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幼兒入園焦慮的研究報告_第1頁
對幼兒入園焦慮的研究報告_第2頁
對幼兒入園焦慮的研究報告_第3頁
對幼兒入園焦慮的研究報告_第4頁
對幼兒入園焦慮的研究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 對幼兒入園焦慮的研究摘要幼兒的入園焦慮是一個普遍存在于新入園幼兒中的問題,當家長把新入園幼兒送到幼兒園并離開之后,幼兒們都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焦慮。有研究說明,幼年時期的嚴重的入園焦慮如處理不當,成年后可能會患有恐懼綜合癥,影響今后的生活工作,為一生留下禍害。如何幫助幼兒實現(xiàn)從家庭向幼兒園順利轉(zhuǎn)變與過度,有效地緩解幼兒入園焦慮、提高入園的適應(yīng)性,是兒童開展中一個無法回避的課題。因此,本文從了解幼兒入園焦慮的表現(xiàn)出發(fā),進而分析幼兒入園焦慮產(chǎn)生的原因,在此根底上提出緩解幼兒入園焦慮的對策。在解決此問題上,家長與教師應(yīng)攜手,針對幼兒不同的焦慮反響,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緩解幼兒的入園焦慮,使其在幼兒園中

2、安康快樂的成長,為日后的教育生活打下良好的根底。關(guān)鍵詞:幼兒;入園焦慮;對策. ABSTRACTThe children into the park an*iety is a widespread in new into the park inthe childrens question, when parents put new into the park children to nursery schools and leave, all the children show some level of an*iety.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young perio

3、d of serious into the park an*iety such as processing not as adults, may have fear syndrome, affect my future life work for life, leave evil. How to help children realized from the family to smooth transition and e*cessive, kindergarten alleviates an*iety, improve the children into the park into the

4、 park of adaptability, is developing a children cannot avoid topic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from understand children into the park an*iety, and then analyzes the performance of children into the causes of the an*iety, and based on this,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of children into the park an

5、*iety. To solve the problem in, parents and teachers should hand in hand, for children of different an*iety reaction, adopt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easures of childrens ease an*iety in the park, so that in the kindergarten in the growth of healthy and happy, for in the future education life lay th

6、e good foundation.Keywords: young children; An*iety in the park; countermeasures. 目錄1.引言.11.1研究源起.1 1.2研究意義.12幼兒入園焦慮概述.2 2.1入園焦慮的類型.2 2.2入園焦慮的表現(xiàn).2 2.2.1哭鬧.3 2.2.2依戀.3 2.2.3抑制.3 2.2.4不正當行為.33.幼兒入園焦慮產(chǎn)生的原因.4 3.1依戀及別離焦慮的產(chǎn)生 .4 3.2平安需要的暫時性缺失.4 3.3依賴向自理的過渡.54.緩解幼兒入園焦慮的對策.5 4.1家庭要做好幼兒入園前的充分準備.5 4.1.1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

7、生活習慣.5 4.1.2讓幼兒提前感受幼兒園的快樂氣氛.6 4.1.3家長自身應(yīng)樹立正確的入園觀.6 4.2教師在實踐中的應(yīng)對.6 4.2.1變家長與幼兒的強迫別離為暫緩別離.7 4.2.2變單一的撫慰幼兒為采取多種方式讓幼兒融入集體生活.7 4.2.3變詢問幼兒需要為引導幼兒主動說出自己的想法.8 4.2.4變簡單的外表判斷為滿足幼兒的真正需要.9 4.2.5引導家長順利度過入園焦慮期.9 4.3幼兒園和家長要及時溝通和交流.10 4.3.1入園前的準備.10 4.3.2入園后的共同努力.105.結(jié)語.11參考文獻.12注釋.13致.14. 1.引言1.1研究源起入園是幼兒從家庭邁向社會的第

