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水利委員會招聘考試-黃河基礎知識_第1頁
黃河水利委員會招聘考試-黃河基礎知識_第2頁
黃河水利委員會招聘考試-黃河基礎知識_第3頁
黃河水利委員會招聘考試-黃河基礎知識_第4頁
黃河水利委員會招聘考試-黃河基礎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黃河基礎知識和職業(yè)能力測驗黃河水利委員會考試綱要一、選擇(1)新中國成立后,黨中央非常重視治黃工作,1952年,(A )第一次出京視察,就選了黃河,并發(fā)出了 “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偉大號召。A .毛澤東 B.劉少奇 C.周恩來(2)黃河流域既有豐富的資源,又有嚴重的自然災害,上中下游治理開發(fā)的側(cè)重點分別為(C)。A.上游水能資源開發(fā),中游水土保持,下游通航B.上游水土保持,中游農(nóng)業(yè)開發(fā),下游防洪C.上游水能資源開發(fā),中游水土保持,下游防洪(3)黃河流域中黃土分布的面積和厚度,都居世界第一。黃土高原的黃土主要是(A)。A.經(jīng)過風力搬運和堆積B.巖石就地風化形成的C.由流水搬運來的(4)黃河之所

2、以被稱為黃河,其原因是( A)。A.河水中包含大量的黃土物質(zhì),水色為黃色B.黃河流域是黃種人的故鄉(xiāng)C.黃帝陵在黃河流域(5)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十分嚴重,主要原因是(B)。A.氣候濕潤,終年多雨,雨水沖刷力強B.天然植被遭到破壞,黃土疏松,易受雨水侵蝕C.流域中地震強烈,滑坡嚴重(6)黃河流域自然災害發(fā)生頻繁,危害嚴重。黃河流域 的三大自然災害是(A)。A.旱災、洪水和水土流失B.蝗災、水災和地震C.風災、水災和泥石流(7)在黃河中游地區(qū),厚層的黃土經(jīng)流水切割后,形成了十分獨特的地貌形態(tài),其中最獨特的有(A)。A .塘、梁、嵬、溝B.丘陵、平原、山地C.河谷、高原、丘陵(8)河床高出兩岸地面的河稱

3、為懸河,又稱地上河,黃河 下游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懸河,它的形成原因是( B)。A.河道流經(jīng)地勢較高的地帶 B.泥沙大量淤積,河床 抬高 C.由以上兩個原因造成的(9)進入黃河下游的泥沙平均每年4億噸淤積在河道中,使河床平均每年抬高(B)厘米。A. 5 B. 10 C. 15(10)黃河平均每年將 12億噸泥沙輸送入海,這部分泥 沙(A)。A.淤在河口,每年造陸 2530平方公里 B.污染了海 洋 C.對海洋生物有害1997年中國環(huán)境狀況公報公布,黃河面臨污染和斷 流的雙重壓力。70年代年黃河斷流的年份最長歷時21天,1997年長達(C)天。A. 133 B. 218 C. 226(12)山東省境

4、內(nèi)現(xiàn)行黃河河道的歷史( A )。A.僅140年左右 B,超過500年 C.達1000年(13)從公元602年至公元1938年,黃河決口泛濫的年份 和次數(shù)分別為(B)。A. 385 年,1100 多次 B. 543 年,1590 次 C. 700 余年, 1800多次(14) 1985年,黃河水利委員會根據(jù)調(diào)查結(jié)果、歷史傳 統(tǒng)和各家意見,確認黃河河源為( C)。A.才L曲 B.卡日曲C.瑪曲(15)河流季節(jié)性、周期性的漲水時期叫汛期。黃河一 年內(nèi)四季均有汛期,分別叫桃汛、伏汛、秋汛、凌汛。其中危 害最大的是(B)。A.桃汛、伏汛B.伏汛、凌汛 C.秋汛、伏汛(16) 1972年以來黃河發(fā)生斷流,

5、90年代以來,連年斷流,造成很大的災害。黃河斷流的主要原因是( C)。A.天然徑流大幅度減少 B.人類引水量增多C.全球氣候變暖使黃河流域變得干旱(17)山西省芮城縣西侯遺址發(fā)現(xiàn)的遠古人類用過的石器表明,黃河流域的人類活動出現(xiàn)在( B)萬年以前。A. 50 B. 180 C. 200(18)在現(xiàn)在人類大量種植的糧食作物中,有確鑿的證據(jù)表明,(B)三種起源于黃河流域。A.小麥、大麥、大豆 B.小米、高粱、大豆 C.玉米、 小米、高粱(19)已有的考古發(fā)現(xiàn)表明,黃河流域人類用火最早始 于西侯度文化,比北京人用火早(C)萬年。A. 50 B. 80 C. 100(20)如何治理黃河,是一個跨世紀的重

6、大戰(zhàn)略任務。根治黃河下游的出路在于(A)。A.加強中游的水土保持B.疏浚下游河道C.人工改道(21)壺口瀑布是黃河上著名的景觀。由于水流的強烈 沖刷,瀑布的位置不是固定的。一二百萬年以來,壺口瀑布向 (B)公里。A.下游移動了 20 B,上游移動了 65 C.上游移動了 100(22)漢哀帝初期,(A)應詔上書,提出了治河見解, 成為保留至今的我國最早的一篇比較全面的治河文獻。A.賈讓 B.鄭國 C.鄭逢(23)漢明帝執(zhí)政以后,于永平十二年(公元 69年)決定修治黃河。(B)主持這次規(guī)模較大的治水活動,歷經(jīng)一年的 時間,使黃河和汴渠都得到了控制。A.汲仁 B.王景C.何愍(24)中國歷史上第一

7、部以黃河命名的著作是( B)。B .賈耽的吐蕃黃河錄A.裴秀的吐蕃黃河錄C.裴秀的西域黃河錄(25)明代后期的治河活動出現(xiàn)許多治河人物,并著書立 說,其中對后世影響最大的是(B)。A.劉天和的河防一覽B .潘季馴的兩河經(jīng)略C.萬恭的天讓書(26)據(jù)文獻記載,從元初至清末,黃河決口,曾使( A) 七次被河水淹沒?,F(xiàn)在在地下三四米處才發(fā)現(xiàn)明代屋項。A.開封城 B.洛陽C.桐城(27)公元1128年,南宋趙構政權為阻止金兵南進,東京 留守在(C)決開黃河,造成黃河長期南泛,奪淮入海。A.河北巨鹿 B.河南銅瓦廂C.河南商丘(28)在黃河上游,至今還保留著一種古老的提水工具( C),成為當?shù)氐囊坏里L景

