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工業(yè)工程合理化健峰管理技術研討院林甘霖工業(yè)工程簡介IE (Industrial Engineering)壹 IE的定義 1. 運用分析,設計原理、技巧并配合數(shù)學、自然科學等專門知識和閱歷,且透過設計、改善、規(guī)范化來進展人、資料、設備等消費要素的綜合,以建立良好的任務系統(tǒng),并使系統(tǒng)所等待的機能可穩(wěn)定發(fā)揚。 2. 設計-對未來的任務制定新系統(tǒng)。 改善-對現(xiàn)行的任務系統(tǒng)修正為更好的系統(tǒng)。 規(guī)范化-使設計或改善后的系統(tǒng)能被遵守而落 實化。IE.ppt貳、 IE改善的目的: 1.對現(xiàn)有任務研討其改進的方法。 即對任務進行所必要的人、設備、資料、方法、環(huán)境、測定(5M1E),有系統(tǒng)、有步驟的研討、分析、改
2、善以最經濟有效的方法來完成任務。 2. 對未來的任務做最適當、經濟、有系統(tǒng)的安排。 3. 最終目的是改善任務方法,使浪費減少、本錢降低、任務合理化、效率化,任務輕鬆愉快,品質穩(wěn)定又提昇,使現(xiàn)場標準化得以落實。參. IE改善四大對象: 1. 無省-不節(jié)省的、浪費多的 2. 無理-不合理的、勉強多的 3. 無效-不產生效果的、多餘的 4. 無常-不正常的、變異多的 肆、IE改善四大構想: 1. 剔除(Elimination)取消、剔除可以嗎?剔除後仍可達成目的則剔除之(例)取消回收瓶子作業(yè),改用紙貨容器,不用回收;取消不用要的外觀檢查。2. 合併(Combination) 現(xiàn)行作業(yè)一定要分開做嗎?
3、合併可以嗎?(例)請購單和采購單合併一張;一邊加工一邊檢查。3. 重排(Rearrangement) 現(xiàn)行作業(yè)順序改變或轉過來可以嗎?合併可以嗎?(例)檢查身體的X光車;把檢查工程移到前面。4. 簡化(Simplificaation) 現(xiàn)行作業(yè)、動作有其他更經濟有效的方法 嗎?(例)治具的運用;使機器操作更簡單。七大浪費.ppt伍、 IE改善七大手法運用 1. 愚巧法 意義防止發(fā)生錯誤之時機,使人不會犯錯誤 范圍機械操作工具運用,物料搬運檔案管理. 重點動作輕松不須技朮,不會危險不依 賴官感少用腦力. 方法積極排除錯誤緣由防止再發(fā) 消極減少錯誤防止涉及2. 動改法 意義運用動作經濟原那么提升效
4、率 范圍工廠辦公室居家之人體任務方面改善 重點改善人體動作之方式減少疲勞使任務舒 適有效率減少蠻力 方法事先研討安排任務動線借助輔助動作3. 流程法(程序圖流程圖) 意義運用流程圖分析現(xiàn)況加改善提升效率 范圍對于人或物或相關流動過程如作業(yè)搬運 無效等待過多反復等等 重點對特定符號 操作 挪動 D停滯停滯 儲存 數(shù)量檢驗 質量檢驗研討 討論涉及各任務站或點間流動關系找出 盲點 方法: 惕除合并重排簡化 .矮床包裝流程圖.ppt4. 五五法 5WHY 例子.ppt 意義運用5W1H分析問題改善問題 范圍對于任何人或物階層對象之任何問題 重點對于消費之五大要素用5W1H加以研討 討論提出改善對策 方
