價值尺度是在商品交換中自發(fā)地形成的;而價格標準則是由國家法律規(guī)定的。金充當價值尺度職能,是為了衡量商品價值的;規(guī)定一定量的金作為價格標準,是為了比較各個商品價值的不同金量,并以此來衡量不同商品的不同價值量。作為價值尺度,貨幣商品的價值量將隨著勞動生產率的變化而變化;而作為價格標準,是貨幣單位本身的重量,與勞動生產率無關。( 3)兩者聯(lián)系表現(xiàn)在,價格標準是為貨幣發(fā)揮價值尺度職能而作出的技術規(guī)定。有了它,貨幣的價值尺度職能作用才

15、得以發(fā)揮。因此,價格標準是為價值尺度職能服務的。8貨幣執(zhí)行流通手段有哪些特點貨幣充當商品流通的媒介,就執(zhí)行流通手段職能。貨幣執(zhí)行流通手段職能,具有以下特點:( 1)必須是現(xiàn)實的貨幣。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不能是觀念上的,必須是現(xiàn)實的貨幣。( 2)不需要有足值的貨幣本體,可以用貨幣符號來代替。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只是一種媒介,轉瞬即逝,所以,單有貨幣的象征存在就夠了。( 3)包含有危機的可能性。在貨幣發(fā)揮流通手段職能的條件下,交換過程分裂為兩個內部相互聯(lián)系而外部又相互獨立的買和賣行為。這兩個過程在時間上和空間上分開了,貨幣流通手段的職能“包含著危機的可能性”。9隨著商品經濟發(fā)展,貨幣的貯藏作用有哪些

16、進展當貨幣由于各種原因退出流通界,被持有者當作獨立的價值形態(tài)和社會財富的絕對化身而保存起來時,貨幣就停止流通,發(fā)揮貯藏手段職能。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貨幣貯藏除了作為社會財富的絕對化身外,其作用進一步加強,具體表現(xiàn)在:( 1)作為流通手段準備金的貯藏。即商品生產經營者為了保持再生產的連續(xù)性,能夠在不賣商品的時候也能買商品,就必須在平時只賣不買,并貯藏貨幣。( 2)作為支付手段準備金的貯藏。即為了履行在某一時期支付貨幣的義務,必須事前積累貨幣。( 3)作為世界貨幣準備金的貯藏。即為平衡國際貿易和其他收支差額而用。10. 與流通手段相比,貨幣執(zhí)行支付手段有哪些特點當貨幣作為價值的獨立形態(tài)進行單方面轉

17、移時,執(zhí)行著支付手段職能。與流通手段相比較,貨幣執(zhí)行支付手段職能有以下特點: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是商品交換的媒介物;而作為支付手段的貨幣,則是補足交換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流通手段只服務于商品流通,而支付手段除了服務于商品流通外,還服務于其他經濟行為。就媒介商品流通而言,二者雖都是一般的購買手段,但流通手段職能是即期購買,支付手段職能是跨期購買。流通手段是在不存在債權債務關系的條件下發(fā)揮作用,而支付手段是在存在債權債務關系下發(fā)揮的作用。貨幣賒銷的發(fā)展,使商品生產者之間形成了一個很長的支付鏈條,一旦某個商品生產者不能按期還債,就會引起連鎖反應,嚴 重時會引起大批企業(yè)破產,造成貨幣危機。所以,支付手段職能的

18、出現(xiàn)與擴展為經濟危機由可能性變?yōu)楝F(xiàn)實性創(chuàng)造了客觀條件。11. 貨幣制度構成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貨幣制度簡稱“幣制”,是一個國家以法律形式確定的該國貨幣流通的結構、體系與組織形式。它主要包括貨幣金屬,貨幣單位,貨幣的鑄造、發(fā)行和流通程序,準備制度等。( 1 )貨幣金屬即規(guī)定哪一種金屬作貨幣材料。貨幣金屬是整個貨幣制度的基礎,確定不同的金屬作貨幣材料,就構成不同的貨幣本位。( 2)貨幣單位即規(guī)定貨幣單位的名稱及其所含的貨幣金屬的重量,也稱為價格標準。( 3)一個國家的通貨,通常分為主幣(即本位幣)和輔幣,它們各有不同的鑄造、發(fā)行和流通程序。( 4)貨幣準備制度是為穩(wěn)定貨幣設立的。在實行金本位制的條件下