8、一步, 也是幼兒適應(yīng)社會生活的關(guān)鍵一步。個體適應(yīng)新環(huán)境需要一個過程, 幼兒由于身心稚嫩、適應(yīng)能力差, 初入園時往往出現(xiàn)適應(yīng)困難現(xiàn)象。有的幼兒起初對幼兒園產(chǎn)生極大的好奇和興趣, 高快樂興地上幼兒園,因思念親人而開場哭鬧;有的幼兒一開場就不肯上幼兒園, 一入園就大哭大吵;有的幼兒入園后整天眼淚汪汪, 念叨著我要回家,我要媽媽;還有的幼兒不哭不吵, 但在幼兒園中獨坐一角, 態(tài)度冷淡、情緒壓抑; 甚至有的幼兒在初入園時還表現(xiàn)出軀體病癥, 出現(xiàn)頭痛、腹痛腹瀉、尿頻或失禁等生理現(xiàn)象, 而回到家中上述病癥隨即消失。幼兒入園時產(chǎn)生的種種不適應(yīng)現(xiàn)象,都是幼兒入園焦慮的表現(xiàn)。幼兒的入園焦慮不僅給幼兒園教師帶來許多

9、麻煩, 而且讓家長感到擔憂和焦慮, 嚴重的還影響到幼兒身心的安康開展。要幫助幼兒盡早適應(yīng)幼兒園的新環(huán)境, 盡快融入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我們很有必要分析造成幼兒入園焦慮的原因。因此,提高幼兒適應(yīng)新環(huán)境的能力,減緩幼兒的入園焦慮,幫助幼兒順利度過人園焦慮期是我們課題研究的主要容。1.2研究意義幼兒入園期最大的一個難題就是入園焦慮,幼兒的焦慮同時也會影響其家長的工作、生活。因此,如何有效地解決幼兒入園焦慮,是我們研究的問題之關(guān)健。通過尋找預防與矯治幼兒入園焦慮的有效對策,解決幼兒入園哭鬧等焦慮問題,使幼兒盡快擺脫對父母的依賴,及時地建立起對教師的依戀感、平安感和信任感,幫助幼兒盡快適應(yīng)新的生活條件和教

10、育條件,保證正常教育的盡快開展,從而實現(xiàn)從家庭到幼兒園的平穩(wěn)過度。并能幫助教師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及有助于家長學習與孩子正確的溝通和科學育兒的方法技能。2.幼兒入園焦慮概述幼兒的入園焦慮是一個普遍存在于幼兒中的問題,當家長把幼兒送到幼兒園并離開之后,幼兒都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焦慮。所謂焦慮,指的是個體在預感潛在的危險或不幸時,所產(chǎn)生的強烈的負性情緒和緊的神經(jīng)病癥Barlow,1988。根據(jù)2001 年松鶴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幼兒園中出現(xiàn)焦慮反響的幼兒占了一半左右,入園過一個月以后仍表現(xiàn)出焦慮反響的幼兒仍有20%。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早期的入園焦慮如果比擬嚴重的話,會降低幼兒智力活動的效果,甚至會影響其將來的創(chuàng)

11、造力以及對社會的適應(yīng)能力。因此,早期減少幼兒的入園焦慮,對他能力的開展和安康人格的形成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另外有研究說明,幼年時期的嚴重的入園焦慮如處理不當,成年后可能會患有恐懼綜合癥,影響今后的生活工作,為一生留下禍害。因此,對于幼兒的入園焦慮我們應(yīng)引起相當?shù)闹匾暋?.1入園焦慮的類型焦慮分為別離焦慮和陌生焦慮兩種。別離焦慮是幼兒離開親人而產(chǎn)生的一種不平安感。陌生焦慮是指幼兒接觸到陌生的環(huán)境和陌生人時產(chǎn)生的緊和恐懼。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這是幼兒在成長過程中必經(jīng)和常見的現(xiàn)象。新學期開場, 新入園的幼兒總是有哭鬧的現(xiàn)象, 這是幼兒別離焦慮出現(xiàn)的一種信號,是幼兒對所依戀的人和環(huán)境消失的敏感性反響。幼

12、兒從熟悉的家庭進入陌生的幼兒園,突然和朝夕相處的親人別離,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陌生的教師和伙伴,加上活動的相對不自由和集體生活規(guī)則的約束,幼兒無論從心理還是生理上,都會產(chǎn)生極大的害怕感和不平安感,別離焦慮和陌生焦慮便如期而至。2.2入園焦慮的表現(xiàn)觀察說明,不同幼兒入園焦慮的表現(xiàn)是不同的。這反映在痛苦的程度和持續(xù)時間的長短上,也反映在焦慮情緒表達的方式上。幼兒園的新生入園, 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 他們非常容易怯生, 經(jīng)常用哭鬧來表達他們心中的不安, 這就是平常所說的入園焦慮的表現(xiàn)。一般主要分為以下表現(xiàn)類型:2.2.1哭鬧通過對幼兒的觀察,大多幼兒在與撫養(yǎng)者別離時,第一反響是哭鬧,不讓撫養(yǎng)者離開。當教師將