8、。A.銀川桶車 B.西寧吊車C.蘭州水車(29)位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巴彥淖爾盟磴口附近黃河干流上的(B)水利樞紐,建于 60年代初期,引黃河水送往河套灌區(qū)。A.小浪底 B.三盛公 C.萬家寨(30) 1950年開始興建的(A),開辟了黃河下游引黃灌溉的先河,灌溉著新鄉(xiāng)等一市五縣60萬畝耕地。A.人民勝利渠 B.人民公社渠C.人民新鄉(xiāng)渠(31)分布在我國西部地區(qū)的(C),小枝螺旋互生,呈 刺狀,果為漿果,色橙黃或桔紅,沿枝條密布。它耐干旱,是 黃土高原主要的水土保持樹種之一。A.劍麻 B.仙人掌C.沙棘(32)新中國成立后,統(tǒng)一治理黃河的專門機構是( B)。A.中央水利局黃河行政署B(yǎng).黃河水利委員會

9、 C.兩河治理行政公署(33)黃河可供給我們使用的水量是( B)立方米。A. 20彳乙 B. 370彳乙 C. 800彳乙(34) (A)市歷史上曾有過水源富足的驕傲。黃河、賈 魯河、熊耳河和金水河皆從城市周邊和市內(nèi)蜿蜒而過。但隨著 自然環(huán)境、氣候的變化, 70年代后,城市用水基本上只靠黃河 過境水。A.鄭州 B.洛陽 C.新鄉(xiāng)(35)就目前市場水價格而言,1000立方米黃河水只能換來(A)礦泉水。A. 1 瓶 B. 10瓶 C. 100 瓶(36)黃河水污染使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生物種群多樣性喪失。黃河原有魚類(B)種,其中有()到目前已經(jīng)絕跡。A. 100, 1/4 B. 150, 1/5 C.

10、 180, 1/2(37)今(B)的巨鹿古戰(zhàn)場是秦末農(nóng)民起義推翻秦王朝 統(tǒng)治的決定性一戰(zhàn)的遺址, “逐鹿中原”這一著名成語即由此 而來。A.河北懷來縣 B.河北平鄉(xiāng)縣 C.河南中牟縣東北1939年作于延安、以黃河兩岸人民抗日救國的英 勇斗爭為題材,塑造中華民族巨人般形象的黃河大合唱的 曲作者是(A)。A.冼星海 B.聶耳C.賀綠汀1947年6月30日,劉鄧大軍12. 6萬人,擊潰黃河對 岸國民黨軍隊的堅固防線,勝利渡過黃河。劉鄧首長及晉冀魯 豫野戰(zhàn)軍司令部是從(A)渡過黃河的。A.河南臺前縣孫口渡口 B .河南孟津渡渡口C.山西風陵渡渡口1995年6月17日,在黃河下游的(B)市建成了 “黃

11、河水體紀念碑”。這座碑由1093個容積為0. 53立方米的鋼化玻 璃罐組成,分別注入了從河源到河口每隔5公里為一段所取的水樣,形成了一條微縮黃河。A.山東濟南市 B.山東東營市C.河南開封市(41)人類全程漂流黃河發(fā)生在 1987年,由中國漂流隊 最終完成這一黃河漂流壯舉。這支中國漂流隊由(C)三個省市的黃河漂流探險隊組成。A.山東、河南、上海 B.山西、河南、北京C.河南、北京、安徽(42)由于黃河是我國奴隸制社會的主要經(jīng)濟區(qū),因此, 夏商兩代曾10多次遷都,(C)沒有離開黃河兩岸的谷地與平 原地帶。A. 7次 B. 9次 C.始終“絲綢之路”是古代橫貫亞洲的交通道路。其主 要路線的東端起自

12、(A)。A.渭水流域 B.汾河流域C.淮河中部地區(qū)(44)唐朝中葉“安史之亂”之后,由于( B)全國人 口大規(guī)模南流。A.外寇入侵,國土淪陷。黃河流域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衰退C.B.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惡化造成 朝廷的安排(45)黃河沿岸(C)稱為我國“黃金走廊”和“冶金 谷”,饃、鉗、鋁、鉞、釘、銬等礦產(chǎn)資源的探明儲量,均居 全國第一位。A.石安以北地區(qū)B,包頭一帶 C.以蘭州為中心的地區(qū)(46)稀土被稱為“ 21世紀的資源”,在黃河流域的(A)地區(qū)稀土礦儲量達 1億噸,分別占全國和世界總儲量的97%、80%。A.內(nèi)蒙古河套B.黃土高原C.河西走廊(47) (A)大橋是黃河上游最長的鐵路橋,全長10.5公里。

13、A.蘭州黃河鐵路B.潼關黃河鐵路C.新荷鐵路長東黃河(48)古代黃河流域為中華民族畜牧業(yè)的起源和發(fā)展提供 了有利條件,(A)被稱我國“三大名馬”。A.河曲馬、伊犁馬、三河馬 B .蒙古馬、大通馬、伊 犁馬 C.三河馬、蒙古馬、伊犁馬(49)黃河發(fā)源于(B)。A.青海省唐古拉山北麓B.青海省巴顏喀拉山北麓C.西藏巴顏喀拉山北麓(50)黃河源頭的河水主要補給形式是( A)。A.冰雪融水 B.降水 C.地下水(51)黃河上、中游的分界處是( A)。A .內(nèi)蒙古托克托縣的河口鎮(zhèn) B .陜西和山西交界處的 壺口鎮(zhèn) C.河南境內(nèi)的湖口鎮(zhèn)(52)黃河中、下游的分界處在(C)。A.陜西省孟墟 B.河南省洛陽

14、C.河南省孟津(53)黃河流域最大的兩個淡水湖泊是( A )。A.扎陵湖和鄂陵湖 B,青海湖和星宿海C.青海湖和鄂陵湖(54)黃河在蘭州以上流域面積不及全流域的3/10,而河水量卻占全河的 3/5,其主要原因是(A)。A.這一河段匯入的支流多B.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補給充足 C.這一地區(qū)氣溫低,蒸發(fā)微弱(55)黃河的凌汛(即冰塊堆積成壩阻塞河道)主要發(fā) 生在(A)。A .內(nèi)蒙古河套地段和下游山東境內(nèi)B .青海東部黃河大拐彎處C.蘭州附近多峽谷地段(56)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對黃河河源地區(qū)進行大規(guī)???察是在(C)。A.唐朝 B.宋朝 C.元朝(57)我國詳細記載黃河流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狀況的著 作是(C