19、,準備制度主要是建立國家的黃金儲備,這種黃金儲備保存在中央銀行或國庫。目前,各國中央銀行發(fā)行的信用貨幣雖然不能再兌換黃金,但仍然保留著發(fā)行準備制度。各國準備制度不同,但歸納起來,作為發(fā)行準備金的有黃金、國家債券、商業(yè)票據、外匯等。12. 為什么說金銀復本位制是一種不穩(wěn)定的貨幣制度( 1 )雙本位制是金銀復本位制的主要形式,國家以法律形式規(guī)定了金銀的比價。( 2)用法律規(guī)定金銀比價,這與價值規(guī)律的自發(fā)作用相矛盾,于是就出現(xiàn)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xiàn)象,也稱“格雷欣法則”。所謂“劣幣驅逐良幣”的規(guī)律,就是在兩種實際價值不同而面額價值相同的通貨同時流通的情況下,實際價值較高的通貨(所謂良幣)必然會被人們

20、熔化、輸出而退出流通領域;而實際價值較低的通貨(所謂劣幣)反而會充斥市場。( 3)因此,在金銀復本位下,雖然法律上規(guī)定金銀兩種金屬的鑄幣可以同時流通,但實際上,在某一時期內的市場上主要只有一種金屬的鑄幣流通。銀賤則銀幣充斥市場,金賤則金幣充斥市場,很難保持兩種鑄幣同時并行流通。所以說,金銀復本位制是一種不穩(wěn)定的貨幣制度。33. 典型的金本位制具有哪些特點它在歷史上對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起了什么作用為什么( 1 )金幣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又稱金單本位制,其主要特點是:金幣可以自由鑄造和自由熔化,而其他鑄幣包括銀鑄幣和銅銀幣則限制鑄造,從而保證了黃金在貨幣制度中處于主導地位。價值符號包括輔幣和銀行券

21、可以自由兌換為金幣,使各種價值符號能夠代表一定數(shù)量的黃金進行流通,以避免出現(xiàn)通貨膨脹現(xiàn) 象。黃金可以自由地輸出入國境。由于黃金可以在各國之間自由轉移,從而保證了世界市場的統(tǒng)一和外匯匯率的相對穩(wěn)定。( 2) 金幣本位制對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fā)展和對外貿易的擴大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因為它是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貨幣制度。這種貨幣制度使得貨幣的國內價值與國際價值相一致,外匯行市相對穩(wěn)定,不會發(fā)生貨幣貶值現(xiàn)象。44. 為什么說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是殘缺不全的金本位制( 1 )金塊本位制亦稱“生金本位制”,是在一國國內不準鑄造、不準流通金幣,只發(fā)行代表一定金量的銀行券(或紙幣)來流通的制度。實行金塊本位制的國

22、家,雖然不允許自由鑄造金幣,但允許黃金自由輸出入,或外匯自由交易。( 2)金匯兌本位制又稱“虛金本位制”。在這種制度下,國家并不鑄造金鑄幣,也不允許公民自由鑄造金鑄幣。流通界沒有金幣流通,只有銀行券在流通,銀行券可以兌換外匯,外匯可以兌換黃金。( 3)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實行的條件是保持國際收支平衡和擁有大量用來平衡國際收支的黃金儲備。一旦國際收支失衡,大量黃金外流或黃金儲備不敷支付時,這種虛弱的黃金本位制就難以維持。所以,金匯兌本位制和金塊本位制都是一種殘缺不全的本位制。15. 信用貨幣制度具有哪些特點不兌現(xiàn)的信用貨幣制度是以紙幣為本位幣,且紙幣不能兌換黃金的貨幣制度,這是當今世界各國普

23、遍實行的一種貨幣制度。其基本特點是:( 1 )不兌現(xiàn)的信用貨幣一般是由中央銀行發(fā)行的,并由國家法律賦予無限法償?shù)哪芰Α#?2)貨幣不與任何金屬保持等價關系,也不能兌換黃金。( 3)貨幣通過信用程序投入流通領域,貨幣流通是通過銀行的信用活動進行調節(jié)。( 4)這種貨幣制度是一種管理貨幣制度。一國中央銀行或貨幣管理當局通過貨幣政策保持貨幣穩(wěn)定和匯率穩(wěn)定。( 5)貨幣流通的調節(jié)構成了國家對宏觀經濟進行控制的一個重要手段,通貨膨脹是不兌現(xiàn)的信用貨幣流通所特有的經濟現(xiàn)象。( 6)流通中的貨幣不僅指現(xiàn)鈔,銀行存款也是通貨。隨著銀行轉賬結算制度的發(fā)展,存款通貨的數(shù)量越來越大,現(xiàn)鈔流通的數(shù)量越來越小。6. 為什

