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氏族觀念的轉(zhuǎn)向與“唐代文學”觀念的確立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9d8d0c11b3cd94ea6d53137f73f5d12/c9d8d0c11b3cd94ea6d53137f73f5d121.gif)
![唐初氏族觀念的轉(zhuǎn)向與“唐代文學”觀念的確立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9d8d0c11b3cd94ea6d53137f73f5d12/c9d8d0c11b3cd94ea6d53137f73f5d122.gif)
![唐初氏族觀念的轉(zhuǎn)向與“唐代文學”觀念的確立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9d8d0c11b3cd94ea6d53137f73f5d12/c9d8d0c11b3cd94ea6d53137f73f5d123.gif)
![唐初氏族觀念的轉(zhuǎn)向與“唐代文學”觀念的確立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9d8d0c11b3cd94ea6d53137f73f5d12/c9d8d0c11b3cd94ea6d53137f73f5d124.gif)
![唐初氏族觀念的轉(zhuǎn)向與“唐代文學”觀念的確立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9d8d0c11b3cd94ea6d53137f73f5d12/c9d8d0c11b3cd94ea6d53137f73f5d12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唐初氏族觀念的轉(zhuǎn)向與“唐代文學觀念確實立唐初氏族觀念的轉(zhuǎn)向與唐代文學觀念確實立摘要:貞觀朝氏族觀與文學觀由同一個文臣學士集團在同一時間段內(nèi)確立,二者確實立過程是一個穿插并進、互相激發(fā)、相輔相成的過程。貞觀氏族觀念與前朝相比出現(xiàn)了明顯的轉(zhuǎn)變,流露出濃重的崇文傾向,這一轉(zhuǎn)變直接導致各地文學家族的興盛,刺激并促進了唐代文學觀念確實立。貞觀朝的文館學士多來自南北不同類型的文學家族,是家族文學的廟堂代言人,他們的文學觀念在互相碰撞中趨于統(tǒng)一,對于唐代文學觀念確實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關鍵詞:貞觀;氏族觀念;唐代文學觀論文聯(lián)盟李世民登基伊始,新朝社會秩序重建工作旋即轟轟烈烈地展開,氏族觀念與文學觀念確實
2、立即是其中的重要內(nèi)容。氏族觀與文學觀確實立過程是一個穿插并進、相輔相成的過程。深化討論其關系具有重要的社會史和文學史意義。一、氏族秩序的重建與氏族觀念中的崇文傾向南北朝的長期分治導致地域間氏族觀念差異極大:山東之人質(zhì),故尚婚婭,其信可與也;江左之人文,故尚人物,其智可與也;關中之人雄,故尚冠冕,其達可與也;代北之人武,故尚貴戚,其泰可與也。唐初武德統(tǒng)治集團主要來自關隴,其氏族觀總體上是因循魏、周,雜取關、代,彌尚冠冕與勛貴,注重人物家世中政治和軍事背景。武德元年,李淵對內(nèi)史令竇威曰:比見關東人崔盧為婚,猶自矜伐,公世為帝戚,不亦貴乎。三年,又對尚書右仆射裴寂日:我李氏昔在隴西,富有龜玉,降及祖
