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新站南端主體結構實體檢測方案(17頁)_第1頁
華新站南端主體結構實體檢測方案(17頁)_第2頁
華新站南端主體結構實體檢測方案(17頁)_第3頁
華新站南端主體結構實體檢測方案(17頁)_第4頁
華新站南端主體結構實體檢測方案(17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華新站南端主體結構實體檢測方案目 錄 TOC o 1-3 h z u 一、工程概況 PAGEREF _Toc398888987 h 11.1 主體結構尺寸 PAGEREF _Toc398888988 h 11.2主要工程材料 PAGEREF _Toc398888989 h 1二、編制說明及依據(jù) PAGEREF _Toc398888990 h 32.1 編制說明 PAGEREF _Toc398888991 h 32.2 編制依據(jù) PAGEREF _Toc398888992 h 3三、結構實體檢測 PAGEREF _Toc398888993 h 33.1 檢測范圍及內容 PAGEREF _Toc3

2、98888994 h 43.2 混凝土抗壓強度檢測 PAGEREF _Toc398888995 h 43.2.1 回彈 PAGEREF _Toc398888996 h 53.2.2 混凝土抗壓強度檢測 PAGEREF _Toc398888997 h 63.2.3檢測報告 PAGEREF _Toc398888998 h 83.3 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測 PAGEREF _Toc398888999 h 83.3.1 檢測方法 PAGEREF _Toc398889000 h 83.3.2 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的要求 PAGEREF _Toc398889001 h 93.3.3 評定及檢測報告 PAGER

3、EF _Toc398889002 h 103.4 鋼筋力學性能檢測 PAGEREF _Toc398889003 h 113.4.1 檢測方法 PAGEREF _Toc398889004 h 113.4.2 檢測內容及規(guī)范 PAGEREF _Toc398889005 h 113.4.3 檢測報告 PAGEREF _Toc398889006 h 123.5 混凝土構件缺陷檢測 PAGEREF _Toc398889007 h 123.5.1 一般規(guī)定 PAGEREF _Toc398889008 h 123.5.2 外觀缺陷檢測 PAGEREF _Toc398889009 h 123.5.3 內部缺陷

4、檢測 PAGEREF _Toc398889010 h 133.5.4 檢測報告 PAGEREF _Toc398889011 h 133.5.5 混凝土缺陷處理 PAGEREF _Toc398889012 h 14四、檢測資源配置 PAGEREF _Toc398889013 h 14五、結構實體檢測保證措施 PAGEREF _Toc398889014 h 15六、現(xiàn)場安全文明施工 PAGEREF _Toc398889015 h 15一、工程概況地鐵7號線華新站南端位于深圳市福田區(qū)華強北路與紅荔路交匯處,沿華強北路呈南北方向布置。華新站為帶有折返線的地下三層島式站臺車站,與深圳地鐵3號線華新站換乘

5、(十字換乘節(jié)點土建部分已由3號線華新站土建單位施工完成)目前3號線華新站已開通運營。華新站車站有效站臺中心里程為DK23+051.917,車站起點里程為DK22+595.778,車站終點里程為DK23+140.317,車站全長為544.539m,道岔起點里程DK22+645.431,道岔終點里程DK22+961.917,其中華新站南端長度為439.776米,華新站北端長度為72.063米。華新站南端(以換乘節(jié)點為界)圍護結構采用1000mm連續(xù)墻,主體結構采用蓋挖逆作法施工。主體結構為地下三層四跨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結構,地下一層為站廳層(3、7號線公共區(qū)共享),地下二層為設備層(3號線為站

6、臺層)、地下三層為站臺層(7號線)。1.1 主體結構尺寸車站頂板厚1100mm,負一、負二層中板厚度為500mm,夾層板厚度為300mm,底板厚度為1300mm;內襯墻厚度:負一、負二層側墻800mm,負三層側墻900mm,且與連續(xù)墻形成復合結構。表1-1 主體結構尺寸表部位尺寸板厚側墻厚凈高標準段地下一層頂板:1100mm;夾層板:300mm;800mm8895mm9650mm26500mm地下二層頂板及底板(結構中板):500mm800mm5500 mm26500mm地下三層底板:1300mm900mm6090mm26300mm1.2主要工程材料1、混凝土強度等級(1)頂板、頂梁:C35、

