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操作規(guī)程(共17頁)_第1頁
地面操作規(guī)程(共17頁)_第2頁
地面操作規(guī)程(共17頁)_第3頁
地面操作規(guī)程(共17頁)_第4頁
地面操作規(guī)程(共17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地面(dmin)操作規(guī)程1.污水處理(w shu ch l)站操作規(guī)程第1條 正常(zhngchng)開機(1)檢查各設備、管道的完好性。 (2)把中和池已調好的污水(PH910)打入集水池中,打開潛水泵出口閥、初沉池進水閥,用潛水泵把污水打到初沉池。 (3)初沉池的潛水泵把污水打入水解池,嚴格控制水解池內PH6.57.5,當池內PH低于6時,進水可以人工調至89,爭取短時間內將池中PH值恢復至6.57.5。 (4)水通過溢流進入一次氧化池,再進入一次沉淀池,二級氧化池,二次沉淀池,平時氧化池應適當補充一些尿素、磷酸三鈉,加入量按C:N=100:5:1。測二次沉淀池出水CODcr100mg/m

2、l、PH78.5,若合格,則打開外排閥排外;若不合格,則打開回流閥,通過管道泵打回流至一次氧化池再處理,直至合格方可外排。如色度不合格,則經活性炭過濾罐后再外排。 (5)每天都需把三個培菌桶(53加侖桶)每桶的三分之一倒進氧化池,倒完再往培菌桶內補充營養(yǎng)劑:面粉500g,尿素100g,磷酸三鈉50g,再加污水至滿桶,并二十四小時連續(xù)鼓氣。 (6)每個班都必須做好操作記錄及測污水進水(1個)、酸解池出水(2個)、外排水(2個)共五個水樣的PH值、Cl含量、CODcr、色度及懸浮物。 第二條 注意事項 (1)一、二級氧化池進水閥,一、二次沉淀池出水閥,一級氧化池進氣閥一般情況下都是常開的;每個班鼓

3、風機兩備兩用,潛水泵兩備兩用,管道泵一備一用。交班時,再切換,若氧化池含氧量不足可適當(shdng)加開一臺,不過要使鼓風機都能正常起動;若氧化池曝氣過大,則可只開一臺。 (2)嚴禁把中和池內未中和好的污水(w shu)打入中和池中,以防污水處理站設備及建筑等被腐蝕。 (3)經常檢查集水池中隔欄是否有異物堵塞,如有要及時(jsh)清理。 (4)每天都要排放氣管里的積水。 第三條 不正?,F(xiàn)象的原因及處理方法 (1)進、出水及各水池 序號不正?,F(xiàn)象原因處理方法1進水PH10或PH9 1、循環(huán)不夠 2、中和池污水PH值偏堿或偏酸 1、繼續(xù)循環(huán) 2、在中和池加濃酸或濃堿打循環(huán)調至PH910 2排水色度

4、不合格 二次沉淀池出水色度超標 需通過活性炭過濾罐過濾 3排水CODcr不合格 CODcr100mg/L 打回流回一次氧化池 4初沉池污泥上浮及黑臭 廢水進入初沉池前停留時間過長發(fā)生腐敗及進水中有機物濃度太高 加大回流污泥量,使它停留時間減少,并勤排泥。 減少或暫行高濃度的廢水進入初沉池,增加曝氣時間及曝氣量。 5二沉池污泥上浮 流量超負荷。 水流上升的流速大于污泥沉降速度。 降低流量。 增加回流比,及時排出污泥并降低污泥濃度。 6二沉池出水帶有細小懸浮物 仃留時間短,以至于懸浮物在沉降前即出水,活性污泥曝氣過大,水力超負荷。 減少水力負荷,調節(jié)曝氣時間及氣量,適當增加營養(yǎng)以改善污泥性質。 (