3、禰,姻婭帝王,及舉義兵,四海云集,才涉數(shù)月,升為天子。至如前代皇王,多起微賤,劬勞行陣,下不聊生。公復世胄名家,歷職清要,豈假設蕭何曹參,起自刀筆吏也,惟我與公,千載之后,無愧前修矣。作為一個大一統(tǒng)國家的帝王,李淵鄙薄山東氏族和寒族的氏族觀顯然缺乏包容性,是不利于統(tǒng)治秩序長期穩(wěn)定的。貞觀統(tǒng)治集團登上政治舞臺是唐初氏族秩序重建和氏族觀念轉(zhuǎn)變的重要契機。首先,這一集團中不少核心成員來自山東、江左,且多有出身寒庶者,從穩(wěn)定政局的角度看,以關、代氏族觀作為主流氏族觀顯然已不合時宜。其次,不同地域氏族觀在流變過程中均衍生出諸多弊端,如尚冠冕者矜于門閥,尚婚姻者溺于財貨等。貞觀初太宗即推行文德政治,欲以人
4、文化成天下,所以統(tǒng)一各地氏族觀念以革弊俗、除舊風,已成為超越個體姓族榮辱之上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因此貞觀六年,太宗即詔令高士廉等撰?氏族志?以改革舊的氏族觀念。?舊唐書高士廉傳?記:是時,朝議以山東人士好自矜夸,雖復累葉陵遲,猶恃其舊地,女適他族,必多求聘財。太宗惡之,以為甚傷教義,乃詔士廉與御史大夫韋挺、中書侍郎岑文本、禮部侍郎令狐德棻等刊正姓氏。貞觀八年,高士廉等初撰?氏族志?成,以山東崔干為第一等,太宗覽后甚為不滿,曰:我與山東崔、盧、李、鄭舊既無嫌,為其世代衰微,全無冠蓋,猶自云士大夫,婚姻之間,那么多邀錢幣,才識凡下。而偃仰自高,販鬻松摜,依托富貴,我不解人間何為重之?我平定四海,天
5、下一家。凡在朝士,皆成效顯著,或忠孝可稱,或?qū)W藝通博,所以擢用。見居三品以上,欲共衰代舊門為親,縱多輸錢帛,猶被偃仰。我今特定族姓者,欲崇重今朝冠冕,何因崔干猶為第一等?昔漢高祖止是山東一匹夫,以其平定天下,主尊臣貴。卿等讀書,見其行跡,至今以為美談,心懷敬重。卿等不貴我官爵耶?不須論數(shù)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上下作等級。高士廉等復依太宗崇重今朝冠冕的思想重加修訂,降崔干為第三等。貞觀十二年,書成,太宗遂詔令推行天下。這兩段文字是李世民關于新朝氏族觀念確立和氏族秩序重建的綱領性意見,?貞觀政要?卷七、?唐會要?卷三六、?新唐書高士廉傳?等亦有記載,文字詳略雖有差異而表達的根本思想那么大體一致:其一
6、,平定四海,天下一家后,新朝氏族價值觀的導向應有益于教義,有利于革舊俗,改舊弊,為文教治國效勞。這是氏族秩序重建的目的。其二,不管前代門第,崇重今朝冠冕。這是新朝氏族觀念的核心內(nèi)容。由于文教治國離不開文人建立性的作用,今朝冠冕中亦包括眾多的文人,所以貞觀氏族觀流露出明顯的崇文傾向,突出表現(xiàn)為重文人、重文學、重文教三個方面。首先,從?氏族志?編修前后的朝官任職情況來看,今朝冠冕中包括了眾多東南文士,且不乏出自寒族者,如房玄齡、魏征、岑文本、杜正倫、馬周等,這些人皆以文學高才而進入氏族序列,明確向社會傳達了唐初氏族觀念由武德朝重冠冕向貞觀朝重文學的轉(zhuǎn)型。太宗公布的舉人詔令中大都是要求不分士庶,推薦
7、儒術該通,可為師范;文詞秀美,才堪著述、麗藻遒文,馳楚澤而方駕者。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許多寒庶出身的文人便依靠文學之才進人新朝氏族序列。其次,文教治國必須借助文人的文學才能,這就使得文學成為超越婚婭、人物、冠冕、貴戚之上普適的氏族宗尚。據(jù)?資治通鑒?卷一九五,貞觀新氏族序列中包括今三品以上,或以德行,或以勛勞,或以文學,致位貴顯者,文學儼然已成為進入氏族序列的三大標準之一。即便像崔仁師家族這樣的山東右族,其孫崔浞也要靠文翰居清要。這種重文學的氏族觀促使家族長輩重視對后代文學才能的培養(yǎng),直接刺激著家族文人群體的出現(xiàn)。比方絳州王氏家族號稱三珠樹的王勔、王劇、王勃兄弟,冀州張氏家族養(yǎng)育出張昌齡、張昌宗