24、么說不理解貨幣制度及其演變,就不能更好地理解當代金融當代金融領域的重大課題,幾乎都與貨幣制度由金屬貨幣制度演變?yōu)椴粌冬F(xiàn)信用貨幣制度有關。當代金融可以發(fā)揮調節(jié)宏觀經濟總量平衡、結構平衡、穩(wěn)定物價、提高效益的功能。這種功能產生的前提,是不兌現(xiàn)的信用貨幣制度的建立,而如何更好地實現(xiàn)上述功能,則是金融研究的中心課題。因此可以說,不理解貨幣制度及其演變,就不能理解當代金融。7. 一國兩制下香港貨幣制度的基本內容是什么( 1)港元為香港的法定貨幣。港幣的發(fā)行權屬于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政府,中國銀行、匯豐銀行、渣打銀行為港幣發(fā)行的指定銀行,港幣的發(fā)行須有百分之百的準備金。(2)香港貨幣單位為“元”,簡稱港元,用符

25、號“HK竽表示。( 3)港元實行與美元聯(lián)系的匯率制度,港元兌換1 美元。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的外匯基金由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政府管理和支配,主要用于調節(jié)港元匯價。( 4)香港特別行政區(qū)不實行外匯管制,港幣可以自由兌換,外匯、黃金、證券、期貨市場完全放開。8. 什么是國際貨幣制度國際貨幣制度謀求解決的中心問題是什么目前解決的狀況如何( 1 ) 國際貨幣制度就是各國政府對貨幣在國際范圍內發(fā)揮世界貨幣職能所確定的規(guī)則、措施和組織形式。它一般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國際儲備資產的確定。匯率制度的確定。國際收支不平衡的調節(jié)方式( 2) 國際貨幣制度的主要作用是促進國際貿易和國際支付手段的發(fā)展。具體體現(xiàn)在這一制度要提供足夠

26、的國際清償力并保持國際儲備資產的信心,以及保證國際收支的失衡能夠得到有效而穩(wěn)定的調節(jié)。( 3)國際貨幣制度經歷了金幣本位制、金匯兌本位制、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元本位制)以及當前的管理浮動匯率制的發(fā)展歷程。( 4)目前,多元化的儲備體系基本上擺脫了布雷頓森林體系時期基準貨幣國家與依附國家相互牽連的弊端,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特里芬難題”。以主要貨幣匯率變動為主的多種匯率體系安排能夠比較靈活地適應世界經濟形勢多變的狀況。在這種國際貨幣制度中,多種國際收支調節(jié)機制并行,各種調節(jié)機制相互補充,而不是單單依靠哪一種調節(jié)手段,從而緩和了布雷頓森林體系條件下國際收支調節(jié)機制失靈的困難,對世界經濟的正常運轉和發(fā)

27、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當前國際儲備多元化體系下,缺乏統(tǒng)一穩(wěn)定的貨幣標準,國際清償力的增長既沒有金本位條件下的自發(fā)調節(jié)機制,又沒有形成國際貨幣基金對其全面控制。這些不穩(wěn)定的因素,使外匯市場動蕩混亂,匯率劇烈波動,加上國際收支調節(jié)機制等方面的缺陷,對世界經濟、國際貿易、國際投資產生消極影響。9. 試述國際貨幣制度改革及前景。自 20 世紀 60 年代美元危機不斷爆發(fā)以來,有關國際貨幣制度改革的建議與方案就層出不窮,而改革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國際貨幣本位的確定和匯率制度的選擇這兩個方面,其中國際貨幣本位的改革又是最基本的。( 1 )國際貨幣本位的改革有關國際貨幣本位改革的觀點有四種:其一是恢復金

28、本位理論,認為黃金是理想的國際儲備資產和本位貨幣,能夠提供一個穩(wěn)定的自動的調節(jié)機制。其二是恢復美元本位制,認為美元在國際支付或國際儲備中依然占有絕對優(yōu)勢,推行美元本位的基礎仍然存在。其三是多種貨幣本位論,認為目前多元化的貨幣本位是世界趨于多中心、多極化形勢的必然產物,沒有必要進行改革。其四是世界統(tǒng)一貨幣本位論,即建立世界性中央銀行,發(fā)行世界統(tǒng)一貨幣。以上四種國際貨幣本位觀點,在理論和實際操作中都存在相當困難,當前以美元為中心的多元貨幣本位制仍將持續(xù)相當一段時間,而未來的國際貨幣本位改革及演變的方向是朝世界統(tǒng)一的貨幣本位發(fā)展。( 2)國際匯率制度就匯率制度改革而言,在目前實行理論上的完全固定匯率

29、制度或完全自由浮動匯率制度都是不可能的。匯率制度改革的核心實際上是允許匯率波動的幅度。匯率改革的最終目標還是在條件成熟時恢復某種形式的固定匯率制。至于其發(fā)展的進程,一方面取決于各主要國家之間貨幣合作的密切程度,另一方面取決于國際儲備貨幣的發(fā)展狀況。第二章信用、利息與利率信用: 是以還本付息為條件的,體現(xiàn)著特定的經濟關系,是不發(fā)生所有權變化的價值單方面的暫時讓渡或轉移。信用制度:信用制度即為約束信用主體行為的一系列規(guī)范與準則及其產權結構的合約性安排。信用制度安排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正式的信用制度是約束信用主體行為及其關系的法律法規(guī)和市場規(guī)則,而非正式的信用制度是約束信用主體行為及其關