15、)。A.江道論 B.江源考C.禹貢(58)解放前,黃河是一條災難深重的河流,(B)是聞名于世的三大災源。A.落差大、水流急、河道窄 B.泥沙淤積、容易決口、 經(jīng)常改道 C.河道呈“幾”字形、支流多、暴雨多(59)黃河下游流域范圍十分狹窄,幾乎沒有什么支流匯 入,這是因為(B)。A.下游河段筑堤防洪所致 B.長期泥沙淤積,形成“地 上河”所致 C.兩岸植被茂密,涵養(yǎng)水源作用比較強(60)解決黃河泥沙問題的措施中,比較有效合理的是( A)。A.在坡地上修筑水平梯田,在河口打堤淤地B,植樹種草、綠化荒山C.應以生物措施為主,工程措施為輔黃河 中國古代也稱河,發(fā)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流

16、經(jīng)青海、四川、甘 肅、寧夏、內(nèi)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qū),最后于山東省東營墾利縣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長5464千米,僅次于長江,為中國第二長河。黃河還是世界第五長河。黃河從源頭到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托克托縣河口鎮(zhèn)為上游,河長3472千米;河口鎮(zhèn)至河南鄭州桃花峪間為中游,河長 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為下游,河長 786千米。(黃河上、中、下游的 分界有多種說法,這里采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黃河橫貫中國東西,流域東西長1900千米,南北寬1100千米,總面積達 752443平方千米。黃河多年平均流量1774.5立方米/秒,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580億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徑流深77毫米,流

17、域人均水量 593立方米,耕地畝均水量 324立方米。黃河中游河段流經(jīng)黃土高原地區(qū),支流帶入大量泥沙,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輸沙量達 39.1億噸(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 1977年)。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含沙量 35千克/立方米。長度5464 km源頭海拔4800 m平均流量 1774.5 m3/s流域面積 752443 km 2源頭青海省注入渤海流經(jīng)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作為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維系炎黃子孫的血脈.是中華民族民族精 神與民族情感的象征。黃河,像一頭脊背穹起,昂首欲躍的雄獅,從青藏高原越過青、甘兩省

18、的崇山峻嶺;橫跨寧 夏、內(nèi)蒙古的河套平原;奔騰于晉、陜之間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龍門”而出,在西岳華山腳下調(diào)頭東去,橫穿華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濱。它流經(jīng) 9個省、區(qū),匯集了 40多條主要支 流和1000多條溪川,行程5464公里,流域面積達 75萬多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大河。全 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而黃河平均年徑流總量僅 574億立方米,在中國河流中居第 八位。流域內(nèi),連同下游豫、魯沿河地區(qū)共有2億多畝耕地,1億左右人口。黃河水利資源豐富,流域內(nèi)地下礦藏眾多, 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在這里辛勤勞動,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成為中華民族的搖籃。關于黃河的源頭歷史上曾有過多種說法。早在公元7世紀

19、上半葉,就有人提出卡日曲是黃河的正源,但沒有被公認。公元1280年元朝的都實和1704年清朝的拉錫,為探求河源曾到達 星宿海。因此,星宿海為河源的說法已經(jīng)流傳多年。新中國成立后,1952年8月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河源考察隊,又把約古宗列曲作為黃河正源。20多年來,雖然以錯就錯,但也有不少人提出疑問。直到1978年夏天,再次組織河源考察隊,伸入河源地區(qū)實地查勘,查清在河源地區(qū)西部, 有3條河流匯入星宿海, 它們是扎曲、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扎曲流程最短,水量又小,只能算作約古宗列曲的一條支流。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相比,卡日曲較約 古宗列曲長近30公里,流域面積多 700平方公里,水量也大 2倍多。因此

20、,確定卡日曲為 黃河正源的依據(jù)較為充分??ㄈ涨l(fā)源于巴顏喀拉山北麓的各姿各雅山,各姿各雅山海拔4800米,山腳下幾個泉眼溢出的清水,就是“咆哮萬里觸龍門”的黃河最初水流。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5000年的古國文化,從你這兒發(fā)源”這是人們熟知的歌曲黃河頌的歌詞。每當人們唱起這首歌的時候,就會浸沉在對黃河的無限追憶之中。早在80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黃河流域過著狩獵、采集的生活。在 黃河流域內(nèi)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 2000多處原始村落的遺址,它表明,在新石器時代,祖先們就在這 遼闊的土地上定居,從事原始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新石器時代中期,散布在黃河中游黃土高原上的黃帝族, 和當

21、時的蚩尤族、炎帝族同為中國 遠古時代的3個部族。他們過著遷徙不定的游牧生活。后來炎帝聯(lián)合黃帝攻殺了蚩尤。不久, 炎帝族和黃帝族的人民逐漸融合,并定居在陜、甘、晉地區(qū),共同開發(fā)黃河中下游地區(qū)。3500多年前進入奴隸社會的夏、商、周王朝都是黃帝的后裔。他們自稱“華”或“夏”。華族就是漢族的前身,所以漢族人民都把黃帝奉為始祖,自稱為黃帝(也稱炎黃)的子孫。當 時的華族居住在中原地區(qū),人們認為中原居四方之中,故又稱這一帶為“中華”。后來,華族的文化向全國各地傳播,“中華”二字便成了整個中國的名稱。商王朝的盤庚遷都殷墟(今河南省安陽縣),他的勢力范圍已達太行山與泰山之間的華北大平原,稱為殷帝國。殷朝的文

22、化相當發(fā)達,與當時的埃及、巴比倫并稱為3個古代帝國,是世界古代三大文化中心。在殷墟,至今還保存著刻畫挺秀、文句嚴密的甲骨書和美麗細致的 青銅器皿。可是,在 3個古代帝國以外的世界上,大多數(shù)人類還過著原始生活。由此可見, 我們的祖國是世界文化古國之一,古國的文化就在黃河的懷抱里發(fā)祥。殷朝以后,直至北宋,近 2500年,黃河流域一直是中國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西安(古 稱長安),從西漢至隋唐,先后有 11個朝代建都于此,歷時 1100多年,不僅為中國古代經(jīng) 濟、文化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為國際間經(jīng)濟、文化交流留下了不朽的篇章。洛陽,先后有9個朝代在此建都,歷時近千年,故稱“九朝古都” 。史學家

23、、科學家、文學家云集于洛陽,為中國和世界文化寶庫留下了不朽的作品。幾千年來,黃河流域是封建統(tǒng)治的中心,而廣大勞動人民反對壓迫的斗爭也接連不斷。秦末的陳勝、吳廣,兩漢的赤眉、銅馬、黃巾,隋末的瓦崗軍,唐朝的黃巢、王仙芝,明末的李 自成、張獻忠等,都在黃河流域這塊土地上演出了一幕幕雄壯的史劇??谷諔?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陜甘寧地區(qū)是中國人民可靠的革命根據(jù)地,直至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偉大的黃河,哺育了中華民族;中華民族的兒女,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我們?yōu)辄S河自豪,為黃河歌唱。釋名“河”字在秦漢以前基本上是黃河的專稱,而河流稱為“川”或者“水”(但也有例外,如山海經(jīng)日:“昆侖山,