7、P8防水混凝土;(2)底板、底梁:C35、P10防水混凝土;(3)中板、中板梁、中隔墻:C35混凝土;(4)立柱:C50混凝土;(5)地下一、二層側墻、通(風)道過梁及壁柱:C35、P8防水混凝土;三層側墻及壁柱:C35、P10防水混凝土;(6)底板下墊層:C20混凝土;(7)后補孔采用比原混凝土強度等級高一級的微膨脹混凝土。(8)鋼筋如采用接駁器時,接駁器必須是經深圳市建委等有關部門批準認可的合格產品,并符合有關技術規(guī)程的規(guī)定,經現(xiàn)場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9)焊條:用電弧焊焊接Q235級鋼板和HPB300級鋼筋時采用E43型焊條,焊接HRB335E、HRB400E級鋼筋時采用E50型焊條。焊

8、接熔敷金屬的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應滿足非合金鋼及細晶粒鋼焊條(GB/T5117-2012)和熱強鋼焊條(GB/T5118-2012)的規(guī)定。2、鋼筋(A)HPB300、(B)HRB335E、(C)HRB400E3、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筋保護層厚度(1)頂板(頂梁)頂面:50mm,頂板(頂梁)底面:40mm;(2)中板(中梁)頂、夾層板、底面、中梁保護層均為30mm;(3)底板(底梁)頂面40mm,底板(底梁)底面:50mm;集水坑內外側50mm;(4)側墻(壁柱)外側:50mm,側墻(壁柱)內側:40mm;(5)鋼筋混凝土立柱:35mm。上述規(guī)定的鋼筋保護層厚度為允許的最小保護層厚度,施工中不得隨意

9、變化。二、編制說明及依據(jù)2.1 編制說明根據(jù)國家現(xiàn)行標準混凝土結構現(xiàn)場檢測技術標準(GB/T50784-2013)規(guī)定的原則,在混凝土結構子分部工程驗收前進行結構實體檢驗。結構實體檢測的內容包括結構實體混凝土強度檢測、鋼筋連接強度和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等幾個方面。2.2 編制依據(jù)1、本工程的施工圖紙2、本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3、混凝土結構現(xiàn)場檢測技術標準(GB/T50784-2013)4、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40-2002) (2011年版)5、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5-2001)三、結構實體檢測對涉及混凝土結構安全的重要部位應進行結構實體檢測。結構實體檢測

10、由總監(jiān)理工程師(建設單位項目專業(yè)負責人)組織施工項目部、項目監(jiān)理相關人員見證下,由建設單位委托的有資質檢測機構按結構實體檢驗方案進行見證檢測,且實施過程由該項目的監(jiān)理人員進行監(jiān)督抽查。圖3-1 混凝土結構現(xiàn)場檢測工作程序框圖3.1 檢測范圍及內容本工程實體檢驗的范圍及內容,范圍包括:頂板、中板、底板、側墻以及梁柱等混凝土結構。具體檢測內容包括:混凝土抗壓強度;鋼筋保護層厚度;鋼筋力學性能檢測。3.2 混凝土抗壓強度檢測本方案混凝土抗壓強度檢測采用回彈法檢測,混凝土碳化深度采用1酚酞溶液和碳化深度檢測儀檢測。3.2.1 回彈1、回彈儀的技術要求(1)測定回彈值的儀器,宜采用示值系統(tǒng)為指針直讀式的

11、混凝土回彈儀。(2)回彈儀必須具有制造廠的產品合格證及檢定合格證,并應在回彈儀的明顯位置上具有下列標志:名稱、型號、制造廠名(或商標)、出廠編號、出廠日期和中國計量器具制造許可證標志CMC及許可證證號等。(3)回彈儀應符合下列標準狀態(tài)的要求:水平彈擊時,彈擊儀錘脫鉤的瞬間,回彈儀的標準能量應為2.207J;彈擊錘與彈擊桿碰撞的瞬間,彈擊拉簧應處于自由狀態(tài),此時彈擊錘起跳點應相應于指針刻度尺上“0”處。在洛氏硬度HRC為602的鋼砧上,回彈儀的率定值應為802?;貜梼x使用的環(huán)境溫度應為440攝氏度。回彈儀使用前應檢驗合格。2、回彈儀檢定(1)回彈儀具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送檢定單位檢定:新回彈儀啟用