30、系的價值觀念、意識形態(tài)和風俗習慣等。商業(yè)信用:商業(yè)信用指工商企業(yè)之間相互提供的、與商品交易直接相聯(lián)系的信用形式。它包括企業(yè)之間以賒銷、分期付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以及在商品交易的基礎上以預付定金等形式提供的信用。銀行信用:銀行信用指各種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以存、放款等多種業(yè)務形式提供的貨幣形態(tài)的信用。銀行信用和商業(yè)信用一起構成經濟社會信用體系的主體。國家信用:國家信用又稱公共信用制度,伴隨著政府財政赤字的發(fā)生而產生。它指國家及其附屬機構作為債務人或債權人,依據信用原則向社會公眾和國外政府舉債或向債務國放債的一種形式。消費信用:消費信用指為消費者提供的、用于滿足其消費需求的信用形式。其實質是通過賒

31、銷或消費貸款等方式,為消費者提供提前消費的條件,促進商品的銷售和刺激人們的消費。國際信用:國際信用是指國與國之間的企業(yè)、經濟組織、金融機構及國際經濟組織相互提供的與國際貿易密切聯(lián)系的信用形式。國際信用是進行國際結算、擴大進出口貿易的主要手段之一。出口信貸:出口信貸是國際貿易中的一種中長期貸款形式,是一國政府為了促進本國出口,增強國際競爭能力,而對本國出口企業(yè)給予利息補貼和提供信用擔保的信用形式??煞譃橘u方信貸和買方信貸兩種。賣方信貸:賣方信貸是出口方的銀行或金融機構對出口商提供的信貸。買方信貸:買方信貸是由出口方的銀行或金融機構直接向進口商或進口方銀行或金融機構提供貸款的方式。銀行信貸:國際間

32、的銀行信貸是進口企業(yè)或進口方銀行直接從外國金融機構借入資金的一種信用形式。這種信用形式一般采用貨幣貸款方式,并事先指定了貸款貨幣的用途。它不享受出口信貸優(yōu)惠,所以貸款利率要比出口信貸高。國際租賃:國際租賃是國際間以實物租賃方式提供信用的新型融資形式。根據租賃的目的和投資加收方式,可將其分為金融租賃(Financial Leas® 和經營租賃(Operating Credit)兩種形式。補償貿易:補償貿易是指外國企業(yè)向進口企業(yè)提供機器設備、專利技術、員工培訓等,待項目投產后進口企業(yè)以該項目的產品或按合同規(guī)定的收入分配比例清償債務的信用方式。信用工具:信用工具亦稱融資工具,是資金供應者和

33、需求者之間進行資金融通時所簽發(fā)的、證明債權或所有權的各種具有法律效用的憑證。商業(yè)票據:所謂商業(yè)票據,就是以信用形式出售商品的債權人,為了保證自己的債權能夠實現(xiàn),所掌握的一種書面憑證。分為商業(yè)期票和商業(yè)匯票兩種。銀行票據:銀行票據是銀行簽發(fā)的,由其在見票時支付一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據。銀行票據有銀行本票和銀行匯票。銀行承兌匯票:銀行承兌匯票是商業(yè)匯票的一種,由銀行承兌。背書:背書是指在票據背面或者粘單上記載有關事項并簽章的票據行為,是轉讓票據權利的重要方式。背書按照其目的可以分為兩類:一是轉讓背書,即以轉讓票據權利為目的的背書,二是非轉讓背書,即以設立委托收款或票據質押為目的的背書。承兌

34、:承兌是指匯票付款人承諾在到期日支付匯票金額的一種票據行為。信用證:信用證是銀行根據其存款客戶的請求,對第三者發(fā)出的、授權第三者簽發(fā)以銀行或存款人為付款人的匯票。信用證包括商業(yè)信用證和旅行信用證兩種。股票:股票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fā)給投資者的入股憑證。股票持有人即為公司的投資者,即股東。債券:債券是債務人向債權人承諾在指定日期償還本金并支付利息的有價證券。債券按發(fā)行者的不同分為政府債券(國家債券)公司債券和金融債券等。信貸資金:信貸資金指在再生產過程中存在和發(fā)展的以償還為條件的供借貸使用的貨幣資金。直接融資:直接融資指通過金融市場資金供給者和需求者直接發(fā)生債權債務關系。間接融資:間接融資指通