5、法借著質問技巧來開掘出改善之想象 (5W1HWhat,wherewhen,who,why, How)5W分析.ppt5. 人機法 意義運用人機配合圖來研討作業(yè)人員與機器間之 組合運用 范圍一人操作一部或多部機器數(shù)人操作一部或 多部機器數(shù)人操作共同成一小組作業(yè) 重點研討討論操作人員與機器任務之過程藉以發(fā) 掘能夠改善之處提出改善對策 方法a.開掘空間與等待時間 b.使任務平衡 c.減少周期時間 d.獲得最大機器利用率 e. 適宜地指派人員與機器6. 雙手法 意義利用雙手操作分析圖來研討作業(yè)人員雙手在 操作時閑置之情況 范圍高度反復性且以人為主之任務研討對象為人 體雙手 重點研討討論人體雙手在任務時
6、的過程開掘問題回改善 藉以揮雙手功能 方法a. 研討雙手的動作以求其相互平衡 b. 顯現(xiàn)出伸手找尋以及蠢笨而無效之動作 c. 發(fā)現(xiàn)工具物料設備等不適當之位置 d.改善任務布置 e.協(xié)調操作技朮之訓練 消極減少錯誤防止涉及7. 抽查法 意義利用抽樣原理以推策人或物之作業(yè)真象以分析改善 范圍 1.辦公室人員任務時間所占百分比 2.機器設備之維修百分比或停機百分比 3.現(xiàn)場任務人員從事有消費性任務之百分比 4.決議規(guī)范工時之寬放時間百分比 5.用來決議任務之規(guī)范工時 6.商店顧客類別或消費金額類別或停留時間等之分配比例數(shù)據 7.其它可以利用抽樣機器設備以搜集數(shù)據之場所 重點藉由抽樣之方法能快速有效地
7、了解問題真象 益處a. 觀測時間短并可同時觀測數(shù)部機器或任務人員 b. 調查時間拉長那么可除因每日不同情況呵斥之差別使 其結果較客觀 c. 對被觀測對象所產生干擾次數(shù)及時間短陸、流程分析法1. 所謂流程分析,就是在消費及效力作業(yè),如從原料的采購到消費以致廢品包裝 銷售 售后效力止的一連串作業(yè)活動過程中加以分析改善是IE常用手法之一。2. 流程分析符號 操作 搬運 數(shù)量檢驗質量檢驗 D停滯儲存 生產線平衡.ppt柒、動作研討 1. 動作分析 所謂動作就是為了完成作業(yè)手足眼等身體上的活動分析各個動作的優(yōu)劣對作業(yè)及工程整體之質量而加以改善稱為動作分析。實踐作業(yè)經常發(fā)現(xiàn) 難做的動作 易產生失誤的動作
8、較浪費的動作 就人而言順序與作法上之錯誤動作.2.動作改善的步驟: 問題發(fā)現(xiàn)現(xiàn)狀分析找問題緣由改善方案方案實施效果確認標準化問題發(fā)現(xiàn): 在消費現(xiàn)場每天都有問題發(fā)生有些人視假設無睹,以為正常,也就短少改善的動因,效率每天停在一定的程度所以改善往往源于問題的發(fā)生和發(fā)現(xiàn)因此管理者要帶著疑問審視現(xiàn)場所發(fā)生的一切那么就容易找到改善的對象?,F(xiàn)場普通的問題點.doc現(xiàn)狀分析:問題發(fā)現(xiàn)以后就應該針對問題展開詳細的調查使問題明確化根據現(xiàn)實展開分析。另外必需掌控以下原那么 現(xiàn)實主義的原那么 數(shù)據化的原那么 圖表化的原那么 客觀分析的原那么找問題緣由經過現(xiàn)狀分析以后可以得到一些問題的能夠緣由這時應該逐一加以驗證把一
9、些似是而非的緣由排除掉找到真正導致問題的緣由。改善方案問題的真因找到之后就應該擬定改善方案防止再發(fā)。用動作改善四大原那么)方案實施改善方案確定之后就該集中相關人員進展闡明訓練將義務分派下去并對改善過程進展追蹤監(jiān)控。一旦有不理想的地方還應及時進展調整.效果確認改善方案實施完成后應搜集各方面數(shù)據與改善之前的數(shù)據進展比較確認改善能否達成了料想的目的。標準化以上都沒問題后即必須制訂標準化后發(fā)布實施,這樣也就完成了一個任務改善的循環(huán)進入下一個循環(huán)。3. 動素分析(therblig)的用途 人的根本動作可分成18個根本動作(動素): 區(qū)分為三類: 第一類:任務進展必要的動作。例如:裝配 第二類:必要動作的