12、前;超過檢定有效期限(有效期為半年);累計彈擊次數(shù)超過6000 次;經常規(guī)保養(yǎng)后鋼砧率定值不合格;遭受嚴重撞擊或其他損害。(2)回彈儀應由法定部門并按照國家現(xiàn)行標準混凝土回彈儀JJG817 對回彈儀進行檢定。(3)回彈儀在工程檢測前后,應在鋼砧上作率定試驗,并應符合相關規(guī)定。(4)回彈儀率定試驗宜在干燥、室溫為5-35的條件下進行。率定時,鋼砧應穩(wěn)固地平放在剛度大的物體上。測定回彈值時,取連續(xù)向下彈擊三次的穩(wěn)定回彈平均值。彈擊桿應分四次旋轉,每次旋轉宜為90。彈擊桿每旋轉一次的率定平均值應為802。3、回彈儀保養(yǎng)(1)回彈儀具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常規(guī)保養(yǎng):彈擊超過2000次;對檢測值有懷疑時

13、;在鋼砧上的率定值不合格。(2)常規(guī)保養(yǎng)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使彈擊錘脫鉤后取出機芯,然后卸下彈擊桿,取出里面的緩沖壓簧,并取出彈擊錘、彈擊拉簧和拉簧座;機芯各零部件應進行清洗,重點清洗中心導桿、彈擊錘和彈擊桿的內孔和沖擊面。清洗后應在中心導桿上薄薄涂抹鐘表油,其他零部件均不得抹油;應清理機殼內壁,卸下刻度尺,并應檢查指針,其摩擦力應為0.50.8N;不得旋轉尾蓋上已定位緊固的調零螺絲;不得自制或更換零部件;保養(yǎng)后應按回彈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技術規(guī)程要求進行率定試驗。(3)回彈儀使用完畢后應使彈擊桿伸出機殼,清除彈擊桿、桿前端球面、以及刻度尺表面和外殼上的污垢、塵土。回彈儀不用時,應將彈擊桿壓人儀器

14、內,經彈擊后方可按下按鈕鎖住機芯,將回彈儀裝人儀器箱,平放在干燥陰涼處。3.2.2 混凝土抗壓強度檢測1、一般規(guī)定結構或構件混凝土強度檢測宜具有下列資料:(1)工程名稱及設計、施工、監(jiān)理和建設單位名稱;(2)結構或結構名稱、外形尺寸、數(shù)量及混凝土強度等級;(3)水泥品種、強度等級、安定性、廠名;砂、石類、粒徑;外加劑或摻合料品種、摻量;混凝土配合比;(4)施工材料計量情況,模板、澆筑、養(yǎng)護情況及成型日期等;(5)必要的設計圖紙和施工紀錄;(6)檢測原因。2、結構或構件混凝土強度檢測可采用下列兩種方式,其適用范圍及結構或構件數(shù)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單個檢測:適用于單個結構或構件的檢測;(2)批

15、量檢測:適用于相同生產工藝條件下,混凝土等級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藝。養(yǎng)護條件基本一致且齡期相近的同類結構或構件。按批進行檢測的構件,抽檢數(shù)量不得少于同批構件總數(shù)的1030且構件數(shù)量不得少于10件。抽檢構件時,應隨機抽取并使所選構件具有代表性。3、每一個構件或構件的測區(qū)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每一個構件或構件測區(qū)數(shù)不應少于10個,對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5M,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3M的構件,其測區(qū)數(shù)量可可適當減少,但不少于5個;(2)相鄰兩測區(qū)的 間距應控制在2米以內,測區(qū)離構件端部或施工縫邊緣的距離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3)測區(qū)宜選在構件的兩個相對可測面上,也可選在一個