13、其與撫養(yǎng)者分開時,幼兒會大聲的哭泣,努力掙脫,想要離開幼兒園,甚至會引起不良生理反響,如嘔吐、抽搐等。有的幼兒雖然反響較為平靜,但仍會小聲哭泣。從本質(zhì)上來看,幼兒哭鬧是對陌生環(huán)境及陌生人缺乏平安感的表現(xiàn)。2.2.2依戀當幼兒入園后,通過一段時間的適應(yīng),當他們明白即使哭鬧仍要與撫養(yǎng)者別離的現(xiàn)實時,*些幼兒會出現(xiàn)特別依戀*位教師或*件物品的行為。這類幼兒會時刻與依戀對象在一起,依偎在教師身旁或抱著*件物品不放,一般不參加活動和游戲,教師一旦離開或物品消失就會到處尋找,甚至繼續(xù)哭鬧。幼兒的依戀行為在*種程度上能夠滿足其心理上對平安的需求,因此依戀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入園焦慮的表現(xiàn)方式。2.2.3抑制抑制

14、的行為常見于緩慢發(fā)動型的幼兒,緩慢發(fā)動型的幼兒冷靜、深沉、實干,但冷淡、缺乏自信、孤僻。探索新奇事物時往往傾向于退縮,對外界刺激反響消極或遲鈍。這類幼兒在經(jīng)歷別離情景后,表現(xiàn)比擬順從,不會出現(xiàn)不正當行為,但情緒依然低落。在教室中會保持安靜,抑制自己的情緒,不主動和別人說話,有時會默默的流眼淚,尋找依戀物等。緩慢發(fā)動型幼兒適應(yīng)新環(huán)境的速度較慢,只有隨著經(jīng)歷的增加,反響才逐漸積極。2.2.4不正當行為*些幼兒在經(jīng)歷別離情景時,一旦沒有到達和撫養(yǎng)者在一起的要求,在大聲哭鬧的同時,會成心做出許多不正當行為,如破壞教室中的物品,打攪其他小朋友,大喊大叫,干擾游戲等,以此引起大家對他的關(guān)注,提出要離開幼兒

15、園的要求。這類幼兒多屬于難以照看型,情緒控制能力弱,易煩躁,與撫養(yǎng)者別離時往往會用不正當?shù)男袨閬肀磉_自己的情緒。以上論述的入園焦慮的表現(xiàn),主要針對于大局部的新入園幼兒,由于每個幼兒的特質(zhì)不同,因此其入園焦慮的表現(xiàn)也會有所不同。這就要求家長和幼教工作者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3.幼兒入園焦慮產(chǎn)生的原因幼兒開場進入幼兒園,要離開家長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中去,環(huán)境有了巨大的改變,幼兒就會感到緊,失落、懼怕,產(chǎn)生不平安的感覺,這時對親人的依戀感加強,就會產(chǎn)生入園焦慮。入園焦慮作為一種幼兒常見的情緒障礙,會影響其身心開展的多個方面,因此找出幼兒產(chǎn)生入園焦慮的原因是十分重要的。3.1依戀及別離焦慮的產(chǎn)生依戀(

16、attachment) 是幼兒尋求并企圖保持與另一個人親密的身體聯(lián)系的一種傾向。這個人是母親, 也可以是別的撫養(yǎng)者或與幼兒聯(lián)系密切的人, 如家庭其他成員。依戀是指個體對和其有密切關(guān)系的人( 如父母、親戚或親近的人) 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和依賴。與依戀相伴而生的是別離焦慮。別離焦慮是幼兒和撫養(yǎng)者別離時所表現(xiàn)的一種不安情緒和行為, 使幼兒對陌生環(huán)境和陌生人產(chǎn)生平安感和害怕感的反響。引起別離焦慮有兩個條件, 一是直接別離( unmitigated) , 即幼兒與父母完全別離, 單獨呆著; 二是間接別離(mitigated) , 即幼兒與父母別離, 但與其他人在一起。幼兒別離焦慮隨年齡的增加而逐漸下降,