24、縱廣萬里,高萬一千里,去蒿山五萬里,有青河、白河、赤河、黑河環(huán)其墟?!保┫惹氐奈墨I中找不到黃河一詞,成書于漢武帝征和年間的史記全篇也不見黃河的說法。據(jù)學者李鄂榮考證,黃河一詞最早見于東漢班固漢書?地理志中“常山郡?元氏縣”的釋文里。黃河的“黃”字用來描述河水的渾濁,這在古書中也早有記載:戰(zhàn)國時期的左傳?襄公八年鄭國的子駟弓I逸周詩說“俟河之清,人壽幾何!”;爾雅?釋水記有“河出昆侖,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黃。 ”黃河上源的星宿海由扎陵湖、鄂陵湖等數(shù)量眾多的水泊和海子組成,在陽光照耀下星宿海的無數(shù)湖沼光彩奪目,如同孔雀開屏,十分美麗壯觀,因而當?shù)氐牟刈寰用癜堰@一段黃河稱作“瑪曲” (rma

25、chu),即“孔雀河”的意思。甘肅省“瑪曲”縣即以此河段命名。水文特征源頭黃河發(fā)源于青海巴顏喀拉山脈,但真正源頭所在現(xiàn)在依然存有爭議。歷史上人們對黃河源頭的認識有一個過程。尚書?禹貢曾有“導河積石,至于龍門”的記載, “積石”在現(xiàn)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 縣附近的阿尼瑪卿山,離黃河源頭還有距離。山海經(jīng)、爾雅有河出昆侖的記載。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后,有黃河發(fā)源于于聞,東流至鹽澤,再潛行地下,南出為河源的說法(見于史記?大宛列傳)。這些說法都不確切,但卻延續(xù)到隋唐。隋唐以后人們逐漸對黃河河源建立了正確的認識。隋煬帝大業(yè)五年(609年)滅吐谷渾后置河源郡,即現(xiàn)今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和海南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區(qū),

26、表明人們已知黃河發(fā)源于此。唐太宗貞觀九年(635年)為平定吐谷渾叛亂,將領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曾率領人馬 到達星宿海一帶,新唐書載他們“次星宿川,達柏海上,望積石山,覽觀河源。唐宋以來,長期將星宿海稱為黃河源頭。至元代人們開始對對黃河河源進行實地考察。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都實等人勘察黃河河源,對星宿海一帶作了詳細考察。1315年潘昂霄根據(jù)都實的調(diào)查寫成河源志一書,明確指出黃河發(fā)源于星宿海西南百余里處,該處有“水從地涌出如井,其井百 余”。清康熙帝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帝命拉錫、舒蘭探黃河河源。他們到達星宿海,發(fā)現(xiàn)星 宿海上源還有三條河流,但并未追至源頭。拉錫、舒蘭歸京后

27、繪有河源圖,舒蘭還寫有河源記??滴醯勰┠杲M織全國性的地形測量,康熙帝五十六年(1717年)派喇嘛楚兒沁藏布、蘭木占巴及理藩院主事勝住等人前往河源地區(qū)進行測量,此行“逾河源,涉萬里”,回京后將測量結(jié)果繪入皇輿全覽圖。此次測繪把星宿海以上的河源也勘查和繪制出來。清乾隆帝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帝命門侍衛(wèi)阿彌達“恭祭河源”。阿彌達到達星宿海以西300里處,對星宿海上源三條河流進行了實地勘查,認定星宿海西南的阿勒斯坦郭勒河(即 今卡日曲)為黃河上源。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西方探險者和地理學家深入青藏高原進行考察活動,他們也曾到達 河源地區(qū)搜集自然、人文資料,如印度人阿喀,法國人竇脫勒、敖倫,俄國人

28、普爾熱瓦爾斯 基、士納可、科茲洛夫,德國人費士勒、臺裴爾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對黃河源頭進行了多次考察。1952年,由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在項立志、董在華率領下,對黃河河源進行了數(shù)月勘查。河源勘查隊認定約古宗列曲為黃河正源,雅合拉達合澤山是它的源頭,鄂陵湖在上,扎陵湖在下。這一結(jié)果與前人考察結(jié)果不相吻合,在學術界引起爭論,但黃河發(fā)源于約古宗列曲的說法廣為流傳。1978年,青海省邀請中央和地方有關科研專業(yè)人員,再次對黃河源頭和扎陵、鄂陵兩湖進行實地勘查,確認卡日曲為黃河正源,扎陵湖在上,鄂陵湖在下。1981年 1982年,學者楊聯(lián)康徒步考察了黃河全程。他認為黃河最遠源流是始于巴顏喀拉山山脊的

29、拉郎情曲,它長于約古宗列曲 30.5千米,長于卡日曲11.9千米。1985年,黃河水利委員會根據(jù)歷史傳統(tǒng)和各家意見,確認瑪 曲為黃河正源,并在約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瑪曲曲果樹立了黃河源標志。星宿海上源的三條支流分別是扎曲、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扎曲居于最北部,發(fā)源于查哈西拉山,河長70千米,河道窄,支流少,水量有限,一年中大部分時間斷流。約古宗列曲位 于星宿海西,在三條上源中居中,發(fā)源于約古列宗盆地西南隅,海拔 4750米,水量甚小, 為寬1.0-1.5米,深0.1-0.2米的小溪。南部支流為卡日曲,發(fā)源于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 山的北麓,海拔4800米,有5處泉水從谷中涌出,匯成寬約 3米,深0

30、.3-0.5米,流速約3 米/秒的一條小河,河流終年有水。約古宗列曲與卡日曲匯合成黃河源頭最初的河道瑪曲, 然后注入星宿海。根據(jù)十萬分之一航測地圖測量,卡日曲比約古列宗曲長25千米。卡日曲流域面積為3126平方千米,約古宗列曲流域面積為 2372平方千米。在卡日曲的和古宗列曲 匯合處附近,測得卡日曲流量為6.3立方米/秒,測得約古宗列曲流量為2.5立方米/秒。據(jù)此1978年的黃河源頭考察認定卡日曲為黃河正源。分界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 黃河水利委員會以河口鎮(zhèn)與桃花峪劃分上、中、下游;傳統(tǒng)的中學教科書以河口鎮(zhèn)與孟津劃分上、中、下游;學者楊聯(lián)康經(jīng)考察后認為以青銅峽、孟津劃分更合適;學者