5、2)羅茨鼓風機 序號 不正?,F(xiàn)象 原因 處理方法 1 不轉 1、 電機不良,接線不良; 2、 轉子粘合; 3、 混入異物。 1、 點檢電機,點檢接線; 2、 確認粘合原因,去除粘合物; 3、 皮帶拉緊或更換。 2 異常聲音異常振動 1、 皮帶打滑; 2、 齒輪油不足; 3、 軸承潤滑油脂不足; 4、 異物力粘接; 5、 內部接觸; 6、 壓力異常; 7、 旁路單向閥不良; 8、 安全閥運動不良; 9、 室內換氣不足; 10、 部分緊固部位松動。 1、 皮帶拉緊或更換; 2、 加油; 3、 補充潤滑油脂; 4、 清掃內部; 5、 點檢內部; 6、 除掉壓力異常原因; 7、 點檢單向閥或更換; 8

6、、 點檢安全閥、調整; 9、 檢查或改善換氣設施,降低室內溫度; 10、 將松動部位緊固。 3 異常發(fā)熱 1、排風壓力上升; 2、室內換氣不足; 3、空氣濾清器堵塞。 1、除掉排風壓力上升的原因; 2、檢查或改善換氣設施,降低室內溫度; 3、清掃空氣濾清器。 4 漏油 1、加油量過多; 2、部分堅固部位松動; 3、密封墊破損。 1、在停機狀態(tài)放油到油標中間; 2、將松動部位緊固; 3、更換密封墊。 5 風量不足 1、管道漏氣; 2、安全閥的動作; 3、排風壓力上升; 4、吸氣壓力上升; 5、皮帶打滑; 6、轉數(shù)不足; 7、空氣濾清器堵塞。 1、消除配管部位的漏氣; 2、重調安全閥; 3、除掉排

7、風側壓力上升原因; 4、除掉吸氣壓力上升原因; 5、拉緊皮帶或更換皮帶; 6、檢查皮帶張緊度; 7、清掃空氣濾清器。 (3)潛水泵 序號 不正?,F(xiàn)象 原因處理方法1 流量或揚程下降 1、出水管漏; 2、出水管局部可能被沉積物氧化及堵死; 3、泵局部堵塞; 4、葉輪、密封環(huán)磨損。 1、找出漏點,并修正; 2、檢查管線,清理或更換新的; 3、吊起泵清理; 4、吊起泵更換密封環(huán)。 2 運轉后無流量 1、氣塞; 2、出水閥門未打開或堵塞; 3、泵反轉; 1、接二連三地打開和關閉閥門幾次;啟動或停止泵幾次,每次重新啟動之間間隙為23分鐘; 根據(jù)不同的安裝方法,檢查是否需裝一個空氣釋放閥; 2、如果閥門處

8、于關閉狀態(tài)應打開;檢查并清除堵塞物; 3、參見1 3 起動和停止太頻繁 1、 浮球開關定的距離太短; 2、 逆止閥故障,逆止閥不能止回,使液體倒流入污水池。 1、重調浮球開關間距,延長運行時間; 2、檢查并維修。 4 停止失靈 1、浮球開關“停止”功能失靈; 2、浮球上浮子卡在“工作”的位置。 1、檢查,如需要應予更換; 2、松開,如需要可改變位置。 5 起動后,斷路器或過載器跳開 1、電壓過高; 2、控制柜故障; 3、在蝸殼底部堆積了泥漿或其他沉積物。 1、將電壓調到規(guī)定的范圍; 2、仔細檢查布線等。禁止用超過推薦數(shù)值的原件來更換斷路器; 檢查繼電器是否正常; 3、清理泵和污水池。 6 不能