17、 35歲幼兒的別離焦慮程度較高。幼兒一生中最大的別離焦慮是在幼兒園產(chǎn)生的 , 對幼兒而言, 幼兒園是個充滿陌生的環(huán)境, 所以如何使幼兒開開心心上幼兒園不僅是幼兒教師, 也是父母要解決的首要難題。3.2平安需要的暫時性缺失幼兒入園過程中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 究其本質(zhì)是根本需要尤其是平安需要的暫時性缺失。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A.H.Maslow, 1908- 1970)提出人的需要層次理論( hierarchical theory of needs) , 他認為人的需要是由五個等級構(gòu)成的: 生理需要、平安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 其中, 生理需要和平安需要是人類最根本

18、的需要。幼兒由于無力應(yīng)付環(huán)境中的不平安因素的威脅, 他們的平安需要就顯得尤為強烈。幼兒在家里一直跟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 剛?cè)雸@時突然和親人別離, 從早到晚面對的是陌生的教師、小朋友和周圍環(huán)境, 加上活動的相對不自由和一系列集體生活規(guī)則的約束, 幼兒無論在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會產(chǎn)生極大的不平安感, 會覺得平安受到威脅,有的孩子表現(xiàn)得很拘謹, 有的孩子則會大哭大鬧。3.3依賴向自理的過渡由于生理的不成熟, 早期的幼兒必然要完全依靠成人的照料。人類個體早期的依賴是一種生物適應(yīng)性行為。作為生物適應(yīng)性行為是一種生存的能力和手段。但是在當前家庭生活中, 依賴大多是家長照料下形成的一種結(jié)果, 這就造成孩子缺

19、少一定的自理能力,無法照顧自己最根本的日常生活,如吃飯、盥洗、穿脫衣服、上廁所等等。進入幼兒園以后, 由于班里的幼兒都需要照顧, 教師無法對每一個幼兒都照顧得很全面,很多時候幼兒要單獨面對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如果幼兒不具備一定的自理能力就會在幼兒園集體生活中受挫, 產(chǎn)生入園焦慮。4.緩解幼兒入園焦慮的對策通過以上論述可以得知,幼兒入園焦慮的產(chǎn)生有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原因。幼兒如果長期處于這種消極的情緒狀態(tài),會嚴重影響幼兒的身心開展。因此,幫助幼兒縮短適應(yīng)期,減輕入園焦慮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幼兒入園焦慮的產(chǎn)生存在多方面的原因,所以需要從各個方面尋找應(yīng)對策略。幼兒入園適應(yīng)是幼兒園、教師、家長十分關(guān)注的問

20、題。如何緩解幼兒的焦慮, 幫助幼兒順利度過入園焦慮期是每個幼兒教師和初入園幼兒家長需要掌握的。通過收集與整理,并結(jié)合實踐,本文將幼兒入園焦慮的應(yīng)對策略分為家長、教師和幼兒園三方面進展論述。4.1家庭要做好幼兒入園前的充分準備4.1.1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 家長要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教給幼兒根本的生活技能。比方早上按時起床,晚上按時睡覺,中午養(yǎng)成午睡的習慣;在固定的位置自己吃飯,自己睡覺;大小便時學會自己脫、穿褲子,自己洗手等。培養(yǎng)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愿,學會認識和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這樣幼兒就不會因為生活習慣不適應(yīng)或生活技能差而產(chǎn)生入園焦慮。4.1.2讓幼兒提前感受幼兒園的快樂氣氛家長有意

21、識地提前讓幼兒感受幼兒園豐富多彩的環(huán)境和快樂有趣的生活,讓幼兒對入園產(chǎn)生期盼心理。例如,家長可以在入園前帶幼兒去幼兒園玩,讓孩子參與到幼兒園的活動中,感受教師的和藹可親,感受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樂趣。經(jīng)常在家說說幼兒園有趣的事,幫助幼兒建立快樂幼兒園的聯(lián)結(jié),要讓幼兒一聽到幼兒園就會聯(lián)想到或感覺到快樂。4.1.3家長自身應(yīng)樹立正確的入園觀在幼兒入園焦慮問題上,有一個很重要的但往往被人們無視的一個影響因素是:家長的親子依戀和別離焦慮。有的父母把幼兒送到幼兒園交給教師后,他們的情緒也發(fā)生很大的波動,有些家長的焦慮和擔憂程度超過幼兒,甚至折射到幼兒身上。家長要對幼兒入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要認識到幼兒將是