16、側面上,且應均應分布。在構件的重要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須布置測區(qū),并應避開預埋件;(4)測區(qū)的面積不宜大于0.04平方米;(5)檢測面應為混凝土表面,并應清潔、平整、不應有疏松層、浮漿、油垢、涂層以及蜂窩、麻面,必要時可用砂輪清除疏松層合雜物,且不應有殘留的粉末或碎屑;(6)對彈擊時產生顫動的薄壁、小型構件應進行固定;測區(qū)應有清晰的編號。4、回彈值的測量(1)檢測時,回彈儀的軸線應始終垂直于結構或構件的混凝土檢測面上,緩慢施壓,準確讀數(shù),快速復位;(2)測點宜在測區(qū)范圍內均應分布,相鄰兩測點的凈距不宜小于20mm,測點不應在氣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測點應彈擊一次。每一測區(qū)應記取16個回彈值,每一測點

17、的回彈值讀數(shù)估讀至1;(3)同一測區(qū)16個回彈值中的3個最大值和3個最小值應直接剔除,計算余下的10個回彈值的平均值。(4)應根據(jù)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回彈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技術規(guī)程JGJ/T23的有關規(guī)定對回彈平均值進行修正,以修正后的平均值作為該測區(qū)回彈值的代表值。5、碳化深度值測量(1)回彈值測量完畢后,應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測量碳化深度值,測點不應少于構件測區(qū)數(shù)的30,取平均值為該構件每測區(qū)的碳化深度值。當碳化深度值極差大于2.0mm時,應在每一測區(qū)測量碳化深度值。(2)碳化深度值測量,可采用適當?shù)墓ぞ咴跍y區(qū)表面形成直徑約15mm的孔洞,其深度應大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锥捶勰┖纤樾紤宄蓛?,并

18、不得用水搽洗。同時,應采用濃度為1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內壁邊緣處,當已碳化與未碳化界線清楚時,再用深度測量工具測量已碳化未碳化混凝土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離,測量不應少于3次,取其平均值。每次讀書精確至0.5mm。6、混凝土抗壓強度計算根據(jù)上述方法計算的回彈平均值,利用回彈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技術規(guī)程JGJ/T23中的附表,結合現(xiàn)場測得的碳化深度值,查表的出該結構的混凝土強度。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是否在誤差允許范圍之內。3.2.3檢測報告回彈法評定結構或構件砼抗壓強度報告,應包括下列主要內容:1、建設單位名稱;2、委托單位;3、施工單位;4、設計單位;5、工程名稱和結構或構件名稱;6、施工日期

19、;7、檢測原因;8、檢測環(huán)境;9、檢測依據(jù);10、回彈儀生產廠、型號、出廠編號及檢定證號;11、結構或構件的平均強度值、標準差、最小測區(qū)強度值及強度推定值;12、出具報告的單位名稱(蓋章)、審核人、檢測負責人、試驗人員的姓名;13、檢測及出具報告的日期;14、其它需要說明的事項。3.3 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測3.3.1 檢測方法本方案鋼筋保護層厚度采用鋼筋探測儀進行檢測并通過剔鑿原位檢測法進行驗證。1、采用鋼筋探測儀進行檢測,儀器性能和操作要求應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標準混凝土中鋼筋檢測技術規(guī)程JGJ/T152的有關規(guī)定。2、采用剔鑿原位檢測法進行驗證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應采用鋼筋探測儀檢測混凝土保

20、護層厚度;(2)在已測定保護層厚度的鋼筋上進行剔鑿驗證,驗證點數(shù)不應少于表3-1中B類且不應少于3點;構件上能直接量測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的點可計為驗證點;表3-1 檢驗批最小樣本容量(3)應將剔鑿原位檢測結果與對應位置鋼筋探測儀檢測結果進行比較,當兩者的差異不超過2mm時,判定兩個測試結果無明顯差異;(4)當檢驗批有明顯差異校準點在表3-2控制的范圍之內時,可直接采用鋼筋探測儀檢測結果;(5)當檢驗批有明顯差異校準點數(shù)沖過表3-2控制的范圍時,應對鋼筋探測儀量測的保護層厚度進行修正;當不能修正時應采取剔鑿原位檢測的措施。表3-23、剔鑿原位檢測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1)采用鋼筋探測儀