10、輔助動作。例如:尋覓 第三類:使任務停滯的動作(對任務無益的要 素)。例如:持住、休憩類別動作文字記號描述第一類運空(transport empty)TE 空著手掌形態(tài)握取(grasp)G手掌抓住東西的形態(tài)運實(transport loaded)TL手掌中放置東西的形態(tài)對準(position)P放置東西的形態(tài)裝配(assemble)A# 把東西組合的形態(tài)使用(use)UU使用的第一個字母拆卸(disassemble)DA從組合中抽掉一支的形態(tài)放手(release load)RL手掌放下東西的形態(tài)檢驗(inspect)I透鏡的形態(tài)類別名稱文字記號描述第二類找尋(search)Sh在尋找東西的眼睛
11、選擇(select)St朝著對象走去計劃(plan)Pn把手放在頭上思考的狀態(tài)預對(preposition)PP保齡球瓶豎立的狀態(tài)F找到東西的眼睛第三類持住(Hold)H磁石吸住鐵的狀態(tài)休息(rest)R人在休息的狀態(tài)延遲(unavoidable delay)UD人在睡覺的狀態(tài)故延(avoidable delay)AD人倒下去的狀態(tài)尋得(Find)改善要點: 1. 減少第二類動素(作業(yè)區(qū)內物品放置方法的改善) 2. 剔除第三類動素(活用治具、動作順序重排、改善作業(yè)區(qū)的配置)用途: 1. 作業(yè)方法的改善(排除、身體部位挪動同時化、動作方法改動等) 2. 最適當動作順序的研討 3. 比較改善前后或
12、作業(yè)動作的順序、方法 4. 手作業(yè)模具化及工具改善的研討4. 各動素的定義起迄分析及改善定義:空手或未受任何壓力的情況下移至或分開一物或一地點。起迄:自空手或未受任何量力下開場挪動的瞬間起,至手停頓在目的物或地點的瞬間止。 例如:開空調時,先把手伸向遙控器,以及開完空調,放下遙控器以后,把手收回來的動作,都屬於這類動作要素.(1). 運 空運空分析: 1.此處所稱運空,系指空手,或手未受任何壓力的情形而言。 2.此動素經常前接放手,後跟握取。 3.此動素不能取消,惟可縮短間隔及改動其挪動種類而予以改善。 4.挪動間隔系指此動素的實踐途徑為準,而非兩點間的直線間隔。 5.經察看運空以及下一動素運
13、實得一樣情形: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形下,手挪動長間隔較短間隔需求較多時間。 手挪動的平均速度,長間隔較短間隔為快。 熟練的操作者,在反復性任務的繼續(xù)周程內,其手的挪動幾乎超越完全一樣的道路。6.運空與運實通常均包括以下三種過程: 由靜止開場,加速度至最大速度。 續(xù)之即以此最大速度等速前進。 最后,速度漸次降低,減速至完全停頓。 例如挪動中方向突羹或依原線折返,那么於方向突羹處或折返慮,很明顯的有一段時間內運動完全停頓。7.運空與運實當手挪動時,那么必需以眼指點手的動作,故眼的挪動次數(shù)輿間隔長短及凝視點的多寡,時常對操作有甚大的影響。運空改善:1.能否取消此動素?2.能否縮短其間隔?3.能否減少