31、許韶立主張以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嘉應觀作為黃河中下游分界線。本文采取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上游在蘭州的“黃河第一橋”內(nèi)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zhèn)以上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上游。上游河段全長3472千米,流域面積38.6萬平方千米,流域面積占全黃河總量的 51.3%。上游河段總落差3496米,平均比降為10%。; 河段匯入的較大支流(流域面積1000平方千米以上)43條,徑流量占全河的 54%;上游河段年來沙量只占全河年來沙量的8%,水多沙少,是黃河的清水來源。上游河道受阿尼瑪卿山、西傾山、青海南山的控制而呈S形彎曲。黃河上游根據(jù)河道特性的不同,又可分為河源段、峽谷段和沖積平原三部分。從青??ㄈ涨燎嗪YF德

32、龍羊峽以上部分為河源段。河源段從卡日曲始,經(jīng)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到瑪多,繞過阿尼瑪卿山和西傾山, 穿過龍羊峽到達青海貴德。 該段河流大部分流經(jīng)于三四千米的高原上,河流曲折迂回,兩岸多為湖泊、沼澤、草灘,水質(zhì)較清,水流穩(wěn)定,產(chǎn)水量大。河段內(nèi)有扎陵湖、鄂陵湖,兩湖海拔高程都在4260米以上,蓄水量分別為47億立方米和108億立方米,為中國最大的高原淡水湖。 青?,敹嘀粮拭C瑪曲區(qū)間, 黃河流經(jīng) 巴顏喀拉山與阿尼瑪卿山之間的古盆地和低山丘陵, 大部分河段河谷寬闊,間或有幾段峽谷。甘肅瑪曲至青海貴德龍羊峽區(qū)間,黃河流經(jīng)高山峽谷,水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發(fā)源于四川岷山的支流白河、黑河在該段內(nèi)匯入黃河。從

33、青海龍羊峽到寧夏青銅峽部分為峽谷段。 該段河道流經(jīng)山地丘陵, 因巖石性質(zhì)的不同, 形 成峽谷和寬谷相間的形勢: 在堅硬的片麻巖、 花崗巖及南山系變質(zhì)巖地段形成峽谷, 在疏松 的砂頁巖、紅色巖系地段形成寬谷。該段有龍羊峽、積石峽、劉家峽、八盤峽、青銅峽等20個峽谷,峽谷兩岸均為懸崖峭壁,河床狹窄、河道比降大、水流湍急。該段貴德至蘭州 間,是黃河三個支流集中區(qū)段之一,有跳河、惶水等重要支流匯入,使黃河水量大增。龍羊 峽至寧夏下河沿的干流河段是黃河水力資源的“富礦”區(qū),也是中國重點開發(fā)建設的水電基地之一。從寧夏青銅峽至內(nèi)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zhèn)部分為沖積平原段。黃河出青銅峽后,沿鄂爾多斯高原的西北邊界向東

34、北方向流動,然后向東直抵河口鎮(zhèn)。沿河所經(jīng)區(qū)域大部為荒漠和荒漠草原,基本無支流注入,干流河床平緩,水流緩慢,兩岸有大片沖積平原,即著名的銀川平原與河套平原。沿河平原不同程度地存在洪水和凌汛災害。河套平原西起寧夏下河沿,東至內(nèi)蒙古河口鎮(zhèn),長達900千米,寬3050千米,是著名的引黃灌區(qū),灌溉歷史悠久,自古有“黃河 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中游內(nèi)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zhèn)至河南鄭州桃花峪間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中游,河長1206千米,流域面積34.4萬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積的45.7%;中游河段總落差 890米,平均比降0.74%。;河段內(nèi)匯入較大支流 30條;區(qū)間增加的水量占黃河水量的 42.5%,增加沙量占全

35、黃河沙量 的92%,為黃河泥沙的主要來源。河口鎮(zhèn)至禹門口是黃河干流上最長的一段連續(xù)峽谷一晉陜峽谷,河段內(nèi)支流絕大部分流經(jīng)黃土丘陵溝壑區(qū),水土流失嚴重,是黃河粗泥沙的主要來源,全河多年年均輸沙量16億噸中有9億噸來源于此區(qū)間; 該河段比降很大,水力資源豐富,是黃河第二大水電基地;峽谷下 段有著名的壺口瀑布,深槽寬僅3050米,枯水水面落差約 18米,氣勢宏偉壯觀。河段兩岸為渭北及晉南黃禹門口至三門峽區(qū)間,黃河流經(jīng)汾渭平原,河谷展寬,水流緩慢。土臺墟,是陜晉兩省的重要農(nóng)業(yè)區(qū)。該河段接納了汾河、洛河、涇河、渭河、伊洛河、沁河 等重要支流,是黃河下游泥沙的主要來源之一,多年年均來沙量5.5億噸。該河段

36、在禹門口至潼關(即黃河小北干流)的 132.5千米河道,沖淤變化劇烈,河道左右擺動很不穩(wěn)定。該 河段在潼關附近受山嶺約束,河谷驟然縮窄,形成寬僅1000余米的天然卡口,潼關河床的高低與黃河小北干流、渭河下游河道的沖淤變化有密切關系,故此有“潼關高程”這一水文術語。三門峽至桃花峪區(qū)間的河段由小浪底而分為兩部分:小浪底以上,河道穿行于中條山、 嵋山之間,為黃河干流上的最后一段峽谷;小浪底以下,河谷漸寬,是黃河由山區(qū)進入平原的過 渡地段。下游河南鄭州桃花峪以下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下游,河長786千米,流域面積僅 2.3萬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積的3%;下游河段總落差93.6米,平均比降0.12%。;區(qū)間增

37、加的水量占黃河水 量的3.5%。由于黃河泥沙量大,下游河段長期淤積形成舉世聞名的“地上河”,黃河約束在大堤內(nèi)成為海河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除大汶河由東平湖匯入外,本河段無較大支流匯入。下游河段除南岸東平湖至濟南間為低山丘陵外,其余全靠堤防擋水,堤防總長1400余千米。歷史上,下游河段決口泛濫頻繁, 給中華民族來了沉重的災難。由于黃河下游由西南向東北流動,冬季北部的河段先行結(jié)冰,從而形成凌汛。凌汛易于導致冰壩堵塞,造成堤防決溢, 威脅也很嚴重。下游河段利津以下為黃河河口段。黃河入??谝蚰嗌秤俜e,不斷延伸擺動。目前黃河的入海口位于渤海灣與萊州灣交匯處,是1976年人工改道后經(jīng)清水溝淤積塑造的新河