21、確定鋼筋位置;(2)在鋼筋位置上垂直于混凝土表面成孔;(3)以鋼筋表面至構件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離作為該測點的保護層厚度測試值3.3.2 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的要求工程質量檢測時,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的抽檢數(shù)量及合格判定規(guī)則,宜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結構性能檢測時,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結構部位和構件數(shù)量,應符合下列要求:(1)結構主體鋼筋保護層檢測的結構部位,應由監(jiān)理、建設、施工單位三方共同根據(jù)結構構件的重要性共同選定;(2)應將設計要求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相同的同類構件作為一個檢驗批,具體的劃分為7個檢驗批:頂板、夾層板、負一層中板、負二層中板、底板

22、、側墻和鋼筋混凝土立柱;(3)隨機抽取構件,對梁、柱類應對全部縱向受力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進行檢測;對于墻、板類應抽取不少于6根鋼筋(少于6根鋼筋時應全檢),進行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檢測;(4)將各受檢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檢測值按混凝土結構現(xiàn)場檢測技術標準(GB/T50784-2013)第3.4.7條計算均值推定區(qū)間;(5)當均值推定區(qū)間上限值與下限值的差值不大于其均值的10%時,該批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檢測值可按推定區(qū)間上限值或下限值確定;(6)當均值推定區(qū)間上限值與下限值的差值大于其均值的10%時,宜補充檢測或重新劃分檢驗批進行檢測。當不具備補充檢測或重新檢測條件時,應以最不利檢測值作為該批檢

23、驗批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檢測值。(7)依據(jù)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 50204-2002,對于縱向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的允許偏差,梁類構件為+10mm,-7mm;板類構件允許偏差為+8mm,-5mm。受力鋼筋的間距允許偏差為+10mm,-10mm。3.3.3 評定及檢測報告1、評定(1) 當全部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合格率為90%及以上時,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驗結果應判為合格。(2)當全部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合格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可再抽取相同數(shù)量的合格點率為90%及以上時,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驗結果仍應判為合格;(3) 每次抽樣檢驗結果中不合格的最大偏差均不應大于技術指標規(guī)定允許偏差的

24、1.5倍。2、檢測報告報告內容包括:(1)委托單位;(2)建筑工程概況 ;(3)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及監(jiān)理單位名稱;(4)檢測項目、檢測方法及依據(jù)標準;(5)抽樣方案及數(shù)量;(6)檢測日期、報告日期;(7)檢測項目的主要分類;檢測數(shù)據(jù)和匯總結果;檢測結果、檢測結論;(8)主檢、審核和批準人員的簽名。3.4 鋼筋力學性能檢測3.4.1 檢測方法混凝土中鋼筋的力學性能應采用取樣法進行檢測,截取鋼筋試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截取鋼筋時應采取必要措施,確保受檢構件和結構的安全;2、鋼筋截取位置宜選在在應力較小的部位;3、鋼筋試件的長度應滿足鋼筋力學性能試驗方法的要求。3.4.2 檢測內容及規(guī)范需要進行批量

25、檢測時,檢驗批應根據(jù)進場批次進行劃分;當無法確定進場批次或無法確定進場批次與結構中位置的對應關系時,檢驗批宜已同一施工段中的同類構件劃分。工程質量檢測時,鋼筋抽檢數(shù)量和合格判定規(guī)則應按相關產品標準的要求執(zhí)行。對于判定為符合要求的檢驗批,可采用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的鋼筋力學性能參數(shù)進行結構性能評定;對于判定為不符合要求的檢驗批,應提供每個受檢鋼筋力的檢測數(shù)據(jù)。必要時,建議進行結構性能檢測。結構性能檢測時,檢驗批鋼筋力學性能檢測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將配置有同一規(guī)格鋼筋的構件作為一個檢驗批,并按表3-1確定受檢構件的數(shù)量;2、隨機抽取構件,每個構件截取1根鋼筋,截取鋼筋總數(shù)不應少于6根;當檢測結果僅用于驗證