8、兄弟,冀州蓋氏家族的蓋文達、蓋文懿兄弟等。再次,貞觀統(tǒng)治集團把氏族宗尚導向重文學的最主要目的還是要發(fā)揮文學的教化作用,以利于教化的原那么來整合不同地域的氏族觀念,以政治需求標準氏族宗尚。禮樂之興,以儒為本;彌風導俗,莫尚于文,文之為用,其大矣哉!上所以敷德教于下,下所以達情志于上,大那么經(jīng)緯天地,作訓垂范,次那么風謠歌頌,匡主和民目,可見,貞觀朝氏族觀念重文學的本質(zhì)就是要發(fā)揮文學在氏族秩序重建中的教化功能。二、文學家族的興盛與文館學士集團的崛起貞觀氏族觀念的文學轉(zhuǎn)向直接刺激著文學家族的興盛。南北朝時期雖亦有不少文學家族,但文學并不是社會宗尚的氏族觀念,即如王、謝家族也是依靠門第而不是文學進入朝
9、廷核心階層的。特別是在北朝,文學家族在整個社會政治構造中尚未占據(jù)重要位置,與軍事、貴戚等家族相比,其力量還是相當薄弱的。而貞觀朝氏族觀念的文學轉(zhuǎn)向所催生的眾多文學家族在初唐政治與文學建立中卻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些文學家族大體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其一是復興文學世家,其二是由軍事、貴戚家族轉(zhuǎn)型的文學家族,其三是新興文學家族。復興文學世家大都有累世風雅的家族文化積淀,涌現(xiàn)出過影響較大的文化名人。這些家族在隋末戰(zhàn)亂中漸趨式微,其子孫或蟄伏草野,或寄身地方武裝權利。由于他們有較好的家族文學根底,貞觀之初率先拔起,如瑯邪顏氏家族、杭州許氏家族等。顏氏家族本居江左,至顏之推兄弟輾轉(zhuǎn)周、齊,遂又成北朝文學望
10、族。入隋后,之推子思魯雖以學藝見稱,但仕宦不顯,家族已呈衰落之勢。隋季戰(zhàn)亂中,思魯子師古貧居長安,十年不得調(diào),以教書度日,文化大族風采更趨式微。入唐后,師古與弟相時先后以文學見知于李世民,尤其是師古,貞觀初歷任中書侍郎、秘書少監(jiān)、弘文學士,成為專典機要的天子近臣。他厘正?五經(jīng)?、?五禮?論文聯(lián)盟,注?漢書?,成為新朝文化建立中極為重要的角色,其家族亦因之而中興,世澤綿延至盛、中唐之際的顏真卿。除顏氏家族外,虞世南、褚遂良、李百藥、薛元超等家族均屬此類。軍事、貴戚家族的文學轉(zhuǎn)型是氏族觀念文學轉(zhuǎn)向最典型的反映。弘農(nóng)楊師道家族乃關隴軍事貴戚世家,父雄為隋司空,兄恭仁以軍功為武德宰相。師道雖尚桂陽公主
11、,聯(lián)姻帝室,但卻以文章見知于太宗:師道退朝后,必引當時英俊,宴集園池,而文會之盛,當時莫比。雅善篇什,又工革隸,酣賞之際,援筆直書,有如宿構。太宗每見師道所制,必吟諷嗟賞之。師道兄續(xù)亦頗有詞學,從子思玄為高宗朝國子祭酒,玄弟思敬為禮部尚書,皆擅文學,可見自貞觀朝始,其家族已經(jīng)由軍事貴戚家族轉(zhuǎn)型為文學貴戚家族。軍事、貴戚家族雖不像復興文學家族那樣有深沉的家族文學積淀,但它們擁有豐富的社會資源和政治資源,家族文學轉(zhuǎn)型的外在條件相對優(yōu)越。洛卅I趙弘智家族、揚州來濟家族、湖州徐齊聃家族或由軍事家族轉(zhuǎn)型,或由貴戚家族轉(zhuǎn)型,均以文學享譽太宗、高宗二朝。新興文學家族大多在前代亦有一定的文化積累,但不厚重,至
12、貞觀朝始涌現(xiàn)出著名文人,遂奠定文學名族的基矗如南陽岑氏家族在梁、陳時雖亦有成員出仕,但宦績、文名均不顯,難稱大族,至貞觀朝岑文本雖位至中書令仍自稱南方一布衣并非完全自抑之詞。初唐百年間,岑文本以文學位至中書令、弘文學士,文本從子岑長倩武周文昌右相,孫岑羲為中宗朝修文館學士、睿宗朝侍中。初唐六葉而岑氏一門三代為相,祖孫并為初唐文館文學的代表人物,且養(yǎng)育出盛唐詩壇巨子岑參(文本四世孫),實為新興文學家族之代表。再如陜州上官儀家族。上官儀貞觀初以進士人為弘文館直學士,成為新進文人的代表,以文采見重于太宗。高宗朝上官儀位至宰相,其上官體詩歌風行一時,影響甚大。武周中宗之際,其女孫上官婉兒以內(nèi)廷奧主總持