35、過金融中介組織間接發(fā)生的債權債務關系,也即資金供給者與金融中介組織的直接債權債務關系和資金需求者與金融中介組織的直接債權債務關系構成了資金供給者與需求者之間的間接債權債務關系。金融衍生工具:金融衍生工具(Derivative Security)是在貨幣、債券、股票等傳統(tǒng)金融工具為基礎上衍化和派生的,以杠桿或信用 交易為特征的金融工具。金融衍生工具有兩層含義,一方面,它指的是一種特定的交易方式,另一方面,它又指由這種交易方式所形成的一系列合約。遠期:遠期是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某一特定時間以某一特定價格買賣某一特定數(shù)量和質量資產的交易形式,遠期合約是根據買賣雙方的特殊需求由買賣雙方自行簽訂的合約。期

36、貨:期貨是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某一特定時間以某一特定價格買賣某一特定數(shù)量和質量資產的交易形式。期貨合約是期貨交易所制定的標準化合約,對合約到期日及其買賣的資產的種類、數(shù)量、質量作出統(tǒng)一規(guī)定。期權:期權交易是買賣權利的交易。期權合約規(guī)定了在某一特定時間以某一特定價格買賣某一特定種類、數(shù)量、質量原生資產的權利。掉期:掉期是一種由交易雙方簽訂的在未來某一時期相互交換某種資產的合約。信貸資金運動:信貸資金是以償還為條件供借貸使用的資金。信貸資金的集聚、分配和再分配即循環(huán)運轉的活動,構成了信貸資金的運動。信貸風險:又稱違約風險,是指受信人不能履行還本付息的責任而使授信人的預期收益與實際收益發(fā)生偏離的可能性

37、,它是金融風險的主要類型,是經濟風險的集中體現(xiàn)。利息:指在信用關系中債務人支付給債權人的(或債權人向債務人索取的)報酬。利率:是利息率的簡稱,是指一定時期內利息額同本金額的比率,即利率=利息 /本金。單利:單利是指不論期限長短,只按本金計算利息,利息不再計入本金重新計算利息。復利:復利是指計算利息時按照一定的期限,將利息加入本金,再計算利息,逐期滾算,通稱“利滾利”。終值:終值也稱本利和或到期值,是指本金在約定的期限內按一定的利率計算出每期的利息,將其加入本金再計利息,逐期滾算到約定期末的本金和利息的總額。其計算公式為:F=P( 1+i) N現(xiàn)值:現(xiàn)值是指未來某一時間的終值在現(xiàn)在的價值。其計算

38、公式為:FP= ( 1+i) N基準利率:基準利率指的是在市場存在多種利率的條件下起決定作用的利率,當它發(fā)生變動時,其他利率也相應發(fā)生變化。費雪效應:費雪效應(Fisher Effect)指的是預期通貨膨脹變化引起利率水平發(fā)生變動的效應。如當預期通貨膨脹率上升時,可貸資金的供給減少而需求增加,可貸資金的均衡價格(利率)上升。流動性陷阱:當利率下降到某一水平時,市場就會產生未來利率上升的預期,這樣,貨幣的投機需求就會達到無窮大,這時,無論中央銀行供應多少貨幣,都會被相應的投機需求所吸收,從而使利率不能繼續(xù)下降而“鎖定”在這一水平,這就是所謂的“流動性陷阱”問題。 “流動性陷阱”相當于貨幣需求線中

39、的水平線部分,它使貨幣需求線變成一條折線。利率市場化:利率市場化是指貨幣當局將利率的決定權交給市場,由市場主體自主決定利率,貨幣當局則通過運用貨幣政策工具,間接影響和決定市場利率水平,以達到貨幣政策目標。本章思考題1.什么是信用它是怎樣產生和發(fā)展的( 1)信用從經濟意義上看,它的含義是以借貸為特征的經濟行為,是以還本付息為條件的,體現(xiàn)著特定的經濟關系,是不發(fā)生所有權變化的價值單方面的暫時讓渡或轉移。( 2)信用產生于原始社會末期,是商品經濟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信用的產生與存在同市場經濟的產生、發(fā)展以及有關特征高度相關( 3)社會化大生產過程中,產業(yè)資金以及社會總資金在其循環(huán)周轉過程中存在有大

40、量的閑置資金,閑置貨幣資金在客觀上具有再使用的本能要求。( 4)在大量貨幣資金因各種原因被閑置起來的同時,社會再生產過程中又產生了對貨幣資金臨時性的要求,需要借入資金。可見,信用的產生起因于這樣一個基本事實:一個經濟單位出現(xiàn)資金贏余,而另一個經濟單位出現(xiàn)收支不抵時,便形成了雙方借貸關系的基礎。通過信用,將這些資金在社會范圍內抽余補缺,以一方面的閑置抵補另一方面的短缺,就會使全社會資金的使用效益大大提高,社會的產出規(guī)模增大,人們的福利也會因此而增加。( .試述信用的特征。( 1)信用的標的是一種所有權與使用權相分離的資金。它的所有權掌握在信用提供者手中,信用的接受者只具有使用權。( 2)以還本付

