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與“早戀”課件_第1頁
青少年“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與“早戀”課件_第2頁
青少年“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與“早戀”課件_第3頁
青少年“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與“早戀”課件_第4頁
青少年“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與“早戀”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溝通從“心”開始關注青少年“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 與“早戀”第1頁,共53頁。 一、從一組調查數(shù)據(jù)了解“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 二、 “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特點及類型 三、 “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的心理原因 四、什么樣的學生有早戀傾向 五、如何正確認識早戀問題 六、引導學生走出“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與“早戀”困擾第2頁,共53頁。 一、從一組調查數(shù)據(jù)了解“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 某中學對425名高中學生,進行有關早戀的心理問卷調查,結果如下: 選擇“我就覺得他(她)好”的學生占41.8%。 選擇“他(她)特別理解我,與他(她)在一起特開心”的學生占37.5%。 選擇早戀是為了“逃避現(xiàn)實中的心理壓力

2、”者占16%。第3頁,共53頁。 調查分析的結果表明,早戀現(xiàn)象并不像人們渲染的那樣已呈“燎原之勢”。中學生的“愛情”與成人以婚姻為目的的愛情很少能掛上邊,說明絕大多數(shù)校園戀情發(fā)生的動機,皆非出自“真愛”,而是青春期一個人各層面情感交流的需要。中學生戀愛多是“無言的結局” 。中學生戀情帶有游戲色彩,不是以婚姻為目的,嚴格說不是“戀愛”,所以“早戀”的提法不科學,提“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比較合適。但“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很容易發(fā)展成早戀。第4頁,共53頁。二、 “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特點及類型 1、青少年“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行為有以下幾個特點: ()、朦朧性 :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的青少年對于早戀

3、關系的發(fā)展結局并不明確。他們主要是渴望與異性單獨接觸,但是對未來組建家庭、如何處理戀愛關系和學業(yè)關系、如何區(qū)別友誼和愛情都缺乏明確的認識。 第5頁,共53頁。 ()、矛盾性 :有早戀關系的青少年內心也充滿了矛盾,既想接觸有怕被人發(fā)現(xiàn),早戀的過程中愉快和痛苦并存。 ()、變異性 :早戀關系是一種充滿變化、極不穩(wěn)定的感情關系。青少年之間一對一的早戀關系缺乏持久性,一般不會持續(xù)很長時間。 ()、差異性 :青少年的早戀行為具有明顯的差異性。早戀行為有十分隱蔽的,也有的青少年很公開的。 第6頁,共53頁。 2、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的類型(1)、愛慕型,即青少年之間由于愛慕對方而產生的早戀現(xiàn)象。根據(jù)愛慕對象

4、的不同,又可分為:儀表型,就是由于愛慕對方外在的儀表而產生的早戀;專長型,就是因為愛慕對方的能力專長而產生的早戀;品性型,就是由于愛慕對方的優(yōu)秀品性而產生的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 第7頁,共53頁。(2)、好奇型,即由于對異性的好奇心而產生的早戀現(xiàn)象。對異性產生強烈的好奇心,是青春期的青少年隨著性意識的發(fā)展而自然產生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青少年由于生理發(fā)育和性成熟,很容易產生性沖動,對異性變得很敏感,渴望了解異性的心理和生理,了解異性對自己的態(tài)度。為了滿足這種好奇心,就想結交異性朋友,建立“戀愛”關系。 第8頁,共53頁。(3)、模仿型,即因為模仿別人的行為而產生的早戀現(xiàn)象。模仿的對象主要來自社會生活

5、,影視作品和報刊書籍。 (4)、從眾型,即迫于周圍人的壓力產生的早戀現(xiàn)象。周圍人是指所出的同年齡群體。 第9頁,共53頁。(5)、愉悅型,即為了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而產生的早戀現(xiàn)象。青春期男女之間的密切交往,往往會給雙方帶來愉快的體驗,這種愉快的體驗會進一步促進青少年之間的密切交往,逐漸轉變?yōu)榍啻浩诋愋越煌^密。 第10頁,共53頁。(6)、補償性,即為了獲得感情補償和排解受挫的情緒而產生的早戀現(xiàn)象。感情補償是指青少年在學業(yè)上或感情方面受到挫折時,出于爭強好勝的心理,或者為了擺脫感情創(chuàng)傷,一些青少年就想用早戀的方式排遣受挫的情緒,從異性那里獲得感情補償。 第11頁,共53頁。(7)、逆反型,即由