22、一個社會的人,今后的生活是離不開社會大集體的,需要從幼兒進入幼兒園這個小集體開場, 培養(yǎng)幼兒的集體意識和規(guī)則意識。面對幼兒的焦慮表現(xiàn),父母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沉著、冷靜、自信、果斷,防止大驚小怪;將心的焦慮徹底甩掉或抑制自己。全面了解幼兒園,對教師要有足夠的信任,放心把幼兒交給教師。送孩子入園后適當?shù)嘏惆橐幌戮碗x開,不要站在門口望。中途不要因為不放心而跑去看望,這樣反而會引起幼兒情緒波動。入園之初一定要堅持送幼兒入園,如果因為心疼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反而會延長幼兒的入園焦慮期。以上幾點做法,能幫助家長輔助幼兒抑制入園焦慮,為孩子良好性格和平安感的養(yǎng)成打下堅實的根底。4.2教師在實踐中的應(yīng)對

23、幼兒產(chǎn)生入園焦慮的原因是各不一樣的, 作為教師要仔細觀察, 分析原因,然后有針對地進展干預、矯正, 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幼兒渡過入園焦慮期, 盡快適應(yīng)集體生活。4.2.1變家長與幼兒的強迫別離為暫緩別離心理學研究說明: 幼兒的情緒, 尤其是不愉快的情緒, 必須通過有效的途徑加以排解和疏導, 幼兒的身心安康才能得到保護。許多人認為, 家長早晨送幼兒到幼兒園以后, 一旦孩子哭鬧, 不肯讓家長離去, 作為家長千萬不能心軟, 必須馬上離開。這就是所謂的強迫別離。觀察說明,強迫別離不僅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且還會加劇幼兒的別離焦慮, 會使那些焦慮程度較重的幼兒逐漸形成對入園的恐懼, 絲毫無助于幼兒的心理安

24、康。同時也會增加家長對幼兒在園生活的擔憂與憂慮。我們常看見有些家長在狠心把幼兒推進門后, 聽到幼兒哭鬧很不放心, 又偷偷隱蔽在門外的角落里觀望孩子。孩子的嚎啕大哭與家長的心急如焚構(gòu)成了一幅生離死別圖。而教師為徹底讓家長斷了念頭, 甚至會采取拉窗簾、糊玻璃紙等極端措施。強迫別離是不可取的。針對別離難這一現(xiàn)象,對于情況比擬嚴重的幼兒, 在早晨人園時, 親子之間應(yīng)暫緩別離, 即允許家長與幼兒在一起作短暫的相處。在此期間, 教師應(yīng)熱情主動地與家長交談, 讓幼兒看到家長與教師之間的親密關(guān)系。同時, 讓家長明確告訴幼兒:你已經(jīng)長大了, 該上幼兒園了, 就像爸爸媽媽上班一樣, 這是任務(wù)。并耐心地向幼兒保證:

25、媽媽一定會回來接你。對于那些仍然有些擔憂的孩子, 可以讓家長早一點來接他回家, 并且要說到做到。這樣做可以讓幼兒懂得道理, 對幫助幼兒調(diào)整自我心態(tài), 承受上幼兒園這一現(xiàn)實起到積極作用。切忌應(yīng)付、欺騙孩子, 如說: 媽媽去上廁所, 一會兒回來; 爸爸去打個請個假; 聽話, 就待一會, 馬上就接你回家;明天就不來了,等等。4.2.2變單一的撫慰幼兒為采取多種方式讓幼兒融入集體生活隨著親人的離開, 幼兒會突然感到平安感的喪失。處于心理不平安、情緒不穩(wěn)定狀態(tài)的幼兒, 會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多數(shù)幼兒首先會抗拒或哭泣。大多數(shù)的教師此時往往會花費所有的時間去愛撫哭泣的孩子, 反復哄勸別哭了, 別哭了, 媽媽