38、道。最近 40年間,黃河輸送至河口地區(qū)的泥沙平均約為10億噸/年,每年平均凈造陸地 25至30平方公里。主要支流與湖泊黃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惶水、祖厲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無定河、汾河、渭 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黃河上的主要湖泊有扎陵湖、鄂陵湖、烏梁素海、東平湖。干流峽谷黃河干流上的峽谷共有 30處,位于上游河段的28處,位于中游段流的2處,下游河段流經(jīng)華北平原,沒有峽谷分布。干流峽谷段累計長1707千米,占干流全長的 31.2% o茫永峽一多石峽麥多唐貢瑪峽一官倉峽一拉加峽一野狐峽一拉干峽一龍羊峽一阿什貢峽 松巴峽一李家峽一公伯峽一積石峽一寺溝峽一劉家峽一牛鼻子峽一朱喇嘛峽一鹽

39、鍋峽一 八盤峽一柴家峽一桑園峽一大峽(下峽)一烏金峽一紅山南峽一紅山北峽一黑山峽一虎峽青銅峽一晉陜峽谷一晉豫峽谷(包括三門峽一任家堆一八里胡同一小浪底) 干流水利樞紐三門峽水利樞紐:山西平陸、河南三門峽市交界處,1960年投入使用三盛公水利樞紐:內(nèi)蒙古磴口,1966年 投入使用青銅峽水利樞紐:寧夏青銅峽市,1968年投入使用劉家峽水電站:甘肅永靖,1974年投入使用鹽鍋峽水利樞紐:甘肅永靖, 1975年投入使用天橋水利樞紐:山西保德、陜西府谷交界處,1977年投入使用八盤峽水利樞紐:甘肅蘭州, 1980年投入使用龍羊峽水電站:青海共和,1992年投入使用大峽水利樞紐:甘肅蘭州,1998年投入使

40、用李峽水利樞紐:青?;。?999年投入使用萬家寨水利樞紐:山西偏關、內(nèi)蒙古準格爾旗交界處,1999年投入使用小浪底水利樞紐:河南濟源和孟津交界處,2001年投入使用另請參看:黃河大堤、黃河防洪、黃河防凌、汴渠、鴻溝、京杭運河、茅津渡、南水北調(diào)工 程、河套灌區(qū)橋梁*濟南黃河斜拉橋:山東省濟南市北側(cè)。索。1978年12月開工,1981年底建成。曾更換幾次鋼濟南黃河公路橋:山東省濟南市北郊。1978年12月開工,1982年7月正式投入運營濟南黃河浮橋:只在非汛期(夏汛和凌汛)使用,位于市北洛口渡口,免費使用。(公元1907年),竣工于宣統(tǒng)蘭州黃河鐵橋:甘肅省蘭州市城北。始建于清光緒三十三年 元年(

41、公元1909年)。關B州黃河橋:河南省鄭州市以北水土流失黃河流域在公元前 3000-2000年間(黃河流域仰韶文化時期至安陽殷墟)的地理環(huán)境適宜于植被的生長與人類生產(chǎn)生活活動的開展,高出約2 C的氣候環(huán)境為農(nóng)作物和植被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優(yōu)良的條件。在這一時期,黃河中下游流域有雷夏澤、大野澤等大量的湖泊存在。孟子?滕文公上曾記載黃河流域“草木暢茂,禽獸繁殖 ,關中平原直到中國戰(zhàn)國時期依然有著“山林川谷美,天才之力多”(歷史時期黃河中游的森林,史念海,1981年)。戰(zhàn)國以后隨著鐵農(nóng)具的廣泛使用和秦國經(jīng)濟中心向關中遷移,黃河流域與黃土高原的植被開始遭到破壞。由于黃河流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一直是中國文明的中心

42、之地(中國歷史地理學,藍勇,2002年),加之以古代中國重農(nóng)輕牧的現(xiàn)象,黃河流域植被破壞成為長期、大 量的現(xiàn)象。隨著公元 11世紀氣候轉(zhuǎn)冷的開始,伴隨著中國經(jīng)濟中心的南遷,黃河流域的生 態(tài)破壞開始減少,然而森林覆蓋已經(jīng)難以恢復到公元前3世紀的狀況。并隨著植被的破壞,黃土高原開始受到黃河的侵蝕而被卷走大量的土壤,形成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tài)。斷流從1972年起黃河經(jīng)常出現(xiàn)斷流的情況 1。斷流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全球變暖。隨著近年來全球變暖情況的加劇,一方面使得河道的蒸發(fā)量大增,另一方面春夏季上游冰JI的溶化大量吸收熱量,造成內(nèi)陸局部氣溫低于往常,這就減小了內(nèi)陸和海洋之間的溫差,進而

43、造成季風減弱, 缺少了季風從海面帶進內(nèi)陸的水汽。雖然全球變暖使得冰川融化加大了上游水源的流量,但卻抵消不了蒸發(fā)量的提高和季風減弱的影響效應。最終造成中下游的水量逐年減少。.植被破壞。黃土高原地區(qū)植被破壞嚴重,缺少了植被涵養(yǎng)的土地逐步沙漠化,蒸發(fā)量變 得更高,土地干燥地下水需要不停的吸收流經(jīng)河道才能得以補充。.灌溉方式落后。黃河中上游流經(jīng)的多為經(jīng)濟較不發(fā)達的老少邊窮地區(qū),缺少節(jié)水灌溉的 技術和資金,多為大水漫灌,黃河水浪費嚴重。河道變遷據(jù)歷史記載,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間, 黃河受到近1593次泛濫威脅,而因泛濫令河道 大改道共26次。最近的一次黃河大改道是在 1855年(清咸豐帝5年)。在

44、那次黃河大改道之前, 黃河下游流 經(jīng)路綠,按照現(xiàn)時中國行政區(qū)域劃分,大體上經(jīng)過河南的滎陽、關B州、原陽、延津、封丘、 中牟、開封、蘭考、濮陽,后經(jīng)山東的曹縣、單縣,再經(jīng)安徽的碩山、蕭縣、最后入江蘇的 豐縣、沛縣、徐州、邳縣、睢寧、宿遷、泗陽、淮安、漣水、阜寧、濱海然后入黃海。但在 改道后,於銅瓦廂缺口后,黃河沖破原有的河道, 改東北走向,在山東境內(nèi)借大清河入渤海。黃河被稱為中華文明的母親河。公元前2000多年華夏族在黃河領域的中原地區(qū)形成、繁衍。2.1960年出生,陜西省富平縣人。博士、教授、十屆全國人大代表。1983年畢業(yè)于西北政法學院,2005年2月24日政協(xié)西安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

45、上,西北政法大學教授、 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農(nóng)工黨省委副主任委員、農(nóng)工黨西安市委主任委員黃河同志當選為政協(xié)西安市第十一屆委員會副主席。兼任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經(jīng)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中國住宅與房地產(chǎn)研究會房地產(chǎn)專商業(yè)法研究會房地產(chǎn)與物業(yè)管理法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 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黃河源頭沙化問題嚴重黃河最近因為風化問題越來越嚴重,現(xiàn)在專家說,如果人類再濫砍濫伐的話,黃河的源頭很可能會被淹沒在風沙之中。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起源,但是這條被譽為母親河的源頭今天卻被荒山大圍斬,風沙處處。使這個具有數(shù)千年有專家指出,人類違反自然的生活方式濫砍濫伐是破壞水源的主要原因, 歷史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面臨崩潰,也很