6、于青少年在兩性交往中受到別人不恰當?shù)母深A所產生的早戀現(xiàn)象。最典型的就是心理就是“你們不許我這樣做,我偏要這樣做”。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正常的異性交往會迅速向早戀關系發(fā)展。 第12頁,共53頁。(8)、病理型,即由于病理原因而產生的早戀現(xiàn)象。在當代社會,由于營養(yǎng)過剩、一些食品中含有性激素的作用,或者生理上的疾病、家庭遺傳等原因,造成一些青少年身體早熟,身體外觀像成年人,或者心理早熟,或者性變態(tài)心理。這些都會誘發(fā)青少年的早戀現(xiàn)象。 第13頁,共53頁。三、“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的心理原因 1、精神空虛型。青春期正是人的精力特別旺盛的時期,是長身體、學知識的大好時光。但是一部分孩子未能把充沛的精力用

7、在學習上,他們對學習缺乏興趣,又找不到合適的方式發(fā)泄這部分過剩的精力,于是,早戀便來到了他們空虛的心靈之中。第14頁,共53頁。 2、愛慕虛榮型。這種類型以女孩子居多。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加上流行的愛情歌曲和表現(xiàn)性愛的影視和書籍的誘導,少男少女的潛意識里也產生一種希望被認可、被贊美甚至被追求的沖動需要。如果她平時在學校里因成績好或表現(xiàn)好常受到表揚,或在家里能得到家長的肯定,這種需要就能得到滿足,分心的危險也就小些。第15頁,共53頁。 3、盲目鐘情型。德國大文豪歌德在他的處女作少年維特之煩惱一書中曾發(fā)出“哪個少女不懷春,哪個少年不鐘情”的詠嘆。確實,進入青春期的中學生邁進了多夢的年華,對異性的好

8、奇,對兩性問題的興趣有明顯的增加,都或多或少地有了懷春的萌芽。 第16頁,共53頁。四、什么樣的學生有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傾向 1、一般來說,性格外向、相貌出眾的人,比性格內向、外表平平的更容易發(fā)生早戀。因為性格外向的人大多敢做敢為,敢于觸犯校規(guī),不安分守己,有適合自己的對象,就會大膽追求,并且相貌出眾的人,常常是大家追求的目標,尤其是漂亮的少女,往往經不起別人的追求,她們以被男孩愛慕為榮,聽信甜言蜜語,很快陷入男孩子的情網。 第17頁,共53頁。 喜愛文學、有文藝才華的學生容易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這些學生由于受環(huán)境熏陶,感情豐富,多愁善感,喜歡用書中、歌里的浪漫情節(jié)來類比自己的生活,效仿藝術家

9、筆下的主人公,追求理想的愛情天地。加上他們有某個方而的才華,常被異性羨慕,故很容易獲得愛的信息。 第18頁,共53頁。 性格軟弱、虛榮心強的學生容易早戀。這部分人以女生多見,她們從小嬌生慣養(yǎng),依賴性強,找了男朋友,便覺得有了依靠,她們把自己附屬于一個男孩,因此,很容易成為男生的愛情俘虜。而那些虛榮心強的女生,大多是由于強烈的虛榮心,使她們樂意接受男孩子的殷勤、贊美以及小恩小惠。有的學生是出于“攀比”心理,而走上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的。 第19頁,共53頁。 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比成績好的學生更容易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這些學生常不受老師歡迎、不被教師關注,在學習上很少受到特殊關心,也無法把情力放在學習