14、其方向的多變,尤其突變?4.工具物件移向手邊?5.手挪動的種類,按需時的多少,其順序如下,能否選擇需時較少的挪動? 伸手至一固定位置的物件或地點,或至另一手中的物,或至另一手壓住的物件。 伸手至每次位置均略有變動的物件。 伸手至一堆混雜物中選取,或伸手至甚小的物件,或須準確握取的物件。 (2). 握 取定義:以手指圍繞物件的動作,以便充份控制該物體而預備拾取、持住或操作。起迄:當手或手指第一次接觸到章物擅的瞬間起,至該物體巳被完全控制的瞬間止。 例如:抓住吹風機.握取分析:1.此動素常不能取消,唯可以改善。2.此動素的定義著重在以手指圍繞物體,但如用任何工具夾 物體時,那么不屬此動素。 3.握
15、取常發(fā)生在運空與運實之間,其后常跟著 持住。 4.握取的種類甚多,其所需時間相差有達三倍者,故任何操作中此動素的次數(shù)應達最少,握取時應以最筒單握取為佳,拾取常較觸取為費時。握取改善:1.能否可建議一次握取多個,或減少握取次數(shù)。2.能否可改拾取為觸取,換言之,即改帶走為滑走? 3.能否在容器的前端開一缺口,以利握取?尤其較小物件,能否可以改善容器 的邊緣,以利握取? 4.工具售物件能否能預先放好,以便握取?5.能否利用一特制起子、套頭板手或其他合并工具?6.能否能用真空、吸鐵、橡皮尖棒或其他器具將可獲得利益。7.能否需用保送帶?8.夾具能否設計良好,以便挪動物件時容易握取?9.前操作者放下的位置
16、,以及工具等放置的位置能否使下一操作者簡化握取?10.能否有物件由一手傅給另一手?11.工具、物件能否預先放於回轉或擺動籃內,以利握取?12.能否能用其他工具替代以手握取?(3).運 實定義:手中有物或受有壓力由地點移至另一地點。起迄:自有負荷的手開場挪動的瞬間起,至到達目的地停頓的瞬間止。 例如:喝水時,抓住杯子以后,把水端到嘴邊,就 是這類動作要素的一種表現(xiàn). 運實分析:1.運送的物件能夠為手或手指所攜帶,亦能夠由一地點滑送,鉤送,抓送,拖送、推送、或旋轉挪動至另一地點。2.能夠為空手而抵抗一阻力時的挪動。3.此動素所需時間,依其間隔售分量及挪動種類而定。故可縮短間隔,減輕分量及改良挪動種
17、類而予以改善。4.運實的途中常發(fā)生預對。5.此動素前常接廠握取,后跟對準與放手。運實改善:1.運空的改善各點此處亦可同樣運用。2.能否減少其分量?3.能否運用適宜的器具,例如保送帶、容器、盛具、鑷子鐵鉗,及夾具等? 4.能否運用身體的適宜部位(及肌肉),例如手指、手腕、 前臂、肩等?5.能否利用重力來滑運或墜送?6.搬運設備能否用腳動機具操作。7.能否增大其保送單位使搬運更有效?8.能否因有精細的對準而使搬運減慢?9.能否因物料的搬運或程序的反復往返,而添加搬運時間?10.能否可因添加一小工具或放搬運物於接近運用點而取消 搬運? 11.搬運方向能否可取消?各種柵欄等妨礙物能否撤去?12.常用物
18、料能否放置于接近運用點?13.能否巳用適宜的平盤、箱等,且其操作能否陳列正確?14.前、后的操作能否與此一操作有適切的關系?15.能否視搬運物料的分量,運用身體最適宜的部位,而達最快的搬運速度?16.能否有些身體的動作可以取消? 17.雙手的動作能否同時,對稱而反方向動作?18.能否由提送改為滑送?19.眼的動作能否能與手的動作相協(xié)調?(4). 對 準定義:用旋轉或上下左右挪動將物件放置與一特定的位置。起迄:自開場旋動或挪動的瞬間起,至已被帶至正確位置的瞬間止。例如:在鎖螺絲前,要先將螺絲刀對準螺絲眼的動作.對準分析:1.此動素前常為“挪動,后常跟“放手。2.在操作中,此動素常由下一動素前的遲