46、可能成為人類文明破壞下的另一個遺址。黃河長達5464千米,流域面積達到 752442.76平方公里,流經(jīng) 9個省區(qū),呈巨大的“幾” 字型。巴顏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約古宗列渠是黃河的正源,源頭于巴顏喀拉山脈的雅拉達澤峰,干流長度4675千米,平均流量1774.5立方米/秒,在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注入渤海。 上、中游分界點是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的河口鎮(zhèn),中、下游分界點是河南省的舊孟津。黃河的入海 口河寬1500米,一般為500米,較窄處只有50米,水深一般為2.5米,有的地方的深度只 有1.21.5米。黃河源于青海巴顏喀拉山,干流貫穿九個省、自治區(qū):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nèi)蒙古、山西、陜西、河南、山東,年

47、徑流量574億立方米,平均徑流深度 79米。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匯集有35條主要支流,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惶水、洗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 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兩岸缺乏湖泊且河床較高,流入黃河的河流很少,因 此黃河下游流域面積很小。河源至貴德多系山嶺及草地高原,屬青藏高原,海拔均在 3000米以上,山峰超過 4000 米,源頭河谷地海拔 4200米;貴德自孟津江段是黃土高原地區(qū),黃土高原東為呂梁西坡,南為渭河谷地,北與鄂爾多斯高原相接,西至蘭州谷地;黃土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1300米,地形起伏不平,坡陡溝深,溝壑地面坡度1520度,溝谷面積占4050%,溝道密度35公里/平方公

48、里,切割深度 100米以上;孟津以下進入地勢低平的華北平原,海拔不超過50米,進入下游后河道平坦,平均比降只有 0.12%,水流變緩,泥沙大量淤積,河床高 出地面45米;由于黃河多次改道,地面沖積出扇狀的古河床和古自然堤,成為緩崗與洼 地相間分布的傾斜平原,洼地比較開闊平展。黃河從貴德至民和境內(nèi)海拔在 3000到1600米之間,從民和下川口進入甘肅, 這一段氣候 溫和濕潤有高原小江南的美譽, 水流清澈見底又有“天下黃河貴德清”的說法。寧夏的寧夏 平原和內(nèi)蒙古的河套平原, 因為處在黃河上游的河谷地帶, 水源豐沛,灌溉便利,農(nóng)業(yè)發(fā)達, 水草豐美,因此被稱為塞上江南。流域概況黃河從源頭到內(nèi)蒙古自治托

49、克托縣區(qū)河口鎮(zhèn)為上游,河長3472千米;河口鎮(zhèn)至河壺口瀑布南孟津間為中游,河長 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為下游,河長 786千米。(黃河上、中、下 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這里采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 黃河橫貫中國東西,流域東西 長1900千米,南北寬1100千米,總面積達 752443平方千米。黃河,像一頭脊背穹起、昂首欲躍的雄獅,從青藏高原越過青、甘兩省的崇山峻嶺;橫跨 寧夏、內(nèi)蒙古的河套平原;奔騰于晉、陜之間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龍門”而出,在西岳華 山腳下掉頭東去,橫穿華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濱。它流經(jīng) 9個省、區(qū),匯集了 40多條主要 支流和1000多條溪川,行程 5464公里,流域面積

50、達 75萬多平方千米,是中國第二長河。全流域年平均降水 400毫米左右,而黃河平均年徑流總量僅 574億立方米,在中國河流中居 第八位。流域內(nèi),連同下游豫、魯沿河地區(qū)共有2億多畝耕地,1億左右人口。黃河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580億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徑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畝均水量 324立方米。黃河中游河段流經(jīng)黃土高原地區(qū),因水土流失,支流帶入大量泥沙,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最大年輸沙量達 39.1億噸(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 年)。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黃河是中國世界紀錄協(xié)會世界上含沙

51、量最多的河流。主要支流黃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惶水、祖厲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無定河、汾河、 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其中渭河為黃河的最大支流。主要湖泊有扎陵湖、鄂陵湖、烏梁素海、東平湖。黃河流域衛(wèi)星地圖干流峽谷黃河干流上的峽谷共有 30處,位于上游河段的28處,位于中游段流的2處,下游河段流 經(jīng)華北平原,沒有峽谷分布。干流峽谷段累計長1707千米,占干流全長的 31.2%。生物資源黃河干流總共有魚類 121種(亞種),干流中純淡水魚類有 98種,占總數(shù)的78.4%。主 要經(jīng)濟魚類有花斑裸鯉、極邊扁咽齒魚、厚唇裸重唇魚、黃河裸裂尻魚、瓦氏雅羅魚、北方 銅魚(鴿子魚)、鯉魚、鯽魚。黃

52、河上游魚類種類只有16種,組成也較簡單,僅有鯉科、縱兩科的裂腹魚、雅羅魚、條縱等。中下游魚類大體相似,均以鯉科為主。中游有 71種魚類, 但缺乏自然的鯉、鰥、編、 魴等典型平原類群的魚類,中游上段有與上游共有的裂腹魚和條 縱等,下游的魚類種類和數(shù)量都較多,有 78種,其中有多種過河口魚類及半咸水魚類。對 黃河支流的調(diào)查資料統(tǒng)計看,據(jù)甘肅洪河、陜西渭河、涇河的魚類統(tǒng)計看,以渭河水域種類較多,有30種,洗河次之有11種,涇河則僅有4種。上中游支流中多數(shù)是鯉科、縱科的小 型魚類,另外有少數(shù)嘗科及鯨魚等,經(jīng)濟魚類為鯉、鯽、雅羅魚及鯨魚等。歷史上,黃河流域曾經(jīng)長時期作為中國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被譽為中

53、華文化的搖籃。歷史上頻繁的災害, 也使黃河被稱為“中國的憂患”,從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黃河決口 1590次,大的遷途26次。平均三年有兩次缺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1938年黃河改道,河水南下奪淮,淹沒豫東、皖北和蘇北大片土地,受災人口1250萬,死亡89萬。注釋:近年,黃河水域生物遭到破壞, 魚類現(xiàn)已不到百種。 蘭州市漁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技術人員認 為,黃河上游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水土流失致使黃河含沙量大;黃河水量受干旱少雨日趨減少; 工業(yè)城鎮(zhèn)廢水的污染;人為捕撈等因素,都是導致黃河生物減少的原因。為使黃河水域生態(tài)得到修復及養(yǎng)護生物資源,甘肅省農(nóng)牧廳漁業(yè)處從二 000年開始,針對黃河甘肅段實行“