10、上,從而根本不能從學習中獲得樂趣,于是,他們便把無處打發(fā)的精力和時間轉向愛情,轉向社會,以彌補感情上的空虛。這些學生大多不以班上的同學為追求目標,尤其是女生,常找社會青年。第20頁,共53頁。 缺少家庭溫暖和愛護的學生容易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這些人常見于父母感情破裂、離婚、受繼父繼母虐待,或父母雙亡寄人籬下得不到溫暖,生活在一個冷漠、壓抑,甚至受辱的環(huán)境里。于是,渴望得到他人溫暖,而異性的撫慰正可以彌補這一點,使他們嘗到了愛情的甘甜。第21頁,共53頁。 環(huán)境不好的學生容易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這些學生接觸些不三不四的人,或者與他們一起玩的朋友都是早戀者,在旁人的教唆和指使下,也大膽效仿,正如古

11、人云:近墨者黑。第22頁,共53頁。五、如何正確認識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與早戀問題 1、從中學生心理需求看,學生戀愛是生命的第一次,既快樂又不安,既幸福又痛苦,當事人敏感的眼睛和多疑的耳朵這時接受了太多的環(huán)境暗示,不少表情和話語讓他們不知所措。第23頁,共53頁。他們有委曲想傾吐,有疑惑待分析,他們非常想得到一種幫助,使他們既不放棄自己的感情,又不違背社會的規(guī)范。他們的確渴求民主、尊重,同時他們也渴求幫助、指導。這時的班主任和家長是不可袖手旁觀的。僅僅默許,不能滿足孩子們的成長需求。默許是一種失職。第24頁,共53頁。 2、一些地區(qū)和一些家庭,缺少寬松的異性交往環(huán)境;一些學校缺少規(guī)范的異性交往正

12、面引導;有些教師和大部分家長對中學生戀愛的界定相當泛化,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瞧誰都象“早戀”,不少教師和家長對學生的差異性缺少尊重,不允許不一樣兒,總喜歡“一刀切”,和當事人沒有平等的溝通,勸告多傾聽少,命令多商討少;有的教師沒有保護個人隱私的概念,有的家庭因此而發(fā)生辱罵,毆打等暴力。 第25頁,共53頁。 家長理直氣壯地認為:打是疼罵是愛,棒打鴛鴦,傷了感情就傷了,為了高分高學歷,值。小孩子的感情不值什么。 歸根結底,我們身處現(xiàn)代社會,面對跨二十一世紀的新一代,在異性交往的教育上,我們仍舊停留在二十世紀中葉!我們缺乏民主意識,缺乏“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理念,缺乏長遠目光,缺乏對學生一生幸福的關

13、注,總是很功利地盯在一時一事上。第26頁,共53頁。 3、“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與“早戀”過程,并非當事人雙方所能把握的,而是當事人與環(huán)境互動共創(chuàng)青春成長的過程。 “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與“早戀”結局具有不確定性。中學生自己這樣描寫:青春的愛只是我手中的一只紙蝶,遇見風會吹走,遇見雨會沉淪,遇見火會燃燒。 有經驗的班主任常說:推一推,可能催成早戀;拉一拉,可以拉回友誼。這正說明“早戀”動態(tài)發(fā)展中內因外因互動的不確定特點。 第27頁,共53頁。 4、中學生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戀愛的事態(tài)發(fā)展,往往是孩子和成年人互動中完成的,中學生戀愛帶來的利弊,常取決于成年人的引導。成年人是孩子們異性交往的重要環(huán)境

14、,成年人以自己的感情、言語、觀念、行為與孩子共同推動青春的成長,父母教師完全可以和孩子共同分享情感的快樂,共同承受挫折的煩惱,共同設計合情合理的故事發(fā)展,共同求解這首青春的難題。 第28頁,共53頁。 面臨前景尚難預料戀情,定性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引導。把“早戀”的標簽到處亂貼,帶來的是誤解、偏見、傷害,造成的是師生關系、親子關系的緊張,制造的是孩子成長的“逆境”。第29頁,共53頁。六、引導學生走出“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與“早戀”困擾 青春期孩子的精神世界是純潔而多情的,愛情這一人類永不凋謝的美麗花朵在那里可以找到肥沃的土壤。盡管少年的愛情是純潔、美好的,但“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早戀”還是