19、延時間,很明顯的表現(xiàn)出來。3.很多情形此動素亦能夠發(fā)生在“運實的途中。4.此動素所需時間常按以下情形而定: (1)對稱的物件,即任何方向均可放置,需時最小。 (2)半對稱的物件,即能有數(shù)個位置可以放置,需時校正稱者 為多,較不對稱者為少。 (3) 不對稱的物件,即僅有一個位置可以放置,需時最多。 對準改善:1.能否必需求對準?2.能否運用道具以利對準,例如導板、漏斗、墊圈、量 規(guī)、停頓器、擺動器、指示針、彈簧、游標、凹槽等?3.緊度能否放寬?4.方角能否取消?5.孔洞能否斜入?6.能否用樣板?7.能否有目的以作對準的指點?8.能否毛脊添加了對準的問題?9.手臂能否有依托,使手能放穩(wěn)而減少對準的
20、時間?10.物件的握取能否容易對準?1l.能否利用腳操作的夾具?(5).裝 配定義:將兩個物件連合在一齊而成為一個整體。起迄:自手持物件開場向裝配點挪動的瞬間起,至手已完成裝配的瞬間止。 例如:寫完信時把筆套套到鋼筆上.裝配分析:1.此動素常為改善多于取消。2.此動素前常為“對準或“預對,后常跟“放手。3.在操作中此動素亦能夠與其他動素同時發(fā)生。4.操作中如需套入時,那么接觸之初1“以內為此動素時間,1“以外即為“運實及或“施轉,而非此動素時間。 1.能否用夾具、吊具、或固定器?2.能否運用自動設備?3.能否同時裝配敷件,或多種制程同時進展?4.能否有更有效的工具?5.能否用阻止器?6.工具能
21、否已達最有效的速度及送進?7.能否要用動力工具?8.能否運用歪輪或氣動固定器?9.當機器任務時,能否有其他任務可以同時進展?裝配改善:定義:為任務目的而運用工具、器具等設備。起迄:自手開場運用工具、器具的瞬間起,至手停頓運用的瞬間止。例如用電烙鐵焊接. (6). 使 用1.此動素??色@得改善,不但可節(jié)省時間,有時更可節(jié)省物料。2.在某種操作內常能夠延續(xù)發(fā)生無數(shù)次的運用。3.此動素即代表以前的動作均已預備就緒,其后的動作均為各有關補充動作或清理動作。4.以手替代工具任務時,亦屬此動素時間。如以手裁紙,即屬手在運用。 改善:同裝配。 運用分析定義:將一物件自原屬整體的一物件上分開。 起迄:手開場自
22、原件上將一物件移開的瞬間起,至手已將該物完全分開的瞬間止。例如倒水前要把熱水瓶的蓋子拿掉的動作. (7).拆 卸1.此動素常為改善多余取消。2.操作中此動素能夠與其他動素同時發(fā)生。3.此動素前常為“握取,后常跟“運實或“放手。4.此動素所需時間常與兩物銜接情形及松緊程度有關。 改善:同“裝配。 裝配分析:定義:放開所持的物體。起迄:自手指分開物體的瞬間起,至手或一切手指皆已分開物件的瞬間止。例如用完空調遙控器把它放在茶幾上。(8).放 手 1.此動素為一切動素需時最小者。2. 放手雖為時甚小,但在操作中仍須設法選用放手時間為最小者。3.實踐測時時,常與前一動素合并測計。 4. 放手分拾取的放手
23、及觸取的放手兩大類,后者需時為零,為需時最小的放手。 放手分析:1.能否取消此動素?2.能否即在任務完成處放手,用墜送法搜集?3.能否在運送途中放手?4.能否用彈出(機械力、空氣壓力、重力)?5.能否必需求極小心的放手?能否防止?6.容器能否經過特殊設計,以便能接納放手后的物件?7. 放手之慮,手或運送能否為進展次一動作的最正確位置?即放手后,手或運送的位置,能否對下一動作或次一挪動最為有利?8.能否二次放手多件物料?9.能否運用保送帶?放手改善:定義:撿查物件能否適宜規(guī)范的大小、外形、顏色或其他預定的質量。簡言之,即檢查物件的質與量能否達可以接受的程度。起迄:自眼或身體的其他部份開場檢查物體