9、啟動,熔絲熔斷或斷路器跳開 1、電控柜故障或繼電器失靈; 2、浮球故障; 3、繞組、接線或電纜斷路; 4、泵被堵塞。 1、送廠維修部修理; 2、檢查使用旁路浮球開關是否能啟動泵。如是,應檢查浮球開關; 3、用歐姆表檢查。如果證明斷路,檢查繞組,接線頭及電纜; 4、切斷電源,將泵移出污水池,清除障礙物復位前試用一下。 7 啟動不了,但熔絲沒斷或過載保護器不跳開 1、電壓過低; 2、沒電; 3、繞組、電纜、接線頭或控制柜斷路。 1、檢查控制柜電壓,如電壓過低,暫時不能使用;電纜線過長,引起壓降過大,應盡量縮短電纜,并適當選擇大一號截面的電纜。 3、檢查控制柜是否有電; 4、檢查電纜、電機的接頭和繞

10、組。 2.水泵(shubng)操作規(guī)程第1條 啟動(qdng)前的檢查:查儀表(ybio)電器是否良好。查管道各部合面是否緊固。出水閥門。第2條 負載運行:按下提升泵啟動按鈕,檢查泵的旋轉方向。檢查無異常后,即可投入運行。逐步調整泵出口閥門及回流閥門,把流量控制在要求范圍內。加強巡檢(xn jin),及時調整流量。注意:使調節(jié)池液面不要變動太大。第3條 正常(zhngchng)停機:關閉泵房(bn fn)電源。進行日常維護與保養(yǎng)。3.鼓風機操作規(guī)程第1條 運轉準備:鼓風機清理灰塵和雜物,將潤滑油加注到油面指示計上部紅線處按旋轉方向手動盤車無異常。第2條 試運轉:打開進排氣閥門,在無負荷下運轉半

11、小時停機檢查,無異常,將排氣閥門關閉,排氣壓力不得超過0.5Mpa。試運轉中觀察電流表,如有異常應停機找原因。第3條 啟動:在無負荷下啟動,進、出管道閥門應全開。檢查齒輪箱油位。盤車無異常,啟動運轉。逐步升壓,至額定壓力,0.5Mpa。第4條 停機。第5條 注意事項:起動后,如有異聲,振動,或發(fā)熱應立即停車檢查。運轉中注意機溫,軸承溫度和電流指示。運轉(ynzhun)期間,不注油。平時(pngsh)按說明書要求做好風機保養(yǎng)工作。4.生物(shngw)接觸氧化池操作規(guī)程第1條 根據(jù)具體情況調整曝氣量,通過控制各閥門,調整進氣量。第2條 曝氣池應通過調整污泥負荷、污泥泥齡或污泥濃度等方式進行工藝控

12、制。第3條 曝氣池出口處的溶解氧宜為2mg/L。第4條 應經常觀察活性污泥生物相、上清液透明度、污泥顏色、狀態(tài)、氣味等,并定時測試和計算反映污泥特性的有關項目。第5條 因水溫、水質或曝氣池運行方式的變化而在沉淀池引起的污泥膨脹、污泥上浮等不正常現(xiàn)象,應分析原因,并針對具體情況,調整系統(tǒng)運行工況,采取適當措施恢復正常。第6條 當曝氣池水溫低時,應采取適當延長曝氣時間、提高污泥濃度、增加泥齡或其它方法,保證污水的處理效果。曝氣池水溫不能高于38,過高時,應在采取降溫措施后,方可繼續(xù)進水!第7條 曝氣池產生泡沫和浮渣時,應根據(jù)泡沫顏色分析原因,采取相應措施恢復正常。視情況開啟消泡水泵,撒淋消泡劑。第

13、8條 根據(jù)污泥情況向生化(shn hu)池內加營養(yǎng)劑,一般按BOD5:N:P100:5:1比例投加營養(yǎng)源。N源為尿素,P源為磷酸二氫鉀。第9條 防止(fngzh)生物膜過厚、結球:(1)生物接觸氧化法工藝的處理廢水系統(tǒng)中,在進入(jnr)正常運行階段后的初期,效果往往很好,因為在掛膜結完后的初期生物膜較薄,生物代謝旺盛、活性強,隨著運行的兼性生物膜不斷生長加厚,由于周圍懸浮液中溶解氧被生物所吸收須從膜的表面向內滲透轉移,途中不斷被生物膜上的好氧微生物所吸收利用,膜內層微生物活性低下,進而影響到處理的效果。(2)在固定懸浮式填料的處理系統(tǒng)中,應在氧化池不同區(qū)段懸掛下部不固定的一段填料,操作人員應