26、時,可隨機截取2根鋼筋進行力學性能檢驗;3、應將各受檢鋼筋力學性能檢測值按混凝土結構現(xiàn)場檢測技術標準(GB/T50784-2013)第3.4.7條計算均值推定區(qū)間;4、當特征值推定區(qū)間上限值與下限值的差值不大于其均值的10%時,該批鋼筋力學性能檢測值可按推定區(qū)間下限值確定;當特征值推定區(qū)間上限值與下限值的差值大于其均值的10%時,宜補充檢測或重新劃分檢驗批進行檢測。當不具備補充檢測或重新檢測條件時,應以最小檢測值作為該批檢驗批鋼筋力學性能檢測值。受損鋼筋的力學性能宜在損傷狀況調查基礎上分類進行檢測,同一損傷類別中的鋼筋應根據(jù)約定抽樣原則選取,并宜取力學參數(shù)的最低檢測值作為該類別受損鋼筋力學性能

27、的檢測值。3.4.3 檢測報告報告內容包括:(1)委托單位;(2)建筑工程概況 ;(3)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及監(jiān)理單位名稱;(4)檢測項目、檢測方法及依據(jù)標準;(5)抽樣方案及數(shù)量;(6)檢測日期、報告日期;(7)檢測項目的類別、使用部位,生產廠家,檢測數(shù)據(jù)和匯總結果;檢測結果、檢測結論;(8)主檢、審核和批準人員的簽名。3.5 混凝土構件缺陷檢測3.5.1 一般規(guī)定混凝土構件缺陷檢測宜分為外觀缺陷檢測和內部缺陷檢測?;炷翗嫾庥^缺陷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分類并判定其嚴重程度。3.5.2 外觀缺陷檢測現(xiàn)場檢測時,宜對受檢范圍內的構件外觀缺陷進

28、行全數(shù)檢查;當不具備全數(shù)檢查條件時,應注明未檢查的構件或區(qū)域?;炷翗嫾庥^缺陷的相關參數(shù)可根據(jù)缺陷的情況按下列方法檢測:1、漏筋長度可用鋼筋或卷尺量測;2、孔洞直徑可用鋼尺量測,孔洞深度可用游標卡尺量測;3、蜂窩和疏松的位置和范圍可用鋼尺或卷尺量測,委托方有要求時,可通過剔鑿、成孔等方法量測蜂窩深度;4、麻面、掉皮、起砂的位置和范圍可用鋼尺或卷尺測量;5、表面裂縫的最大寬度可用裂縫專用測量儀器量測,表面裂縫長度可用鋼尺或卷尺量測。3.5.3 內部缺陷檢測對懷疑存在內部缺陷的構件或區(qū)域宜進行全數(shù)檢測,當不具備全數(shù)檢測條件時,可根據(jù)約定抽樣原則選擇下列構件或部位進行檢測:1、重要的構件或部位;2

29、、外觀缺陷嚴重的構件或部位?;炷翗嫾炔咳毕菀瞬捎贸暦ㄟM行雙面對側,當僅有一個可側面時,可采用沖擊回波法和電磁波反射法進行檢測,對于判別困難的區(qū)域應進行鉆芯驗證或剔鑿驗證。超聲波檢測混凝土構件內部缺陷時聲學參數(shù)的測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應根據(jù)檢測要求和現(xiàn)場操作條件,確定缺陷測試部位;2、測位混凝土表面應清潔、平整,必要時可用砂輪磨平或用高強度快凝砂漿抹平;抹平砂漿應與待測混凝土良好粘結;3、在滿足首波幅度測讀精度的條件下,應選擇較高頻率的換能器;4、換能器應通過耦合劑與混凝土測試表面保持緊密結合,耦合層內不應夾雜泥沙或空氣;5、檢測時應避免超聲傳播路徑與內部鋼筋軸線平行,當無法避免時,應使測線與該鋼筋的最小距離不小于超聲測距的1/6;6、應根據(jù)測距的大小和混凝土的外觀質量,設置儀器發(fā)射電壓、采樣頻率等參數(shù),檢測同一測位時,儀器參數(shù)宜保持不變;7、應讀取并記錄聲時,波幅和主頻值,必要時存取波形;8、檢測中出現(xiàn)可以數(shù)據(jù)時應及時查找原因,必要時應進行復測校核或加密測點不測。3.5.4 檢測報告報告內容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