41、息為條件。信用資金的借貸不是無償?shù)?,而是以還本付息為條件的。( 3)以相互信任為基礎。信用是以授信人對受信人償債能力的信心而成立的,借貸雙方的相互信任構成信用關系的基礎。( 4)以收益最大化為目標。信用關系賴以存在的借貸行為是借貸雙方追求收益(利潤)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的結果。債權人將閑置資金借出,都是為了獲取閑置資金的最大收益,避免資本閑置所造成的浪費;債務人借入所需資金或實物同樣為了追求最大收益(效用) ,避免資金不足所帶來的生產中斷。( 5)具有特殊的運動形式。信貸資金總是以產業(yè)資金運動和商業(yè)資金運動為基礎而運動的,它有兩重付出和兩重回流,表現(xiàn)出如下的公式:G G WPW'G

42、9;G'( .試述信用的基本職能。( 1)集中和積累社會資金。通過信用活動就可以把社會經濟運行中暫時閑置的資金聚集起來,投入需要補充資金的單位,從而使國民經濟更有效地運行。( 2)分配和再分配社會資金。信用一方面把社會資金積累和集中起來,另一方面又通過特有的資金運動形式把這些資金分配出去,這里,信用的分配職能主要是指生產要素的分配,信用還能對生產成果進行再分配。( 3)將社會資金利潤率平均化。信用通過積累、集中和再分配社會資金,調劑社會資金的余缺分配,按照經濟利益誘導規(guī)律,全社會資金利潤率趨于平均化。( 4)調節(jié)宏觀經濟運行與微觀經濟運行。在宏觀上,通過信用活動調節(jié)貨幣流通,通過信用活

43、動調整產業(yè)結構,通過信用活動還可調整國民經濟的重大比例關系。在微觀上,通過信用促進或限制某些企業(yè)或某些產品的生產與銷售,扶植或限制某些企業(yè)的發(fā)展。( 5)提供和創(chuàng)造信用流通工具。信用關系發(fā)生時,總要出具一定的證明,這些信用證明就是信用流通工具,如期票、匯票、本票、支票等。( 6)綜合反映國民經濟運行狀況。無論是一個企業(yè)的生產經營活動還是一個部門的經濟狀況,都在銀行得到準確、及時的反映。根據銀行反映出來的這些情況,國家可以采取相應的措施,調整不盡合理的經濟結構。( .試述商業(yè)信用的作用和局限性。( 1)商業(yè)信用直接與商品生產和流通相聯(lián)系,有其廣泛的運用范圍,因而它構成了整個信用制度的基礎。在現(xiàn)代

44、市場經濟條件下,商業(yè)信用得到廣泛發(fā)展,成為普遍的、大量的社會經濟現(xiàn)象,幾乎所有的工商企業(yè)都卷入了商業(yè)信用的鏈條。商業(yè)信用在調節(jié)企業(yè)之間的資金余缺、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節(jié)約交易費用、加速商品流通等方面發(fā)揮著巨大作用。( 2)但它存在著以下三個方面的局限性:嚴格的方向性。商業(yè)信用嚴格受商品流向的限制。產業(yè)規(guī)模的約束性。商業(yè)信用所能提供的債務或資金是以產業(yè)資本的規(guī)模為基礎的,它最終無法擺脫產業(yè)資本的規(guī)模限制。信用鏈條的不穩(wěn)定性。商業(yè)信用是由工商企業(yè)相互提供的,如果某一環(huán)節(jié)因債務人經營不善而中斷,就有可能導致整個債務鏈 條的中斷,引起債務危機的發(fā)生,甚至會沖擊銀行信用。由于上述局限,使商業(yè)信用具有分散性

45、、盲目性的特點,所以它不能成為現(xiàn)代市場經濟信用的中心和主導。( .試述銀行信用的特點。銀行信用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1)銀行信用的債權人主要是銀行,也包括其他金融機構。當然,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在籌集資金時又作為債務人承擔經濟責 任。( 2)銀行信用所提供的借貸資金是從產業(yè)循環(huán)中獨立出來的貨幣,銀行信用在規(guī)模、范圍、期限和資金使用的方向上都大大優(yōu)越于商業(yè)信用。( 3)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可以通過信息的規(guī)模投資,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費用,有效解決借貸雙方的信息不對稱以及由此產生的逆向選擇(adverse Selection)和道德風險(Moral Hazard)問題,其結果是降低了信用風險,增加了信用