26、一會兒就來了, 好寶寶, 乖但教師一味地哄勸往往強化了幼兒的感受, 越哄越哭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在長時間的安撫無效時, 有的教師還會采取冷處理的方式, 即不搭理他, 讓孩子獨處一會, 以期到達停頓哭泣的目的。也有教師因厭煩孩子的念叨或為了催促幼兒完成*項事而對幼兒哄騙: 你吃完飯媽媽就來了, 你睡醒媽媽就接你這樣做或許一時也能奏效, 一旦諾言落空, 幼兒就會更加失望。以上種種方式過于簡單, 也不能真正讓幼兒喜歡上幼兒園。因為即使幼兒后來停頓了哭泣, 但他們會顯得不快樂, 不主動與人交往, 不探索, 不玩耍, 表情冷淡, 心情憂傷。有關(guān)幼兒入園焦慮問題的社會學分析說明: 從家庭到幼兒園, 幼兒的生活

27、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幼兒要體會一種新的社會歸屬感, 只有讓他有一種參與感, 能夠分享到在幼兒園時的快樂, 才能更快地喜愛幼兒園的生活。以下有兩種常用的方法:表揚鼓勵法。如: 適時、適當?shù)卦诩w面前贊美幼兒, 表揚他任何與眾不同的地方, 夸獎幼兒干凈、漂亮;畫畫好;聰明再適當?shù)鬲剟钏〖t花和幫小朋友分勺子;安排他( 她) 做較小的幼兒的哥哥姐姐, 等等。幼兒能從他人的語氣、動作等方面深刻地感受到他人對他的態(tài)度。幼兒一旦受到表揚, 就會很快樂, 很得意,產(chǎn)生深切的自豪感和從未有過的滿足。這樣, 幼兒就會順從教師的教育, 服從教師提出的要求, 逐漸對教師產(chǎn)生依戀感, 進而容易承受集體生活。注意轉(zhuǎn)移法。心

28、理學說明, 幼兒的注意力有容易轉(zhuǎn)移的特性,我們可充分利用這一特點, 從關(guān)注孩子的需要, 創(chuàng)造興趣點出發(fā),有效引導幼兒喜歡新的生活環(huán)境。例如: 小朋友入園后不離教師左右, 拒絕參與任何集體活動。但惟獨對教師使用的電腦特別感興趣, 會用鼠標, 會用畫圖軟件。可以利用這一點, 當他一進幼兒園, 就領(lǐng)他先玩一會兒電腦, 將其注意力轉(zhuǎn)移過來, 再適時地跟他拉拉家常, 聊聊天。慢慢地, 他感到教師可親, 逐漸地承受了幼兒園的生活。轉(zhuǎn)移幼兒注意力的方法還有很多: 看看動畫片、新奇的玩具, 到戶外游戲, 觀看大班的游戲活動等等, 都是好方法。當幼兒沉浸在新環(huán)境中時, 孤獨感就會迎刃而解,逐步融入集體生活。4.

29、2.3變詢問幼兒需要為引導幼兒主動說出自己的想法很多幼兒隨著親人的離開, 會突然感到到茫然不知所措。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離開了父母一對一的照顧,而不知如何尋求幫助。馬小朋友尿頻。當他想小便時,小臉就憋得通紅, 也不吱聲。如果教師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 該幼兒就會尿褲子。這種情況, 教師如果只是頻繁地提醒孩子是否小便, 忽略培養(yǎng)幼兒的主動性, 則不能解決該幼兒害怕、不會表達自己需求的根本問題。綱要中提出: 要教給幼兒必要的交往技能。教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 則是交往技能的重要方面。但由于新入園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比擬差, 又往往因為膽小和缺乏語言表達能力, 無法主動向教師提出要求。為防止這種情況, 教

30、師應(yīng)當跟幼兒講明:該說話的時候要說話, 有事情要大膽地告訴教師。教師可直接教幼兒一句一句地、大聲地、大膽地、連貫地說教師,我想小( 大) 便、我渴了等日常生活用語;或者教師, 他拿我的東西、教師, 我尿褲子了!等尋求幫助用語。通過反復模擬練習, 使孩子能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愿, 有效地緩解幼兒因親人離開帶來的心理壓力。4.2.4變簡單的外表判斷為滿足幼兒的真正需要幼兒初入園, 會由于環(huán)境、心理的變換出現(xiàn)情緒不穩(wěn)定的情況。教師如果不加以判斷, 就會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對此, 教師要學會聆聽和觀察幼兒, 尊重、滿足、理解幼兒的需要, 認真對待幼兒的情緒變化。例如, 寶貝, 中午睡覺一進被窩就哭著