24、的瞬間起,至檢查已完成的瞬間止。例如裝配員工一邊裝配一邊檢查裝配質量。 (9).檢 驗1.此動素甚易區(qū)別,如眼凝視一物,或動作與動作之間的等待,而腦正在判別其能否可以接受,卻屬此動素的發(fā)生時間。2.此動素重要在心思上的反響。3.實踐檢驗時,常以物件與一規(guī)范相此較。4.超越此動素后,可以保證已達能接受的規(guī)范。5.檢驗時按操作情形需用視覺、聽覺、觸角、嗅覺、味覺等五種器官。 6.此動素能夠與其他動素同時發(fā)生。 檢驗分析7.此動素所需時間常因以下要素而定: (1)個人的反響快慢。 (2)規(guī)范的準確度。 (3)物料的誤差 (4)視力等感官的好壞8.此動素常以個人的反響與刺激物的方式成正比。視力的好 壞
25、又是此動素的一重要影響要素。9.假設以刺激的情形講,如其他條件一樣,那么人對聲的反響此 對光的反響為快。而對觸覺的反響比對聲與光的反響更快。 人對聲的反響時間為0185秒 人對光的反響時間為0225秒 人對觸覺的反響時間為0175秒 1.能否取消或與其他操作合并?2.能否同時運用多種量具或檢驗器,或運用多用途的量具或檢驗器?3. 添加亮度或改善燈光的布置能否可以減少檢驗的時間?4.檢驗時物件與檢驗者眼的間隔能否適宜?5.能否可用影像設備來檢驗?6.能否可用機械來替代視力檢驗?7.能否可采用電眼?8.數(shù)量能否足夠采用電動自動檢驗?9.能否需用放大鏡設備檢驗較小物件?10.檢驗方法能否最好?能否思
26、索采用壓力、擺動、硬度、閃光、樣板、音響等檢驗,以及效能檢驗等? 檢驗改善 定義: 眼或手搜索一物。 起迄: 眼或手開場搜索一物的瞬間起,至該物被發(fā)現(xiàn)的瞬間止。 例如從放書的書桌里尋找書.(10). 找 尋1.此動素心思的反響更重於膂力的反響。 2.新手及不熟習任務者此動素較多,訓練有素及任務熟練者,那么費時極少。 3.如工具、另件、物料各有定所,任務場所布置適宜,那么此動素費時極少,且此亦為取消此動素最有效的方法。 4.如能取消此動素,那么能維持操作延續(xù)進展。 5.操作愈復雜,愈需記憶、愈不穩(wěn)定、或物件愈精細時,那么此動素費時愈多。找尋分析1.物件各有特別標示,或利用標簽或顏色?2.能否可用
27、透明容器,或特別設計的容器?3.良好的任務場所布置可以取消此動素?4.能否需用特殊燈光?5.物件、工具能否使有定所,并放置於正常任務范圍內,或預先放置適宜位置? 6.操作人員應訓練熟習操作方法,使其動作能自動自發(fā),完全成為習慣性的動作? 找尋改善定義: 在很多物件中選取一個。起迄: 自找尋終點的瞬間起,至該物被選出的瞬間止。例如很多螺絲雜亂地放在零件盒中為了從中抓住一個而進行選擇.(11).選 擇1.實踐上此動素常為一甚小的時間、實難區(qū)別找尋之末及選擇之開場時間。2.適用上常將找尋與選擇合并,視為找尋一個動素測計其時間。 3.選擇與找尋均跟在握取之前,且均為甚小的時間,故又常將此動素合并測時。
28、但在記錄符號時,凡合并測時者,均應同時晝出。以後各動素如有合并測時者,亦一樣。 4.此動素在記錄時運用顏色較用縮寫字母及線條等更易區(qū)別。 5.物件愈精細,規(guī)格愈嚴密時,此動素需時愈長。6.物件分門別類放置,防止混雜在一齊,以及有效任務場所的布置,??扇∠藙铀?。選擇分析:1.能否可改善布置取消或減少此勤案?2.普通物件能否可以相互換用?3.工具物件能否規(guī)范化?4.另件物料能否預先適宜標貼?5.另件與物料能否混合在一齊?6.能否能改善安排,而使選擇較為容易或可以取消(例如容器上開一缺口,盤、匣等容器能置於預放的位置,透明的盛具等)?7.燈光能否充足?8.能否當前一操作終了時,即將另件物料放於下一