54、增殖放流”計劃。據(jù)漁業(yè)處負責人介紹,投放數(shù)量從去年的七百余萬尾, 已增加到今年的八百萬尾,以黃河土著魚種一一黃河鯉魚、鯨魚、 草魚、鰥魚為主要投放對 象。河流分段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黃河水利委員會以河口鎮(zhèn)與桃花峪劃分上、中、 下游;傳統(tǒng)的中學教科書以河口鎮(zhèn)與孟津劃分上、中、下游;學者楊聯(lián)康經(jīng)考察后認為以青銅峽、孟津劃分更合適;學者許韶立主張以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嘉應觀作為黃河中下游分界 線。下面為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上游內(nèi)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zhèn)以上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上游。上游河段全長3472千米,流域面積38.6萬平方千米,流域面積占全黃河總量的51.3%o上游河段總落差 3496

55、米,平均比降為1 %。;河段匯入的較大支流(流域面積1000平方千米以上)43條,徑流量占全河的 54%;上游河段年來沙量只占全河年來沙量的8%,水多沙少,是黃河的清水來源。上游河道受阿尼瑪卿山、西傾山、青海南山的控制而呈S形彎曲。黃河上游根據(jù)河道特性的不同,又可分為河源段、峽谷段和沖積平原三部分。從青??ㄈ涨燎嗪YF德龍羊峽以上部分為河源段。河源段從卡日曲始, 經(jīng)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到瑪多,繞過阿尼瑪卿山和西傾山,穿過龍羊峽到達青海貴德。該段河流大部分流經(jīng)于三四千米的高原上,河流曲折迂回,兩岸多為湖泊、沼澤、草灘,水質(zhì)較清,水流穩(wěn) 定,產(chǎn)水量大。河段內(nèi)有扎陵湖、鄂陵湖,兩湖海拔高程都在42

56、60米以上,蓄水量分別為47億立方米和108億立方米,為中國最大的高原淡水湖。青?,敹嘀粮拭C瑪曲區(qū)間,黃河 流經(jīng)巴顏喀拉山與阿尼瑪卿山之間的古盆地和低山丘陵,大部分河段河谷寬闊, 間或有幾段峽谷。甘肅瑪曲至青海貴德龍羊峽區(qū)間,黃河流經(jīng)高山峽谷,水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發(fā) 源于四川岷山的支流白河、黑河在該段內(nèi)匯入黃河。從青海龍羊峽到寧夏青銅峽部分為峽谷段。該段河道流經(jīng)山地丘陵,因巖石性質(zhì)的不同, 形成峽谷和寬谷相間的形勢:在堅硬的片麻巖、 花崗巖及南山系變質(zhì)巖地段形成峽谷,在疏松的砂頁巖、紅色巖系地段形成寬谷。該段有龍羊峽、積石峽、劉家峽、八盤峽、青銅峽等 20個峽谷,峽谷兩岸均為懸崖峭壁,河床

57、狹窄、河道比降大、水流湍急。該段貴德至蘭州 間,是黃河三個支流集中區(qū)段之一,有跳河、惶水等重要支流匯入,使黃河水量大增。龍羊 峽至寧夏下河沿的干流河段是黃河水力資源的“富礦”區(qū),也是中國重點開發(fā)建設的水電基地之一。從寧夏青銅峽至內(nèi)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zhèn)部分為沖積平原段。黃河出青銅峽后,沿鄂爾多斯高原的西北邊界向東北方向流動,然后向東直抵河口鎮(zhèn)。 沿河所經(jīng)區(qū)域大部為荒漠和荒漠草原,基本無支流注入,干流河床平緩,水流緩慢,兩岸有大片沖積平原,即著名的銀川平原 與河套平原。沿河平原不同程度地存在洪水和凌汛災害。河套平原西起寧夏下河沿,東至內(nèi)蒙古河口鎮(zhèn),長達 900千米,寬3050千米,是著名的引黃灌區(qū),

58、灌溉歷史悠久,自古有 “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中游內(nèi)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zhèn)至河南孟津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中游,河長1206千米,流域面積34.4萬平方千黃河乾坤彎米,占全流域面積的45.7% ;中游河段總落差 890米,平均比降0.74%。;河段內(nèi)匯入較大支流 30條;區(qū)間增加的水量占黃河水量的42.5%,增加沙量占全黃河沙量的92%,為黃河泥沙的主要來源。河口鎮(zhèn)至禹門口是黃河干流上最長的一段連續(xù)峽谷一一晉陜峽谷,河段內(nèi)支流絕大部分流經(jīng)黃土丘陵溝壑區(qū),水土流失嚴重,是黃河粗泥沙的主要來源,全河多年年均輸沙量16億噸中有9億噸來源于此區(qū)間;該河段比降很大,水力資源豐富,是黃河第二大水電基地;峽 谷

59、下段有著名的壺口瀑布,深槽寬僅3050米,枯水水面落差約 18米,氣勢宏偉壯觀。禹門口至三門峽區(qū)間,黃河流經(jīng)汾渭平原,河谷展寬,水流緩慢。河段兩岸為渭北及晉南 黃土臺墟,是陜、晉兩省的重要農(nóng)業(yè)區(qū)。該河段接納了汾河、洛河、涇河、渭河、伊洛河、 沁河等重要支流,是黃河下游泥沙的主要來源之一,多年年均來沙量5.5億噸。該河段在禹門口至潼關(即黃河小北干流) 的132.5千米河道,沖淤變化劇烈,河道左右擺動很不穩(wěn)定。 該河段在潼關附近受山嶺約束,?谷驟然縮窄,形成寬僅1000余米的天然卡口,潼關河床的高低與黃河小北干流、渭河下游河道的沖淤變化有密切關系,故此有 “潼關高程”這一水 文術語。三門峽至桃花

60、峪區(qū)間的河段由小浪底而分為兩部分:小浪底以上,河道穿行于中條山、 嵋山之間,為黃河干流上的最后一段峽谷;小浪底以下,河谷漸寬,是黃河由山區(qū)進入平原的過渡地段。下游河南孟津以下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下游,河長786千米,流域面積僅 2.3萬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積的3%;下游河段總落差 93.6米,平均比降0.12%。;區(qū)間增加的水量占黃河水量的 3.5%。由于黃河泥沙量大,下游河段長期淤積形成舉世聞名的“地上懸河”,黃河約束在大堤內(nèi)成為海河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除大汶河由東平湖匯入外,本河段無較大支流匯入。下游河段除南岸東平湖至濟南間為低山丘陵外,其余全靠堤防擋水,堤防總長1400余千米。歷史上,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