31、念叨: 爺爺, 爺爺從外表看他想爺爺了。但我了解到他在家里, 每次睡覺都是爺爺陪著他才能睡著。由此判斷, 他發(fā)出了一種求助信號: 教師, 請陪陪我!于是, 我輕輕走到他的身邊,給他掖好被角, 不必任何言語, 只要在他身邊5分鐘, 他就會進入夢鄉(xiāng)。王寶貝, 進了幼兒園只是一個勁地問: 媽媽什么時候來在幼兒園從早哭到晚, 整個幼兒園的教師都拿他沒方法, 他家里人也很著急: 說不讓他上幼兒園了。觀察中我發(fā)現(xiàn)這個小朋友是很聰明的, 而且很喜歡畫畫, 于是我為她提供了紙、筆, 讓她畫畫。因為我在美術(shù)活動中發(fā)現(xiàn)她對畫畫很有興趣, 涂顏色很仔細, 還把太陽畫得五顏六色, 有自己的主意。畫完了, 我又特別在小

32、朋友面前表揚她, 還把她的畫進展展覽。王寶貝由此而感受到從未有過的成就感。這種喜悅是在家里得不到的。慢慢地, 她喜歡畫畫了,也更愿意上幼兒園和教師小朋友在一起了。4.2.5引導家長順利度過入園焦慮期我們一般會認為幼兒入園工作中親子別離難, 難的是幼兒離不開家長。其實, 這種幼兒與家長的依戀情緒是相互的。家長也存在入園焦慮期的種種焦慮現(xiàn)象。家長非常不放心從未離開身邊的孩子, 不知道教師有什么方法能照料好二、三十個幼兒; 自己的孩子會不會被人欺負, 特別是自理能力弱的幼兒家長, 更是六神無主。這些家長不肯走, 囑咐囑咐教師, 囑咐囑咐孩子, 眼神中透出無比的憂慮。心理學研究說明, 情緒具有強烈的傳

33、染性。家長的這種憂慮情緒會直接傳染給敏感的幼兒, 使幼兒獲取不安的信息:媽媽舍不得我、教師不會很好照顧我這對幼兒順利入園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例如, 幼兒季的姥姥反復當著孩子的面在教師面前強調(diào):孩子是自己從小拉扯大的, 什么事也離不開姥姥, 離開姥姥就是不行。這位老人每次送孩子入園, 都是把照料大小便到伺候洗屁股、喝水, 一一做完, 還是戀戀不舍。在這種情緒氣氛下, 該幼兒自然是哭天抹淚。遇到這種情況, 有的教師會感到特別厭煩, 會認為家長非常不信任教師, 打攪了正常的工作, 催促家長趕快離開。這樣做其實不可取。教師要與家長溝通, 給家長信心, 幫助家長順利度過入園焦慮期。 4.3幼兒園和家長要

34、及時溝通和交流 對幼兒的入園焦慮,幼兒園和家長及時的溝通交流,既能緩解家長的焦慮,對幼兒園工作的開展也會有極大的幫助。入園前的準備在正式入園前,幼兒園可以讓家長與幼兒一起體驗幼兒園生活,共同參與幼兒園活動,使家長對幼兒的適應(yīng)情況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以便做出相應(yīng)的物質(zhì)和心理準備??梢酝ㄟ^家長會等形式向家長介紹科學的育兒方法,介紹如何讓幼兒盡快適應(yīng)幼兒園的經(jīng)歷。有條件的幼兒園可以在入園前做適當?shù)募以L,耐心傾聽家長的介紹,詳細了解每個幼兒的生活環(huán)境和個性特征,以便用不同的方式消除不同性格幼兒的入園焦慮。入園后的共同努力幼兒入園后,家長對幼兒不免有擔憂和牽掛,每天都希望多了解一些幼兒在園的情況,教師要主動、耐心、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