14、定期將填料提出水面觀察其生物膜的厚度,在發(fā)現(xiàn)生物膜不斷增厚,生物膜呈現(xiàn)黑色并發(fā)出臭味,運行日報表也顯示處理效果不斷下降時應采取措施“脫膜”,此時可通過瞬時的大流量,大氣量的沖刷使過厚的生物膜從填料上脫落下來,此外還可以采用“悶”的方法,就是停止曝氣一段時間,使內層厭氧條件下發(fā)酵,產生的氣體使生物膜與填料間的“粘性”降低,此時再以大氣量沖刷脫膜效果更佳。(3)防止生物膜過厚生物負荷過高,使生物膜增長過多過厚,內部厭氧層隨之增加,可發(fā)生硫酸鹽還原,污泥發(fā)黑發(fā)臭,使微生物活性降低,大塊粘厚的生物脫落,并使濾料局部堵塞,造成布水不均勻,出水水質下降。(4)出現(xiàn)此情況解決的方法有下面兩種:加大回流量,借

15、助水力沖脫過厚的生物膜;加大曝氣量,借助氣力沖脫過厚的生物膜;第10條 及時排除過多(u du)的污泥:(1)在接觸氧化池中懸浮(xunf)生長的“活性污泥”主要來源于脫落的老化的生物膜,預處理階段未分離徹底的懸浮固體也是其中一個原因。較小恕體及解恕的游離(yul)細菌可隨出水外流,而吸附了大量砂粒雜質的大塊恕體比重較大,難以隨水流出而沉積在池底,這類大塊的恕體若未能從池中及時排出,會逐漸自身氧化,會提高處理系統(tǒng)的負荷,其中一部分代謝產物屬于不可生物降解的組分,會使出水COD升高,并因此而影響處理的效果。另外,池底積泥過多還會引起曝氣器堵塞。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我們應定期檢查氧化池底部是否

16、積泥,池中懸浮固體的濃度是否過高,一旦發(fā)現(xiàn)池底積有黑臭的污泥或懸浮物的濃度過高時應及時借助氧化池中的排泥系統(tǒng)排泥。這時可采用一面曝氣一面排泥的方式,通過曝氣使池底積泥松動后再排。第11條 維持較高的DO已建立生物膜系統(tǒng)運行資料的回歸分析表明,曝氣的氧化池內溶氧(DO)水平在少于3mg/L時處理效率有較大幅度下降,也就是說生物膜系統(tǒng)內的DO值控制應高于懸浮活性污泥系統(tǒng)為好。一般曝氣池中DO宜控制在4mg/L左右。5.沉淀池操作規(guī)程第1條 定時巡視沉淀池的沉淀效果如出水濁度、泥面高度、沉淀的懸浮物狀態(tài)、水面浮泥或浮渣情況等,檢查各管道附件是否正常,各堰出流是否均勻,堰口是否嚴重堵塞,清理出水堰及出

17、水槽內截留雜物及漂浮物。第2條 根據(jù)污泥產量及貯泥時間及時排出污泥,一般存泥時間為24小時。利用閥門(f mn)控制回流污泥量,剩余污泥排入污泥池。沉淀池污泥排放量可根據(jù)污泥沉降比、混合液污泥濃度及二次沉淀池泥面高度確定。第3條 觀察沉淀池出水(ch shu)水質,不允許沉淀池有污泥漂浮現(xiàn)象。第4條 沉淀池上清液的厚度(hud)一般為0.50.7米左右。第5條 注意老化生物膜生物膜在更新過程中脫落下來的老化生物膜除了增加氧化池中的懸浮污泥外,有一部分沉降性能較差的細小恕體甚至是解恕后的游離細菌可能隨出水外漂,為此在氧化池后設二沉池,以減少出水的懸浮物量,提高出水水質。這類外漂的老化生物膜形成的