29、操作的預放位置? 9.能否利用顏色,以利選擇?選擇改善:定義:當一動作終了后,思索下一動作如何做的時間。起迄:自操作者開場思索操作中下一步的瞬間起,至下一步已被決議的瞬間止。例如在寫文章時一邊思索一邊寫文章。(12).計 劃1.此動素完全為心思的思索時間,而非手的動作時間。2.操作中由于操作者的猶疑,即表示此動素的發(fā)生。3.操作愈熟練,此動素時間愈短。4.此動素常與其他動素同時發(fā)生,很難正確測計其時間。方案分析:1.能否可改善任務方法,簡化動作?2.能否可改善工具設備,使操作簡單而容易?3. 工具、另件、物料等能否已作最正確的陳列?4.如任務方法及工具等無法改善時,那么任務人員能否巳給予適宜而
30、充足的訓練,使之熟練而減少此動素的時間?方案改善:定義:將物件預先放置于對準的位置,或為以后的動作而將物件放置于正確的位置上。起迄:自開場旋動或挪動的瞬間起,至已被帶至正確位置的瞬間止。同對準 。比如:改變握筆的方式方便寫字。(13).預 對 1.此動素常與其他動素混合一齊,最常見的情形是與 運實一齊發(fā)生。 2.此動素起迄點甚難正確劃分,故很難單獨測計其時間。 3.“預對可視為能使下一操作縮短時間的代名詞o 4.所謂“預對,必需能將物件放置于適宜的位置上,方便以后再行取用。例如將用畢的筆放置于傾斜的筆架,此處宜用“預對 由于下次在筆架上拿起筆時,即能握于運用時的位置。又如將筆放于桌上的筆匣內,
31、那么放手前應為“對準,由于下次無法握于運用時的位置。再如將筆隨意丟在桌上,那么無“對準及“預對存在。 5.可以利用夾持工具或特設容器使物件堅持運用時的姿態(tài),以利握取時即已成為運用時的姿態(tài)。 預對分析:1.物件能否在運送途中即預先對正好?2.工具的設計能否于放下后其手柄堅持向上的位置?3.夾持設備能否能使工具的手柄堅持正確的位置?4.工具能否懸掛起來?5.工具能否放置于適宜任務的位置?6.能否運用道板(道具)?7.能否運用磁力喂料8.能否用一堆積設備,使堆在一齊或堆成適宜位置,以利對準? 9.能否用一可以旋轉的夾具,轉一定角度以便封準,整體一齊轉較易對準? 10.物件的設計能否使每一面(邊)均屬
32、一樣?預對改善:定義:當已握取后,繼續(xù)堅持一物。起迄:自該物已完全被控制的瞬間起,至下一動作開場的瞬間止。 比列鑽孔時用手固定物品使之不轉動。(14).持 住1.此動素常發(fā)生裝配任務及手動機器的操作中,其前常為“握取,后常跟“放手。2.繼續(xù)握取物,即視為“持住。3. 手絕對不是有效的持物工具,手是天下本錢最貴的夾持工具。 4.應設法利用各種夾具來替代以手持物。5.如能由操作中取消此動素,對改善消費有極顯著的改良。6.此動素為最容易取消的動素,且改善后對操作有本質的良好改良,故改善此動素,實為改善方法中最有價值最有奉獻之舉。 持住分析: 1.能否利用夾具來夾持,例如虎鉗、真空(吸著)、夾子、 針
33、、鉤、架、或其他機械設備等? 2.摩擦力或黏著力能否能加以運用? 3.磁鐵能否運用? 4.能否能用停頓器或剎車等以替代持住? 5.能否用快速夾具(不用螺絲)? 6.如“持住不能取消時,那么能否已設“手靠、 “手墊以減手的疲勞? 持住改善:定義:操作者因疲勞而停頓任務。起迄:自操作者動作開場停頓的瞬間起,至操作者開場恢復任務的瞬間止。 (15). 恢復疲勞的休憩1.此動素所需時間的長短,視任務性質及操作者的膂力而定。2.此動素通常均在任務周期之間發(fā)生。3.改善任務環(huán)境及動作等級可減少或去除此動素?;謴推诘男蓓治?1.肌肉的運用以及人體的等級能否適宜?2.溫度、濕度、通風、噪音、光線、顏色以及