13、天下風雅,正得益于家學之沃養(yǎng)。這一類家族還有晉陵劉子翼家族、相州杜正倫家族等。由于新興文學家族是應時代之運而生,故其對時代文學脈搏的把握尤為準確,對初唐文學奉獻甚巨,如上官儀?筆札華梁?、杜正倫?文筆要訣?等都是初唐當代文學創(chuàng)作的教科書。這三類文學家族的興盛均與唐初實行科舉取士有親密關系。毛漢光認為,由于科舉制度的刺激,唐代士族有一種向長安和洛陽集中的中央化趨勢。在這種情況下,移居兩京的土族與里貫宗族的政治、經(jīng)濟聯(lián)絡必然被削弱,所以維持家族地位的希望根本上就落在科舉一途。?唐摭言?云:三百年來,科第之設,草澤望之起家,簪纓望之繼世。孤寒失之,其族餒矣;世祿失之,其族絕矣。絕非夸詞。唐代科舉諸科
14、中又以進士科最為榮寵,而自貞觀起進士科即極重文學,徐松?登科記考?錄有上官儀進士科試策,駢四儷六,文辭華美??梢娂僭O要依靠科舉維持家族長盛不衰,重文學幾成不二選擇。貞觀朝文學特出的進士往往能出任清要文職并進而成為文館學士,?唐六典?記:自武德以來妙簡賢良為學士。故事:五品以上稱學士,六品以下為直學士??梢娢酿^學士具有政治與文化雙重優(yōu)勢,所以入文館即如登瀛洲,深為世人艷羨,故而培養(yǎng)文館學士也就成為各地域文學家族的共同追求。文館學士集團是貞觀政治舞臺上引人注目的一個群體,他們在新朝政治文化建立中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而文學家族的興盛正是這一群體出現(xiàn)的社會基矗以弘文學士為例,復興文學世家由于家族文學
15、積淀厚,培養(yǎng)出的弘文學士最多,如褚亮、虞世南、姚思廉、蕭德言、歐陽詢、顏師古、許敬宗、褚遂良、薛元超等。出身軍事、貴戚家族的有令狐德菜、趙弘智、來濟等。岑文本、上官儀、劉伯莊、劉子翼、蓋文達等那么屬于新興文學家族。這些弘文學士大都是朝廷的重要文臣,有的甚至位至宰輔。為了穩(wěn)固、維持自己家族的政治文化地位,他們之間又互通婚姻,如虞世南家族與房玄齡家族,岑文本、岑羲家族與徐齊聃、徐堅家族,岑文本家族與杜易簡、杜審言家族等均有親密的姻親關系,可見文學家族網(wǎng)絡是文館學士集團崛起的重要社會基矗三、文館學士的整合與主流文學觀念確立出身復興文學世家的文館學士是學士集團的主導力量,其家族前輩主要來自南北兩大學士
16、集團梁、陳宮廷學士集團和北齊文林館學士集團,故其文學觀念差異明顯,且各具短長。虞世南兄虞世基、許敬宗父許善心在陳時均極受一代文宗徐陵的賞識,姚思廉父姚察亦與江總齊名,均為陳宮廷文學的代表人物。梁、陳宮廷文學以辭采濃艷、篇制精巧為尚,史載徐陵詩文緝裁巧密,姚察詩文綺密;但制裁精巧的陳詩卻天生缺乏一種陽剛的氣質(zhì),徐陵即坦承自己的詩文文艷質(zhì)寡、華而不實。家族前輩的文學宗尚深化影響著后代的文學觀念,虞世南文章婉縟、許敬宗辭采甚麗即主要源于家學影響。北齊文林館學士宗尚風骨,于體制和音調(diào)那么顯樸野。?北史祖瑩傳?記:瑩以文學見重,常語人云:文章須自出機杼,成一家風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蓋譏世人好竊他文以為
