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課件第十四章_第1頁
齋課件第十四章_第2頁
齋課件第十四章_第3頁
齋課件第十四章_第4頁
齋課件第十四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3.3 連續(xù)干燥過程特點:預熱段:物料從進料溫度1升至tW表面汽化階段:物料溫度為tW, 當無Q損失和Q補時,為等焓過程升溫階段:物料從tW升至出口溫度2沒有恒速干燥階段物料衡算和熱量衡算物料衡算式 W=GC(X1-X2)=V(H2-H1)熱量衡算式預熱器: Q=V(I1-I0)=VCpH1(t1-t0) 干燥器中放熱 廢氣帶走 Q3干燥器: 整理得: 汽化水分Q1 物料升溫Q2熱效率定義當Q損=0, Q補=0時, 提高的措施提高t1(物料要耐溫)降低廢氣出口溫度t2 但有可能返潮。 通常t2比tW大2050 中間加熱 對不耐高溫的物料很有效 廢氣再循環(huán)也增加了H2-H1, 降低V 理想干燥過

2、程與實際干燥過程理想干燥簡化假定:不計預熱段,升溫段(物料溫度變化可忽略)水分都是在表面汽化階段除去(=tW)Q補=0忽略Q損結果:干燥為等焓過程3.4 理想干燥過程計算 VdH=GCdX V(H2-H1)=GC(X1-X2) dI=0 I1=I2, tW=常數(shù)由dI=0 得即 =tW將CpH取平均值,作常數(shù)處理 理想干燥器計算變量分析 , 共10個公式: 四個方程設計型計算:已知: GC, X1, X2, H1選擇: t1, t2求: V, H2,3.5實際干燥器容積估算分三段: 預熱段 表面汽化段 升溫段 ,(i=1,2,3)例1 濕物料量1.75kg/s,由含水量w1=20%干燥至w2=

3、1%,室外空氣溫度為20,濕球溫度為16,經(jīng)預熱后進入干燥器,出口廢氣達到指定溫度后排出,現(xiàn)采用兩種方案:1氣體一次預熱至120,增濕至43后排出;2設置中間加熱,即預熱至120,氣體進入干燥器,增濕至中間達43時,再被加熱至100,繼續(xù)增濕至50排出。設為理想干燥器,總壓100kPa求:兩種情況下的V, 解:1.查16下, pW=1.82kPa, rW=2463kJ/kg =0.01155kg水/kg干氣 =0.0098kg水/kg干氣 =148kJ/kg干氣I2=I1 =0.0404kg水/kg干氣 2. I1=148kJ/kg干氣 H2=0.0404kg水/kg干氣 I4=I3=(1.0

4、1+1.880.0404)100 0.0404 =210kJ/kg干氣CpH1=1.01+1.880.0098=1.028kJ/kgCpH3=1.01+1.880.0404=1.086kJ/kg =81%例2 實際干燥器的焓衡算如圖示,已知濕物料初態(tài)為X1=0.2kg水/kg干料,1=18,終態(tài)為X2=0.01kg水/kg干料, 2=30,干物料比熱CpS=2kJ/kg,物料量GC=1.2kg干料/s, H0=0.001kg水/kg干氣,t0=16的空氣經(jīng)加熱,進入干燥器,干空氣流量為V=4kg干氣/s,氣體出口狀態(tài)為t4=60。熱損失可忽略。求:Q+Q中為多少?解: =0.058kg水/kg

5、干氣 I0=(1.01+1.880.001)16 0.001 =18.7kJ/kg干氣 I4=(1.01+1.880.058)60 0.058 =212.1kJ/kg干氣 i1=(CpS+CpLX1)1=(2+4.180.2)18 =51.0kJ/kg干料 i2=(CpS+CpLX2)2=(2+4.180.01)30 =61.2kJ/kg干料Q+Q中=V(I4-I0)+GC(i2-i1) =4(212.1-18.7)+1.2(61.2-51)=786kW例3 在總壓為760mmHg的N2和C3H6O(丙酮)體系中,已知丙酮的露點為15相對濕度為0.4,求體系的溫度為多少?濕度為多少? 丙酮的安

6、托因常數(shù)A=7.11212,B=1204.67,C=223.5, 安托因公式lgP0=A-B/(t+C) P0-mmHg -解: 由露點溫度td=15,得: lgPd=lgP0=7.11212-1204.67/(15+223.5) Pd=115.1(mmHg)該體系溫度下丙酮的飽和蒸汽壓 Ps=115.1/0.4=287.75(mmHg)由 lgPs=A-B/(t+C) lg287.75=7.11212-1204.67/(t+223.5)所以體系溫度:t=35.4濕度例4 有一連續(xù)干燥器在常壓下操作,生產能力為1000kg/h(以干燥產品計)。物料水分由12%降為3%(均為濕基),物料溫度則由15至28,絕干物料的比熱為1.3kJ/(kg干料),空氣的初溫為25,濕度為0.01kg/kg干空氣,經(jīng)預熱器后升溫至70,干燥器出口廢氣為45,設空氣在干燥器進出口處焓值相等, 熱損失可忽略不計,試求: 在H-I圖上示意畫出濕空氣在整個過程中所經(jīng)歷的狀態(tài)點; 初始狀態(tài)下,空氣體積流量(m3/h )和 空氣質量流量(kg/h)。解: 如圖示干物料量GC=G2(1-w2)=1000(1-0.03) =970kg干料/h , 蒸發(fā)水量 空氣初始濕比容空氣流量V1=VvH=102300.857=8764m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