34、其他任務環(huán)境能否適宜?3.任務臺的高度能否適宜?4.操作者能否能坐立咸宜?5.操作者能否有溫馨的坐椅,且高度適宜?6.重物能否利用機力裝卸?7.任務時間的長短能否適宜?8.能否需用腳踏板、手靠、手墊?恢復疲勞的休憩改善:定義:操作人無法控制的停頓。起迄:自手停頓動作的瞬間開場,至手再開場動作的 瞬間止。比如一只手毫無意義的閑著。(16).延 遲1. 當程序本身發(fā)生缺點或中斷時,即為此動素時間。2. 因操作的安排,經常當身體一部份任務時,致妨礙身體其他部份的任務,此種情形亦為此動素時間。 3.為程序中的需求,而等待機器或其他操作人的任務,或等待檢驗,或其他必要的等待,如待干、待熟、待冷等,亦均屬
35、此動素時間。延遲分析:此動素的發(fā)生在程序的本身,而非操作者所能控制。故操作人亦無法作此動素的改善,而必需將任務方法作某些改善才行。例如利用“雙手程序圖及“多動作圖分析空閑與等待時間,并予合適的改善。 延遲改善:定義:操作人的任何等待時間,但操作人對此種等待應負完全責任,由于此種等待,操作人原是應該可以控制者。起迄:自規(guī)定動作開場中斷的瞬間起,至已按原定規(guī)范方法重新開場的瞬間止。比如流水線作業(yè)速度不均某些位置要進行等待。(17).故 延1.此動素由于操作人的故意或忽略而發(fā)生,如操作人能努力些或仔細些,原是可以防止的。2.如能建立一個有興趣、有任務志愿、有效率與紀律的任務團體,此動素即可防止,而不用改動任務方法。故延分析:1.改善一切管理方法、規(guī)章、制度、政策使任務者毫無批判與埋怨。 2.改善任務環(huán)境,提供一適宜、安康、愉快、而有效率的任務場所,以提高任務者之心情。3.改善任務方法,使能容易、輕松、省力省時、而有效率的從事任務。4.充份的訓練任務人員,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西省九江市彭澤縣重點達標名校2025屆初三周考物理試題二含解析
- 皖江工學院《計算機組成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省運城市稷山縣2025屆三年級數(shù)學第二學期期末經典試題含解析
- 陜西省定邊縣2025年初三綜合練習數(shù)學試題卷(三模)含解析
- 柳州工學院《足球主項》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濰坊食品科技職業(yè)學院《漢字與板書藝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新媒體運營職業(yè)技能考試試卷及答案
- 上海立達學院《藥物合成反應Ⅰ》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2025年高考生物試題考前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5年中學數(shù)學教輔試卷及答案
- 工程設計資質專業(yè)人員專業(yè)對照表
- 開放大學辦學組織體系建設的困境與突破路徑
- 立式機組軸線調整及瓦間隙計算
- 胸痛中心培訓課件胸痛中心的時鐘統(tǒng)一及時間管理胸痛中心時間節(jié)點管理要求
- 孕期艾滋病檢測及服務流程
- 重癥肺炎患者護理查房PPT
- GB/T 9126.1-2023管法蘭用非金屬平墊片第1部分:PN系列
- GB/T 9126.2-2023管法蘭用非金屬平墊片第2部分:Class系列
- 教育調查報告3000字小學
- 功能性敷料類別及特點
- 液壓系統(tǒng)原理課件 液壓傳動與控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