15、必須堅決反對的。因為在現(xiàn)代社會環(huán)境下,其結果往往消極而不幸,必然嚴重影響學習,而且成功率極低,實為對中學生寶貴精力的大量浪費。 第30頁,共53頁。 不少家長方法欠妥,總把中學生看作小孩子,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尊嚴,私拆子女信箋,查看日記,監(jiān)聽電話,動不動就要嚴加管教,看不順眼就任意訓斥、責罵,還不允許辯解,因為辯解就是不聽話、頂嘴、造反、那還得了。一旦發(fā)現(xiàn)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早戀,更是大動干戈,拳腳相加,控制人身自由。第31頁,共53頁。 學校處理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與早戀問題往往也是簡單粗暴的壓制法:寫檢查、停課、處分,甚至廣播上點名、公開情書等。這些做法使孩子感到強烈的屈辱和壓力,結果往往不令人

16、滿意。有的表面順從,卻將憎恨埋在心里,有的由公開轉入地下,最糟的是在壓力和鄙視下,自暴自棄,悲觀失望,最后走上逃學、出走甚至自殺的道路。第32頁,共53頁。 對于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與早戀,禁止并非良方,默許是一種失職,教會學生把握成長才是良策。 把握成長就是學生在體驗中學習選擇,在選擇中承擔責任。 第33頁,共53頁。對中學生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與戀愛的教育對策 有三個前提必須明確: (1)明確民主、尊重的前提。民主、尊重是現(xiàn)代教育的本質。我們放棄嚴厲禁止政策,不是因為管不住而被迫放棄,而是禁止政策違背了現(xiàn)代教育的民主本質。 第34頁,共53頁。 (2)明確“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前提。制定教育對策

17、,不能滿足于表現(xiàn)的風平浪靜,不能停留在暫時的高分數(shù)和考大學等功利目標上,而要對學生一生的幸福負責,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負責。 (3)明確時代發(fā)展的前提。時代前進了,社會開放了,中學生的主體意識極大覺醒了,這個大潮流我們必須順應,絕不能用封建主義的老花鏡看待新一代的人際交往,也不能用功利主義的砝碼衡量學生交往的利弊。我們的學生必須適應入世之后的中國社會環(huán)境,我們的孩子必須適應已然發(fā)生變遷的中國婚姻家庭現(xiàn)實。第35頁,共53頁。 我主張的中學生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與戀愛的教育對策是面對全體學生,大力提倡中學生的友誼交往;個別發(fā)生戀情不能壓制;既不急于定性也不代替學生選擇;鼓勵當事人學會選擇,學會承擔責任

18、;在當事人選擇出現(xiàn)困難時,老師家長要起到保護、指導和限制作用。第36頁,共53頁。青春期異性交往的原則 1、以恰當方式表達男女同學的友情。 2、不提倡男女單獨交往。 3、避免不必要的身體接觸,注意自己的外在表現(xiàn)。 4、求廣泛忌單一。與異性的交往,要盡可能減少單獨相處,要廣泛地與異性同學交往,建立起廣泛的朋友關系,多參加集體活動,并在集體活動中與眾多的朋友保持良好關系。 第37頁,共53頁。引導學生走出 “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與“早戀”誤區(qū) 1、加強中學生的青春期教育。 2、鼓勵和指導好中學生正常的異生交往。 3、開展活動,拓寬興趣,使青春期學生情感遷移。 4、抓住苗頭,防微杜漸。 5、努力創(chuàng)設

19、一個利于中學生成長的教育環(huán)境。第38頁,共53頁。參考做法:一要尊重青少年的人格和感情。 有人曾對青少年的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與早戀問題進行問卷調查,其中有一道問題是:當你的“交往過密”行為被發(fā)現(xiàn)后,你最希望班主任、父母采取哪種 處理方法?有65的學生認為老師應做好說服工作,并且不要公開其姓名??梢?,大多數(shù)學生是珍視自己所擁有的那份感情并且希望得到保護的。所以,當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有早戀苗頭時,第一件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為學生保密,不要在其他學生和老及家長面前提及此事。第39頁,共53頁。二要進行針對性強的說理疏導。 要做到說理疏導針對性強,就要了解早戀的類型:1)攀比式就是跟風,你有我有。好像有一位異