46、過程的穩(wěn)定性。銀行信用的上述優(yōu)點,使它在整個經濟社會信用體系中占據核心地位,發(fā)揮著主導作用。( .什么是信用工具它有哪些類型和基本要求( 1)信用工具亦稱融資工具,是資金供應者和需求者之間進行資金融通時所簽發(fā)的、證明債權或所有權的各種具有法律效用的憑證。2)信用工具按不同的標志有不同的分類方式,主要有:按融通資金的方式可分為直接融資信用工具和間接融資信用工具。按可接受性的程度不同可分為無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和有限可接受性的使用工具。按照償還期限的長短可分為短期信用工具、長期信用工具和不定期信用工具三類。( 3)任何信用工具都應該具有償還性、收益性、流動性和安全性這四個特性。償還性。這是指信用工

47、具按照其不同的償還期償還的要求。大多數(shù)信用工具都既要還本,也要付息,但股票和永久債券則只付 息不還本。收益性。購買或持有信用工具,不僅要求還本,還希望帶來利潤,這是購買者的本能要求。信用工具的收益性通過收益率來反 映,收益率是年凈收益與本年的比率。流動性。這是指信用工具在不受或少受經濟損失的條件下隨時變現(xiàn)的能力。安全性。這是指信用工具的持有者收回本金及其預期收益的保障程度。信用本身就包含有風險因素,買賣信用工具也就不可避 免地存在有一定風險。( .什么是金融衍生工具它有哪些基本功能( 1)金融衍生工具(derivative security )是在貨幣、債券、股票等傳統(tǒng)金融工具為基礎上衍化和派

48、生的,以杠桿或信用交易為特征的金融工具。金融衍生工具有兩層含義,一方面,它指的是一種特定的交易方式,另一方面,它又指由這種交易方式所形成的一系列合約。( 2)金融衍生工具具有以下基本功能:轉移價格風險。這是衍生工具的一個基本經濟功能。這是通過套期保值來實現(xiàn)的,即在利用現(xiàn)貨市場和期貨市場之間建立起一 種互相沖抵的機制,進而達到保值的目的。形成權威性價格。期貨交易所作為一種有組織的正規(guī)化的統(tǒng)一市場,所有的期貨交易都是通過競爭的方式達成,影響價格變化 的各種因素都能在該市場上體現(xiàn),由此形成的價格就能比較準確地反映基礎資產的真實價格。提高資產管理質量。衍生工具的出現(xiàn),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機會和對象

49、。同時,工商企業(yè)也可利用衍生工具達到優(yōu)化資 產組合的目的。提高資信度。在衍生市場的交易中,交易對方的資信狀況是交易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1.試述馬克思對利息本質的論述。( 1)利息直接來源于利潤。借貸資本家把貨幣作為資本貸放出去后,由職能資本家使用,生產出利潤(平均利潤),生產或流通過程結束后,職能資本家歸還所借資本,并把利潤的一部分支付給借貸資本家,作為使用借貸資本的報酬。( 2)利息只是利潤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對于借入者來說,借貸資本的使用價值,就在于它會替他生產利潤,但利潤也不能全部歸借入者,須分割部分利潤給予貸出者。( 3)利息是對剩余價值的分割。利潤是剩余價值的轉化形態(tài),所以,作為

50、利潤一部分的利息只是對剩余價值的分割。利潤和剩余價值實質上是同一物,利息對利潤的分割也就是對剩余價值的分割。( 2.什么是利率它是如何分類的利息率,簡稱“利率”,是指一定時期內利息額同本金額的比率,即利率=利息/本金。利率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有多種不同的分類,經濟生活中幾種常用的分類方法是:( 1 )按照計算日期不同,利率分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三種。( 2)按照計算方法不同,利率分為單利和復利兩種。單利是指不論期限長短,只按本金計算利息,利息不再計入本金重新計算利息。復利是指計算利息時按照一定的期限,將利息加入本金,再計算利息,逐期滾算,通稱“利滾利”。( 3)按照性質不同,利率又分為名義

51、利率和實際利率兩種。名義利率是指貨幣數(shù)量所示的利率,通常也即銀行掛牌的利率。實際利率則是指名義利率扣除通貨膨脹率之后的差數(shù)。( 4)按照管理方式不同,利率可分為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兩種。固定利率是指在借貸業(yè)務發(fā)生時,由借貸雙方確定的利率,在整個借貸期間內,利率不因資金供求狀況或其他因素的變化而變化,保持穩(wěn)定不變。浮動利率是指借貸業(yè)務發(fā)生時,由借貸雙方共同確定,可以根據市場變化情況進行相應調整利率。( 5)按形成的方式不同,利率可分為官方利率和市場利率兩種。官方利率是指一國政府或貨幣管理當局(通常為中央銀行)所確定的利率;市場利率是指借貸雙方在金融市場上通過競爭所形成的利率。13.試述凱恩斯的流動