17、己用。而瑩之筆札亦無乏天才,但不能均調(diào),玉石兼有,其制裁之體減于袁、常焉。祖瑩明確提出了重風骨的文學思想,而且這種風骨是一家風骨,是自出機杼,其?悲彭城?亦確有剛健質(zhì)樸之風,迥異于南朝婉縟詩風。祖瑩文學家傳于子祖珽,而祖珽正是北齊文林館館主。祖珽人品固缺乏道而其詩文卻樸質(zhì)健朗,其?望海?詩云登高臨巨壑,不知千萬里。云島相連接,風潮無極已。時看遠鴻度,乍見驚鷗起。無待送將歸,自然傷客子,大方有魏武之氣。作為權臣兼館主,祖埏的文學觀和文學風格勢必會對文林學士集團產(chǎn)生導向性影響。盧思道?出塞?粗暴悲愴、洋溢古樸之風,薛道衡?參軍行?清剛明朗、時露流利之音,均有祖瑩風骨之因子。貞觀文館學士中不乏文林學
18、士的后代,如薛道衡孫元超,李德林子百藥,溫君悠子大雅、彥博,顏之推孫師古、相時等,故北朝文風在貞觀文壇的政治文化影響是不可低估的。作為貞觀文壇兩股最重要的力量,陳隋宮廷學士和北齊文林館學士的后代代表著南北眾多文學家族的文學宗尚,而太宗文教治國的政治設想要求八表文同軌舊,故對這兩股力量進展整合就成為重要的現(xiàn)實政治文化任務,而整合的最重要目的就是統(tǒng)一南北異質(zhì)文學觀念,形成唐人自己的主流文學觀。這種整合主要是通過國學論議、文館編撰、宮廷宴集等群體文學交流活動來完成的。在這樣朝廷主持的文學活動中,不同背景的詞臣學士通過互相論辯、駁難,最終形成既符合政治要求又能使各方均能承受的文學觀念。宮廷、文館的文宴集會是詩文觀念頻繁碰撞交鋒的地方,?唐詩紀事?記:帝嘗作宮體詩,使虞世南賡和。世南日:圣作雖工,然體非雅正。上有所好,下必有甚,臣恐此詩一傳,天下風行,不敢奉詔。?大唐新語?記:太宗在洛陽,宴群臣于積翠池。酒酣,各賦一事。太宗賦?尚書?曰:日昃玩百篇,臨燈披五典。夏康論文聯(lián)盟既逸擔商辛亦沉湎。恣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鮮。滅身資累惡,成名由積善。魏征賦西漢曰:受降臨軹道,爭長趣鴻門。驅(qū)傳渭橋上,觀兵細柳屯。夜燕經(jīng)柄谷。朝游出杜原。終借叔孫禮,方知天子尊。太宗曰:魏征每言,必約我以禮。帝和文臣的詩學觀在碰撞中達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個人租房合同的(31篇)
- 2024-2025學年北京市房山區(qū)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卷
- 2025年公共設施配套建設項目房屋征收合同
- 2025年住宅銷售策劃合同模板規(guī)定
- 2025年官方離婚協(xié)議范本策劃(雙方同意版)
- 2025年全球貿(mào)易合同制定原則及合規(guī)要求解析
- 2025年債權轉(zhuǎn)讓與貸款合作協(xié)議
- 2025年車輛所有權變更策劃協(xié)議書模板
- 2025年農(nóng)村土地利用合作協(xié)議
- 2025年人事檔案授權委托協(xié)議
- 4地球-我們的家園《我們共同的責任》說課稿 -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
- 2024版房屋市政工程生產(chǎn)安全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內(nèi)容解讀
- GB 21258-2024燃煤發(fā)電機組單位產(chǎn)品能源消耗限額
- 2024三農(nóng)新政策解讀
- 好書推薦——《三毛流浪記》
- 方菱F2100B中文系統(tǒng)說明書
- 人教版動手動腦學物理答案 八下
- 九宮格數(shù)獨題目(打印版)
- 內(nèi)燃機基本知識
- 2019.2青島版五四制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學計劃(附教學進度表)
- Ⅲ類壓力容器風險評估報告樣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