20、性朋友站自己身邊很威風很了不起。班里要是出現(xiàn)一對戀人,很快就會冒出好幾對來。2)逆反式本來僅屬友情,但被老師、同學誤認為談戀愛,既然背上了“黑鍋”,干脆就做給他們看,真的談起戀愛來。3)慫恿式原本對某同學沒有意思,但經同學好友一說:“你跟她很般配”便斗膽追求對方。4)游戲式從“拍拖”開始就知道這是一場沒有結果的游戲,但機會來了還是要試一下。5)好奇式對異性生理構造和情感世界充滿好奇心和神秘感,試圖通過談戀愛來了解;受淫穢書刊或黃色影碟的刺激,產生找異性發(fā)泄欲望的邪念。6)解悶式因功課緊張或父母不和產生煩惱、壓力,急需找異性朋友傾訴苦悶、放松自己。 第40頁,共53頁。學校有做不完的作業(yè),考不完

21、的試題,讓學生感到很累、很枯燥,而這時要是有一位異性朋友在身邊互相安慰,就可緩解學習壓力。可見,我們在對早戀學生進行輔導時,一定要把握好他們的青春期異性交往過密與早戀原因和心態(tài),若光講“影響學習”、“危害健康”等大道理,效果是不佳的。第41頁,共53頁。三要注意引導青少年實施愛情凍結術。 這是非常有效果的一種方法,比較容易被學生接受。 具體來說,就是:假如發(fā)現(xiàn)自己對某位異生同學產生了愛慕、眷戀之情,就要自我克制這種感情,不向對方吐露,不付諸行動,將這種純潔的感情深深埋藏入心底防止感情進一步發(fā)展,更不要把自己的感情強加于人,干擾別人的學習和生活;第42頁,共53頁。 假如自己受到某位異性同學的愛

22、慕和追求,就要及早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鼓勵對方將精力放在學習上,保持正常的同學關系,共同進步;假如自己和某位異性同學彼此都傾慕、鐘意對方,就更應該盡快控制這種感情的發(fā)展,要么果斷地中止關系,要么將感情結起來,要么將感情轉移和升華,以防止自己墮人情網而不能自拔;假如已經有了愛和追求的行為,我們不要急于去否認,因為愛是沒有原因的,我們也不要急于“棒打鴛鴦 ”,而不要求雙方為了對方的前程,暫時把這段“愛”封存凍結起來,待雙方長大以后完成學業(yè)再重新打開 。第43頁,共53頁。 下面摘錄的短語,是我從學生和班主任的主題班會發(fā)言中聽到的。雖然只是寥寥數(shù)語,但足以反映出當今中學生、教師和家長的高水平。人生各個階

23、段有各自的任務,青春期不是播種愛情的季節(jié)。既然在春天,就不要做夏天的事。 人生有得必有失,中學婉拒的愛情,十年后會與你重逢。 第44頁,共53頁。天涯何入無芳草,不必急在少年時,擁有了一棵樹,卻失卻了一片森林。 愛情,除了快樂還有責任。 我們只有純潔的感情,卻不能保證給予對方幸福。 珍藏起提前到來的微笑,作為十年后選擇戀人的鏡子。 你沒有過錯,只是目前不適宜。還是讓理智的選擇戰(zhàn)勝感情的沖動吧。 第45頁,共53頁。 一組調查數(shù)據(jù)選擇早戀是“為了表明自己長大了,可以擺脫大人控制”者,占11%。 選擇早戀是“為了表現(xiàn)自己的吸引力或自信”者,占7%。 選擇早戀是為了“尋求刺激”者占4.6%。 選擇早戀是為了“尋找終身伴侶,為將來與他(她)結婚”者,僅占2%。第46頁,共53頁。 青春訪談 1、選擇“我就覺得他(她)好”的學生占41.8%。如有的學生談到“我最近總是希望看到她,我知道這是戀愛,不對,但我控制不了自己!”他們把異性間的相互吸引等同于愛情。隨異性交往圈子的擴大,對異性的神秘感消失了,“愛情”即宣告結束。第47頁,共53頁。 2、選擇“他(她)特別理解我,與他(她)在一起特開心”的學生占3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