52、性偏好理論。(1)凱恩斯認為,貨幣供給(Ms)是外生變量,由中央銀行直接控制。因此,貨幣供給獨立于利率的變動。(2)貨幣需求(L)則是內生變量,取決于公眾的流動性偏好。( 3)公眾的流動性偏好的動機包括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其中,交易動機和預防動機形成的交易需求與收入成正比,與利率無關。投機動機形成的投機需求與利率成反比。( 4)當利率下降到某一水平時,市場就會產生未來利率上升的預期,這樣,貨幣的投機需求就會達到無窮大,這時,無論中央銀行供應多少貨幣,都會被相應的投機需求所吸收,從而使利率不能繼續(xù)下降而“鎖定”在這一水平,這就是所謂的“流動性陷阱”問題。14 .試述IS LM框架下的利

53、率決定理論。(第120-121頁)(1) IS曲線代表投資等于儲蓄時的收入( Y)與利率(i)點的組合軌跡,在IS曲線上的任一點,實體經濟部門均處于均衡狀態(tài)。(2) LM曲線代表貨幣供求均衡時收入(Y)與利率(i)點的組合軌跡,在 LM曲線上的任一點,貨幣部門均處于均衡狀態(tài)。由于“流動性陷阱”的存在,LM 曲線還是一條折線。( 3)只有當實體經濟部門和貨幣部門同時達到均衡時,整個國民經濟才能達到均衡狀態(tài)。在IS 曲線和 LM 曲線相交時,均衡的收入水平和均衡的利率水平同時被決定。15 .試述利率杠桿的功能。利率是重要的經濟杠桿,它對宏觀經濟運行與微觀經濟運行都有著極其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利率杠桿的

54、功能可以從宏觀與微觀兩個方面。(1)宏觀調節(jié)功能積累資金。資金總是一大短缺要素。通過利率杠桿來聚集資金,就可以收到在中央銀行不擴大貨幣供給的條件下,全社會的可用貨幣資金總量也能增加之效應。調節(jié)宏觀經濟。利率調高,一方面是擁有閑置貨幣資金的所有者受利益誘導將其存入銀行等金融機構,使全社會的資金來源增加;另一方面,借款人因利率調高而需多付利息,成本也相應增加,從而促使全社會的生產要素產生優(yōu)化配置效應。國家利用利率杠桿,在資金供求缺口比較大時(資金供給資金需求),為促使二者平衡,就采取調高存貸款利率的措施,在增加資金供給的同時抑制資金需求。運用利率杠桿,還可以調節(jié)國民經濟結構。媒介貨幣向資本轉化。利

55、率的存在與變動能夠把部分現(xiàn)實流通中的貨幣轉化為積蓄性貨幣,能夠把消費貨幣變成生產建設資金,同時推遲現(xiàn)實購買力的實現(xiàn)。分配收入。利息的存在及其上下浮動,會引起國民收入分配比例的改變,從而調節(jié)國家與人民、國家財政與企業(yè)的利益關系以及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的分配關系。(2)微觀調節(jié)功能從微觀角度考察,利率作為利息的相對指標影響了各市場主體的收益或成本,進而影響了它們的市場行為,利率杠桿的微觀功能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兩個方面:激勵功能。利息對存款人來說,是一種增加收入的渠道,高的存款利率往往可以吸收較多的社會資金;利息對于借款人來說,為減輕利息負擔,增加利潤,企業(yè)就會盡可能地減少借款,通過加速資金周轉,提高資金

56、使用效益等途徑,按期或提前歸還借款。約束功能。利率調高會使企業(yè)成本增大,從而使那些處于盈虧邊沿的企業(yè)走進虧損行列,這樣,企業(yè)可能會作出不再借款的選擇;其他企業(yè)也會壓縮資金需求,減少借款規(guī)模,而且會更謹慎地使用資金。16 .試述如何推進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第 132-133 頁)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應該采取漸進的方式進行。其總體思路是,首先從發(fā)展貨幣市場著手,形成一個更為可靠的市場利率信號,進而以這一市場利率為導向,及時調整貸款利率,擴大其浮動范圍,并促進銀行間利率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最后逐步放開存款利率。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推進貨幣市場的發(fā)展和統(tǒng)一,促進市場化的利率信號的形成。市場化的利率信號是在貨幣市場上形成的。這一信號的質量取決于貨幣市場的規(guī)模、運行的規(guī)范程度和效率、對經濟運行的影響力和覆蓋面等。因此,當前我國的利率改革,應該首先大力推進貨幣市場的發(fā)展和統(tǒng)一,使得貨幣市場上形成的利率信號能夠準確地反映市場資金的供求狀況,為整個利率改革的推進形成一個可靠的基準性利率。( 2)跟蹤市場利率,及時調整貸款利率,進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