18、污泥沉降性能往往較差。 第6條 掌握排泥時間二沉池的排泥通常間隔一定時間進行,例如間隔幾小時甚至幾十小時排放一次泥,應視氧化池中脫落的并隨水流入二層池的懸浮污泥量多少而定。一般二沉池底部沖擊的污泥數(shù)量少,排泥時間間隔就會更長,然而不能無限地延長排泥間隔時間,而以二沉池底部濃縮污泥不產生厭嚴腐化或反硝化為度,若二沉池中污泥不及時排放可厭氧發(fā)酵產生二氧化碳、硫化氫和氨氣等氣體。6.黃泥(hun n)灌漿操作規(guī)程 本操作規(guī)程適用(shyng)于灌漿注膠井下操作。 本工種完成以下工作(gngzu): 負責井下灌漿注膠管路的檢查、維護。 必須經過專業(y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應掌握以下知識: (1

19、)熟悉制(注)漿、制(注)膠的工作原理。 (2)掌握煤礦安全規(guī)程對制(注)漿、制(注)膠的有關規(guī)定。(3)熟悉漿液制作的流程、操作程序。 (4)熟悉制漿(膠)設備的參數(shù)以及對漿(膠)液的要求。 (5)了解工作范圍內的管路系統(tǒng)(包括管徑、接頭方式、流量計工作原理、閥門型號及安裝地點等)。 (6)悉煤礦安全規(guī)程中對防滅火的有關規(guī)定。 (7)熟悉煤礦自然發(fā)火的機理及防治知識。 (8)了解井下各種氣體超限的危害及預防知識。 第5條 在作業(yè)前必須進行危險源辨識,作業(yè)過程中必須執(zhí)行“手指口述”。 第6條 灌漿人員要時刻注意設備運轉情況,當設備運轉出現(xiàn)異常時,應立即停機,切斷電源,進行檢查處理。 第7條 認

20、真值班,接到要求(yoqi)灌漿的指示后,按作業(yè)規(guī)程要求及時灌漿。 第8條 在回風系統(tǒng)灌漿時,應檢查(jinch)工作區(qū)域內瓦斯情況、二氧化碳和其它有害氣體的情況。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規(guī)定后,方可操作。 第9條 嚴禁在無風或風量不足的地點從事灌漿(gungjing)工作。 第10條 準備管鉗、扳手、絲錐、鉗子、鐵絲等工具材料。 第11條 到達工作地點后,必須首先檢查管路系統(tǒng)狀況和灌漿地點的頂、幫支護情況和瓦斯、一氧化碳等氣體及溫度等,必須在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后,方可安排操作。發(fā)現(xiàn)問題要及時處理,處理不了的要匯報。 第12條 準備工作就緒后,打開閘門,用電話與制漿站聯(lián)系,先用清水,待管路暢通后,第二次打電話要漿,并根據(jù)本班工作量及區(qū)隊布置的任務確定注漿量。 第13條 火區(qū)或采空區(qū)鉆孔灌漿步驟: (1)應先由瓦斯檢查員檢查工作地點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濃度和溫度等,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的有關規(guī)定時,再進入工作地點。根據(jù)區(qū)隊值班人員安排的灌漿孔號及每個鉆孔應灌的漿量進行作業(yè)。 (2)灌漿前,先進行沖孔,水量應逐漸加大,每孔沖水時間一般不少(b sho)于20min。進水暢通后安上灌漿管,將各處閥門打開并記下流量計的讀數(shù),然后向制漿站要漿。 (3)灌漿(gungjing)期間,灌漿工應密切注意管路及各處閥門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